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报的内容

关于读书小报的内容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读书小报的内容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读书小报的内容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读书小报的内容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读书小报的内容古诗

  • 古诗,小报,读书
  •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6、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____赵恒《劝学诗》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9、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10、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11、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____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2、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____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4、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15、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____章碣《焚书坑》

      1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___陶渊明《移居二首》

      1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18、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9、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2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____王禹偁《清明》

      2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2、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3、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4、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____欧阳修《画地学书》

      25、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____于谦《观书》

      26、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27、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8、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__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9、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____谢逸《送董元达》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____黄庭坚《送王郎》

      31、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____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____刘昚虚《阙题》

      33、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____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34、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5、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读书小报写的内容

  • 小报,读书
  •   我非常喜欢读书,最喜欢读三国。我在里面最喜欢的人物是吕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我喜欢他,是因为他很帅,并且为了貂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喜欢吕布。

      从中我可以感受到吕布对貂蝉的好,如果吕布当貂蝉生病时好好打仗。他就不会去世了。他在打仗时为了照顾貂蝉,连仗都没打

      我建议大家多读读三国,因为这里说了很多英雄的故事,所以我建议大家多读读三国。了解一些三国英雄,并增加自己的知识量,我们大家得多读书。

      我现在教大家怎样读书,第一遍略读,第二遍精读,以后就反复的读。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语文读书小报内容资料

  • 小报内容,读书,语文
  •   一、考试范围:

      语文课本出现的名家、名篇;课文链接、资料袋中出现的内容;单元拓展中“日积月累”等相关内容;此外还有一些课外的,如四大名著、一些知名的国内外名著等,都是考试的重点。

      二、如何复*:

      文学常识的知识点多而分散,且无系统性,复*难度大。需要我们在*时多积累、多背诵。

      1、收集、整理:考试范围之内的内容,要收集整理成册,方便自己及时地学*与复*。

      2、巧妙记忆:利用谐音、记字头、联想、编顺口溜等方法去记忆,方法不论好坏,适合自己就行!

      3、巩固复*:知识点多而零散,不要奢求一次就全部记完,要及时复*。建议做好计划,如每周记多少,每月完成多少,多久复*一次等。

      三、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是考试的重点。建议同学们有时间的话最好亲自看一看,青少年版本就好,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尝试读读原著。

      考试时要求掌握记住原著的时代、作者、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包括人物性格特点、对人物的评价及人物的主要事件)。

      一)《三国演义》,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1、作者:

      作者是 (朝代) 。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答案;元末明初 、罗贯中)

      2、主要人物:

      《三国演义》刻画了*20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

      诸葛亮: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 的高风亮节,具有*世济民再造太*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 的奇异本领。我们课文中选过关于他的故事

      (答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神机妙算 《草船借箭》、《孔明智退司马懿》)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 既有雄才大略,又残**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煮酒论英雄”、成语“望梅止渴”等都与他有关。(答案: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关羽:威猛刚毅, ,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但他也 ,最后“败走麦城”。

      (答案:义重如山 、骄傲自大

      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 的仁君典型。他“三顾茅庐”,终于请来诸葛亮辅佐。(答案:仁民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

      3、主要事件:

      桃园三结义、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孔明借东风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智用空城计。

      二)《水浒传》

      1、作者:

      作者是 (朝代)的 。是在《宣和遗事》及相关话本、 故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宋江、吴用、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曲折、语言生 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答案:元末明初 施耐庵 )

      2、主要人物及其绰号:

      梁上108好汉,个个武艺高强,而且都有自己的绰号。

      吴用 武松 李逵 鲁智深 林冲 宋江 卢俊义

      (答案:智多星吴用、玉麒麟卢俊义、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行者武松、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简单好看的语文读书小报内容

  • 小报内容,读书,语文
  •   国家相关政治会议召开之际,相关报道遍布各大报纸,成语“共商国是”闪亮登场,频频见诸报端。但是大小辞书均未收录这个成语,因而其确切含义少有人知。特别是,由于人们对其中的“国是”的含义不甚了解,最终导致常常将其与“国事”相混淆。

      为了避免这样的混淆,我们有必要对“共商国是”的意义进行考证。据查,“共商国是”原本是“共定国是”,其源出于南朝范晔的《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

      昔楚庄王问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为国是也。”叔敖曰:“国之有是,众所恶也,恐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独在君,亦在臣乎?”对曰:“居骄士,曰士非我无从富贵;士骄君,曰君非士无从安存。人君或至失国而不悟,士或至饥寒而不进。君臣不合,则国是无从定矣。”庄王曰:“善。愿相国与诸大夫共定国是也。”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国是”并不是一般的国事,而是治国的大政大策。 “是,则也”(《尔雅?释言》),而“则,常也”,“法也”(《尔雅?释诂》)。“愿相国与诸大夫共定国是也”中的“是”即为则也,常也,法也,是国家长治的大政。“共,同也”(《说文解字》),即齐心协力的'意思。这样看来,共商国是,即可解释为“齐心协力地商定国家大事”的意思。

      那么“国事”与“国是”有什么区别呢?

      “国事”与“国是”是*义同音词,二者都是名词,都指国家的政务、政事。但二者同中有异:

      (1)词义范围不同,“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2)适用对象不同,“国事”可用于国内,也可用于国际,如“国事访问”是一国首脑接受他国邀请所作的正式访问;“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则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在我国,***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大会就是“共商国是”。

      (3)语体色彩不同,“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国是”是用于书面语的文言词。

      (4)语**能不同,作为名词,二者都能作主语、宾语,但“国事”还能作定语,如“国事访问”;而“国是”就无此用法。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3年级读书小报内容

  • 小报内容,读书
  •   1.凿壁偷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故事。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

      2.映月读书

      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故事。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3.囊萤映雪

      比喻贫士苦读的故事。“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映雪”典出《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此两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萤”、“聚萤”、“照萤”、“读书萤”、“映雪”、“照雪”、“窗雪”等,两典并用还有“雪窗萤火”、“萤雪”等形式。

      4.悬梁刺股

      形容发愤读书的故事。悬梁,语见《太*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5.牛角挂书

      形容勤奋读书的故事。《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读书小报图片内容 (菁选3篇)

  • 小报图片,读书
  •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姓刘,大汉王朝刘氏后裔,是这次大家来中国旅游的全程陪同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刘”,希望小刘能带给大家一个难忘之旅!

      让我先来猜猜大家选择来中国旅游的原因吧,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龙的传说,是个神秘的国度,所以大家充满好奇;中国今非昔比,报纸上、新闻里,甚至大家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能听到“China”,见到“China”,所以特想知道中国凭什么影响了世界?好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了解中国!

      到达我们的第一站——中国长城。游中国看长城,知长城三奇晓中国!长城是有史以来唯一在太空中可看到的三度空间建筑物,蜿蜒如巨龙盘旋,龙是中国的图腾,龙可雨泽四方,长城是中国之龙,长城守民安宁,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一奇;两千多年前,没有任何机械,完全靠人力完成长达万里的工程,是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坚韧凝聚而成,工程浩瀚,惊天泣地,这是二奇;长城不只是城墙,它融入“孟姜女哭长城”、“击石燕鸣”、“身作长城玉塞中”、“塞上长城空自许”、“不到长城非好汉”等传说与佳句,不仅是土石之积,而且是文化精神的积淀,这是三奇!大家既然来到这里,抚摸一下我们的苍龙,感受一下它的力量与厚重吧!

      下一站美丽乡村,吃中国美食在乡村,***美景在乡村,享中国美情在乡村!大家质疑了:我们来***的繁荣,为什么带我们去偏远山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中国人向往宁静和*,安土重迁,情深义重。美丽乡村不再贫穷,美丽乡村只有和谐与文明!百说不如一见,来吧,这里有中国民情民风民性!看: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村村讲文明,景景各相异。自然与科技相结合,淳朴与时尚相融洽,美食与热情相围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涤荡俗心,驻足忘返!什么?大家想在这里来小住几日吧,好吧,就知道大家看不足赏不透!

      大家流连忘返,恋恋不舍!之前来的友人也是不愿意离开的,可“聚时何其欢,散时终须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带着我们热情,我们的祝福,盛筵再聚吧!

      临走建言:沿丝绸之路走一圈,这路上处处有中国的痕迹,中国的丝绸,中国的贸易,中国的热情,中国的友好,中国非雄狮,而是巨龙,龙已高飞九天,瑞兆四海!

      青春一去不复返,事业一纵永无成。 —— 勃朗宁

      青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 丰子恺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补何及。 —— 权德兴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 马克思

      春是自然界一年中的新生季节,而人生的新生季节,就是一生只有一度的青春。 —— 西塞罗

      青春是人生之花,是生命的自然表现。 —— 池田大作

      世界上是先有爱情,才有表达爱情的语言的,在爱情刚到世界上来的青春时期中,它学会了一套方法,往后可始终没有忘掉过。 —— 杰克·伦敦

      你不能同时又有青春又有关于青春的知识。因为青春忙于生活,而顾不得去了解;而知识为着要生活,而忙于自我寻求。 —— 纪伯伦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 萧伯纳

      一个人只要他有纯洁的心灵,无愁无恨,他的青春时期,定可因此而延长。 —— 司汤达

      所谓青春,就是心理的年轻。 —— 松下幸之助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况。 —— 塞涅卡

      对一个年轻人来讲,最令人惊异,最令人舒畅之事,莫过于在一位老人身上发现精神的青春。 —— 莫洛亚

      喂,你可曾听说才思也许能在青春年少时获得,智慧也许会在腐朽前成熟。 —— 爱默生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姓刘,大汉王朝刘氏后裔,是这次大家来*旅游的全程陪同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刘”,希望小刘能带给大家一个难忘之旅!

      让我先来猜猜大家选择来*旅游的原因吧,*是文明古国,有着龙的传说,是个神秘的国度,所以大家充满好奇;*今非昔比,报纸上、新闻里,甚至大家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能听到“China”,见到“China”,所以特想知道*凭什么影响了世界?好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了解*!

      到达我们的第一站——*长城。游*看长城,知长城三奇晓*!长城是有史以来唯一在太空中可看到的三度空间建筑物,蜿蜒如巨龙盘旋,龙是*的图腾,龙可雨泽四方,长城是*之龙,长城守民安宁,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一奇;两千多年前,没有任何机械,完全靠人力完成长达万里的工程,是*人的勤劳、智慧、坚韧凝聚而成,工程浩瀚,惊天泣地,这是二奇;长城不只是城墙,它融入“孟姜女哭长城”、“击石燕鸣”、“身作长城玉塞中”、“塞上长城空自许”、“不到长城非好汉”等传说与佳句,不仅是土石之积,而且是文化精神的积淀,这是三奇!大家既然来到这里,抚摸一下我们的苍龙,感受一下它的力量与厚重吧!

      下一站美丽乡村,吃*美食在乡村,看*美景在乡村,享*美情在乡村!大家质疑了:我们来看*的繁荣,为什么带我们去偏远山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人向往宁静和*,安土重迁,情深义重。美丽乡村不再贫穷,美丽乡村只有和谐与文明!百说不如一见,来吧,这里有*民情民风民性!看: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村村讲文明,景景各相异。自然与科技相结合,淳朴与时尚相融洽,美食与热情相围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涤荡俗心,驻足忘返!什么?大家想在这里来小住几日吧,好吧,就知道大家看不足赏不透!

      大家流连忘返,恋恋不舍!之前来的友人也是不愿意离开的,可“聚时何其欢,散时终须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带着我们热情,我们的祝福,盛筵再聚吧!

      临走建言:沿丝绸之路走一圈,这路上处处有*的痕迹,*的丝绸,*的贸易,*的热情,*的友好,*非雄狮,而是巨龙,龙已高飞九天,瑞兆四海!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阅读伴我成长读书小报内容 (菁选2篇)

  • 小报内容,读书,成长
  •   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喜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 孟德斯鸠

      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 叔本华

      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 —— 培根

      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 —— 泰戈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

      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 —— 许名奎

      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 叔本华

      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 书摘

      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 鲁迅

      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有书读,这是幸福;没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没书读,这是苦恼。 —— 莫耶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 —— 爱默生

      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 吴梦祥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 波尔克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读书小报的全部内容 (菁选2篇)

  • 小报,读书
  •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深红爱浅红。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杜甫《曲江二首》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 章碣《焚书坑》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王昌龄《闺怨》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细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 刘长卿《别严士元》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寒假读书小报图片素材内容3篇

  • 小报图片,读书
  •   1、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6、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国庆节读书小报的内容3篇

  • 小报,读书,国庆节
  •   《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当巍峨的华表,

      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

      当雄伟的*,

      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

      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

      是*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

      洪亮的声音,

      全世界都听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第一面*冉冉升起,

      那胜利的旗帜,

      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

      人民扬起了头颅,

      全世界都看到了,

      *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历史凝聚了宏伟,

      尽情地涂染十月的阳光,

      这气势慷慨激昂,

      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辉煌的纪元,

      用苍劲的大手,

      抒写了新*灿烂的篇章,

      人民自豪地指点江山。

      苦难的母亲,

      擦去满眼的泪花,

      露出内心的喜悦由衷地欢畅,

      祖国豪迈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开天辟地的神话,

      迸发出生命的光芒。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四大发明的荣耀,

      播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老子孔子的圣明,

      几千年文明的圣火把我们照亮。

      讴歌我们的历史,

      丝绸瓷器远涉重洋,

      谁都知道这是来自我们的故乡。

      讴歌我们的历史。

      那狼烟里冲杀出,

      兵马俑威武的阵容。

      讴歌我们的历史,

      那雄伟中耸立着,

      万里长城的刚强。

      讴歌我们的历史,

      千万年古老的土地,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