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事者迷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当事者迷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当事者迷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当事者迷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
《题西林壁》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游山西村》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登鹳雀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贾岛。其全文古诗如下: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翻译】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徒弟,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关于离别的.爱情诗句
2.古今爱情诗句的浪漫排名
3.秋天诗句配图片
4.有名的梅花诗句
5.三年级描写秋天的诗句
6.两句思念亲人的诗句
7.表达思念的诗句亲人
8.描绘秋天景色的诗句是什么
9.关于春天诗句古诗
10.有关菊花精神的古诗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出自: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就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含义在里面。
最能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自然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了。苏轼【sū shì】(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的这句诗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为: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符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释义: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的哲理。
原诗: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诗人首先很真实的写游山所见,展示庐山的丘壑纵横、峰峦起伏之多变的瑰丽险峻的姿态,接着顺势进行借景说理:如果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就会各不相同。
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即大家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释义: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
因此这首诗的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堪称是奇思妙发,使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无穷、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的理性认识,也可以延伸到观察世上的万事万物,也是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人因为所处的地位、眼界、格局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所以,《题西林壁》不仅能让人欣赏到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用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诗使人百读不厌。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作哲理、警句的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的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最能体现这个意思。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微风和暖日鲜明,草色迷人向渭城。——温庭筠《偶题》
仙路迷人应有术,桃源不必在深山。——李涉《赠长安小主人》
时时方丈内,将用指迷人。——寒山《诗三百三首》
身心世事四虚名,多少迷人被牵萦。——李道纯《咏四缘警世》
小雨廉纤能滑径,乱山回互欲迷人。——李复《过沔池驿》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白居易《古冢狐-戒艳色也》
抚枰不是少奇着,往往当局多迷人。——姚勉《赠棋翁挟二童皆高弈》
愿指丹梯曾到处,莫教犹作独迷人。——杜牧《寄卢先辈》
龙山晴雪*霞,洞里迷人有几家。——李商隐《寄恼韩同年二首》
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李商隐《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
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李商隐《杂曲歌辞·无愁果有愁曲》
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白居易《古冢狐-戒艳色也》
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白居易《古冢狐-戒艳色也》
淮南游客马连嘶,碧草迷人归不得。——温庭筠《相和歌辞·堂堂》
淮南游客马连嘶,碧草迷人归不得。——温庭筠《堂堂曲》
朱弦固凄紧,琼树亦迷人。——温庭筠《观舞妓》
沃洲匡阜客,几劫不迷人。——齐己《七十作》
第一莫寻溪上路,可怜仙女爱迷人。——施肩吾《晚春送王秀才游剡川》
病客思留药,迷人待说禅。——雍陶《送契玄上人南游》
小苑莺声偏破梦,大堤花艳欲迷人。——胡宿《城东别墅寄怀天锡》
众芳迷人不知处,片云与我俱忘还。——范成大《北山草堂千岩观新成,徐叔智运使吟古风相贺》
赏心亭上再来游,烟月迷人独自愁。——范成大《吊陈叔宝词》
风沙不贷客,云日欲迷人。——王安石《冬日》
诸天入定凭谁问,五色迷人自古傅。——项安世《次韵李士衡失解送公衍赴调二首·世事从来亦偶然》
芳草远如暮,望望迷人步。——吴兆《秦淮斗草篇》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欧阳修《梦中作》
岩披宿雾三竿日,路引迷人四照花。——欧阳修《题金山寺》
垂经留教五千卷,迷人看著转迷途。——释印肃《偈颂三十首·明朝遍入孤峰裹》
我要警昏迷,迷人愈见疾。——释印肃《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我要警昏迷》
须臾变物止樊蝇,宛转迷人下马陵。——晁说之《再和·须臾变物止樊蝇》
草迷人去路,月挂客愁村。——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枕石安眠》
百二山河行入手,三千风月莫迷人。——周必大《胡邦衡惠淳字韵佳什回首十年间不知几往返矣》
簿领迷人喜暂闲,聊寻古寺陟孤峦。——文同《题兜率寺》
路迷人迹少,草密兽蹄多。——李曾伯《离颍州道间》
迷人简介
迷人使人迷恋;使人陶醉。沉湎于某项爱好或某种事物的人。俗人;糊涂人。迷惑人;使人分辨不清。使人昏迷。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孟浩然《南还舟中寄袁太祝》
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迷津觉路失,托势随风翻。——李白《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
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王维《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
入阱先摇尾,迷津正曝腮。——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北风忽震荡,惊浪迷津涘。——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蠨蛸尚先喜,吾党何迷津。——梅尧臣《赵秘校见访》
若捉物,入迷津,但有纤豪即是尘。——宝志《十二时颂·其一》
黄龙大舶行迷津,柜帛囊金无纪极。——史鉴《狐绥绥》
我亦有心无处说,等闲停棹似迷津。——罗隐《过废江宁县》
卢龙渡口问迷津,瓜步山前送暮春。——徐铉《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庶资一笑耳》
卢龙渡口问迷津,瓜步山胶送暮春。——徐铉《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酬》
嗟见世间人,永劫在迷津。——拾得《诗》
匹马扁舟寄此身,可怜投老尚迷津。——贺铸《将发永城留题李氏斋壁》
金印不须辞入幕,麻衣曾此叹迷津。——徐铉《和江西萧少卿见寄二首》
惆怅迷茫的诗句
曾经的记忆是抹不掉的,而惆怅也是挥之不去的'。
1.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2.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张炎《清*乐·采芳人杳》
4.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5.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6.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7.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韦庄《长安清明》
8.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乔吉《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9.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10.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元好问《玉漏迟·咏杯》
11.岂如幽谷无人见,空覆荒榛杂兔丝。——崔元翰《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
12.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曹组《卜算子·兰》
13.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14.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15.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崔护《五月水边柳》
16.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17.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18.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19.至今云雨带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牛希济《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
20.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21.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22.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23.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24.雨窗和泪摇湘管。——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25.捣就征衣泪墨题。——贺铸《杵声齐·砧面莹》
26.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27.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吴激《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
28.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29.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30.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李白《秋思》
31.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一》
32.泪湿罗衣脂粉满。——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33.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李白《独不见》
34.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35.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36.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37.风雨愁人。——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38.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39.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4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1.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42.带我离愁江外去。——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43.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44.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45.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重老过湖湘。——刘子翚《汴京纪事》
46.秋至捣罗纨,泪满未能开。——江淹《悼室人》
47.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48.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49.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司马扎《宫怨》
前途迷茫的诗句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前途迷茫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3、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6、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7、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8、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0、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拓展:
形容历史沧桑的诗句:
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 苦忆君家好巷坊,无多岁月已沧桑。
3. 十日从来*雨,一生数去几沧桑。
4. 知尔有灵应不死,沧桑更变问麻姑。
5. 我上梁山望曹濮,长叹沧桑变陵谷。
6. 独将浑噩留天地,几为沧桑纪废兴。
7. 沧桑转瞬谁能识,富贵浮云安可常。
8. 沧桑长共此山河,却为中原涕泪多。
9. 感慨沧桑眼前事,雍门琴罢不胜悲。
10. 回首沧桑已数番,感怀无尽又何言。
11. 世事沧桑心事定,此生一跌莫全非。
12. 感慨沧桑变,天边极目时。
13.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4.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5.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6.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17.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盛唐是唐诗的高峰,玄宗朝那个时代诗人才子辈出,如张九龄、贺知章、李白、王维、王昌龄、孟浩然、杜甫、裴度、高适、岑参等,这些诗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交集,而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老大哥”孟浩然了。李白曾经写诗给孟浩然“表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王维、王昌龄也与孟浩然交好。
孟浩然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小学就学过他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他是唐朝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或许现如今他的名气没有李白大,但实际上在李白还未出名之时,孟浩然已然天下闻名。有才华的人总是会惺惺相惜,所以就算年纪相差12岁,但是他们依然成为了至交好友。
不同于李白的豪迈与浪漫,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性人物,他出生在湖北襄阳的大户人家,年轻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为仕途奔波,23岁就与好友隐居鹿门,只不过一年之后,这位好友就离开了他,去长安参加科考,所以在不久之后,孟浩然也结束了自己的隐居生活,开始四处游历。
游历拜谒之路无望,孟浩然快到40岁时,他才去选择参加科考,然而唐朝的科考之路并不好走,他第一次去参加科考时就以失败告终,在46岁那年他又一次出发,然而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也是可悲可叹的。不过虽然在仕途之路上走得并不顺利,但是他在诗词上面的造诣却是人尽皆知,他有许多非常经典的诗作,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就是其中非常出名的一首,是他在第一次科举考试失利后,漫游吴越之地所作,一起来读下: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
在唐代,知识分子除了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之外,拜谒名人以求举荐也是一种方法,所以古人的游历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旅行、旅游那么简单。而且这种远离故土的游历,看起来似乎非常潇洒,但实际上他们对于家乡的思念一点也不少,孟浩然也是如此。
常年漂泊在外的他,对家乡的思念是与日俱增,所以他更容易被外在的某些景物所触动,毕竟心中最为柔软的地方,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就会浮现出来,而思乡之情或许就是最难以割舍的地方。
在这首诗文的前两句中,诗人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非常萧瑟的秋季景象。秋天到了,万物都开始凋零,树叶从空中飞落,大雁也向南方飞去,虽然看似只是简单的秋景,但实际上却是奠定了整首诗哀伤的氛围也衬托出了诗人心中对于家乡的那种思念。
在诗文的第三句与第四句中,诗人看似非常直白的叙述,初读之时,言语似乎很是*淡,但是却越读越觉得满含深意。“我家”这二字看似显得有些过于直白,但是越是如此,却越能显示诗人心中对家乡的那种深深思念,这其实也不需要用任何华丽的词藻去形容。
而在诗文的第五句与第六句中,诗人那种思乡倦旅之情变得越发深沉,情感的表达由直白描述,变为心中所思,读起来自然也就更加令人感到痛心,这也是诗文感情上的递增。在外面游荡的久了,就连思念的泪水也慢慢干涸,诗人看着眼前这广阔的江面之上,有一艘非常孤独的帆船在前漂泊,奈何望断江水茫茫,仍不见故乡身影。
最后在诗文的末尾两句中,诗人则将景物与情感完美的结合,一方面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绝美的画面,另一方面也是在述说自己迷茫的心声。在外漂泊了这么久,自己今后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其实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想要找人问一问,可是眼前只有这一片苍茫的江面。
或许诗人的这种思乡之苦,前路迷茫之感,我们也曾经有过。很多时候,远离家乡的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未来将要如何发展,这种迷茫我相信很多人深有体会。不得不承认,孟浩然的这首经典诗作写进了我们很多人心中,尤其是那些远离家乡,在外独自打拼的人们,前途虽然光明,但道路难免荆棘密布,读了这首诗,希望能慰藉你孤独迷茫的心。
你喜欢孟浩然这首诗吗?一起来交流下读到这首诗的感受吧。
木兰诗扑朔迷离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女孩叫花木兰。她是个非常勤劳、 能干的农家闺女。白天帮父母干洁,做家务,晚上做 鞋、织布、缝衣裳,深受父母的疼爱。
一天,花木兰看见母亲在屋里唉声叹与,觉得很 奇怪,就问母亲有什么心事。木兰的母亲说:“昨天看 见皇帝怔兵的文书上有你父亲的名字,可是父亲的 年纪那么大,哪里还经得起战争的劳苦!你弟弟年龄 还小,又不能代替。我正为这事发愁呢!”
沉默了一会,木兰突然转过身来对母亲说:“让 我去吧,我从小跟父亲练武,练就了一身的好武功, 可以替父亲去从军。”母亲为难地说:“可你是个女 孩,怎么能去从军呢?”
木兰坚定地说:“没关系,我有办法,我可以女扮 男装。”
不久,花木兰便告别了父母,随大军到了边疆。 战争中,木兰表现得十分勇敢,立了许多的大功。经 过十几年的艰苦战斗,战争终于结束,木兰胜利归 来。论功行赏,皇帝要赏给木兰很多的钱财,并封她 为尚书郎。但是木兰诚恳地说:“感谢皇上的恩典,但 我不想做宫,只求皇上允许我回到故乡与父母团 聚。”皇上答应了木兰的请求。
木兰一到家里,立刻来到自已的房间,换上女孩 穿的衣服,梳好辫子,戴上红花,露出自已原来女孩 的模样走出来。送木兰回来的同伴们一见,都十分惊 奇地说:“哎呀!同行12年,怎么却不知你是个女 孩。”
后来有人为此写了一首木兰诗,诗的最后几 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意思是:当揪住兔子的耳朵把兔子提起来的时 候,雄兔的脚乱动,雌兔的眼微闭着,但是当两只兔 子同时在一块奔跑的时候,谁能分辨出哪一只是雄, 哪一只是雌呢?
扑朔迷离的故事告诉我们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相。
1、叔的身世真是扑朔迷离,都四十好几了,还是没弄清楚自己的父母是谁。
2、远处那扑朔迷离的气球渐行渐远,慢慢地终于离开了众人的视线。
3、早上早读结束后去做操,回来语文书竟不见了,真是扑朔迷离,不过最后知道是我自己粗心夹在数学作业中交上去了。
4、兰兰邻居的双胞胎姐妹,让兰兰扑朔迷离,不易辨别。
5、这些传闻尽管扑朔迷离,却唤起了我的希望。
6、《阳光里的密码》这个案情扑朔迷离,最后侦探才在角落的一幅缺少了阳光的画中找到了地下室铁门的'密码。
7、兰兰邻居的双胞胎姐妹,让兰兰扑朔迷离,不易辨别。
8、即便再扑朔迷离的问题,柯南都能一一解开,当得大侦探美名。
9、这件事的发生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
10、这件案情真是扑朔迷离,让我们都不知道是谁干的。
11、妈妈给我日记签名时说:“涛,你可不可以把字写得一清二楚,不要写得这样扑朔迷离。”
12、这件扑朔迷离的案子,让当大队长的舅舅忙的焦头烂额。
13、越来越严重的*抛尸案,让人心惊慌慌,一切都是那么的扑朔迷离。
14、敌军却始终扑朔迷离,不知我军主力所在最后被我军打败。
15、早上去上学,一看书包里没有数学作业,跑回家里去找,找不到,有跑到弟弟的班上找,后来才知道作业在这里,真是扑朔迷离。
16、“兰兰到底睡了多少小时”这道题目扑朔迷离,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到方法。
17、《西游记》里的“真假美猴王”这一集,情节扑朔迷离,我都分不出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了。
18、我看了世博会开幕式的烟花表演,我真是扑朔迷离眼花缭乱了,真是太美了!
19、有一天我在阅读侦探小说中这本书里扑朔迷离的里面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20、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之难明真相。
21、警察叔叔对于这一起扑朔迷离的案件,结合脑力和高科技,一下就破了案。
22、这本侦探小说,案情离奇曲折,扑朔迷离,但读者兴味无穷。
23、这件事的发生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
当事者迷的诗句
当事人知道你在背他们的古诗
事业无成迷茫的诗句
形容事业迷茫的诗句
太把自己当回事的诗句
事业前路迷茫的古诗句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诗句
事业迷茫的句子
火影忍者句子迷
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古诗
对事业迷茫的句子
把事物当人写的句子
球迷铁事台词
迷茫的诗句
迷茫诗句
沉迷王者荣耀的句子
迷雾的诗句
太把你当回事句子
你把我当回事的名句
含当年事的古诗
小事看担当大事的古诗
没把我当回事的句子
写迷茫的诗句
迷开头的诗句
不把我当回事的句子
把自己当回事的句子
当天事当天做的名言
不把你当回事的句子
形容沉迷往事的古诗
适合当王者名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