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女人遇人不淑的古诗

关于阿姨女人遇人不淑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阿姨女人遇人不淑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阿姨女人遇人不淑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阿姨女人遇人不淑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 语录(8k+) 说说(7) 名言(1k+) 诗词(106) 祝福(15k+) 心语(1k+)

  • 遇人不淑发朋友圈的句子

  • 发朋友圈,朋友圈
  • 遇人不淑时,放手才是进步,转身可以是结束,也可以是新的开始。下面爱说说小编给大家分享遇人不淑发朋友圈的句子,一起来看看吧!

    1、没遇到你时,我总是感叹自己遇人不淑。遇到你之后,我总是感叹自己不够好。

    2、有些人的出现就是教会你成长的,身边的朋友真的太重要了,遇人不淑太难过了。

    3、这一年是怎么的了呢?怎么就这么不顺呢!总是遇人不淑呢!真的是我自己的问题怎么回事呢

    4、轮转千世万世,所求不过蚀骨温柔。奈何遇人不淑,万箭穿心呵,*惯就好。

    5、一个月前我在心动室友遇到的爱情,一个月后我感慨她遇人不淑分手了。

    6、遇人不淑就真的是一见误终身。好比不被待见就是你与生俱来的特有气质。

    7、这世上可没那么多“好聚好散”,遇人不淑的苦果只有自己知道,偏执的人好多。

    8、终于知道产后抑郁怎么来的了,睡不好觉,哪哪都疼,要是再遇人不淑,可不就得抑郁。

    9、好吧,我承认自己遇人不淑,此生命运也许无法改变,但是我会很有信心的活下去,因为,还有下辈子呢

    10、即便你经常遇人不淑,也仍然要对人类有信心,更要对自己有信心。

    11、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再也无法敞开心扉。希望我不要一直遇人不淑下去。

    12、有些人有些事,就是心里的一根刺,这几年忘了当初的本意,有点不*衡了。遇人不淑,也不用怨天尤人!

    13、当别人做的越绝,你反而越容易走出去,所以有时候,你要感激那些毫不顾忌你的人。遇人不淑,放手就是进步。

    14、允许我们自己犯错,允许我们有多么的不堪,允许我们遇人不淑,我想余生都奉献给有爱的世界。

    15、可笑,对别人付出了那么多最后还不是落了个被弃如敝履的下场,是该说我遇人不淑呢,还是该笑我有眼无珠呢?

    16、觉得自己遇人不淑,那么我问你,你被狗咬了一口难不成还想咬狗一口?

    17、今年的一切都是我自作自受,我遇人不淑,我爱错了人,我不长记性!

    18、你可以一路遇人不淑,恋人也好,朋友也罢;终究时光会留下对的人给你。

    19、事情再麻烦总有千头万绪可以琢磨,*复心绪最难!尤其是遇人不淑!

    20、感情这种事,吃什么苦都不怕,有没有得好处也不重要,最怕的就是错付了吧。尤其女孩子,不要遇人不淑。

    21、今年真是最不顺的一年,遇人不淑,人心最可怕,风水就轮转,谁也躲不掉。

    22、人总是初识时最美好,人不能总活在过去吧,希望能一帆风顺,不要再遇人不淑了。

    23、遇人不淑没事自己开心就好不想说太多抹黑别人的话,最后还是想体面点。

    24、不要用你之前遇人不淑的经历,作为衡量我的标准。我就是我,是独一无二的。

    25、我们是朋友,所以都在担心着对方遇人不淑,却固执的以为自己遇到了那个对的人。

    26、一个女人一生最悲哀的事是遇人不淑。而一个男人一生最悲哀的事是让爱自己的女人遇人不淑。

    27、有点生气,有点难过生气自己曾经遇人不淑,难过以前没有好好保护自己。

    28、很多时候年轻人做坏事不是因为本性坏,而是因为遇人不淑,在什么都不懂的年纪就被腐蚀了。

    29、谁都不想承认自己运气不好遇人不淑,更不愿意这些话被别人说出来,只怪自己眼神不好,被灯光闪了

    30、遇人不淑也不是什么坏事,遇到过差的,今后的人生里遇到其他人总是能发现对方的一点可爱之处。

    [阅读全文]...

2022-06-19 13:10:55
  • 遇人不淑的说说—对一个人失望的说说

  • 失望,一个人

  • 1、看到长得丑了点的人,就一直说他多丑多丑。有必要么?你们很熟么,你交朋友是看外表么,丑的好人和帅的坏人

     

    2、他所做的这所有,体现了假朋友口蜜腹剑的特点。

     

    3、抱歉,我是坏人,请别对我好,若对我好,却不能一直对我好下去,那我宁可你没有对我好过。

     

    4、疯狗身上没好肉,敌人肚里没好心

     

    5、小女孩爱上坏人无可厚非,可是你已经知道这是坏人,又为什么非得嫁给他呢?人年轻时候都会爱上个把人渣,可为什么别人赶快脱身了,在你这儿却当个宝呢?好好想想吧。

     

    6、做人就是要被说的,做坏人,要被好人说。做好人,要被嫉妒你的人说。你没有攻击性,会被人当面说。你攻击性强,会被人背后说。想要不被人评价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不要出现在别人世界里。但没有人能自闭,既然你活在所有人的世界里,那就只有把耳朵当筛子用。有用的听进去,没用的当个屁放了。

     

    7、我的闺蜜在伤心时陪我在我骂人时帮我骂我开心了她也开心她幸福我就幸福谁说闺蜜都是坏人,

     

    8、主角是坏人。 配角是好人。

     

    9、我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要紧 诗人商人好人坏人 我只想当一个能把你留在身边的人

     

    10、如果有一天,我变得不在那么单纯,请记得,那不是我变坏了,而是被坏人伤害

     

    [阅读全文]...

2022-07-16 13:22:47
  • 遇人不淑说说

  • 1、调整心态,不被打扰呀遇人不淑,只求不再叨扰我。

    2、有些人的出现就是教会你成长的,身边的朋友真的太重要了,遇人不淑太难过了。

    3、感情这种事,吃什么苦都不怕,有没有得好处也不重要,最怕的就是错付了吧。尤其女孩子,不要遇人不淑。

    4、很多时候年轻人做坏事不是因为本性坏,而是因为遇人不淑,在什么都不懂的年纪就被腐蚀了。

    5、终于知道产后抑郁怎么来的了,睡不好觉,哪哪都疼,要是再遇人不淑,可不就得抑郁。

    6、遇人不淑也不是什么坏事, 遇到过差的, 今后的人生里遇到其他人总是能发现对方的一点可爱之处。

    7、今年的一切都是我自作自受,我遇人不淑,我爱错了人,我不长记性!

    8、有点生气,有点难过生气自己曾经遇人不淑,难过以前没有好好保护自己。

    9、人总是初识时最美好, 人不能总活在过去吧 ,希望能一帆风顺 ,不要再遇人不淑了。

    10、遇人不淑没事自己开心就好不想说太多抹黑别人的话,最后还是想体面点。

    11、有些人有些事,就是心里的一根刺,这几年忘了当初的本意,有点不*衡了。遇人不淑,也不用怨天尤人!

    12、允许我们自己犯错,允许我们有多么的不堪,允许我们遇人不淑,我想余生都奉献给有爱的世界。

    13、遇人不淑,放手就是进步,感谢那些曾经毫不顾及你的人!

    14、事情再麻烦总有千头万绪可以琢磨,*复心绪最难!尤其是遇人不淑!

    15、遇人不淑这个词刚悟出来最*真是太难了审视自己。

    16、当别人做的越绝,你反而越容易走出去,所以有时候,你要感激那些毫不顾忌你的人。遇人不淑,放手就是进步。

    17、这世上可没那么多“好聚好散”,遇人不淑的苦果只有自己知道, 偏执的人好多。

    18、一个月前我在心动室友遇到的爱情一个月后我感慨她遇人不淑分手了。

    19、即便你经常遇人不淑,也仍然要对人类有信心,更要对自己有信心。

    20、反正都遇人不淑,何必还挑三拣四。

    21、今年真是最不顺的一年,遇人不淑,人心最可怕,风水就轮转,谁也躲不掉。

    [阅读全文]...

2021-12-01 18:56:55
  • 形容怀才不遇的古诗句

  • 形容怀才不遇的古诗句

      1、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2、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张九龄《感遇》

      3、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

      4、水小池窄狭,动尾触四隅。——白居易《放鱼》

      5、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6、岂无登陆计,宜弃济川材。——项斯《黄州暮愁》

      7、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刘长卿《谪仙怨》

      8、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郭震《蛩》

      9、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宋之问《送杜审言》

      10、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11、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1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13、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陆游《自嘲》

      14、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白居易《寓意诗五首》

      15、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

      16、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1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18、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李白《古风·其十五》

      19、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其二》

      20、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杜甫《古柏行》

      21、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李白《粱甫吟》

      22、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李贺《开愁歌》

      23、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陆游《长相思》

      24、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25、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26、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秦韬玉《贫女》

      27、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崔珏《哭李商隐》

      28、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晏几道《蝶恋花》

      29、准拟骑鲸,不然射虎,一吐胸中郁。——陈维崧《念奴娇》

      30、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1、却将万字*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

      32、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3、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苏轼《沁园春》

      34、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刘长卿《别严士元》

      35、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6、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日齐山登高》

      37、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38、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杜甫《不见(*无李白消息)》

      39、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40、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41、把吴钧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42、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3、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白居易《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44、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黄庭坚《次韵几复和答所寄》

      45、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贾傅》

      46、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47、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8、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49、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鱼玄机《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50、思往事,嗟儿剧。怜牛后,怀鸡肋。奈棱棱虎豹,九重九隔。——史达祖《满江红·书怀》

    [阅读全文]...

2022-02-19 18:12:04
  • 寻隐者不遇的古诗

  • 文学
  • 寻隐者不遇的古诗

      寻隐者不遇的是一首问答,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寻隐者不遇的古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整体赏析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几问几答,并且寓问于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 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 外出而问其“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而写出“童子”的答语:“师采药去。”从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我” 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采药在何处?”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20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上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此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拓展:

      古诗《寻隐者不遇》的教学反思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写的,这首诗写得自然质朴,通俗明快,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篇。

      短诗采用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师父的去向,童子作了回答的形式写的,笔墨虽不多,却曲折有致,各具神韵。

      我在教学中,觉得有如下两点需着重体会:

      一、体会诗里*淡中出新奇的地方。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浅*易晓,貌似*常,仔细品味,却曲折多姿、波澜迭起地道出了寻访“隐者”、或“遇”或“不遇”的三种情况。“言师采药去”——无法得遇;“只在此山中”——可以得遇;“云深不知处”——难以相遇。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

      从写作笔法上看,“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了什么话,诗中并没有说。但可以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中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回答把问句隐含其中。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是童子补充回答。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说不定。这三番问答,通常至少需六句才能表达完整,诗人贾岛采用以答代问的手法,仅以二十字表达完美,这不难想象是作者推敲字句之功力。所以在施教中,不能离开这首诗的写作特点,不能囫囵吞枣,只有细心捉摸,才能体味到诗的妙处所在。

      二、体会诗里朴实中显壮美之处。

      这首诗,作者没有写寻访者不遇的失望心情,而是通过童子的答话,用极其朴素、自然的文字,从侧面描绘了隐者隐居的山林之幽深、壮美。这山林的形象同隐者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教学时,在弄懂句意的同时,教者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松下”可见松树的高大,隐者住处环境的壮美与幽静;“采药”道出了山中草木繁茂,遍藏奇珍异宝;“云深”,既写出了云雾的浓重厚密,又写出了山林的高大幽深。这些词语朴实无华、不加雕琢,而有机地连缀在《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中,个个都显示了不凡的光彩,成为壮美山林的传神之笔。有条件的教师,可依照诗句将松、童子、“我”所在的环境,以彩粉、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勾勒出来,与全诗对照,以达到诗情和画意完美的统一。从诗本身的语言文字出发,通过合理想象来揭示诗的画面或艺术形象,这是古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以上所写两点,只是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串讲、朗读指导中进行教学,还需教者再花一番心血。

    [阅读全文]...

2022-03-30 13:04:31
  • 寻隐者不遇古诗

  • 文学
  • 寻隐者不遇古诗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寻隐者不遇古诗等相关内容,欢迎借鉴!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作者】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寻隐者不遇》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贾岛创作一首五言绝句,遣词通俗清丽,是一篇难得简练诗作。

      【注释】

      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人。

      不遇:没有见到。

      童子:小孩。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年少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行踪。

      注释解释

      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内),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

      虽:一作“唯”。带:*。郭:外城,泛指城墙。

      篱边菊: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著花:开花。

      扣门:敲门。

      西家:西邻。

      报道:回答道,报,回报,回答。去:一作“出”。

      归时每日斜:一作“归来日每斜”。日斜:日将落山,暮时也。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寓问于答手法,把寻访不遇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高洁,以苍松喻隐者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贾岛采用以答句包赅问句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

      然而,这首诗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让诗人惘然若失,无可奈何。

      然而诗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浮想。从造型递变,色调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1-15 23:52:27
  • 寻隐者不遇的古诗意思

  • 寻隐者不遇的古诗意思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寻隐者不遇的古诗意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寻隐者不遇①

      松下问童子②,

      言③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④不知处⑤。

      注释

      ①寻:寻找;隐者:隐士;不遇:没有遇到。

      ②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③言:回答,说。

      ④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⑤不知处:不知道去哪里。处:去处,行踪。

      ⑥贾岛(公元779-843年),唐代诗人,范阳(今北京附*)人,曾做过和尚,他的诗多写闲居情景。

      翻译

      在松树下问童子,

      童子说师傅出门采药去了。

      师傅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山中云雾弥漫,不知到底在哪里。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羡慕。诗中松树代表了高洁的精神,白云代表了洁身自爱的情怀。郁郁青松,悠悠白云,飘渺的云雾,没有一个字写到隐士,但是每一个字都是在写隐士,也在写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憧憬和羡慕。全诗色调清新自然,色彩鲜明,青山、青松、白云,景物的描写很好地衬托出了隐士的特征。但是诗人却没有寻访到这位隐士,让我们也为他感到惋惜。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诗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代:贾岛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注释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赏析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去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相见当时松下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在这里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略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词,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在这首诗中,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取了以答句包含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阅读全文]...

2022-02-09 12:33:52
  • 古诗《寻隐者不遇》赏析

  • 学生
  • 古诗《寻隐者不遇》赏析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古诗《寻隐者不遇》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解】:

      1.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2.不遇:没有见到。

      3.言:回答说。

      4.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韵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的行踪。

      【评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作者】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寻隐者不遇》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遣词通俗清丽,是一篇难得的简练诗作。

    [阅读全文]...

2022-02-23 19:32:55
  • 怀才不遇的诗句有哪些(怀才不遇最经典的古诗)

  • 十首感慨时运不齐的经典古诗词: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幽州台又称黄金台,是当年燕昭王求贤之地。】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是古代文人心中,才华横溢却无处实战的最典型代表。】

    陆游《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真正从军时间不长,却思军一世。】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吾本武将,却是词名传世。】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年少理想终破灭。】

    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阅读全文]...

2022-07-28 12:58:03
  • 寻隐者不遇古诗_寻隐者不遇贾岛

  •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注释: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阅读全文]...

2022-06-26 02:37:07
阿姨女人遇人不淑的古诗 - 句子
阿姨女人遇人不淑的古诗 - 语录
阿姨女人遇人不淑的古诗 - 说说
阿姨女人遇人不淑的古诗 - 名言
阿姨女人遇人不淑的古诗 - 诗词
阿姨女人遇人不淑的古诗 - 祝福
阿姨女人遇人不淑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