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丝竹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丝竹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丝竹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丝竹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杨柳在丝丝微风中飘荡,梨花在点点细雨中展放。——刘庭信《一枝花·春日送别》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周邦彦《兰陵王·柳》
雾濛濛丁香枝上,云淡淡桃花洞口,雨丝丝梅子墙头。——刘庭信《水仙子·虾须帘控紫铜钩》
过清明,还谷雨。杨柳丝丝,化作愁千缕。——宁调元《苏幕遮·过清明》
忽然镜里一丝丝,老却英雄不自知。——苏泂《次韵赵去华提干夏日杂兴七首·忽然镜里一丝丝》
青镜丝丝添鬓白,家书岁岁说年荒。——黄宗羲《八月小尽接家书有感·其一》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宋无名氏《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别恨丝丝消不得,断肠人倚夕阳楼。——王钧《春柳》
杨柳丝丝不系鞍,送君容易别君难。——全晋《赠月经历》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纳兰容若《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纳兰容若《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白白红红花面貌,丝丝袅袅柳腰身。——吴潜《望江南·家乡好》
山衲静披云片片,铁刀凉削鬓丝丝。——齐己《答禅者》
双瞳秋点点,两鬓雪丝丝。——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赤肉凿窍》
还惹得、丝丝香细,绣檀微炷。——李慈铭《满江红·其九》
是东京旧迹,愁漠漠,雨丝丝。——陈维崧《汴梁城内有李师师巷经过感赋》
**春风,丝丝春雨。——释正觉《偈颂七十八首·**春风》
床头历日鬓丝丝,懒倦慵吟守岁诗。——范成大《次韵乐先生除夜三绝·床头历日鬓丝丝》
寒毛接短鬓,丝丝沙与尘。——袁宏道《拟古乐府》
洞箫呼起千古月,照我白发凉丝丝。——高启《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
1、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白居易《别桥上竹》
2、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池上即事》
3、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画竹歌》
4、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题李次云窗竹》
5、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孙岘《送钟元外赋竹》
6、任客看花醉,随僧入竹行。——《题禅定寺集公竹院》
7、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竹十一首·其一》
8、懒穿幽径冲鸣鸟,忍踏清阴损翠苔。不似闭门欹枕听,秋声如雨入轩来。——《对竹》
9、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
10、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慈竹》宋·乐史
11、竹坞深深处,檀栾绕舍青。暑风成惨淡,寒月助清冷。客去空尘塌,诗来拓采棂。——朱熹《次韵择之咏竹》
12、苍梧千载后,*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13、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杜甫《从韦续处觅绵竹》
14、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竹十一首·其六》
15、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许浑《秋日白沙馆对竹》
16、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山童泥乞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竹十一首·其五》
17、一节呼龙万里秋,数茎垂海六鳌愁。更须瀑布峰前种,云里阑干过子猷。——《竹十一首·其九》
18、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凰。(m.ju.51tietu.net)——《竹十一首·其八》
19、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竹》
20、寺前新笋已成竿,策马重来独自看。可惜班皮空满地,无人解取作头冠。——《头陀寺看竹》
21、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幽人屋,霜根结在兹。——《苦竹》
22、琼节高吹宿凤枝,风流交我立忘归。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竹》
2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24、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谁识雌雄九成律,子乔丹井在深涯。——《竹十一首·其七》
25、布裘寒拥颈,毡履温承足。独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洗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B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又是一度雪花飞扬,又是一年四季芬芳。
满怀激情和喜悦,带着飘香的硕果,伴随着民乐队的精彩演奏,我们就要把2010新年的钟声敲响。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希望大家能拌着悠扬飘逸的葫芦丝音乐声,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傣族的风土人情。
请欣赏葫芦丝合奏
十六分音符,可分成两部分,前两个音符吹TK(吐酷)双吐,后两个音符第一个吹单吐T(吐)后一个自然吹,和起来是吐酷吐。
吹时开副管。
试一试。
社区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主持串词 全是舞蹈,比如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格桑拉,高原蓝,卓玛,草原牧歌
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主持词男: 星光照亮长夜的道路、彩霞点燃心中的火焰女: 山岭放飞欢畅的歌声、江河漾起笑的漩涡男: 历史的纪念碑中,凝聚多少代人执着的求索女:辉煌的交响乐,奏响共和国壮丽的凯歌合:看,共和国的大地上,到处生长着爱国的热情,共和国的蓝天上,到处翱翔着未来的希望。
男:那飘动的是前赴后继的身影,那激荡的是奔腾不息的血液。
从心底发出的一份对党的挚爱。
女: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隆重纪念*成立90周年。
回顾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我们深切感到:男:只有*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女:只有*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男:只有*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女:只有*才能带领我们意气风发的走进新时代。
男:是的,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们一、二、男:《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妈妈教我的歌,这支歌伴随她走遍了祖国山河,这支歌鼓舞我建设美好家园。
下面请欣赏来自董马乡党委为我们带来的歌曲《妈妈教我一支歌》和《丰收的中国》。
三、女: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孩吵着对爸爸妈妈说:爸爸抱抱我,妈妈:亲亲我,你瞧,他们是如此的调皮,却又如此的可爱,他们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正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幸福成长。
请欣赏来自董马小学的舞蹈《爱我你就抱抱我》。
感谢小朋友们为我们带来的舞蹈,下面请欣赏由董马中学为我们带来的舞蹈《双人舞》。
四、男:90年的峥嵘岁月90年探询与求索90年的光辉里程*谱写了东方不老的神话* 你是中华民族心中的太阳* 你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航向下面请欣赏由水头文艺队为我们带来的舞蹈《*颂》。
五、女: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辛劳为民族,*一心救中国,*在,歌声遍地。
*在,赞歌不绝。
下面请欣赏舞蹈《金歌声声》表演者:街上文艺队六、男:啊,祖国
我是在圆明园里,认识了您的屈辱、您的悲愤;我是在八达岭上,认识了您的磅礴、您的巍峨;我是在大漠草原,认识了您的宽广、您的辽阔;我爱你,我的祖国
下面请欣赏诗歌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七、女:下面请欣赏舞蹈《跳鞋》表演者:董马幼儿园。
八、男:下面请欣赏《美丽的草原》表演者:后坝文艺队。
九、女: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之为筚南母倒(南母倒即葫芦之意)。
流行于西双版纳、德宏、保山、瑞丽等傣族地区。
下面请欣赏由董马小学为我们带来的葫芦丝伴舞《竹林深处》 十、男:是革命先烈用鲜血肥沃了你足下的土地,培育了你的根须,使你在春光里绽开了殷红的花瓣,点燃了你火红般瑰丽的青春。
下面请欣赏由幼儿园教师为我们带来的舞蹈《映山红》。
十一、女: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家乡充满了无限的青春气息,山里人腰包鼓了,存款多了,水泥路宽了,新楼房拔地而起,私家车随处可见,这些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下面请欣赏由街上文艺队为我们带来的舞蹈《党的政策好,家家变化大》十二、男:下面请欣赏舞蹈《欢天喜地》,表演者:水头文艺队。
写竹的诗句
竹子真绿呀,好像被春雨的绿颜料染过似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写竹的`诗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作者: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2、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作者: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作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作者:曹组《蓦山溪·梅》
5、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作者: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6、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作者: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7、竹疏斋殿迥,松密醮坛阴。作者:鹿虔扆《女冠子·凤楼琪树》
8、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作者: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9、到君栖迹所,竹径与衡门。作者:黄滔《题友人山居》
10、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作者: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1、功名不早着,竹帛将何宣。作者:李白《长歌行》
12、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作者: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13、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作者:李商隐《瑶池》
14、冷淡还如西草,凄迷番作江东树。作者: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15、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作者: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16、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作者: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7、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作者:李邴《汉宫春·梅》
18、疏篱护竹,莫碍观梅。作者: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19、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作者: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20、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作者: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21、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作者: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2、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作者:戴复古《除夜》
23、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作者: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24、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作者: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25、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作者: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26、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作者: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27、杖藜徐步转斜阳。作者: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8、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作者:陆容《满江红·咏竹》
29、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作者:德隐《新秋晚眺》
30、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作者: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31、上窗风动竹,月微明。作者: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32、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作者: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33、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作者:王蕴章《醉太*·西湖寻梦》
34、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作者: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35、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作者:李颀《望秦川》
36、叹舞鸾鸣凤,归来迟暮。作者: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37、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作者: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38、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作者: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39、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作者:陆容《满江红·咏竹》
40、松竹含新秋,轩窗有余清。作者: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41、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作者:李世民《元日》
42、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作者:符曾《上元竹枝词》
43、修竹畔,疏帘里。作者: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44、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作者: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45、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作者: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46、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作者:陆容《满江红·咏竹》
47、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作者:李贺《李凭箜篌引》
48、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作者:文廷式《好事*·湘舟有作》
49、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作者: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乔吉《水仙子·重观瀑布》
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史达祖《喜迁莺·月波疑滴》
冰丝织络经心久,瑞玉雕磨措手难。——方干《酬将作于少监》
湖藕雪冰丝,山茶泼牛乳。——苏辙《送文与可知湖州》
折藕冰丝剩,翻荷孔盖回。——宋祁《荷花·别岸香风起》
冰丝玉缕簇青红,已逗花梢一信风。——方岳《立春·冰丝玉缕簇青红》
霜髓英英矜客梦,冰丝一一做诗愁。——方岳《客有饷水母线者坐人赋之因次其韵》
旧弦解,新弦张,冰丝牵愁六尺长。——高启《新弦曲》
鳞甲镜莹鳄与鲮,湘妃鼓瑟冰丝纟互。——刘基《僧道士蒋玉壶长歌》
君归倘食冰丝鲙,为念羁栖塞北人。——徐祯卿《青门歌送吴郎》
莫磨青铜镜,莫理冰丝弦。——张以宁《赋段节妇》
冰丝欲断鲛人缕,琼液疑含阆苑霜。——于慎行《赐鲜藕》
笔峰微结冰丝涩,灯晕初成花烬残。——司马光《酬师道雪夜见寄》
冰丝细织无幅绡,雪花乱卷有声絮。——洪咨夔《三叠泉》
雪茧冰丝结素华,天孙初织费缫车。——周必大《次杨子直使君韵》
冰丝固希有,雾縠亦罕得。——王炎《和谢安国求砚》
累珠贯冰丝,耿光发沉渊。——叶适《送赵季清兼谢所惠诗》
挼挲玉箸光夺雪,纺络冰丝细如发。——艾性夫《木绵布歌》
盆繭已缲冰丝缕,五色丝新织海鲛。——真德秀《皇后阁端午贴子词五首·盆繭已缲冰丝缕》
翠浪两岐麦,冰丝八繭蚕。——真德秀《后后阁端午贴子词五首·翠浪两岐麦》
比之玉蕊似实非,金粟冰丝那有此。——郑域《玉蕊花》
冰丝实瑟无胶柱,事省庭空引泉注。——阳枋《赋赵守接竹引岩泉》
碧杜红蘅缥缈香,冰丝弹月弄清凉。——湘妃庙《又湘妃诗四首》
纤茎采香光漉漉,冰丝齐穿水晶绿。——陈璧《题彦皋莼轩》
霜随玉爪冰丝落,日照金盘火齐堆。——李东阳《馈柑于乔世赏用前韵》
美人别我来,赠我冰丝弦。——李东阳《寄*徒公济二首·其二》
三弹拨幽肠,声乱冰丝结。——何景明《瑶瑟怨》
噱饮何妨杯似斗,金盘缕切冰丝藕。——陈洪谟《贺闻山先生生旦用韵》
盘蔬晓送冰丝脆,钗杏春生蜡带融。——张翥《壬申元日大雪二日立春晴景豁然春宴有作》
自剪冰丝譬远归,学成何异此成衣。——张玉娘《咏史·自剪冰丝譬远归》
此镫行第人见之,细数瑶琴弹冰丝。——厉鹗《汉铜雁足镫歌为半槎赋》
巨灵手擘丹崖欹,玉龙喷沫冰丝垂。——韩上桂《清音楼》
有关竹的诗句
1、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明·*规《咏竹着》
2、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清·蒲松龄《竹里》
3、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4、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竹》
5、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吴昌硕《咏竹》
6、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咏竹》
7、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宋·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郑板桥《竹石》
9、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清·戴熙《题画竹》
10、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杜甫《咏春笋》
11、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12、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唐·白居易《食笋诗》
13、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王慕兰《外山竹月》
14、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宋·陆游
15、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唐·杜甫《竹》
16、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17、不须日报*安,高节清风曾见。——清·郑板桥《竹石》
18、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杜甫《堂成》
19、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明·徐渭《风竹》
20、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徐渭《风竹》
21、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范成大衡《阳道中二绝》
22、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陈陶《长竹》
23、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陆游《连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24、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25、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2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
27、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唐·杜甫《咏春笋》
28、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清·吴昌硕《咏竹》
29、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30、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唐·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31、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宋·范成大衡《阳道中二绝》
32、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蒲松龄《竹里》
33、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白居易《食笋诗》
34、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唐·陈陶《长竹》
35、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规《咏竹着》
36、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37、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唐·杜甫《堂成》
38、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清·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39、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唐·杜甫《咏竹》
40、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郑板桥《题墨竹图》
41、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戴熙《题画竹》
42、不须日报*安,高节清风曾见。——郑板桥《竹石》
写竹的诗句
1、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 曹组《卜算子·兰》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王维《竹里馆》
3、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王维《竹里馆》
5、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 —— 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6、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 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7、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 白居易《村居苦寒》
8、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9、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0、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 李商隐《瑶池》
1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王维《山居即事》
12、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13、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14、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5、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6、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17、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8、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9、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0、林断山明竹隐墙。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郑燮《新竹》
22、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白居易《夜雪》
2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4、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5、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26、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李峤《风》
27、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吴均《山中杂诗》
28、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29、夜深风竹敲秋韵。 ——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30、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 柳宗元《渔翁》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3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高骈《对雪》
34、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35、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6、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 卓文君《白头吟》
37、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8、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39、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 —— 李贺《李凭箜篌引》
40、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41、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42、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43、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 郑谷《鹧鸪》
44、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45、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4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 杨万里《夏夜追凉》
47、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48、乱蝉衰草小池塘。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9、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50、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竹子的诗句
导语:竹,在别人眼中,是一株清翠,但永远都无法蓬荜生辉的“朽木”,独自在变化万千的'尘世中摇曳着自己那翠生生的光景,独舞在天光血日之下,挺着油绿的身板俯首眺望。接下来小编整理了竹子的诗句,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范公丛竹歌并序 岑参
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
新制丛竹诗以至见示,美范公之清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慈姥竹 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
俯瞰涓一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竹径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
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
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一团一团一节,坚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酬人雨后玩竹 薛涛
1、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 曹组《卜算子·兰》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王维《竹里馆》
3、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王维《竹里馆》
5、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 —— 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6、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 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7、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 白居易《村居苦寒》
8、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9、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0、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 李商隐《瑶池》
1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王维《山居即事》
12、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13、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14、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5、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6、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17、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8、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9、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0、林断山明竹隐墙。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郑燮《新竹》
22、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白居易《夜雪》
2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4、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5、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26、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李峤《风》
27、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吴均《山中杂诗》
28、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29、夜深风竹敲秋韵。 ——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30、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 柳宗元《渔翁》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3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高骈《对雪》
34、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35、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6、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 卓文君《白头吟》
37、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8、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39、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李贺《李凭箜篌引》
40、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41、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42、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43、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 郑谷《鹧鸪》
44、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45、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4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 杨万里《夏夜追凉》
47、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48、乱蝉衰草小池塘。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9、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50、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51、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 曹组《蓦山溪·梅》
52、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犬吠柴门枫叶下,一篱寒日蔓丝瓜。——刘崧《和溪道中》
茆舍丝瓜弱蔓堆,漫陂鹎鸭去仍回。——张镃《漫兴·茆舍丝瓜弱蔓堆》
依依五丝瓜,引蔓墙篱出。——方凤《寄柳道传黄晋卿两生·盈盈黄菊丛》
白粉墙头红杏花,竹枪篱下种丝瓜。——君端《春日田园杂兴》
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杜汝能《丝瓜》
狂花野蔓满疏篱,恨杀丝瓜结子稀。——郝经《馆内幽怀》
丝瓜生而蔓,蔓缘棚着花。——顾清《丝瓜棚成次三江韵》
西家篱上丝瓜密,夜深络纬声声急。——胡俨《闻络纬》
丝瓜简介
丝瓜(学名:Luffa cylindrica (L.) Roem. )是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藤本;茎、枝粗糙,有棱沟,被微柔毛。卷须稍粗壮,被短柔毛,通常2-4歧。叶柄粗糙,*无毛;叶片三角形或*圆形,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上面深绿色,粗糙,有疣点,下面浅绿色,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的短柔毛。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5-20朵花,生于总状花序上部;雄蕊通常5,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雌花单生,花梗长2-10厘米;子房长圆柱状,有柔毛,柱头膨大。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表面*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呈网状纤维。种子多数,黑色,卵形,*滑,边缘狭翼状。花果期夏、秋季。
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也广泛栽培于世界温带、热带地区。云南南部有野生,但果较短小。
果为夏季蔬菜,成熟时里面的网状纤维称丝瓜络,可代替海绵用作洗刷灶具及家具;还可供药用,有清凉、利尿、活血、通经、解毒之效。
丝竹的诗句
带丝竹的诗句
关于丝竹的诗句
含有丝竹的诗句
古诗中有丝竹的诗句
形容丝竹悦耳的古诗句
丝竹借代的古诗
丝竹消愁的古诗
丝竹的古诗词
写丝竹的古诗文
丝竹在古诗中的句子
李白的关于丝竹的古诗
金石丝竹的古诗
含有丝竹一词的古诗
描写丝竹弦声的古诗词
古诗文中带有丝竹的句子
跟无丝竹之乱耳相*点的古诗
古诗中丝竹的象征意义
关于丝竹管弦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涉及金石丝竹的句子
轻丝诗句
丝丝细雨的诗句
轻丝的诗句
带丝的诗句
丝瓜诗句
青丝的诗句
丝瓜的诗句
关于丝的诗句
青丝诗句
绾青丝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