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古诗四句四字

关于端午的古诗四句四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端午的古诗四句四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端午的古诗四句四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端午的古诗四句四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75) 语录(47) 说说(180) 名言(9) 诗词(1k+) 祝福(210) 心语(12)

  •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_写端午节的古诗四句

  • 端午节,祝福
  •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端午节纪念的是屈原,因而古人的“端午诗”许多都是以悼念屈原为主题。你知道关于描写端午的四句诗有哪些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描写端午节的四句诗古诗,欢迎阅读借鉴!

    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1、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 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端午节的相关古诗:

    1.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古诗大全

    2.端午节的古诗大全

    3.关于端午的诗句古诗

    4.端午节的古诗四句诗集锦

    5.描写端午节的古诗

    [阅读全文]...

2022-02-25 12:33:37
  • 端午节的古诗四句

  • 端午节
  •   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节的有哪些呢?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七律· 端午》【现代】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六幺令·天中节》【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阅读全文]...

2022-02-20 23:28:49
  •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

  • 端午节
  •   端午佳节是传统,古时祭奠屈原日。如今虽已千百载,爱国情怀记心间。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5、《端午日赐衣》

      唐·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阅读全文]...

2022-07-13 10:04:04
  • 中秋节的古诗大全四句 描述端午节的句子

  • 端午节,中秋节,祝福
  • 1、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莫过于祭奠投身汨罗的伟大诗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应该带着一股浓重的悲**彩。

    2、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3、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

    4、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5、许多年过去了,家乡的*俗有的也稍有改变,但不变是淳朴厚道的民风人情,不变的是人们对于端午节的年复一年的欢度;生活的酸甜苦辣或许会磨掉人的棱角,但磨不掉渗入骨髓的乡心乡情,磨不掉珍藏在记忆里一幅幅老照片的温馨气息。“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年年岁岁端午节,岁岁年年故乡情,家乡的端午节,我无论在那里,都能闻到麦粑里你的香甜,都能看到到艾蒿里你的容貌。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祈愿家乡的父老乡亲安康幸福,祝愿家乡人节日快乐!

    6、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一眨眼,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侯,我怀念起故乡的端午节来。

    7、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人惊讶不已,芦苇的长叶,江南的糯米,还有蜜制的大枣。包制成一只只粽子,开水一煮,苇叶清爽的香气,糯米浓腻的粘香,还有蜜枣的甘甜,混在一起是怎样的享受啊。什么样的人会有如此的妙构,让千古的人们都为之沉醉。

    8、端午节的时候,老人们总会用五彩丝线编一些好看的手绳,给调皮的孩子系在手腕上,再小一些的孩子,还会挂上漂亮的小香囊,据说是辟邪驱毒的。

    9、家乡端午节也有插艾蒿的*俗,那些艾蒿都是在端午节那天早上,人们自己到田头地埂找到野生的一蓬,然后割回来。并不是每家每户都要亲自去割,左邻右舍只要有一个人去了,他一定会割来一捆,然后分发给其他人家。于是,一个早晨,你只看到几个人去割艾蒿,但吃完早饭,会看见村里所有人家门上都插上了青青的艾蒿。

    10、屈原,中国着名的爱国诗人。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11、蜇居在城里,能见到各式各样的粽子,有豆沙的、有五仁的、有八宝的、有鸡蛋的、有腊肉的……但,我依然会想起“三尖塘”里那蓊郁茂密的芦苇,想起那青青地泛着油光的苇叶和娘亲手包制的粽子,那种端午节的味道时常在唇齿间萦绕。

    12、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提前为你“端”上祝福:祝你幸福安康,万事如意,端午快乐!艾叶香,麦浪黄,人间美景是端阳。

    13、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14、在我的眼中端午节是一个美妙的节日,他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息。每次看到那青色的粽子,嗅着浓浓的甜香,都会有一种情怀滋生。

    15、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列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16、我也买来艾蒿菖蒲挂在门旁,看着翠生生的菖蒲,闻着扑鼻的艾香,我的思绪载着我的心儿,穿越千山万水,亲*了家乡,闻到家乡端午节特别的味道,看到家乡端午节特别的风景。

    17、除祖国大陆在端午节有赛龙舟的风俗外,清朝乾隆年间,**也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举行龙舟竞赛。而在香港、澳门等地,端午节龙舟竞渡的风俗。

    18、如此悲壮的伟人,如此悲壮的事迹。时过境迁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忘了这一切一切。我们所记得的,只是粽子,只是龙舟,只是刚被国家确立的法定节日。没有多少人会记得几千年前的今天,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心如刀割,绝望地投江自尽。

    19、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阅读全文]...

2022-06-03 02:00:26
  • 端午诗句有哪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

  • 端午,端午节
  • 端午节是传统佳节,吃粽子是端午的美好*俗。

    当然,有人喜欢吃甜粽子,有人喜欢吃咸粽子。但不管什么味道的粽子,都代表着美好。

    在历史上,有不少端午节相关的诗词,都提到了粽子。靠着粽子,千年前的古人和千年后的我们连接起来了。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诗词的读书人。关注我,一起来欣赏3首端午节诗词,带来粽香悠悠,令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1首,《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客子去淮阳,逶迤别梦长。水关开夜锁,雾棹起晨凉。烟月期同赏,风波勿异行。隐山曾撼橹,转濑指遥樯。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因书报惠远,为我忆檀郎。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沈亚之。沈亚之最出名的就是他的“唐传奇”作品,代表作有《冯燕传》、《秦梦记》等。

    沈亚之是吴兴人,被大诗人李贺赞誉为“吴兴才人”。从诗歌的题目看,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端午节是在石头城,也就是南京度过的。

    五月六号这一天,诗人从南京出发,准备前往淮阳。他在船上看到了其他的船只,想起了在吴兴老家的弟弟,也想起了朋友“侯郎”。

    为什么说诗人的弟弟在吴兴老家呢?从“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这两句就可以看出。兴所在的湖州,在春秋时期属于吴楚之地。

    我们都背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道理。重阳节是九月九,而端午节是五月五,同样让人想起了亲朋好友。

    何况,我们的诗人还在旅途之中,还在船只之上,更多了一份羁旅之思。所以“雾棹起晨凉”,这一个“凉”字,不只是气候在诗人身体上的感触,其实也是诗人心理上的一种怅然。

    诗人身在外地,虽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却没有翅膀,无法飞到亲朋好友面前。所以“逶迤别梦长”,这个“长”字用得很妙。

    而“烟月期同赏”,既有先前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之意,也暗合后世苏东坡“千里共婵娟”之心。

    只不过,这个“期”字表明了诗人有心却无力的状态。这其实也是一种诚恳的道歉,告诉亲朋好友自己的无奈,让亲朋好友理解自己。

    而“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这两句相当美丽,既体现了端午节特有的氛围。

    人们在端午节有挂菖蒲和吃粽子的*俗,而诗人想象老家的端午节,用了一个“绿”字,一个“香”字。

    诗人的眼睛看不到故乡的蒲叶,可是他眼前的蒲叶是如此生动。诗人的鼻子闻不到故乡的粽子,可是他鼻前的粽子是如此美味。

    这两句诗用词精确,意境美好,让人感受到了粽子的香味,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文化韵味。

    其实,粽子之所以好吃,不在于粽子的味道本身,而是在于粽子寄托了文化的韵味,寄托了人们的情感。

    中秋节的月饼是同样的道理。什么时候不能吃月饼呢?什么时候不能吃粽子呢?可只有中秋的月饼才动人,只有端午的粽子才诱惑。

    诗的最后,“为我忆檀郎”,照应的是诗歌题目“兼寄侯郎”,留白无限,带出无限思念,留下一片真情。

    第2首,《七律》:香罗细葛端阳节,绛帐青衿少小诗。曩以弹丸俘晋孽,今于筒黍吊湘累。千年感旧慵开卷,一酌销忧强把卮。蒲酒少年供母后,村南村北恣游嬉。

    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马廷鸾。马廷鸾可能大家都比较陌生,其实他是宋代宰相,才华颇高。

    而马廷鸾的儿子马端临,名气会更加大一点,因为他乃是编著了《文献通考》的著名历史家。上面这首诗写了马廷鸾过端午节的情节。前两句用语相当“经济”,十四个字就把端午节的范围写得非常生动。

    “曩以弹丸俘晋孽,今于筒黍吊湘累。”这两句是专门写粽子的典故,也是写诗人时代吃粽子的*俗。

    粽子在晋代正式成为端午节的食物。西晋新*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后世则流行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筒黍,也就是粽子。湘累,指的就是屈原。吃粽子纪念屈原这一*俗从宋代一直到现在,成为了端午节的一个重要文化意义。

    诗的第五和第六句是说,诗人想起了端午节的历史,想起了屈原的忠贞与冤屈,想起了自身的遭遇,也懒得读书了,还是借酒消愁吧。

    最后两句,情绪从怅惘转变为欢乐,整首诗的意趣也随之明亮许多。少年们给父母们敬酒后就跑到村里嬉笑玩乐,十分快活。

    本诗将愁绪与欢乐融于一体,展示了粽子在端午节的重要性,令人看到了宋代人过端午节的一些画面,真是颇有水*。

    第3首,《水调歌头•端午》:漱齿汲寒井,理发趁凉风。先生畏暑晨起,笑语听儿童。说道今年重午,节物随宜稍具,还与去年同。已喜酒尊冽,更觉粽盘丰。

    愿人生,常醉饱,百年中。独醒竟复何事,憔悴佩兰翁。我有青青好艾,收蓄已经三载,疗病不无功。从此更多采,莫遣药囊空。

    这首词的作者是元代人王旭。这首词写得很有生活乐趣,开篇写洗牙齿和理发都是生活感十足的场景,令人不由泛起共鸣。

    “先生畏暑晨起,笑语听儿童”,这两句尤其有趣。一般人认为,小孩子睡懒觉,大人早起干活。

    而这里恰恰反过来,说大人比孩子晚起床,等大人起床的时候,孩子们已经笑闹非常了。

    然后,这首词提到了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酒有粽子,节日氛围浓厚,真是十分欢乐。

    “更觉粽盘丰”,一个“丰”字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喜悦,也可以看出粽子的迷人。

    词的下片写作者的感慨。他认为屈原“举世皆醉我独醒”虽然高洁,却有点情商不高,还是“难得糊涂”、“吃醉喝饱”,得过且过吧。

    词的最后,则是照应到端午节挂艾草的*俗,作者通过采艾草的行为,表达了希望人生美满,青春常在的愿望。

    这首词的基调就是开心与满足,快乐感通过文字传承了千年,让现代人读起来也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真情实感。

    大家还知道哪些端午节的诗词呢?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哦。

    [阅读全文]...

2022-05-02 17:54:52
  •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有关端午节的4首名诗)

  • 端午节
  • [唐]徐铉

    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

    采衣君自乐,白发我何堪。

    静味瑶华句,闲思玉柄谭。

    报之长命缕,祝庆在图南。

    每到端午,都要吃粽子、饮菖蒲酒,这样的日子再熟悉不过了。你以隐居自乐,我却禁受不住华发早生、年华逝去而不由得伤感起来。一边静静品评着你精美的词句,一边想着能再次手执拂尘与你长谈。十分感谢李秀才你在端午这日寄来的诗作,我只有给你捎去长命缕,祝愿你鹏程万里,仕途顺利。

    [宋]刘攽

    万里荆州俗,今晨采药翁。

    浴兰从忌洁,服艾已同风。

    泛酒菖蒲细,含沙蝘蜓红。

    沉湘犹可问,角饭畏蛟龙。

    本诗涉及了端午节的多种*俗。端午节除了与屈原自沉的传说有关之外,还与古代驱邪避虫的民俗密切相关。古人认为五月五这天太阳重入中天,同时也是五毒出没的时节,各类毒虫肆虐,容易受害染病,因此必须浴兰、佩带艾草、饮菖蒲酒,以祛病驱邪,避虫保身。其中采艾草要在清晨鸡未鸣以前出发,“今晨采药翁”一句即是指此。而艾草又以具人形的为佳,采集后带回去挂在门上,或将艾草扎成虎形,称为“艾虎”。这些*俗最早与南方蛇虫出没的自然环境有关,而后来被各地民众采用,所以诗人在首句即点出“万里荆州俗”,即各地均采用了荆楚一带的*俗。

    [宋]梅尧臣

    南方传竞渡,多在屈*祠。

    箫鼓满流水,风烟生画旗。

    千桡速飞鸟,两舸刻灵螭。

    尽日来江畔,谁知轻薄儿。

    这一天,我来到北山上,登高远眺:龙船的两边刻着无角的龙,船头竖立着高高的画旗。江面上生起了风烟,岸边的箫管奏响了古老的祭祀乐章。健儿们随着乐声,迎风劈浪,齐挥棹桨,惊动了天空上盘旋的飞鸟。这本是个庄重的仪式,可谁知这拥挤的人群中,尽是些轻佻浮薄的人。

    前六句写景工巧,刻画了竞渡时紧张热闹的场面;后两句议论,表面上是讽刺那些观渡的“轻薄儿”,实际上是批判那些占据了要位的奸佞小人。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屈原的遭遇,才会一幕幕地重演。

    [宋]余靖

    江上何人吊屈*,但闻风俗彩舟轻。

    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此诗颇有生活气息,作者在寻常的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中,敏感地发现并迅速地捕捉到常人容易忽略的富于情趣与美感的景象。作者在孩子手腕、脚腕上系上红绳子,虽言“同儿戏”,却真切地体现了父母祈求子女*安的一片真情。

    [阅读全文]...

2022-03-01 12:24:50
  • 春节四句诗古诗

  • 春节
  • 春节四句诗古诗

      一、春节节日起源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以及祈福辟邪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岁节(年节)的起源与发展涵盖了人文哲学与自然规律等方面内容。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斗柄回寅”为春正(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岁已开启。“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岁”即“摄提”(原始干支),又名为“岁星”、“太岁”。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如: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干支(岁)纪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在传统文化中,干支与方位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岁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斗柄回寅,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岁由此开始。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虽然此后由于在历史发展中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推广,节令与节日发生了分离,但许多节令民俗仍旧保留了下来。春节是由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在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祈岁纳福。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以及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驱邪纳福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祭祀的蛛丝马迹。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二、春节四句诗古诗(精选20首)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四句诗古诗(精选20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人日思归》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迎春》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3、《除夜》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除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5、《除夜雪》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6、《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7、《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8、《凤城新年词》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9、《癸巳除夕偶成其二》黄景仁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10、《癸巳除夕偶成其一》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人日思归》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钦州守岁》

      唐·张说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3、《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4、《元日有题》

      唐·崔道融

      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

    [阅读全文]...

2022-01-31 14:43:29
  • 古诗《中秋》四句古诗

  • 中秋
  •   中秋是中国一年一度的团圆日,在这天里月亮会变成一年中最亮最圆的样子,然后家人们齐坐一堂,谈天说地,吃着甜甜的月饼,喝着清新的茶,赏着玉盘似的月。古诗《中秋》四句古诗,欢迎大家阅读收藏。

      1、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3、《月》(唐李商隐)

        过水穿楼触处明,*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4、《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中秋月》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6、《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7、《月夜》(唐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8、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9、《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0、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11、《中秋夜不见月》(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12、《中秋》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13、《中秋玩月》明·佚名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阅读全文]...

2022-05-11 15:58:49
  • 描写雪的四句古诗

  • 描写雪的四句古诗

      古人写过很多与雪有关的诗词,那么你有没有认真研读过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雪的四句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1、《雪梅·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鉴赏

      古今不少作者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作者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作者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2、《别诗二首·其一》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鉴赏

      用分别时雪花飞舞的凄凉和重逢时百花盛开的温暖做对照,抒发重逢的快乐。

      3、《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鉴赏

      这首诗是作者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作者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作者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最后两句寄希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其中“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一句,从王维《宿郑州》“他乡绝俦侣,孤案亲僮仆”化出。本诗作为“万里身”、“异乡人”的深绘,更加悲恻感人。

      崔《除夜有感》:“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此所谓真诗,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按崔此诗尚胜戴叔伦作。戴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已自惨然,此尤觉刻肌砭骨。崔长短律皆以一气斡旋,有若口谈,真得张水部之深者。如“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皆本色语佳者。至《春夕》一篇,又不待言。

      4、《雪望》

      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鉴赏

      这首冬雪诗,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继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冻”,紧扣一个“雪”字。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汀”与“洲”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点。“野桥”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作者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形象生动,清新别致,可谓咏雪诗中纯属描写雪景之代表作。

      5、《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鉴赏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6、《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鉴赏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作者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作者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作者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作者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作者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7、《寿阳曲·江天暮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鉴赏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阅读全文]...

2022-01-13 18:44:58
  • 立春的古诗四句

  • 立春
  •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我们马上就要迎来立春节气了,在许多的古诗词中就有关于立春的描写,赶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诗词吧!

    1、人日立春对新月忆故情

    (清)王闿运

    萋萋千里物华新,湘春人日不逢人。

    园中柳枝已能绿,汀洲草色暗生尘。

    立春人日芳菲节,此日行吟正愁绝。

    倚栏垂泪看初春,临水低头见新月。

    初春新月几回新,几回新月见新人。

    若言人世年年老,何故天边岁岁春。

    寻常人日人常在,只言明月无期待。

    故人看月恒自新,故月看人人事改。

    也知盈缺本无情,无奈春来春恨生。

    2、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3、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阅读全文]...

2022-05-20 19:53:56
端午的古诗四句四字 - 句子
端午的古诗四句四字 - 语录
端午的古诗四句四字 - 说说
端午的古诗四句四字 - 名言
端午的古诗四句四字 - 诗词
端午的古诗四句四字 - 祝福
端午的古诗四句四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