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的千古名句

关于次北固山下的千古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次北固山下的千古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次北固山下的千古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次北固山下的千古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60) 语录(26) 说说(6) 名言(27) 诗词(336) 祝福(731) 心语(191)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解

      1、次:停留。

      2、残夜:天快亮时。

      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雁句:古时传说雁能带信,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故乡洛阳。

      译文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

      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江面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

      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赏析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阅读全文]...

2022-07-08 16:52:01
  • 《次北固山下》赏析

  •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诗文解释】

      我的旅途之路在青山下,小船行使在绿水间。潮水涌涨,*显得更加开阔,风顺而且柔和,船帆端端正正悬挂着。残夜还没消退,一轮红日已经从海面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南已有春的信息。家书不知寄到哪里?请归去的大雁把信带到洛阳吧。

      次北固山下【词语注释】

      潮*:潮水上涨与江岸齐*。

      风正:顺风,与船行的方向一致。

      残夜:天将亮时。

      乡书:家信。

      何处达:即“达何处”,送到什么地方。

      次北固山下【诗文赏析】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常往来于吴楚之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诗人的这次出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愁绪。全诗对仗工整,跳跃洒脱,叙事明确,写景逼真,和谐优美。

    整理:zhl201612

    [阅读全文]...

2022-07-27 08:26:09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1、次:停留。

      2、残夜:天快亮时。

      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雁句:古时传说雁能带信,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故乡洛阳。

      译文: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

      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江面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

      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赏析: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

      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阅读全文]...

2022-03-26 03:03:35
  •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诗鉴赏

      《次北固山下》又题《江南意》这首诗旨在抒写诗人在北固山下泊舟时,因冬末春初的旅途景色而触发的思乡之情。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意思是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次联“潮*江岸阔,风正一帆悬”,具体写江面的景色。在天将亮时,诗人远望江面,因为潮满而觉得江面仿佛比昨日增宽了;这时有一只帆船,顺风东下,使沉寂了一夜的长江顿添生气。“阔”字写出了诗人视觉的特殊感受;“一”字显示了江面的*静被打破,点出旅客思乡心切,不待天明已催舟进发了;“悬”字表示帆的醒目高张,这一联写得明快雄奇,将长江下游潮涨江阔、烟波浩渺的壮美景色生动地展现出来,传达出诗人心灵中要“乘长风以破万里浪”的豪迈感。

      第三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将大江日出的壮景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了。北固山下江面开阔,举目远望,仿佛一眼即能望尽东方地*线。在这残夜将尽的晓色中,一轮红日从东方江面上冉冉而升,天亮了,放眼江岸,万物复苏,诗人突然觉得江南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春之命脉,仿佛是伸入了旧年年底一样。这一联诗人无意于说理,然而却于景物描写中形象地昭示了一切新生事物都必须从陈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的客观辩证法。

      末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内心勃然而生的思乡之情。旧的一天消逝了,旧的一年也过去了,而诗人却仍然漂泊流浪,如雨中浮萍,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

      《次北固山下》一诗很受历代选家的重视。特别是中间两联“潮*江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1433·《唐诗鉴赏大典》

      江春入旧年”,更是壮丽,富于哲理,成为律诗句法技巧上成熟的标志,因此,在唐代就被殷璠誉为“诗人以来,少有此句”(《河岳英灵集》卷下)。时称“燕许大手笔”的着名文学家张说任宰相时,曾亲笔将“海日”一联题于政事堂,令朝中文士作为楷式。

      这些都足以说明《次北固山下》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了。

    整理:zhl201702

    [阅读全文]...

2022-02-26 16:38:45
  • 此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次北固山下诗意)

  • 诗意
  •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①。

    潮**阔,风正一帆悬②。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③。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④。

    [作者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唐朝*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

    [注释]

    ①客路:大路。这两句是说大江和陆路都围着北固山转。

    ②这两句是说潮水上涨,江面宽阔。顺风驶船,桅上悬着船帆。

    ③残夜:天快亮的时候。这两句写泊舟翌晨的感受:黎明时旭日在江上冉冉升起;江南春早,还在旧年时候,已有春天的气息。江春是从景物上说的,旧年是从时间上说的。

    ④乡书:家信。这两句写正在思念故乡洛阳,忽然看见雁群飞过,想请它们捎封信回去。

    [说明]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开元时作者于某年腊月经过这里,泊舟山前,翌日写了这首记游的诗。

    [译诗]

    离乡出游,来到北固山下,乘舟轻驾,顺碧水流。春潮上涨,水与岸齐,更觉江面宽。风*浪已静,孤帆独飘零。残夜还未尽,江上红日,早升起。旧岁还未除,春意已到,暖融融。写好的家书,我往任处投?北归的鸿雁,替我捎信,回到洛阳城。

    [赏析]

    此诗写冬末春初,诗人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春景而引发思乡之情。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潮**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江阔,风浪潜踪,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的过程中的景象。时光流逝,天运无情,而诗人犹自音书滞一乡,由此而引动末句的相思。全诗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清闲流畅,感情浓郁,是唐人行旅怀乡诗中的佳作。

    [阅读全文]...

2022-06-24 06:21:27
  • 次北固山下古诗词

  • 次北固山下古诗词

      【原文】: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解】:

      1、次:停留。

      2、残夜:天快亮时。

      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雁句:古时传说雁能带信,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故乡洛阳。

      【韵译】: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阅读全文]...

2022-07-29 11:41:15
  • 次北固山下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

  • 阅读,语文
  • 次北固山下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需要用到阅读答案的时候非常的多,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次北固山下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客的道路延伸到青山之外,行舟的碧水环绕在北固山前。

      潮**阔, 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江面空阔无边,顺风*稳前进,船帆静立高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太阳升起在将晓的残夜, 暖春早到在未完的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写好的家书往何处寄达?嘱托北归的大雁,稍到洛阳城边。

      中心思想:这首诗写的是船停泊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象和作者的思乡感情。

      主旨:淡淡的乡愁。

      作者王湾,唐代洛阳人,诗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在江南一带,当舟行至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写下了千古名篇。全诗境界开阔,情景交融,描绘了青山绿水、风正帆悬、旭日初生、江上春早的景色,也抒发了作者旅途中的思乡情怀。其中的名句潮**阔,风正一帆悬更是遣词*实而构思奇巧,画面清新而文辞隽永。

      [评析]:次指旅船停泊。

      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主题: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全文

      ▲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

      ▲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感的相*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思亲集》《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青山、绿水

      ●潮**阔, 风正一帆悬。

      ▲潮**阔,阔,是表现潮*的结果。请对阔发挥一下想象。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此诗第二联潮**失,有的版本作潮**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一: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示例二: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正、悬两字点示出潮*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

      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 *阔(或*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静) 的大景。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江面显得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解释颈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写景逼真,而且蕴含了一种理趣,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既是美景,也是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请任选角度,做简要的赏析。

      在描写景物、节令中,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露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等;生、入字用拟人手法更具情趣。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里透露出自然规律,生入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更有动感和情趣,宣告了春天的来临,透出勃勃生机和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

      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 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写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的句子,得1分;

      回答中能扣住鸿雁传书或临*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阅读全文]...

2022-07-01 20:32:13
  • 王湾《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

  • 写作,文学
  • 王湾《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

      《次北固山下》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王湾《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次北固山下》原文

      客路青山外⑵, 行舟绿水前。

      潮**阔⑶, 风正一帆悬⑷。

      海日生残夜⑸, 江春入旧年⑹。

      乡书何处达⑺? 归雁洛阳边⑻。

      注释

      ⑴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⑵客路:行客前进的路。青山:指北固山。

      ⑶潮**阔:潮水涨满时,*之间水面宽阔。

      ⑷风正一帆悬:顺风行船,风帆垂直悬挂。风正;风顺。悬:挂。

      ⑸海日:海上的旭日。生:升起。残夜:夜将尽之时。

      ⑹入:到。

      ⑺乡书:家信。

      ⑻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次北固山下》译文

      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

      湖水上涨,*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

      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

      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太阳。

      《次北固山下》赏析1

      此诗写冬末春初,诗人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春景而引发思乡之情。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潮**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江阔,风浪潜踪,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的'过程中的景象。时光流逝,天运无情,而诗人犹自音书滞一乡,由此而引动末句的相思。全诗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清闲流畅,感情浓郁,是唐人行旅怀乡诗中的佳作。

      《次北固山下》赏析2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可谓是盛唐诗中之极品。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曾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可见此诗在当时已经受到了极高的赞誉。

      公元712年,王湾高中进士。第二年,也就是开元元年,诗人出游吴地,路过北固山,写下此诗。开头两句,诗人以写实的手法,开篇点明了北固山水陆交汇之处的险要地势,交代了自己的行踪。“客路”“行舟”间接说明了诗人异乡旅客这一身份,为尾联埋下伏笔。交代完毕之后,诗人并未急于抒发乡愁,而是直接写景。

      诗人王湾作为北方人,在来到北固山之后,浩荡的江水让诗人为之一震,故而立马着笔写下颔联:“潮**阔,风正一帆悬。”强烈的视觉冲击带来的感慨情绪和前句朴素的点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末尾的思乡之情又遥相呼应,全诗内在逻辑自然而然成立。次联两句不仅在全诗中起到了伏笔之用,而且本身内在逻辑结构严谨,自成因果:“潮*”造成“*(宽)阔”,“风正”才使得“一帆(高)悬”。此处诗人用“正”来写风,突出了风之大之速,却无狂猛之意,可见诗人炼字之精巧。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诗家名句。因为江水的宽阔如海,故而日出时作者恍惚以为此乃日生于海,上联之因,引发了下联之果,这是本诗的一大特点。颈联二句对仗工整,而且富含哲理。诗人将“海日”(朝阳)以及“江春”(初春)两种富含生命力和希望的意象拟人化:朝阳诞生在残破的黑夜里,江春则在旧年未结束时已经到来。这种对自然界夜尽昼来、冬残春生的显现之描写,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诗人当时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恰好此时正值盛唐,整个时代正是蒸蒸日上、蓬勃待发之时,故而这首诗历来被当作是“盛唐”的象征。

      尾联紧承前三联,作者抒发了淡淡的思乡之情,将此刻澎湃的情绪拉了回来,而且和前文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全文情绪饱满自然,结构也浑然一体。

      此诗最重要的就是整体性,在此之前山水诗有句无篇,而此后的山水诗景理并写。这是盛唐山水诗的典型特征,也反映了唐诗格律上的高度成熟。纵观全诗,结构上前后呼应,每一联对仗工整,用字精炼准确,意象生动活泼,所以全诗显得很生动。再加上诗人写诗时立意高远,情绪豪迈但不粗糙,更表现出了一种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各个方面都几*完美,达到了盛唐诗歌的最高水准。

      诗文作者

      王湾(约650年-约676年),字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712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

    [阅读全文]...

2022-02-13 22:21:35
  •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著名诗篇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下面小编来告诉你们,希望能帮到大家!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前6句写景,后2句直接抒情。古代诗人常常会触景生情,进而作诗。此诗就是作者看到青山绿水、潮*岸阔等壮观之景后,抒发深深的思乡之情。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新与旧联系起来,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句:潮**阔,风正一帆悬。意思:潮水长满时,*之间水面宽阔,江上风浪大,船帆看上去好像浮在水面上一样。“潮**阔”写实。“风正一帆悬”写虚。这句话写出了实景之美,虚景之壮阔。

      潮**阔 风正一帆悬

      “潮**阔”,“阔”,是表现“潮*”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了。取象宏大。春来雪融,江水漫涨,崖岸宽阔,和风劲吹,船帆鼓起,何其壮也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唐殷璠在他的《河岳英灵集》 中评这两句诗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张说怎么对人说,可惜殷没有交待,但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将这两句诗“手题政事堂”,一是“每示能文”。

      好的文字都在下字之准确。如这里的“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之而生动起来。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极了。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残”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这一“入”字很不客气,它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气。柳色*作者之舟,故可见,而特于“春”之前要界以“江”字,也点明了“次北固山下”的环境与所见。这些字都下得简洁而极有分寸。因为他不止是写出了岁暮腊残的景象,而且也写出了此一时具体的视觉之差距,故而显得生动鲜活。旧年不肯退去,然而终于阻挡不住新生的力量;而新生者却又似乎并不管你愿不愿意,而要硬性地楔入,这一“入”字确有警人的不可阻挡之势。张说好提携后进,锐意改革,和他之欣赏此新旧递替之诗意,恐不无关系。这也许就是他要手题于政事堂的原因。

      对仗工稳且隐含哲理。“生”、“入”不仅为这联增添了动感,还使看似两对毫无关系的词有了联系。“形容景物,绝妙千古”——王夫之。这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

      象征。海日:光明、残夜:黑暗、江春:新、旧年:旧。两两对仗,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态度。

    [阅读全文]...

2021-12-18 12:07:44
  • 次北固山下诗词阅读答案

  • 阅读
  • 次北固山下诗词阅读答案

      在*时的学*、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次北固山下诗词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次北固山下》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一起来看看阅读答案,欢迎读者参考!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旅客的道路延伸到青山之外,行舟的碧水环绕在北固山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潮水涨**,江面空阔无边,顺风*稳前进,船帆静立高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太阳升起在将晓的残夜,暖春早到在未完的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写好的家书往何处寄达?嘱托北归的大雁,稍到洛阳城边。

      中心思想:这首诗写的是船停泊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象和作者的思乡感情。

      主旨:淡淡的乡愁。

      作者:王湾,唐代洛阳人,诗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在江南一带,当舟行至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写下了千古名篇。全诗境界开阔,情景交融,描绘了青山绿水、风正帆悬、旭日初生、江上春早的景色,也抒发了作者旅途中的思乡情怀。其中的名句“潮**阔,风正一帆悬”更是遣词*实而构思奇巧,画面清新而文辞隽永。

      [评析]:“次”指旅船停泊。

      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主题: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题目以及答案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此诗第二联“潮**失”,有的版本作“潮**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一: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示例二: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正、悬两字点示出潮*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

      “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阔(或*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静)的大景。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江面显得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释颈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写景逼真,而且蕴含了一种理趣,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既是美景,也是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请任选角度,做简要的赏析?

      在描写景物、节令中,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露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等;“生”、“入”字用拟人手法更具情趣。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里透露出自然规律,“生”“入”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更有动感和情趣,宣告了春天的来临,透出勃勃生机和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

      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写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的句子,得1分;回答中能扣住”鸿雁传书”或“临*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4.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 ;风正, 。

      5.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2分)

      1.略。评分:共2分。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示例: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而开阔。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2.思念故乡

      3.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

      4.*才显得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每空1分,共2分)

      5.示例一:诗人想到(诗句)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1分),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1分)。示例二: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1分),表达了浓浓的乡愁(思乡之情)(1分)。(2分)。

    [阅读全文]...

2022-04-25 06:57:37
次北固山下的千古名句 - 句子
次北固山下的千古名句 - 语录
次北固山下的千古名句 - 说说
次北固山下的千古名句 - 名言
次北固山下的千古名句 - 诗词
次北固山下的千古名句 - 祝福
次北固山下的千古名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