《爱惜粮食》教案

关于《爱惜粮食》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爱惜粮食》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爱惜粮食》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爱惜粮食》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爱惜粮食教案

  • 教案,爱惜粮食,教学文档
  •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惜粮食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的来历和爱惜粮食的道理;

      2、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园进餐礼仪。

      核心要素:

      自己吃不用喂吃干净不浪费爱粮食惜食物粒粒米皆辛苦

      活动准备:

      提前熟悉故事《小猪请客》、熟悉音乐游戏《我爱吃》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主题。

      (二)关键步骤:

      1、介绍粮食的来历:

      (1)提问:“你们知道粮食是怎样来的吗?”

      (2)结合《悯农》这首古诗,讲解古诗大意,让孩子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得之不易。

      古诗大意:“在夏天的中午,农民伯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他们累得满头大汗,一滴滴汗水滴在泥土里。可是,有谁知道这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种出来的呢!”

      (3)和孩子一起探讨粮食的来历和为什么要爱惜粮食。

      2、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诵古诗《悯农》

      (三)引歌套词、古诗新唱

      活动延伸:

      1、讲故事《小猪请客》

      通过故事《小猪请客》,教育幼儿怎样爱惜粮食。

      2、音乐游戏《我爱吃》

      组织幼儿做音乐游戏《我爱吃》,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开展“小小检查员”活动

      邀请班上的幼儿轮流当“小小检查员”。每餐之后检查幼儿的餐具是否还有剩饭剩菜?督促幼儿爱惜粮食。

      家园互动:

      1、不论在家进餐还是外出就餐,家长给孩子的饭菜要适量。也可以在尊重孩子意见的前提下,给孩子适量的饭菜。

      2、家长可利用假期,带孩子郊游。并给孩子介绍农作物的种植知识,使孩子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爱惜粮食的好*惯。

      注意事项:

      如果幼儿因为身体不适或饭量小,吃不下那么多饭菜时,幼儿可以提前跟老师说明情况,使老师在进餐前就能将多出的饭菜放回,以免造成浪费。

      教学目标

      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地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能在行动上落实。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插图,比较具体地把事情经地写清楚。

      教学难点:依据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具: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作题目,明确.写作内容。

      二、明确本次*作要求。

      1、指名读“*作要求”。

      2、回忆本学期哪次作文要求也是“比较具体地写出事情的经过”。(《这件事 》)

      3、这次*作有什么新要求?(一是仔细看图,理解图意;二是展开想象,化静态画面为动态的语言、动作。)

      三、指导观察,口述图意。

      1、请同学们看图,图上画着什么时间?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2、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想象:小朋友为什么要去倒饭?

      3、爸爸、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

      (可联系的内容:(1)门外插秧的农民伯伯。粮食来得不容易:耘田--除草--施肥--收割--打谷--轧米;(2)学过的古诗《锄禾》、儿歌《白米饭和花衣裳》;(3)计算:以一人一天浪费一粒米计算,全国就要浪费十二亿粒米,约有五万六千多斤。)

    [阅读全文]...

2022-12-04 09:58:48
  • 爱惜粮食教案

  • 教案,爱惜粮食,教学资料
  • 爱惜粮食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惜粮食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情感:

      1.对粮食有爱惜之感。

      2.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感到不满。

      行为:

      1.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2.爱护庄稼,不践踏。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爱惜粮食”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设置本课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一般没有直接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有的甚至连庄稼也没见过。他们对于粮食与生产粮食的劳动是联系不起来的,认为粮食就是父母用钱买来的,吃完了再去买就是了,没有节粮的意识。本课教学要使学生初步了解粮食的用途,尤其是粮食与国家建设的关系,与国情的关系,懂得粮食浪费不得,从小养成爱粮节粮的好*惯。

      课文采用儿歌配图的形式,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讲粮食是个宝,用处很大。这里主要从生活方面讲人与粮食的关系。每人每天都要吃饭,主食是用粮食做的,谁也离不了。然后扩展到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像糕点、糖酒、副食品、豆制品、调味品等,这些人们也经常食用。使学生体会人与粮食的关系。

      第二部分,讲粮食来之不易。让学生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种出来的,是用汗水换来的。教学中可结合“千人糕”等传统故事或是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体会到从种粮到制成供人享用的食品,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浪费掉了太可惜,也是对劳动的不尊重。

      第三部分,从国情角度出发,使学生认识节约粮食与国家建设的关系,知道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每人每天都要吃饭,需要多少粮食。在有限的耕地上种出粮,供这么多人享用,实在不容易,也实在不富裕。再说,我国国土面积大,有时这里闹灾,有时那里闹灾,旱涝、地震、风雹、虫灾等自然灾害,都影响粮食产量。而且遇到大灾难,首先要救人,这时如果缺粮、断粮,会出现大问题,一地受灾要八方支援。使学生懂得节粮不仅为自家,更重要是为人民。为国家,培养他们的义务感。

      第四部分,讲的是积少成多的道理。我国人口多,每人浪费一粒米,就是个不小的数字。反过来,每人节约一粒米,积少成多也是了不起的数字。让学生初步懂得要从小养成爱粮节粮的好*惯,爱惜每一粒粮食。

      教法建议

      1.从实际出发,不同地域的学生对粮食及节粮的意义认识不同,对粮食爱惜的程度不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要求,不要一律。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把粮食的生长过程表现出来,有利于城市孩子的理解。

      3.对节约粮食做得好的同学要表扬,尤其是农村学生对粮食还是很爱惜的,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4.随着家庭生活水*的提高和国家对粮食的充足供应,学生容易产生“浪费一点没关系”的思想,要讲清节粮的意义,远远不只限于个人家庭,而更多的要从国情的度角看问题,加强学生爱惜粮食的义务感。

      一、活动设计背景。

      在幼儿用餐时发现幼儿不珍惜粮食,因此设计本课。

      二、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四、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五、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阅读全文]...

2022-11-11 10:37:24
  • 爱惜粮食中班教案

  • 教案,中班,爱惜粮食
  •   一、活动名称:

      《爱惜粮食》(礼仪)

      二、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三、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B、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惯。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小班社会爱惜粮食教案

  • 教案,爱惜粮食,社会
  •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幼儿用餐时发现幼儿不珍惜粮食,因此设计本课。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小班健康爱惜粮食教案

  • 教案,爱惜粮食,健康
  •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幼儿用餐时发现幼儿不珍惜粮食,因此设计本课。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7页,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爱惜粮食》教案5篇

  • 教案,爱惜粮食
  •   一、班课课题:

      珍惜粮食,吃好盘中餐

      二、本课目的:

      通过召开这一次主题班会,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惯,让同学反思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从而懂得日常饮食的一些良好*惯,能做到爱惜劳动果实;让同学们养成物尽其用,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三、本课形式:

      表演、小品、背诵等

      四、过程设计

      (一)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导出班会主题

      古人云:身披一缕,当思织女之劳;日食这餐,每念农夫之苦。如果没有粮食,人类将无法生存。如果没有粮食,*何谈发展。

      (二)让本放小记者对本班同学以珍惜粮食为中心进行采访,并将采访答案与同学交流。

      (三)请同学们观看《小品喜怒哀乐羊肉串》,以此告戒同学们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食品问题早已不是个新话题了,“节约粮食”更是我们从小便熟知的字眼。不管是从何丽珠和朱佳颖演出的小品还是李奕炜等同学演出的小品,我们不难得知隐藏其中的道理。

      (四)以令人震惊的数据来告诉同学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培养同学们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好品质。最后,宣布班会结束。

      我们不妨算这样一笔帐:倘若一个人每天节约一米粒米,那么十亿人可节约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以节约将*两千万斤,折合人民币两千万元。这笔钱若按每所“希望小学”五十万元算,则可盖40所“希望小学”。按每人学杂费三百元计,则可使七万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难道你不为这笔数目所震惊吗?你的心不为之一颤吗?

      (五)教师小结

      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的作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学目标

      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地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能在行动上落实。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插图,比较具体地把事情经地写清楚。

      教学难点:依据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具: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作题目,明确.写作内容。

      二、明确本次*作要求。

      1、指名读“*作要求”。

      2、回忆本学期哪次作文要求也是“比较具体地写出事情的经过”。(《这件事 》)

      3、这次*作有什么新要求?(一是仔细看图,理解图意;二是展开想象,化静态画面为动态的语言、动作。)

      三、指导观察,口述图意。

      1、请同学们看图,图上画着什么时间?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2、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想象:小朋友为什么要去倒饭?

      3、爸爸、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

      (可联系的内容:(1)门外插秧的农民伯伯。粮食来得不容易:耘田--除草--施肥--收割--打谷--轧米;(2)学过的古诗《锄禾》、儿歌《白米饭和花衣裳》;(3)计算:以一人一天浪费一粒米计算,全国就要浪费十二亿粒米,约有五万六千多斤。)

      4、小朋友会怎么说,怎么做?(合理想象)

      5、这篇文章应按什么顺序写?哪些内容要写具体?

      参考提纲:

      起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略)事情发生的原因:倒饭--菜不好(或已吃饱等)

      经过:爸爸、妈妈:劝阻(做) 教育(说) (可设置情节,如爸爸发

      (详)小朋友:明白道理(说) 火,妈妈耐心教育。)

      结果:吃掉剩饭或放着一一餐热热再吃等。

      (略)

      四、指导口述图意。

      1、依据参考提纲及*作提示,自己口述。

      2、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3、同桌互说互评。

      4、指名优等生口述,集体再评。

      第2课时

    [阅读全文]...

2022-02-17 23:57:57
  • 爱惜粮食班会课教案

  • 教案,爱惜粮食
  •   教学目标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4、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5、爱护庄稼,不践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如何爱惜粮食。

      教具准备

      1、动画课件。

      2、谷子、麦子、玉米的头饰。

      3、大米、白米饭实物。

      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2、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三位同学戴水稻、麦子、玉米的头饰上)我们请这几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们一定都喜欢我吧!我愿和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在一起。

      3、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三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板书:粮食

      二、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自制粮食拟人动画,同时播放课文第一小节录音)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演示动画:《一粒米的来历》中的场景一~场景四下载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出示场景五: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

      出示场景六: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师:好,我们谢谢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请小麦女士来说一下吧!

      (2)同学们,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小麦女士:好,大家说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带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来的?

      演示动画课件:《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

      小麦女士:大家一定要切记这最后一句话:“面包来得不易,千万不要浪费。”

      师:让我们感谢小麦女士的精彩演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请玉米小姐说了,我来总结一下吧!

      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学生背诵古诗。

      播放录音:《锄禾》,学生一起背诵。板书:粮食来得不容易

      (3)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板书:粮食与我们最亲密。

      三、怎样爱惜粮食

      (1)请你对辛勤种田的农民伯伯、农民阿姨,讲一讲你是怎样对待粮食的。学生回答:(同时板书在黑板上)老一辈革命家也是这样教育子女的。出示图片<*让女儿捡起饭粒>

      (2)粮食听到同学们说要爱惜他们,非常高兴,还有话对同学们说,我们来听一听。播放课文第三小节录音你听到粮食是怎么说的呢?讲解:我国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积很少,粮食不充裕。我们国家一些地区有时会遭受自然界的灾害。比如说:水灾、旱灾、地震、虫灾等,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时,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粮食,没有粮食会怎样?板书:缺少粮食出问题出示书中35页图片:这一辆辆汽车上装着什么?要运到哪儿?为了有更多的粮食支援灾区,我们*时应该怎么做?(更加爱惜粮食)

      (3)最后,粮食还有几句话想让同学们牢牢记住。仔细听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出示一粒米与粮仓图,同时播放第四小节录音)

      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呢?

      师问:如果我们都来把粮食当成宝,节约每一粒米,会怎样呢?跟老师一起算一算。如果我们每位同学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365粒米)如果我们全班45位同学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约16425粒米)如果我们全国12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一粒米的话》)听了一粒米的话,你明白了什么?板书:积少成多了不起

      四、辨析深化“议一议”栏目下载

      1、(投影出示两位小朋友在庄稼地里追捕蝴蝶的情景)这两位小朋友这样做对吗?给他俩提提意见。(我们要爱护庄稼,不践踏)

      2、(投影出示一位小男孩吃包子时,把包子皮扔掉的情景)这位小弟弟做得对吗?你能给小弟弟讲讲该怎么做吗?

      3、(投影出示两位小学生在庄稼地里立起写有“请不要穿行”的木牌和另一些小学生正从庄稼地里并排走过的画面)这些同学中,哪些同学该受表扬?哪些同学该受批评?谈谈你的看法。

      五、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粮食?

      (1)在学校吃早点,怎样做到不浪费,谁有好办法?请每位同学谈一谈。

      (2)在家中吃饭应该怎样做?(指导学生具体做到不在饭桌上撒饭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不想吃的东西不能随意扔掉。)小结:爱惜粮食要从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在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做到了爱惜粮食?谁来夸一夸他们。(可以支援更多的贫困地区,献出一份爱心;此外,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爱惜粮食中班社会教案

  • 教案,社会,中班
  •   活动名称:

      《爱惜粮食》(礼仪)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培养幼儿懂礼貌的个性。

      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B、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大班爱惜粮食教案3篇

  • 教案,爱惜粮食,大班
  •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要学*爱惜粮食。

      4、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B、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设计意图:

      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大多数幼儿不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选择这个课题通过本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惯。

      活动准备:

      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

      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2、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碟片,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师:

      ①故事里都讲了哪些小动物?

      ②小兔和妈妈是怎么做的?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中班社会爱惜粮食教案3篇

  • 教案,爱惜粮食,社会
  •   设计意图:

      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大多数幼儿不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选择这个课题通过本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惯。

      活动准备:

      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

      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2、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碟片,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师:

      ①故事里都讲了哪些小动物?

      ②小兔和妈妈是怎么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④为什么小老鼠一家怎么样了?

      ⑤为什么小老鼠一家会饿得路都走不动呢?

      ⑥那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做的呢?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小白兔一家爱惜粮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费粮食,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进行比较对错。

      ①咦!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②那边的这个小朋友又干什么?

      ③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果浪费粮食,我们有可能会饿肚子。

      5、结束:播放儿歌《悯农》。

      活动反思:

      进餐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我班幼儿目前进餐时"不想吃"、"不会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现象进行《不浪费粮食》的社会活动,通过活动使我们的宝宝懂得要珍惜粮食。在这次活动中我通过幻灯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米饭、馒头的由来,观察小麦和包谷的生长过程和农民伯伯劳作的场景,不学*儿歌《爱惜粮食》,让宝宝们体会到了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剩饭菜,要爱惜粮食。当然这种社会性的情感教育对于中班孩子来说相对不太好理解,为此我们结合孩子们的日常进餐继续开展这一教育。

      在*时进餐时,我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握勺方法,培养他们安静进餐、细嚼慢咽的好*惯,并引导宝宝回顾社会活动《不浪费粮食》,帮助幼儿了解饭菜的由来,使孩子们逐步懂得尊重劳动者的劳动。通过我们反复的指导,有效的表扬与奖励,使孩子们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的尊重,从而让孩子们真正感悟到"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蚂蚁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