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庐山瀑布景象句子

关于描写庐山瀑布景象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庐山瀑布景象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庐山瀑布景象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庐山瀑布景象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95) 语录(11) 说说(23) 名言(644) 诗词(373) 祝福(2k+) 心语(9k+)

  • 望庐山瀑布

  • 瀑布,庐山,写作
  • 望庐山瀑布

      “通感”是一种奇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人通过学*和生活实践得来的大量信 息储存于记忆之中,当受到外来刺激时,感受会在一刹那间与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发生联系产生某种信息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望庐山瀑布,欢迎大家分享。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拓展延续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白话译文

      其一

      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

      瀑布高高悬挂达到三百丈,喷涌出的溪水有数十里长。

      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闪电般,时隐时现恰如空中升白虹。

      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

      抬头仰观那气势更加雄伟,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壮阔!

      海天之风吹不断瀑布水练,江上明月照来又如同空无。

      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溅乱射,冲洗着两侧青色的山石壁。

      水珠飞溅犹如轻霞般四散,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滚。

      我*生素来喜爱游览名山,面临此瀑布更觉心里闲逸。

      不必说可吸饮如琼液之水,还可以用来洗去途中尘颜。

      还是与旧友相携一道到此,在这里隐居永远辞别人间。

      注释

    [阅读全文]...

2022-01-23 04:19:38
  • 庐山瀑布诗句

  • 庐山,瀑布
  • 庐山瀑布诗句

      庐山瀑布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秀峰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写庐山瀑布的诗句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庐山瀑布诗句,欢迎阅读!

      1.拔地万里青嶂立, 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 映日还成五色文。

      2.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3.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4.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 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5.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6.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7.银河忽如瓠子决,泻渚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8.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9.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10.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11.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12.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 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

      13.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拉肠鼠。 溶溶浸湿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年乳。

      1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6.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17.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8.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19.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2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1.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

      22.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23.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2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5.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阅读全文]...

2022-02-01 12:06:57
  • 描写庐山瀑布景象的优美诗文

  • 瀑布,庐山,优美
  • 描写庐山瀑布景象的优美诗文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简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阅读全文]...

2022-04-16 10:15:56
  • 瀑布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

  • 瀑布,庐山
  • 对于瀑布的诗句有很多,我们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这些内容,我们从中也发现了很多宏伟壮观的瀑布,对于这些瀑布的诗句,我们应该从中去了解,进一步体会到大自然下,美丽的瀑布。

    瀑布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

    1、 瀑布高约20米,周身绕着白云,如同一群猛虎,突然惊醒,咆哮着冲下山岗,雄威响若雷奔走,猛涌波如雪卷颠。

    2、 ,每个水柱,每幅水帘.激冲下来,撞到山根的石头,碰得零碎,像千千万万的珠子。

    3、 ·瀑布从悬崖上像条飞链似的泻下。ju.51tietu.net

    4、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5、 大瀑布*在咫尺,从石床上直泻而下,宛如洪波决口,大海倒悬。

    6、 ·飞爆撞击岸石激起千万朵水花,在阳光下幻变为五彩缤纷的水珠。

    7、 ·曝布奔涌而出,其沫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

    8、 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9、 一股水帘,酷似一幅巨大的白布带,从峭壁上腾过树梢,直泻山下。

    10、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 瀑布像银河下泻,闪耀着万缕光辉。

    12、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11.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13、 一条白练从天而降,如巨柱擎天,直插苍穹.如闪电劈空,格外醒目。

    14、 从昆仑山上冲激下来两条汹涌澎湃的巨流,势如奔马,宛若游龙,在灼热阳光的照耀之下,迁回旋卷有如碧玉连环。

    15、 ·飞流泻入潭中,水珠四溅,如云漫雾绕,分辨不清哪是水,哪是雾。

    16、 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滑的布。

    17、 一股汹涌澎湃的瀑布,咆哮着猛扑下山,发出惊人的轰响,宛如万马奔腾。

    18、 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进发,有如巨龙吐沫。

    19、 ·一道瀑布,飞流直下,声如奔雷,澎湃咆哮,激揣翻腾,水气蒙蒙,珠玑四溅.

    20、 ·瀑布宛如一条白色玉带,倒泻于巨石之间。

    21、 ·绝崖峭壁上,一条条喧声如雷的悬泉飞瀑,从万仞峰顶上向巫峡倾泻而下。

    22、 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23、 ·飞瀑翻滚着白色的浪花,飞溅着似玉如银的水珠,闪烁着五彩缤纷的霞光.进发出续而不断的春雷般的响声,气势雄浑而磅礴,豪迈而坦荡。

    24、 瀑布垂直下泄.砸落在石壁突出的岩石上,琼浆飞进,碧玉粉碎,溅出的水花形成大片喷雾,像一团乳白色的轻烟薄云。

    25、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6、 一道瀑布飞挂眼前,如同一幅飘忽不定的银帘。

    27、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28、 ·大瀑布从半空泻下,如一面闪光的水晶帘子.

    29、 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拉肠鼠。 溶溶浸湿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年乳。

    30、 ·有一股缸口粗的飞瀑,好像是一匹永不断头的银色的长绢,从天女的织布机上倒挂下来,

    31、 ·这飞流好似千万匹猛兽在搏斗,在怒吼,最后互相扭打着翻滚下来,溅得满山谷珠飞玉散,一片雾气燕腾.

    32、 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 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33、 ·罗带瀑隆隆地咆哮,喷涌,抖出一缕白烟,用万斛晶珠闪出一道银白色的狂颠。

    34、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35、 ·镜泊湖水从二十米的簸箕背上一倾而下,像一面水晶帘子,水落潭中,轰然作响,烟雾腾腾,溅起亿万颗珍珠。

    36、 拔地万里青嶂立, 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 映日还成五色文。

    37、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38、 ·远远望去,乳白色的瀑布像是一团团的浓烟下坠,又像是谁把天上的千万朵棉花往下掀。

    39、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40、 ·飞瀑之下,好像此时的天空中正下急雨,千万枝银箭直射而下。

    41、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渚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42、 ·只见瀑布像银河下泻,在山脚激起千波万浪,水雾蒙蒙。

    43、 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 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简析]

    [阅读全文]...

2021-12-30 19:30:34
  • 望庐山瀑布 古诗

  • 瀑布,庐山,诗歌
  • 导语:望庐山瀑布 古诗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望庐山瀑布 古诗

    原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1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赏析2

    这是一首画面壮观,气势恢宏的山水诗歌。描写的是庐山瀑布。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这首七绝,描写庐山瀑布的总体阵容。首句写阳光灿烂、紫烟缭绕的香炉峰,算是铺设背景,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是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香炉冒烟是极为*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并为下句做好铺垫;“遥看瀑布挂前川”,写瀑布从山顶直垂下来,就像悬挂在山前河道的上空一样,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飞流直下”,写瀑布的水流迅猛如飞,一泻到底;“三千尺”,夸张地说香炉峰高,瀑布水长;“银河落九天”,用天河落地的奇特想象,比喻瀑布的壮丽形象和雄伟气势,读起来仿佛看见那银白耀眼的光泽,听到那惊心动魄的轰响。从“遥看”到“疑是”,由见景而生情,使人感受到诗人欣赏瀑布时的兴奋和喜悦,这首山水小诗,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深深地激发着人们对庐山风光的向往和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庐山瀑布,它的形象也随同这首诗,宛如天上皎洁明亮的银河,在作者眼前闪闪发光,永不消逝。

    这首绝句是在天宝十五年,李白被流放夜郎时写的。当时李白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的庐山隐居。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多日,爱之深切,思官场纷争无数,他体会到了从天子*臣到江湖文人这两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巨大差异,也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但是李白却丝毫没有向世俗低头,更不会趋炎附势,他在酒中求道,山里作乐,落得逍遥自在,尽管内心的孤寂一直像影子一样,寸步不离,但念天下大好山河充满了浪漫、洒脱与活力,使得他可以抛开朝堂,怡情山水!其中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望庐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像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面对着这样壮丽的瀑布,诗人画家常常要为它吟诗作画。但在旧社会里,由于时代的局限,纵如李白的豪放,在这大自然的杰作面前也只能发出“壮哉造化功”的感叹,乃至产生了“永愿辞人间”的念头。李白一生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分类标签: 山水诗 小学

    【注释】

    ①“日照”句:《太*寰宇记》:“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贺,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品评】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阅读全文]...

2022-03-28 07:31:46
  • 望庐山瀑布赏析

  • 庐山,瀑布
  • 望庐山瀑布赏析

      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中国最早流行,且至今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望庐山瀑布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赏析

      这是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阅读全文]...

2021-12-28 14:26:18
  • 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

  • 庐山,瀑布
  • 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

      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渚五老之峰前。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

    [阅读全文]...

2022-07-05 20:20:18
  • 古诗《望庐山瀑布》的诗句

  • 庐山,瀑布
  • 古诗《望庐山瀑布》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诗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望庐山瀑布》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鉴赏

      这是诗人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候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诗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这首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但是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一般人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作品鉴赏

      这两首诗体裁不一,一首五古,一首七绝,内容也有部分重复。第二首诗流传很广,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

      第一首诗是五言古诗。此诗共换四次韵,前八句为一韵;中间八句每四句各一韵;末六句为一韵。诗意也可按韵分为四层。前三层基本上是摹写瀑布的壮观奇姿,属景语;只有末一层言志抒怀,属情语。前三层也各有重点。

      第一层八句,其实是*铺直叙。开头二句,诗人先点明自己看瀑布的角度以及瀑布的方位。“挂流”二句。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瀑布的纵横之势。“欻如”二句,写瀑布来势之迅猛如天际白虹,即上面“喷壑数十里”一句的形象化。而“初惊”二句,则又是“挂流三百丈”一句的注脚。这八句四十字,作者在下一首七绝中乃以二十八字复述了一遍。至此,瀑布的主体实景,已从从正面写完。第二层四句全是虚写。“仰观”句缴足题面的“望”字;而所谓的“势转雄”“造化功”,只是抽象的赞语,并无足奇。奇在“海风”二句全从作者幻觉而出,以烘托手法来刻画瀑布的雄奇壮伟。诗人说这从天而降的瀑布连海上飓风也吹它不断,假如时值皓月当天,则照在瀑布上便成为一片空明,与月光浑融为一。有此二句,则上文的“雄”“壮”二字就不是概念化的了。这四句用透过一层的写法以传瀑布之神,用笔虽虚,却使瀑布更为形象化了。第三层四句写得很细,却是从侧面即从上下四旁来勾勒刻画。“空中”二句写水珠在空中四溅,冲洗左右的山壁。“青”字下得十分斟酌。一是说瀑布冲刷石壁,愈洗愈净,显得愈加青苍可爱;二是说山壁之所以“青”,正缘久为瀑布所浸润,石上可能生长了苔藓一类的植物。“飞珠”句写瀑布在日光中飞散,故如轻霞;“流沫”句写瀑布在穹石上掠滚而下,故著一“沸”字以形容其翻腾之状。这四句是写瀑布之动态,而以附*诸物之光彩色泽映衬之,由深写其神而细写其形,然后瀑布之形神备矣。第四层六句抒写诗人的志趣和愿望,亦非泛说。非“名山”不能得见此奇景,故先言“乐名山”;“对之心益闲”者,面对瀑布乃愈觉内心宁静悠闲也。“无论”二句一开一合,先纵后擒。意谓服琼液以求仙毕竟是遥远的事情;但在山中遇到奇景,足以荡涤尘俗,这倒是比较现实的。然后归结到隐居遁世,诗人说这本为自己夙愿;果真能永辞人间,久居林泉之地,固所愿也。收束得自然*易。

      五言古诗讲究兴寄,直抒胸臆,质朴真切,气象浑成。诗人的感情起伏与诗的节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李白善于乐府和歌行,常以他横空出世,骏马绝尘的非凡才力,将乐府、歌行作为表达他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适的艺术形式,这些诗写得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首五古《望庐山瀑布》正是如此。李白把庐山瀑布写得壮美阔大。诗人寄情于山水,从“西登香炉峰”到“流沫沸穹石”都是写景,而最后三句是抒情之句。“海风吹不断,江月照江空”中的“空”字更说明诗人寻求的是一种“闲”情,也体现李白的飘逸之风。在庐山美景之下,诗人借景直抒胸臆,语言质朴真切,但仍能感染读者。第一首虽是古诗,其中却有不少对仗。古今读者多谓此首不如第二首绝句写得好,但也有不少人指出此诗自有妙句,如南宋胡仔、葛立方、韦居安等。

      第二首诗是七言绝句。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五言古诗因篇幅无限制,所以诗人任意挥洒,写“海风”,写“江月”,写“穹石”,写得大起大落,大开大阖,转折如意,挥洒自如,一气呵成。七言绝句因篇幅较小,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把景物升腾到更高的境界,达到写瀑布的极致,极为夸张,但又清新自然,浅显生动,同时具有动荡开阔的气势,飞动流走的章法,跳跃腾挪,纵横捭阖,亦有歌行的气势和特点。

      两首诗都是李白之作,同是写庐山瀑布之景,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庐山秀丽的山水之中,更显诗人标名之灵气。其想象丰富,奇思纵横,气势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腾,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风清,其诗歌的审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无拘无束的自由美。这两首诗歌都具有这样的审美特征。

    [阅读全文]...

2022-07-28 13:36:12
  • 描写庐山瀑布的诗句

  • 庐山,瀑布
  •   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渚五老之峰前。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

      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渚五老之峰前。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

    [阅读全文]...

2022-05-16 21:48:11
当前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