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上往下眺望的古诗

关于从山上往下眺望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从山上往下眺望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从山上往下眺望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从山上往下眺望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35) 语录(5) 说说(26) 名言(771) 诗词(793) 祝福(2k+) 心语(1)

  • 《清明后登城眺望》古诗赏析

  • 清明
  • 《清明后登城眺望》古诗赏析

      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后登城眺望》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清明后登城眺望》原文如下: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字词解释:

      睥睨(bìnì):斜着眼看,侧目而视,有厌恶或高傲之意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综合看来约生于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左右。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

      人物生*

      刘长卿题跋像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念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新唐书·艺文志》中略有记载。其诗则驰名上元、宝应间。《新唐书·秦系传》云:(秦系)与刘长卿善,以诗相赠答。权德舆曰:“刘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所谓五言,当是指他的*体诗。当时或以钱(起)、郎、刘、李并称。他却说:“李嘉祐、郎士元焉得与予齐称也?”{见范摅《云溪友议》}可见其自负,也未免倨傲。他的诗多写幽寒孤寂之境,又善以描写荒村水乡,著名的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据傅璇琮先生(刘长卿事迹考辩)所考,刘长卿卒年当在德宗贞元二年至七年间。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建德梅城)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88(唐贞元四年)前后。

      清·李藻《刘长卿像》刘长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刘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4]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2-3]

    [阅读全文]...

2022-07-07 01:15:37
  • 向远方眺望(组诗)

  • 远方
  •   一、人生,就是一次艰难的旅途跋涉    目及远方的碧绿叠嶂  山峰,溪流,那些在内心的诱惑  穿越或者攀登,所有的目标  都是生活不可缺少的成分    雕琢岁月的岩石,壁立坚韧  远处的风景需要跋山涉水  无论越过沧海的蝴蝶,或者  风过峡谷的游荡。都归结于  时光于年轮的对话    二、听峡谷的风声拂过耳际    风声怒吼毫无节奏,它打乱  诗歌所有的章节,那些关于花草  关于阳光,关于生长或者逃亡  都不重要。一个关于风的故事  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就像  花朵不停地摇摆  却不需要任何理由    峡谷的风翻乱我人生的书卷  无从再找阅读过的页码  我的人生红笔圈点,蓝笔画线  当风声拂过耳际,我坐在  属于自己的寂静空间  慢慢品茶    三、蝴蝶的翅端,人生的思考    由蛹蜕变为蝶的过程,就是  经历一次生与死的历练,不外乎  凤凰涅槃所经历的痛苦    美丽的蝴蝶。聚集一切的人生思考  在痛苦中蜕变,经历  撕心裂肺的疼痛。就像  普罗米修斯,被鹰啄食  自己的肝胆一样痛苦    蝴蝶的翅膀翩飞,很美  他的翅端带有阳光和露水  那瞬间的永恒。才知道  一切的一切,都要经历风雨    四、远方,有个坚定步履的目标    人生的航船沉浮,远处的灯塔  忽明忽暗。桅杆之上晃动的灯光  大海的暗礁,搏浪的快感  摇橹驶向有灯光的方向    一旦坚定了信念,人生  就是一场痛快淋漓的博弈  千难万险,阻挡不了前进的步伐  锁定的目标在远方,远方  远方,有一处美丽的风景  走过艰难的一步,前面  就是柳暗花明

      编辑点评:

      一组颇有哲思的人生感悟,在品茗间与风声对饮:目光掠过流年,聚焦未来风景,红笔圈点,蓝笔圈线,凤凰涅磐的美丽,是历练,也是鞭策。世间万事,只要坚定信念,灯塔将永远亮着。此组诗歌耐品、隽永、意境深邃,如灯塔般闪烁着,照亮晚归的旅人。推荐欣赏!

    [阅读全文]...

2022-06-13 22:56:29
  • 眺望,遥远

  • 遥远
  • 眺望星光

      一

      遥远的隐约的那颗星光

      是我的灵魂,挂在蓝空里飘飘荡荡?

      许多星星都洒落地上了

      落在草原或森林里,在大海微波上......

      二

      我依然屹立蓝空,眺望远方:

      屈原,李白,岳飞,戚继光......

      我寻找着他们的灵魂,一颗颗灿烂星光?

      哦,群星们纷纷升起,在山山水水之上

      今夜,我的星光闪动,它在哪里?

      蓝空无边,群星们重又大放光芒......

      我分不清哪个是我,分不清哪一个是他们呀

      他们的灵魂漫溢祖国蓝空,永恒闪亮的星光

      三

      我眺望,在草原群山里,在大海微波上......

      我寻找星星们,他们却围绕在我的身旁

      眺望诗的故乡

      一

      我是一个孤独虔诚的诗人

      追寻一首首诗的灵光,在渡口彷徨......

      在苍茫荒凉的沙漠群山上

      我彷徨地眺望:一马一箫踏破星光?

      二

      那些沙漠群山纷纷后退

      我的家人朋友们在交叉路口凝望......

      一双双眼神多么的悲哀

      如冰冷的极光永恒守候我的远方

      风吹过群山之巅是永恒的

      就如遥远群山我那一个美丽姑娘

      我千年诗情之约永不后悔,

      不停追求诗歌天国那一点点灵光......

      三

      我一马一箫依然*不羁?

      穿过无边沙漠和无垠群山的绿色苍茫......

      那里,肯定有迷醉的旋律

      李太白不再酒醉流浪,杜甫不再悲伤

      作者:梁子

    [阅读全文]...

2022-05-09 09:16:44
  • 眺望远方的唯美句子、图片

  • 远方,唯美
  • 1,入夜渐微凉,繁华落地成霜,你在远方眺望,耗尽所有暮光,不思量,自难相忘。

    2,在颓败的地方找到快乐,在通天的桥上往远方眺望,我把忧愁用你的名字写上,往后的日子余波荡漾。

    3,我眺望过远方的山峰。也回望过错过的路口。暮然回首。我已看不见自己的影子。

    4,生来为观看,矢志在守望,受命居高阁,字宙真可乐。我眺望远方,我谛视*景,月亮与星光,小鹿与幽林,纷纭万象中,皆见永恒美。物既畅我衷,我亦悦己意。眼呵你何幸,凡你所瞻视,不论逆与顺。无住而不美!

    5,走自己的路,就是在学*和探索;苦了累了就痛痛快快的哭,傻傻哈哈地笑。生命不息,步履不止。脚踏实地,眺望远方,再相信自己一点。

    6,生活本身不可能事事遂人心愿,人生也不是理想的化身,虽然我们也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总有一些东西穷奇一生都不可能得到。与其一厢情愿地久久眺望远方的海市蜃楼,不如踏踏实实地收获身边的每一份真实。

    7,远方的人哭着想回家,在家中的人踮着脚尖眺望远方。

    8,眺望远方,才能看到你的理想;俯瞰脚下,才能走*你的目标。

    9,要是地球是*的我就每天开窗,眺望你在的远方。

    10,生活教会我们,爱并不在于长久地凝视,而在于眺望远方同一方向的希望。

    11,入夜渐微凉,扶摇终于定档,蜂在远方眺望,耗尽所有暮光,不思量自难相忘。

    12,心的境界在于宽广,时常眺望远方,梦想就不会那么遥远。

    13,开一扇心窗,去眺望远方,藏一缕清风,去吹散晦暗,愿你走过的都是热土,陪伴的都是良人。

    14,别被过去的阴影缠住你本该奔跑的双脚,蒙蔽你本该眺望远方的眼睛。

    15,想去眺望远方,却不知道方向。

    16,当我们感觉到无奈、沮丧、事事不如意时,我们不知是怀抱希望眺望远方而活,还是低下头看一眼乱糟糟的现实,做个脚踏实地的人?可也正是这种不如意让我们的坚持、努力、希望显得更有价值。

    17,那时我们还年轻。穿过残垣断壁苍松古柏,我们来到山崖上。沐浴着夕阳,心静如水,我们向云雾飘荡的远方眺望。

    18,你来了,世界变的明亮,在无限虚无里靠岸,细数来的路途那些慌张,夕阳下眺望过的远方,此刻远方停在手上。

    [阅读全文]...

2022-07-11 15:33:32
  • 在阳光中捧着羽毛,眺望那只飞鸟(组诗)

  • 阳光
  •   (一)    我眺望远方,多余的话语,  飘落一根根彩色的  羽毛。有一种真实的疼痛,  就在疲惫的翅膀上,  飘然风雨里的  那一道道长短鞭痕。  诺言之外,烽火硝烟成了  那一段段疼痛的往事  和悲怆的故乡。啊,  有多少传说与故事的演绎,  在枝头上梦呓,痕影  你和我的心事与得失。  有一千种生和死的渴望,  穿行在光线与云彩的缝隙之中,  让那些心事飘荡在水中。  接*他和她所想象的  境地,撕碎了  青春的风月和美好记忆。    (二)    鸟啊鸟,森林已经被砍伐,  满是骨头的残象里面,  廉价心愿。  奠基那些枯枝,  还有枯草丛中的哀叹饥寒。  空荡荡的记忆中,  蚂蚁的歌声,飘零了  一面面千疮百孔的旗幡,  在那一道道光秃秃的声音里,  倾听来自土地里的*,  阳光的热情,全都  被兜售殆尽。曾经歌唱,  变成石头上的伤痕,  干涸河流,  创痕着我最初的想象  与追求。歇息在那块石头上,  一言难尽,我  捧着阳光眺望那只飞鸟。  河床上只留下  一具具鱼龟的骨头和斑驳的  石头,输入酸甜的数码。    (三)    飞吧,寻找梦中的芳草地,  飞吧,远离那些残酷与掠夺。  我,为你写一首心灵的诗歌,  灵感的疼痛  就在你的翅膀上煽动。  沉沉坠落了火焰和雨水,  湿透我和你的心身。  眺望飞鸟,在光的长短痕影里  捧着一缕缕阳光,眺望,  悲激地控诉着。  真的,我也想和你一起,  在风雨阳光中飞翔。  刻骨铭心地  记住一个个悲壮的剪彩景象……

      编辑点评:

      这篇诗很美,读起来有徐志摩的诗文风格,作者从一只鸟展望自己对生活的追求,生活很现实也很残酷,有时梦想在生活的现实面前会打折扣,留下一些伤痛,但作者将这些伤痛很朦胧的注入诗中,形成很美的一种意境,我们可以感受到诗给作者带来的希望,诗可以充实诗人的内心。希望在檀香书苑可以经常看到作者的手笔。。

    [阅读全文]...

2022-02-01 00:48:04
  • 在小巷尽头眺望

  • 在小巷尽头眺望

      有时候

      我常常在小巷尽头眺望

      眺望那些被岁月磨得发亮的石头

      眺望那些来来往往的风一般的人

      眺望一个时代的梦

      眺望你从远处走来在我身边离开

      

      我常常眺望

      有时候会盼着你回来

      我像一个钟摆像一堵旧墙

      在所有发黄的故事找到还未褪色的你

      每一秒钟都在围绕着你

      追逐着时光的距离

      我有时候

      会在小巷尽头眺望

      希望你回来的时候拉着我

      走到尽头处再拐个弯

      我们会走向另一个世界

      那儿的墙为我们写满阳光

      那儿的树为我们密集成行

      那儿的风听我们窃窃私语

      那儿的世界只为你我安详

    [阅读全文]...

2022-03-20 13:38:50
  • 写山上白雪的诗词

  • 文学
  • 写山上白雪的诗词

      飞雪散落漫天,那是冬在洒落希望种子。“瑞雪兆丰年”,美丽雪花如同稚子一般纯洁透、明,代表了美好希望与洁净梦想。怎么样才能描绘出雪那圣洁模样呢?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不同人面前,冬雪都会以不同舞姿展现在面前。用笔来赞美雪吧,让文字为白雪喝彩!下面是写山上白雪诗词,欢迎参考阅读!

      1、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2、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3、春*寒虽转,梅舒雪尚飘。——阴铿《雪里梅花诗》

      4、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隐《对雪二首》

      5、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李白《发白马》

      6、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吴师道《莲藕花叶图》

      7、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杜甫《对雪》

      8、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9、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10、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

      11、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李商隐《对雪二首》

      12、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13、卷起杨花似雪花。——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14、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15、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阎选《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

      16、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馀雪》

      17、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孟浩然《南归阻雪》

      18、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9、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孔夷《南浦·旅怀》

      20、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曹雪芹《残菊》

      21、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2、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丘浚《咏荔枝》

      23、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孔*仲《寄内·试说途中景》

      24、雪花不似梅花薄。——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25、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26、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薛昂夫《蟾宫曲·雪》

      27、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庭满白皑皑。——韩愈《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28、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洪升《雪望》

      29、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31、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32、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3、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孟浩然《南归阻雪》

      34、故教明月玲珑地。——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35、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36、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37、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张炎《疏影·咏荷叶》

      38、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王国维《点绛唇·屏却相思》

      39、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40、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李白《折杨柳》

      41、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42、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43、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4、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45、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4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7、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马戴《出塞词》

      48、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49、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阅读全文]...

2022-05-29 19:45:21
  • 望天门山古诗配画

  • 望天门山古诗配画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望天门山古诗配画,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望天门山

      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注释

      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江*,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⑷*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⑸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鉴赏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然后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然后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然后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然后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然后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然后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然后激起回旋,然后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然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可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然后但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写得淋漓尽致。从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门山》作为绝句的崇尚简省含蓄的特点。

    [阅读全文]...

2021-12-29 22:46:00
  • 望庐山瀑布 古诗

  • 瀑布,庐山,诗歌
  • 导语:望庐山瀑布 古诗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望庐山瀑布 古诗

    原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1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赏析2

    这是一首画面壮观,气势恢宏的山水诗歌。描写的是庐山瀑布。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这首七绝,描写庐山瀑布的总体阵容。首句写阳光灿烂、紫烟缭绕的香炉峰,算是铺设背景,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是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香炉冒烟是极为*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并为下句做好铺垫;“遥看瀑布挂前川”,写瀑布从山顶直垂下来,就像悬挂在山前河道的上空一样,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飞流直下”,写瀑布的水流迅猛如飞,一泻到底;“三千尺”,夸张地说香炉峰高,瀑布水长;“银河落九天”,用天河落地的奇特想象,比喻瀑布的壮丽形象和雄伟气势,读起来仿佛看见那银白耀眼的光泽,听到那惊心动魄的轰响。从“遥看”到“疑是”,由见景而生情,使人感受到诗人欣赏瀑布时的兴奋和喜悦,这首山水小诗,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深深地激发着人们对庐山风光的向往和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庐山瀑布,它的形象也随同这首诗,宛如天上皎洁明亮的银河,在作者眼前闪闪发光,永不消逝。

    这首绝句是在天宝十五年,李白被流放夜郎时写的。当时李白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的庐山隐居。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多日,爱之深切,思官场纷争无数,他体会到了从天子*臣到江湖文人这两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巨大差异,也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但是李白却丝毫没有向世俗低头,更不会趋炎附势,他在酒中求道,山里作乐,落得逍遥自在,尽管内心的孤寂一直像影子一样,寸步不离,但念天下大好山河充满了浪漫、洒脱与活力,使得他可以抛开朝堂,怡情山水!其中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望庐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像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面对着这样壮丽的瀑布,诗人画家常常要为它吟诗作画。但在旧社会里,由于时代的局限,纵如李白的豪放,在这大自然的杰作面前也只能发出“壮哉造化功”的感叹,乃至产生了“永愿辞人间”的念头。李白一生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分类标签: 山水诗 小学

    【注释】

    ①“日照”句:《太*寰宇记》:“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贺,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品评】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阅读全文]...

2022-03-28 07:31:46
  • 山上黄犊走避人诗句

  • 山上黄犊走避人诗句

      《出关》是晚唐诗人曹邺的.作品之一。下面是关于山上黄犊走避人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出关》

      作者:曹邺

      山上黄犊走避人,山下女郎歌满野。

      我独南征恨此身,更有无成出关者。

      人物生*

      曹邺 (816~?)晚唐诗人。字邺之。阳朔人。自小勤奋读书,屡试不第,流寓长安达10年之久。大中四年(850)登进士,旋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推事、天*节度使幕府掌*。咸通(860~874)初,调京为太常博士,寻擢祠部郎中、洋州(今陕西洋县)刺史,又升吏部郎中,为官有直声。咸通九年(868)辞归,寓居桂林。*生擅长作诗,尤以五言古诗见称。诗作反映社会现实,体恤民疾,针砭时弊。著有《艺文志》 、《经书题解》及《曹祠部集》。

      曹邺与晚唐著名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任郎中,刺史等官职,他的诗多是抒发政治上不得志的感慨,少数是讽刺时政,也有一些山水佳篇。他写下了不少千古名诗,如《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怨诗》(四首之一):“手推讴轧车,朝朝暮暮耕。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所有的这些诗,对官吏盘剥百姓的讽刺真是入骨三分。

      有《曹祠部诗集》2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个人作品

      东洲

      江城隔水是东洲,浑是金鳌水上浮。万顷碧波分泻去,一洲千古砥中流。

      风*

      出门行一步,形影便相失。

      何况大堤上,骢马如箭疾。

      夜夜如织妇,寻思待成匹。

      郎只不在家,在家亦如出。

      将金与卜人,谲道远行吉。

      念郎缘底事,不见天与日。

      四望楼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

      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

      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

      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

      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四怨三愁五情

      其一怨

      美人如新花,许嫁还独守。

      岂无青铜镜,终日自疑丑。

      其二怨

      庭花已结子,岩花犹弄色。

      谁令生远处,用尽春风力。

      其三怨

      短鬟一如螓,长眉一如蛾。

      相共棹莲舟,得花不如他。

      其四怨

      手推呕哑车,朝朝暮暮耕。

      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

      其一愁

      远梦如水急,白发如草新。

      归期待春至,春至还送人。

      其二愁

      涧草短短青,山月朗朗明。

      此夜目不掩,屋头乌啼声。

      其三愁

      别家鬓未生,到城鬓似发。

      朝朝临川望,灞水不入越。

      其一情

      东西是长江,南北是官道。

      牛羊不恋山,只恋山中草。

    [阅读全文]...

2022-03-11 02:27:14
从山上往下眺望的古诗 - 句子
从山上往下眺望的古诗 - 语录
从山上往下眺望的古诗 - 说说
从山上往下眺望的古诗 - 名言
从山上往下眺望的古诗 - 诗词
从山上往下眺望的古诗 - 祝福
从山上往下眺望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