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处的句子

关于登高处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登高处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登高处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登高处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5) 语录(10) 说说(20) 名言(933) 诗词(156) 祝福(1) 心语(10k+)

2022-02-23 04:33:55
  • 遥知兄弟登高处全诗

  • 兄弟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2、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3、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4、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诗意: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m.ju.51tietu.net),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阅读全文]...

2022-07-02 04:38:11
  • 描写在高处的优美句子

  • 优美
  • 形容“站在高处看风景”的句子有哪些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

    抬头仰望,那是一潭清澈的*乎见底的蓝天,那蔚蓝之中,悠闲的游着片片云朵,不禁抬起手指,仿佛指尖暮然间也被染成了蓝色........天空是靛蓝的湖,微波起涟漪.......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描写菊花的优美句子 1、菊花特色,淡雅,有的鲜艳夺目,有的昂首挺胸……菊花傲霜怒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那花儿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团团彩球,小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

    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菊花,正在拔蕊怒放。

    菊叶经霜,已变得发紫了,谁能够想得到呀,这秋天的山沟竟是菊花的天下。

    在阳光的照耀下,多么迷人,多么耀眼,多么令人赞叹

      2、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3、一进公园大门,我便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里:*池前,两盆大立菊花傲然怒放,数百朵小菊花环绕簇拥,争妍斗芳,真是好一派佳境啊

    东边的花白似雪,西面的花黄如金。

    阳光之下,黄白相映,分外清新沁人。

    喷池边沿,开满了闲雅洒脱多姿华丽的悬崖菊。

    株株枝条悬垂而下,朵朵小花密似繁星。

    它们肩并着肩,膀挨着膀,神态不一,各具情趣,或似孔雀开屏,或如银河落地,或若蛟龙探海……真是仙容窈窕,妙趣横生。

      4、轻风吹来,一阵清香扑鼻。

    举目一望,啊,是山菊花开了

      5、沿石梯向山上走去,两边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菊花,在绿树蓝天的衬托下,红的似火,紫的似霞,白的如晶莹的珍珠,黄的似点点金星。

    它们有的三五朵开在一齐,竞相争艳,像是几个穿着不一样颜色衣服的好兄弟姐妹呆在一齐做游戏;有的躲在芭蕉树后,探出个小脑袋,仿佛害羞地和我微笑。

      6、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

    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菊城吟王如亭  7、野菊花绿色的茎又细又长。

    茎上的叶子很个性,好似一把绿色的小锯子,它好像是由一位能工巧匠精心雕刻出来的。

    茎的顶上总是托着一朵或几朵小黄花。

    花蕊是椭圆形的,黄里带点儿绿色。

    细细长长的花瓣均匀地围在花蕊周围。

    每当花苞开放,一股浓郁的清香顿时散发出来。

      8、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9、◆登上钟姿山,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满园的菊花,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媚。

    整体看来,就像一块花地毯。

      10、除夕之夜,嗬

    菊花开了,绽出了第一朵,黄澄澄的,仿佛是一束焰火,在年夜中爆开,金灿灿的。

    无数道丝状的花瓣,打着卷儿,拧着劲,从花顶上抽出,散发出淡淡的芬芳。

      11、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12、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

    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

    有的叶子还垂下来。

    我想,大概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积蓄更丰富的养料吧。

      13、秋天来了,树叶儿慢慢地黄了,花草逐渐凋零,惟有傲霜的菊花却迎着秋风怒放。

    这儿一簇,那儿一丛,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流光溢彩,争妍斗奇。

    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白的像银丝。

    在花丛中有一些含苞待放的花蕾,花瓣一层赶着一层,向外涌去。

    一朵朵的菊花像用象牙雕刻成的球,在太阳的照耀下,傲然挺立,美极了

    [阅读全文]...

2022-03-16 08:03:12
  • 登高_登高望远的抒情句子

  • 抒情,经典
  •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登高》,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想信您读完登高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登高古诗词,愿您喜欢。

    [阅读全文]...

2022-06-03 20:09:17
  • 登高的诗句

  • 登高的诗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高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崔涂《送友人》

      2、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司空图《白菊三首》

      3、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朱放《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4、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李嘉佑《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5、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崔国辅《九日》

      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7、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九月八日》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武元衡《登阖闾古城》

      11、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羊士谔《寄裴校书》

      12、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13、簪茱泛菊俯*阡,饮过三杯却惘然。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郑絪《九日登高怀邵二》

      14、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皇甫冉《登山歌》

      15、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16、东风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满泪痕。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武元衡《塞上春怀》

      17、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张琰《春词二首》

      18、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重阳阻雨》

      19、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白居易《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20、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高适《宋中十首》

      21、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张谔《九日宴》

      22、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戴叔伦《湘川野望》

      23、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王缙《九日作》

      24、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白居易《九日寄行简》

    [阅读全文]...

2022-06-20 17:19:40
  • 形容登高望远的句子

  • 1.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2.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3.登高望远,看路途遥远,心生迷惘 蓦然回首,忆 往事 飘渺,倍感惆怅 正值 青春 岁月 时,只感进退维谷日

    4.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

    5.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以上并见《海录碎事》。)——李贺《句》

    6.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戴叔伦《湘川野望》

    7.怀念过去的现在。讨厌现在的未来。恐惧未来的曾经。 憎恨着,堕落着,倔强着。空虚的,绝望的,真心的。 喜欢登高望月。望远处的风景,望不穿的楼宇看不见的你。 我喜欢一个人,这会让我找回自己。我喜欢两个人,这会让我看清自己。我喜欢一群人,这会让我忘记自己。 难得几分醉酒,难得几回沉默,难得几次开口,难得你肯回头。难得你会难受,难得你会泪流,难得你会陪我,难得我不寂寞。 对,就这么去想。人生在世不称意,何不放空自己。什么都不喜欢,什么也不讨厌。什么都去争取,什么都肯放弃。什么人都喜欢,唯独不喜欢你。

    8.江边枫落**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崔国辅《九日》

    9.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10.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12.登高望远,举重若轻;永不放弃,永不认输。“既大处着眼登高望远又小处着手积微成着”。爬上山顶登高望远只见群山连绵此起彼伏美景尽收眼前。双方既要大处

    13.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皇甫冉《登山歌》

    14.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李嘉佑《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15.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7.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重阳阻雨》

    18.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张谔《九日宴》

    19.正月正,看花灯,雪夜清冷门外等,来日再不愿相逢。 二月二,龙抬头,杏花争春意正浓,来日再不愿相逢。 三月三,祭福寿,桃林东风吹落红,来日再不愿相逢。 四月四,转清明,生死聚散转瞬空,来日再不愿相逢。 五月午,仲夏梦,毒阳烈日把伞撑,来日再不愿相逢。 六月六,小曲哼,荷叶如扇是非生,来日再不愿相逢。 七月七,瓜果熟,垂涎几疑在梦中,来日再不愿相逢。 八月八,盼中秋,团圆正值复高升,来日再不愿相逢。 九月九,初踏秋,登高望远又一程,来日再不愿相逢。 十月十,寒气萌,初衷不改畏惧冬,来日再不愿相逢。 冬月东,看晨钟,青衫如黛迎客松,来日再不愿相逢。 腊月蜡,梦方醒,雷鸣电闪若山崩,来日再不愿相逢。

    20.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武元衡《登阖闾古城》

    21.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22.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司空图《白菊三首》

    2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24.。层云:云气层层叠叠,变化万千。

    25.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6.其实 人生 ,就是一叶扁舟,你我,都是划浆的舵手。或浅尝辄止,或激流勇进。选择不同,结果迥异;付出不同,收获迥异。其实人生,就是一种旅行,你我,都是赶路的行者,或半途而废,或登高望远。 坚持 不同,距离迥异;路途不同,风景迥异。

    27.欲强登高无力也,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秦系《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28.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王缙《九日作》

    29.然而,今早一走出西安火车站,在广场上抬头一望,便已经解开了那困扰了我十年的谜了。我几乎可以肯定,西安城中是见不到这些山的。现在,登上大雁塔,登高望远,更可以证实这点。 看来,这几座山距离西安城区,其实都太远,连最*的翠华骊山,都远在至少三十公里外。所以,它们在历史上对长安的防卫价值,可能并不如我当初想象中的那么重要,而且可能也没有历代史家和诗人,所咏赞的那么险峻。如果说长安有山险可守,那都不免是一种史家的滥调。事实上,回想起来,唐代的长安城就曾经被人攻破了好几次。安禄山来过,黄巢也来过,甚至连“外国”的吐蕃军队都曾经攻进去过,掠夺了好几个星期才退兵。难怪,隋唐皇朝要在城四周围,建起一道长长的城墙,来作为第一道防线了。作者:赖瑞和 出处:杜甫的五城

    30.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

    31.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32.时光 若水,云在青天。眷念与回望,还有对某个心境某些花开某条流水某段时光,以及以其他形式存在的种种的珍惜与缅怀。 风中的菊香如秋天的背景,透露出苍黄的缘由,以及 生命 的清脆绵长与浓淡。生命的浓烈与淡然都是对自己了然和对 命运 坦荡,犹如登高望远,山川河流的静美是为了诠释红尘跌宕与柔顺,对于是否出没尘世风波,我更愿意拾得一枚红枫,小坐秋天。作者:云水禅心之梦

    33.东风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满泪痕。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武元衡《塞上春怀》

    3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5.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以上并见《海录碎事》。——李贺《句》

    [阅读全文]...

2022-04-22 19:07:38
  • 登高的诗句有哪些(9首关于登高的诗)

  •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人的重阳节。

    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双九便为重阳。

    古人认为:重阳节这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所以要登高临远,畅享清气。

    传说东汉的时候,易学大师费长房告诫自己的学生桓景,在九月九日这天带好茱萸,登高辟邪。

    桓景听从师傅的劝告,这这天带着家人登山远行,回来之后,发现家畜全部得瘟疫而死。

    从此重阳登高便成为固定*俗。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写下了无数登高诗。

    有豪迈,有孤寂,有苦闷,有洒脱。

    重阳佳节,儒风君精选九首,与你一起品读登高诗里的人生滋味。

    振奋精神,扫除阴霾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读】

    这首诗作于大唐盛世,开元二十三年。

    年仅二十四岁的杜甫在长安见证了大唐的繁华。

    可是他在这一年的科考中失利,囊中羞涩,诗人不得不离开长安,另寻出路。

    走到山东的时候,他登上泰山,被泰山的景色震撼,科举失利的阴霾一扫而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上山峰,众山都变得渺小起来,那些人生中的不如意,也都变得渺小起来。

    诗人登高望远,豪情万丈,内心的斗志也被重新点燃。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挫折是人生的常态。

    不要把眼光局限在眼前,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

    未来还有更多的人和事,振奋精神,重新上路,未来一定更好。

    潦倒一生,一事无成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读】

    前一首《望岳》是青年杜甫的万丈豪情。

    这一首《登高》则是诗人历经“安史之乱”后,穷困潦倒的暮年悲歌。

    同样是登高望远,诗人的心境已与青年大不相同。

    诗人一生不顺,晚年流落四川,生活无依,疾病缠身。

    重阳节这天,诗人独自登高远眺,秋风萧瑟,满目凄凉。

    百年人生,马上要到终点,自己却依然流浪漂泊,一事无成。

    人生的凄凉和惶惑,让诗人心如死灰。

    本是团圆的节日,大家一起饮酒作乐,自己孤单一人,竟然喝不下去。

    人到暮年,生命将尽,一事无成,一身的才华和抱负终要随自己一起埋没。

    这样的痛苦,自古以来有多少人感慨过。

    时也,命也,如果不能得偿所愿,不如放过自己。

    无人理解,孤单一人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阅读全文]...

2022-05-20 21:09:32
  • 登高的诗句

  •   1、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九月八日》

      2、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戴叔伦《湘川野望》

      3、欲强登高无力也,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秦系《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4、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5、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羊士谔《寄裴校书》

      6、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崔国辅《九日》

      7、簪茱泛菊俯*阡,饮过三杯却惘然。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郑絪《九日登高怀邵二》

      9、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申欢《兜玄国怀归诗》

      10、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白居易《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11、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李贺《句》

      12、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皇甫冉《登山歌》

      13、岩磴列云旗,吾君访道时。乾行万物睹,日驭六龙迟。望远回天顾,登高动睿词。愿因山作寿,长保会昌期。——孙逖《奉和登会昌山应制》

      14、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高适《宋中十首》

      15、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张谔《九日宴》

      16、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17、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白居易《九日寄行简》

      18、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19、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崔涂《送友人》

      20、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王缙《九日作》

      21、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m.ju.51tietu.net)——朱放《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22、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司空图《白菊三首》

      23、东风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满泪痕。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武元衡《塞上春怀》

      24、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5、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武元衡《登阖闾古城》

      26、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重阳阻雨》

      27、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李嘉佑《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28、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2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0、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张琰《春词二首》

    [阅读全文]...

2022-02-24 22:16:52
  • 登高的诗词

  • 登高的诗词

      九日登山

      【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但他一生穷愁潦倒,遭遇坎坷,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下层民众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眷顾祖国、同情民众、不惜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目睹了唐帝国有由盛至衰的过程,对百姓的苦难更是感同身受,当初“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忆昔》)的所谓理想世界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万方多难”的时代,是“乾坤含创痍”“人烟眇萧瑟”(《北征》)的国土,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之间的内部冲突,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使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彻底破灭,于是他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登高》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诗人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公元767年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是地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又乘机而起,社会仍然是一片混乱。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称为“杜集七言律诗之冠”的《登高》一诗。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诗人登高俯仰所见所闻,融合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夔州即今天四川的奉节,那里一向以猿多声哀而著称,自古就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巫峡悲,猿鸣三声泪沾衣”之说,而峡口更以风大浪急而闻名,这时诗人独自登上高处,视线从高到低,举目四望,侧耳聆听,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诗人选择了凄冷的秋风、空旷的天空、凄厉哀怨的猿声,以及凄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滩、回旋飞翔的鸟群等六个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画面。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两个细节,仿佛是诗人在倾诉着无穷无尽的老病孤独的复杂情感,又仿佛是包括诗人在内的成千上万个长年漂泊流离失所者的真实而形象的写照,寥寥数言,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深沉凝重的抒情基调。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集中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落木茫无边际、萧萧而下,是诗人仰视所望;江水奔腾不息、滚滚而去,是诗人俯视所见,这里有“萧萧”之声,也有“滚滚”之势,让人感到整个画面气象万千,苍凉悲壮,气势雄浑壮观,境界宏阔深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里仿佛感受到了诗人面对逝者如斯的江水所发出的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慨叹,面对一枯一荣的落木所抒发的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苦痛!沉郁悲凉的对句,将诗人“艰难苦恨”的人生境遇书写得淋漓尽致,用语精当,气势宏伟,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实在不足为过。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将以上两联所蕴含的感情进一步明朗化,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国伤时的惆怅表现得富有层次性和立体感:一悲漂泊憔悴,离乡万里;二悲深秋萧瑟,苍凉恢廓;三悲人生苦短,喜怒无常;四悲羁旅他乡,作客异地;五悲暮年登高,力不从心;六悲体弱多病,处境艰难;七悲孤苦伶仃,愁苦难遣……工整严谨的对句,不仅饱含了诗人像落叶一样排遣不尽的羁旅愁,也饱含了诗人像江水一样驱赶不尽的孤独恨,丰富的内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杜甫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的脉搏和时代的强音!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已经使诗人白发日多,苦不堪言,本欲借酒遣愁,但由于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以排遣,这又无端地给诗人增添了一层深深的惆怅和无奈的慨叹。这里诗人将潦倒不堪归结于时世艰难,其忧国伤时的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歌“悲”字是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大有高屋建瓴之形,坂上走丸之气势,这“悲”字是诗人感时伤怀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情的充分体现,这种质朴而博大的胸怀,让人品读咀嚼,至再至三,掩卷深思,叹惋无穷!

      秋山明净,秋水澄澈,秋云从容。登临处,一览重阳风景。/携来美酒千盘,野花万朵纵横,好宾朋,一路放歌行。幽远情趣,旷达胸怀,古今同。但愿明年九月九,山更明净,水更澄澈,云更从容。

      《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颧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汉江临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光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登楼》: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崔涂 「送友人」

      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申欢 「兜玄国怀归诗」

      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张谔 「九日宴」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崔国辅 「九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王缙 「九日作」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皇甫冉 「登山歌」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 「九日送别」

      欲强登高无力也,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秦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戴叔伦 「湘川野望」

    [阅读全文]...

2022-03-03 19:10:08
登高处的句子 - 句子
登高处的句子 - 语录
登高处的句子 - 说说
登高处的句子 - 名言
登高处的句子 - 诗词
登高处的句子 - 祝福
登高处的句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