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夏天

关于大班美术教案夏天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大班美术教案夏天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大班美术教案夏天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大班美术教案夏天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大班美术夏天来了教案 (菁选3篇)

  • 教案,美术,大班
  •   活动目标:

      1、感知夏天,了解夏天的景物特点,以及夏天天气变化。

      2、能够比较形象的绘画"夏天",色彩搭配得当,自由发挥想象。

      3、喜欢夏天,感受夏天带来的快乐。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关于夏天的图片,夏天来了背景音乐、水彩笔(每人一份)幼儿创作的图画、铅笔。

      活动难点:

      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进行绘画。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幼儿集体回答。教师问:"那你们知道春天过去了,什么季节会来吗?"幼儿回答,引出夏天。

      2、教师问幼儿喜欢夏天吗,幼儿回答喜欢或不喜欢,教师根据情况回答。说:"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说一说夏天。"你们听--夏天来了"开始播放幻灯片。

      3、教师配合《夏天来了》背景音乐及图片,讲述夏天,介绍夏天"花儿开了,蓝蓝的天空,又大又甜的西瓜,欢乐的沙滩玩耍,可爱的熊猫宝贝。"

      4、教师讲述完毕,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眼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呢?"

      提出要求:

      (1)请幼儿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眼中的夏天。

      (2)保管好自己的水彩笔,图画时注意保持清洁。

      (3)幼儿自由发挥,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

      涂颜色时候用笔力度均匀,色彩均匀,合理。

      5、结束活动,经过教师指导,完成作品后,教师将幼儿的画贴在教室展示墙上。

      活动延伸:

      上一堂手工课,准备彩纸,教幼儿剪蜻蜓、蝴蝶,贴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夏天展示墙上,装饰班级。

      设计理念:

      最*我在思考:美术是审美的艺术,这样的艺术表现需要怎样的技术支撑?创意美术要不要在保证幼儿创意的前提下,学*审美表现的技术?创意与技能之间的*衡度该如何把握?有美术专家曾说过:“联系创意与技能的桥梁是审美。”审美教育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于*时的渗透和积累,所以幼儿园美术教学必须从浮躁的形式创新转向审美的内涵挖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的活动。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自然物开展活动,提高幼儿表现能力和创作审美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设计思路:

      老师带孩子欣赏各种图案的瓶子―感知瓶子的特征―选择操作的色彩和形式―画出自己心中的图案―相互欣赏美丽的作品这几个环节,这些彩绘后的瓶子不仅可以作装饰品,同时它还会成为幼儿爱不释手的体育玩具呢。

      活动目标:

      1、感知瓶子的外形特征,在瓶子上进行立体的彩绘的创作。

      2、感受色彩冷暖对比带来的美感,在活动中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体验为瓶子变身后的成功感。

      准备操作颜料:水粉颜料,盆子,水粉笔,作画的衣服、桌布等。

      瓶子的准备是很重要的:要求表面光滑、色彩单一,形状奇特,蓝色的酒瓶,有的瓶身上面涂上统一的绿、紫等颜料,凉干后使用。

      我们是小天使幼儿成长俱乐部热线电话:15563803616

      教学过程:

      一、欣赏PPT课件

      1、各种图案的瓶子

      二、其次选择瓶子,感受其形状奇特,颜色的单一。

      1、感知瓶子特征。

      (1)教师拿起一个瓶子:“我们要把漂亮的图案画到瓶子上。

      “看看瓶子是什么样的?”(有瓶口(瓶盖)、瓶颈、瓶身、瓶底)“想想,在瓶子上画画和我们*时在纸上画画有什么不同?”

      (2)把画画在瓶身上(瓶盖瓶底可以不画),瓶子可以转着画。

      教学建议:教师转动的手势动作需夸张、放慢,暗示幼儿操作时也可这样转动瓶子画画,把画画在瓶身上,左手可以按住瓶口(瓶盖),瓶底可靠着自己身体或放在桌上,右手把瓶身画饱满。

      (3)你选择的瓶子是什么颜色,在上面画什么样的颜色才能让图案更加明显?(冷暖色举例说明)

      (4)操作出现的问题:

      用颜料画画。如果瓶子滚在桌上,或者手握着瓶身转,都会把颜料弄“花”,怎样让瓶子上的画保持干干净净呢?

      三、选择瓶子、创设图案。

      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瓶子设计图案。

      教学建议:巡回指导时留意幼儿设计图案的新思路,鼓励他把想法表现出来;提醒反复使用对比不明显颜色的幼儿,更换一种颜色试试。

      建议完成作品的幼儿在保持瓶子外表干净的前提下,自己把瓶子拿到展示台上。教师有意识地将展示台上的瓶子按高矮排列一下。

    [阅读全文]...

2022-10-08 00:00:00
  • 大班《夏天来了》美术教案3篇

  • 教案,美术,大班
  •   设计理念:

      最*我在思考:美术是审美的艺术,这样的艺术表现需要怎样的技术支撑?创意美术要不要在保证幼儿创意的前提下,学*审美表现的技术?创意与技能之间的*衡度该如何把握?有美术专家曾说过:“联系创意与技能的桥梁是审美。”审美教育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于*时的渗透和积累,所以幼儿园美术教学必须从浮躁的形式创新转向审美的内涵挖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的活动。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自然物开展活动,提高幼儿表现能力和创作审美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设计思路:

      老师带孩子欣赏各种图案的瓶子―感知瓶子的特征―选择操作的色彩和形式―画出自己心中的图案―相互欣赏美丽的作品这几个环节,这些彩绘后的瓶子不仅可以作装饰品,同时它还会成为幼儿爱不释手的体育玩具呢。

      活动目标:

      1、感知瓶子的外形特征,在瓶子上进行立体的彩绘的创作。

      2、感受色彩冷暖对比带来的美感,在活动中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体验为瓶子变身后的成功感。

      准备操作颜料:水粉颜料,盆子,水粉笔,作画的衣服、桌布等。

      瓶子的准备是很重要的:要求表面光滑、色彩单一,形状奇特,蓝色的酒瓶,有的瓶身上面涂上统一的绿、紫等颜料,凉干后使用。

      我们是小天使幼儿成长俱乐部热线电话:15563803616

      教学过程:

      一、欣赏PPT课件

      1、各种图案的瓶子

      二、其次选择瓶子,感受其形状奇特,颜色的单一。

      1、感知瓶子特征。

      (1)教师拿起一个瓶子:“我们要把漂亮的图案画到瓶子上。

      “看看瓶子是什么样的?”(有瓶口(瓶盖)、瓶颈、瓶身、瓶底)“想想,在瓶子上画画和我们*时在纸上画画有什么不同?”

      (2)把画画在瓶身上(瓶盖瓶底可以不画),瓶子可以转着画。

      教学建议:教师转动的手势动作需夸张、放慢,暗示幼儿操作时也可这样转动瓶子画画,把画画在瓶身上,左手可以按住瓶口(瓶盖),瓶底可靠着自己身体或放在桌上,右手把瓶身画饱满。

      (3)你选择的瓶子是什么颜色,在上面画什么样的颜色才能让图案更加明显?(冷暖色举例说明)

      (4)操作出现的问题:

      用颜料画画。如果瓶子滚在桌上,或者手握着瓶身转,都会把颜料弄“花”,怎样让瓶子上的画保持干干净净呢?

      三、选择瓶子、创设图案。

      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瓶子设计图案。

      教学建议:巡回指导时留意幼儿设计图案的新思路,鼓励他把想法表现出来;提醒反复使用对比不明显颜色的幼儿,更换一种颜色试试。

      建议完成作品的幼儿在保持瓶子外表干净的前提下,自己把瓶子拿到展示台上。教师有意识地将展示台上的瓶子按高矮排列一下。

      四、集中欣赏。

      师:“今天我们展示台上这么多瓶子放在一起可真美啊。”

      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名字《美丽的'瓶》、《彩色的秋天》等。

      “你最喜欢哪一个瓶子上的图案,为什么?”

      教学建议:作品集中,给幼儿一种整体的视觉冲击力;教师关注幼儿的欣赏角度,顺着幼儿的介绍,有意识地从画面干净、色彩对比明显、图案设计新颖、构图饱满等方面点评。

      五、你有了这个瓶子,你想用它来干什么?(插花、养金鱼、种花、当储蓄罐等)那我们就进行吧!(瓶子可以洗净重复使用)

      本课是利用各种纸材进行艺术造型的有趣活动。采用的材料是皱纹纸搓、捏成的纸团、纸绳,,并根据材料性能运用合适的工艺手段进行构思、设计和制作。所表现的形象装饰性较强,能够产生浅浮雕的效果。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夏天》大班美术教案3篇

  • 教案,美术,大班
  •   教学目的:

      1、通过冷暖两种色调对比,学*用冷色来表现夏天的夜晚,从色彩入手,培养孩子绘画的表现力。

      2、尝试用喷刷做画的游戏方法绘出美丽的夜色,感受色彩的变化美,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准备:

      1、做画工具牙刷,废塑料筐残片剪成的喷刷用具每人一个,三色水粉(蓝、绿、青)、剪纸若干份,颜色卡幼儿人手一份,教师示范用纸、录音机、磁带各一。

      2、课前让幼儿认识剪影并观察美丽的夏夜。

      过程:

      1、引出课题:放音乐《夏夜》将幼儿带到夜暮降临、万物寂静的特定环境中,提问:

      ①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时候?(如小蟋蟀叫、月亮、星星出来了等、晚上)

      ②夏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从周围的环境和色彩两个方面引导),(如月亮出来了、蓝蓝的、静悄悄的、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已进入了梦乡、花睡了、宝宝睡着了、小星星也睡着了等等)。

      2、同时出现冷暖色调的颜色卡,让幼儿选择适合做夜色的颜色,然后按冷暖分开,对比与思考,加深对冷暖色彩的理解和认识。

      红色背景,颜色鲜艳、热烈、使人兴奋、激动、高兴。

      黄色背景,暖和,明亮,鲜艳夺目。

      绿色背景,安静、使人的眼睛舒服、富有梦境。

      蓝青色背景,冷、宁静、安静。

      3、我们来画一幅美丽的夜色,教师不完整示范,只讲清喷刷做画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且让1—2名幼儿试试:

      4、绘画游戏,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冷色,要求幼儿喷刷美丽的夜色。

      ①启发幼儿考虑好画面的整体布局,注意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

      ②在幼儿做画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并提醒幼儿做画时的卫生*惯。

      5、感受:欣赏作品,让幼儿体验美丽的夏夜,(夜深了,宝宝已睡得很香了,小朋友们互相看看,看谁的宝宝睡的最香,轻轻走出活动室)

      活动评析:

      1、从构思上,突出表现两点,审美性和游戏性

      在这节课上,采用我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如夏日的荷花、酐然入睡的婴儿,手拿摇扇在躺椅上乘凉的的老爷爷和趴在地上打瞌睡的小猫儿,树上一对相依相偎的小鸟、夜色中的楼房建筑、以及夜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和月亮,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夜色剪影图,给幼儿以充分的视觉享受。另外,在幼儿喷刷做画过程中,伴随一曲《渔舟唱晚》,古筝声声,情色融融。在这里,教师给幼儿创造了一个美的空间,把幼儿带到了美的意境中,这样,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在喷画中,采用游戏的形式,幼儿手拿牙刷,在喷刷用具上做“下小雨了”的游戏,一边喷刷,嘴里边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孩子们或站着,或坐着,不拘形式,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沉醉在艺术酒吧中,似工匠,又象是艺术家,兴趣非常的浓厚,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2、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①、不完整示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进行完整的示范,只讲明喷刷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对教学中的精彩部分——“喷刷的效果”采用设埋伏的方法,给孩子留有想像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剪影艺术的美,当一幅幅美丽的夏夜图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一声声的惊叹声,把整个教学推向了高潮。

      ②在冷暖色彩的对比思考中,教师则从幼儿身边的东西,如对暖色调的理解,教师从你看到红色想到了什么来启发引导幼儿,如太阳,红绸子、小红花等等,然后从太阳和太阳光带给人的感觉,如红绸子表现的是节日的热闹场面,给人的感觉很热烈,使人兴奋和激动,太阳光则很亮、很刺眼,来加深对暖色的理解。绿、蓝、青色则是草地、大海、冰雪、夜空、湖泊的颜色,从它们带给人的感觉来启发引导幼儿,加深对冷色的认识。

      ②、在课后不进行作品评析,让幼儿自由欣赏作品,去感受和体验美丽的夏夜。幼儿三个一群,五个一簇,象是在欣赏艺术作品,又象是在观赏美景,有身临其境之美。

      ④、在为幼儿选择操作材料时,教师没有根据个人的情趣和爱好去限制孩子的想法,而是给幼儿多种剪纸材料,让他们自由布局,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和创作欲望。

      设计意图: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和表现美的能力,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激**趣,富于幼儿满足感和成熟感。夏天到了,每天都有小朋友围在一起议论自己的衣服,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让幼儿自己动手设计一套夏天的衣服。我通过让幼儿观看VCD视频、PPT图片来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同时把身边的美通过大胆创作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想想、画画、剪剪、贴贴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意愿设计出夏天的服装。

      2.知道服装与季节的关系。

      3.在设计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进一步学*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大胆的想象夏天的服装

      2、难点:能将夏天的裙子或裤子裁剪出来

      活动准备:

      1.夏天服装的ppt图片、视频《服装设计师》

      2.废旧报纸若干、剪刀、画笔、卡纸、皱纹纸、胶水

      3.适合于表演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评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短片,想请小朋友们来和老师看一看。

      观看VCD《服装设计师》中服装表演视频

      师:

      1、这些人在做什么呀?

      2、你觉得这些服装漂亮吗?你最喜欢那一套?为什么?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大班美术教案

  • 教案,美术,大班
  • 大班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浸染法创作染纸图案。

      2、学*用色彩变化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供各种染纸作品,组织幼儿欣赏。

      2、了解并学*染纸的基本折叠方法(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任意折、卷搓折等)。

      3、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的宣纸或餐巾纸,彩色墨水、水彩盘,作衬用的旧报纸,抹布。

      活动过程:

      一、展示染纸围巾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欲望。

      师:天气寒冷,小朋友们都戴上了围巾,动物商店的小熊也想为小动物们准备一些围巾,它想请小朋友为它制作一些漂亮的围巾。

      二、与幼儿共同探索用浸染法染纸的过程及方法。

      1、折叠:主要折叠法有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任意折、卷搓折等。

      2、浸染:把需要染色部分浸入颜料中,发现浸在颜料中的时间长短与染色面积小的关系。

      3、*晾:将浸染好的纸漫漫打开,*放在旧报纸上晾干。

      三、幼儿尝试染纸,创作各类围巾的图案。

      1、提醒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使画面色彩明快、对比强烈。

      2、染好后,小心地将染纸打开,*放在旧报纸上。

      3、幼儿可尝试多种折染的方法,感受不同折染方法能产生变化无穷图案的乐趣。

      4、举办小熊商店"围巾展览会",组织幼儿欣赏,进一步激发关心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一、课题的生成: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设计娃娃”,这是一个来源于幼儿生活的美术活动。

      来源一:活动区角中,让幼儿准备娃哈哈瓶、易拉罐、可乐瓶等废旧材料,课余活动中,发现有许多幼儿给娃哈哈瓶上画上头发、眼睛、衣服,幼儿的兴趣很浓。幼儿生活中,娃娃是他们最熟悉、最了解的事物。小的时候最爱抱娃娃,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娃娃。

      来源二:手工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在撕撕、贴贴、折折、剪剪中幼儿获得极的满足感和成功感;各种瓶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做成娃娃当装饰品,简便又美观,及时感受制作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符合幼儿思维直观现象的心理特点。

      对于制作娃娃幼儿非常想亲身体验,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抓住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满足幼儿的愿望。因此,选择这个主题内容。

      二、课题的实施:

      (一)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娃娃,感受活动的乐趣。

      2、难点: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2、引导幼儿学*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不同头发、帽子、衣服等的娃娃。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教师的教具:布置小熊商店,制作好的娃娃五个,半成品一个。

      2、幼儿用的材料:双面胶、剪刀、筐子若干。

      做头发的材料(毛线、皱纸、布等);做帽子的材料(果冻盒子、蜡光纸);

      做衣服的材料(布、塑料花纸、毛线等);做眼睛的材料(布、钮扣等)

      (四)活动过程:

      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进入“小熊商店”,引导幼儿自由欣赏娃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观察,讨论,发现娃娃的漂亮和不同之处。

      1、师:小熊开了一家娃娃商店,店里有漂亮的娃娃。看看,这些娃娃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讨论)

      2、师:小动物最喜淮买小熊商店里的娃娃,可是,娃娃太少了,怎么办,呢?

      3、师:太好了,我们就来小熊做娃娃吧!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1、幼儿观察讨论材料,鼓励幼儿胆使用各种材料。

      师:(1)做娃娃的材料真多,有些什么材料?(幼儿自由说)

      (2)你想用什么材料做娃娃的头发、帽子、衣服?

      2、引导示范。

      师:(1)老师小熊做了个娃娃,看看娃娃缺了什么?(头发)找找看,哪些材料像娃娃的头发?

    [阅读全文]...

2022-11-04 09:59:52
  • 大班夏天教案菁选

  • 大班夏天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夏天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设计意图:

      夏天一到,食物总是容易腐坏,环境容易滋生蚊蝇,产生有害细菌。因此我从食品卫生方面切入,以对比的方式带领幼儿清楚比较两家快餐店的特征,了解环境卫生对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特别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2、增进观察比较的能力。

      3、享受扮演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魔术棒、百宝箱

      3、装饰的柜台、工作服、垃圾篓、钱币、购物袋

      4、各种食物模型及蔬菜饮料(包子、糖包、鸡蛋、鸭蛋、鹌鹑蛋、鱼、胡萝卜、豆角、芹菜、黄瓜、柿子、旺仔奶、矿泉水、爽歪歪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孩子们围着老师坐,伸出小手跟我做,小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小手把眼睛蒙起来。

      二、出示道具魔术棒,通过讨论引出"快餐店"。

      师:变变变,睁开眼睛仔细看,这是我的魔术棒,这是我的百宝箱。竖起耳朵仔细听,有时候我们不在家吃饭,爸爸妈妈会带你到哪里去吃饭呢?有的时候,家里来客人了会到那里吃饭那?(快餐店,引导幼儿说出快餐店)师:原来他们都是在快餐店吃饭的。

      三、出示课件,幼儿观察讨论

      1、整体观察讨论师:老师也见过两家快餐店,一家是大大快餐店,一家是小小快餐店。仔细观察,哪一家快餐店比较好呢?等会将给小朋友听(快餐店的名称改成大大和小小,易于幼儿正确区分,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讨论)。

      2、比较观察讨论引导小朋友仔细观察,说一说两家快餐店有什么不同。

      ①两个快餐店的.老板有什么不同?(动作、表情、穿戴等)

      ②两个快餐店的卫生有什么不同?(帘子)

      ③你是客人会去哪一家快餐店买东西?

      3、重点讲解吃了不卫生不干净的食物会怎么样?(如:肚子疼)师:小朋友,如果我们去不干净不卫生的快餐店买食物吃了以后,会怎么样?(肚子疼)对了,当我们吃到不干净不卫生的食物以后,容易造成肚子疼。

      4、小结夏天天气热,很多的食物放久了容易坏掉,吃了坏掉的食物容易生病,肚子疼。垃圾如果乱丢没有处理好,也会有臭味,还能产生细菌,引来苍蝇。

      四、布置快餐店出示柜台、垃圾篓后,再出示蔬菜等,并请小朋友放置在柜台上。

      师:魔术棒,变变变,变出柜台,师:柜台是用来做什么的?(放置事物的)师:变变变,这是什么?(垃圾篓)师:垃圾篓可以用来做什么?(放垃圾)师:魔术棒还带了许多好吃的东西,这是包子,请你把它放在柜台上。(依次出示各种蔬菜)

      五、角色游戏:购买食物

      1、教师扮演老板,请小朋友购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现在,老师扮演老板,你们谁想来买食物?(找2个幼儿示范)并指导幼儿使用正确的礼貌语言(谢谢、请、再见等等)。

      2、幼儿扮演老板,其他的小朋友扮演顾客,进行购物活动。

      师:刚才老师扮演老板,你们想不想扮演老板呢?菜太多了,我们来选两位老板吧,谁来当老板?(找好老板,给老板穿上工作服,戴上帽子。)其他的小朋友扮演顾客,排好队。这是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购物袋,购物袋是纸做的,大家也要爱护环境,在每个袋子里,老师都准备了钱币。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告诉家里人吃饭时要讲卫生,要使用环保袋子进行购物,不要乱扔垃圾。

      活动产生:

      通过“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对于自然界规律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幼儿对与自然变化探索的兴趣。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幼儿在着装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都会留许多的汗,冷饮也变成孩子们钟爱的食品,在家里要开空调、电风扇等等,这些都是引起孩子们注意的问题,根据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要有效地将儿童的发展纳入社会发展需要,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在设计组织主题活动时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从中寻找制定主题网络的线索和依据。于是主题活动内容也就随即产生——“夏天真热呀!”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感知夏天的特征,能够区分夏天与春天的不同之处。

      2、知道夏天热了,要多喝水、勤洗澡,注意个人卫生。

      3、能够知道几种避暑的方法。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与指导:

      活动一:认识夏天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夏天的景色和各种树叶、小草的变化,初步知道夏天到了。

      2、了解夏天的特征,萌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活动前让父母带幼儿去公园帮助观察夏天的景色和各种树叶、小草的变化散步活动时引导幼儿观赏幼儿园的风景。

      流程谈话活动——欣赏图片——布置墙面实施要点

      (一)谈话活动:

    [阅读全文]...

2023-03-01 00:00:00
  • 春雨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 教案,美术,大班
  •   活动目标:

      1、有规律地排列。

      2、表现画面物体的大小对比。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彩色笔、炫彩棒

      活动过程:

      一、讨论与思考

      价值:大胆表达讲述春雨的好处

      1、滴答滴答,下雨了,春雨好不好?

      2、谁喜欢春雨,为什么?

      小结:春雨来了,花儿可以开放,小草可以长大,树叶可以发芽,农民伯伯可以插秧播种。

      二、欣赏与思考

      价值:仔细观察画面中物体的大小和雨点的排列规律

      1、欣赏老师范例:谁喜欢春雨?(花儿)

      2、欣赏幼儿作品:谁喜欢春雨?(小竹笋、小朋友)

      3、春雨和小朋友谁大?谁小?为什么要把小朋友画得很大,雨点画的很小。(有大有小,画面很好看,像是下毛毛雨)

      4、春雨是怎么排列的,他们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雨点动作、方向)

      三、创作绘画

      价值:大胆创作雨点的'动态,注意物体的大小对比

      我们让春雨来跳舞吧!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大胆想像小雨点的动态

      (2)提醒幼儿把雨点画小,四肢可用线条表示

      (3)雨点有规律排列

      (4)画上欢迎雨点的小朋友和植物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幼儿园美术的教案夏天

  • 教案,美术,幼儿园
  •   活动目的:

      尝试用喷刷做画的游戏方法绘出美丽的夜色,感受色彩的变化美,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做画工具牙刷,废塑料筐残片剪成的喷刷用具每人一个,三色水粉(蓝、绿、青)、剪纸若干份,颜色卡幼儿人手一份,教师示范用纸、录音机、磁带各一。

      2、课前让幼儿认识剪影并观察美丽的夏夜。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放音乐《夏夜》将幼儿带到夜暮降临、万物寂静的特定环境中,提问:

      ①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时候?(如小蟋蟀叫、月亮、星星出来了等、晚上)

      ②夏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从周围的环境和色彩两个方面引导),(如月亮出来了、蓝蓝的、静悄悄的、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已进入了梦乡、花睡了、宝宝睡着了、小星星也睡着了等等)。

      2、同时出现冷暖色调的颜色卡,让幼儿选择适合做夜色的颜色,然后按冷暖分开,对比与思考,加深对冷暖色彩的理解和认识。

      红色背景,颜色鲜艳、热烈、使人兴奋、激动、高兴。

      黄色背景,暖和,明亮,鲜艳夺目。

      绿色背景,安静、使人的眼睛舒服、富有梦境。

      蓝青色背景,冷、宁静、安静。

      3、我们来画一幅美丽的夜色,教师不完整示范,只讲清喷刷做画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且让1-2名幼儿试试:

      4、绘画游戏,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冷色,要求幼儿喷刷美丽的夜色。

      ①启发幼儿考虑好画面的整体布局,注意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

      ②在幼儿做画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并提醒幼儿做画时的卫生*惯。

      5、感受:欣赏作品,让幼儿体验美丽的夏夜,(夜深了,宝宝已睡得很香了,小朋友们互相看看,看谁的宝宝睡的最香,轻轻走出活动室)

      活动评析:

      1、从构思上,突出表现两点,审美性和游戏性

      在这节课上,采用我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如夏日的荷花、酐然入睡的婴儿,手拿摇扇在躺椅上乘凉的的老爷爷和趴在地上打瞌睡的小猫儿,树上一对相依相偎的小鸟、夜色中的楼房建筑、以及夜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和月亮,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夜色剪影图,给幼儿以充分的视觉享受。另外,在幼儿喷刷做画过程中,伴随一曲《渔舟唱晚》,古筝声声。在这里,教师给幼儿创造了一个美的空间,把幼儿带到了美的意境中,这样,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在喷画中,采用游戏的形式,幼儿手拿牙刷,在喷刷用具上做“下小雨了”的游戏,一边喷刷,嘴里边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孩子们或站着,或坐着,不拘形式,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沉醉在艺术酒吧中,似工匠,又象是艺术家,兴趣非常的浓厚,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2、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①、不完整示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进行完整的示范,只讲明喷刷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对教学中的精彩部分--“喷刷的效果”采用设埋伏的方法,给孩子留有想像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剪影艺术的美,当一幅幅美丽的夏夜图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一声声的惊叹声,把整个教学推向了高潮。

      ②在冷暖色彩的对比思考中,教师则从幼儿身边的东西,如对暖色调的理解,教师从你看到红色想到了什么来启发引导幼儿,如太阳,红绸子、小红花等等,然后从太阳和太阳光带给人的感觉,如红绸子表现的.是节日的热闹场面,给人的感觉很热烈,使人兴奋和激动,太阳光则很亮、很刺眼,来加深对暖色的理解。绿、蓝、青色则是草地、大海、冰雪、夜空、湖泊的颜色,从它们带给人的感觉来启发引导幼儿,加深对冷色的认识。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夏天》 (菁选3篇)

  • 教学反思,教案,美术
  •   活动目标

      1、在幼儿已初步掌握水墨画表现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用水墨画的表现方法根据主题进行创作性绘画。

      2、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及讲述能力,使之萌发爱美的情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①毛笔、宣纸、颜料、擦手巾;②录音机和音乐磁带、图片四幅。

      2、知识准备:布置幼儿*时注意观察夏天的景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启发性谈话,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夏天的认识和感受,萌发幼儿进行“美丽的夏天”主题画的创作愿望。

      1、引导幼儿讲出夏天最喜欢去的地方。

      2、丰富幼儿关于夏季的知识,激发创作欲望。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四幅不同特点的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掌握主题画的画面安排及色彩运用的方法,并能大胆用水墨画的手法进行创作绘画。

      2、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进行主题绘画;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3、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进行讲述,要求讲得有顺序,较完整。

      (1)请幼儿为自己的画命名。

      (2)两人一起互相讲述画面。

      (3)请个别幼儿独立讲述。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挂在活动室四周,给幼儿欣赏。

      2、请幼儿评选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3、教师启发幼儿从画面安排、色彩运用、形象处理、想像力丰富等方面进行讲评。

      4、幼儿随音乐做轻松活动,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富有创意的美术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初步了解水墨画的特点,感受*的水墨文化;尝试用滴墨印画的方式,体验创作水墨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中的速度变化,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音高。

      2.了解音乐的强与弱,用声音与动作表现强弱,表达歌曲的情绪,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正确地使用乐器,学会看指挥,能整齐地齐奏和轮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乐器若干,大雨小雨的录音、大鼓、小鼓。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进行曲》,按节奏合拍的拍手走步进入教室。

      2.感知音的强弱,老师敲大鼓和小鼓,幼儿用动作表现出大鼓的声音和小鼓的声音。

      3.放录音,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引导幼儿发现鼓声的强弱变化,请幼儿讨论,生活中哪些声音有强弱变化,如:马跑远的声音,*了强,跑远了弱。

      火车到站声音强,开走了声音弱。在幼儿说的过程中,出示节奏带领幼儿用动作用声音表现出来。 xx xx∣ xx xx ∣xx xx∣马跑 xx xx∣ xx ∣x─∣火车进站

      4.歌曲:《大雨小雨》

      (1)放录音启发幼儿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并让幼儿学一学大雨小雨的声音。

      (2)老师范唱全曲,幼儿欣赏,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

      (3)利用整体都唱的方法,重点辅导幼儿唱不准的句子,吐字要清楚,要唱出强弱的变化。

      (4)老师和幼儿分角色唱。

      (5)老师再次范唱,幼儿欣赏,用声音大小的变化来表现大雨小雨,把歌曲唱的生动,即富于艺术表现,幼儿可随着音量的大小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如:强音时拍手,跺脚,弱音时可拍腿,拍肩。

      5.节奏乐《小号手之歌》

      (1)听音乐让幼儿练X拍的节奏、强弱。

      (2)教给幼儿正确使用各种乐器。

      (3)幼儿自选各种乐器为乐曲伴奏。

      注:拍手一铃鼓、响板、小铃、沙球; 脚一钗,由老师打或能力强的幼儿。

      幼儿学*时先分部,后集体,鼓励幼儿按音乐的节拍大胆的敲打乐器。

    [阅读全文]...

2022-10-08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