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有修辞的古诗句

关于初中有修辞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初中有修辞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初中有修辞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初中有修辞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44) 说说(107) 名言(40) 诗词(3k+) 祝福(74) 心语(2)

  • 初中修辞手法有哪几种

  • 初中,语文
  • 初中修辞手法有哪几种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修辞手法,一起来看一下吧。

      课标与教材对修辞手法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

      1.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2.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方法的种类并理解其表达作用;

      3.在交流和写作实践中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修辞方法运用的正误。

      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常见考法

      修辞手法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拟写题。解答修辞试题,不仅要正确辨析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修辞方法,还要注意体会修辞方法在特定语境中的积极作用和表达效果,避免比喻不贴切、比拟不当、夸张失真和排比生硬等问题。

      误区提醒

      例析:下面一句话属于一般性的描写,请发挥你的想象,增加一些词语或句子,使用夸张、拟人的手法,使其传达出一种炎热难耐的意境。

      盛夏的中午,太阳发着光,树上的蝉儿鸣叫着,小草立在路边。

      盛夏的中午,

      答案示例:盛夏的中午,太阳发着刺眼且毒辣辣的.白光,(使人眩晕,)树上的蝉儿烦躁地声嘶力竭地鸣叫着,小草耷拉着头(脑袋),无精打采地立在路边。

      分析:这是一道*似于扩写句子的试题,要求考生把一个一般性描写炎夏的句子,用上夸张、拟人的手法,添加一些词语和句子写出其“难耐”的炎热程度来。解答这道题,考生必须在给定的句子基础上做,要用上夸张、拟人两种手法,要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添加词和句,把炎热难耐的盛夏中午写具体、写生动。

      例析: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是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许多美丽的传说。含蓄也是苏州的美。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工夫,你就别想领略它。苏州人从来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他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到你在他面前发出大声的惊叹。苏州的美还呈现出它的多样性。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朗,不妨到怡园;你倾向于深邃,这儿有狮子林。

      答案示例:苏州的美是古典的,苏州的美是含蓄的,苏州的美是多样的。

      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材料按排比要求写句的试题。考生失分之处在:离开材料写排比句,所写的排比句不能概括苏州的美。比如,有的考生误将“优雅”“庄严”“恬淡”“古朴”等词视为对苏州美的概括,而导致错答失分。解题方略是,抓语段中的关键词或中心句。

    [阅读全文]...

2022-06-10 06:58:39
  • 初中判断修辞手法的方法

  • 方法,初中,语文
  • 初中判断修辞手法的方法

      语文学科的学*可以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期中考试临*,我们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提升主要放在基础知识上。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中判断修辞手法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判断修辞手法

      一、 共有12种,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问、设问、对偶、对比、引用、借代、反复、反语。

      二、修辞手法由易到难排列顺序

      引用 反复 反语 拟人 夸张 对比 设问 反问 排比 对偶 比喻 借代

      1、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一般要回答,反问只问不答,答案自寓其中。

      设问语气较弱,反问语气较强。

      设问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反问是从反面提出问题。一般要带否定副词。

      2、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排比是三项以上一组,对偶仅限于两项一组。

      排比往往以一些相同的词语做提挈语,对偶要尽量避免字相同,只求对应词性基本相同。

      排比字数灵活运用,对偶句中两个句子中必须字数相等。

      3、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的借体与主体之间必须密切相连,借体常常是本体的一部分或本体的某一特征。借喻的喻体与本体之间只是相似的.关系。

      借代的借体与本体之间不能加比喻词,而借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一般可以加上比喻词,构成明喻。

      4、怎样判断有“像”字的句子是不是比喻?

      方法一:比喻一定要有本体何喻体,两者缺一不可。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房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这句只有本体铜牌,并没有雨铜牌相似的喻体,所以不是比喻。

      方法二:比喻的本体何喻体不能是同一类事物(包括人)。

      (1)、这棵树像我家门口的那棵树。

      这句子的本体、喻体都是同一类事物(树),不是比喻 。

      (2)、他很像他的父亲。

      这句子的本体、喻体都是父亲,同是指人,不构成比喻,不是比喻。

      四、由深入浅地学*八种重点修辞手法

      由易到难排序

      反复 拟人 夸张 设问 反问 排比 比喻 对偶

      学生理解他们。

      1.反复

      定义:为了强烈地表达思想感情,有意地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运用,这就叫反复。

      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了。

      类型1、连续反复2、间隔反复

      作用 能加强节奏感,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

      2、拟人

      定义:把生物或无生物直接当作人来描写,赋予他们认得思想和动作行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何深切 感受,就叫拟人。

      作用

      拟人常常在感情激动是运用,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何感染力,使语言生动有趣。

      3、夸张

      定义:运用超出客观事实的语言来渲染强调某个事物,个人以突出的印象。这种修辞方法叫夸张。

      作用:能增强表达效果,引起人的丰富想象,其强调的作用。

      4、设问

      定义:设问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来解答的一种修辞手法,目的是为了提起下文,引起人们的思考,答案紧跟在问题之后。

      作用:能唤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可以是人们对后面的的答案加深印象,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5、反问

      定义: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懂啊表达的真实意思。这样的修辞手法是反问。

      作用:能加强语气,表达激动的感情,一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6、排比

      定义: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并列语句,巴相关的意思连续说出来的一种修辞手法,叫做排比。

      作用:1、能把要表达内容的重点加以强调,给人印象鲜明突出。

      2、具有很强的概括力。

    [阅读全文]...

2022-02-25 13:36:46
  • 初中修辞手法有哪些?

  • 初中,语文
  • 初中修辞手法有哪些?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初中修辞手法有哪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常见考法

      修辞手法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拟写题。解答修辞试题,不仅要正确辨析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修辞方法,还要注意体会修辞方法在特定语境中的积极作用和表达效果,避免比喻不贴切、比拟不当、夸张失真和排比生硬等问题。

      误区提醒

      例析:下面一句话属于一般性的描写,请发挥你的想象,增加一些词语或句子,使用夸张、拟人的手法,使其传达出一种炎热难耐的`意境。

      盛夏的中午,太阳发着光,树上的蝉儿鸣叫着,小草立在路边。

      盛夏的中午,

      答案示例:盛夏的中午,太阳发着刺眼且毒辣辣的白光,(使人眩晕,)树上的蝉儿烦躁地声嘶力竭地鸣叫着,小草耷拉着头(脑袋),无精打采地立在路边。

      分析:这是一道*似于扩写句子的试题,要求考生把一个一般性描写炎夏的句子,用上夸张、拟人的手法,添加一些词语和句子写出其难耐的炎热程度来。解答这道题,考生必须在给定的句子基础上做,要用上夸张、拟人两种手法,要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添加词和句,把炎热难耐的盛夏中午写具体、写生动。

      例析: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是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许多美丽的传说。含蓄也是苏州的美。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工夫,你就别想领略它。苏州人从来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他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到你在他面前发出大声的惊叹。苏州的美还呈现出它的多样性。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朗,不妨到怡园;你倾向于深邃,这儿有狮子林。

      答案示例:苏州的美是古典的,苏州的美是含蓄的,苏州的美是多样的。

      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材料按排比要求写句的试题。考生失分之处在:离开材料写排比句,所写的排比句不能概括苏州的美。比如,有的考生误将优雅庄严恬淡古朴等词视为对苏州美的概括,而导致错答失分。解题方略是,抓语段中的关键词或中心句。

    [阅读全文]...

2022-02-13 15:08:19
  • 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

  • 文学
  • 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这句诗是比喻胡地的雪有如春天到来后遍地的梨花一样白,诗人用梨花来衬托出胡地的.边塞风光。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

      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 李白 《春思》

      燕塞春草,才嫩得象碧绿的小丝, 秦地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树枝。

      作者描写了人隔两地的不同景色,表达了互相相思之意。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把春风比作“剪刀”,还拟人化地用了一个“裁”字,表现了初春柳树的美态,精心刻画出其形、其色、其神,尤其是“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比喻,新奇、灵动又自然贴切,令人叫绝。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用满江的春水比喻满腹的仇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仇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仇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中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6、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

      1、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无名氏《西洲曲》)

      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3、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无名氏《孔雀东南飞》)

      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出自苏轼的《中秋月》

      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出自李贺的《马诗》

      10、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出自萨都刺的《上进即事五首》之三

      11、东门沽酒饮我曹,心情万事如鸿毛。出自李颀的《送陈章甫》

      12、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出自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3、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出自李煜的《望江南》

      14、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出自苏轼的《永遇乐》

      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

    [阅读全文]...

2022-07-15 03:16:18
  • 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

  • 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这句诗是比喻胡地的雪有如春天到来后遍地的梨花一样白,诗人用梨花来衬托出胡地的边塞风光。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

      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 李白 《春思》

      燕塞春草,才嫩得象碧绿的小丝, 秦地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树枝。

      作者描写了人隔两地的不同景色,表达了互相相思之意。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把春风比作“剪刀”,还拟人化地用了一个“裁”字,表现了初春柳树的美态,精心刻画出其形、其色、其神,尤其是“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比喻,新奇、灵动又自然贴切,令人叫绝。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用满江的春水比喻满腹的仇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仇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仇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中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6、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8.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9.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10.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11.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1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1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阅读全文]...

2022-03-10 16:24:40
  • 含拟人修辞的诗句

  • 拟人,修辞
  • 含拟人修辞的诗句

      含有拟人的诗句,拟人是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运用拟人能够更加生动传神的表达某种形象,因此在古诗当中运用较多,以下摘取一部分供欣赏。本文含有拟人的诗句由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是拟人?

      拟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拟人手法的作用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含有拟人的诗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唐,李峤《中秋月》)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唐,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

      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赠董大》)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唐,杜甫《绝句》)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余《*试上张水部》)

      山月不知心里事——温庭筠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吕岩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罗隐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云容山意商量雪,杏眼桃腮领略春。——黄公度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苏轼

      云破越来花弄影——张先

      含拟人的诗句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

      5、红杏枝头春意闹。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仕臣。

      10、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拟人手法的诗句:出塞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阅读全文]...

2021-11-28 01:32:09
  • 初中的古诗词

  • 初中,写作
  • 初中的古诗词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望月有感》——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9、《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2、《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

      1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4、《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15、《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6、《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阅读全文]...

2022-05-25 08:40:06
  • 清明节的古诗句初中

  • 初中,清明节,难忘
  •   清明就是心中永远的伤,阴阳两隔情难忘,清明就是祭祀先祖的根,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的古诗句初中,欢迎来参考!

      清明节的古诗句

      1、庭轩寂寞*清明,残花中酒,又就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2、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3、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4、况就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5、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6、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9、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10、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1、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12、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13、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4、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就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5、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6、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7、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8、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19、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0、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21、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22、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23、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4、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25、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26、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27、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8、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29、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30、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1、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2、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33、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34、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5、*原累累添新冢,半就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3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37、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38、涌金门外小瀛洲。——仲殊《诉衷情·寒食》

      39、棠梨花映白杨树,尽就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0、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杨万里《寒食上冢》

      描写清明节的句子

      1、花木芳香,草长莺飞,怎奈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处更增添了几分烟雨迷蒙的感觉。

      2、细雨绵绵落人间,捧花默立在墓前。雨滴当知离人意,犹如泪水撒地面。一杯清酒敬祖先,但愿天国人*安。生者当知先人愿,珍惜生活每一天!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交好运,借问何处幸福运,快乐健康*安就是福运,清明节祝你叫好运。

      4、花垂泪,燕低飞,清明雨声碎;游子归,轻烟堆,祭祖莫言悲;忆旧容,诉往昔,薄酒敬一杯;生者醉,逝者寐,心愿付纸灰;敬先贤,思遥寄,此情长相随。

      5、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更懂得爱和珍惜。所以,我们活着的人,都要好好善待和把握与人相处的日子,让生命不再留下遗憾!

      6、清明节,我来到妈妈的坟墓,思念之情越发沉重;深呼吸,放松;也禁不住黯然泪下!想将泪水吞到肚子里,比什么都难;难道就是对母亲想念的一种方法吗?难道就是对母亲思念的一种表达吗?

      7、用通达的心处世,用快乐的心生活,用包容的`心待人,用感恩的心付出,用进取的心坚持。清明节,关爱生命,开心生活,用爱心感染世界!祝你*安!

      8、清明节,思亲人,雨纷纷,情似云,放宽心,来好运,轻松心,收财运,快乐心,祛霉运,健康心,交福运,关爱心,*安运。祝清明节快乐*安。

    [阅读全文]...

2022-03-14 18:41:01
  • 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

  •   导语:在文学创作中,通过运用比喻,可以达到化*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的作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欢迎阅读参考。

      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

      1、《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静。

      2、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溪渡”比作 “交情”、“水上风波”比 作“人生波折”,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3、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把西湖比作西施,有明显是比喻词“比”。苏轼用这个比喻来表明西湖的美丽。

      5、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

      此句中本体是君和妾,喻体是磐石和蒲苇,喻词是作。这里用磐石来比喻男子的敦厚,用蒲苇来比喻女子的坚贞。作者用这个比喻来表明焦仲卿和刘兰芝二人之间感情的深厚和笃定。

    [阅读全文]...

2021-11-28 06:32:56
  • 木兰诗中的所有修辞

  • 木兰诗中的所有修辞

      导语:《木兰诗》共有62句,其中54句用了修辞格,修辞手法达14种之多,还有8处用了多重修辞格,堪称使用修辞格的典范。下面小编介绍木兰诗中的所有修辞,欢迎参考。

      一、摹状

      诗的开篇描写木兰织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是描摹织布机的声音,这样写,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此外,本诗还有2处用了摹状的修辞手法: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鸣溅溅”是描摹黄河流水的声音,“鸣啾啾”是描摹战马嘶鸣的声音。

      二、映衬

      诗中有4处用了映衬的修辞手法: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一处以“不闻”和“惟闻”作对比,更显得木兰思虑之深。

      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不闻”和“但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木兰从军依依惜别的心情。

      第四处把“作官”和“回乡”两种事物加以比较,“不用”和“愿驰”作对比,突出了木兰不爱功名利禄,只盼重返家乡的可贵品格。

      三、设问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此处是两问两答,都是明知故问,自己作答,突出了木兰忧虑之深,同时有助于唤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顶真

      诗中有3处用了顶真修辞手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以上3处,下一句的开端和上一句的结尾词语相同,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语句显得明快,富有节奏。

      五、排比

      《木兰诗》有3处用了排比的手法: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户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这3处都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3个或4个句子连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第一处描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忙碌地准备行装的情景;第二处描写木兰回到家乡,家人迎接木兰的热烈场面;第三处则是描写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乡后,走进家门和重着女装时的欣喜心情。

      六、对偶

      诗中有5处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此5处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的意思,内容互相补充,音节和谐优美,富有节奏感。其中,第5处是对偶中含对偶:“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与“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形成对偶;上述两句中的“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是对偶句,“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也是对偶句。

      七、夸张

      诗中有3处使用了夸张手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在这里,对所述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都作了扩大的描写。“十二卷”、“十二转”、“万里”、“百千强”都非实指,而是采取“虚言多数”的手法。“十二卷”是夸张地说征兵文书下达的频繁,以突出军情的紧急;“十二转”是说木兰战功卓著,官爵越升越高;“万里”是极言征程之远;“百千强”是说木兰受到的赏赐之多;“飞”更是夸大地说明行军的快速。

      八、借代

      诗中有2处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这2处均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使语句的表达更加鲜明生动。“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是对偶兼用借代修辞手法。“金柝”是古代军队用作煮饭和打更的铜器,“铁衣”指古代战士穿的有铁片的衣甲,是用部分(金柝、铁衣)代替整体(军队),突出战争环境的艰苦。“千里足”实为“千里马”,用“千里马”的特征来代替本体,形象地表达了木兰急于返回家乡的心情。

      九、复沓

    [阅读全文]...

2022-07-06 15:39:20
初中有修辞的古诗句 - 句子
初中有修辞的古诗句 - 语录
初中有修辞的古诗句 - 说说
初中有修辞的古诗句 - 名言
初中有修辞的古诗句 - 诗词
初中有修辞的古诗句 - 祝福
初中有修辞的古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