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成语

关于读书的成语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读书的成语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读书的成语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读书的成语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读书的成语

  • 成语,读书,好词好句
  • 读书的成语

      1、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2、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3、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4、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5、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6、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7、雪天萤*: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8、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9、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10、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11、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12、萤窗雪案:为勤学苦读的典实。

      13、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4、十载寒窗:载:年。指长期苦读。

      15、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16、黄卷青灯: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口诵心惟:诵:朗读;惟:思考。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磨杵成针: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投袂而起: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闻鸡起舞:闻:听到。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

      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勤奋不知疲倦。

      探赜索隐:探:寻求,探测;赜:幽深玄妙;索:搜求;隐:隐秘。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

      钩深致远:致:招致。探取深处的,使远处的到来。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

      学而不厌:厌:满足。学*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

      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宵衣旰食: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仰屋著书:仰:脸向上;着:写。形容一心放在着作上。

      冥行擿埴:冥:昏暗;冥行:夜间行路;擿:点;埴:地。夜间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着手杖点地而行。比喻研求学问,不识门径,暗中探索。

      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暗中摸索:摸索:寻求,探索。在黑暗中寻找。后比喻没有人指导,独自钻研。

      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兢兢业业: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不敢旁骛: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

      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朱买臣负薪读书)

    [阅读全文]...

2022-11-04 18:41:38
  • 读书成语

  • 成语,读书
  •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读书君子] 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发愤读书。

      [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十年读书] 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然荻读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勤奋。

      [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徒读父书]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胜读十年书] 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骑牛读汉书] 形容刻苦攻读。

      [书读五车]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读书的成语

  • 成语,读书,好词好句
  • 读书的成语

      1、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2、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3、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4、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5、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6、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7、雪天萤*: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8、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9、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10、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11、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12、萤窗雪案:为勤学苦读的典实。

      13、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4、十载寒窗:载:年。指长期苦读。

      15、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16、黄卷青灯: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口诵心惟:诵:朗读;惟:思考。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磨杵成针: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投袂而起: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闻鸡起舞:闻:听到。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

      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勤奋不知疲倦。

      探赜索隐:探:寻求,探测;赜:幽深玄妙;索:搜求;隐:隐秘。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

      钩深致远:致:招致。探取深处的,使远处的到来。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

      学而不厌:厌:满足。学*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

      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宵衣旰食: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仰屋著书:仰:脸向上;着:写。形容一心放在着作上。

      冥行擿埴:冥:昏暗;冥行:夜间行路;擿:点;埴:地。夜间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着手杖点地而行。比喻研求学问,不识门径,暗中探索。

      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暗中摸索:摸索:寻求,探索。在黑暗中寻找。后比喻没有人指导,独自钻研。

      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兢兢业业: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不敢旁骛: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里面去。

      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朱买臣负薪读书)

    [阅读全文]...

2022-11-04 18:41:38
  • 读书的唯美成语

  • 成语,读书
  •   1、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2、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3、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4、枕典*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

      5、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发愤读书。

      6、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7、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8、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9、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0、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11、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2、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13、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14、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勤奋刻苦。

      15、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16、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7、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18、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19、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20、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21、雪天萤*: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22、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23、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4、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

      25、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26、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27、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28、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9、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30、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31、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32、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33、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34、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35、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36、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37、士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38、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39、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40、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41、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42、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43、舌战群儒: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44、山陬海筮: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45、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46、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47、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48、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49、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50、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51、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表示读书很多的成语

  • 成语,读书
  •   1、才高八斗:才:文才,才华。比喻极有才华。

      2、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3、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4、博闻强识:广博。闻:见闻。记:记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6、博学多才:博:广博;才:才能。学问广博精深,有多方面的才能。

      7、博古通今:通晓古今一切知识和事情,形容知识渊博。亦称“博古知今”。

      8、汗牛充栋:栋:栋宇,房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只可形容书多,不能形容其他的事物。

      9、学富五车:意思就是一个人有很多学问,肚子里都是知识文化。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菁选

  • 《成语故事》读书心得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语故事》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程门立雪是一个赞扬尊敬老师的人的成语故事,老师是授予我们智慧的人,尊敬老师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美德。在这里,我想送给天下所有的教师一首诗歌;是谁一一把我们领进宽阔明亮的`教室,是谁一一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是您——老师!

      同学们,既然老师授予我们这么多知识,我们就应该尊敬老师!!成语故事的读后感6

      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华,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其中不少还蕴含着很多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传统美德呢!

      中国历史上流传下很多成语,每个成语里又包含着很多故事。例如说“井底之蛙”的意思是,青蛙在井底只能看到一小块蓝天就洋洋得意,形容眼界狭小、目光短浅。<拔苗助长>让我懂得了做事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把事做好。不能像故事里的那个农民一样那着急,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做好。

      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我不但学到很多成语和历史,还认识了很多人,例如黄帝、女娲、孔子、孟子等。我们要向这些品德高尚的人物学*,不要学*那些品德高尚的德行,坚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小学生。

      我读完成语故事后我觉得它的成语非常好,也有图画含有解释,非常好看有一篇是一举两得解释有一个人想上山打虎可是有两只老虎,有一个聪明的朋友和他说你可以把一只羊赶上山两只老虎抢食物,因此打架总有一只老虎被打死,另一只也会受重伤,那时你在上去,那这两个老虎都是你的`拉。

      这篇就让我觉的很好,因此我就觉的很好。

      成语是我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结晶,世界上能与中国这么悠久的文化相比的屈指可数。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是一段故事,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并且通俗易懂,让我们更加容易的了解和记忆。

      《成语故事》这本书有讲述了很多很多精彩的故事,比如“叶公好龙”,讲述了一个自认为特别喜爱龙的人,其实却并非真正喜爱,用来形容某个人并非真正喜爱某件事物;“掩耳盗铃”讲述了一个人为了偷别人家的铃铛,捂住自己的耳朵,他觉得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形容一个人自欺欺人;还有比如“坐井观天”,讲述了一口井里的青蛙认为天就是井口的'大小,让人不禁哈哈大笑,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鼠目寸光的人……等等,还有很多这样有趣的成语故事。

      这些故事让我开拓了视野和见识,有的成语故事有很好的说教意义,有的可能在我身上也会发生,让我警醒。只要坚持不懈,我就能够学会更多的成语,并且让“成语们”活学活用起来。

      今天,我读了成语故事“邯郸学步”,通过这个故事使我懂得,适当地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有自身的思想和见解,千万不能学*故事中的`年轻人,盲目地模仿别人,既没有学到新技能,又丢掉了自身原有的技能,让大家笑话。

      想必大家都看过《成语故事》书,我也不会例外,因为,这是一本经典的好书。

      我看完此书后受益匪浅,这本书有为人处事篇,坚强意志篇和求学求知篇。每一篇都给我们了一种教育,每一篇好像都在对我们谆谆教诲。

      自从我借来《成语故事》后,就看得津津有味。

      使我百看不厌的成语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多行不义必自毙;鹬蚌相争,逸翁得利;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中间最让我感到有一点启示的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郑武公有两个儿子的故事。

      春秋时期郑武王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出生时候难产,因此,姜氏不喜欢大儿子。

      后来郑武公死了,立大儿子为国君,号为庄公。姜氏一心想除掉庄公。

      有一天,祭仲说:“姜氏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呢?野草蔓延开来,尚难清除,何况是你所宠爱的弟弟呢。”

      庄公胸有成足地说:“他做这么多不义的事,必然会自取灭亡,多行不义必自毙就这样形成了。

      这个成语告诉了我们一个意思:是不义的事做多了,必然会灭亡。

      我聆听历史的绝响,体察文化的'轨迹,饱览多姿的山河,品位迥异的故事,寻找生命的支点,让人生因此而丰富、优雅。

      今天,偶尔在书上翻到了《滥竽充数》这篇短文,短文讲的是一个叫南郭的人,他去皇宫里吹竽,可实际上,他并不会吹,只是跟着大家一起,蒙混过关。谎言总有被揭穿的一天。不久,**逝世了,新皇帝很奇怪,他和**不一样,喜欢让大家一个一个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得知后,只好连夜带着钱财跑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很好笑,我突然想起,我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丑事”,那是三年级的事了,有一回,老师让我们出一板黑板报,我不懂怎么画,但又怕出丑,顾于面子,我只好不懂装懂地“指点”他们做这做那。一会儿叫他们在这边画只小鸭子,一会儿叫他们在那儿画几对海鸥,一会儿又叫他们画绿腾蔓。老师见我这么积极,就在班上表扬了我,我可高兴了!可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学校举行了一次黑板报设计比赛,老师想到了我,她让我去比赛,我慌了,心想我只是不懂装懂而已,怎么能去参加比赛呢?那不丢脸死了。急忙随便找了个理由推辞了。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无论是多么美丽的谎言,无论是出于好坏,是谎言,总有被揭穿的`一天。没有真本事的人,是无法承担起今后建设祖国的重任的!

      《成语故事》一直吸引着我,一拿到《成语故事》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来。“卧薪尝胆”“程门立雪”“守株待兔”等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是我们小学生必读的书。

      我对其中一个“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感受很深。这个故事讲述了我国晋朝的祖逖,为了复兴晋国,报效祖国,他每天闻鸡起舞,刻苦练功,寒来暑往,从不间断。终于练就了一身本领,实现了报效祖国的愿望。

      祖逖这种精神震撼了我,他的精神同学身上所缺乏的。我们每天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如果不是怕迟到还真不想起床,学*上遇到困难,如果不是老师“硬逼”着,又有几个同学愿意学*?打开作业本,又有几个同学是认真的`。跟先人祖逖比比,我们真的太惭愧,我们这么怕苦,能学好本领吗?现在不学好本领,更待何时?

      因此我们要从现在开始认真的对待学*,有朝一日报效祖国。

      《成语故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华。《成语故事》使人受益浅深,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以后,我不但要取得养料,还要让我的同学去阅读。长知识,学精神。

      《悬梁刺股》讲的是两则励志的小故事,给我深刻的启发。

      故事讲的是古代有一个叫孙敬的读书人,*实酷爱读书,从早到晚不停的学*,但到了夜里累了就要打瞌睡,他想出了用绳子系着头发挂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瞌睡,头发就会被绳子扯的瞌睡全无,因此能通宵达旦的研*学问。另一个故事讲的古代一个叫苏秦的人,他也非常喜爱读书,每天读书到深夜,他准备了一个锥子在书籍旁边,只要自身打瞌睡了,就用锥子扎自身的大腿让自身保持清醒。他们是多么热爱读书和学*,对于知识的渴望使他们拥有悬梁刺股的精神,他们最后都成为了很杰出的人。

      我们对待也要有悬梁刺股的精神,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人都是经过刻苦的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坚定目标,并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一定会有所成。

      《成语故事》读后感我不喜欢学成语,因为成语都是四个字,也不好理解。妈妈为此总生我气。

      几天前,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成语故事》书,妈妈与你一起阅读此书,而且非常肯定的.告诉我,你肯定会非常喜欢此书的,喜欢学成语的。今天妈妈抓我一起阅读《成语故事》书,翻开书妈妈给我一边读成语一边讲成语的故事,我发现里面有很多我没学过的成语和没有看过的故事。

      让我难忘的是《专心致志》这一篇讲的是:两个人拜著名棋手弈秋为师,学棋的时候,认真地听讲,乙却心不在焉。结果,甲的棋艺越来越高,乙的棋艺还是一样。

      弈秋语重声长地对两个学生说:“下棋如果不专心致志,也是学不好的!”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至。

      还有的故事是《愚公移山》的内容是: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后因感动天帝,因此天帝命大力神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比喻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

      还有许很多多精彩的故事……

      没想到,我真的喜欢上了成语,原来每个成语都有一个精彩的世界啊!

      一直到真的读完了《一诺千金》、《移木建信》、《一饭千金》、《退避三舍》后才明白了之前做过了那对不起人的事。

      其中一饭千金给我的鼓励最大,它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叫韩信的人,常因为吃了上顿没了下顿而烦恼,只好靠钓鱼为生,有一天因没有钓到鱼而饿昏了过去,有一位老太太看见了,走过去把自身的`饭给他一半,韩信吃了,清醒了一点,就这样,老婆婆每天都把自身的饭分给韩信一半,可有一天,韩信说:“您的大恩大惠,来日必报。”说完,边去投奔刘邦去了,在刘邦那里,他打了不少胜仗,最后被受封楚王,在这时,他想起了他的誓言,想完,便把她请了过来,给了她一千两黄金。

      我之前有时上课做小动作,有时为了自身能多玩一会儿撒了谎,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说话算话。在这篇作文里我对爸爸妈妈真诚地说声:“对不起。”但愿你们接受。

      我以后一定要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不撒谎,好好学*,认真完成作业,希望我能弥补我之前的过错。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很有趣的书,叫《成语故事》。在书中,我比较喜欢愚公移山,读后我感受颇深。

      传说在古代,有位老人,叫愚公,九十多岁了。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高万丈,使愚公一家 出入很不 方便,愚公决定挖掉两座大山。

      愚公带领儿子和孙子,开始挖山了。他们从日出干到日落从不停息。有个老头对愚公说:“你太老了,凭剩下的一点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

      愚公说:“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子子孙孙,总有一天我会把山给移走的。”

    [阅读全文]...

2023-02-28 00:00:00
  • 读书的成语 (荟萃20篇)

  • 成语,读书
  •   【杯圈之思】:杯圈:古代指妇女所用的杯。指思念去世的母亲。

      【不忘母训】:指不忘记母亲的教诲。

      【曾母投杼】: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椿庭萱堂】:椿庭:指父亲;萱堂:指母亲。指父母双亲。

      【恩逾慈母】: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儿大不由娘】:儿子长大了,由不得母亲作主。

      【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出远门在外,做母亲的心里总是牵挂不已。形容母爱真挚深厚。

      【父母之命】:父母亲的命令。指旧时儿女婚姻由父母一手包办。

      【父义母慈】:做父亲的要有仁义,做母亲的要很慈爱。

      【公公婆婆】:公公与婆婆,丈夫的父亲和母亲。

      【寒泉之思】: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画荻和丸】: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同“画荻丸熊”。

      【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画荻丸熊】: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回干就湿】:指母亲育儿时,让婴儿居干处,自己就湿处。

      【剪发待宾】:待:招待。原指晋代大诗人陶侃的母亲将头发剪下来卖掉,以招待客人。比喻真心实意地招待客人。

      【凯风寒泉】:凯风:和风,比喻母爱;寒泉:比喻劳苦、忧患。表示子女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母仪之德】: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

      【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升堂拜母】: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偎干就湿】: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指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

      【徙宅之贤】: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三次迁居,改变环境。形容母教贤明。

      【贤母良妻】:对丈夫是贤惠的妻子,对子女是慈善的母亲。

      【贤妻良母】: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

      【咽苦吐甘】:指母亲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婴儿。形容母爱之深。

      【严父慈母】:严:严格;慈:慈爱。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1、悬梁刺股:特指刻苦学*。

      2、万签插架:特指书籍极多。

      3、枕中鸿宝:泛指珍秘的书籍。

      4、蠹简遗编:泛指残存的书籍。

      5、十年寒窗:特指长年刻苦读书。

      6、萤窗雪案:为勤学苦读的典实。

      7、十载寒窗:载:年。指长期苦读。

      8、凿楹纳书:指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9、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10、雪天萤*: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11、目不窥园:特指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2、勤学苦练:勤奋、认真学*,刻苦训练。

      13、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壮年施展抱负。

      14、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15、豕亥鱼鲁: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16、滴露研朱:滴水研磨朱砂。指用朱笔评校书籍。

      17、充栋盈车:堆满屋子,装满车。特指书籍很多。

      18、勤勤恳恳:特指勤劳踏实。也特指勤恳的样子。

      19、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特指读书刻苦。

      20、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特指抓紧时间。

      21、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特指专心埋头苦读。

      22、披古通今:披:翻阅;通:通晓。阅读通晓古今书籍。

      23、残编裂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

    [阅读全文]...

2022-12-02 00:00:00
  • 形容读书用功的成语

  • 成语,读书
  •   【磨穿枯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铁砚磨穿】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行吟坐咏】吟、咏:声调抑扬地念、唱。走着也念,坐着也读。形容读书用功。

      【磨穿枯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铁砚磨穿】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行吟坐咏】吟、咏:声调抑扬地念、唱。走着也念,坐着也读。形容读书用功。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