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二十四节气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立冬二十四节气教案

  • 教案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冰的特点,无色无味、遇热融化。

      2、迁移已有经验,探索冰中取宝的'方法。

      3、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16份冰有礼物的冰块,8条毛巾,一盒木头、一个热水袋、四根吸管、一盆温水。

      2、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冰的特点。

      1、出示礼物。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老师出示礼物,拆礼物)

      2、教师:看,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冰是什么样子的?

      3、引导幼儿用手摸摸冰,感觉怎样?(滑滑的,很冷)。拿在手里用鼻子闻一闻,有什么气味?用嘴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无味)。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无色)。(到幼儿面前提问)

      幼儿1:冷冷的。

      幼儿2:滑滑的。

      幼儿3:白色的。

      小结:冰是无色无味,摸上去冷冷的、滑滑的。

      (环节简析:幼儿在用手感知冰、用眼睛观察冰、用鼻子闻一闻冰的味道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感知,有幼儿说冰是白色的,在这里白色和透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我通过让幼儿透过冰看老师的实验感知冰透明的特点。还有个别幼儿摸着冰说冰是暖暖的,这个也是错误的,因此我鼓励大家一起再一次用手摸一摸,以便准确地判断冰是冷冷的而不是暖暖的。)

      4、教师:小朋友看,老师手上怎么会有水?(幼儿)原来冰遇热会变成水呢!

      二、探索活动"冰中取宝"

      1、教师:其实老师有一个秘密要告诉你,真正的礼物不是冰块,而是藏在冰块里面!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取出冰里的礼物呢?

      幼儿讲述方法。

      幼儿1:用热水捂,就像捂牛奶一样。

      幼儿2:用电吹风吹。

      幼儿3:用榔头敲碎。

      幼儿4:砸碎它。

      2、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出示材料(木块、吸管、温水、热水袋)。教师:请你用这些材料来帮忙取出冰里面的玩具。

      教师:(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到桌子旁边选择你喜欢的材料,注意别把衣服弄湿,桌上有毛巾可以擦擦手。老师已经把你们的礼物放在了桌子上,大家开始行动吧。

      (环节简析:幼儿在进行冰中取宝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让热水袋保持比较高的温度,可以让冰融化的比较快一点,我们再准备的时候给热水袋灌满了水,选择用热水袋取宝的幼儿发现冰在热水袋上很容易滑下来,因此用了比较长的时间冰还是没有完全融化,这些幼儿很快自己选择了其他比较快速的溶解方法——热水。这里教师在准备操作材料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预想出现了偏差。)

      3、幼儿自由取宝。

      教师:把你们的礼物举高给我看看,请大家把礼物放在自己的衣服口袋里,让礼物暖一暖。

      4、经验交流梳理:请几个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取到礼物的?幼儿一边说的时候老师根据幼儿说的方法贴上相应的`图片(把冰放在水中融化,把冰块敲碎,知道冰易碎的品质,用热水袋捂,用吸管吹,通过吹出来的热气将冰融化)

      5、教师:我们小朋友很聪明自己想办法把礼物取出来,你们想看老师大冰块里面的礼物是什么吗?(老师选取一种办法当场试验,取出礼物)

      三、分享礼物。

      教师:拿到礼物你们开心吗?现在让我们拿起礼物*室分享吧。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2022二十四节气雨水句子

  • 句子
  •   1、一滴快乐的雨水落在了幸福的泥土里,发出健康的嫩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结出了*安的果子。我把*安果在雨水这天送给你,愿你幸福到永远

      2、初春的阳光将我的蒸发,顺着友谊对流,升华到关怀的天空,最后化作祝福的积雨云,在今天倾盆而降!雨水时节,愿你“淋”到我的祝福,幸福一生!

      3、雨水到,祝福到;雨水来,好事来;雨水淋,好心情;雨水浇,没烦恼;雨水落,人快活;雨水飘,好运交;雨水流,幸福有;雨水妙,愿你笑。

      4、把快乐的雨水洒向你,愿你笑得甜蜜;把吉祥的雨水洒向你,愿你好运如意;把成功的雨水洒向你,愿你诸事顺利;把健康的雨水洒向你,愿你保重身体;把幸福的雨水洒向你,愿你精彩如戏。雨水时节,思念不绝,友情不替,祝福遥寄,愿你一切安好,生活更有趣!

      5、雨水到了,愿你的生活像春雨一样滋润,愿你的'快乐像春雨一样晶莹,愿你的家庭像春雨一样温馨,愿你的爱心像春雨一样博大!

      6、雨水到了,贴士送上:早睡早起,精神百倍,坚持锻炼,身强体壮,饮食均衡,营养健康,知足常乐,乐观向上。雨水时节谨祝前途似锦显芬芳,幸福人生长长长。

      7、滴滴答答蒙蒙细雨,为你表达恩情;淅淅沥沥绵绵丝雨,为你抒发柔情;哗哗啦啦淋漓大雨,为你增添热情;噼噼啪啪暴风骤雨,为你点燃激情,愿雨水节气带给你好心情!

      8、春雨多,财源滚滚似江河;春雨细,好梦圆圆人如意;春雨密,好运连连甜似蜜;春雨贵,幸福*安排成队。雨水到,愿你开心如意!

      9、雨水节气到,温情随春临,寒风忙投降,烦恼悄溜走;雨水草木萌,阳光快乐照,心情春风畅,福运助业成;花开雨水先,情深寒霜后,祝福如雨露,滋润在心田,祝你雨水节快乐。

      10、雨水节气来到了,愿你的烦恼忧愁,如冰雪消散,化作春雨,浇灌心田,让快乐萌芽生长,常相伴随左右;愿你的才智勇气,如雨水滋润,助长理想,成就事业,让硕果点缀成功,圆满你的人生。祝雨水节气快乐。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二十四节气作文10篇

  • 作文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三月二十日到二十二日是春分,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分"的谚语。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20日或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立夏时节,万物繁茂。“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十月八日到九日是寒露,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传统。

      撕下一页日历,两个大字出现在我的眼前——立秋!妈妈告诉我,今天是“立秋”,也就是秋天的开始。

      秋天到了?我看了看外面,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一丝风都没有。树上的知了还扯着嗓子不停地喊着“知了——知了——”。为什么都到秋天了,天还这么热?我的脑袋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妈妈看我一脸疑惑,笑着说:“你是不是觉得秋天就应该很凉爽了呀,现在天气之所以还这么热,是因为夏天还没有真正远离我们,人们俗称的“秋老虎”来啦,它还要在我们这里待一阵子才肯走呢!”“秋老虎?!”我一听这个词就乐了,人们把初秋的炎热天气比作“秋老虎”可真形象啊!

      就在这时,奶奶从厨房里抱出一个大西瓜,笑盈盈地对大家说:“来来来,今天立秋,快过来‘咬秋啦!”只见那西瓜又大又圆,穿着墨绿条纹的衣服。切开它,红红的瓜瓤、黑黑的种子就露了出来,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爸爸连忙起身,拿起一块西瓜说:“入秋了,西瓜少了,能咬一口是一口。”我心想:原来“咬秋”是这个意思呀。但是在我看来,“咬秋”是要咬住这凉爽的秋天。想到这里,我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爸爸手上的西瓜,并嚷起来:“看看看,我把秋天咬住啦!”大家看我溅得一脸的西瓜汁,都哈哈大笑起来!

      九九消寒图是*北方的一项民俗,与数九的民俗密切相关。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也称作“写九”。一般而言在九九消寒图的一侧还应写有《数九歌》。

      除了文字版本的九九消寒图,还有用图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图。将宣纸等分为九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填充的方法根据天气决定,填充规则通常为: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种图形版本的九九消寒图简单易行,但显然没有文字版本的漂亮。

      此外,也有些九九消寒图采用图画的形式,也称作“画九”。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画九就是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春深,也有不用颜色染而直接在花瓣上用文字和符号注明阴晴雨雪的。在寒梅图的一侧常常写有“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窗外草青青”。这种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被称作“雅图”。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今天是农历的八月初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

      秋季的第一个月被称为“孟秋”,一般指阳历的八月份。虽为秋天,但夏天带来的酷热仍未消散,所以孟秋中有一个节气也名为“处暑”,表示暑气即将退去。

      而处暑过去就是白露了。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又以四时配五行,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这时,暑气才真正退去,天气转凉,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取代,冷空气终于“转守为攻”,再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光照强度减弱了许多,所以温度下降得很快。“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就是一句用来形容白露时节夜间降温快的民谚。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白露之后,昼夜温差渐渐拉大,寒气无论在白天、夜间,都会变得愈加严重。

      白露这个节气,也有许多有趣的*俗: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因为白露茶树正是生长极好的时期,所以无论男女老少,有些地方的人们都会喝一杯“白露茶”。

      每年白露节,资兴一带的人们都会酿白露酒用来接待客人,那是他们的“土酒”。“白露米酒”,卖相极好,而且看起来味道就很好,可惜我喝不到……

      白露节气生活小贴: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白露”日温差大,要记得及时增补衣物,避免着凉。

      白露也会有“秋燥”的现象,容易出现出现口干、唇干、咽干……所以要记得多饮水啊!

      最后,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白露的诗:

      《白露》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时节。霜降节气,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就全国*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的时节。“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变化大、秋燥明显的气候特征。霜降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养生关键应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民间有“冬补不如补霜降”的讲法,秋令属金,脾胃为后天之本,此时宜*补,尤其应健脾养胃,以养后天。

      *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人们还会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俗。

      是闰月的参照标准

      在*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同时,闰月的设置也以冬至为标准(因为冬至总在冬月,冬月建子,为周正农历的第一个月)。

      亚岁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冬至有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会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已经长了一岁。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处暑的*俗1、出游迎秋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二十四节气处暑的*俗2、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二十四节气处暑的*俗3、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时节。霜降节气,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就全国*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的时节。“霜降”节气反映的是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变化大、秋燥明显的气候特征。霜降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养生关键应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民间有“冬补不如补霜降”的讲法,秋令属金,脾胃为后天之本,此时宜*补,尤其应健脾养胃,以养后天。

    今天的天空中布满了层层乌云,充满了冷冷的色调。阴霾的天空下,我不禁怀念起那些阳光明媚的日子。第一次发觉夏日去得好快。

    翻开日历,8月5日,星期六。这个夏日也快过去了吧,心里有一丝怅然若失,有一些难受,毕竟我是一个喜欢夏天的孩子,尽管身材很差,有不得不穿很薄的衣服。

    思想飞越时间,飞到去年的夏天,前年的夏天,看着自己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起来,也看着自己一天天虚伪,一天天学会掩饰起来。那个单纯无知的我已随着一个个夏日的逝去而逐渐模糊,渐渐消失不见。

    天,渐渐凉了起来;衣裳逐渐厚了起来。每一年随着夏天的逝去,看着周围得人们身上的衣服越来越厚,感觉快要窒息了。

    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有许多阳光,将我的心中填满了明朗的色调;喜欢夏天,因为夏夜有不计其数的星星,没有一丝云去阻挡它们的.光彩;喜欢夏天,因为只有当夏天来临时,才可以听见此起彼伏的知了声,它们正编织着夏日之曲,用它们一生的时光;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有许多漂亮的裙子,虽然没有勇气去穿,却也可以一饱眼福;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是西瓜的天地,看着满街堆起的绿色海洋,一次吃个够;喜欢夏天。

    [阅读全文]...

2022-06-13 04:54:58
  • 二十四节气歌3篇

  •   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淀,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又一年

      1、立春

      初开曦光灿暖阳,寒冬渐去韵犹长。

      冻蕊微绽荒野绿,稀疏枝头柳嫩黄。

      醉弄清风放纸鸢,羞待粉蝶戏花岗。

      情心已然怀春色,撷来新柔入心房。

      2、雨水

      雨落寒去乍暖时,嫩芽初上缀疏枝。

      花蕾无声鸟欢语,农家屋檐见燕姿。

      陌上依稀茵茵草,耕田归来说春迟。

      忙把千野播新种,笑声如歌过小溪

      3、惊蛰

      时报雷声大地惊,苏生万木醒百虫。

      烟霞轻罩蒙细雨,草色遥看郁青青。

      燕随和风当空舞,纸鸢纷飞白云中。

      煮酒唱赋赏新柳,盎然春意九州同。

      4、春分

      日垂赤道暖光照,昼夜分领十二时。

      江河开潮啸清爽,长天云淡煦风吹。

      北国风光悄隐去,万紫千红说明媚。

      更见轻衣舞俏丽,还将春色入相思。

      5、清明

      先饮寒食思贤忠,雪白梨花落清明。

      云色阴沉香烟袅,泪飞还说思绪萦。

      远山默默缭尘雾,苍松哀哀长风鸣。

      祖德宗功垂青墓;伟业自有后人承。

      6、谷雨

      布谷声声催农忙,暖雨频来好栽秧。

      浮萍茂盛生千绿,风吟雾润绽嫩黄。

      野岭遥看色烂漫,蝶舞花丛蜂衔香。

      戴胜鸟儿鸣桑树,春播美景寄情长。

      7、立夏

      斗指东南时序循,如岱远山深绿催。

      秀麦呲牙笑春去,蛙声初鸣报夏来。

      喜看农家遍锄地,欣指粮囤添新排。

      更挥樱鞭放长牧,还将静水弄鱼肥。

      8、小满

      风吹沃野壮青苗,麦稻初熟穗勾腰。

      云偎蓝天说温热,寒凉不觉渐隐消。

      鸥鹭翔飞湖照影,西窗听雨看色娇。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二十四节气歌谣3篇

  •   二十四节气歌谣 一: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二十四节气歌谣 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1、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宋·赵友直《立夏》

      2、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宋·苏舜钦《夏意》

      3、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宋·苏轼《阮郎归·初夏》

      4、吾家正对*山,南向宜添屋数间。

      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闲。

      ——宋·方回《立夏》

      5、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 初长。

      ——宋·朱淑真《初夏》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二十四节气谚语10篇

  • 谚语
  •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清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暖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告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治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二月三日若天清,着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着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阅读全文]...

2022-05-10 18:26:46
2022-10-28 00:00:00
  • 小班二十四节气谷雨教案

  • 教案,小班
  •   活动目标

      1、知道谷雨节气有观赏牡丹花的*俗。

      2、在仔细观察中发现牡丹花的明显特征并用语言表述。

      3、感受牡丹花的美,愿意爱护牡丹花。

      重点难点

      重点:在仔细观察中发现牡丹花的明显特征难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古人和现代人赏牡丹的图片各一张,相机、ipad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发现谷雨节气有赏牡丹花的*俗

      教师出示游人在赏牡丹花的照片,师:今天早晨我发现公园里的人很多,你们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教师出示一张古人赏牡丹的图片,师:这是什么时候的人?他在干什么?

      小结: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节气,古代人和现代的人在谷雨节气这天都会观赏牡丹花。我们也去公园中观赏牡丹花吧。

      教师组织幼儿到中山公园中的牡丹园观赏牡丹花,出发前提出出行安全要求。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牡丹花的明显特征

      (1)幼儿观察牡丹花花朵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师:公园中的牡丹花有哪些颜色?你看到过其他颜色的牡丹花吗?牡丹花的花朵什么样?像什么?牡丹花有香味吗?

      小结:牡丹花的花朵有白色的、粉色的、紫色的、红色的,每一朵花都有好多层花瓣,花朵是圆形的,闻起来还有淡淡的香味。

      (2)幼儿观察牡丹花花叶的颜色和形状?

      师:牡丹花的叶子什么样?像什么?和你的小手比一比。

      小结:牡丹花的叶子是大大的,像一个手掌,像一把小扇子…

      (3)幼儿用相机和 ipad 记录自己喜欢的牡丹花

      3、引发幼儿爱护牡丹花的情感

      请园林叔叔向幼儿宣传爱护牡丹花的做法:牡丹花很漂亮,我们小可以用眼睛看,用相机把漂亮的牡丹花照下来,可以闻一闻,但是千万不能用小手摸,因为手上有小细菌,小细菌会使牡丹花生病,生病了牡丹花就谢了。

      4、师生交流观赏牡丹花时的发现和感受教师带领幼儿回到班级中,将幼儿记录的牡丹花照片滚动播放。

      师:这是谁拍摄的牡丹花?你的牡丹花是什么颜色的?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哪里?或你觉得它哪里最美?

      换问法:这朵牡丹花漂亮吗?哪里最漂亮?你们猜猜这是谁拍摄的?等延伸活动:

      幼儿欣赏感受牡丹花的美后,尝试用多种材料颜料、毛笔、毛刷、报纸团、海绵、瓶底、自制粉扑等多种材料作画表现牡丹,进一步感受牡丹的'美。

      活动总结

      本节活动有四个巧妙之处:

      第一: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比一比,通过亲身感知去认识牡丹花,解决活动的重点认识牡丹花的外形特征。

      第二:引导幼儿分层次有目的的观察。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时间较短,观察外形特征时分两次去观察,一次观察花朵,一次观察花叶,幼儿带着观察目的有效的观察,对牡丹花外形特征的认识更加充分。

      第三:通过电子设备辅助幼儿表达。幼儿不仅用多种感官感知体验,幼儿通过电子设备相机、ipad 等影像来表达自己的收获,结合图片进行表达与分享。

      第四:巧妙利用园林叔叔。通过边看园林叔叔的修剪照顾牡丹花边听园林叔叔讲解爱护花草的知识,幼儿体会到了园林叔叔的辛苦同时会激发幼儿爱护牡丹花及身边的花草。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二十四节气冬至古诗3篇

  • 古诗
  •   1、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白居易《冬至夜》

      2、冬至袄冠争蝶舞,夜深弓锯共龙呤。——聂绀弩《伐木赠懂汉芩》

      3、冬至前后,沙飞石走。佛祖潜踪,寸铁在手。——释普济《偈颂六十五首·其十三》

      4、冬至虽云远,浑疑朔漠中。——李中《腊中作》

      5、丹包赤实破苍颜,冬至都无十日闲。——陈舜俞《书通济僧壁》

      6、小臣曾读三王纪,冬至由来始祭天。——边贡《迎銮曲·郊祀元君百礼先》

      7、冬至冰霜俱怨别,春来花鸟若为情。——崔日用《钱唐永昌》

      8、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张伯端《西江月·冬至一阳来服》

      9、今日柴门又冬至,野梅花下独沉吟。——邵亨贞《至日有寄南金兄奉寄》

      10、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朱淑真《冬至(朱淑真)》

      1、去年冬至攸城雨,今岁宜城晓日辉。——顾璘《宜城冬至》

      2、茅斋寄在少城隈,冬至阳生春又来。——黄佐《至后诸郎中子兴过草堂寻梅登玄览台循城墙而归集杜句以纪其事》

      3、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孟浩然《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4、冬至阳生才两日,欣逢伯氏绂麟辰。——宋无名氏《鹧鸪天·冬至阳生才两日》

      5、腊前冬至後,报春意、动南坡。——宋无名氏《木兰花慢·腊前冬至後》

      6、晓云舒瑞。——阮阅《减字木兰花·冬至》

      7、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白居易《冬至宿杨梅馆》

      8、冬至招摇转,天寒螮蝀收。——高适《奉酬睢阳李太守》

      9、冬至阳来复,草木潜滋萌。——赵孟頫《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其二十三·十一月》

      10、少年挑闼思冬至,老境飘零怯岁阑。——曹伯启《壬寅日长至兀坐不出寄卢敬斋知州》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二十四节气处暑特点3篇

  •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2017年处暑时间:2017年08月23日 06:20:09 星期三 (丁酉年(鸡年)七月初二)

      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处暑时,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四川盆地处*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盆地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四川盆地处*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盆地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盆地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盆地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盆地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川西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处暑是四川盆地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盆地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地农牧业生产不利。四川省盆地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盆地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盆地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说“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