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古诗词与八月十五的关系

关于嫦娥古诗词与八月十五的关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嫦娥古诗词与八月十五的关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嫦娥古诗词与八月十五的关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嫦娥古诗词与八月十五的关系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195) 说说(879) 名言(14) 诗词(10k+) 祝福(1k+) 心语(20)

  • 八月十五的诗句古诗词句子

  • 八月
  • 八月十五的诗句古诗词句子

    1、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4、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中秋寄远》

    5、露从今夜白(),月是绞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6、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齐已《中秋月》

    7、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8、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9、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中秋*上和王路钤》

    10、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1、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2、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3、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4、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5、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陆龟蒙《中秋待月》

    16、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7、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8、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0、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2、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3、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2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26、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7、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8、分不尽,半凉天。——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29、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1、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2、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3、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34、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5、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36、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

    37、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38、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39、碧天如水,湛银潢清浅,金波澄澈。——曹冠《念奴娇·咏中秋月》

    40、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41、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42、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43、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白居易《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

    4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月夜》

    45、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6、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7、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48、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9、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0、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阅读全文]...

2022-06-22 12:47:38
  • 关于八月十五的诗词

  • 八月,节日
  • 1、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4、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5、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6、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7、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8、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9、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0、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1、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2、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3、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4、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5、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6、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7、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8、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19、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0、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1、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2、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3、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4、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5、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6、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7、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28、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9、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0、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1、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2、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3、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4、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5、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6、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7、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8、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40、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4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2、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43、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4、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45、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6、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7、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8、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49、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50、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51、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阅读全文]...

2022-05-04 11:36:09
  • 八月十五赏月的诗词

  • 赏月,八月,文学
  • 八月十五赏月的诗词

      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月十五赏月的诗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八月十五赏月的诗词

      1、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2、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3、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6、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

      7、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8、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9、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

      10、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

      11、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2、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13、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14、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5、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6、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7、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8、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9、对风鹊残枝,露_荒井。——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0、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1、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22、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3、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4、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5、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26、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7、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8、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9、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30、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31、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32、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33、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

      34、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5、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6、何处飞来大明镜。——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37、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8、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3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0、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1、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2、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43、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4、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45、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6、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47、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8、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阅读全文]...

2022-06-08 23:29:37
  • 嫦娥李商隐古诗(嫦娥奔月的诗词)

  •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西汉时期就有了:美丽非凡的嫦娥是神射手后羿的妻子。一次,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弄到了不死之药,放在家里还没等吃呢,嫦娥成仙心切,趁着后羿不在家就给偷来吃了。嫦娥吃了药后,顿时变得身体轻健,飘飘然成为仙人,越飞越高,最后飞向了月亮,从此一个人住在了月宫里。

    古代写嫦娥的诗非常多。嫦娥在月宫独自生活,她的寂寞是很多诗人关心的话题,做神仙就一定幸福吗?看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是怎么写的: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可能是古代描写嫦娥最脍炙人口的诗篇了,看:嫦娥独坐月宫,长夜漫漫,烛光越来越淡,华贵的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银河渐渐落下,晨星慢慢隐去,放眼四望,只有碧海般广阔的蓝天,陪伴着她夜夜孤寂无眠的心灵。全诗语调沉痛而凄凉,表现了嫦娥独居月宫的深深寂寞和对服药飞天的无限悔恨。

    明代诗人边贡在其《嫦娥》诗中写的也是同一种情感,但他把这种情感扩展到了“天上”与“人间”的对比:

    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攀”,这里是“摘取”的意思。前二句说嫦娥在清冷的月宫中,桂花年年盛开,她却只能自己攀折自己赏玩——面对美好的事物却无法与人分享,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后两句说,我们地上的凡夫俗子都异口同声地说天界好,哪里知道飞升成仙的嫦娥却在怀念人间的幸福。后两句诗用语*易,但蕴藉深沉,成为古诗中的名句。

    有的诗人则从另外的角度立意,替后羿鸣不*: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

    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这是唐代一位小诗人袁郊作的,题为《月》。诗说,嫦娥犯了偷窃罪,却安全地躲藏在月宫(蟾宫)里,后羿怎么找也找不到,都说老天公*,怎么也窝藏罪犯呢?

    [阅读全文]...

2022-07-30 19:51:18
  • 关于八月十五的古诗

  • 八月,节日
  • 1、秋来一度满,重见色难齐。独坐犹过午,同吟不到西。疏芒唯斗在,残白合河迷。更忆前年望,孤舟泊大溪。——陆龟蒙《中秋夜寄友生》

    2、年重月,月重光。万瓦千林白似霜。扁舟入醉乡。山苍苍。水茫茫。严濑当时不是狂。高风引兴长。——向子諲《长相思》

    3、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郑谷《中秋》

    4、寂寂山景静,幽人归去迟。横琴当月下,压酒及花时。冷露湿茆屋,暗泉冲竹篱。西峰采药伴,此夕恨无期。——张籍《山中秋夜》

    5、陇城秋月满,太守待停歌。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若遣山僧说,高明不可过。——无可《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

    6、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开。鹊惊初泛滥,鸿思共裴回。远月清光遍,高空爽气来。此时陪永望,更得上燕台。——徐放《奉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来字》

    7、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刘淑柔《中秋夜泊武昌》

    8、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罗隐《中秋夜不见月》

    9、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李群玉《中秋寄南海梁侍御》

    10、海月出白浪,湖光射高楼。朗吟无绿酒,贱价买清秋。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他乡此夜客,对酌经多愁。——无可《中秋夜南楼寄友人》

    11、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万方期一夕,到晓是经年。影蔽星芒尽,光分物状全。惟应苦吟者,目断向遥天。——许棠《中秋夜对月》

    12、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戴复古《中秋李漕冰壶燕集》

    13、雨余风露凄然。月流天。还是年时今夜、照关山。收别泪。持杯起。问婵娟。问我扁舟流荡、几时还。——赵鼎《乌夜啼》

    14、抱琴出南楼,气爽浮云灭。松风吹天箫,竹路踏碎月。后山鹤唳定,前浦荷香发。境寂良夜深,了与人间别。——李群玉《山中秋夕》

    15、海雨洗烟埃,月从空碧来。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皓耀迷鲸口,晶荧失蚌胎。宵分凭栏望,应合见蓬莱。——无可《中秋台看月》

    16、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李频《中秋对月》

    17、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8、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李涉《中秋夜君山台望月》

    19、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曹雪芹《中秋对月有怀》

    20、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罗隐《中秋不见月》

    21、莫惜三更坐,难销万里情。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无可《中秋江驿示韦益》

    22、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中秋对月》

    23、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朱淑真《笛/中秋闻笛》

    24、前月月明夜,美人同远光。清尘一以间,今夕坐相忘。风落芙蓉露,疑馀绣被香。——鲍防《秋暮忆中秋夜与王璠侍御赏月,因怆远离聊以奉寄》

    25、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刘得仁《中秋》

    26、海雨洗尘埃,月从空碧来。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皓曜迷鲸目,晶荧失蚌胎。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李群玉《中秋越台看月》

    27、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戎昱《长安秋夕》

    28、趋驰早晚休,一岁又残秋。若只如今日,何难至白头。沧波归处远,旅食尚边愁。赖见前贤说,穷通不自由。——项斯《中秋夜怀》

    29、素娥醉语曾留。又中秋。待得重圆谁妒、两悠悠。向愁旱,今愁水,没中洲。看取明朝晴去、不须愁。——刘辰翁《乌夜啼》

    30、高秋今夜月,皓色正苍苍。远水澄如练,孤鸿迥带霜。旅人方积思,繁宿稍沉光。朱槛叨陪赏,尤宜清漏长。——张正一《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苍字》

    31、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阅读全文]...

2022-06-21 21:38:42
  • 与八月十五的诗句

  • 八月
  • 与八月十五的诗句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阅读全文]...

2022-06-22 02:42:36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诗词

  • 八月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诗词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译文翻译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

      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

      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注释解释

      昔年:去年、以往。

      歌题目的中心语“望月”,是叙述也是行为,其修饰语时间“八月十五日夜”和地点“湓亭”,它限定了望月的特定环境时,还突出“望”的动作,又强化“望”之月的圆盘貌。显然是这个“望”月引发了诗人情怀。

      其实,诗人就是在特定空间面对这个特定时间的月亮引发的人生感慨,诗歌首颔联正是诗人关照月亮的思考。从逻辑上应该“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抬头望月,触想到“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的月下之景,诗歌却从对面飞来着笔昔年往事,描绘出一幅中秋月明、曲江池畔、朝廷盛会欢饮图。诗歌起笔不同反响,召唤其昔日的觥筹交错、夜夜欢歌的情形,只有这样颔联的今年贬谪的“湓浦沙头水馆前”的失落。繁华的过去越明朗,对照今日的凄冷就越有感觉,以此造成的昔今悬殊反差,犹如从天堂掉入地狱的悲苦感。可是两联二十八言中,诗人不烦厌地重复“八月十五夜”,显然它带给诗人的心灵是震撼的,也是惨痛的。让诗人不堪回首昨日的欢乐,独自苦品着眼前的寂寞和凄苦。诗句一望而知地运用了昔今对比手法,其实每一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场景,对比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情景意境的对比,今晚观赏的不单是月亮,而是面对年年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种过去到现在的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月亮在古典诗歌里,更多承载了怀乡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这些月亮内涵是因空间距离产生而寄寓感情的。不过月亮也会出现时间概念,它却成了一种永恒对照无常的人生,进而表现人生的痛苦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春江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这些诗句里的月亮意象无不指向时间概念,突出物是人非之感留给个体生命的怅惘痛苦。

      昔今这种对比古诗里还是常见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过去听闻就该登楼观望洞庭水,可是不知为何直至今朝才有机缘登临,道出诗人生活无尽的无奈和生活的凄楚遭遇。其实白居易在对比中也在暗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诗歌的首颔联多层面的表现诗人的痛苦感,其实这还是生活横截面的对比,那诗歌又是如何完成内容的转折呢?从内容上颈联涉及望乡和圆月,表面上像在思乡,但是“望乡“行为反映的心理,却浸透着诗人的孤寂和凄苦,而这种心理想通过望乡排遣,其结果没有望到自己的故乡,反而再次强化了内在的主体孤苦体验。“见月”就是观赏中秋明月月,那是一轮圆月,但行为发问的竟为“几回圆”,显然这圆月在诗人眼里不圆,这种发问折射了诗人由外在之物的中秋明月到内在的之情的孤寂凄苦。“望乡”“见月”行为艺术是望而不见、见而有疑的矛盾迷惘,正是诗人极度孤寂产生的心理结果。“西北望乡”“东南见月”,其实是互文修辞,身处彭浦湓亭向四方眺望故乡和四野观望明月,能想象出一个人观望的心神不定和急切之情,希望能望到家乡带给自己温暖,能看到心中一轮明月留给自己关怀,却出现相反结果,徒添了诗人不尽的凄苦感。

      诗歌是如此极尽曲折的突出诗人贬谪的孤寂之情,尾联诗人细节化的再现秋风月光。“秋风秋雨愁煞人”,过去的日子出现的“昨风一吹无人会”,没有人领会这凄厉秋风的凉意。能忽略这凄冷秋风的肌肤感,一定是人们沉浸在无情的喜悦里,已然忘记了秋风的凄冷,这里突出诗人过去日子的欢快感。“今夜清光似往年”,一是说今夜的月和往年是相似的,光是借代用法,突出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暗含了人已不是昔日的意气之人了,照应诗歌前文对比的物是人非的无奈悲苦;二是言今夜的月亮似往年,但这样的月光照在身上,却令人清冷至极,置身“湓浦沙头水馆前”环境里,心内却是清冷感,诗歌在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贬谪后面对十五明月带来的凄苦怅惘失落之感。

      诗读至此,不禁为之动容,白居易是如此变幻的再现自己的悲苦感,也不禁惊叹诗人诗歌技巧的娴熟,尺幅之间尽情描摹无形的心里悲苦!

      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

      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作者介绍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它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祖籍山西太原,新郑(今河南新郑)人,后迁下邽。白居易的祖父白鍠后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郑(今属郑州新郑)。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合称“元白”。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争。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公元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符离(今安徽符离集)度过了童年时光。白居易和并称“符离五子”的符离人刘翕*、张仲远、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一同泛舟陴湖,游流沟寺,登武里山,诗酒盘桓,称盛会焉。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迁居卒于武宗会昌六年。是另一文学家白行简的兄长。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至今还有他出生七个月“略识之无”和初到长安“顾况戏白居易”等典故。他的诗不仅在*有巨大影响,在日本和朝鲜等国也有广泛影响,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其中《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非常有名。特别是白居易的《花非花》成为后来朦胧诗的鼻祖。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影响最大,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晚年与“诗豪”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歌诗发挥美的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风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

      任职

      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市)。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年),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池上》。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臣,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六年,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年,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年)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命名为白堤。文宗大和元年(827年),拜秘书监,第二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年)以刑部(唐代官吏部门的一种)尚书致仕。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白居易是弥勒信徒,他组织了一个学会,叫一时上升会。希望大家共同上升到弥勒境界。为了往生弥勒,白居易写过一分决心书:仰慈氏形,称慈氏名,愿我来世,一时上升。慈氏就是弥勒,弥勒是音译,慈氏是意译。我敬仰慈氏菩萨的身形,我呼唤慈氏菩萨的名字,希望来世的我,一定要上升到弥勒菩萨的身边。

      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翰林学士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江州司马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的打击,他说自己是“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

      杭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职期间,他见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受到旱灾威胁,官吏们却不肯利用西湖水灌田,就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白居易还规定,西湖的大小水闸、斗门在不灌溉农田时,要及时封闭;发现有漏水之处,要及时修补。白居易还组织群众重新浚治了唐朝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的六口井,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条件。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和父亲白季庚都是诗人。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读书十分刻苦。但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样,也嗜酒成性。张文潜在《苕溪鱼隐丛话》中说:陶渊明虽然爱好喝酒,但由于家境贫困,不能经常喝美酒,与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鱼、耕田的乡下人,地点在树林田野间,而白居易家酿美酒,每次喝酒时必有丝竹伴奏,僮妓侍奉。与他喝酒的都是社会上的名流,如裴度、刘禹锡等。

      诗歌成就

      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 “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 “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还是“为君”而作。他也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中 “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阅读全文]...

2022-06-28 05:54:28
  • 八月十五的诗句

  • 八月
  •   1、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2、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3、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6、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7、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8、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月夜》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1、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2、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13、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1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15、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m.ju.51tietu.net)——李商隐《霜月》

      16、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7、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月夜》

      19、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0、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阅读全文]...

2021-12-23 02:57:05
  • 有关八月十五的诗句

  • 八月
  • 有关八月十五的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月十五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3、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4、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佚名《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5、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张祜《题于越亭》

      6、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7、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8、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张孝祥《水调歌头舣棹太湖岸》

      9、渐*中秋团团月,算人间天上、俱清美。刘辰翁《金缕曲百年生名世》

      10、交过子时是明日,搀先半夜赏中秋。方回《中秋前夕三首稍穿疏树残光碎》

      1、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2、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李洞《中秋月》

      4、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白居易《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

      5、独坐犹过午,同吟不到西。陆龟蒙《中秋夜寄友生》

      6、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7、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8、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佚名《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9、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0、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11、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阅读全文]...

2021-12-14 14:09:03
嫦娥古诗词与八月十五的关系 - 句子
嫦娥古诗词与八月十五的关系 - 语录
嫦娥古诗词与八月十五的关系 - 说说
嫦娥古诗词与八月十五的关系 - 名言
嫦娥古诗词与八月十五的关系 - 诗词
嫦娥古诗词与八月十五的关系 - 祝福
嫦娥古诗词与八月十五的关系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