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青蛙教案

关于大班科学青蛙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大班科学青蛙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大班科学青蛙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大班科学青蛙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蝌蚪变青蛙大班科学教案

  • 大班
  •   活动目标

      1、明白青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爱护、关注小动物的情感。

      2、观察并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征,通过故事《小青蛙找妈妈》了解青蛙从卵变蝌蚪最后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3、培养幼儿身体*衡能力及跳的能力,锻炼幼儿的肢体动作协调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教学重点、难点

      蝌蚪如何变成青蛙的过程,青蛙为什么是益虫?

      活动准备

      青蛙图片,《小蝌蚪找妈妈》挂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蝌蚪的特征

      1、请幼儿猜谜:河里抓青蛙,抓到黑娃娃,大大头来,细尾巴中的黑娃娃是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里的蝌蚪,并提问:蝌蚪长什么样子?(头大大的、圆圆的,有一条长尾巴,像个音符)

      2、请幼儿再看一看每只蝌蚪是否长的一样?幼儿自由发言。

      3、蝌蚪是怎样运动的.?是用身体的哪个部分让它前进呢?(游动、尾巴)

      引导幼儿欣赏图片并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

      2、这些青蛙*时都是吃什么长大的呢?

      3、你们害怕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会去捉青蛙或吃青蛙吗?

      二、青蛙外形特征

      1、自主探索:请幼儿仔细观察青蛙图片、模型,幼儿观察青蛙的外形特征,如并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通常为经绿色,趾间有薄膜相连,青蛙生活在水中或靠*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

      2、集体探索:你见过青蛙,听过青蛙的叫声吗?说说青蛙和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

      三、探索青蛙生长过程

      1、出示《小蝌蚪找妈妈》挂图,讲述故事。

      2、提问:水草上沾着的一团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大脑袋长尾巴、游来游去的动物是什么?是由什么变来的?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3、幼儿复述故事。

      4、比较青蛙和蝌蚪

      教师请观察比较蝌蚪和青蛙,然后提问:

      ⑴青蛙长什么样子?(有四只脚,嘴很大、眼睛凹凸的)

      ⑵青蛙是怎样运动的?

      ⑶青蛙和蝌蚪外形有什么不同?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5、游戏:小蝌蚪变青蛙。玩法: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老师一边出示字卡一边说:青蛙妈妈产下许多圆圆的卵(幼儿儿蹲下双手抱腿,头低下,做圆圈形状),又成小蝌蚪(幼儿小跑步双手放在身后做摇摆状),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幼儿伸出两只胳膊继续小跑做游泳状),又长出两条后腿(幼儿把两腿分别伸一伸),最后成青蛙呱呱叫又跳(幼儿做蛙跳状,嘴里学青蛙叫声:呱呱呱)。

      教学反思

      1、本节活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用小青蛙的生长过程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达到课程整合的目的。小朋友学到了青蛙的外形特征,以及它演变过程。幼儿在本节课中知道也青蛙是由小蝌蚪变来了。

      2、本节课少讲了青蛙的益虫,教导幼儿要从小保护它们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先告诉大家环境在不断恶化,但有些小动物还是坚持自己的工作,帮人们捉害虫,引入本篇课文。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中班科学青蛙的衣服教案3篇

  • 教案,中班
  •   活动目标:

      1.知道绿色是青蛙生存的保护色。

      2.了解动物的衣服有保护作用。

      3.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青蛙头饰、故事磁带《青蛙的衣服》、彩笔、挂图《动物的'衣服》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1.情景创设:“笃笃笃!”什么声音?(敲门声)你们知道外面来的是谁吗?我这里有一个谜语,看你们能否猜出来,“身穿绿棉袄,唱歌呱呱叫,蹦跳捉害虫,丰收里功劳。”孩子们猜谜(青蛙),师开门因迎客人,一名幼儿戴着青蛙头饰来到活动室。(对话略)

      2.观察青蛙的衣服,重点突出绿色和黑斑。

      二、听录音故事《青蛙的衣服》。

      三、引导幼儿讨论:小青蛙为什么捉不到害虫?

      1.小青蛙穿上漂亮的衣服,害虫为什么马上就逃掉了?

      2.小青蛙为什么只有穿上绿色衣服,才不会被大灰狼发现?

      3.了解绿色是青蛙的保护色。

      四、出示挂图《动物的衣服》,请幼儿观察画面。

      组织幼儿讨论:动物的衣服是动物的保护伞。

      五、请幼儿说说我们生活中穿着的衣服具有的保护作用。

      提示幼儿:*叔叔穿的迷彩服和防弹衣具有保护作用;医院里医生穿着无菌服装,很有作用;交警叔叔的衣服晚上放光,以免被车撞倒;……

      六、游戏“我们都是小青蛙”。播放歌曲,幼儿模仿青蛙舞蹈:唱歌、跳舞、蛀虫。

      七、请幼儿给青蛙穿上绿衣服。(播放轻音乐)

      1.情景创设:一幼儿扮演一只没穿衣服的小青蛙,蹲在地上哭。师提问:小青蛙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做?(帮助它)

      2.请幼儿给小青蛙穿上绿衣服(添绿颜色)。

      八、游戏“青蛙回归大自然”。

      1.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爱护青蛙的教育。

      2.把画好的青蛙送到事先准备好的“庄稼地”里。

      活动反思:

      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对每个环节的精心设计与考虑。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出发,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幼儿枯燥地观察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和兴趣不高。这里可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进行教学,就可大大地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形象性。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大班科学青蛙教案5篇

  • 教案,大班
  •   活动目标:

      1、认识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性。

      2、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有保护青蛙的意识,知道青蛙是我们的朋友。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铅笔人手一支。

      2、青蛙生长图片一套。

      3、玻璃缸里养了许多小蝌蚪。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小蝌蚪。

      1、教师:这是什么?小蝌蚪在水利干什么呢?

      2、教师和幼儿一起,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小蝌蚪》,引出主题。

      二、通过提问的方式,初步了解青蛙的特点。

      1、教师:小蝌蚪在水中游呀游,慢慢地长大了,小蝌蚪长大了就会变成什么呢?小蝌蚪长大后是什么样子呢?

      2、启发幼儿根据个人已有经验讲述自己对蝌蚪和青蛙的认识。

      三、出示青蛙图片或幼儿用书,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了解青蛙的主要特征,说说:

      1、这是谁?青蛙长得是什么样子的?青蛙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

      2、青蛙头上有什么?腿长得怎样?脚趾间有什么?

      四、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

      五、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1、出示青蛙生长图片或观察幼儿用书上的青蛙生长演变的画面,说说:小蝌蚪是怎样慢慢变成小青瓦的?

      2、幼儿清楚地了解到:青蛙卵—小蝌蚪—长出后腿小青蛙—长出前腿的小青蛙—青蛙。青蛙完整地演变生长过程。

      六、组织幼儿讨论,了解青蛙的生活*性,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

      1、你知道青蛙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2、青蛙喜欢吃什么》为什么说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

      3、菜市场,有人捉了青蛙来卖钱,他们这样对吗》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

      七、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小青蛙》。

      八、幼儿操作活动。

      知道幼儿观察幼儿用书,想一想,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启发幼儿用画箭头的方式,表现小蝌蚪成长的过程。

      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在了解青蛙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准备:

      实体青蛙一只 蝌蚪若干只 找好的小区鱼池内有很多蝌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听,谁来了?

      (二)、经验再现:

      1、哎,你们知道小青蛙小时候是谁吗?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

      3、小青蛙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条腿)

      (三)、绘画记录现在蝌蚪的样子

      师:小朋友我们现在看见的蝌蚪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画一画把它现在的样子记住然后我们把小蝌蚪放养在小区的鱼池里下周我们在去看蝌蚪有没有变化好吗

      1、小朋友画蝌蚪。

      2、一起去观察小区的小鱼池内的蝌蚪。

      (四)、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一周后小蝌蚪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

      延伸:每隔一周会安排一次去小鱼池观察蝌蚪的变化并且记录。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青蛙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幼儿要保护青蛙。

    [阅读全文]...

2022-02-25 02:34:17
  •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

  • 教案,大班,教学资料
  •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感受到物体移动与力的关系,获取有关物体移动需要力的具体经验。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

      3、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轻重不同的羽毛、纸团、皮球、积木、汽车、沙包、铁块若干。

      2、室外准备器械:滑板车、大型积木、塑料圈等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操作活动,引出问题。

      指: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东西,你们想玩吗?在玩之前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怎样让这些不动的东西动起来呢?有什么好办法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好吗?

      二、幼儿操作、探索

      1、幼儿尝试操作、观察,教师指导,重点启发幼儿想办法让桌子上的物体动起来。

      2、提问:请你们说一说用什么好办法让这些动起来?(幼儿用动作讲述表演)

      3、教师:原来,要让这些物体动起来,可以用手推、拉、扔,可以用脚踢,还可以用嘴吹。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活动,进一步探索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教师提出新问题,让幼儿试着用不同的力移动物体。

      2、教师:用力大,这些东西移动得就快,而且远;反过来,用力小,这些东西移动得就慢、*。

      四、第三次提问,操作尝试,巩固教学内容

      1、指:刚刚我们是让桌子上的东西动了起来,现在请你们想办法让周围的东西动起来,看看轻的东西用力怎么样?重的东西用力怎么样?

      2、今天,我们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让东西移动起来,我们知道轻的东西用力小,重的东西用力大;反过来,用力大,东西动得又快又远,用力小,东西动得又慢又*。

      五、延伸活动:幼儿到室外操作巩固和感受物体移动的秘密。

      活动名称:菜地里的歌 活动目标:

      1、在区别菠菜、荠菜、草头、豆苗并了解它们特征的过程中,提高幼儿观察、比较和概括事物的能力。

      2、在了解蔬菜生长在不同地方的基础上,学用对歌方式进行语言游戏。

      活动准备:四种菜,其他品种的蔬菜图片。

      关键点:观察、交流并了解常见蔬菜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认识蔬菜

      1、认识蔬菜。

      四种蔬菜中,你认识哪几个,说出名称?

      2、区别、比较。(颜色、叶子形状、茎)

      (1)仔细看看哪两种菜很像?(菠菜和荠菜、草头和豆苗)

      (2)它们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3)这四种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叶片菜,绿色,蔬菜)

      3、小结:菠菜的根是红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茎比较粗;

      荠菜的根是白的,叶子是锯齿形的,茎比较细。

      草头是摘下来的,没有根,三片叶子,个子小;

      豆苗也是摘下来的,没根,有须,茎是空心的。

      但它们都是叶片菜,都是绿色的蔬菜。

      二、交流谈论,了解特点

      1、了解更多蔬菜。

      (1)这四种蔬菜是长在上面地方的?除了这四种菜,你们*时还吃过、看过哪些蔬菜?

      (2)它们又是生长在上面地方的?

      (3)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4)小结:豆角、黄瓜挂在藤蔓上、南瓜虽然有藤蔓,但都在地面上、萝卜地底下,地面上只露出叶子。

      2、复*儿歌《菜地里的歌》。

      按照“(个人)什么长在泥土上,(众)XX长在泥土上”的方式念儿歌。

      三、对歌游戏,语言提升

      1、游戏:分成男女两队,一问一答,每队推选出一名幼儿带领。

    [阅读全文]...

2022-11-04 09:59:12
  •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

  • 教案,大班,教学资料
  •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2、培养幼儿学*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

      活动难点:通过科学小实验,让幼儿总结出空气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活动准备:蜡烛、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气球、玻璃杯、塑料袋、吸管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你能用眼睛看到吗?用手能摸着吗?闻一闻空气是什么味?

      2、出示一个吹好气的气球。

      师问: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你能看到吗?是什么颜色的?揭示课题《空气在哪里》。

      二、尝试活动

      寻找空气、感受空气

      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2、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三、尝试活动:找一找哪里还有空气

      1、教师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然后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接着将水杯稍稍倾斜,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2、请幼儿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请幼儿将水杯稍稍倾斜,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4、讨论: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水杯倾斜以后水进去了吗?

      四、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说一说我们的肚子里有空气吗?指导幼儿做实验:把吸管放到水杯或水盆里,用嘴吹吸管,看看会发生什么?

      2、播放课件:被污染的空气图片我们的空气就是被这些东西给污染了!小朋友们想一想:地球上的人、动物还有许多的植物如果都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气,会造成什么危害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3、小实验:(1)闭住嘴巴一手捏鼻子。(2)蜡烛会熄灭吗?

      五、小结

      我们从现在起就要保护我们的空气,花草树木是净化空气的能手,小朋友们以后要做到不摘花、不摇树、不踩踏小草、不乱扔垃圾,还要提醒爸爸、爷爷少吸烟。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团队成员合作的快乐。

      2、感知“钱币”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能用多种方法进行10以内凑数购物的活动。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会用多种方法进行凑数购物的活动。

      活动难点:

      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具:

      各种玩具、价格标签、人民币代用券、白色即时贴、地垫2块

      学具:数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余玩具);象征玩具的卡牌六种,每种相同的若干张;按铃;两盒人民币币,分别为5个“1元”、5个“2元”。

      经验准备:

      幼儿有用替代物进行游戏的经验。

      环境准备:

      布置成玩具店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集体谈话讨论“玩具店”。

      (1)师:你们有愿望吗?你的愿望是什么?

      (2)师:彭老师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够拥有一个“玩具店”。

      (3)师:我希望我的玩具店可以卖“毛绒兔子玩偶”,“益智玩具魔方”……你们呢?

      2、自主参与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准备出售。

    [阅读全文]...

2022-11-04 09:58:58
  • 大班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 教案,大班,实用范文
  • 大班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灯泡亮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电池、电线、灯泡之间的简单关系,探索让灯亮起来的方法。

      2、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串联多盏灯时灯的明暗变化。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电池的正负极。

      2、材料准备:电线、电池、灯泡、电池盒、灯泡盒。

      (三)活动过程:

      1、观看灯的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灯有哪些作用?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灯,灯有哪些作用呢?彩灯可以让舞台更加漂亮,各种夜景灯也能为城市添加色彩,照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看清东西,红绿灯可以指挥交通。

      (2)讨论:灯是怎么亮起来的?

      2、介绍材料,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

      师:这里有灯泡、电池、电线、灯泡盒、电池盒等材料。你们能用这些材料能让灯泡亮起来吗?请你们试一试。

      (2)第一次分组操作。

      3、观看视频,了解正确的连接方式。

      (1)观看线路连接视频。

      (2)出示电流流向图示,了解灯泡亮的原理。

      小结:当正确连接电池、电线、灯泡后会产生电流,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穿过电线、灯泡、再流回负极,这样灯泡就亮起来了。

      4、第二次分组操作让两盏灯亮同时亮起来。

      师:用同样的串联方法能让两盏灯同时亮起来吗?请你们试一试。

      5、分享操作结果和发现。

      (四)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中继续投放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活动目标:

      1、懂得用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2、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究。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外形特征及金属的种类。

      2、材料准备:电池、电线(连着小灯泡),布条、毛线、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铁丝、记录纸、笔、断电线一截以上材料每两名幼儿一份;小熊布偶、电池演示梳理图、大张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出示小熊布偶)小熊家今天停电了,房间里黑乎乎的,真难受,小熊找蜡烛没找到,却找到了一个电池和一根绑着小灯泡的电线,它想用这些东西自己安装一盏灯,你们说小熊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

      二、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1、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小熊家安装电灯。老师准备了电池、小灯泡和电线,电线的一头露出里面的电线丝,另一头的电线丝已经缠在小灯泡上了,电线的两头要连接在电池的什么地方,小灯泡才能亮起来?

      2、交代操作步骤和活动规则。

      师: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试一试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3、幼儿两人合作开展实验探索,师重点引导幼儿尝试用电线连接在电池的不同位置。

      4、以实物演示和图示演示的方式引导幼儿集体分享探索中收获的经验。

      三、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1、设置问题情境。

    [阅读全文]...

2022-11-08 16:39:24
  • 大班科学教案三篇

  • 大班,教案,教学资料
  •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设计意图:

      炎热的夏天,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玩水了,每天放学之前的洗手洗脸都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间,还总有孩子趁老师不注意时在洗手间偷偷玩水。也难怪,我们的童年难道不是充满玩水的回忆。于是针对孩子们喜欢玩水这个特点,特设计了这节教学活动。在孩子们自由玩水基础上,增加了几个难点,连通管和喷泉,让孩子在开心玩水的同时,发现大气压力与水的关系。最后,设计自制小水枪,和孩子们一起打水仗,以及做“运水宝宝回家”游戏,充分让孩子享受玩水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材料的操作和游戏,让幼儿发现水的特性。

      2、体验玩水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活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一、水盆四个,自制小水车八个,杯子、漏斗、小船、水球、石块、钉子、筐子、瓶身扎有小孔灌满水的瓶子。

      二、辅助材料:钉子、石块、水桶。

      三、音乐

      (一)热身运动音乐《gogogo》

      (二)游戏音乐《花仙子》

      (三)喷泉音乐《铃儿响叮当》

      四、运水游戏场地如图:幼儿 *衡木 大水桶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热身,引出游戏活动内容。

      二、幼儿分组观察水的特性:体验到水是透明流动的,然后洗手洗脸。

      三、和水宝宝做游戏。出示辅助材料:水车、漏斗、杯子、小船、水球等,自由活动。

      四、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让盆子里的水,通过连通管流出来?”

      请大家想出各种办法,启发幼儿动手操作,让水宝宝流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以用嘴巴吸,也可以用注射器抽或推,或把管子放水盆里灌满水等。

      五、制作音乐大喷泉

      (一)引导幼儿观察瓶下部带孔并灌满水的瓶子,请幼儿想各种办法使瓶子里的水通过小孔流出来。

      (二)集体做大喷泉。幼儿都把瓶子灌满水,把盖子拧紧,然后挂在架子上,一起说“彩色音乐大喷泉”,一起打开盖子,欣赏自制的音乐大喷泉。

      六、请幼儿自制水枪。

      (一)自由玩,浇花、地上写字、画画、比赛喷远、喷高等。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打水仗。

      七、送水宝宝回家。分红绿队,看哪一队在规定的时间内运水最多。

      八、收拾场地,结束。

      设计意图: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环保问题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面临的,需要重视的一个大问题。如何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幼儿年龄小,如果以说教的形式向幼儿传授相关知识,可能无法激起幼儿保护地球的情感。所以本次活动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理解能力出发,运用录像、图片等直观形象让幼儿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形象地感知地球知识,同时,让幼儿深刻地感受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活动目的:

      1、了解有关地球的简单知识,知道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2、初步了解地球目前所遭受的人为破坏及其严重后果,知道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3、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地球图片,有关地球风光图片。

      2、环境污染图片。

      活动过程:

      一、 认识地球,了解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教师:小朋友,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你们知道我们的地球长什么样的吗?

      幼儿回答。

      出示地球图片,认识地球。

      2、教师:除了我们人类,还有谁生活在地球上?

      让幼儿欣赏有关地球的.风光图片,感受地球妈妈的美丽,体会人类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小结:地球是我们的家,也是动物和植物的家,我们要和谐相处,爱护动植物。

      二 、 了解地球妈妈被破坏的情况,知道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1、边看图片边听故事——地球妈妈生病了。

      2、提问:地球妈妈受到了哪些破坏?

      幼儿讨论回答。

    [阅读全文]...

2022-10-23 12:41:26
  • 大班科学杠杆教案3篇

  • 教案,大班
  •   一、活动题目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杠杆

      二、活动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五、活动过程

      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

      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说一说我的发现。

      (1)抱最费劲,汗都流出来了,拉有一点费劲,推只有一点点费劲,撬很轻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点点汗,推不费力,撬更不费力。

      (3)抱要费力气一些,拉要稍微费力气一些,推费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费力气,轻轻一下就行了。

      我的实验过程。

      让幼儿用省力的办法帮小熊把材料全部运过去。

      六、注意事项

      1.使用木棒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给幼儿提供的重物以不超过三名幼儿抬起的重量为宜。

      3.提供作支点的积木高度要适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时,支点应随重物一起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活动过程

      1、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2、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0篇

  • 教案,大班
  •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操作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三种接头的不同功用。

      2.同伴协作完成接水管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长、中短pvc管若干,直、弯接头数个。

      2.录像;接水管照片。

      3.水管链接图

      4.两个小区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谈一谈——引出水电工叔叔本领真大

      1.(录像5秒)保育员抽洗小便池

      提问:

      (1)阿姨在做什么?(冲水)

      (2)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

      (3)水厂里的水怎么会到我们幼儿园来的?

      2.出示PPT:水电工接水管的照片

      教师:这位叔叔在干什么?

      小结:原来是这些水电工叔叔把水管接到我们幼儿园,让我们随时都能用上水,他们的本领真大啊!

      二、练一练——了解三种接头的不同功用

      教师:你们想不想也当一回小小水电工?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水管,请你们先来练练手,看谁能发现这些水管有什么本领?

      (出示材料)塑料管长、中、短pvc管各若干;三通;直管;弯管

      1.幼儿尝试连接,熟悉不同的材料。

      2.发现交流

      教师:谁先来说说看,这些水管有什么本领?

      小结:直管可以将两个水管连接在一起,使它变得更长;弯管是可以让水管转弯;三通是可以连接三个不同方向的水管,这三种接头各有各的本领。

      三、接一接——同伴合作,完成接水管任务

      1.提出操作任务和要求

      教师:长达小区建了很多漂亮的新房子——长达一村和长达二村,这两村的水管还没有安装,要请你们这些小小水电工来完成这个任务。

      2.解读任务书(PPT):

      教师:这里是小区给我们提供的接水管施工图,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房子是不是一样的?

      小结:小区交给我们的任务是每一幢房每一层楼都要接到水管。我们分成两组,6人一组,来完成的接水管工程,比一比,看哪一组接的又快又好。我们要按照任务书上的要求来接水管,千万不能漏水哦,,小小水电工们,你们有没有信心?开始!

      3.幼儿分成二组接水管。

      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教师指导,侧面,或面向客人老师谁合作的好的,管子长度不对,哪个人用错了接头,踢掉了管子,用了很多管子,没有接牢的,漏接的,一村接好三幢房子了,你们动作要快,倒计时开始)20—25分钟)

      4.展示幼儿成果,互相检查。

      教师:哪个村的水电工完成得又快又好?为什么?你们在接的时候有没遇到什么问题呢?你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和好朋友一起解决困难的啊?(提升合作)

      小结:小小水电工们能按照施工图,合作完成了这次接水管的任务,我们真了不起!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大家都辛苦了,现在休息一会儿,等下我们还有更大的任务呢!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知道什么物体能通过弯管。

      2、尝试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弯管堵塞)。

      3、积极投入探索,肯动脑筋,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弯管人手一份以上、水、沙、石头、棉花、筷子、纸、玻璃球、软铅丝等材料分类投放,记录牌(大)一张。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题:水管的烦恼

      1.找找生活中有那些管子

      师:你们知道水管在哪里呢?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水管

      2.水管的烦恼

      教师以水管自述的方法,讲述水管堵塞带来的麻烦。

      二、探索活动:谁能过弯管

      (一)尝试探索

    [阅读全文]...

2022-01-31 0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