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玉露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玉露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玉露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玉露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赏析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它们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鹊桥仙》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的诗句赏析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译文] 玉砌的台阶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伫立露水侵湿了罗袜。
[出自] 李白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注释:
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玉阶:玉石砌的'台阶。
罗袜:丝织的袜子。
却下:放下。
译文1:
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译文2:
玉砌的台阶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伫立露水侵湿了罗袜。
我只好入室垂下水晶帘子,独自隔帘仰望玲珑的秋月。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有幽邃深远之美。
《玉阶怨》,见郭茂倩《乐府诗集》。属《相和歌·楚调曲》,与《婕妤怨》、《长信怨》等曲,从古代所存歌辞看,都是专写“宫怨”的乐曲。
李白的《玉阶怨》,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见人之仪态、身份,有人有神。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之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子建“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
怨深,夜深,不禁幽独之苦,乃由帘外而帘内,及至下帘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若人不伴月,则又有何物可以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言。但读者却深知人有无限言语,月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却只是一味望月。此不怨之怨所以深于怨也。
“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此一转折,似断实连;似欲一笔荡开,推却愁怨,实则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却下,看似无意下帘,而其中却有无限幽怨。本以夜深、怨深,无可奈何而入室。入室之后,却又怕隔窗明月照此室内幽独,因而下帘。帘既下矣,却更难消受此凄苦无眠之夜,于更无可奈何之中,却更去隔帘望月。此时忧思徘徊,直如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纷至沓来,如此情思,乃以“却下”二字出之。“却”字直贯下句,意谓:“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在这两个动作之间,有许多愁思转折返复,所谓字少情多,以虚字传神。*古代诗艺中有“空谷传音”之法,似当如此。“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之笔,实则极见工力。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
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见意,引读者步入诗情之最幽微处,故能不落言筌,为读者保留想象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以此见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真意。以叙人事之笔抒情,恒见,易;以抒情之笔状人,罕有,难。
契诃夫有“矜持”说,也常闻有所谓“距离”说,两者颇*似,似应合为一说。即谓作者应与所写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并保持一定“矜持”与冷静。如此,则作品无声嘶力竭之弊,而有幽邃深远之美,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读者觉有漫天诗思飘然而至,却又无从于字句间捉摸之。这首《玉阶怨》含思婉转,余韵如缕,正是这样的佳作。
《古风·秋露白如玉》译文及鉴赏
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风·秋露白如玉》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风·秋露白如玉》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
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促。
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
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
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前言】
《古风·秋露白如玉》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此诗通过一连串的联想表达了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的思想。
【注释】
⑴庭绿:庭中之草木。
⑵结束:拘束、约束。
⑶“景公”二句:《晏子春秋》: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举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举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晏子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使勇者常守之,则庄公、灵公将常守之矣。数君将常守之,则吾君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跌处之,跌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流涕是不仁也。不仁之君见一,谄谀之臣见二,此臣所以独窃笑也。”
⑷得陇望蜀:语出《后汉书·岑彭列传》:(光武帝)敕彭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击蜀虏,人心苦不足,既得陇,复望蜀。
⑸“人心”二句:谓人心起伏,世路曲折。世路,人间的经历。
【翻译】
秋天的白露如同玉石一般,把庭院里的花草团团凝结,玉虽然美,而花草则不再生气盎然。目睹此景,不禁黯然伤悲,岁月真是无情啊,何尝停下过匆匆的脚步?人生苦短,如飞鸟过目、白驹过隙,一瞬间就是百年啊,何必太为难自己?齐景公多么愚蠢:登牛山见美景,不知道好好欣赏,却嚎啕大哭,感叹人无永年。人心不知足,常常是得陇望蜀,就像波浪不*,山路曲折。百年三万六千日,聪明的'人要知道抓住时间,享受快乐。
【赏析】
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十三首。此诗为一连串的联想:由秋露下,联想到岁早寒;由岁早寒,联想到岁月促;由岁月促,联想到应潇洒对待人生——夜夜秉烛,及时行乐。中夹牛山悲泣,以明愚者无旷达之胸怀,使诗的脉络走处还留,直流中有回旋。
这首诗也表现了李白的矛盾之处,一方面他也知道人生就只有百年岁月,应当及时行乐;一方面自己又修道修仙,希望长生不老。另外,这首诗或许还有讽刺唐玄宗过分修道行为的含义。
作者简介: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形容玉露的句子
玉露的诗句
形容植物玉露的句子
今朝玉露一相逢的句子
带有玉露的古诗
碧盘含玉露的古诗
含金风玉露的古诗
带玉露的古诗词
玉露古诗中的意象
描写姬玉露植物的古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的古诗
杜浦的古诗玉露凋伤枫树林
玉露凋伤枫树林古诗写的是哪里
露的句子
玉的句子
用露字写句子
寒露句子
寒露的句子
雨露的句子
露营的句子
露珠的句子
露字写句子
人与玉的句子
写白露的句子
润玉句子
写寒露的句子
描写露的句子
写露珠的句子
夸润玉的句子
夸玉好的句子
写桂花的古诗
表示一点一点积累的古诗
有关春天夏天的古诗
古代谢婚姻的古诗
双关意义的古诗
关于有趣的标点古诗
有关西部边塞风光的古诗
带有鸟字的古诗以及理解
自己编的乡村古诗
古诗词改编的歌曲节目央视
春天的古诗编后记
古诗村居里的反义词多音字
关于古诗的后记范文
累烦的古诗词
反映塞外风光的古诗
写重庆节的古诗
元宵节的古诗王
苏轼描写风光的古诗
行军打战的古诗词
描写中国春节的古诗词
期待夏天来临的古诗
小池古诗描写动作的词语
初中描写草的古诗词
江南春是描写春天的古诗吗
体现数学规律的古诗
古诗遇义的遇正确写法
格列佛游记的古诗
关于勤奋坚持奋斗的古诗词
古诗中的雄关
含有秋千的古诗
古诗中的年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