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课后的四句古诗抄写图片

关于丁香结课后的四句古诗抄写图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丁香结课后的四句古诗抄写图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丁香结课后的四句古诗抄写图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丁香结课后的四句古诗抄写图片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24) 语录(14) 说说(12) 名言(1) 诗词(673) 祝福(5) 心语(240)

  • 关于丁香的古诗句四句

  • 赠刘景文古诗中关于秋天的诗句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出自:苏轼《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

    译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咏梅诗句 凝泪眼,杳杳神京路。

    断鸿声里长天暮。 柳永 夜半乐 重湖叠山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柳永 望海潮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柳永 玉蝴蝶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柳永 八声甘州 沙上并禽池上螟,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 天仙子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张先 青门引 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 浣溪沙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蝶恋花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朴行人面。

    晏殊 踏莎行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 破阵子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 玉楼春 *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 踏莎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 生查子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欧阳修 玉楼春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 蝶恋花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王观 卜算子 一池萍碎。

    三分春色: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

    是离人泪。 苏试 水龙呤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试 水调歌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 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试 水调歌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试 念奴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试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苏试 江城子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试 蝶恋花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 清*乐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秦观 满庭芳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进进暮暮 秦观 鹊桥仙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 千秋岁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 踏莎行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

    秦观 蝶恋花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 浣溪沙 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贺铸 将进酒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横塘路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贺铸 踏莎行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帮彦 苏幕遮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周帮彦 兰陵王 燕子不知何世,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周帮彦 西河 晚山千万叠,别鹤两三声。 暮云连极浦,急雨暗长汀。

    苏庠 临江仙 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陈克 菩萨蛮 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意。

    李清照 孤雁儿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逢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 渔家傲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沙鹭。 李清照 如梦令 昨夜雨蔬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红肥瘦。

    李清照 如梦令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李清照 一剪梅 犹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李清照 蝶恋花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 醉花阴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武陵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声声慢 落日溶金,暮云合碧,人在何处? 李清照 永遇乐 到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李重元 忆王孙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

    张元干 瑞鹧鸪 欲将心事付瑶琼,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 小重山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满江红 红酥手,黄滕酒,满园春色宫墙柳。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钗头风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 卜算子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陆游 鹊桥仙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严蕊 卜算子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张孝祥 念奴娇 千金难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辛弃疾 摸鱼儿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 水龙呤 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

    [阅读全文]...

2022-04-29 20:48:42
  • 阅读题《丁香结》

  • 阅读,语文
  • 阅读题《丁香结》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正因为如此,人生才多彩多姿。小编在这里整理了阅读题《丁香结》,希望能帮助到您。

      丁香结

      宗璞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住了断续*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白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淡无味了吗?

      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细品精赏

      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文章分别从视觉和嗅觉去描写丁香花的形状、颜色和气味,映衬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不止于此,作者还引用诗句,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作者经历的春光几乎是和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有独特的感受。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以开阔的胸襟为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且读且思

      1.仔细阅读文章,从中找出丁香在形状、颜色、气味方面的特征。

      2.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3.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淡无味了吗?

      4.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结合本文,体会“丁香”一词在诗中的含义。

      《丁香结》答案:

      1、①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②花开有紫、红、白等色;③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2、原因有二:

      ①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②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3、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正因为如此,人生才多彩多姿。

      4、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

    [阅读全文]...

2021-11-27 22:40:12
  • 丁香结

  •   穿越千年的丁香色的步摇  抖落古老的沉香  暮色的微风  灵动着谁的迷惘  一缕丝竹的丁香雨  打湿摇曳风尘的银髻  绾成丁香结的惆怅  嗅一朵紫丁香的芬芳  寻找旧时的模样    那年花开正旺  洁白的丁香裙邂逅玲珑的阿郎  望舒的油纸伞下  抒写喁喁的欢畅  油亮的青丝沾满丁香的花瓣  妖娆年轻的脸庞  初绽的花蕾  浅醉情歌的引吭  羞红的酡颜迷蒙如花的琳琅    车轮的滚滚碾碎火红的嫁裳  玫瑰色的丁香雨留不住你脚步的流浪  向远方  追寻你想要的海棠  光阴的等待落满岁月的尘霜  花开花落的流年  缱绻成殇  褪色的步摇温婉如初的守望  鞠一捧丁香的雨  诗意枯黄的叶瓣  疏落银亮的发线  绾一个丁香的结  撷一片远方苍老的和风  投影斑驳的白墙  定格一生荒凉的心房

      编辑点评:

      丁香代表着一种情结,一种对爱和美的追寻的情结。自从戴望舒的诗歌把丁香引入现代诗歌,很多歌者总是借助这个意象来抒写心中的情怀。“嗅一朵紫丁香的芬芳/寻找旧时的模样”把思念的情怀,含蓄表述内涵却丰富。第二节更加丰富了戴望舒诗歌的情节,更加生动。结尾由思念,寻爱,到心灵的沧桑,把整个抒情主人公引入到一个沉甸甸的情感世界。厚重的结尾,如垂帘落地,给人深思。好诗推荐!

    [阅读全文]...

2022-06-18 09:05:34
  • 《一株紫丁香》课文原文

  • 《一株紫丁香》课文原文

      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英语,有对话和短文,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一株紫丁香》课文原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踮起脚尖儿,

      走进安静的小院,

      我们把一株紫丁香,

      栽在老师窗前。

      老师,老师,

      就让它绿色的枝叶,

      伸进您的窗口,

      夜夜和您做伴。

      老师——

      绿叶在风里沙沙,

      那是我们给您唱歌,

      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老师——

      满树盛开的花儿,

      那是我们的笑脸,

      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老师,休息吧,

      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

      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

      【拓展内容】

      《一株紫丁香》教案 篇1

      字词导读

      1.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情感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2.理解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例如:读第1小节时要读得轻缓、深情,表现出孩子们悄悄为老师在窗前栽下紫丁香的纯真心灵;第2、3、4小节中的第一句“老师,老师”“您听,您听”“您看,您看”是孩子对老师亲切的呼唤,读的时候要注意前后词语间的停顿,后一个词语要稍重读,从而表现出孩子们对老师真切的情意。另外,这三小节要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孩子们美好的心愿。第5小节可读得语气轻缓,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3.学*课文,理解“一株紫丁香”蕴含的情谊。

      4.指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写下来送给老师。

      5.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含意。

      (生字、新词的投影);

      (课文的配乐朗诵)。

      一 复*回顾,引入新课

      1.播放1,认读生字、新词。(开火车朗读)

      2.检查朗读。注意纠正读音。

      3.“我们”在老师的窗前栽种了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蕴含了“我们”的心意,寄托了“我们”的心愿。这份心愿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这首诗歌。

      二 学*课文第3、4小节,理解诗歌的意思

      1.朗读第3、4小节,想一想,“我们”的心愿是什么?(感谢老师。)

      2.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解除一天的疲倦。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3.教师追问:什么是疲倦?什么是挂牵?

      (1)疲倦;疲乏;困倦。

      (2)挂牵:放在心上。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小节,体会“我们”对老师的一片热爱之情。

      三 学*诗歌第5小节,体会诗歌的含意

      1.在“我们”的心中,还有什么心愿呢?朗读诗歌第5小节。

      2.学生汇报。(在“我们”的心中还有美好的心愿。夜深了,“我们”希望老师快些休息,让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四 总结全文

      1.同桌合作朗读这首诗,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小节多读几遍。

      2.“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的窗前栽种一株紫丁香呢?(老师辛勤工作,默默奉献,深深地打动了每个同学。同学们悄悄地在老师的窗前栽种下一株紫丁香,把自己对老师深深的爱、无限的敬意寄托在花香中,为老师解除工作的疲劳,感谢老师对同学们的牵挂;愿花香飘进老师的睡梦中,带给老师又甜又香的梦。)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阅读全文]...

2022-06-25 16:43:16
  • 一株紫丁香课文内容

  • 一株紫丁香课文内容

      《一株紫丁香》是小学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大家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一株紫丁香课文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学*哦!

      一株紫丁香课文内容

      踮起脚尖儿,

      走进安静的小院,

      我们把一株紫丁香,

      栽在老师窗前。

      老师,老师,

      就让它绿色的枝叶,

      伸进您的窗口,

      夜夜和您做伴。

      老师——

      绿叶在风里沙沙,

      那是我们给您唱歌,

      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老师——

      满树盛开的花儿,

      那是我们的笑脸,

      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老师,休息吧,

      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

      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

      一株紫丁香课文课本教案

      教材简说

      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株,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

      读着这首活泼清新的小诗,我们会觉得心里很甜很甜。这样的诗情画意,在滋润着我们的心。这炽热的童心,将激励着我们把这绿叶和花香的情意,化成无尽的关爱送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

      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鉴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因此可让学生先自学生字,再在自读课文时进一步识字。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安排小组合作学*,探讨、交流识字的方法,再推荐几个代表在全班交流经验。教师可从课文中抽出含生字的词语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巩固识字,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朗读课文后指导学生写字。

      可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如,“牵、困”可以用编顺口溜、猜字谜的方法来识记:“牵”,牛儿躲在屋顶下,抬头看天少一画;“困”,四四方方一间房,一根木头放中央。

      “倦、困、踮”可能是读音的难点,“倦、困”比较拗口,“踮”要防止学生读成“diàn”。可用下面的顺口溜帮助学生巩固认读的生字。

      踮起脚尖,走进小院,

      放下书包,给树除草。

      牵牵小手,唱唱儿歌,

      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二)朗读感悟

      一要读实:读书有目的,有层次,有情趣。

      二要读活: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形式朗读,但要注意读书形式为目的`服务,为内容服务。

      1.读正确,读流利。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可自由读或小组交流读。也可在适当时候范读(或听录音)。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教师可重点指导读第一节,注意“踮”和“尖儿”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读书,整体感悟文中蕴含的情感。

      (1)学生自读以后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的想法。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节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指导用说话的语气读第二、三、四、五节。可独立或小组合作上台表演读。这几节诗中都有对老师的呼唤,要通过声音的高低和长短变化表现不同的语气。

      (4)第三节中的“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生字较多,要提醒学生注意。还可以从这里切入设计扩展式谈话,帮助学生理解尊敬老师的感情,引起他们的共鸣,读出感情。可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在学生谈感受、说见解的过程中不要忽视朗读,注意在读中感悟,读出味道。

      3.本课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要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在读中体会师生情,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感悟诗歌语言的优美。要重视引导自读自悟。可配上抒情的音乐让学生朗读,以便更好地进入课文的情境。指导朗读时,要重视情感和声音的和谐统一,不要把重点放在朗读技巧上。停顿、轻重、快慢、升降以及声音的虚实等技巧,可通过教师的示范朗读和学生自己的揣摩去把握,切忌概念化。

    [阅读全文]...

2022-02-23 17:59:18
  • 丁香结阅读答案

  • 阅读,写作
  • 丁香结阅读答案

      导语:阅读短文《丁香结》,回答后面练*题。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丁香结》阅读原文:

      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续住了*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样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株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丁香,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立觉得她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淡无味了么?

      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须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丁香结》阅读试题:

      1、分析第①节划线的句子,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赋予在这些丁香花身上的?(3分)

      2、第①②节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丁香花的?(2分)联系第⑥节划线的句子,说说作者的用意。(3分)

      3、说说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4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丁香结》阅读答案:

      1、作者将丁香拟人化,使无意识的丁香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3分)

      2、第①②节分别从色彩(雪白)、香味(甜香)描写丁香花的;(2分)作者以丁香的雪白、甜香,映衬人们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3分)

      3、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的诗句,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4分)

      4、B(3分

      ①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续住了*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样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株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丁香,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她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淡无味了吗?

      ⑦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须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1.分析第①节画线的句子,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赋予在这些丁香花身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②节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了丁香花?联系第⑥节,说说作者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答案

      1.作者将丁香拟人化,使无意识的丁香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

      2.(1)第①②节分别从色彩(雪白)、香味(甜香)描写了丁香花;

      (2)作者以丁香的雪白、甜香,映衬人们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3.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意对即可)

      4.B

    [阅读全文]...

2022-07-03 23:27:45
  • 描写丁香花的诗句

  • 描写丁香花的诗句

      (第一首)

      云霞片片著华裳,浸透和风漫野香。

      貌不惊人心秀隐,嫣然悦众外慈彰。

      天庭雅卉妆凡境,人世芳洁点紫堂。

      幽怨清愁犹自勉,纯真素典逊谦扬。

      (第二首)

      娇娇玉貌纤纤体,楚楚仙衣淡淡妆。

      不入深宫栖圣殿,偏居小院守闺房。

      痴心难泯红尘爱,灵性常存浊世扬。

      韵里藏情怀锦绣,梦中含笑绽芬芳。

      (第三首)

      红雨惊风入野洼,茜裙夜露湿残纱。

      春衫几点痴情泪,玉树千枝绝俗花。

      双璧水天浮旧梦,一痕洲渚泛孤槎。

      江乡无奈芳魂远,徒有清姿映落霞。

      (第四首)

      四月丁香似火红,向天爽朗笑春风。

      娇姿袅娜添诗韵,雅态娉婷献赤情。

      朵朵花心含悦色,张张笑脸露欣容。

      (第五首)

      紫气东来素客香,百结多彩自芬芳。

      曼妙多姿清秀绽,迎风情客舞悠扬。

      (第六首)

      千娇百媚纤纤体,朵朵清香碧玉妆。

      未入华宫栖圣殿,偏临村野守闺房。

      芳心不弃佳人爱,灵性常存秀韵扬。

      妩媚含情吟翠影,仙姿映月绽云裳。

      (第七首)

      丁卯迎春东风扬,香苑绚丽赏群芳

      花儿朵朵竞争艳,好景诱来蜂蝶忙

      (第八首)

      虬条铁骨掩庭廊,春雨三巡著丽装。

      晓露不流怜俏影,晨风频顾眷奇香。

      云霞叠叠东城落,馥蕊枝枝陋案妆。

      多有女儿寻五瓣,只因缘分此间藏。

    [阅读全文]...

2022-07-19 05:45:26
  • 香菱学诗的课后练*答案

  • 大学
  • 香菱学诗的课后练*答案

      在日常学*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经常看到试题的身影,借助试题可以检验考试者是否已经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那么一般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香菱学诗的课后练*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西游记》 清朝 曹雪芹 霑 梦阮 雪芹 香菱

      2、nì pín fù kōu zēng qìn

      3、(1)旧体诗文常用的行文顺序。起,开端。承,承接上文进一步加以申述。转,转折,从另一方面论述主题。合,结束语。(2)山川灵秀,人物杰出。(3)兴冲冲的样子。

      4、(1)陆游(2)李白(3)杜甫(4)杜牧(5)王维(6)陶渊明

      5、宝钗虽和香菱更亲,但她是大观园中“最识大体”的人,在她眼中,诗词不是最要紧的事,文中她劝宝玉埋头苦读即可见她心中还是考取功名更重要,所以她不会很耐心地做这“无聊”的事。而黛玉则寄情怀于诗,对诗有很深的感情,所以热情的教香菱就不奇怪了。作者这样安排材料就突出了二人性格上的差异。

      6、第一步要体会情景统一,进入诗情画意;第二步明白诗的功力,进入“真景物,真感情”;第三步返璞归真,培养诗的个性与想象力。

      7、热情地承担老师的责任,并通过“什么难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是诗翁了!”鼓励香菱树立信心;还有及时检查香菱的*作等。

      【拓展】香菱学诗简介

      香菱学诗,曹雪芹著作的小说《红楼梦》中的故事,被选入语文课本。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 “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

      故事节选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入坐听他讲诗。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宝玉大笑道:“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倒学杂了。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探春黛玉都笑道:“谁不是顽?难道我们是认真作诗呢!若说我们认真成了诗,出了这园子,把人的牙还笑倒了呢。”宝玉道:“这也算自暴自弃了。前日我在外头和相公们商议画儿,他们听见咱们起诗社,求我把稿子给他们瞧瞧。我就写了几首给他们看看,谁不真心叹服。他们都抄了刻去了。”探春黛玉忙问道:“这是真话么?”宝玉笑道:“说慌的是那架上的鹦哥。”黛玉探春听说,都道:“你真真胡闹!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宝玉道:“这怕什么!古来闺阁中的笔墨不要传出去,如今也没有人知道了。”说着,只见惜春打发了入画来请宝玉,宝玉方去了。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又央黛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让我诌去,诌了来,替我改正。”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 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探春笑道:“咱们跟了去,看他有些意思没有。”说着,一齐都往潇湘馆来。只见黛玉正拿着诗和他讲究。众人因问黛玉作的如何。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众人因要诗看时,只见作道: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宝钗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香菱自为这首妙绝,听如此说,自己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宝钗道:“可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他!”黛玉道:“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李纨笑道:“咱们拉了他往四姑娘房里去,引他瞧瞧画儿,叫他醒一醒才好。”

      说着,真个出来拉了他过藕香榭,至暖香坞中。惜春正乏倦,在床上歪着睡午觉,画缯立在壁间,用纱罩着。众人唤醒了惜春,揭纱看时,十停方有了三停。香菱见画上有几个美人,因指着笑道:“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探春笑道:“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快学罢。”说着,顽笑了一回。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梳洗已毕,便忙录出来,自己并不知好歹,便拿来又找黛玉。刚到沁芳亭,只见李纨与众姊妹方从王夫人处回来,宝钗正告诉他们说他梦中作诗说梦话。众人正笑,抬头见他来了,便都争着要诗看。

      话说香菱见众人正说笑,他便迎上去笑道:“你们看这一首。若使得,我便还学;若还不好,我就死了这作诗的心了。”说着,把诗递与黛玉及众人看时,只见写道是: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众人看了笑道:“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社里一定请你了。”香菱听了心下不信,料着是他们瞒哄自己的话,还只管问黛玉宝钗等。

    [阅读全文]...

2021-12-05 05:04:00
  • 描写丁香花的诗句(赞美丁香花的优雅诗句)

  • 赞美,优雅
  • 老家在大山深处,一到春天,山里就争先恐后地开满了花赶趟。

    芍药,百合,山丹丹,数不胜数,挖野菜的孩子们总不忘采几束野花带回家插瓶。

    可是,却很少见有人折清香怡人的丁香,不为别的,只因为它的枝干和叶子都是苦的,那汁液弄到手上很不好清洗。

    读戴望舒的《雨巷》,诗人渴望遇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好像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这种植物除了花以外都是苦涩的了,原来,它怀揣一腔愁绪啊。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古诗词里的丁香,似乎总爱和愁字结邻。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宋 王雱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赏析:杨柳柔软的枝条在在和煦的春风中轻轻摇曳,烟缕迷漾,它好像把词人的千愁万绪都织进去了似的。

    海棠花还未纷纷坠落,梨花已经如雪花般飘落,时光匆匆,这个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

    时光回不到从前,往事只能回味,想念的时候只能去心上人曾经住过的小楼看一看。

    心底的这份深情就如凝结的丁香蓓蕾一般忧郁而未吐,多么希望彼此能如豆蔻一般同心永结。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虽然,词人明知道这一腔深情已无从托付,却依旧难以抑制心底的离愁和绵绵不尽的思念。

    据史料记载,王雱因挫折而抑郁多疑,病情发作时会身不由己地伤害到妻子,王安石不愿儿子误了儿媳的青春,于是就做主将她重新嫁人,对此,深明大义的王雱也是理解的。

    这首词就是王雱怀念妻子所作,丁香枝上,豆蔻梢头,虽然不能携手共度今生,但对你的爱和思念却一直都在,这份深情厚意令人动容。

    词人简介:王雱,字元泽,文学家,年少聪敏,治*四年进士,王安石之子,临川三王之一,有《论语解》等著作传世。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五代 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赏析:暮春时节,珠帘高卷,那高楼远眺的词人,一腔愁绪依然如昨。

    风吹残红,无处可依,哪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归宿?

    信使没有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看到雨中的丁香就想到愁眉不展更添忧愁。

    回头眺望暮色中的三峡,看那江水像从天而降,浩浩荡荡日夜奔流不息。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落花无主,青鸟无信,丁香空结,向往成空,这千愁万绪让写词的人此恨绵绵。

    上阕写重楼春恨,下阕写愁肠百结,感慨深沉,他的彷徨无措就如那笼罩在雨雾中的丁香蓓蕾那般,凝结难解,难以释怀。

    词人简介:李璟,南唐中主,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好读书,多才艺,其诗词被录入《南唐二主词》中。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

    东风吹尽去年愁,*丁香结。惊动小亭红雨,舞双双金蝶。——宋 刘翰《好事* 花底一声莺》

    赏析:和前两首不同,这首咏春词格调活泼明快,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令人心生美好。

    词的上阕写拂晓之前花鸟的萌动。

    晨光熹微,报晓的黄莺在花底发出了第一声啼叫。

    月落乌啼,晓风阵阵,落英如雪花一般飘落。

    词的下阕写白天的春景,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东风浩荡,它不但为人们吹尽了往日的烦忧,还吹绽了丁香的花蕾,像是为它解开了郁结的愁绪一般。

    双双金色的蝴蝶在小亭旁翩跹起舞,惊动了花儿的安静,落红成阵。

    辞旧迎新,阴霾散尽,丁香绽放,所有的美好都如春天一般如约而至。

    上阕是春月夜的恬静美好,下阕是白昼的春意盎然,整首词就如那新绽的丁香花一般清丽活泼,充满了诗情画意。

    词人简介:刘翰,字武子,宋朝人,布衣终身,有《小山集》传世。

    要识愁肠,但看丁香树,渐结尽春梢。——柳永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树丁香结。

    从别后,盼重逢,思念在柳永的笔下绵绵无绝期。

    柔肠百结苦萦回,却似丁香花未开。——于谦

    柔肠百结,愁绪万千,这是于谦对流年似水的深深留恋之情。

    说起丁香,好像总也绕不过一个愁字,那一树花开,就如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缓缓而行的女子。

    别是南州种,寒花七里香。

    丁香花绽放在灿烂的春光里,清新脱俗,芬芳馥郁,令人心生美好。

    何止忧伤,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美好,就如诗词里的丁香一样,东风一到,也会如约绽放,惊艳时光,温柔岁月……

    [阅读全文]...

2022-07-01 08:02:13
  • 《诗四首》课后检测题

  • 《诗四首》课后检测题

      接下来就是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的初二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后检测题,请大家一定仔细阅读,会对大家的学*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归园田居》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5题。归园田居(节选)归园田居(三)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解释诗中加点的宇。

      荫:_______________罗:______________兴:______________

      带:_______________荷:______________荒秽: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阅读全文]...

2022-06-28 20:47:22
丁香结课后的四句古诗抄写图片 - 句子
丁香结课后的四句古诗抄写图片 - 语录
丁香结课后的四句古诗抄写图片 - 说说
丁香结课后的四句古诗抄写图片 - 名言
丁香结课后的四句古诗抄写图片 - 诗词
丁香结课后的四句古诗抄写图片 - 祝福
丁香结课后的四句古诗抄写图片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