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悲伤的古诗

关于白居易最悲伤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白居易最悲伤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白居易最悲伤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白居易最悲伤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50) 语录(52) 说说(278) 名言(3) 诗词(837) 祝福(3k+) 心语(1k+)

  • 白居易的古诗

  • 白居易的古诗(精选29首)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居易的古诗(精选29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忆江南·江南忆》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6、《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8、《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阅读全文]...

2022-03-28 22:25:27
  • 白居易最著名的古诗

  • 白居易最著名的古诗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白居易最著名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望月有感》

      2、天涯海角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3、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春生》

      4、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长相思》

      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6、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赠梦得》

      7、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一断肠,好去莫回头。——《南浦别》

      8、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虽异匏瓜谁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南怀瑾选集》

      9、绿纹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

      10、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长相思》

      11、慎而思之,勤而行之——白居易

      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地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

      13、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放言》

      14、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朋满故乡。——《井底引银瓶》

      15、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别柳枝》

      16、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白居易

      17、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白居易

      1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19、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夜归》

      20、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偶作寄朗之》

      2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22、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

      23、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周文王少子。有圣德,辅其兄武王伐商,定了周家八百年天下。武王病,周公为册文告天,"愿以身代。藏其册于金匮,无人知之。以后武王崩,太子成王年幼,周公抱成王于膝,以朝诸候。有庶兄管叔、蔡叔将谋不轨,心忌周公,反布散流言,说周公欺侮幼主,不久篡位。成王疑之。周公辞了相位,避居东国,心怀恐惧。一日,天降大风疾雷,击开金匮,成王见了册文,方知周公之忠,迎归相位,诛了管叔、蔡叔,周室危而复安。假如管叔、蔡叔流言方起,说周公有反叛之心,周公一病而亡,金匾之文未开,成王之疑未释,谁人与他分辨?后世不就会把好人当做恶人?——《放言》"

      2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放言五首·其一》

      25、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赠梦得》

      2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2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长恨歌》

      28、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李夫人》

      29、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琵琶行》

      30、叟有爱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时,亦尝如是。故作《燕诗》以谕之矣。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燕诗》

      31、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南湖早春》

      32、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白居易

      33、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井底引银瓶》

      3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35、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夜雨》

      36、三尺白绫若赐我可愿葬我于君侧——《长生殿》

      37、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寒食野望吟》

      38、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琵琶行》

      39、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长恨歌》

      40、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穷人。——白居易

      41、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白居易《潜别离》

      42、老来多忘事,唯不忘相思。——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4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44、我心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白居易《初出城留别》

      45、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46、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

      47、赖有杯中绿,能为面上红。少年心不远,只在半酣中。——白居易《烧药不成命酒独醉》

      48、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白居易《夜雨》

      49、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白居易《长相思》

    [阅读全文]...

2021-11-25 23:05:24
  • 白居易写的诗有哪些(白居易最著名的古诗)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白居易的九个绝句,

    1.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偶作寄朗之》

    2.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池上》

    3. 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折剑头》

    4.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

    5.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曲》

    6.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杭州春望》

    7.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放言五首·其三》

    8.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李夫人-鉴嬖惑也》

    9.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

    [阅读全文]...

2022-05-04 05:33:52
  • 白居易草的古诗

  • 写作
  • 白居易草的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白居易草的古诗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白居易草的古诗,欢迎阅读!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解

      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

      2、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

      3、萋萋:茂盛的样子。

      译文: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赏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是*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和文学家,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日本和朝鲜等国也有广泛的影响。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称“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的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带来一定的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白居易的诗在古代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他的声名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宋代王禹偁、梅尧臣、苏轼、张耒、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唐代诗歌风云人物。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

    [阅读全文]...

2022-06-06 06:29:53
  • 草白居易古诗

  • 草白居易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草白居易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赏析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然后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然后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然后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然后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然后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阅读全文]...

2021-11-29 08:55:45
  • 白居易《鸟》古诗详解

  • 写作
  • 白居易《鸟》古诗详解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鸟》古诗详解,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鸟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词句注释

      ①道:说。

      ②莫:不要。

      ③子:小鸟。望:盼望。

      白话译文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

      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作品鉴赏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白居易的善良、仁爱之心。

      白居易深受儒、道、佛的影响,与儒者论理,与居士论道,与佛家论经。假如说李白是世间的精灵,随性而为;白居易就是入世的苦行僧,兼济天下,仁义无边,又在知足中寻求解脱。

      据说洛阳纸贵,据说长安居不易,白白居易曾是高傲的才子,后来与得道高僧相交,长期感其心理其情,白居易逐渐明白世间的生灵都有同样的生命,本没有贵贱之分。一首简单易懂的《鸟》,把鸟儿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一样,人不可以为自己强,而任意决定小鸟的.生死。

      假如说自然界的定义是生灵皆*等,那么人类社会的规则强化万物为三六九等。白白居易听高僧说,恶虽小不可为,善虽小必为。他曾经以为的生命不*等,终于转化为自然界的万物*等。此诗说的是鸟,其实喻义着现实社会,皇家贵族性命高吗?贫穷百姓生命微乎?都是一样的皮肉,都有母子情深,白居易希望社会充满爱和欢乐。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阅读全文]...

2022-05-23 20:11:39
  • 白居易写的古诗有哪些

  • 白居易写的古诗有哪些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写的古诗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清明夜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译文

      清明节夜晚时,清风**,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

      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

      赏析

      《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俗。

      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

      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虽有清明,却意在纸外,写出怀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过了”,不禁让人要笑问:“可是愁嫁?”

      对白居易一向颇有好感,虽然当初《琵琶行》《长恨歌》曾经让我背得痛不欲生,但是长大以后细细回味,其名句却处处可用得,选他这首,是因为意境的清朗,和颜色对比的鲜明却不刺眼,白居易在夜里听乐看花,怡然自得,但绕着回廊行而复歇,却含蓄点出了此闲适后的白居易的真正心意。

      背景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惯。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比男人玩的更开心。

      2、鸟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3、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译文

      春风吹拂柳枝随风起舞,绽出嫩芽一片嫩黄比丝柔软。

      永丰坊西角的荒园里,整日都没有人,这柳枝属于谁?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柳的风姿可爱,后两句抒发感慨,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绝。

      诗中写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现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条,此诗亦即于此着笔。首句写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次句极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金色”、“丝”,比譬形象,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之娇态。此句上承春风,写的仍是风中情景,风中之柳,才更能显出枝条之软。句中叠用两个“于”字,接连比况,更加突出了“软”和“嫩”,而且使节奏轻快流动,与诗中欣喜赞美之情非常协调。这两句把垂柳之生机横溢,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生动。《唐宋诗醇》称此诗“风致翩翩”,确是中肯之论。

      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白居易笔锋一转,写的却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白居易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这首咏物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时期,由于朋党斗争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挤。白居易自己,也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此诗所写,亦当含有白居易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内。

      此诗将咏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着一丝痕迹。全诗明白晓畅,有如民歌,加以描写生动传神,当时就“遍流京都”。后来苏轼写《洞仙歌》词咏柳,有“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之句,隐括此诗,读来仍然令人有无限低回之感,足见其艺术力量感人至深了。

      4、白云泉

      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译文

      太*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

      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冲下山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在添波澜。

      赏析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白居易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白居易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白居易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天*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号称“吴中第一水”,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白居易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白居易无意描绘天*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白居易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5、登观音台望城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6、中秋月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7、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译文

    [阅读全文]...

2022-06-24 09:51:57
  • 白居易白云泉古诗

  • 文学
  • 白居易白云泉古诗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下面小编收集了白居易白云泉古诗,供大家参考。

      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译文:

      太*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

      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冲下山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在添波澜。

      赏析:

      “天*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①,“

      巍然特出,群峰拱揖”②,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③,号称“吴中第一水”④,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⑤。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作者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作者无意描绘天*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作者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作者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作者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阅读题一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3)诗评家说“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极为传神,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

      答案:

      (1)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作者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作者内心的独白。

      (2)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写景,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3)同意。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流泻,从容自得。表现了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娴静雅致的神态。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逍遥惬意。

      (4)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士人。作者的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诗作中。作者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作者内心的独白。

      (5)作者采用象征、比喻手法写景寓志,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阅读题二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6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兴发于此,而意归于彼”,请说出这样评价的`理由。(5分)

      答案:

      (1)白云随风漂荡,舒卷自由;泉水淙淙流淌,自由奔泻。这两幅画面写出了白云坦荡的胸怀和泉水娴静的姿态。两个“自”字强调的云与水的自由自在、逍遥惬意。这样的景中,寄寓了作者自在安闲的思想。

      (2)这首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写云与水的自由自在、安闲自得,这就是兴发于此。实际上寄寓了作者追求自由与闲适的思想,这就叫意归于彼。表面上不让泉水奔于山下增添波浪,这是兴发于此。实际是写自己不肯到纷扰多事的社会去推波助澜,意思是要独善其身。这就叫意归于彼。

    [阅读全文]...

2022-06-17 17:48:14
  • 白居易的古诗形容花

  • 白居易的古诗形容花

      白居易素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不矫情做作,多白描,铺陈敷演,或淋漓尽致地刻画权贵骄横奢侈、作威作福之状,为大家提供了白居易的古诗形容花,欢迎欣赏!

      《桐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

      岂伊物理变?信是土宜别。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

      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风候一参差,荣枯遂乖剌。

      况吾北人性,不耐南方热。强羸寿夭间,安得依时节?

      《惜栯李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树小花鲜妍,香繁条软弱。高低二三尺,重叠千万萼。

      朝艳蔼霏霏,夕凋纷漠漠。辞枝朱粉细,覆地红绡薄。

      由来好颜色,尝苦易销铄。不见茛荡花,狂风吹不落。

      《白槿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秋蕣晚英无艳色,何因栽种在人家?

      使君自别罗敷面,争解回头爱白花?

      《紫薇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紫薇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

      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花》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

      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花。

      1.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夜雨》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琵琶行》

      5.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6.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10.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长恨歌》

      11.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长恨歌》

      1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1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1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

      15.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

      16.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1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19.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20.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放言五首(其三)》

    [阅读全文]...

2022-04-04 05:33:52
白居易最悲伤的古诗 - 句子
白居易最悲伤的古诗 - 语录
白居易最悲伤的古诗 - 说说
白居易最悲伤的古诗 - 名言
白居易最悲伤的古诗 - 诗词
白居易最悲伤的古诗 - 祝福
白居易最悲伤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