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欣赏优秀教案

关于大班美术欣赏优秀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大班美术欣赏优秀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大班美术欣赏优秀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大班美术欣赏优秀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星空》大班美术欣赏教案3篇

  • 教案,美术,大班
  •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感知画面中笔触、色彩、形象所传达出来的感情,并能用语言进行表述。

      2.能通过水油分离的特殊机理效果表现星空。

      3.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梵高名画《星空》

      2.颜料、托盘、小喷壶、橄榄油、铅画纸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俞老师带来了几张色卡,请大家看一下。

      教师出示黑、深蓝、深紫、粉蓝、粉红、粉紫色卡

      看过这些卡片,你觉得哪些颜色你看过以后会有害怕的感觉。

      深的颜色相比浅颜色会让我们更有恐惧和压抑的感觉。

      二、欣赏作品

      (1)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画面

      老师:好,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荷兰绘画大师梵高的作品《星空》,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像什么?有什么感觉?

      幼儿1:我看到了房子、星星、月亮、树。

      幼儿2:树像火在燃烧、天空像在旋转。

      幼儿3:画面在动、有点晕。

      (2)引导幼儿从颜色上欣赏、讨论

      老师: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

      幼儿:有黑的、灰的、黄的、蓝的……

      老师:什么颜色用得多些?(黑的、深蓝的、紫的)这些颜色给人感觉是比较灰暗还是明亮?

      老师:这么多灰暗的颜色聚集在一起你看了有什么感觉?

      幼儿:心里有点不开心、有点害怕。

      教师小结:画家用了很多灰暗的深蓝色、还有深紫色,同时又用了很明亮的黄色,色彩对比非常强烈,给人一种很不安的感觉。

      (3)引导幼儿从线条上欣赏、讨论

      老师:这幅作品中画家用了哪些线条?

      幼儿:用了波浪线、螺旋线……

      老师:哪些地方用了波浪线?给你什么感觉?

      幼儿:天空用了波浪线,我觉得云在翻滚……

      老师:画家在什么地方用了螺旋线?

      幼儿:星星和月亮周围用了螺旋线……

      老师:星星和月亮被紧紧地包住了,那是什么感觉?请和你的好朋友相互紧紧地抱住,感受一下,那是什么样的感觉?(肯定很难受)

      教师小结: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旋涡围住了,大树像火苗一样向上旋转着上升,蓝颜色、紫颜色和黄颜色对比强烈,画家用这些颜色和形象表达了自己紧张、忧郁、难过的感情。

      三、欣赏教师作品

      让幼儿观看教师的作品上,星空是柔和而轻松的。

      教师:俞老师也画了一张画,来看一下,这张画又给了你们什么样不同的感觉?还有害怕的感觉吗?

      幼儿:没有,感觉很舒服很轻松

      粉粉嫩嫩的颜色会给人舒缓柔和的感觉。

      四、引导幼儿用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创作。

      教师:你们知道我是用了什么方法画的这张星空图吗?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如何使用水油分离的机理效果表现柔和而轻松的星空。

      (1)出示喷壶、颜料让幼儿想想你可以用这些工具怎么表现星空。

      (2)教师示范并交代创作要点。

      五、幼儿创作。

      幼儿动手创作,教师巡回观察,辅导幼儿表现。

      活动准备

      星空的图片和作品多幅。

      玻璃板,色彩鲜亮的颜料,装在颜料瓶内(颜料瓶多于幼儿人数),水粉笔(与颜料瓶数量相等),抹布,黑色或深篮色作业纸(大于玻璃板,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目标

    [阅读全文]...

2022-06-28 00:20:58
  •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10篇

  • 欣赏
  •   活动背景:

      淮剧又名江淮戏,由江苏盐城地区的地方小戏发展起来的,流行于上海、江苏、安徽部分地区,淮剧以他委婉、缠绵、细腻的唱腔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网络的普及、电视节目内容的丰富,似乎使人们忘记了传统的戏曲,尤其是青少年知之更少,所以,从幼儿抓起,幼儿园适当增加以戏曲欣赏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能有效的发挥戏曲的艺术教育优势,陶冶幼儿情操,增强幼儿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其次,幼儿对戏曲也并不陌生,电视媒体、社区活动、爷爷奶奶不时唱上几句。从欣赏家乡戏曲入手,开展主题活动,能进一步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有助于幼儿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拓展知识面。以了解和欣赏戏曲为主要目的,完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纲要》的要求。

      活动目标:

      1、了解淮剧中老生、小生、花旦、丑角的外形及演唱特征。

      2、能有情趣地模仿和表演,体验淮剧欣赏和表演带来的乐趣。

      3、萌发热爱家乡地方戏曲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淮剧服装一件(花旦)

      2、幼儿表演的道具人手一套(老生胡须、水袖、化妆粉)

      3、花旦、老生、小生及丑角的演唱片段ppt和演唱录音

      4、到社区欣赏爷爷奶奶的淮剧表演

      活动过程:

      幼儿跟随老师模仿戏曲圆场步,随着咚呛、咚呛、呛、呛、呛的锣鼓音乐声进入活动现场。

      一、欣赏淮剧服装,认识水袖。

      教师展示淮剧服装,引导幼儿观察、并和现在的服装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老师提问:老师这里有一件漂亮的服装,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

      幼儿回答:

      1、在电视里

      2、演戏的时候穿的

      3、在公园看到的

      4、古时候人穿的。

      老师提问:这衣服和我们现在穿的服装有什么不同?

      幼儿回答:

      1、面前绣着好看花

      2、没有领子

      3、没有钮扣

      4、袖子长长的、身子长长的

      5、色彩鲜艳等等

      老师:这是古时候女人穿的服装,非常的漂亮,绣着好看的花,没有钮扣,胸前扎个结。袖子特别的长,袖口白白的颜色,我们叫它“水袖”,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一甩一甩的,教师边说边表演。

      二、组织幼儿观看PPT,逐一了解淮剧中老生、小生、花旦、丑角等不同角色的服饰、演唱风格、表演特征。

      (一)播放老生、小生的演唱片断,师幼互动,共同讨论

      1、欣赏后老师提问:录像里播放了一段戏,你看到谁在表演?他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幼儿:一个是老爷爷,一个是叔叔。

      幼儿:穿着长长的衣服,脚底穿着厚厚的鞋子,带着帽子等等

      老师:衣服颜色深一点,有长长的胡须的老爷爷在戏曲里我们称他“老生”;衣服颜色鲜艳一点,年轻的角色我们称他“小生”。他们都头戴官帽,腰间有什么?他们是怎样演唱的?

      2、幼儿初次观看老生、小生演唱片段,幼儿观看不够仔细,回答问题不够全面,带着老师的问题再次观看小生、老生演唱片断一遍,师幼再次讨论,让幼儿将自己的感受、想法充分表达出来。

      老生、小生表演时手扶玉带,走路一摇一摆。讨论中老师示范表演,并运用道具(胡须、玉带)让幼儿跟随音乐模仿表演。

      老师:他们是怎样演唱的?

      幼儿:有时唱的快,有时唱的很慢、很慢,老生声音粗粗的,和我们小朋友唱歌不一样,不用普通话,用的是我们盐城的方言。

      3、老师总结幼儿回答的问题,告诉幼儿:像这种用我们盐城方言和我们刚才听的曲调演唱,通过不同的角色来表演一段故事,曲调委婉、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就是我们盐城地方戏——淮剧。

      (二)播放花旦的演唱片段

      老师:淮剧中有许多角色,刚才我们欣赏了老生、和小生的角色的服饰、和表演,现在我们欣赏的又是什么角色?

      幼儿齐声回答:小姐。老师更正:表演年轻的女子角色,称为“花旦”。

      老师:花旦穿的衣服、表演又是怎样的?

      幼儿:花旦的衣服漂亮,袖子长长的;表演的时候一甩一甩的;

      幼儿:唱歌也是用盐城方言,不用普通话;唱歌声音尖尖的,很好听……

      老师组织幼儿用道具(幼儿每人两只白长袖)跟随音乐模仿花旦甩袖表演。

      (三)、播放丑角演唱片断

      1、讨论

      老师提问:看了这段表演,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好玩、好笑,好开心。

    [阅读全文]...

2022-01-12 17:16:46
  •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10篇

  • 教案,美术,大班
  •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贺卡,了解过新年的意义,知道贺卡的意义。学*制作贺卡,大胆构思,设计新颖。

      2、欣赏贺卡的色彩、花纹、设计等,会讲述自己*时看见的贺卡。

      活动准备:操作卡、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贺卡,刚才我们给好朋友送了贺卡,那你知道这么好看的贺卡还有什么用?(新年到了。人们用贺年片互相赠送,表示友好和祝福)

      2、买来的贺卡有什么特点?

      引导幼儿从贺卡的花纹、颜色、造型等方面进行讲述。

      教师:这些贺年卡,每一张的特点不同,边讲边出示不同表现形式的贺年片,有的是挖空的,有的是凸出来的,摸在手上凹凸不*,有的像画的,有的像贴的。总之,它们的图象都很好看,颜色都很鲜艳。

      3、引导幼儿观察贺年片的制作方法。

      我们的爸爸妈妈关心照顾我们,辛苦了一年,我们每个人做一张贺年片送给爸爸妈妈,祝他们新年快乐好吗?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积极踊跃,充分展示了个人的各个方面的能力,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但也有个别孩子表现欲望过强,缺少合作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活动目标】

      1、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忧愁的国王》,初步感受作品中色块的分布及组合所传递的快乐和忧伤的情感。

      2、能大胆的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觉,体验欣赏活动的乐趣。

      3、利用色纸,尝试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剪纸作品,体验合作动手的力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有欣赏儿童画充分感受色彩的经验。

      材料准备:《忧愁的国王》图片、马蒂斯正在剪纸的照片。

      重点:感受作品绚丽的色彩,简洁流畅的线条以及不同色块构成的整体美。

      难点:体会色彩传递的情感、尝试小组合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初步欣赏作品。(描述阶段:整体感受,自由的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

      1、出示图片,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忧愁的国王》。

      师:“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这幅画有很多漂亮的颜色。

      师:“在画面上有哪些颜色?他们在画面什么位置?”

      2、师:在这幅画上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二、引导幼儿想象、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内容

      (一)引导幼儿感受画面中三大色块构成的三个主体形象特点。(由对作品的分析得来的切入点)

      提问:画面前面有什么?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左下脚的主体形象特点。

      师:“这块绿色你感觉是什么?”

      师:“他是个怎样的人?”(从头、手、腿、身体等状态感受人的活动和情感)

      如:“这是他身体的什么地方?”“他是怎样待着的?”“他在干什么?”“请你学着做一做。”

      “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画面中黑色倾斜部分主体形象的特点。

      师:“这块大大的黑色在画面的什么位置?”“你感觉它是什么?”

      “在这块黑色上有什么?”“你感觉这块绿色是什么?”

      师:“这个人在做什么?”

      师:“这个姿势怎样?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有这种姿势?”(可引导幼儿模仿做一做)

      3、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右面的人物形象特点。

      (1)师:“画面中还藏着一个人,看看在哪里?”

      (2)用遮挡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这两块黑色象什么?”“它是怎样的?”

      师:“在做什么时候脚会这样待着?你试一试?”

      师:“跳舞的时候除了脚在动,身体会做哪些动作?”“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跳舞的人,他的身体在做什么动作?”

      师:“你感觉这个跳舞的人是个男人还是女人?”“你从哪看出来的?”

      师:这个跳舞的人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小朋友的眼睛真是厉害,从画面里找出了三个人,这三个人都在做一件什么事情?(庆祝,表演,,,,)(梳理概括画面主题)

    [阅读全文]...

2021-12-05 01:33:27
  • 幼儿大班美术欣赏教案菁选

  • 幼儿大班美术欣赏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由来

      点、线、面是绘画最基本的艺术语言。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擅长用简单的墨线和彩点营造出一种新的空间幻觉,将诗情画意尽显于图画中。《石榴》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了帮助孩子感受点、线的不同艺术表现和无穷的创作空间,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另外,我还选用了《秋声赋》和《鱼》这两幅以秋天景色和鱼为主体的绘画作品,这两幅图中的点与线条颇具特色,但与《石榴》图中截然不同,让幼儿通过对比分析,加深感知点和线不同变化所带来的不同艺术体验。

      活动目标

      1.欣赏吴冠中的作品,感受作品中色彩、点、线所营造的写意美。

      2.尝试用点和线大胆地表现与创作,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有基本的用毛笔创作的经验。

      2.课件:吴冠中作品多幅,石榴实物图。

      3.国画工具材料:毛笔、毛巾、墨、水粉、宣纸等。

      活动过程

      1.说一说生活中的石榴。

      以石榴实物图导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经验,先对石榴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下面的欣赏活动打下基础,埋下伏笔。

      师:孩子们,这是什么?这两个石榴有什么不同?石榴长在哪里?

      师:是的,秋天到了石榴都成熟了,它们有黄有红,这个还露出了鲜红的果肉。

      师:今天,丁老师就带来了一幅名叫《石榴》的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赏名画《石榴》。

      我采用了从部分到整体的欣赏方式,紧扣美术欣赏要素,带领孩子共同感知作品中色彩、点、线的写意美。活动中,引导幼儿对色彩不同的`点引发联想,鼓励幼儿大胆猜想与表达。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石榴树,以此感知线条的多变。

      ①赏石榴

      师:你找到石榴了吗?它们都一样吗?

      幼A:我看到的石榴是红的,这个是黄的。

      幼B:有的裂开了,有的没裂开。

      幼C:这个石榴有叶子,那个没有。

      师:这么多的石榴有的咧着嘴在笑,有的……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预设:开心、丰收、高兴。但幼儿说不出也没关系。)

      ②赏树

      师:除了石榴还看到了什么?

      幼:看到了许多树。

      师:哪里是树干,哪里是树枝呢?怎么看出来的?

      幼:粗粗的线是树干,细细的线是树枝。

      师:树干和树枝除了粗细不同,还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观察树枝与树干的线条,注意方向、长短、颜色深浅的不同。)

      幼:颜色有的深有的淡。

      师:你知道这个树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吗?怎么画出深浅不同的?原来浓墨和淡墨可以画出不同深浅的树。

      师:在绘画石榴树时,画家就用了简单的线,只是,它们长短不同、粗细不同、弯直不同,但却很好地表现出石榴树的不同姿态。

      ③更多欣赏

      师:画面上除了树干、树枝、石榴,还有什么?

      幼:还有很多颜色的点点。

      师:都有哪些颜色的点?它们可能是什么?

      幼:花朵、树叶、小鸟……

      师:是的,画家只是用一些简单的点来作画,却令我们感受到了这么多有趣美好的事物。

      ④表达对画面的整体感受

      师:秋天石榴都成熟了,想象一下在这样的一片有花有树、挂满石榴的石榴林中你会特别想干什么事呢?你可以试着说一说或者用动作做一做。

      小结:画家用一些简单又多变的点和线,让我们感觉到了石榴林的美,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要……

      3.认识画家吴冠中。

      顺势引出作者,帮助孩子们了解作品作者。

      师:想不想认识一下画这幅画的画家?(出示吴冠中照片)他叫吴冠中,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他画了许多国画,其中他特别喜欢用一些大大小小色彩不同的点和一些粗粗细细、弯弯曲曲的线的作画方式来表现事物的美。还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吴冠中爷爷也是我们江苏人呢!

      4.对比感知不同绘画作品中的点和线。

      利用吴冠中的另外两幅作品《秋声赋》和《鱼》,与《石榴》进行对比,让幼儿在对比的过程中,感受点、线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运用与表现。

      师:吴冠中爷爷还用点和线创作了许多作品呢,想不想再来看一看?(出示两幅作品)美不美?你喜欢哪一张?

    [阅读全文]...

2023-02-28 00:00:00
  • 大班美术教案:名画欣赏梦3篇

  • 教案,美术,大班
  •   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

      2、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孩子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梦。2

      、幼儿作画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毕加索的作品《梦》,师生共同欣赏。

      师: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一个大画家名字叫毕加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幅画。

      二、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

      1、师:画家画了一位什么人?她在做什么?(点击鼠标,出现作品《梦》);

      生: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

      师:我们来学学她的样子。

      2、师: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把它画得大大的,用了暖色的调子,小朋友,你们能感觉到红色和黄色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生:暖洋洋的。

      3、师:阿姨正在做梦,我们看看好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背景出现蓝色夜空)

      生:梦见了蓝色的夜晚,现在阿姨睡在冷色的调子里,不但睡得温暖、香甜,而且还很安静。

      4、师:她还在做梦呢?梦见了她睡在沙漠里,红色为主的沙漠给人什么感觉?(点击鼠标,切换背景)生:炎热的感觉。

      5、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切换背景)生:绿色的草地,以绿色为主的草地,让我们感觉空气很好,阿姨睡得很舒服。

      6、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出现背景)生:她梦见自己睡在海边,蓝色的`海水,让我们感觉海边好像有风要吹过来,很凉爽。

      三、启发幼儿作画

      小朋友,阿姨还梦见了什么?比如:她在阳台的月光下,或者绿色的花园里,不同环境的背景色调给我们的感觉不同,请你试试看,等会儿,我让阿姨搬到你那里去,好吗?

      四、过程指导

      1、对没构思好的幼儿,帮助其建立构思。

      2、对不太敢表现的幼儿,鼓励其大胆表现。

      3、通过表扬提示幼儿大胆使用色彩,涂画背景。

      五、评价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幼儿作品,请全班幼儿一起体验背景变化后的感受。

      课件设计思路与教学活动反思

      一、设计思路封面

      以蓝色泡泡模板为背景,依次出现美术欣赏、梦、设计者、制作者。

      图片一

      以盒式向内收缩出现名画《梦》,供幼儿欣赏,感受《梦》的意境。

      图片三

      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剪贴,去掉人物的背景图片四人物不变,插入蓝色夜空背景,让孩子感受蓝色给人冷、安静的感觉。

      图片五

      人物置于顶层,插入沙漠背景,让孩子感受红色给人暖、热的感觉。

      图片六

      人物置于顶层,插入绿色草地背景,让孩子感受绿色给人空气清馨的感觉。

      图片七

      人物置于顶层,插入海边背景,让孩子感受淡蓝色给人凉爽的感觉。

      图片八

      出现名画《梦》、图片四、五、六、七,供幼儿欣赏,鼓励幼儿大胆用色涂画背景。封底和封面背景相同,依次出现多谢指教等字样。

      二、教学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是名画欣赏,毕加索的《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其次是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幼儿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首先,设计的课件《梦》色彩鲜艳明快,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了美感,课件取代了传统教学法中的图片,让图片活了起来。其次,名画的背景采用蒙太奇式的切换,让孩子充分感受随着背景色调的变化,而引起的不同心理感受,这样幼儿很容易将抽象的色调理解转化为直观感受。课件取代了幻灯片的不覆盖性、多变形,名画的色彩明亮、课件制作巧妙,在这里课件发挥了它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对背景的设计大胆而丰富,小部分孩子画的非常有创意,大部分孩子想的奇妙却难以表达。孩子们很喜欢创作画,今后我将多设计想象画课题,开拓幼儿的思路,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泥塑小蜗牛》5篇

  • 教案,美术,大班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用牙刷喷画,体验用不同绘画工具绘画、玩色的乐趣。(重难点)

      2、培养幼儿绘画兴趣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惯,保持桌面干净。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用白色油画棒在纸上画有蓝天草地的背景6幅。

      2、红、黄、蓝、绿、紫颜料每组1份。

      3、剪刀、擦布人手一件。

      4、梳子、牙刷人手1份。

      5、排刷每桌2把。

      5、教师范画一幅。

      6、《蜗牛和黄鹂鸟》背景音乐活动过程:

      一、找蜗牛(入场)二、情境范画《五彩蜗牛》

      教师边讲述边以情境的方式画出《五彩蜗牛》

      (一)小朋友,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神奇的事把小蜗牛们变成五彩蜗牛?

      总结:是彩虹的五彩光照到它们身上把它们变成五彩蜗牛。

      (二)天上的彩虹妹妹把它身上那美丽的七彩色借给了汤老师,让我给大家变五彩蜗牛,你们想不想看我变呢?

      现在,我要拿出我的宝贝(出示牙刷、梳子)有了这2样宝贝我就可以变出五彩蜗牛。

      我要开始咯,请大家看仔细,听清楚了!

      1、结合儿歌教师示范一遍老师的五彩蜗牛是怎么变的?(请幼儿回答)

      2、请2名幼儿上台练*

      (1)请**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来变五彩蜗牛。(教师手把手和幼儿一起示范,结合儿歌)

      (2)现在,**小朋友上来,你也来变变五彩蜗牛,(第2次的时候请幼儿自己刷,并找出失败的原因。)

      要求:1、梳子不能放的太高,*距离可以更快的刷出五彩花。

      2、刷的时候一定要用力,动作要快。

      三、分组制作《五彩蜗牛》

      现在,老师要把这个本领传给中二班的每一个孩子,让你们也来变变五彩蜗牛,你们开心吗?今天学的这个本领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牙刷喷画》。

      要求:

      1、每组6个小朋友,要分工合作完成作品。2名幼儿负责刷蓝天和草地,另外4名孩子剪出蜗牛的形状,进行喷画。刷完底色的孩子也一起去喷画。

      2、喷的过程中蜗牛会卷起来,请不要用手去压,干后变直。

      3、待蜗牛和背景干后才能将它们上去。

      四、作品评价及欣赏作品附:情境故事《雨天的蜗牛》

      滴答滴答,下雨了!雨水落到地上,地上的小草变绿了,从泥土里慢慢的钻出来。

      花儿喝饱了水,也伸伸懒腰醒来了。

      瞧!小蜗牛们也慢慢从草丛里爬出来了,它们在雨里快乐的扭动着身体。

      好像在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过了许久,雨停了,天空变的更蓝,白云也慢慢飘出来了!

      太阳哥哥笑眯眯的出来了。这时,天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彩虹发出了漂亮的五彩光,把地上的小蜗牛们变成了五彩蜗牛。

      小梳子,*躺下;小牙刷,手中拿。

      123,喝口水;456,提起来,789,抖一抖。

      左刷刷,右刷刷,来来*用力刷,用力刷。

      下面喷出五彩花,五彩花。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将幼儿带入了小蜗牛的动物世界。幼儿在教师生动的语气语调的猜谜语的引导下,进入了活动,而且注意力集中,具有良好的倾听*惯。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性很高,始终处于“乐学”的状态,表达积极,思维活跃。在语言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脑、眼、耳、手、口并用,使幼儿通过视觉、听觉、言语等器官的相互联合,掌握运用语言交际的基本能力。活动中,教师制作的课件具有可操作性,根据故事的进展播放,幼儿从听到看,幼儿的情绪、注意力、思维等都随之而变化。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拓展性,给了幼儿很大的想象空间,巧妙的提问调动了幼儿学*的积极性,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无限的想象。

      【活动目标】

      1、体验用线条、图案装饰画面的乐趣。

      2、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并独立画出蜗牛形象

      3、能大胆地用线条和图案装饰画面中的蜗牛。

      【活动准备】

      1、各类蜗牛的图片。

    [阅读全文]...

2022-05-22 07:53:40
  •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沙画》

  • 教案,美术
  •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沙的特性的基础上,初步学*沙画的作画步骤。

      2、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景,大胆表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沙画的作画步骤。

      难点:把固体胶涂均匀。

      活动准备:

      1、小勺、大盘子、固体胶。

      2、桌子上放卡纸及油画棒、水彩笔、彩沙,幼儿任选一种材料作画,也可两种工具交替使用。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引起兴趣。老师请幼儿介绍去朱家尖看沙雕、到海边玩的经验并通过提问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提问:(1)为什么大家都爱去朱家尖玩?(2)在大海边还可以做些什么事?(3)沙可以做沙雕,还可以做什么?

      (二)老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讨论。让幼儿看看画上有什么,一起寻找这张画的“特别”之处,说说它与我们*时的画有什么不同?(有一处地方是用沙来代替的)老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技能及新的方法组合创作。

      (三)老师操作演示。

      重点演示作沙画的步骤:

      (1)决定画面中某一部分作沙画,留出不涂色;

      (2)将留出部分用固体胶涂均匀;

      (3)选择彩沙并将沙撒在固体胶上,用小勺背面抹匀;

      (4)把卡纸竖起,让多余的彩沙掉到大盘里;教师可让幼儿观察固体胶涂均匀与不均匀的不同效果,体会到做事认真、仔细与“美”的关系。

      (四)幼儿创作。

      (1)教师提示幼儿将*时所见到的海边风景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选择多种材料作画并选择最突出部分做沙画,选择合适的彩沙色彩。

      (3)当有的幼儿固体胶没涂均匀,沙画部分出现“漏洞”时,应劝阻幼儿不要加涂固体胶,否则会使画面一团糟,鼓励其下次尝试。

      (五)引导讲评。

      (1)将幼儿作品展示出来,集体找找或由作者介绍哪一部分是沙画。

      (2)说说制作时的体会。这样有助于幼儿动作的内化和思维发展,同时也为幼儿创设了相互学*,共享成功乐趣的环境。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准确性日趋提高,如果一成不变地使用同一种工具,同一种方法,将不利于促进手部肌肉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艺术的表现和创造。此活动结合我市特有的优势――沙雕,让幼儿对沙充满了神奇和向往,又迎合幼儿爱玩沙的心理,利用彩沙的特点与艺术活动相结合,为幼儿创设了大胆表现、自由创造、充分尝试的机会,能进一步扩大使用工具材料的'范围,体会多种材料组合创造的效果,从而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大班美术的活动优秀教案3篇

  • 教案,美术,大班
  •   特别的我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我们的幼儿是怎样体验行为艺术的呢?大班美术活动《特别的我》是一节引导幼儿初步体验行为艺术的课例,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合作完**体动态的描画以及对人体的装饰,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并了解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因为每一位幼儿都是非常特别的个体,他们的'所思所想,都会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在本节活动中我按照动作体验——线条勾画——欣赏装饰——合作创作——跳舞欢庆的顺序,让孩子从动作体验开始,以动作表达结束的方式,通过做一做、画一画、看一看、说一说,让孩子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自由舞蹈,大胆创作,群体合作,共同完成大幅的动态人物绘画作品,通过行为来体验艺术,在游戏的情境中收获快乐。

      【活动目标】

      1、幼儿合作完**体动态的描画和人体的装饰。

      2、在活动中请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3、使幼儿了解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活动准备】

      音乐带、半开纸7张、水彩笔、油画棒、水粉、毛刷、抹布、水桶、标志、范画、工作服、将幼儿分7组

      【重点难点】分组合作描画不同人体动态。

      【活动过程】

      1.欣赏范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张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画一张特别的画?

      2.游戏《木头人》。交代规则:首先,咱们做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女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听到音乐,做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美丽的木头人。 (发标志)男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游戏规则是听到音乐,做有趣的、可笑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有趣、可笑的木头人。

      3.教师示范。小朋友的动作都很特别,用什么办法能把咱们的动作留下来呢?某某小朋友到前面来,请你摆出一个特别的动作请大家欣赏,教师描画出该幼儿的体态。

      4.讨论:请7位身上有标志的小朋友上前摆各种各样的动作(站姿或卧姿)。大家共同分析7位小朋友的动作能不能画在纸上,将个别动作稍做改动。

      5.幼儿分7组,合作完**体姿态的描画。

      6.游戏《找信》。每组幼儿共同解读密信,分析信件中的艺术表现方式,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7.幼儿自由创作:运用线条,图案或者色彩装饰人体并为画面涂底色。

      8.欣赏作品:请幼儿谈一谈,哪一组作品中人物的动作清晰,色彩鲜艳,人体装饰的非常有特点。

      9.结束部分:欢庆舞。师生在音乐伴随下自由舞蹈,展示自我独特魅力。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特别的我3篇

  • 教案,美术,大班
  •   活动意图: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在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从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区别与任何人的独特个体,形成独立意识,进而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外形、名字、个性、能力等方面的独特性。利用漫画形式夸张地表现自己的特征。

      活动目标:

      1、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2、大胆、夸张地介绍自己的特征。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本班的幼儿照片两张。

      2、活动材料书。

      活动过程:

      1、我们一样吗?

      自己和小朋友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教师出示自己照片,这是谁?怎样看出来的?

      出示本班幼儿照片,是谁?怎样看出来的?

      2、特别的朋友

      翻看幼儿活动手册第一册第7页的照片,有三位朋友都说自己很特别,你们看出来没有?听听他们是怎样说的?

      教师按画页上的文字用夸张的语言描述人物特征。

      这三位小朋友哪几位有画像,你能找到吗?给照片与书上的漫画像连线。

      3、画一个特别的我

      找一找自己特别的地方。

      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自己头部的特征;

      以漫画手法画自己画像,夸张的表现自己的特征。

      4、自我描述

      与同伴交谈,说说自己特别的地方。

      展示自由画像,燕采用“我很特别,因为我……”的表述方式自我描述。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观察的重点从粗略引向细微,既是对幼儿观察能力更进一步的要求,也有利于幼儿感受个体的多样性。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自己和同伴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发现了孩子身上更多的闪光点。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收获了,更让我收获了。

      不足之处:

      绘画时,应强调将自己的特点画的夸张一些,多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使其共同提高。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10篇

  • 教案,美术
  •   活动目标:

      1.探索火柴捧插在圆片的圆心陀螺才能*衡转动的原理。

      2.能设计、制作不同图案的陀螺并发现陀螺转动时色彩和图案的奇妙变幻。

      3.喜欢动手制作彩色陀螺,体验将陀螺转动起来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的彩色陀螺,幼儿常见的陀螺玩具若干。

      2.圆形纸片(找好圆心)、废旧光盘,火柴棒、大头针、牙签,剪刀,彩色蜡笔、水彩笔、铅笔,尺子,双面胶、不干胶纸等。

      活动建议:

      1.请幼儿欣赏各种陀螺,探究陀螺转动的方法,激发幼儿制作彩色陀螺的兴趣。

      (1)请幼儿自由欣赏,找自己喜欢的陀螺玩一玩。

      (2)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陀螺转起来的?你还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小结:有的陀螺是用手转的,有的陀螺是用鞭子抽的,还有的陀螺是用到*的;彩色陀螺转动时图案和颜色有新变化。

      2.教师出示制作好的陀螺,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陀螺的组成及制作方法。

      提问:彩色陀螺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才能变成彩色陀螺?中心轴插在圆形纸片的什么位臵?为什么?

      小结:陀螺由纸片、中心轴、花衣裳组成,把火柴棒插在圆心位臵可以让陀螺在转动时保持*衡。

      3.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制作?我的陀螺?。

      (1)提问:你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陀螺?色彩和图案是怎样的?

      (2)幼儿交流自己设计、制作陀螺的想法。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把遇到的困难和自己的解决方法记在心里,制作完成后和同伴分享。

      4.组织幼儿开展?彩色陀螺旋转比赛?。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陀螺名称及制作步骤。

      组织幼儿玩一玩,比一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多啦A梦的形象特征大胆畅想,并能用语言完整讲述自己的设想。

      2、能综合运用多种技能创作表现不同造型、不同外观的多啦A梦生活用品,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看过《多啦A梦》的动画,熟悉多啦A梦的基本外形特征。

      材料准备:

      (1)多啦A梦毛绒玩具、多啦A梦花盆一个。

      (2)由多啦A梦衍生的生活用品图片制作的课件。

      (3)陶泥、陶艺制作工具。

      活动过程:

      1、幼儿听《多啦A梦》主题曲,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是哪部动画片里的?

      2、展示动画人物:多啦A梦,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师:今天多啦A梦来到我们班做客,瞧,你喜欢它吗?喜欢它什么地方?

      小结:多啦A梦很可爱,有一个又圆又大的脑袋,两只圆圆的眼睛,一张大大的嘴巴,还有三根胡须,最最特别的是身体上还有个神奇的半圆形口袋呢!

      3、欣赏图片,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1)师:除了在动画片里,你还在哪里见过多啦A梦?

      过渡: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人们都很喜欢多啦A梦,利用它还做了很多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欣赏多啦A梦衍生的生活用品。

      师:瞧,多啦A梦变成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多啦A梦的?

      过渡:设计师真有创意,利用多来A梦做出拖鞋,做出了……,你们喜欢吗?想不想自己也来当设计师,做出更有创意、与众不同的作品。

      师:谁来说说你想设计一件怎样的作品呢?准备怎么做?请你和好朋友们一起商量一下。

      4、交代制作要求,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师:大家的想法真不错,有的小朋友想做……有的想做……,但是我们的作品一定要把多啦A梦的外形特征表现出来,现在就请小设计师们试一试吧。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5、评价活动

    [阅读全文]...

2022-01-15 12: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