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孙带枫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孙带枫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孙带枫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孙带枫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枫桥夜泊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枫桥夜泊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通过写江南夜景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忧愁。
1、《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
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2、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
《枫桥夜泊》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泊,停船靠岸。
渔火,打鱼的人点的灯火。对,这里有“伴”的意思。
姑苏,苏州的古称。寒山寺:在苏州西郊枫矫之侧,相传唐僧寒山,拾得曾居此。故名。
张继,南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约住开元至大历末年之间以盐铁判官、检校祠郎员外郎,卒于洪州(今江西南昌)。
在这首诗中,诗人张继精确而细腻地写出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有景有情有声有色,使人从有限的画面中获得悠长的韵味和无穷的美感。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所以任何人读这首诗都不难成诵,并且愈是反复吟咏,便会愈益感到它蕴含丰厚,诗意浓郁。
“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是诗人夜泊时所见,点明了时间是深夜,季节是晚秋。在江南秋夜的漫漫寂静之中,偶有乌鸦啼叫划破夜空,反而使周围的气氛显得更加宁谧深沉。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第二句点出诗人夜宿于客舟,是切题之句。原来,在停泊于岸边的客舟中过夜的诗人,其实一直不曾入寐。月落、乌啼、秋霜满天,这是他对远处景物的感受,而江枫和渔火,则是他对*处景物的观察。读这两句,重要的是体会其中包含着的时间过程。从欣赏远景到留心*景,从倚窗不寐到带愁而眠,无疑过去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两句诗所写的,实际上就是诗人勉强睡下去以后依然辗转反侧难以入寐时,对于方才观察所得的记忆与想象。诗人运用由远而*、由虚及实的手法,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他寄居的这条客船上,集中到他这个带着愁绪夜不能寐的羁旅者身上。所谓“江枫渔火对愁眠”,也就是使怀着忧愁的客船夜泊者对着船外的江枫渔火而眠。
也许有人会问:诗人到底有什么忧愁呢?这首诗并没有回答。这正是*诗的一个特点,它无论是写愁还是写乐,着力的是写出一种情绪,一种氛围,一种色彩和调子,而不是写出它的事实,或探讨它的原因。事实上短小到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的绝句,本来也不可能讲清事实和原因,诗的扬长避短,便形成了*诗重抒情的特质。
诗的后两句,是用作者在客舱中的所闻所想,进一步衬托自己的孤寂。在万籁俱寂之中,诗人忽然听到远远地传来了钟声,那悠扬、舒缓、飘渺的钟声在夜空中回荡着,于是他猛地想起,著名的寒山寺就在*旁,这钟声一定是从那里传出来的。仿佛撞钟,清音激越,难免会使诗人想到人生逆旅中的种种境遇和遭际。这一点,诗中没有明写,给读者留下了丰富想象的余地。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一·晋毕阳之孙豫让》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兵法·九地篇》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谋攻篇》
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孙子兵法·虚实篇》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篇》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篇》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周语·王孙满观秦师》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孙子兵法·始计篇》
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孙子兵法·兵势篇》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孙子兵法·军形篇》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增广贤文·上集》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谋攻篇》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增广贤文·上集》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崔郊《赠去婢》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兵法·火攻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始计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始计篇》
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兵势篇》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孙子兵法·九变篇》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孙膑兵法·月战》
枫桥夜泊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枫桥夜泊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通过写江南夜景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忧愁。
1、《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
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2、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
《枫桥夜泊》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泊,停船靠岸。
渔火,打鱼的人点的灯火。对,这里有“伴”的意思。
姑苏,苏州的古称。寒山寺:在苏州西郊枫矫之侧,相传唐僧寒山,拾得曾居此。故名。
张继,南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约住开元至大历末年之间以盐铁判官、检校祠郎员外郎,卒于洪州(今江西南昌)。
在这首诗中,诗人张继精确而细腻地写出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有景有情有声有色,使人从有限的画面中获得悠长的韵味和无穷的美感。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所以任何人读这首诗都不难成诵,并且愈是反复吟咏,便会愈益感到它蕴含丰厚,诗意浓郁。
“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是诗人夜泊时所见,点明了时间是深夜,季节是晚秋。在江南秋夜的漫漫寂静之中,偶有乌鸦啼叫划破夜空,反而使周围的气氛显得更加宁谧深沉。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第二句点出诗人夜宿于客舟,是切题之句。原来,在停泊于岸边的客舟中过夜的诗人,其实一直不曾入寐。月落、乌啼、秋霜满天,这是他对远处景物的感受,而江枫和渔火,则是他对*处景物的观察。读这两句,重要的是体会其中包含着的时间过程。从欣赏远景到留心*景,从倚窗不寐到带愁而眠,无疑过去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两句诗所写的,实际上就是诗人勉强睡下去以后依然辗转反侧难以入寐时,对于方才观察所得的记忆与想象。诗人运用由远而*、由虚及实的手法,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他寄居的这条客船上,集中到他这个带着愁绪夜不能寐的羁旅者身上。所谓“江枫渔火对愁眠”,也就是使怀着忧愁的客船夜泊者对着船外的江枫渔火而眠。
也许有人会问:诗人到底有什么忧愁呢?这首诗并没有回答。这正是中国诗的一个特点,它无论是写愁还是写乐,着力的是写出一种情绪,一种氛围,一种色彩和调子,而不是写出它的事实,或探讨它的原因。事实上短小到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的绝句,本来也不可能讲清事实和原因,诗的扬长避短,便形成了中国诗重抒情的特质。
诗的后两句,是用作者在客舱中的所闻所想,进一步衬托自己的孤寂。在万籁俱寂之中,诗人忽然听到远远地传来了钟声,那悠扬、舒缓、飘渺的钟声在夜空中回荡着,于是他猛地想起,著名的寒山寺就在*旁,这钟声一定是从那里传出来的。仿佛撞钟,清音激越,难免会使诗人想到人生逆旅中的种种境遇和遭际。这一点,诗中没有明写,给读者留下了丰富想象的余地。
1.《寓富池双泉寺三首·丹枫叶叶委江塘》宋朝
董嗣杲
丹枫叶叶委江塘,旅况空馀古锦囊。阙下有家劳梦寐,灯前无酒遣荒凉。陈踪浮泛栖僧舍,往事消磨落客床。世态自应酬酢懒,已拚双鬓受年光。
2.《三衢舟次二首·柿叶翻黄枫叶红》宋朝
白玉蟾
柿叶翻黄枫叶红,一江涨起芦花风。水清石露沙痕瘦,日落雨来云意浓。诗思动摇帆影里,梦魂摇兀橹声中。黄昏有底愁如织,南外寄书无去鸿。
3.《竹枝歌十首·黄陵庙前枫叶丹》宋朝
汪元量
黄陵庙前枫叶丹,黄陵渡头烟水寒。美人万里不相见,月子弯弯只自看。
4.《送葛谦问·江上霜枫叶叶红》宋朝
蔡戡
江上霜枫叶叶红,不堪摇落又西风。只愁叠鼓催船去,千里相思月满空。
5.《枫叶辞》宋朝
白玉蟾
丹枫陨叶纷堕飞,撩拨西风尽倒吹。云外飘飘呼莫回,四方沉冥雁为悲,辞柯一去遐不归。已判此秋长别离,生者有尽死有期。凭高望远深相思,手挥丝桐送斜晖。
6.《倾杯令·枫叶飘红》宋朝
吕渭老
枫叶飘红,莲房肥露,枕*嫩凉先到。帘外蟾华如扫。枝上啼鸦催晓。秋风又送潘郎老。小窗明、疏萤浅照。登高送远惆怅,白发至今未…
7.《击梧桐·枫叶浓於染》宋朝
李珏
枫叶浓於染。秋正老、江上征衫寒浅。又是秦鸿过,霁烟外,写出离愁几点。年来岁去,朝生暮落,人似吴潮展转。怕听阳关曲,奈短笛…
8.《菩萨蛮·客愁枫叶秋江隔》元朝
王庭筠
客愁枫叶秋江隔。隔江秋叶枫愁客。行远望高城,城高望远行。故人新恨苦。苦恨新人故。斜日晚啼鸦。鸦啼晚日斜。 …
9.《念奴娇·水枫叶下》宋朝
仲殊
水枫叶下,乍湖光清浅。凉生商素。西帝宸游罗翠盖,拥出三千宫女。绛彩娇春,铅华掩昼,占断鸳鸯浦。歌声摇曳,浣纱人在何处。别…
10.《长相思·其二·岸悠悠。水悠悠。枫叶芦花瑟瑟》明朝
夏言
岸悠悠。水悠悠。枫叶芦花瑟瑟秋。孤帆天际头。
11.《浣溪沙·枫叶流丹菊亸黄》*现代
丁宁
枫叶流丹菊亸黄。东蓠昨夜有繁霜。深深帘幕护秋光。已分伶俜寒彻骨,何愁风露十分凉。青灯如水注空床。
12.《忆江南·枫叶冷》宋朝
胡斗南
枫叶冷,秋露乍凝珠。悄悄摘来犹滚散,几回想吻怕唇朱。两颊晕红初。
13.《夜坐·淡烟枫叶路》宋朝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迟。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14.《赋得枫叶微红*有霜》明朝
赵进美
郭外西风绕岸斜,长林秋静有啼鸦。微寒已入娟娟月,远色初分澹澹霞。千里题书临白雁,重阳疏雨映黄花。洞庭木叶伤心日,寂寞怀人在水涯。
15.《句·新霜染枫叶》五代
杨徽之
新霜染枫叶,皎月借芦花。废宅寒塘水,荒坟宿草烟。
16.《和秦寿之铜陵江上二首·枫叶霜余霞灿烂》宋朝
王之道
枫叶霜余霞灿烂,苇药风起雪纵横。铜陵江上秋容好,两绝新诗取次成。
17.《夜坐·谈烟枫叶路》宋朝
文天祥
谈烟枫叶路,细雨蒙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古诗词鉴赏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侭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译文
江岸的枫叶渐渐衰老,水洲的蕙草半已枯凋,满眼衰败的红花绿叶。楚乡作客,登高望远,正逢这样的暮秋天气。传来了稀疏的捣衣声,断断续续回响在残阳里。面对这傍晚景象,我悲伤怀抱,思念远人,新愁和旧恨,接连涌起。
相思之人隔断在脉脉千里之外。两处思念情怀,相隔千山万水。雨停云散天空高远,望不尽远处十二座苍翠山峰。无言相诉,谁会登高望远抒发心中的情意?纵然写得千万种分离的痛苦情思,无奈谁能驾驭行云寄去我的相思情书?
注释
①江枫:江边枫树。
②汀蕙:沙汀上的葱草。楚客:客居楚地的人。温庭筠《雨》诗:“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登临,登山临水。
③疏砧:稀疏继续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④脉脉:含情不语貌。见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注②。
⑤翠峰十二:即巫山十二峰。《天中记》:“巫山十二峰,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⑥谁会:谁能理解。
⑦归云:喻归思。唐薛能《麟中寓居寄蒲中友人》诗:“边心生落日,乡思羡归云。更在相思处,子规灯下闻。”
赏析/鉴赏
上阕写景,奠定了凄清的基调,烘托出抑郁怀人的氛围。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篇头三句,乃登高所见。“败红”就是“渐老”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而曰“满目”,则是举枫树、蕙草以概其余,点出当时已是深秋时节了,整个画面呈现红和绿两种时比色。不是鲜红嫩绿,而是黯淡、憔悴的红和绿。 “败红”和“衰翠”是对应上文的“江枫”和“汀蕙”:请注意不是已老和全凋,而是“渐老”和“半凋”;所以还残留一些凄凄惨惨的.红和稀稀疏疏的绿,“渐”和“半”意味正老、正凋,还将不断地老下去、凋下去。
“楚客登临,正是幕秋天气。”这是一幅大笔渲染、满画面的深秋枫*,秋色极浓。在写足秋色之后,睹此浓浓秋色的抒情主人公出现了,并点明了“暮秋”季节。“楚客”两句,引用宋玉《九辩》悲秋之意,柳永曾宦游于荆襄一带古代楚地,故这里自称为“楚客”;“登临”补出了上文之秋景是他登高所目见,并暗示主题。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写所闻。深秋万物衰败,已让人心生哀愁,何况在这“满目败红衰翠”之中,耳中又闻这断断续续、稀稀朗朗的磁杵之声,在残阳中回荡呢?古代妇女,在秋天到来时,便以磋杵杵捣,制寒衣以送漂泊在外之人。所以在异地漂泊的行人,听闻捣衣声便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寓长期漂泊,“伤怀念远”。“暮秋”是秋天将尽,“残阳”则是一日将尽,都是“晚景”。对景难排,因此下文就直接道出“伤怀念远”的主旨。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浓重的秋声秋色深深地触动诗人的离情,接着“对晚景”三字,承上文的所见所闻,启下文的“伤怀念远”,是对主旨的补充,说明这种“伤”和“念”并非偶然触发,而是本来心头有“恨”,才见景生“愁”。“旧恨”难忘,“新愁”又起,故曰“相继”。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新愁旧恨相继”,此刻先后涌上心头,这愁恨又是多么的浓重。
下阕抒情,承接上阕直接写出愁恨的缘由。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脉脉”,化用《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字当作“哌哌”,相视之貌。(“脉”,繁体“作哌”,形*而误。)相视,就是我与她互相对望,也就是她怀念我,我也怀念她,因此接着才会有二、三句。“两处风情”,从“脉脉”来;“万重烟水”,从“千里”来。细针密线,丝丝人扣。“念两处风情”紧扣“脉脉”,“万重烟水”与“千里”呼应,绘出词人与伊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两相怀念的情状。一个“念”字,令作者怀人之情顿生层澜。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雨歇”一句,不但写出登临时天气的实况,而且点出是风吹雨打才使红败翠衰,补暮秋雨后之状,秋雨初停,天高山青,而怀人之情让这雨后晴景引逗得愈加郁厄,将山峰望穿亦难消解。“望断”句既是写实,又是寓意。就写实方面说,是讲雨收云散,天高气朗,极目所见,惟有山岭重叠连绵不断。就寓意方面说,则是讲那位“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由于云散雨收,此时也看不见了。“望断翠峰十二”,也是徒然。巫山有十二峰,诗人常在诗中使用李唐神女的传说。词人在这里暗中抒发了对情人的思念,而且暗示了所思之人,乃是天仙般的一流人物。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深进一层。“凭高”之意,无人可会,只能默然无语。以“尽”字至“无言”之上,表达了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无人能解,也无法自诉,使得作品的情感更显深进。“无言”、“谁会”更是紧扣上阕“脉脉人千里”,表达了词人无人与说的心情。无人与说,只好把书信寄予千里之人,然而“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既无人与说又千里难寄,词人的苦闷愈加深重了。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结尾两句再深进两层。第一层,既然此刻此处无人可诉,无人能会此情此意,那么这“离肠万种”,就只有写之寄于词中。第二层,可是即使写下思念,又如何才能送至她手呢?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在柔情百转中倾吐而出,增强了感染力。“归云”,此处意为无乘归去之云的人托付鸿信。
此词艺术上的特色主要是衬托渲染的手法和宛转往复的情思。词的上片,取正衬的手法,以苦景写悲怀,同时又将凄怨之情灌注到客观的景物中去,以悲写悲,渲染烘托出浓烈的悲苦气氛;下片写出了词人感情上的波澜起伏,采取了总起总收、间以分述的笔法,以使感情的抒发层层逼进,步步加深。
古代妇女,每逢秋季,就用磁杵捣练,制寒衣以寄在外的征夫。所以他乡作客的人,每闻石甚声,就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喻长期漂泊, “伤怀念远”之意。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古诗词鉴赏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代: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
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注释
左迁: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蓝关:在蓝田县南。《地理志》:“京兆府蓝田县有蓝田关。”湘: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的长子,长庆三年(823年)进士,任大理丞。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愈南迁。
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朝(zhāo)奏:早晨送呈奏章。九重(chóng)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此指朝廷、皇帝。
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
“欲为”二句: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肯:岂肯。衰朽(xiǔ):衰弱多病。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圣明,指皇帝。
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
“雪拥”句: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拥:阻塞。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
汝(rǔ):你,指韩湘。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
“好收”句:意思是自己必死于潮州,向韩湘交待后事。瘴(zhàng)江:指岭南瘴气弥漫的江流。瘴江边:指贬所潮州。
潮阳:今广东潮州潮安区。
创作背景
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被贬,情绪十分低落。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赏析
中唐文学家诗人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谏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差点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不言而喻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这首诗和《谏佛骨表》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前四句写祸事缘起,冤屈之意毕见。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谏佛骨表》)的精神,则虽遭获严惩亦无怨悔。
三、四句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富有胆识。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仍旧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如何。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和愤怒。
后两联扣题目中的“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远贬,严令启程,仓淬离家;而家人亦随之遣逐,随后赶来。当诗人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赶到,妻子儿女,则不知尚在何处。作者在《女挐圹铭》中追述道:“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师,迫遣之。女挐年十二,病在*。既惊痛与其父诀,又舆致走道撼顿,失食饮节,死于商南层峰驿。”了解这些情况,便知“颈联纯作景语”、“境界雄阔”之类的赏析并不确当。颈联上下句各含两个子句,前面的子句写眼前景,后面的子句即景抒情。“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何在”?“雪拥蓝关”,前路险艰,严令限期赶到贬所,怎奈“马不前”!
“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遂成千古名句。作者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的,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安排后事,以“好收吾骨”作给。在章法上,又照应第二联,故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
此两句一回顾,一前瞻。“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诗),何况天子更在“九重”之上,岂能体恤下情?他此时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马不前”用古乐府:“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意。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险。“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结语沉痛而稳重。《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用其意,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承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从思想上看,此诗与《谏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就艺术上看,这首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似杜甫。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一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三、四句用“流水对”,十四字形成一整体,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然天成之感。五、六句跳开一笔,写景抒情,“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故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此诗虽追步杜甫,沉郁顿挫,苍凉悲壮,得杜甫七律之神,但又有新创,能变化而自成面目,表现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律诗有谨严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诗仍能以“文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较好。好在虽有“文”的特点,如表现在直叙的方法上,虚词的运用上(“欲为”、“肯将”之类)等;同时亦有诗歌的特点,表现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别是五、六一联,于苍凉的景色中有诗人自我的形象)和沉挚深厚的感情的抒发上。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熔为一炉,诗味浓郁,诗意醇厚。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思乡的古诗词》,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思乡的古诗词
1、《登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5、《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6、《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7、《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8、《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9、《渡汉江》
唐宋之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10、《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1、《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12、《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1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5、《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17、《阴雨》
雪的古诗词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雪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山。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长城内外,分外妖娆。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唐李隆基)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县。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
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既欣盈尺兆,复忆磻溪便。
岁丰将遇贤,俱荷皇天眷。
《保大五年元日大雪,同太弟景遂汪王景逖齐王》
(唐李璟)
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
春气昨宵飘律管,东风今日放梅花。
素姿好把芳姿掩,落热还同舞势斜。
坐有宾朋尊有酒,可怜清味属侬家。
《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诗问之》
(唐孟彦深)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起来望樊山,但见群玉峰。
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完。
皓气凝书帐,清著钓鱼竿。怀君欲进谒,谿滑渡舟难。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宋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安。几时鸾辂还。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
(宋苏轼)
经旬卧斋阁,终日亲剂和。不知雪已深,但觉寒无奈。飘萧窗纸鸣,堆压檐板堕。(关中皆以板为檐。风飙助凝冽,帏幔困轩簸。惟思*醇醲,未敢窥璨瑳。何时反炎赫,却欲躬臼磨。谁云坐无毡,尚有裘充货。西邻歌吹发,促*寒威挫。崩腾踏成径,缭绕飞入座。人欢瓦先融,饮俊瓶屡卧。嗟余独愁寂,空室自困坷。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宋苏轼)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葱昽晓光开,旋转余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马骏,自怪骑白凤。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效古诗古诗词
古诗原文
寒沙四面*,飞雪千里惊。
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
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
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
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
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诗文赏析
也许是长久偏安于江左的青山绿水,不闻飞骑击虏、角声马鸣之故吧,南朝稍有壮心的文人士子,往往热衷于*出塞千里、勒铭燕然的军戎生涯和辉煌业绩。因此,仿“古诗”、叙汉事,借以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感慨,也成了他们作诗的一大爱好。范云这首诗,正以“效古”为题,倒转时空,把自身带入了六百年前边塞征战的戎马倥偬之中。
诗之开篇以粗放的笔触,勾勒了塞外严冬的苍茫和凛冽:“寒沙四面*”写浩瀚的飞沙,在翻腾如浪中猛然静歇,填*了四野起伏的丘谷。运笔静中寓动,极富气势。“千里飞雪惊”则又动中见静,让荒寂无垠的瀚漠,刹时被纷扬的飞雪所笼盖,境界尤为开阔。一个“惊”字,表现诗人的主观感觉。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塞外景象,正如《楚辞·招魂》所述:“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令人心骇而骨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诗人恍已置身于顶盔贯甲的汉卒之中,正冒着风雪,向茫茫阴山、皑皑交河进发。“阴山”横亘于今内蒙古境内,往东遥接内兴安岭。山上本来草木葱茏,而今在狂烈的寒风袭击下,时时可见高大树枝的摧折;“交河城”则远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正是车师前王的治所。此刻在雾气缥缈之中,它竟像海市蜃楼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阴山到交河城,空间相距远不止千里。诗中却以“风断”、“雾失”两句,使之*若比邻。如此巨大的空间转换,不仅表现了塞外瀚漠的辽阔,更为活跃在这一背景上的士卒征战生涯,增添了几多壮色和扑朔迷离之感。
以上四句重在写景,豪情万丈的出塞健儿,似还只在背景中若现若隐。自“朝驱左贤阵”以下,他们终于大显身手了。“朝驱左贤阵”一句,写的是飞将军李广亲自指挥的一场激战。据《史记》记载,当时李广率四千骑出右北*,迎战匈奴左贤王十倍于己的骑兵。李广布圆阵拒敌,“胡急击之,矢下如雨”,“吏士皆失色”。而李广“意气自如”,执大黄弩射杀匈奴偏将数人,终于坚持到援军到来,突围而出。“夜薄(迫*)休屠营”抒写的,则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一次胜利远征。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杀折兰王、斩卢胡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一时名震遐迩。这两次战役,在时间上相隔五、六年。诗中却以“朝驱”、“夜薄”使之紧相承按,大大增添了塞外征战的紧张态势,将出征健儿勇挫强敌的豪迈之气,表现得痛快淋漓!接着“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二句,又回射上文,抒写主人公先后追随前将军李广、嫖姚校尉霍去病屡建奇功的经历。语气沉着,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身为名将部属的深切自豪感。
以上一节描述出塞千里、接战强虏的.英勇业绩,读来令人神旺。不过,军戎生涯除了长驱直进的胜利外,也难免有意外的失误和挫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功业显赫的名将,也仍要受到军法的惩处。“失道刑既重”,说的正是李广晚年的不幸遭遇:李广率师出征,因为无人向导而迷失道路;大将军卫青追究罪责,李广终于含愤自杀。“迟留法未轻”,则指博望侯张骞,随李广出塞,迟留后期,按法“当斩”,只是由于出钱,方才“赎为庶人”。这样的失误,虽然难免,但军法如山,不可宽贷。这又使充满英勇气概的军戎生活,蒙上了一重悲壮的色彩。唯其如此,它才更加可歌可泣;在诗人眼中,也更富于浪漫气息和奇异的吸引力。汉代的边塞征战,正是这样,以它辉煌的业绩和悲壮的色彩,写在了汗青史上。何况,这些业绩,又是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分不开的。倘若不是他的果断决策,汉代则不能有此美善旺盛(休明)的壮举。所以,诗之结尾,诗人不禁发出了“所赖今天子(汉武帝),汉道日休明”的热烈赞叹。倘若联系诗人生活的齐梁时代,朝廷积弱,只能坐看北方异族铁骑纵横,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结句又包含了无限感慨和不尽之意。
“效古诗”名为“效古”,诗中其实总有诗人自己的身影在。范云身为齐梁诗人,写的虽为汉代古事,但因为用了第一人称,在时序上又故意倒“古”为“今”(“今逐”、“今天子”),便在诗中造成了一种古今错综、彼我交融的奇特效果。出现在诗中的主人公,看似汉代士卒,却又融入了诗人的感情。恍惚之中,似乎不是诗人回到了汉代,倒似当年的李广、霍去病,穿过六百年的时空,奇迹般地出现在南朝,正率领着诗人,仰对瀚漠的朔雪、狂风,转战于阴山、交河。而读者呢,也恍惚与诗人一起,参加了“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的战役,为胜利的突围而欢呼,为“失道”名将的陨身而堕泪。这是一种错觉,但它的奇特效果,正是由范云这首《效古诗》的独特表现方式所造成的。
带孙带枫的古诗词
小枫的古诗词
以枫字的古诗词
子枫的古诗词
枫字的古诗词
有枫有月的古诗词
孙华孙的枫桥夜泊古诗
看枫叶的古诗词
枫叶的古诗词
孙子的古诗词
带孙字的古诗词
带有孙的古诗词
写红枫的古诗词
枫叶与鸟的古诗词
形容枫的古诗词
含绿枫字的古诗词
带湫枫字的古诗词
带枫树的古诗词
描写枫的古诗词
写孙子的古诗词
曾外孙的古诗词
写孙武的古诗词
枫叶黄的古诗词
爷孙情的古诗词
赠外孙的古诗词
改古诗词的孙玉文
赞美吕枫的古诗词
含有丹枫的古诗词
枫字的古诗词接龙
枫叶含丹的古诗词
描写心境沧桑的诗句
描写爱情的五言绝句
描写水中倒影的诗句
描写美好生活的诗句
描写荷花的排比句
描写清晨早起的诗句
描写广东的诗句
描写风的诗句古诗大全
绝句杜甫描写的季节
描写莲叶荷花的诗句
古人描写三峡的诗句
描写兄妹亲情的诗句
描写华山险峻的诗句
描写农家小院的诗句
描写迎春花的比喻句
描写我的家乡几句话
描写母亲的好词好句
描写感恩老师的诗句
描写春天天气的诗句
描写萤火虫的诗句
描写建军节的诗句
描写小人得志的诗句
描写离开家乡的诗句
最经典描写冰雹的诗句
国外描写爱情的诗句
描写远大志向的诗句
描写荷塘月色的诗句
描写玉兰最经典的诗句
描写丹霞风貌的诗句
描写杨贵妃容貌的诗句
描写红色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