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表示清者自清的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表示清者自清的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表示清者自清的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表示清者自清的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做人不求要有多完美,只求问心无愧。
2.希望所有的人在回望过去的自己时,都能问心无愧的说一句,谢谢你,没有*庸至死。
3.面对世间的无情与私欲,只求问心无愧,心安理得。
4.是你的,就是你的。越是紧握,越容易失去。我们努力了,问心无愧。其他的,交给命运。
5.在撞到头破血流之前,我只求问心无愧。
6.有的人做任何事只求问心无愧,可有的就不同了,他们只求没人发现!
7.不管将来会如何,不问结果,只为自己曾经努力过,只求问心无愧。
8.我做了一个朋友应该做的,只求问心无愧,其他的也就不需要强求了。
9.不求尽善尽美,只求问心无愧。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到底该为自己想还是为别人想呢?其实只要问心无愧就行了。
11.勤恳踏实只求问心无愧不做伪君子,鞠躬尽瘁不逐功名利禄方为真英雄。
12.人生在世,只求问心无愧,回首不悔。
13.刹那芳华,勿辜负岁月,要对得起自己;凡事不求之最,只求问心无愧
14.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不必强求。努力了,珍惜了,问心无愧。其他的,交给命运。
15.做自己想做的事,只求问心无愧就够了。
16.想做成的事里,只求问心无愧,结果顺其自然就好。
17.用微笑,面对外面一切议论,只要我自己做的问心无愧就好!
18.我们无法做到完美,只需做到问心无愧;无法左右世界,但可以选择人生;无力改变一切,却能释放自我。
19.我不是唯一但我只做自己,恪守本心,只求问心无愧。
20.我不求光芒万丈,只求问心无愧。
21.不求痴心绝对,只求问心无愧。
22.既然,选择了微笑,有何必在乎所有,只求问心无愧,便已足够。
23.不论做什么都只求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24.总会有人说你好,也会有人说你不好,但只要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不必执念于他人的评判。
25.现实和梦想是有差距的。有时候,现实可能会把梦想击碎。但是,只求问心无愧。
【作品简介】
《清*乐·村居》由辛弃疾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小词,犹如一幅真实而美丽的农家图画。这样动人的意境,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果不是长期生活在农村,有很深厚的生活基础,象辛弃疾这样的知识分子,即使有进步的思想,也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好作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对古人也是适用的。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
《清*乐·村居①》
作者:辛弃疾
茅檐②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③相媚好④,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⑥溪东,
中儿正织⑦鸡笼;
最喜小儿⑧无赖,
溪头卧⑨剥莲蓬。
【注释】
①清*乐 村居:清*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意为乡村生活。“乐”在此处读yuè。
②茅檐:茅屋。
③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④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⑤翁媪(ǎo)(也读yùn和wò):老年夫妇。
⑥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⑦织:编织。
⑧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⑨卧:趴。
【翻译】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罢酒,亲热地在一起悠闲自得地聊天。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最有趣的是三儿子,他是那么调皮地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赏析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
【点评】
由于作者长期过着闲居的生活,使他有机会接*农村,了解农民的生活。他所写的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民的关切。
这首《村居》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一个老少五口农民之家的鲜明形象。上片主要写这家老夫妻俩,喝了点酒后,带着酒意,互相亲切地叙谈家常的情景。开头两句,点明地点,是说这家人家,住在低矮的茅草房屋里,房屋外有一条小溪,周围长满了嫩绿的青草。三、四两句说:头上长满白发的一对老夫妻俩,他们坐在一起,操着南方口音,边喝酒,边拉着家常。在他们略带醉意的时候,谈得更加兴致勃勃,也显得更加亲切了。“吴音”,指江浙一带的地方口音。辛弃疾居住的上饶地区,三国时代属于吴国,所以说是“吴音”。“相媚好”,是说两个老人讲着柔媚的地方话,谈笑逗乐。“翁”,是对老头的称呼。“媪[ǎo]”,是对老妇人的称呼。
下片写两位老人的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年龄大些,看来是家中的主要劳力,他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中儿年龄不大,只能做些辅助性的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养鸡的笼子。小儿子很顽皮,也最天真可爱,只知道成天玩耍,他仰卧在溪边剥着莲蓬籽吃的模样儿,非常逗人喜爱。“无赖”,指小孩子调皮,不干正事,是亲昵的口吻。
这首小词,犹如一幅真实而美丽的农家图画。这样动人的意境,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果不是长期生活在农村,有很深厚的生活基础,象辛弃疾这样的知识分子,即使有进步的思想,也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好作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对古人也是适用的。
【赏析】
这首小词各种选本多已入选,有的选本还有简单说明。如胡云翼先生《宋词选》云:“这首词环境和人物的搭配是一幅极匀称自然的画图。老和小写得最生动。‘卧剥莲蓬’正是‘无赖’的形象化。”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辛弃疾词选》云:“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它写得清新活泼,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清溪茅舍一家老小的生动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俞*伯先生《唐宋词选释》云:“本篇客观地写农村景象,老人们有点醉了,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笔意清新,似不费力。”上引诸家之说有一共同特点,即认为这首词对农村景象是在进行客观描述。而也有人比如吴小如认为,词中也反映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基于这个出发点,对词的文句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比如上片第三、四两句,吴小如就认为“醉里”是作者自己带有醉意而不是指农村中的“翁媪”。吴小如在《读词散札》第十二则中说:“辛弃疾《清*乐·村居》上片云:……胡《选》及俞*伯师《唐宋词选释》本皆以‘醉’属诸翁媪,疑非是。此‘醉’乃作者自醉,犹之‘醉里挑灯看剑’之‘醉里’,皆作者自醉也。若谓翁媪俱醉,作者何由知之?且醉而作吴音,使不醉,即不作吴音乎?‘相媚好’者,谓吴音使作者生媚好之感觉,非翁媪自相媚好也。盖作者醉中闻吴语而悦之,然后细视谛听,始知为农家翁媪对话也。此惟夏承焘先生《唐宋词选》初版本注文得其解。”(《学林漫录》初集,页一八七)吴小如认为,从含醉意的作者眼中来看农村的一个生活侧面,比清醒的旁观者在听醉人说吴语要更富有诗意。此词下片“最喜”二字的主语也该指作者,而不会是指白发翁媪。可见这首词中作者的心情是开朗喜悦的。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宋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乐》,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刘熙载说,“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艺概·词曲概》)。作者的这首词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它表现在描写手法、结构和构思三个方面。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小令,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 上阕勾勒环境烘托气氛。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们面前时,才发现说话的已不是什么年轻人,而是白发皤皤的老年人了。从“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这几句尽管写得很*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亲密无间,那种和谐、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这一农户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小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无忧无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小溪的。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四句,连用了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宁静的生活。
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这首词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它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军事家和政治家
2、我也像超出了*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荷塘月色》
3、在每一只船从那边过去时,我们能画出它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们的心上这显着是空,且显着是静了。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4、我看见了“群羊”,在那淡远的扩原中,披着乳一样白,丝一样软的羽衣的小东西,真和浮在浅浅的梦里的仙女一样。 ----《背影荷塘月色》
5、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6、她的眼像一只小燕子,老是在滟滟的春水上打着圈儿。她的笑最使我记住,像一朵花漂浮在我的脑海里。 ----《阿河》
7、我不曾见过正义的面,只见过它的弯曲的影儿——在“自我”的唇边,在“威权”的面前,在“他人”的背后。 ----《正义》
8、学*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9、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的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
10、如闻朱先生謦颏,不觉仰首伸眉,困倦顿消。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一本入门书。一部小书,历经数年而成,可见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经典常谈》
11、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匆匆》
12、我说我所爱的,说一句是一句,都是我心里话。我说完一句时,心里便轻松了一些,这就是相当的快乐了 ----《刹那》
13、踮着脚,伸着颈,只知道“等待”的人!他们事 事都等待“明天”去做,“今天”却专作为等待 之用;自然的,到了明天,又须等待明天的 明天了。
14、从前有位高僧,入山修道,道行甚高。后来见过俗世,“看见粉白黛绿,心便动了”。
15、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词,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来的;但它们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于是我们不得不被牵惹着,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16、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不一不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17、密凯安杰罗是佛罗伦斯派的极峰。他不多作画,一生精华都在这里。他画这屋顶时候,以深沉肃穆的心情渗入画中。他的构图里气韵流动着,形体的钩勒也自然灵妙,还有那雄伟出尘的风度,都是他独具的好处。 ----《罗马》
18、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9、你的手像火把,
20、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 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 ----《经典常谈》
21、气是敢做敢为,节是有所不为。 ----《论气节》
22、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缠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2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24、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25、我觉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横竖是寻不着的 ----《刹那》
26、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的晕着,什么都只剩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
27、八卦相传是伏羲氏画的。另一个传说却说不是他自出心裁画的。那时候有匹龙马从黄河里出来,背着一幅图,上面便是八卦,伏羲只照着描下来罢了。但这因为伏羲是圣人,那时代是圣世,天才派了龙马赐给他这件圣物。所谓“河图”,便是这个。 ----《经典常谈》
28、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 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 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颈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 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 ----《经典常谈》
29、暗淡的水,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桨声里的秦淮河》
30、秦淮河的总是绿的,任人影的憧憧,歌声的扰扰,总像隔着二层薄薄的绿纱面幂似的,他尽是这样静静的,冷冷的绿着。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李清照名言名句
1、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2、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5、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7、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8、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9、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10、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1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2、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3、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14、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5、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1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7、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18、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19、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20、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2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2、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23、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24、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25、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26、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27、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28、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29、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30、酒栏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3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32、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3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4、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35、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36、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37、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3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9、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40、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41、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42、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4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44、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45、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46、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47、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48、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49、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50、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余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 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拼。虽后约、的有于飞愿。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 ----柳永《梦觉清宵半》
●一看桃花自悠然 蕊寒香冷栖碧山 房栊静 桃花仙 醉来花下眠
二月桃花临水看 坐看红树心自闲 花酒间 人窥鉴 桃花簪
三生桃花绘成扇 石矶西畔问渔船 恨偏长 话斜阳 临水应红妆
四叹桃花入梦寒 酒盏花枝贫者缘 清宵半 君应见 逸流年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时光匆匆,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也许曾经一见倾心,但是再见之时,也许会是伤心之时。若是如此,不如初见时的.那份感觉……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初见,惊艳。蓦然回首,曾经沧海。只怕早已换了人间。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人生若只如初见,何耐冷雨伤洒面?多日不见人尽变,终晓独身待苍颜。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Only if the first sign of life, what autumn wind sad picture fan.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But it will not change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but people michimoto volatile.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Mount Li language, clear night half, rain Ling ling.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How they dress Lang, intimate day may.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寂落的秋,我没有颜色去画青帝眷恋的你,只有咯血染桃花,画着最沉重的梦。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曾经话尽夜半,清宵寒。如今泪雨哽塞,难回首。此生不怨,今世不悔,走过,遗忘了沿途的风景,带到奈何忘川的只你而已。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洛城语罢清宵半,泪雨零凌终不悔。 ----慕怜生《空灵》
●时光的路,阡陌交错。所幸,我尚未走远。只是遗失在红尘,看不清回路。烛冷香残清宵半,只影向谁觅情牵。清风不解痴郎语,明月依稀照离人。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纳兰容若《木兰辞》
●但曾相见不相知,
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决绝,
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
李清照名言名句
1、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2、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5、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7、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8、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9、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10、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1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2、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3、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14、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5、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1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7、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18、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19、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20、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2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2、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23、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24、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25、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26、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27、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28、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29、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30、酒栏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3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32、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3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4、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35、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36、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37、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3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9、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40、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41、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42、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4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44、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45、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46、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47、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48、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49、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50、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李清照著名诗词名句
李清照将自己女性身份的'特殊经历融入词中,创出新意,又含蓄自然,拓宽了词的情感深度和内涵。小编整理了李清照著名诗词名句,欢迎欣赏与借鉴。
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7、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8、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9、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0、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1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2、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3、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14、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15、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16、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17、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1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0、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21、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22、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23、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24、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25、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26、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27、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8、酒栏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29、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30、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3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32、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33、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34、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35、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36、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37、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38、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39、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40、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41、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4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44、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早霞,晚霞,妆点庐山画。仙翁何处炼丹砂,一缕白云下。——周德清《朝天子·庐山》
自在庐山,君游鄂渚,两地相思。白鹿洞谁谈旧史?黄鹤楼又有新诗。——周德清《双调·蟾宫曲·送客之武昌》
长江万里白如练, 淮山数点清如淀。——周德清《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大海边,长江内,多少渔矶?——周德清《双调·沉醉东风·有所感流水》
白鹿洞谁谈旧史?黄鹤楼又有新诗。——周德清《双调·蟾宫曲·送客之武昌》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周德清《朝天子·秋夜客怀》
枫林霜叶舞,荞麦雪花飘,又一年秋事了。——周德清《红绣鞋·郊行》
晚云都变露, 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穿云响一乘山轿,见风消数盏村醪。——周德清《红绣鞋·郊行》
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周德清《满庭芳·看岳王传》
闪*望旌节中原士夫,误*弃丘陵南渡銮舆。——周德清《满庭芳·看岳王传》
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周德清《满庭芳·看岳王传》
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周德清《红绣鞋·郊行》
雪意商量酒价,风光投奔诗家,准备骑驴探梅花。——周德清《红绣鞋·郊行》
几声沙嘴雁,数点树头鸦,说江山憔翠杀。——周德清《红绣鞋·郊行》
几声沙嘴雁,数点树头鸦,说江山憔悴煞。——周德清《红绣鞋·郊行》
柴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周德清《蟾宫曲·别友》
酱瓮儿恰才梦撤,盐瓶儿又告消乏。——周德清《蟾宫曲·别友》
茶也无多,醋也无多。——周德清《蟾宫曲·别友》
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 梅魂休暖凤香篝。——周德清《喜春来·别情》
客去斋余,人来茶罢。——周德清《朝天子·庐山》
叹浮生,数落花。——周德清《朝天子·庐山》
楚家,汉家,做了渔樵话。——周德清《朝天子·庐山》
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周德清《朝天子·秋夜客怀》
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周德清《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1277-1365)元代文学家。字日湛,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代。工乐府,善音律。终身不仕。著有音韵学名著《中原音韵》,为我国古代有名的音韵学家。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录鬼簿续篇》对他的散曲创作评价很高,然其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中原音韵》是为北曲用韵而作,纠正作曲家用韵不一,其正音依据是中原语音。成书后,戏曲作曲、唱曲都有了规范,促进了戏曲用韵的统一。《中原音韵》以当时北方实际语音为标准,所定之韵接*今北京音,因而此书是研究*代以北方音为主的普通话语音的珍贵资料。「德清三词,不惟江南,实天下之独步也。」《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31首,套数3套。至正己(1365)卒,年八十九。
疏篱矮屋时入眼,枫叶芦花堪画图。——顾清《有菊为盛德彰赋》
茔前郁郁万松树,总是君手栽培成。——顾清《孝松为故华亭贰尹吴君赋》
西山落日云蒸蒸,漫衍涧谷弥冈陵。——顾清《春雪敬亭用前韵再答》
晓窗梦破闻扫雪,失喜一笑披衣兴。——顾清《春雪敬亭用前韵再答》
从风初学柳絮舞,缀树旋作梅花凝。——顾清《春雪敬亭用前韵再答》
瓦垆烟焰坐不暖,起视胆瓶胶作冰。——顾清《春雪敬亭用前韵再答》
新春得此喜可说,光景十倍鳌山灯。——顾清《春雪敬亭用前韵再答》
淮西剡曲总佳语,万骑孰与扁舟乘。——顾清《春雪敬亭用前韵再答》
长安薪炭已如玉,又报米价江南增。——顾清《春雪敬亭用前韵再答》
闭门高卧吾岂敢,手挽沟壑嗟无能。——顾清《春雪敬亭用前韵再答》
牡丹红径尺,一败即空枝。——顾清《沙河主人后园枣实甚繁感而有述》
枣花大于米,结实反累累。——顾清《沙河主人后园枣实甚繁感而有述》
华藻炫缃素,声名倾一时。——顾清《沙河主人后园枣实甚繁感而有述》
丝瓜生而蔓,蔓缘棚着花。——顾清《丝瓜棚成次三江韵》
先生太古心,夙昔厌纷奢。——顾清《丝瓜棚成次三江韵》
高甍绿槐覆,琐户红帘遮。——顾清《丝瓜棚成次三江韵》
看花金钱大,食实冰蛹嘉。——顾清《丝瓜棚成次三江韵》
分曹舞队番番锦,攒綵宫花叶叶春。——顾清《庆成宴和师邵·其一》
却忆早时承宠地,钧天浑似梦中身。——顾清《庆成宴和师邵·其一》
道术孔颜留至训,文章典诰敕前谟。——顾清《岁晚园居追忆史馆容台旧事有述·石渠严秘许观书》
月毫霜札来天府,玉馔金茎出帝厨。——顾清《岁晚园居追忆史馆容台旧事有述·石渠严秘许观书》
回首十年空血泪,碧霄无路挽龙须。——顾清《岁晚园居追忆史馆容台旧事有述·石渠严秘许观书》
听鹤亭前欲上潮,龙潭落木晚萧萧。——顾清《诸广文饯予龙潭僧舍别后有怀味苓》
地下骚坛自旗鼓,人间博局几卢枭。——顾清《诸广文饯予龙潭僧舍别后有怀味苓》
翠萝金碗当时句,残月空梁独自谣。——顾清《诸广文饯予龙潭僧舍别后有怀味苓》
玛瑙阶边蛱蝶花,玉阑低转画廊斜。——顾清《宫体四首次良金韵·玛瑙阶边蛱蝶花》
人间岁月总能几,三年不到先生家。——顾清《陪定庵过北野再用前韵》
不知甘露何日降,亲见紫芝团玉葩。——顾清《陪定庵过北野再用前韵》
山林朝市各有适,如痛须抑痒须爬。——顾清《陪定庵过北野再用前韵》
羊羹鼋炙岂不美,陆羽独好山中茶。——顾清《陪定庵过北野再用前韵》
先生归来万事足,耳目所及堪吁嗟。——顾清《陪定庵过北野再用前韵》
尊前有酒便一笑,不用导引吞朝霞。——顾清《陪定庵过北野再用前韵》
凤凰起丹穴,不息凡木枝。——顾清《桐隐为龚九成赋》
六律既以谐,九德被弦徽。——顾清《桐隐为龚九成赋》
由来千仞心,岂有稻粱思。——顾清《桐隐为龚九成赋》
黄鹄淩紫烟,一往无还期。——顾清《桐隐为龚九成赋》
云鹏六月息,荒忽经天池。——顾清《桐隐为龚九成赋》
终南隔人世,达士供一嗤。——顾清《桐隐为龚九成赋》
方寸有万里,何须裂冠緌。——顾清《桐隐为龚九成赋》
君王富车马,迟尔看来仪。——顾清《桐隐为龚九成赋》
顾清,生年不详,约卒于明世宗嘉靖六年后不久。第弘治进士,授编修。正德初,(公元1506年)刘瑾柄政,清独不附,出为南兵部员外郎。瑾诛,累擢礼部员外郎。与尚书毛澄请建储宫,罢巡幸,疏凡数十上。嘉靖初,以南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其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文章简练醇雅,自娴法律。著有东江家藏集四十二卷,松江府志三十二卷,(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朱自清名言
1、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必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朱自清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朱自清
3、不用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朱自清
4、缄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朱自清
5、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我发觉他去的促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从前;入夜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聪颖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跟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气。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端在叹息里闪过了。——朱自清
6、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然而,聪慧的,你告知我,咱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当初又到了哪里呢?——朱自清
7、学*文学而勤于记诵是不成的,特殊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浮光掠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细心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8、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抬头看白水,只谨严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土壤上,打上深深的足迹!——朱自清
9、而花团锦簇,自己不是主角,仍然是一种悲凉。——朱自清
表示清者自清的名句
清者自清的句子
清者自清的说说
关于清者自清的句子
形容清者自清的诗句
清者自清的经典句子
形容清者自清的句子
表达清者自清的古诗
清者自清类似的句子
清者自清的古诗词
清者自清的古诗委婉说法
描写清者自清的古诗词
朱自清名句
朱自清的名言名句
朱自清名言名句
朱自清名句经典
清明名句
李清照名句
林清玄名句
清明节名句
李清照的名句
林清玄的名句
清廉名言名句
三清山名句
描写旁观者清的古诗名句
《清明》古诗的名句
清明古诗的名句
李清照的词名句
清代诗词名句
为官者清廉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