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的古诗拼音版

关于登岳阳楼的古诗拼音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登岳阳楼的古诗拼音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登岳阳楼的古诗拼音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登岳阳楼的古诗拼音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58) 语录(23) 说说(17) 名言(6) 诗词(1k+) 祝福(3) 心语(638)

  • 岳阳楼记原文及拼音

  • 阅读
  • 岳阳楼记原文及拼音

      岳阳楼记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岳阳楼记原文及拼音,欢迎大家分享。

      岳阳楼记原文及拼音: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zāi)?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注释

      (1)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死后谥(shì)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41-1048)。本文句末中的“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点名作文的时间。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谅,字子京,范仲淹的朋友。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太守。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

      (4)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越,经过。

      (5)政通人和:政事通顺,百姓和乐。政,政事;通,顺利;和,和乐。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6)百废具兴:各种该办而未办的事都兴办起来了。废,该办而未办的事。具,通“俱”,全、皆。兴,兴办。

      (7)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就。增,扩大。旧制:原有的建筑规模。

      (8)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作文,创作文章。以,用来

      (9)予观夫巴陵胜状:夫,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胜状,胜景,美好景色。

      (10)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衔接。吞,吞纳。浩浩汤汤(shāng):水势浩大的样子。(11)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远。涯,边。际涯:边际。(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1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或早或晚阴晴多变化,一天里气象变化多端。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晖:日光。阴,阴暗。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1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这。则,就。大观,雄伟壮丽的景象。

      (14)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之,的。

      (15)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那么。北: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16)南极潇湘:南面直达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极,尽,到……尽头。

      (17)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迁客,被贬谪流迁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会,聚会。于,在。此,这里。

      (1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观赏自然景物的触发的感情,怎能不会有所不同呢?览,看,观赏。得无……乎,莫非……吧,大概……吧。异:不同。

      (19)若夫淫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下文的“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论述。“若夫”*似“像那”。“至若”*似“至于”“又如”淫(yín)雨,连绵不断的雨。霏霏(fēi),雨(或雪)繁密的样子。淫,过多。

      (20)开:放晴。

      (21)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阴,阴冷。号,呼啸;浊,浑浊。排空,冲向天空。

      (22)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光辉,光芒。

      (23)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岳,高大的山。潜,潜藏。形,形迹。

      (24)樯(qiáng)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樯,桅杆。楫,桨。倾,倒下。

      (25)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冥冥:昏暗的样子。

      (26)斯:这,在这里指岳阳楼。

      (27)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则,就。有,产生……(的情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京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去,离开。国,京都。去国,离开京都,也即离开朝廷。畏,害怕,惧怕。忧,担忧。谗,谗言。讥,讥讽。

      (28)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萧然,萧条的样子。感,感慨。极,到极点。而,表示顺接。

      (29)至若春和景明:如果到了春天气候暖和,阳光明媚。春和,春风和煦。景,日光。明,明媚。

      (30)波澜不惊:波澜*静。惊,起伏。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31)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万顷,极言其广。

      (3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沙鸥,沙洲上的鸥鸟。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指美丽的鱼。鳞,代指鱼。游:指水面浮行。泳,指水中潜行。

      (33)岸芷汀兰:岸上的香草与小洲上的'兰花(此句为互文)。芷:香草的一种。汀:水边*地。

      (34)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35)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而或,有时。长:大片。一,全。空:消散。

      (36)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

      (37)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是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38)静影沉璧:湖水*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壁。璧,圆形的玉。

      (39)渔歌互答:渔人唱着歌互相应答。答,应和。

      (40)何极:哪里有尽头。极:尽头。

      (41)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42)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都忘了。偕,一起。宠,荣耀。

    [阅读全文]...

2022-03-20 11:47:18
  • 岳阳楼记拼音版

  • 阅读
  • 岳阳楼记拼音版

      范仲淹笔下《岳阳楼记》有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为“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范仲淹被贬出京,面对万顷洞庭,把个人“宠辱偕忘”,这是多少仁人志士慷慨激吊的感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岳阳楼记》注音版,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一、《岳阳楼记》注音版:

      范仲淹

      qing li si nian chun teng zi jing di shou ba ling jun yue ming nian zheng tong

      庆 历 四 年 春, 滕 子 京 谪 守 巴 陵 郡。 越 明 年, 政 通

      ren he, bai fei ju xi, nai chong xiu yue yang lou, zeng qi jiu zhi, ke tang xian jin

      人 和,百 废 具兴。乃 重 修 岳 阳 楼, 增 其 旧 制,刻 唐 贤 今

      ren shi fu yu qi shang shu yu zuo wen yi ji zhi.

      人 诗 赋 于 其 上。 属 予 作 文 以 记 之。

      yu guan fu ba ling sheng zhuang zai dong ting yi hu,xian yuan shang, tun chang jian

      予 观 夫 巴 陵 胜 状, 在 洞 庭 一湖。衔 远 山, 吞 长 江,

      hao hao shang shang heng wu ji ya zhao hun xi ying, qi xiang wan qian, ci ze yue

      浩 浩 汤 汤, 横 无 际 涯; 朝 晖夕 阴,气 象 万 千。 此则岳阳楼

      zhi da guan ye, qian ren zhi shu bei yi, ran ze bei tong wu xia,nan ji xiao xiang

      之 大 观 也。前 人 之 述 备 矣。 然 则 北 通 巫 峡,南极 潇 湘,

      qian ke sao ren,duo hui yu ci lan wu zhi qing,de wu yi hu?

      迁 客 骚 人,多 会 于 此, 览 物 之 情,得 无 异 乎?

      ruo fu yin yu fei fei, lian yue bu kai; yin feng nu hao, zhu lang pai kong; ri xing

      若 夫 霪 雨 霏 霏,连 月 不 开,阴 风 怒 号,浊 浪 排 空; 日 星

      ying yao, shang yue qian xing; shang l bu xing,qiang qing ji cui; bo mu ming ming

      隐 耀,山 岳 潜 形; 商 旅 不 行,樯 倾 楫 摧;薄 暮 冥 冥,

      hu xiao yuan ti; * si lou ye, ze you qu guo huai xiang, you chan wei ji,man mu xiao

      虎 啸 猿 啼。登 斯楼 也,则有 去 国 怀 乡,忧 谗 畏讥,满 目 萧

      ran gan ji er bei zhe yi.

      然, 感极而 悲 者矣。

      zhi ruo chun he jin ming,bo lan bu jing, shang xia tian guang,yi bi wang qing sha ou

      至 若 春 和 景 明,波 澜 不 惊,上 下 天 光,一碧 万 顷; 沙 鸥

      xiang ji, jing ling you yong, an zhe ting lan, yu yu qing qing. er huo chang yan yi

      翔 集,锦 鳞 游 泳;岸 芷 汀 兰, 郁 郁 青 青。 而 或 长 烟一

      kong,hao yue qian li, fu guang yue jin, jing ying chen bi, yu ge hu da, ci le he

      空, 皓 月 千 里,浮 光 跃 金,静 影 沉 璧, 渔 歌 互 答,此乐何

      Ji,* si lou ye, ze you xin kuang shen yi, rong ru jie wang,ba jiu lin feng,

      极!登 斯楼 也,则 有 心 旷 神 怡, 宠 辱 偕 忘,把酒 临 风,

      qi xi yang yangzhe yi

      其喜 洋 洋 者 矣。

      jie fu! yu chang qiu guo ren ren zhi xin, huo yi er zhe zhi wei,he zai? bu yi wu xi

      嗟夫!予 尝 求 古 仁 人 之 心,或 异 二 者 之 为,何哉?不以 物 喜,

      ,bu yi ji bei, ju miao tang zhi gao,ze you qi min; chu jiang hu zhi yan,ze you qi jun.

      不以己 悲;居庙 堂 之高 则忧 其 民;处 江 湖 之 远 则 忧其 君。

      shi jing yi you,tui yi you; er ze he shi er le ye? qi bi yue xian tian xia zhi you er you,

      是 进亦 忧,退亦忧。然 则何 时而乐 耶?其必 曰“先 天 下之 忧 而 忧,

      hou tian xia zhe le er le hu! yi! wei si ren,wu shi yu gui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乎。噫! 微 斯人,吾 谁 与 归

      二、《岳阳楼记》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阅读全文]...

2022-01-15 23:23:34
  • 范仲淹岳阳楼记拼音版

  • 阅读
  • 范仲淹岳阳楼记拼音版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历来为人景仰。他的名文《岳阳楼记》更是千古传诵,备受赞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范仲淹岳阳楼记拼音,欢迎阅读。

      范仲淹岳阳楼记拼音版

      qìng lì sì nián chūn ,téng zǐ jīng zhé shǒu bā líng jun4 。yuè míng nián ,zhèng tōng rén hé ,bǎi fèi jù xìng ,nǎi zhòng xiū yuè yáng lóu ,zēng qí jiù zhì ,kè táng xián jīn rén shī fù yú qí shàng 。shǔ yǔ zuò wén yǐ jì zhī 。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yǔ guān fū bā líng shèng zhuàng ,zài dòng tíng yī hú 。xián yuǎn shān ,tūn zhǎng jiāng ,hào hào tāng tāng ,héng wú jì yá ;cháo huī xī yīn ,qì xiàng wàn qiān 。cǐ zé yuè yáng lóu zhī dà guān yě ,qián rén zhī shù bèi yǐ 。rán zé běi tōng wū xiá ,nán jí xiāo xiāng ,qiān kè sāo rén ,duō huì yú cǐ ,lǎn wù zhī qíng ,dé wú yì hū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ruò fū yín yǔ fēi fēi ,lián yuè bú kāi ,yīn fēng nù hào ,zhuó làng pái kōng ;rì xīng yǐn yào ,shān yuè qián xíng ;shāng lǚ bú háng ,qiáng qīng jí cuī ;báo mù míng míng ,hǔ xiào yuán tí 。dēng sī lóu yě ,zé yǒu qù guó huái xiāng ,yōu chán wèi jī ,mǎn mù xiāo rán ,gǎn jí ér bēi zhě yǐ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zhì ruò chūn hé jǐng míng ,bō lán bú jīng ,shàng xià tiān guāng ,yī bì wàn qǐng ;shā ōu xiáng jí ,jǐn lín yóu yǒng ;àn zhǐ tīng lán ,yù yù qīng qīng 。ér huò zhǎng yān yī kōng ,hào yuè qiān lǐ ,fú guāng yuè jīn ,jìng yǐng chén bì ,yú gē hù dá ,cǐ lè hé jí !dēng sī lóu yě ,zé yǒu xīn kuàng shén yí ,chǒng rǔ xié wàng ,bǎ jiǔ lín fēng ,qí xǐ yáng yáng zhě yǐ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jiē fū !yǔ cháng qiú gǔ rén rén zhī xīn ,huò yì èr zhě zhī wéi ,hé zāi ?bú yǐ wù xǐ ,bú yǐ jǐ bēi ;jū miào táng zhī gāo zé yōu qí mín ;chù jiāng hú zhī yuǎn zé yōu qí jun1 。shì jìn yì yōu ,tuì yì yōu 。rán zé hé shí ér lè yē ?qí bì yuē “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 ,hòu tiān xià zhī lè ér lè ”hū ?yī !wēi sī rén ,wú shuí yǔ guī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shí liù nián jiǔ yuè shí wǔ rì 。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赏析

      一、先看看作者其人

      文如其人,读文章不可不看作者,散文是作者心迹的真实流露。文学批评家谢有顺在《笔墨从一个人的胸襟里来》一文中说:“散文作为一种自由主义的文体,是最做不得假,最能照见作者容貌心思的”[1]。梁实秋也在《论散文》中说:“散文是没有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易处置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其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

      范仲淹不但是一个文学家,还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他自大中祥符八年(即1015年)中进士,后来升至枢密使。以资政殿大学士的身份为陕西四路宣抚使,守边数年。面对武备松弛,素质极差的北宋军队(这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留下的恶果),范仲淹整顿军纪,选贤任能,训练民兵;在战略上他构筑防御工事,建起一个连一个的堡寨,令西夏狼兵不敢来犯。西夏狼兵互诫曰:“范公胸中有百万甲兵,公在日,不敢犯”。他还组织农耕,深得百姓喜爱,被呼为“龙图老子”。范仲淹以文士之身,率兵戍边,以战略家的作为而成武卫之功,最终与西夏达成“庆历和议”,换来半个世纪的边关和*,不失为一个思想家和军事家。在这当中,他还培养出狄青等一大批名将和助手,所以也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家。

      范仲淹不但有自己的思想追求,还是一位政治家,他与欧阳修、韩琦等进行政治改革,大搞“庆历新政”,结果因得罪宰相吕夷简而被贬江西。这一次不但妻子病死,自己也身患肺病,而正是在这一艰难的时期,他却写出了著名的《岳阳楼记》。此文一出,便被世人争相传诵,誉为“岳阳四绝”之一。享文学家之誉也就当之无愧了,死后也谥为“文正”。

      二、再赏赏文章其魂

      《岳阳楼记》全文368字,却写出了“喜不忘忧,悲不失志”的士人情怀,集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于一体。

      在叙述上简洁明快:开头短短的50字,便把记叙文的要素写透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仅8个字便把滕子京的政迹写活了。

      在描写上虚实兼备:“衔远山,吞长江”写的是虚;“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写的是实。“霪雨霏霏”与“春和景明”写的是想象;岳阳楼增旧制,临洞庭写的是现实。

      在抒情上,以景带情,以情托景,十分自然。

      在议论上更是奇特,情到而论发,以点睛之笔总括全文,毫无牵强造作,矫情夸张之感觉:写霪雨霏霏,为的是表“去国怀乡”之悲情;写春和景明,为的是述胸中追求之喜意。而这一悲一喜又只是为抒仁人之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进亦忧,退亦忧。而抒仁人之情其实是为壮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志。整篇文章一环紧扣着另一环,简洁而自成系统,增一字则觉多,减一字则觉少,堪称散文之典范。

      三、后省省吾人自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宣言》的誓词亦不过如此,但范公此志却早了八百年。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确实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这是儒家入世精神所造就的极致的士人,他们自觉自我的要求,作为当今的知识分子确实汗颜不已。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改嫁他人,为学*,范仲淹跑到山中的寺庙里去苦读,每天里就煮一瓦钵粥,放凉后分成四块,早晚加点咸菜吃两块就算一顿,如此过日子,他却毫不在乎,怡然自得。长大后,远离家乡到应天府书院求学,同学见他生活清苦,日日食粥,便做些好吃的食物送给他,谁知他竟然拒绝不要,理由是怕现在吃了好的,以后就吃不得苦。也正因为如此,范仲淹戍边时才能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独守孤城: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见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再看看当今的现实社会,这种有着济世情怀的士人是少而又少,甚或于无了。即便对范仲淹,人们不理解,甚至会有人说他“矫情”。以致于钱学森离世前曾有此一问:为何我国当代不出大师!徐锋在2011年9月26日《广州日报》撰文分析缺少大师的原因:一是社会浮躁病毒的侵染,一些科研人员变得急功*利;二是考核制度的压力,只求出成果,堆数量;三是把学术与权术联系起来[3]。甚至有教授说“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见2011年5月22日《长江日报》)

      所以当今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更应重读《岳阳楼记》,认真学学范文正公的士人情怀。2013年12月7日《广州日报》在第一纸上提出“我们需要怎样的知识分子”的思考,试图解开“士的价值困惑”。作者李芳指出:“‘士’的价值,是自我内在磨练,而非闪耀的`外在标签”。“既然选择了学术研究这一行,就理应承担起经济上的贫瘠和待遇上的冷淡,着眼点永远是家国、民生,绝不应该仅为一己的生活或者本阶层的生存状况奔走呼吁”。被称为“最后一个国学大师”的钱穆先生生前也曾对他的夫人讲过:“自古以来的学人,很少有及身而见开花结果的……只有靠自己具有一份信心来支持自己向前,静待时间的考验,故其结果往往要在身后”。

      四、最后立立“士”之风范――振振后人

      纵观范仲淹的一生,其“士”人的风范,可以用如下四点来概括,堪为我辈后人学*之典范。

      其一曰:谋道不谋食――甘于淡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曾说过:咬得菜根,百事可为。孔夫子也对“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赞叹不已――“贤哉,回也”。即使是千古名相诸葛亮也说:“淡泊可以明志”。所以说“君子甘于淡泊”是很难得的。《庄子 秋水》第十七篇记载:庄子正在濮水上钓鱼,有两个楚王的使者来拜访,说“我们的大王想把国事托付给你,先生愿意下山吗”?庄子说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三千年了,它的骨头还被放在宗庙里做占卜用。你说,它宁愿送了性命,留下骨头让人尊贵好呢?还是宁愿活着在烂泥里打滚好呢?”“它一定愿意在烂泥里打滚”庄子说:“那你们可以回去了,我还是拖着尾巴在烂泥里打滚的好”。这就是一种境界,为了世俗的尊贵和权利而丧失自己的本性,这是最大的迷惑,甘于淡泊,就是明了自我的本性,不为世俗名利所左右。甘者,是心甘情愿,毫无委屈的感觉,是一种自觉,是一种追求的境界。而范仲淹是真真正正地做到了这一点:日食一粥,清苦如此,却怡然自得,毫不在意。 其二曰:修德不修禄――不阿权贵。名士自有名士的风格,从三国的弥衡击鼓骂曹,唐朝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到现代的国学名家梁漱溟宁死不批孔,都反映了这一点:不阿权贵。也印证了季羡林老先生的那句话:骨头要硬,心肠要软。士之所以“名”是因为其心中有所坚持和操守。春秋时期有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抗战时期有朱自清宁死不买日货,都表现了这一种不屈的风格。明朝“仁宣盛世”中“三杨内阁”的首辅杨士奇,与范仲淹一样,岁半丧父,随母漂泊,途中宁弃行李,而怀中始终带着《大学》,随处诵读,后来母亲改嫁姓罗的*而被迫改姓罗,八岁那年,罗家祭祖,士奇却另寻别处撮土为香,跪拜生父,此举被后父发现,十分感慨,叹曰:你才八岁,却能寄人篱下而不坠其志,不忘其祖,将来必成大器,你不必改姓了。范仲淹与杨士奇一样的遭遇,一样的有志气,小小年纪便不依附于人,独自在深山苦读。长大出士后,同样不畏权贵,在“庆历新政”中,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即使被逐出朝堂也绝不屈服,范文正不愧为文正,“文”是他的才华,“正”是他的操守。而这一点正正是当今人士所缺失的。多少人因为“名”而出卖了自己的原则,因为“利”而舍弃了自己的肉体与灵魂。

      其三曰:为国不顾身――牺牲小我。“苟为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是当年林则徐择张居正句送给左宗棠的一副对联。这一副对联反映了历代名士的那种为国为民,随时准备牺牲自我的精神。记得于谦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等若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们再看着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也一样可以看出他的牺牲精神。尽管被欧阳修笑他是个“穷寨主”,但他临危受命,以文士之身而担任军中统帅,面对虎狼之兵,置生死于度外,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其四曰:敢表真性情――自然真我。鲁迅先生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真名士也一样是敢爱敢恨的人。在这一点上范仲淹也做得毫不逊色,他以官宦之身,放下身段,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心中所爱。范仲淹被贬江西鄱阳期间,妻子不幸亡故,独身的范仲淹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却与一青楼女子恋爱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动了真性情。即使是被调往边关打仗的时候,在军旅生活的百忙之中,他仍然要写信回鄱阳:“江南有美人,别后长相忆。何以慰相思,赠汝好颜色”――还不忘送上一盒上好的胭脂。最后甚至动用自己的人情和关系,替这位姑娘赎身落籍。再看他的《御街行 秋日怀旧》:“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眼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这位已过中年的大叔,在宋朝“存天理,灭人欲”的大环境中,还有如此缠

      绵妥贴的爱,确属万难之举。与当 今宁在宝马车上哭,不在自行车上笑,婚姻一定要“高富帅”,一定要“白富美”的现象相比,情操之高下,自然是天渊之别了。

    [阅读全文]...

2022-06-28 13:00:57
  • 古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

  • 古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鉴赏

      诗的一两句写登高临远所见到的辽阔景象。尽字,形容登上岳阳楼,俯瞰下界,岳阳一带的自然景色一览无余。川迥洞庭开一句紧承尽字而下,具体展示八百里洞庭浩邈无垠、横无涯际的景象。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道: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把秋色中洞庭湖那种汪洋浩瀚、澎湃动荡的.气势,写得很动人。此处一个开字,即是对那种景象的集中概括。句中川迥二字,是写更为辽远的长江。洞庭湖的北面与长江相连,人们在岳阳楼上,隔着那壮阔的湖水,迷茫中长江依稀可见。这两句意境阔大,诗人炼词造句给人一种雄浑豪放的感受。

      上两句是俯视下界所见,三四两句便写仰观天宇所感。鸿雁南飞,月升东山,这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客观景物,但是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之下,能够荡人心神,触发人的情怀。正如刘勰所说: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诗人处于浩渺无边的洞庭之上,那种忧戚烦闷的心情顿时为之一畅,所以愁心去、好月来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畅然一适的愉悦心情。句中的引衔二字,并不是客观景物的实写,而是写诗人此时此景之下的主观感受。这两句是全诗诗眼的所在,写得精采传神。

      五六两句极言岳阳楼高耸入云。意在表明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令人快慰。连、接,二字,是夸张之笔,用于此处同样是为了突出心情的愉快。七八两句写酣饮之乐,诗人醉后翩翩起舞,**凉风吹拂着人的衣袖,似有仙举之妙。如上四句叙写诗人与友人饮酒放乐的情景,因为是在岳阳楼上,所以叙事中又表现了岳阳楼的高耸。这样,全诗就完整地写出了秋风明月下的浩荡无边的洞庭夜景,通过优美的意境描写,表达了诗人流放获释以后的喜悦心情。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就其风格而论,意气豪放,境界阔大,抒情写景有一种长风浩荡的笔力。李白一生的律诗并不少,但他的作品中较为出色的大多不是律诗。五七律之中,以五律为主。这首诗代表了他的五言律诗的风格。《唐诗品汇》说:盛唐五言律旬之妙,李翰林气象雄逸。《李诗纬》也说:若太白五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焉。这是说他的五律依然保留着古诗的遒劲特色,但其中又有情深词显、出乎自然的新的特点。

    [阅读全文]...

2022-05-14 05:04:11
  • 登岳阳楼古诗词鉴赏

  • 登岳阳楼古诗词鉴赏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登岳阳楼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宋朝: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古诗简介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前二句化用柳宗元诗意及班超典故,显示诗人终于挣脱苦难、九死一生的庆幸,后二句写出渐*江南喜悦又深含苦涩的心情,情意恳挚。第二首诗中写到烟雨中的君山美如湘夫人的青螺发髻,于是化用刘禹锡诗句,表达对“银山堆里看青山”的另一番景致的向往。全诗风调清新明快,写景中透露了诗人对美好前途的展望。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境界雄奇。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翻译/译文

      其一

      投送边荒经历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还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阳楼上对着君山。

      其二

      满江的风雨独自倚靠栏杆,挽成湘夫人的十二髻鬟。可惜我不能面对湖水,只在银山堆里看君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注释

      ⑴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城西门,面临洞庭湖。唐张说谪岳州时所建,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宗谅重修,范仲淹为撰《岳阳楼记》。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

      ⑵投荒:被流放到荒远边地。唐独孤及《为明州独孤使君祭员郎中文》:“公负谴投荒,予亦左衽异域。”鬓(bìn)毛:鬓发。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斑:花白。

      ⑶瞿(qú)塘: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长江三峡之首。滟(yàn)滪(yù)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突兀江心,形势险峻。附*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的话。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生入瞿塘滟滪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此用其语。入:一作“出”。

      ⑷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

      ⑸川:这里指洞庭湖。

      ⑹“绾结”句:写风雨凭栏时所见君山。绾(wǎn)结:(将头发)向上束起。一作“绾髻”。湘娥:《楚辞·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鬟(huán):发髻。十二鬟:是说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

      ⑺当:正对着,指在湖面上面对着湖水。

      ⑻银山:一作“银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作者晚年时期。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被谪官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进入了一向被称为难于上青天的蜀地。到了元符元年(1098年),再徙戎州(今四川宜宾)。在被流放的六年中,他处逆境而不屈,安然度之。元符三年(1100年),被放还。他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出四川。崇宁元年(1102年),他赴家乡分宁(今江西修水),从湖北沿江东下,途经岳阳,冒雨登岳阳楼,饱览湖光山色,写下这两首诗以表达自己遇赦后的喜悦心情。这时,他已被贬七年,流转在四川湖北一带,环境非常恶劣,又到了对于古人来说算是高龄的五十七岁。据任渊所作黄庭坚诗谱,此二诗手迹有跋云:“崇宁之元(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三日,夜发荆州,二十六日至巴陵(今岳阳),数日阴雨不可出。二月朔旦,独上岳阳楼。”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赏析/鉴赏

      第一首诗写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首句写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悦。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等回到了家乡,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此诗意兴洒脱,诗人乐观豪爽之情可以想见,映照出诗人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

      诗以望君山一个动作,让读者自己去猜测揣摸,去体会。这样的结尾,与王维《酬张少府》结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及杜甫《缚鸡行》结句“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相同,都是不写之写,有有余不尽之意。

      第二首诗写凭栏远眺洞庭湖时的感受。“满川风雨”,隐指作者所处的恶劣的政治形势。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困苦的环境中,他还兴致勃勃地凭栏观赏湖山胜景,足见其胸次之高。次句写凭栏时所得印象,说放眼远望,君山众峰的形状好像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写出了君山的灵秀之气。三四句推开一步,设想如能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君山,当是非常惬意。“银山堆里看青山”,以简洁的笔墨,写出了极为壮丽景观。诗人忧患余生,却能以如此开阔之胸襟,写出如此意气风发的诗句,千载之下,令人钦佩不已。

      独上高褛,可以望洞庭湖;楼在岳阳城西门上,和湖还有一段距离,则在风雨中又不能在“银山堆里看青山”,所以只好出之以想象,而将其认作湘峨鬟髻了。刘禹锡《望洞庭》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雍陶《望君山》云:“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镜中心。”可能给黄庭坚以某种启发,给他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诗人自绍圣初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到徽宗即位,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此时从湖北沿江东下,经过岳阳,准备回到故乡去。诗人历经磨难,长途漂泊,旅况萧条,在风雨中独上高楼,所以一方面为自己能够在投荒万死之后*安地通过滟滪天险活着生还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回首*生,瞻望前路,又不能不痛定思痛,黯然伤神。因而欣慨交心,凄然一笑。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此老真是胸次浩然,早已将一切忧患置之度外,真像关汉卿在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所说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黄庭坚与之相比,似乎还未能完全忘怀得失。这种气质上的差异,很准确地表现在作品中。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作者简介

      黄庭坚(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宋治*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登岳阳楼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释

      ①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③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 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④乾坤(qián 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乾坤:天地,此指日月。

      ⑤无一字:杳无音讯。 字:这里指书信。

    [阅读全文]...

2022-02-13 13:18:48
  • 登岳阳楼的全诗鉴赏

  • 登岳阳楼的全诗鉴赏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文解释】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水势浩大,今天终于登上了这座闻名遐迩的岳阳城楼。洞庭湖如此广阔,东南面的吴地和楚地,似乎被割成两国。洞庭湖的水势浩瀚,整个天与地就如日日夜夜在波涛上漂浮。望着这浩瀚的景象,想到我的亲友连一点消息也没有,而今年迈多病,栖息在这只孤零零的小舟上。在关山以北依然战火不断,凭轩远眺,默思着国难家愁,我终于涕泪交流。

      译文: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词语解释】

      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境内洞庭湖岸。

      吴楚:吴地和楚地。

      乾坤:天地。

      字:指书信。

      戎马:军事。

      凭:倚。

      轩:楼窗。

      涕泪:眼泪。

      【诗文简析】

      大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杜甫携眷夔州出峡,漂泊在江湘一带。暮冬流寓岳州,登临岳阳楼而有此作。「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实为千古名句。前人称此二句「尤为雄伟,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以豁达。」(宋人黄鹤《少陵年谱》)。全诗将眼前雄伟壮阔的.景色与诗人个人的身世悲凉之感及对国事边事的忧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具有极为深广的内涵。表现上擒纵自如,卷舒随意,折转巧妙,充分表现了沉郁顿挫的杜诗本色。

      诗的前半赞叹洞庭湖的宏伟壮阔,是古往今来写洞庭湖的名句,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名句同为人们传诵。后半抒情。全诗意境浑厚,气势磅礴,虽悲伤却无颓废之感。《唐子西文录》:"过岳阳楼,观杜子美诗,不过四十字尔,气象宏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湖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鉴赏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阅读全文]...

2022-06-16 02:52:57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古诗词鉴赏

  • 李白,写作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古诗词鉴赏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代: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译文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注释

      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岳阳楼:坐落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顾君山”,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方三大名楼,于716年(开元四年)扩建,楼高三层,建筑精美。

      岳阳:即岳州,以在天岳山之南,故名。治所在巴陵,即今湖南岳阳市。

      下榻:用汉代陈蕃礼徐穉、周璆事,见《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注。

      行杯:谓传杯饮酒。

      回:回荡,摆动。

      赏析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这首诗。

      诗人首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岳阳,这里是指天岳山之南一带。天岳山又名巴陵山,在岳阳县西南。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彩,远不如前者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蒙眬中的幻景。诗人是有些醉意了:“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潇洒自如,情调舒展流畅,态度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鉴赏

      诗的一两句写登高临远所见到的辽阔景象。“尽”字,形容登上岳阳楼,俯瞰下界,岳阳一带的自然景色一览无余。“川迥洞庭开”一句紧承“尽”字而下,具体展示八百里洞庭浩邈无垠、横无涯际的景象。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道:“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把秋色中洞庭湖那种汪洋浩瀚、澎湃动荡的气势,写得很动人。此处一个“开”字,即是对那种景象的集中概括。句中“川迥”二字,是写更为辽远的长江。洞庭湖的北面与长江相连,人们在岳阳楼上,隔着那壮阔的湖水,迷茫中长江依稀可见。这两句意境阔大,诗人炼词造句给人一种雄浑豪放的感受。

      上两句是俯视下界所见,三四两句便写仰观天宇所感。鸿雁南飞,月升东山,这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客观景物,但是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之下,能够荡人心神,触发人的情怀。正如刘勰所说:“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诗人处于浩渺无边的洞庭之上,那种忧戚烦闷的心情顿时为之一畅,所以“愁心去”、“好月来”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畅然一适的愉悦心情。句中的“引”“衔”二字,并不是客观景物的实写,而是写诗人此时此景之下的主观感受。这两句是全诗诗眼的所在,写得精采传神。

      五六两句极言岳阳楼高耸入云。意在表明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令人快慰。“连”、“接”,二字,是夸张之笔,用于此处同样是为了突出心情的愉快。七八两句写酣饮之乐,诗人醉后翩翩起舞,**凉风吹拂着人的衣袖,似有仙举之妙。如上四句叙写诗人与友人饮酒放乐的情景,因为是在岳阳楼上,所以叙事中又表现了岳阳楼的高耸。这样,全诗就完整地写出了秋风明月下的浩荡无边的洞庭夜景,通过优美的意境描写,表达了诗人流放获释以后的喜悦心情。

      这首诗是一首五律。就其风格而论,意气豪放,境界阔大,抒情写景有一种长风浩荡的笔力。李白一生的律诗并不少,但他的作品中较为出色的大多不是律诗。五七律之中,以五律为主。这首诗代表了他的五言律诗的风格。《唐诗品汇》说:“盛唐五言律旬之妙,李翰林气象雄逸。”《李诗纬》也说:“若太白五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焉。”这是说他的五律依然保留着古诗的遒劲特色,但其中又有情深词显、出乎自然的新的特点。

      创作背景

      此诗是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回江夏至岳阳时所作。李白登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阅读全文]...

2022-06-18 00:33:07
  • 登岳阳楼课后题

  • 登岳阳楼课后题

      岳阳楼不只修建精良,并且还是一个集春联、诗文及官方故事为一体的艺术世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岳阳楼课后题,欢迎阅读。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3.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说到洞庭湖,我们都会想起唐诗中写得最好的两处名句:一是“”出自孟浩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他们都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

      5.赏析颔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还知道哪些写洞庭湖的名句?试写出连续的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课后题参考答案】

      1、答:写景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寓想像,一“坼” 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丽而又生动。

      2、C

      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6、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

      7、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表达了诗人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帮助;“老病有孤舟”,写出了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

      8、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不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这可以从“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诗中看出。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

      9、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国家多难,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

      10.写洞庭湖的佳句:

      (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鉴赏关键点】诗歌写景雄奇壮阔,情景交融,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使诗歌意境阔大,有着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三、四两句写景,既是实写,又寓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思想内容】全诗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限伤心。

    [阅读全文]...

2022-04-09 10:04:57
  • 杜甫:登岳阳楼

  • 杜甫
  •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

      1、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2、乾坤:指日、月。

      3、戎马:指战争。

      4、关山北:北方边境。

      5、凭轩:靠着窗户。

      译文: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

      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

      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

      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赏析:

      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阅读全文]...

2022-04-19 11:17:32
当前热门
登岳阳楼的古诗拼音版 - 句子
登岳阳楼的古诗拼音版 - 语录
登岳阳楼的古诗拼音版 - 说说
登岳阳楼的古诗拼音版 - 名言
登岳阳楼的古诗拼音版 - 诗词
登岳阳楼的古诗拼音版 - 祝福
登岳阳楼的古诗拼音版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