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舟万重的一句古诗

关于带有舟万重的一句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有舟万重的一句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有舟万重的一句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有舟万重的一句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5) 语录(2k+) 说说(10) 名言(673) 诗词(264) 祝福(2) 心语(79)

2022-06-24 02:25:30
  •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

  • 经典
  • 轻舟已过万重山后面的诗句

    1、“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最后一句,后面那没有诗句。

    2、“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全诗如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该诗大意: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4、《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

    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

    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5、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出处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作者:李白【唐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早发白帝城 【内容】: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

    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

    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阅读全文]...

2021-12-01 14:13:52
  •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全诗赏析

  • 秋风
  • “洛阳城里见秋风”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张籍 的《秋思》

    秋思

    作者:张籍 年代: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歌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不尽的心事,   无奈太匆匆。
     

    赏析: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叙事,不事渲染 ,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这*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 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 ,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 ,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 ,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 ,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 ,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 《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 ,刻画心理入微 。这” 临发又开封 “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 ,都值得写讲诗里 。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 复恐匆匆说不尽 “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 ,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 。

    [阅读全文]...

2022-07-22 08:33:55
  • 青山已过万重山的诗(早发白帝城古诗赏析及诗意)

  • 诗意
  • 早发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还:归;返回。

    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唐代安史之乱初期,唐玄宗奔蜀,太子李哼留讨安禄山,不久,李哼既位,史唐肃宗。玄宗又曾命令儿子永王李磷督兵*叛,永王李磷在江陵,召兵万人,自树一帜,肃宗怀疑他争夺帝位,已重兵相压,李磷兵败被杀。李白曾经参加过永王李磷的幕府,被加上“附逆”罪流放夜郎(今贵州遵义),当他行至巫山(今四川境内)的时候,肃宗宣布大赦,李白也被赦免,他像出笼的鸟一样,立刻从白帝城东下,返回江陵(今湖北荆州)。

    “朝辞白帝彩云间”“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

    “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猿声啼不住”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

    “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这首诗写的是从白帝城到江陵一天之内的行程情况,主要突出轻快,这也反映了李白心情的轻快。李白以58岁的年龄,被流放夜郎,抛妻别子,走向长途,忽然遇赦,得以归家,心里自然十分高兴。在诗中李白没有直接抒情,但是读了他对行程的描写,自然感受到他的心情和兴奋的情绪。

    [阅读全文]...

2022-05-09 18:24:12
  • 山水几万重是什么诗句

  • 山水,经典
  • 描写山水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S226;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S226;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S226;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翠叠春山又几重,绿阴深处万千松。

    [阅读全文]...

2021-12-04 20:44:51
  • 诗名含有舟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舟字的诗词

  • 明月棹孤舟 题吴江徐检讨孤舟垂钓图

    毛奇龄〔清代〕

    甫里先生何处是。家住*、垂虹亭子。著罢新书,开门闲望。

    但见一湖烟水。

    放棹偶然垂钓饵。人道是、松陵渔史。若问羊裘,投竿何所,应在白苹洲里。

    三姝媚(古卫舟。人谓此舟曾载钱塘宫人)

    詹玉〔宋代〕

    一篷儿别苦。是谁家、花天月地儿女。紫曲藏娇,惯锦窠金翠,玉璈钟吕。绮*传宣,笑声里、龙楼三鼓。歌扇题诗,舞袖笼香,几曾尘土。因甚留春不住。怎知道人间,匆匆今古。金屋银屏,被西风吹换,蓼汀苹渚。如此江山,应悔却、西湖歌舞。载取断云何处。江南烟雨。

    明月棹孤舟 中秋夜舟中坐月

    黄燮清〔清代〕

    银汉微茫迟画舸。扶残醉、倚篷凉坐。蛩絮芦根,雁稀星外,零落水房灯火。

    今夜红楼秋梦锁。罗帷底、玉箫谁和。两处西风,半窗离恨,不独销魂是我。

    舟过会稽山下因系舟游*村迨暮乃归

    陆游〔宋代〕

    六十齿发衰,岁月如逝波。秦王酒瓮边,知复几经过?欣然舍画楫,仄步扪青萝。一径入幽谷,四面闻樵歌。白云忽破碎,翠木相荡摩。潋潋春塘满,柳阴戏双鹅。浮生百忧中,此乐顾岂多。日暮吾其归,已恐烂斧柯。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汪莘〔宋代〕

    天地穷时事不穷,最伤心处是凉风。少年每下悲秋泪,投老情如泪亦空。

    庚戌春下鄱阳舟中诸作·解舟汭口

    陈文蔚〔宋代〕

    浩荡春江洗客愁,歌声欸乃发中流。溪斋却忆凭栏日,数尽来舟与去舟。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其二 舟中夜坐

    司马光〔宋代〕

    汀沙落*帆,岸柳萦单舸。小市远微茫,簇水初灯火。

    龙湾阻风次日舟人必行解舟风回喜赋

    何中〔元代〕

    东风吹船行,西风留船住。髼松黄头郎,作底使风去。

    芦篷两扇当江开,船船相趁风初回。龙渊烟气隔洲失,宣化山光随棹来。

    潮头又上推船走,一时便过新河口。两人胜负篷底棋,船行迟速人不知。

    黄头郎,稳扶柁,信风宿。大信肉色花枝红,采石酒波春水绿。

    舟泊龙江陈比部马参军携酒舟中

    游朴〔明代〕

    江城五月燕雏飞,江上游人尚未归。目极菰蒲牵雀舫,心怜笙葛换貂衣。

    三山指点行难*,六代风流事已非。何处轻舟频载酒,客愁聊傍醉中挥。

    舟出龙江奉次廖教授同舟述怀之作

    刘崧〔元代〕

    承恩解组下蓬莱,万里归舟拂曙开。东日高衔潮水上,北风*渡海门来。

    乡情浓似宫壶酒,心事寒于野烧灰。归到西溪寻旧隐,追随还许日迟回。

    [阅读全文]...

2022-05-07 11:14:45
  • 舟夜书所见古诗原文(舟夜书所见古诗原文及翻译)

  •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清代〕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漆黑无月的夜里,河面上飘着一艘渔船,孤独的灯光像是一点萤火。

    微风轻拂,吹起簇簇细浪,水面上的光点被吹散,如同满河星光。

    诗歌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见(读xiàn),显现。孤光,孤单的亮光。萤,萤火虫,光亮微弱。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涌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画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诗人细腻的观察是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的,写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联想奇特,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阅读全文]...

2021-12-29 18:07:39
  • 舟夜书所见古诗原文(古诗舟夜书所见的意思和注释)

  • 世纪恒通在线温馨提示: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经过漫长历史发展沉淀下来的精华,是语言运用的典范。诵读古诗词可以加强学生炼字达意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此,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教材在课内及“日积月累”部分选编了113篇古诗词,既有理解运用的要求,也有诵读品析的期望。我们将按年级顺序逐一鉴赏品读,以飨读者。

    【注 释】

    ①查 (zhā)慎行 (1650~ 1727),清代诗人 (是当代著名作家金庸的先祖 ),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市)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烟波钓徒。由于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他是 “清初六家 ”之一,著有《他山诗钞》。 ②月黑:没有月光的黑夜。③见:同“现”,出现。 ④孤光:指渔灯的光。 ⑤萤:萤火虫。 ⑥簇:拥起。

    【译 文】

    漆黑的夜晚没有月亮,只看到渔船上的灯光,

    孤单的灯光在夜色里像萤火虫的一点光芒。

    微风吹过河面,河水泛起层层波浪,

    渔船上的灯光倒映在水面上,变成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烁。

    【赏 析】

    这首诗是查慎行在船上过夜时,远观渔船后见景而作。全诗淡泊隽永,仿佛是一幅速写画。诗的前两句为静态,写出茫茫黑夜中的一点渔灯,如同图画的背景。后两句则写动态,一阵风吹过后,布满波浪的河水反射灯光,就像一河的星星似的。“风簇浪”使得画面忽然不再枯燥,转而灵动起来。在这一静一动之中,展现出一幅奇异而美妙的画面。

    [阅读全文]...

2022-07-22 12:11:49
  • 古诗词泛舟原文

  • 古诗词泛舟原文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泛舟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代:周密

      老火浊不流,热恼无可避。驾言清溪滨,濯缨税尘辔。

      扁舟无定游,放缆任其至。荡桨三汇交,空明发清思。

      摘鲜得野实,钓水投香饵。碧筒注芳酒,湘奁荐新芰。

      主宾略酬酢,冷暖随所嗜。须臾月轮上,烟水合空翠。

      清风真可人,意厚万金施。露叶生辉光,水华多妩媚。

      欲拍洪崖肩,欲挽湘君帔。虽无管弦乐,一洗世俗伪。

      清弹发邻舸,暗搅潜虬睡。应作蜩蛙观,亦足助幽致。

      岂惟家山乐,要是会心地。热官岂办此,未易轻拟议。

      我年未四十,齿发已憔悴。往者不可追,来者何可觊。

      富贵难幸求,岁月不少置。于此贫贱中,此乐已不啻。

      鹤长与凫短,造物正儿戏。功名类蚁梦,身世等萍寄。

      百年几良晤,何暇计荣悴。纵有身后名,不博今夕醉。

      高歌未知晓,坐见斜河坠。谪仙宫锦舟,继者仅一二。

      老坡赤壁游,始尽阐天閟。我后二百年,乃默契此意。

      会当歃斯盟,勿使等闲弃。高咏三百言,聊用谂同志。

      吴南屏先生自岳阳泛舟金陵兼有苏浙之游次湘乡曾相国韵奉简

      清代黎庶昌

      尺土欲作阿房筛,万夫撼山龙膊摧。黄金之埋地纪绝,破碎乃自秦以来。

      承*一瞬阅三载,池有水竹庭有槐。丽佳未接冠盖盛,战斗喜无笳鼓豗。

      当时盗弄等蛮触,人事一生何其乖。相公起试活国手,洗涤浩劫沙虫灰。

      遗民来归土渐辟,虽有旱潦不为灾。山川精神要湔祓,凭藉文字辉蓁莱。

      南屏老人今诗伯,豪气渐除心尚孩。九江楼头恣游宴,泽国那逢当路豺。

      君山如宾集户牖,一回一上真佳哉。天机浩荡物与狎,追逐鸥鹭无嫌猜。

      洞庭三月浪花下,桃杏已落青春隤。扁舟访古诣吴越,欲寻兴废生远哀。

      十年干戈沦战血,六代歌舞荒烟霾。霸图王业亦安在,白日但照须眉皑。

      新诗百篇易感激,把酒莫负千金杯。长江拍天际云海,万里孤帆应好开。

      胥台禹穴有余兴,东穷岭峤西岐邰。

    [阅读全文]...

2022-03-28 05:18:46
带有舟万重的一句古诗 - 句子
带有舟万重的一句古诗 - 语录
带有舟万重的一句古诗 - 说说
带有舟万重的一句古诗 - 名言
带有舟万重的一句古诗 - 诗词
带有舟万重的一句古诗 - 祝福
带有舟万重的一句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