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琵琶声的句子

关于描写琵琶声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琵琶声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琵琶声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琵琶声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23) 语录(23k+) 说说(76k+) 名言(529) 诗词(31) 祝福(1k+) 心语(9k+)

  • 形容琵琶声音的词语

  • 声音,琵琶,写作
  • 形容琵琶声音的词语

      琵琶是我国民族传统弦乐器之一,根据演奏技法的不同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色,自古以来得到无数诗人的赞美,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就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琵琶技*指中具有颗粒性的长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形容琵琶声音的词语,欢迎阅读!

      1、玉珠走盘:形容琵琶声音清脆像大大小小的珠子落在玉盘上一样,非常动听。

      2、清脆:形容声音非常的清澈响亮。

      3、圆润:形容声音饱满润泽。

      4、浑厚:形容声音低沉有力。

      5、高亢:形容声音高昂,气势磅礴。

      扩展阅读:形容琵琶的句子

      1、初夏之夜,如水的凉风轻轻涤荡去了白天的喧嚣和浮躁,空气中处处弥漫的花香是那样的沁人心脾。

      2、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簇簇的水仙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花瓣紧紧合拢在一起,像一间间小房子,是不是里面住着一位花仙子;有的已经绽开了两三花瓣儿,犹如抱着琵琶半遮面的小姑娘,有的蓓蕾初绽像一只只精致的小风铃,传来了“叮叮当”的响声,好像演奏着一首首春之歌;还有的欣然怒放,像一位女王向人们炫耀……

      3、琵琶弦上语无凭。芳蔻梢头春有信。

      4、雪莲花晶莹的玉体在漂泊的琵琶声掀起的寒风中,象陈年老酒悠悠飘香。那撩人心扉的美丽有了别样的思绪,在圣歌作诗的青藏高原上空映刻时间的沧桑,安静地绘画雪山的冷峻和高原的野性。

      5、残觞酒凉,彼时西厢,玉屏风上雕鸳鸯,坐对铜镜贴花黄,薄唇点绛,影斜云纱窗,“梧桐叶上已三更。”反手琵琶语,弦月满西楼,绒雪沾衣袖。魂醉依旧,江畔枯柳,摇落繁华几时休?欲寄离愁,半生等谁回眸?

      6、小船在水面上荡漾,从这一座小桥穿行到另一座小桥,或高歌或吟唱,或轻抚古琴,听那苏州评弹的琵琶丁东声,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画面,又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惬意的安宁呢。

      7、琵琶爱听这件杀妻案,恋恋不忘的却是干枯的玫瑰花瓣。人生苦短,这粉碎了一切希望的噩耗打上门来了。无论将来多少年,她总觉过一天少一天。有的只是这么多,只有出的没有进的。黄昏她到花园里,学那个唱「可怜的秋香」的女孩子,在草地上蹦跳舞蹈。触摸每一棵树丛,每一个棚架,每一段围篱,感觉夕照从一切东西上淡去。

      8、一曲琵琶语,两眼泪花聚,相思苦,盼中守,朝看花开,暮数落瓣。香艳未散,最怜蕊残。欲借绛珠仙子花锄用,想给花瓣垒香冢。伤心问飞燕:几度风雨离人愁,陌上花语谁最忧?仰头问愁云:叠词展画是何意,闭月羞花为哪般?低眉问孤心,何时方得中秋月,何时才赴柳下约?

      9、月淡,风凄,一曲恒古的琵琶,飘酸了今生的眷恋。思念踏夜而来,滴滴流动在月海,纷纷扬扬落满成空的夜,丝丝声声刻留下的印记,碰撞着心底的蠢动,泪水溢满双眸,恣意地流下,似弦乐如泣如诉。

      10、一颗颗珍珠似的晨露在花瓣上闪闪发光;一张张粉嘟嘟的笑脸向人们张望,笑得那么灿烂。仅仅一条树枝上,就有几十朵樱花,而每一朵樱花,又有着各自迷人的姿态:有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如同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只开了两三瓣的小花,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啊;更有全部绽开的大樱花,对人们露出了热情的笑脸。樱花一丛丛,一簇簇,有大有小,有歪有斜,有浓有淡,更加显得多姿多彩。

      11、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12、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灵动,飘逸,清雅灵动得仿若手持琵琶的飞天,飘逸得犹如漫天轻盈的雪花,清雅得就像步步生莲的仙子。轻高曼舞载歌载舞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13、雨,多么有诗意的字啊,如天地日月酝酿之精英,似娇花嫩叶贡献之琼浆。春季。细雨蒙蒙,淅沥的`雨丝如琵琶细雨,打湿了绿瓦,给人春之润之感;夏季,狂风暴雨,给人夏之热之感,但伴随着丝丝凉意;秋季,细雨绵绵,漫天飞舞,给人秋之凉之感;冬季,雨中带雪,给人冬之洁之感,惬意之极。

      14、夏天是热情的吉普赛女郎,没有忧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完完全全地是否能够自己的喜怒哀乐。

      15、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好似仙女下凡,翩翩起舞;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怀抱琵琶,轻拨银弦……鞭炮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把天空衬得美丽无比。

      1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7、顺着两旁的通道走着,左右两侧载满了合欢苏铁,以及琵琶等树木,使得生意盎然,令人心情为之一爽。在通道尽头,有一片竹林,微风乍起,竹叶飒飒作响,仿佛在和每一个经过它的人问好。

      18、何时樱花雨情怨,朵花缠绵恋雨尘。笑傲书,黯然秋水波波逐,疗熬骨,情然俪水翩翩起。琵琶声色古韵调,宫女三千宠一人。伊人离去,君落魄与野山,君终日暗伤,每每回忆你与君的浪漫过往,嘴角便会扬起淡淡的笑意!

      19、谁在用我心爱的土琵琶,弹着一曲东风破。

      20、两颗红宝石般晶莹夺目的巨大球体被高塔巧妙地托起,恰似琵琶弦上奇妙的音符,在黄浦江潺潺流动的江水伴奏下,弹拔东方悦耳动听的乐声。

      形容琵琶声音的诗句

      描写琵琶的诗句

      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唐·白居易《琵琶行》

      译文:忽然听见江面传来阵阵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2、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一弹决破真珠囊,迸落金盘声断续。——唐·牛殳《琵琶行》

      译文:不知何人用刀削制的这一琵琶,三尺春天的冰一样难得,而且五音俱全。一但弹起来时,好象把真珠袋撕破,真珠迸落在金盘中发出时断时续的圆润声音。

      3、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宋·辛弃疾《贺新郎·赋琵琶》

      译文:佳人正在慢拨慢弹着琴,表达着心中的郁结,她的伤心泪沾湿了那美丽的长睫毛。

      4、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宋·苏轼《诉衷情·琵琶女》

      译文:小莲刚刚给琵琶调弦,声音清越,好像要冲破云天。

      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6、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译文: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2-08 10:59:43
  • 关于琵琶的句子 关于琵琶的唯美句子

  • 唯美,个性
  • 1、初夏之夜,如水的凉风轻轻涤荡去了白天的喧嚣和浮躁,空气中处处弥漫的花香是那样的沁人心脾。31、倒影的星星,就像无数珍珠洒落在波光粼粼的琵琶湾上,城市的夜晚是如此的浪漫多姿。站在岸边的艺术中心楼前,望着渐渐远去的人群,我默默地伸展着麻木的四肢,激动的心也慢慢*静下来。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3、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韦庄

    4、雪莲花晶莹的玉体在漂泊的琵琶声掀起的寒风中,象陈年老酒悠悠飘香。那撩人心扉的美丽有了别样的思绪,在圣歌作诗的青藏高原上空映刻时间的沧桑,安静地绘画雪山的冷峻和高原的野性。

    5、残觞酒凉,彼时西厢,玉屏风上雕鸳鸯,坐对铜镜贴花黄,薄唇点绛,影斜云纱窗,“梧桐叶上已三更。”反手琵琶语,弦月满西楼,绒雪沾衣袖。魂醉依旧,江畔枯柳,摇落繁华几时休?欲寄离愁,半生等谁回眸?

    6、小船在水面上荡漾,从这一座小桥穿行到另一座小桥,或高歌或吟唱,或轻抚古琴,听那苏州评弹的琵琶丁东声,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画面,又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惬意的安宁呢。

    7、琵琶爱听这件杀妻案,恋恋不忘的却是干枯的玫瑰花瓣。人生苦短,这粉碎了一切希望的噩耗打上门来了。无论将来多少年,她总觉过一天少一天。有的只是这么多,只有出的没有进的。黄昏她到花园里,学那个唱「可怜的秋香」的女孩子,在草地上蹦跳舞蹈。触摸每一棵树丛,每一个棚架,每一段围篱,感觉夕照从一切东西上淡去。

    8、一曲琵琶语,两眼泪花聚,相思苦,盼中守,朝看花开,暮数落瓣。香艳未散,最怜蕊残。欲借绛珠仙子花锄用,想给花瓣垒香冢。伤心问飞燕:几度风雨离人愁,陌上花语谁最忧?仰头问愁云:叠词展画是何意,闭月羞花为哪般?低眉问孤心,何时方得中秋月,何时才赴柳下约?

    9、月淡,风凄,一曲恒古的琵琶,飘酸了今生的眷恋。思念踏夜而来,滴滴流动在月海,纷纷扬扬落满成空的夜,丝丝声声刻留下的印记,碰撞着心底的蠢动,泪水溢满双眸,恣意地流下,似弦乐如泣如诉。

    10、一颗颗珍珠似的晨露在花瓣上闪闪发光;一张张粉嘟嘟的笑脸向人们张望,笑得那么灿烂。仅仅一条树枝上,就有几十朵樱花,而每一朵樱花,又有着各自迷人的姿态:有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如同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只开了两三瓣的小花,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啊;更有全部绽开的大樱花,对人们露出了热情的笑脸。樱花一丛丛,一簇簇,有大有小,有歪有斜,有浓有淡,更加显得多姿多彩。

    11、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12、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灵动,飘逸,清雅灵动得仿若手持琵琶的飞天,飘逸得犹如漫天轻盈的雪花,清雅得就像步步生莲的仙子。轻高曼舞载歌载舞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13、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辛弃疾《贺新郎》

    14、夏天是热情的吉普赛女郎,没有忧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完完全全地是否能够自己的喜怒哀乐。

    15、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好似仙女下凡,翩翩起舞;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怀抱琵琶,轻拨银弦……鞭炮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把天空衬得美丽无比。

    16、雪月风花,轻抚琵琶,弹不断千丝岁月。月下独酌,波澜不惊,玉潔渊清。曲终,霓裳迎风舞,散尽一世风华。

    1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

    18、琵琶弦上说相思。——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9、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20、上身一件玫瑰紫缎子水红锦袄,绣了繁密的花纹,衣襟上皆镶真珠翠领,外罩金边琵琶襟外袄,系一条粉霞锦绶藕丝缎裙,整个人恰如一枝笑迎春风的艳艳碧桃,十分娇艳。迎春髻上一支金丝八宝攒珠钗闪耀夺目,另点缀珠翠无数,一团珠光宝气。

    2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22、顺着两旁的通道走着,左右两侧载满了合欢苏铁,以及琵琶等树木,使得生意盎然,令人心情为之一爽。在通道尽头,有一片竹林,微风乍起,竹叶飒飒作响,仿佛在和每一个经过它的人问好。

    23、何时樱花雨情怨,朵花缠绵恋雨尘。笑傲书,黯然秋水波波逐,疗熬骨,情然俪水翩翩起。琵琶声色古韵调,宫女三千宠一人。伊人离去,君落魄与野山,君终日暗伤,每每回忆你与君的浪漫过往,嘴角便会扬起淡淡的笑意!

    24、谁在用我心爱的土琵琶,弹着一曲东风破。

    25、两颗红宝石般晶莹夺目的巨大球体被高塔巧妙地托起,恰似琵琶弦上奇妙的音符,在黄浦江潺潺流动的江水伴奏下,弹拔东方悦耳动听的乐声。

    26、琵琶弦上语无凭。芳蔻梢头春有信。

    27、静默的冬,哀吊的泪。一曲琵琶语,相思盼中守,朝看琼花,暮清寒。香墨未散,最怜君。欲借宋词舞字殇,转行垒词冢。伤心问雁兮?“几度风雨离人魂,陌上诗语谁最涙”、低眉问孤心,何时方得明月惜,何时才赴墨道场?

    28、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好似仙女下凡,翩翩起舞;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怀抱琵琶,轻拨银弦……鞭炮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把天空衬得美丽无比。

    29、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30、雨,多么有诗意的字啊,如天地日月酝酿之精英,似娇花嫩叶贡献之琼浆。春季。细雨蒙蒙,淅沥的雨丝如琵琶细雨,打湿了绿瓦,给人春之润之感;夏季,狂风暴雨,给人夏之热之感,但伴随着丝丝凉意;秋季,细雨绵绵,漫天飞舞,给人秋之凉之感;冬季,雨中带雪,给人冬之洁之感,惬意之极。

    31、倒影的星星,就像无数珍珠洒落在波光粼粼的琵琶湾上,城市的夜晚是如此的浪漫多姿。站在岸边的艺术中心楼前,望着渐渐远去的人群,我默默地伸展着麻木的四肢,激动的心也慢慢*静下来。

    3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33、玉人劝我酌流霞,急捻琵琶,缓捻琵琶。一从别后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一剪梅》

    34、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簇簇的水仙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花瓣紧紧合拢在一起,像一间间小房子,是不是里面住着一位花仙子;有的已经绽开了两三花瓣儿,犹如抱着琵琶半遮面的小姑娘,有的蓓蕾初绽像一只只精致的小风铃,传来了“叮叮当”的响声,好像演奏着一首首春之歌;还有的欣然怒放,像一位女王向人们炫耀……

    35、要我怎样形容你,猪腰子脸,可以*川原的胸部,琵琶样的大粗腿,黄金比例身材和你没缘。

    36、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37、我和你携手并肩,踩着粉色的花瓣一路向前。看着漫天的桃花雨,我和你伴着凉寺的钟声,坐在凉亭中畅饮交谈。一壶花酿,一首琵琶曲,如花般的爱情也在不经意中悄然绽放。

    38、冰封的泪,如流星陨落,跌碎了谁地思念。轮回之间,前尘已烟灭,梦中已模糊容颜。昆仑巅,江湖远,花谢花开花满天,叹红尘,落朱颜,天上人间。情如风,情如烟,琵琶一曲已千年。

    只见她一张鹅蛋粉脸,长方形大眼睛顾盼有神,粉面红唇,身量亦十分娇小,20、上身一件玫瑰紫缎子水红锦袄,绣了繁密的花纹,衣襟上皆镶真珠翠领,外罩金边琵琶襟外袄,系一条粉霞锦绶藕丝缎裙,整个人恰如一枝笑迎春风的艳艳碧桃,十分娇艳。迎春髻上一支金丝八宝攒珠钗闪耀夺目,另点缀珠翠无数,一团珠光宝气。

    40、一点朱砂,两方罗帕,三五鸿雁,乱了四季扬花。六弦绿漪,七星当挂,八九分相思,懒了十年琵琶。含泪微笑似痴狂,争奇斗艳,岂料断人肠。艳如啼血惹人泪,泪落花间花也醉。

    4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耍流氓。

    42、马尾巴绷琵琶——不值不谈

    43、大漠千里,黄沙漫漫,驼铃悠悠。你,一个柔韧的奇女子,王嫱,演绎出让人感伤的出塞的神话。一个江南水乡浸透温婉气息的女子却要在风沙裹蚀下把青丝熬成霜白,枯萎了红颜。又有谁可以承受这样的命运,而你,昭君,只是怀一幽怨的琵琶,留下了夕阳下无语的青冢。你,变坎坷的人生际遇为华夏史册上为民族和*而牺牲的永世光辉,熠熠生光。

    44、琵琶弦上说相思。——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45、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4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47、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8、喜欢秋天的色彩,总觉得没有哪个季节如秋天这般多姿多彩。绿有很多种,层次分明,不信去看看山间轻流的小溪,它至上而下记录着所有山峰的颜色。还有电影,红色,若有过一场霜,碧空下漫山遍红遍,层林尽染。起早上山的人还会看到薄雾中秋的倩影,若隐若现,不再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热烈,而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一如一个靓丽的少女,待嫁闰中。

    49、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50、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耳边充塞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或许,那个声音将不被人记起脚步声。爸爸有独特的脚步声,那声音永远很有节奏,似钢琴键上优美的滑音,如琵琶弦中“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清脆。鞋底与地面的每一次接触都体现一种艺术感。

    [阅读全文]...

2022-03-15 10:22:17
  • 赞美弹琵琶的句子21条

  • 赞美,琵琶
  • 1.琵琶声中闻杨柳,声声催天雨。谁念西风独自凉,只教断肠人望尽归来路。竹林摊琵琶,独自闲行独自吟。借问寂寞难耐否,斯人如逝。拆泪两行,泪落地即为相思雨。何以解忧,只怕一醉方休,来时醉卧云端笑人间。

    2.一首琵琶语,低眉续弹,续续弹,自叹息……多少红颜知事品人间真情永恒,怎奈人世苍凉……素手弹琵琶,只叹红颜已老。不如昔,自悲戚……少年不泛愁滋味,一纸书信,鸿雁连连……

    3.我爱民族乐器琵琶,所以我更爱弹奏它。琵琶的声音,如流水般一样清脆,特别是它的轮指,弹奏起来是那么的动听,谁听了都会陶醉。*时在家里,忙碌了一天的爸爸妈妈在休息时,我便会给他们弹上一曲,给全家人带去音乐的快乐,消除全身心的疲劳。

    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6.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筝。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7.一颗颗珍珠似的晨露在花瓣上闪闪发光;一张张粉嘟嘟的笑脸向人们张望,笑得那么灿烂。仅仅一条树枝上,就有几十朵樱花,而每一朵樱花,又有着各自迷人的姿态:有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如同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只开了两三瓣的小花,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啊;更有全部绽开的大樱花,对人们露出了热情的笑脸。樱花一丛丛,一簇簇,有大有小,有歪有斜,有浓有淡,更加显得多姿多彩。

    8.耳边荡开舒缓的旋律,我可以想象那个烟雨江南里款款走出的女子,撑着小纸伞,挪移着小碎步,江南的女子,每一个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是一个有着无穷韵味的诗。一曲《琵琶语》,一场琵琶雨。

    9.琵琶一曲断肠声,触拨当筵谪宦情。为语江洲白司马,留将眼泪哭苍生。

    10.上身一件玫瑰紫缎子水红锦袄,绣了繁密的花纹,衣襟上皆镶真珠翠领,外罩金边琵琶襟外袄,系一条粉霞锦绶藕丝缎裙,整个人恰如一枝笑迎春风的艳艳碧桃,十分娇艳。迎春髻上一支金丝八宝攒珠钗闪耀夺目,另点缀珠翠无数,一团珠光宝气。

    11.一曲琵琶语,两眼泪花聚,相思苦,盼中守,朝看花开,暮数落瓣。香艳未散,最怜蕊残。欲借绛珠仙子花锄用,想给花瓣垒香冢。伤心问飞燕:几度风雨离人愁,陌上花语谁最忧?仰头问愁云:叠词展画是何意,闭月羞花为哪般?低眉问孤心,何时方得中秋月,何时才赴柳下约?

    1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13.倒影的星星就像无数珍珠洒落在波光粼粼的琵琶“几度风雨离人魂陌上诗语谁最涙”低眉问孤心。

    14.出仕长安,尽忠京都,面折廷诤,天诏左黜。离帝京而谪洵阳,绝洞庭而至江州。湓江低湿满目尽黄芦苦竹;浔阳荒僻,两耳乃鹃啼猿鸣。春江花朝,唯诗词以相伴;秋水月夜,竟浊酒而为朋。风瑟瑟兮欲雨,云漠漠兮生烟。茕茕孑立,心以何忧;锦瑟流年,情以何堪?

    15.初夏之夜,如水的凉风轻轻涤荡去了白天的喧嚣和浮躁,空气中处处弥漫的花香是那样的沁人心脾。倒影的星星,就像无数珍珠洒落在波光粼粼的琵琶湾上,城市的夜晚是如此的浪漫多姿。站在岸边的艺术中心楼前,望着渐渐远去的人群,我默默地伸展着麻木的四肢,激动的心也慢慢*静下来。

    16.关于琵琶古诗词 赞美琵琶诗句有哪些 关于琵琶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琵琶的诗句 和。

    17.幽幽的琵琶声响起,悠悠的穿越千年你能禅透这[琵琶语],你就懂我了。我们可以不相爱,甚至永不相见,但是我对你的眷恋喲,就像这[琵琶语],悠悠的穿越千年

    18.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灵动,飘逸,清雅灵动得仿若手持琵琶的飞天,飘逸得犹如漫天轻盈的雪花,清雅得就像步步生莲的仙子。轻高曼舞载歌载舞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1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

    20.琵琶爱听这件杀妻案,恋恋不忘的却是干枯的玫瑰花瓣。人生苦短,这粉碎了一切希望的噩耗打上门来了。无论将来多少年,她总觉过一天少一天。有的只是这么多,只有出的没有进的。黄昏她到花园里,学那个唱「可怜的秋香」的女孩子,在草地上蹦跳舞蹈。触摸每一棵树丛,每一个棚架,每一段围篱,感觉夕照从一切东西上淡去。

    21.琵琶女弹奏的好,更好的是白居易用文字描述出了音乐的美。并且诗歌本身不仅是为了说琵琶女弹的好,更是要用音声来说情感。即在传达出音乐美的同时,也表现出女子心意不*,忧虑万千。《霓裳羽衣曲》来源说法不一,如有唐玄宗自创说,刘梦得诗云:“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年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元微之《法曲诗》云:“明皇进旧曲,玉座流新制,凤管迭参差,霓裳竞摇曵。”,但无一例外,皆不伤感。可诗人分明听到“别有幽愁暗恨生”。听话听音,听曲听调,才能欣赏音乐之情和弹奏者之情,把握弹奏者的脉搏。从另一个角度讲,只有曲情合一,方可最美而动人,所谓“尽美矣,又尽也”。

    [阅读全文]...

2022-01-09 07:11:37
  • 关于琵琶的唯美句子

  • 琵琶,唯美
  •   《关于琵琶的唯美句子》是由心情说说网小编[鲸落]整理,都是精选的原创句子,本篇内容包含31条句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阅览一下这些经典句子吧。

      1、真羡慕小时候,披上了被子我就是小公主。

      2、我不是很想妳,只是每次醒来,第一个想到妳。

      3、黑色星期五这天,收到此条短信的人都会有意外惊喜:好运降临你,黑色恐怖远离你,和变吉利,你若转发此短信,让好运快乐传递,你就幸运一辈子。

      4、“遇事不决,可问春风,春风不语,既随本心。”

      5、为什么到最后我还是那么在乎你。

      6、。你不知道我为什么离开你。不知道我为什么狠下心。

      7、落叶飘下而知秋,友情长久如美酒,天气虽凉人无忧,岁月流走人依旧,好友带来问候,风寒露重,我们深厚的友情会一直相守,祝福好朋友寒露快乐。

      8、我付出一生的時間,想要忘記妳

      9、今天、才發現,她陪在尔身邊、尔過德比以前快樂。。。。。

      10、只是你不要用冷漠来对我,我会很难受。

      11、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成了显摆;难过分享错了人,就成了矫情,甚至一个笑话。

      12、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13、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是基于我在这里、当好你也在这里的前提?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分吗?——张晓风

      14、每每说起你的时候嘴角总是不自觉上扬

      15、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16、我爱我家,我感觉自己就是最幸福的小孩。

      17、:他让我红了眼眶,我却笑着原谅。

      18、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生活不简单,尽量简单过。幸福不是房子有多大,而是房里的笑声有多甜。与其多心,不如少根筋。八月你好。

      19、花翩飞;雨迷离;一朝离别尘缘尽。

      20、为什么有了变身器还不能变成凹凸曼?

      21、男人有还不如姐妹呢。

      22、青春,无非是壹场盛世流年,我站在那里,等壹个未知的归期。

      23、逃避更多的无奈与遗憾,死寂,只有窗外声嘶力竭的鸣蝉。

      24、年龄没有问题,心态决定状态;成功没有问题,思路决定出路;快乐没有问题,想法决定方法;问候没有问题,联系决定关系。五四青年节,祝福愿你幸福。

      25、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

      26、我的世界不大只有。MB

      27、我并不独特,却也独一无

      28、阳光甚好,和祁大人一起上班,乐哉乐哉y^o^y

      29、原来伤心的天下里只有服输的权利。

      30、呢谁、等我看透世间的风景‘你能借我肩膀陪我看细水长流么?

      31、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达尔文

    [阅读全文]...

2022-07-16 11:58:32
  • 形容琵琶弹奏好的句子

  • 优美
  • 求描写琵琶弹的好的和女子有才华的诗词句!

    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弹琵琶的诗句1.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作者:张伯淳 朝代:元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

    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

    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

    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筝。

    落红。

    天气暖犹轻。

    洗耳为渠听。

    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

    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

    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2.菩萨蛮 作者:韦庄 朝代:唐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3.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贺新郎·赋宋代:辛弃疾 凤尾拨。

    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

    最苦浔头客,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

    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

    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

    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千古事,云飞烟灭。

    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2、琵琶唐代:李峤 朱弦闻岱谷,铄质本多端。

    半月分弦出,丛花拂面安。

    将军曾制曲,司马屡陪观。

    本是胡中乐,希君马上弹。

    3、凉州词二首之一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琵琶亭宋代:张于湖 江州司马旧知音,流落江湖感更深。

    万里故人明月夜,琵琶不作亦沾襟。

    浔阳江上琵琶月,彭泽门前杨柳风。

    两贤抵许不相似,哀乐虽殊吾意同。

    5、从军行七首之一唐代: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看似柔弱的手指飞快地在黑白琴键中跳跃,永不停歇似的挥洒属于音乐的汗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阅读全文]...

2021-12-15 05:27:53
  • *乐器文化之琵琶

  • 琵琶,文化,体育
  • *乐器文化之琵琶

      引导语: *乐器文化悠久,这些美丽而神奇的乐器都是*人民的智慧结晶,一曲曲美妙的乐曲仿佛是在向世人述说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面大家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乐器文化之琵琶吧,谢谢您的阅读,祝您阅读愉快。

      一、简介

      琵琶(英文名“Lute”),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比”指“琴弦等列”。“巴”指这种乐器总是附着在演奏者身上,和琴瑟不接触人体相异。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

      **代汉族民族音乐史上有“海派”(浦东派)琵琶和“浙派”(*湖派)琵琶两大流派。*湖派琵琶艺术对研究民族音乐史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

      二、琵琶历史

      1.起源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所以说当时的“琵琶”形状类似,大小有别,像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琵琶是*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广,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演奏时左手各指按弦于相应品位处,右手戴赛璐璐(或玳瑁)等材料制成的假指甲拨弦发音。

      大约在秦朝,开始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因为弹奏时主要用两种方法:向前弹出去叫“批”,向后挑起来叫“把”,所以人们就叫它“批把”。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便改称琵琶。

      到了南北朝时,从西域传来了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条弦的乐器,有人就把它和*的琵琶结合起来,改制成新式琵琶。在演奏方法上,改横抱式为竖抱式,改拨子拨奏为右手五指弹奏。经过不知多少艺术家的改进,才成为如今的四相十三品及六相二十四品的两种琵琶。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批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南朝王僧虔《技录》:“魏文德皇后雅善琵琶。明帝尝引后衣乞为音乐,时杨阜在侧,问帝曰:‘太后,陛下嫡母,君礼岂在邪?’帝愧然缩手,后乃出。倾之,帝谓阜曰:‘吾知卿敬节,然诚因吾心虑不*,今从卿言,不得茫茫湘水,见伊人焉?’此言后之音律高妙。”可知在魏晋时期,“琵琶”之称正式进入宫廷。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当时称作“胡琵琶”。其形状为曲颈,梨形音箱,有四柱四弦,很像在*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或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

      从北齐到唐代,是琵琶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原籍曹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北一带)的曹氏琵琶家族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北齐至隋代的曹妙达,因善琵琶在北齐时即被封王,入隋后又被任为宫中乐官,于太乐教*琵琶技艺。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2.发展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随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着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琵琶构造方面最明显的改变是由四个音位增至十六个(即四相十二品)。同时它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由于以上这俩项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种。归纳起来,右手指法分两个系统:一、轮指系统,二、弹挑系统。左手指法也分两个系统:一、按指系统,二、推拉系统。

      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涌出了大量的琵琶演奏者和乐曲,如唐代世居长安的曹保,其子曹善才,其孙曹纲,都是著名的琵琶演奏家,为世人所推崇,诗人对其高超技艺亦多有诗作赞颂,曹纲的演奏,右手刚劲有力,“拨若风雨”,另与之齐名的裴兴奴则左手按弦微妙,“善于拢捻”,故当时乐坛有“曹纲有右手,兴奴有左手”之誉。来自西域疏勒的“五弦”名手裴神符是唐太宗最看重为宫廷乐师之一,他首创了琵琶手指弹法;康昆仑号称琵琶第一手,段善本则是有名的.佛殿乐师,后与康昆仑琵琶比赛后,进入宫廷成为皇家乐师。

      唐社佑《通典》云:“坐部伎即燕乐,以琵琶为主,故谓之琵琶曲。”在唐代的文献记载和诗词中,有许多描述琵琶音乐的精采篇章,说明那时的琵琶演奏技巧已有很大进步,表现力十分丰富。

      三、琵琶流派

      (一)、无锡派

      清代初叶,琵琶分南、北两派。南派,即浙*,以陈牧夫为代表,用下出轮。擅长的乐曲有《海青》、《卸甲》、《月儿高》、《普庵咒》、《将军令》、《水军操演》、《陈隋》、《武林逸韵》等。北派,即直隶派,以王君锡为代表,用上出轮。擅长的乐曲有《十面埋伏》、《夕阳箫鼓》、《小普庵咒》、《燕乐正声》等,无锡华秋萍、华子同两人向南北两派学*,编着《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三卷,采用工尺谱,有较完整的指法记载,是*最早印行的琵琶谱。由华氏传授的流派遂被称作无锡派。

      《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前后出版三次,对后世学者的影响较大,对研究琵琶古谱,提供了宝贵资料。尽管无锡派嫡派传人不多。按照《华氏谱》原谱演奏的人也很少,但其他各派或多或少地采用了《华氏谱》中部分乐曲整理了现在流行的演奏话。因此,无锡派在清代中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琵琶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湖派

      *湖派以李芳园为代表,李家为琵琶世家,五代操琴,李芳园之父常携琴交游,遍访名家,李芳园在家庭的熏陶下,自誉“琵琶癖”,不仅技艺超群,且编撰《南北派大曲琵琶新谱》,清光绪二十一年出版发行,后人称之为《李氏谱》,由李氏传授的流派称作*湖派。

      *湖派以李其钰、李芳园、吴梦飞以及吴柏君、朱荇青(朱英)等世代相传,流传有《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怡怡室琵琶谱》、《朱英琵琶谱》等。

      吴梦飞曾得到李芳园的亲授,后又从李其钰的学生张子良,常在上海演出,艺术活动相当广泛,对弘扬*湖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朱荇青师承李芳园高足吴柏君,针对《华氏谱》“左手按弦惟大禁两指不用”,首创了运用左手大指按托之法,并突破了不用小指按音的禁区。

      *湖派的演奏有文有武,文曲细腻,常配以虚拟舒缓动作加强余音袅袅之感。武曲讲究气势,以下出轮为主(《将军令》用的是上出轮)。*湖派琵琶对当今琵琶的各种风格的形成有相当的影响。

      (三)、浦东派

      浦乐派传自鞠士林,以鞠士林、鞠茂堂、陈子敬、倪清泉、沈浩初等师承相传,流传有《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琵琶谱》、《养正轩琵琶谱》等。

      鞠士林是清乾隆嘉庆年间南汇县惠南人,生卒年月不详,性好交游,有“江南第一手”之誊。据说,鞠有一次坐船至苏州浒墅关,由于时晚城门已经关闭,鞠遂操琵琶消遣,守关官兵为其琴声所动,喜而开关放行,故有“弹开浒墅关”之美传。鞠士林留有《闲叙幽音》手抄琵琶谱,此谱于1983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题名为《鞠士林琵琶谱》。

      鞠士林的弟子有鞠茂堂、陈子敬、程春塘等,据《南沙杂志》载:“是时吾邑善弹琵琶者有:一为先生,一为陈子敬。子敬常旅食在外,忆光绪丁亥(1887)至上海东门外王家,适子敬在坐,见指套铜甲,弹《霸王卸甲》,声调洪亮,有拔山盖世气概。人谓:陈善武套,程善文套。”浦东派的锣鼓技法就始于陈,陈的弟子曹静楼最擅长此技。陈另一弟子倪清泉用的琵琶比一般要大要长,叫大套琵琶,很能突出武曲的气势。

      陈的再传弟子沈浩初,对浦东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培养了大量琵琶演奏家,整理出版《养正轩琵琶谱》。

      浦东派琵琶的特点是:武曲气势雄伟,擅用大琵琶,开弓饱满、力度强烈,文曲沉静细腻。其富有特色的传统技法有:夹滚、长夹滚、各种夹弹和夹扫、大摭分、飞、双飞、轮滚四条弦、弦数变化、并四条三条二条弦、扫撇、八声的凤点头、多种吟奏、音色变化奏法、锣鼓奏法等等。

      (四)、崇明派

      崇明地处上海东北角,以《瀛洲古调》琵琶谱师承传授的,由于发源于崇明岛,后人就称崇明派。崇明派以蒋泰、黄秀亭、沈肇州以及樊紫云、樊少云等世代相传,以隽永、秀丽的文曲风格闻名于世。崇明派琵琶可追溯到三百余年的清康熙年间,那时,北派琵琶传入崇明*邻的通州地区,有白在湄、自彧如父子、樊花坡、杨廷果等人。早期崇明派琵琶,是承袭了白在湄的北派琵琶,其风格的演变受当地风土人情的影响。

      1916年沈肇州编《瀛洲古调》的出版及徐立荪重编后改称《梅庵琵琶谱》出版,遂使崇明派琵琶得以发扬光大。**现代国乐大师刘天华于1918年随沈氏学*瀛洲古调琵琶曲,并把这些乐曲带到各地演奏,而且于1928年灌制了该派主要乐曲《飞花点翠》,这对推广崇明派琵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崇明派琵琶指法要求“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雅正之乐,音不过高,节不过促”。尤其轮指以“下出轮”见长,故而音响细腻柔和,善于表现文静、幽雅的情感,具有闲适、纤巧的情趣。同时,“重夹轻轮”,偏爱单音与夹弹,认为“轮指虽易人耳,然多则犯低而失雅”。因此,其曲目多为文板小曲,其中著名的《飞花点翠》、《昭君怨》等慢板、文板乐曲,典雅、端正;《鱼儿戏水》等小曲,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五)、汪派

      汪派也叫上海派,是20世纪以来,*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琵琶流派,也是唯一以个人命名的流派。上海派的形成,掀起了*琵琶发展历史上第三次高潮。

      汪昱庭的琵琶技艺启蒙于王惠生。后王惠生把陈子敬琵琶谱传授给汪。后又得过浦东派倪青泉、曹静楼与*湖派殷纪*传授,兼收并蓄,把琵琶传统古谱根据实际演奏花音编写出演奏谱,广为传授。

      汪氏传授学生都用工尺谱,而且每都亲笔抄写后送给学生,至今已成为珍贵的墨宝。凡根据汪氏传谱演奏的,后人称为汪派。林石城编写并于1959年由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琵琶演奏法》中,首先用文字形式把“上海汪昱庭派”列为琵琶流派之一。汪派的演奏特点首先在于,当时一般南派琵琶以下出轮为多,而汪氏却创造性地运用上出轮,从而奠定了琵琶运用上出轮的基础。其次,他不拘泥于传统奏法,对古谱加以精心修改,使之更为精练,取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效果。汪派琵琶的演奏刚劲有力,感人颇深。

      汪氏培养了一大批现、当代优秀的琵琶演奏家。如卫仲乐、孙裕德、李廷松、程午加、蒋风之等。

      四、基本构造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琵琶的头部,由“弦槽”、四只“轸子(弦轴)”、“山口”等组成。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位”之处,颈的上端叠出部称“枕”中与中下部是“品位”,相与品古代都称作“柱”,是一种音位装置。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狭下阔,底呈半圆,中空,即音箱;品位粘在用梧桐板制成的“面板”上,四条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个小孔内,在覆手中央处的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称作“纳音”或“出音孔”。身部背面,称作“琵琶背”,背的上端与头相接,背的中下部与面板相粘接,腹内另有二条横档和几个音柱,安置在一定的部位处;背料用紫檀、黑料、老红木、花梨木、香红木等制成的是上品,用白木制成的是普及品,因为紫檀、红木等木料善于在弹奏中发出自然泛音来。

      琵琶由六个相、二十四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静的空旷地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

      优质琵琶声音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诗中所描绘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如今已不再是诗人的艺术夸张,而是当代琵琶名副其实的演奏效果。

      琵琶的“头”与“身”以及“轸子”多以硬木、色木、铁梨木、花梨木、鸡翅木、酸枝木、黑檀木、紫檀木为主要材质。其中高档琵琶轴相还有以牛角、牛骨、象牙等制作。板采用的是河南兰考桐木面板,扶手多为多年生毛竹为材料。

    [阅读全文]...

2022-07-10 02:07:09
  • 琵琶行音乐描写句子赏析

  • 音乐,阅读
  • 琵琶行音乐描写句子赏析

      《琵琶行》中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琵琶行中对音乐描写的句子的赏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琵琶行》音乐描写的句子赏析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先写琵琶女略拨琴弦试音,便已经令人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足见琵琶女技艺之高超。接着通过对琵琶女动作神态以及演奏曲目等一系列的描写,既体现了她弹琴的技艺精湛,又表现了她借曲子抒发内心情感的意图。

      第一乐段: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了“嘈嘈”“切切”模拟声音,又用“急雨”“私语”的意象来表现,使得音乐的描写更加形象。但这还不够表达这时的曲调,于是出现了私语急雨交错,大珠小珠落玉盘听觉与视觉并现的描写,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充分表现了音乐刚开始时急切愉悦的感情。

      第二乐段: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暂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音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此时的音乐充满了幽愁暗恨,令人几以为曲子已经结束了。

      第三乐段: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无声中蕴含了无尽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像银瓶破裂水浆迸发,铁骑突出刀枪轰鸣般,乐曲迎来了激越雄壮的高潮。

      曲终: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乐曲才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

      (心月白,余韵无穷:作者用最后一句的侧面烘托,体现了无尽的音乐魅力)

      音乐描写运用的手法:比喻、双声

      《琵琶行》整体赏析

      本题为《琵琶引并序》,“序”里却写作“行”。“行”和“引”,都是乐府歌辞的一体。“序”文如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一十二”当是传刻之误。宋人戴复古在《琵琶行诗》里已经指出:“一写六百十六字。”

      《琵琶行》和《长恨歌》是各有独创性的名作。早在作者生前,已经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此后,一直传诵国内外,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如“序”中所说,诗里所写的是作者由长安贬到九江期间在船上听一位长安故倡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

      宋人洪迈认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作者是通过虚构的情节,抒发他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容斋随笔》卷七),这是抓住了要害的。但那虚构的情节既然真实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就诗的客观意义说,它也抒发了“长安故倡”的“天涯沦落之恨”。看不到这一点,同样有片面性。

      诗人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从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写琵琶女的出场。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就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无怪乎“主人忘归客不发”,要“寻声暗问弹者谁”、“移船相*邀相见”了。

      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拿身份。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

      下面的一大段,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撚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但作者的才华还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面对这个形象,怎能不一洒同情之泪!

      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坦露了自我形象。“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那个“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实行仁政而遭受打击,从长安贬到九江,心情很痛苦。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的时候,就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发出了深长的叹息声。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的情况和作者被贬以前的情况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呢?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以后的处境是不是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呢?看来是有的,要不然,怎么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琵琶的时候,那声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转来又激动了“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青衫。

      把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琵琶女的遭遇,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作如此细致生动的描写,并寄予无限同情,这在以前的诗歌中还是罕见的。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绝唱。它最突出的特点是:音乐的描写和叙事紧紧结合,始终贯穿着一个“情”字。

      诗的开头,写情中之景:琵瑟秋风,茫茫江月。就在这愁惨的氛围中,传来了琵琶的声音,声和情融为一体,引起人们的悬念。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接着,诗就转入了对音乐的正面描写。先写定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定音中就已经透露了情的消息。“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那深沉、掩抑的基调,如泣如诉,动人地描述了琵琶女不得志的一生。

      然后,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他所感受到的音色、旋律,形象地再现出来。他先用象声词“嘈嘈”、“切切”来摹拟大弦沉浊的低音和小弦细碎的高音,又用“如急雨”、“如私语”这些贴切的比喻使它们形象化。大弦、小弦交错弹拨,声音高低错落,珠圆玉润,又使人想象到大珠、小珠洒落在玉盘中的色泽和音响。它们组成的动人旋律,一时象黄莺在花下娇啼那样宛转流畅,一时又流泉在冰下呜咽那样抑塞深沉。这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他或许在痛惜自己孤独中度过的良辰,思念着亲人挚友;琵琶女想到的又是什么呢?她或许想到过去的“秋月春风等闲度”,今天的“绕船月明江水寒”,正在悲伤自己的沦落……“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使有共同不幸遭遇的琵琶女和诗人初次相逢就声气相通,成为知音、知己。

      用音乐描写来叙事、抒情,是《琵琶行》独特的艺术构思。在诗里,音乐描写是明线、主线,中间两段叙事,只是对音乐语汇的印证和补充。不正是琵琶女从少年欢乐到老大飘沦的一生的娓娓倾诉?“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音乐的旋律从缓慢又走向休止。这“休止”造成的无声,表达了许多用声音无法表达的感情。“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人们可以在音乐所形成的氛围中,结合个人的感受去联想,去创造它,丰富它。“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无声”之中,有着多么丰富的内涵!

      “无声”,还意味着力量的积累,接踵而来的,便是强烈的爆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呼天抢地,急促高昂,这是被侮辱、被损害者的质问和控拆!至此,乐曲进入了高潮,琵琶女的感情也发展到了高潮。就在四座听众的心灵为这惊心动魄的旋律所震撼的时候,突然,“四弦一声如裂帛”,乐曲戞然而止,无穷的余味弥漫江天……“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诗人用这清幽寂静的画面,一扫琵琶的急响繁弦所造成的气氛,让人们转眼之间回到了现实世界:还是那“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夜晚,还是那“别时茫茫江侵月”的秋江,只是浸在江心的初月已升到中天,把清冷的光辉洒向人寰,如有所思,如有所待,它象征着音乐的悠悠余韵,暗示着音乐在人们心目中所造成的境界。这时,诗人想到的是什么呢?“春江花朝诗从写音乐开始,又以写音乐结束,“情”字贯注其中。

      清代人徐增评价这首诗说:“‘未成曲调先有情’,情,实也,人各有情。司马迁谪,复当离别,此乐天之情也;嫁与商人,不得遂意,此妇人之情也……俱在琵琶上传神……”正是含孕着深情的音乐描写,使这首诗卓立于唐代描写音乐的诗海中,流传千古。诚如清代诗人张维屏所说:“枫叶荻花何处寻?江州城外柳阴阴。开元法曲无人记,一曲琵琶说到今。”

    [阅读全文]...

2022-06-23 23:16:02
  • 关于琵琶的诗句

  •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横笛弄秋月,琵琶弹陌桑。——李白《夜别张五》

    琵琶亭畔野花秋,长江自流。——张可久《醉太*·春情乌云髻》

    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响琵琶。——张炎《思佳客·梦里瞢腾说梦华》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李贺《秦王饮酒》

    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刘过《贺新郎·老去相如倦》

    娟娟缺月西南落,相思拨断琵琶索。——苏轼《菩萨蛮·述古*上》

    谁使琵琶声到耳,轻赋荻花枫叶。——王之道《念奴娇·碧天无际》

    危亭未榜名琵琶,尚有枫叶连荻花。——张耒《题江州琵琶亭》

    枫叶荻花秋正好,琵琶休听郁轮袍。——周密《寄牟德范九江幕府》

    已闻桂蠹化蝴蝶,忍听鹦鹉呼琵琶。——郭登《楸子树》

    琵琶弦上语无凭,豆蔻梢头春有信。——晏几道《玉楼春·离鸾照罢尘生镜》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昵昵琵琶恩怨语,春笋轻笼翠袖。——刘过《贺新郎·多病刘郎瘦》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白居易《琵琶行》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白居易《琵琶行》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白居易《琵琶行》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白居易《琵琶行》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

    跳脱看年命,琵琶道吉凶。——李贺《恼公》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李颀《古意》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李颀《古从军行》

    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贯云石《蟾宫曲·送春》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月笼沙,十年心事付琵琶。——张可久《殿前欢·离思》

    自把琵琶,灯前弹罢。——张可久《朝天子·春思》

    马上琵琶关塞黑。——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今宵风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张先《木兰花·和孙公素别安陆》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王安石《清*乐·留春不住》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王安石《明妃曲》

    谩惆怅,抱琵琶、闲过此秋。——王沂孙《声声慢·和周草窗》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仲容铜琵琶,项直声凄凄。——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

    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渰着个琵琶。——卢挚《蟾宫曲·沙三伴哥来嗏》

    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淹着个琵琶。——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记相逢二八芳华,心事年来,付与琵琶。——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一曲琵琶,泪湿青衫,恨满天涯!洛阳怀古河南杜鹃声啼破南柯,恨流尽繁华,洛水寒波。——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琵琶冷江空月惨,泪痕淹司马青衫。——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即事竹槛敲苍玉,蕉窗映绿纱,笑语间琵琶。——张可久《梧叶儿·春日郊行长》

    千杯虏酒安能醉,一曲琵琶不忍弹。——曾季貍《秦女行》

    鲜卑语熟更琵琶,渠向人前亦自誇。——周孚《题彭氏韦经堂·其一》

    有奴善吹笙,有婢弹琵琶。——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新楼北园偶集从孙公度…皆先归》

    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寒山《诗三百三首》

    [阅读全文]...

2022-04-03 01:03:49
  • 琵琶行的诗意

  • 诗意
  •   《琵琶行》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

      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

      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

      低眉琵琶行。郑重作

      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又作《绿腰》或《录要》)。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阅读全文]...

2022-01-03 15:04:16
描写琵琶声的句子 - 句子
描写琵琶声的句子 - 语录
描写琵琶声的句子 - 说说
描写琵琶声的句子 - 名言
描写琵琶声的句子 - 诗词
描写琵琶声的句子 - 祝福
描写琵琶声的句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