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析化学范文3000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分析化学范文3000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分析化学范文3000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分析化学范文3000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化学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应用面广,实用性强。分析化学作为化学的一大重要分支,被不少领域所应用,实用性最强,所以分析化学的就业前景相对于其他化学专业来说是非常好就业的。
分析化学是大学本科的主干基础课,包括“定量化学分析”理论课、实验课和“仪器分析”理论课、实验课。授课对象为化学类专业和生物、医学、地学类专业的本科生。分析化学有严密、系统的理论,是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学科。学*分析化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并初步具备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分析化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尽量穿插一些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包括药物、环境、生物等各个领域中分析化学的新进展,新成果。保持化学分析理论的系统性并不断充实新内容,保持仪器分析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并及时融进新发展、新技术,将经典分析化学与现代分析化学融合在一起。
分析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每年一次性就业率都较高,就业行业包括教育、材料、军工、汽车、军队、电子、信息、环保、市政、建筑、建材、消防、化工、机械等行业。部门包括:各级质量监督与检测部门、科研院所、设计院所、教学单位、生产企业、省级以上的消防总队等。市场调研发现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适宜到石油化工、环保、商品检验、卫生防疫、海关、医药、精细化工厂等生产、技术、行政部门和厂矿企业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适宜到科研部门和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宜继续攻读应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预计21世纪学科发展的特点是各学科纵横交叉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化学学科,其自身的继续发展和与相关学科融合发展相结合;化学学科内部的传统分支的继续发展和作为整体发展相结合;研究科学基本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美国大学化学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就xx,xx年的数据显示,总体而言,社会的需求下降了1%,但是基本上是没有多大的变化。专家预测:除了研发新药和制药的生产业以外,总的化学生产业将会有一个小幅的下滑,这其中的原因包括:公司招聘员工数量的下降,海外产品的进口的冲击,服务外包等等。但是,对于化学的技术人才仍然有一定的需求量,特别是研制新药这方面尤为突出。
美国大学化学专业出来的毕业生通常与一些化学家和化学工程师为伍,研发和使用一些制剂或与化学相关的器具。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实验室主要从事研究工作,研发新产品等,另一类是在生产的第一线,从事测试设计包装,物质合成,把握环境兼容性等。
科学技术人员在2008年共有270,800个工作岗位,41%的化学家和材料家受聘在制作公司,主要是制作塑料、人造材料的药物、香皂、肥料、杀虫剂、涂料、工业化学等。18%的人做科学研究;12%的人在建筑、工程以及相关的领域工作;还有一大部分在学校任教;化学以及材料专业的人才分布在全国各个领域,但是主要是的还是在工业领域。
就业薪酬分析
就化学专业毕业生薪酬而言,化学专业的就业薪酬在美国相当不错,化学专业的薪酬是在$59870;50%的人的薪酬在$44780-$82610之间;(www.fwsir.com)10%的人会低于$35480;10%的.人高于$106310。 专业细分来说,有机化学最受到大型制药公司的青睐,如辉瑞,礼来等著名企业,一般而言PhD毕业起薪可达8万至9万美元,MS起薪也可达到约5万至7万美元。虽然如此,有机化学对身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许多人会考虑转行。
分析化学同样也可以选择制药公司,分析仪器公司等发展。如果希望将来毕业之后能去顶尖跨国制药公司,读书期间就要注意积累很多技能,比如写作、语言、参加行业学术研讨会、认识行业内人士等以此来积累自己的人脉和硬实力。
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就业相对比较窄些,但是化学整体上不错,因为化学化工产业已经成规模,有很多大公司需要化学人才,比如杜邦,陶氏化学,GE,英国石油,壳牌,爱克森美孚等。他们对优秀的人才,从来都是绝不吝啬的。
总的来说美国大学化学专业就业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在生物学领域里面,无论是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或遗传学都是在分子水*上了解生物学现象的手段。所以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学校网页上看到每个学科研究领域有相似的地方。现在对美国留学生物化学专业就业前景介绍。
美国留学生物化学专业就业前景之*生物化学行业就业趋势:
生物化学专业,以生物无机化学、生物分析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学信息学、生物物理化学和仿生高分子材料为研究方向、发展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得到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管理初步训练的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适宜到科研部门、高等学校从事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适宜到化学、药学、医疗、生化制药、生物工程、无机新材料、化工、轻工、能源等行业,以及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适宜继续攻读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美国留学生物化学专业就业前景之美国生物化学行业就业趋势:
美国生物化学毕业生主要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或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yjbys
Female 24 years old,
Degree: bachelor's degree
Length of work: 1 to 2 years
Expected salary: 3000-5000 yuan
Working place: nanjing - nanjing - no restrictions
Objective: chemical lab technician/researcher | food/beverage development/test | chem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 chemical ***ysis
Work experience
(working for seven months, doing two jobs)
Chin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hefei new energy company
Working hours: May 2016 to June 2017 [1 month]
Job title: ***ysis ***yst
Work content: produce raw material ***ysis and ***ysis, issue report
Anhui beiwang food co., LTD
Working hours: September 2015 to March 2016 [6 months]
Job title: ***yst
Education experience
May 2016 is 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of the university
一、简答题
1、指出下列数据中各包含几位有效数字?(4分)
A.8060 B.2.9049 C.0.06080 D.8.06×106
2、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应有几位有效数字?(6分)
A.625×0.648 (3位) B.893.6-873.21 (3位)
C.2.653/0.29 (2位) D.716.66+4.8-0.5186(4位?)
3、在酸碱滴定中,影响PM突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Ca 或 Cb及Ka 或 Kb )(3分)
4、下列各物质是否可用相同浓度的酸或碱标准溶液直接准确滴定?如果可以,有几个PH突跃?(8分)
A.0.2mol·L-1氨水(NH3·H2O) (NH3·H2O Kb=1.8×10-5 )
B.0.2mol·L-1盐酸
C.0.2mol·L-1草酸H2C2O4 (H2C2O4 Ka1=5.9×10-2 ,Ka2=*×10-5)
D.0.2mol·L-1 H3PO4 (H3PO4 Ka1=7.6×10-3,Ka2=6.3×10-8,Ka3=4.4×10-13)
5、在EDTA配位滴定中,如果滴定时溶液的PH值变小,则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答变大、变小或没有变化)。(3分)
6、下列金属离子的溶液是否可用等浓度的EDTA标准溶液直接准确滴定?为什么? (6分)
A. PH=10.0时,0.02 mol·L-1 Mg2+溶液
B. PH=2.0 时,0.02 mol·L-1 Al3+溶液
(lgKMg Y=8.69; lgKAl Y=16.3;PH=2.0 lgαY(H)=13.51; PH=10.0 lgαY(H)=0.45)
7、浓度均为0.02 mol·L-1的Ca2+,Mg2+混合溶液,可否不经分离而采用控制酸度的方法直接进行分别滴定?为什么?(3分)(lgKCaY=10.69,lgKMgY=8.69)
8、测定某一符合朗伯-比尔(Lambert一Beer)定律的有色溶液的吸光度时,用厚度为 1.0cm的比色皿,测得其吸光度为0.13。若其浓度保持不变,改用2.0cm的比色皿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定,则其吸光度为:(2分)
A.0.065 B.0.26 C.0.13 D.0.52
9、测定某试样中的镁含量时,其中的镁沉淀为MgNH4PO4,经灼烧后以Mg2P2O7的形式进行称量,若以Mg2P2O7的`量换算为试样中以MgO表示的含镁量,则换算因素为:(2分)(下式中M(MgO)及M(Mg2P2O7)分别为MgO和Mg2P2O7的摩尔质量)。
A.M(MgO)/M(Mg2P2O7) B.2M(MgO)/M(Mg2P2O7)
C.M(MgO)/2M(Mg2P2O7) D.3M(MgO)/2M(Mg2P2O7)
10、以无水碳酸钠(Na2CO3)为基准物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时其反应为:
Na2CO3+2HCl=2 NaCl+H2O+CO2↑
则在该标定过程中Na2CO3与HCl之间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为_。(3分)
11、在吸光光度法中应用的朗伯-比尔(Lambert一Beer)定律:A=abc,其中a代表什么?如果保持待测的有色溶液浓度不变,但比色皿厚度增加1倍,在同等条件下测量其吸光度,则此时a值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答变大、变小或不变)(3分)
12、用0.2000 mol·L-1HCl滴定20.00mL 0.2000 mol·L-1NaOH溶液,当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是:(3分)
A.PH>7.0 B.PH=7.0 C.PH<7.0 D.无法确定
二、用无水碳酸钠(Na2CO3)为基准物标定HCl溶液的浓度,称取Na2CO3 0.5300g,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时需消耗HCl溶液20.00mL,求该HCl溶液的浓度。(12分)(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105.99)
三、称取0.2513g基准CaCO3,经HCl溶解后,用容量瓶配制成250 mL溶液,吸取25.00 mL,在PH>12时,用K-B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共消耗24.90 mL。试计算该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100.09)(12分)
四、今有6.0833g盐酸样品,在容量瓶中稀释成250 mL。取出25.00mL,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2500mol·L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20.00 mL。试计算该盐酸样品中HCl的含量。(HCl的相对分子质量3*5)(12分)
五、用配位滴定法测定工业氧化锌中ZnO的含量。称取0.2500g试样,溶于盐酸后于容量瓶中稀释成250mL。吸取25.00mL,在PH=5~6时,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0.01024 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7.61 mL,计算试样中ZnO的含量。(ZnO的相对分子质量81.39)(10分)
六、0.1500g铁矿石试样中的铁经处理,使其完全还原为Fe2+后,需用0.02000 mol·L的-1-1-1KMnO4溶液15.03 mL滴定至终点,求该铁矿石中以FeO表示的质量分数。(FeO的相对分子质量71.85)(10分)
提示:Fe2+与 KMnO4间的化学反应为:5Fe2+ + MnO4-+8H+=5Fe3+ + Mn2++4H2O
一、 实验目的
学*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抽滤操作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一般过程:
1、选择适宜的溶剂:
① 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
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质的溶解度应该非常大或非常小;
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提纯物分离;
④价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溶质过多则会成过饱和溶液,会有结晶出现;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部分溶剂;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行过滤;
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出,而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
5、过滤:分离出结晶和杂质;
6、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母液;
7、干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自然挥发;不容易挥发的溶剂,可根据产品的性质采用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特别是在制备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干燥器中干燥;
三、 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乙酰苯胺(含杂质):灰白色晶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水:无色液体,常用于作为溶剂;
活性炭:黑色粉末,有吸附作用,可用于脱色;
四、 试剂用量规格
含杂质的乙酰苯胺:2.01g;
水:不定量;
活性炭:0.05g;
六、 实验步骤及现象
七、 实验结果
m乙酰苯胺=2.01g
m表面皿=33.30g
m表面皿+晶体=34.35g
△m=34.35-33.30g=1.05g
W%=1.05/2.01*100≈52.24%
八、 实验讨论
1、水不可太多,否则得率偏低;
2、吸滤瓶要洗干净;
3、活性炭吸附能力很强,不用加很多;
4、洗涤过程搅拌不要太用力,否则滤纸会破;
5、冷却要彻底,否则产品损失会很大;
6、热过滤前,布氏漏斗、吸滤瓶要用热水先预热过;
7、当采用有机物来作为溶剂时,不能用烧杯,而要采用锥形瓶,并且要拿到通风橱中进行试验;
一、 实验室规则
1.实验前应认真预*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写出预实验报告。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白大衣。严格遵守实验课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不得高声说话。严禁拿实验器具开玩笑。实验室内禁止吸烟、用餐。
3.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自己不能解决或决定的问题,切勿盲目处理,应及时请教指导老师。
4.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凡不熟悉操作方法的仪器不得随意动用,对贵重的精密仪器必须先熟知使用方法,才能开始使用;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关闭电源并报告老师,不得擅自拆修。
5.取用试剂时必须“随开随盖”,“盖随瓶走”,即用毕立即盖好放回原处,切忌“张冠李戴”,避免污染。
6.爱护公物,节约水、电、试剂,遵守损坏仪器报告、登记、赔偿制度。
7.注意水、电、试剂的使用安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应远离火源。用试管加热时,管口不准对人。严防强酸强碱及有毒物质吸入口内或溅到别人身上。任何时候不得将强酸、强碱、高温、有毒物质抛洒在实验台上。
8.废纸及其它固体废物严禁倒入水槽,应倒到垃圾桶内。废弃液体如为强酸强碱,必须事先用水稀释,方可倒入水槽内,并放水冲走。
9.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实验结果,仔细分析,做出客观结论。
实验失败,须认真查找原因,而不能任意涂改实验结果。实验完毕,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按时上交。
基于纳米碳材料的电化学及其电催化研究;电化学分析新方法和新原理的研究及其应用;微纳流控器件研究及其应用。
(1)纳米碳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研究、生理活性物质在纳米碳材料上的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研究、纳米碳材料的`功能化、纳米微电极阵列的构筑、纳米修饰电极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的研究、基于纳米材料建立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在生命科学、能源环境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2)基于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进行新型电化学分析方法开发;
(3)微纳流控器件设计、制备和集成以及基于微纳流控芯片的微生物学、生物医学和药物学研究。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学术素养和政治素质、基础理论扎实、实验技能成熟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从事分析化学和交叉学科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课程。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学生们感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实验前理论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资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实验现象等等.否则,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做实验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的的实验要清楚各实验仪器的接法,如果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会事倍功半.虽然做实验时,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思考,这样,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学生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认真吃透实验步骤,忙着连接实验仪器、添加药品,结果实验失败,最后只好找其他同学帮忙。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实验现象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对于思考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请教老师。
我们做实验不要一成不变和墨守成规,应该有改良创新的精神。实际上,在弄懂了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我们的时间是充分的,做实验应该是游刃有余的,如果说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件难事,那改良总是有可能的。比如说,在做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自制装置将实验改进。
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前题是学生对每次实验的态度。如果学生在实验这方面很随便,等老师教怎么做,拿同学的报告去抄,尽管学生的成绩会很高,但对将来工作是不利的。
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探究能力和科学道德,例如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独立思考、实验前沿信息的捕获能力等;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
化学期中考试结束了,其考核内容主要是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我任教的初三(6)(7)(9)班与初三(8)班*均分和优秀率都有一定的的差距,差距最大体现在及格率上,(7)和(9)班及格率低了将*十个百分点。(6)班更是低了二十一个百分点。
通过这次考试分析我意识到,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主动参与进来以及学的如何,能否应用自如。例如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教学中,哪怕是教师对内容讲很多遍,也仍会有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好。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强弱之分,我们不能认为自己讲了很多遍之后,学生就记住了、掌握了。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课堂成为其学通学会的主战场,课堂上要留足时间让其沙场上练兵。
其次,我感到课堂上学生听课的有效性较差。有时候我发现班上有一部分学生上课听得不认真。虽然,这些学生中并不全是思想开小差的,很多都是不积极参与的,感觉课堂与他无关。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他才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这次考试上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有些题目已经反复强调过,但仍有部分学生出错。
从教学常规方面来说:首先我们应该熟悉自己任教的学科,并积累大量的经验。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把许多自认为很好的经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仍掌握不好。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我们把经验、方法讲给学生听了,不等于学生就获得了这个经验、方法,我们必须要有及时的、有针对性的练*去进行巩固,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要把作业、知识点落到实处。另外,人都有懒惰的天性,要想大部分学生都掌握较好,还得在课堂上、作业上严格要求他们。
为了把这些落实到实处,我也相应采取了一些措施,每次测验、和练*都要做自我反思(要求:每个新学的内容都必须人人过关,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学困生,每天的作业不需要多,但需要精选,同时还要做到亲自批改,最后利用下节课前几分钟处理疑难问题。)
存在的问题:
(1)、概念不清晰、不扎实。如“*时经常解决‘大于0.5而小于1的小数有几个?’无数个,而考试时”大于0.5而小于1的一位小数有几个?’学生也同样选择无数个。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概念教学,使学生能灵活运用,该记准的一定记准,不能似是而非。
(2)、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如:“每千克西瓜的价钱是3.60元,比每千克香蕉便宜2.05元,如果买0.8千克香蕉,需要付多少元?学生看到便宜二句就例出了(3.6-3.05)×0.8的错解,正确解法应当是(3.6+3.05)×0.8,如果有进行分析思考的话绝不会被‘便宜’两个字蒙蔽了眼睛。”,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惯。如;个别差生表面地停在便于计算,所以出现了乱简便地算的现象,如‘0.2+0.8×3.7先算加法,再算乘法,而正确计算法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学生的致命点是看到好算就算,就没有考虑到结果不变的本质。
(4)、计算能力有待提高。学生计算错的较多,以后应继续加强计算训练。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做到: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认真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好教材。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
(二)加强学**惯和策略的培养。
(三)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一、本次期中考试
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注重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化学的学科素养的考查;但这份题个别题目难度偏大致使学生得分不高,下面就试卷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一总结:
1.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如3题;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如27题;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如25题第3问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
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和排列合适的实验操作顺序等。
3.用化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22题
4.语言表述不清楚,
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如28题。
5.计算能力薄弱。
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
二、对于一班和二
班比较一班的三率均比二班差很多,在下一步的教学中需引起重视,加强一班的学法指导、练*跟踪、作业辅导、在精力跟时间上对一班有所倾斜。努力提高一班的成绩。关注临界生和后进生的发展,多沟通鼓励、激励学生学*,使其更上一层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不放过不漏掉一个学生。
三、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努力改进自己的课堂,积极学*新课改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表达,体验探究过程,学*科学方法,训练表达能力,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 ]的多种能力和品质。
四、要抓住期中调研测试这一契机,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试题分析
本卷共四个大题,与物理合堂使用,从整体上看:试题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力求体现时代性;试题体现一定的能力测试导向,考查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设计具有一定开创性、综合性,基本上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试卷在结构和风格上注意重点知识的题量、试题的难易、题型的设置和分值的稳定,与重庆市*两年的中考试题基本一致。
二、学生答题分析
(一)填空题、实验题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如:23题、24题、25题、26题、27题的(3)、28题的(1)、(2)、(3)、29题的填表等均属于书本知识,但仍有不少的学生不能回答,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没有过关。
2、规范性差:
(1)、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
①如:23题的将两个氖原子写成“2Na、2He、2Ne2”;将两亚铁离子写成“Fe 、2Fe、 Fe ;“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写成:Cu CuO;CuO; ②25、26、27、28中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乱写生成物,字母的大小写不分,没有配*,没有注明反应条件或生成物的状态等。
(2)、文字书写不规范:专有名词中的错别字-----如吸附的“附”写成“呼、付等”,“水槽”的槽写成“糟、漕等”, “检查装置”写成“检察装置”。
(3)、简答题的文字叙述不规范、繁琐、不准确。:如:煮死细菌、降低着火点、燃着点等
4、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较差:
这主要体现在实验题上,27题的推断题,28(3)(4)题、29题的最后一个问。尤其是探究性试题,学生对它缺乏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往往从去分析问题,这样就很容易产生错误。
(二)计算题的分析
计算题比较简单,得分率较高,但仍出现不少问题:
从总体上看,学生所犯的错误,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肤浅、审题能力较差、计算能力差等,
1、化学方程式书写错。如:①化学式错误,如将CaCl2写成CaCl、Cl2Ca、;把CaCO3写成Na2CO3。②不配*。③不注明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④更有甚者把化学方程式写成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反应。
2、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错误、结果计算错误且有的结果用分数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计算能力差,*时多使用计算器,懒得去计算所致。
一、试题特点评价:
试题紧扣高一化学教材,较能准确地反应教学大纲和高考对高一阶段的要求;重、难点把握比较恰当,既突出了基础知识,又体现了能力要求,同时也有明显的区分度;对指导*时教学的针对性比较强,应当是一套比较合适,较好的试题。
二、主观题各大题学生答题情况二大题:
该大题总体得分率不太高,在50%左右,14分的总分中较好的能得12分左右,多数得分在5-7分。
26题:第一空错误较多,只写成温度、能量变化等,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较模糊。
27题:①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标错,氧化、还原产物找错;②盐酸表现的性质没有写完;③离子方程式书写中,不拆分,离子符号如C10-3错写成C103等,得分率较低。
28题:第(1)题得分较高,(2)小题带单位。三大题:基础和能力要求均有体现。
29题:(1)化学式书写错误:如“Na 2 ”、“ Na CO3”、“ NaCI2”等,没注意题中条件“适量CO2”将C推导成NaHCO3。(2)离子符号错写如“H”、“OH”、“ CO3”等。
30题:(1)部分同学把要求写元素符号写成化学式。(2)得分率较低,反应产物错写或没写成离子方程式。四大题:该题成绩较好的学生得分较高。在14分左右,差的仍然只有0-3分。
31题:(1)容量瓶没有写出规格;(4)玻璃棒作用表达不规范,如“搅拌使溶液均匀”。
32题:(1)方程式忘写“Δ”符号。(2)不会写CI2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五大题:1、该题得分率40%。2、试题覆盖计算方面的知识点比较到位,能达到检查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3、学生答题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有:①审题不仔细,如对“应用数据”,“还缺…数据”理解不到位,导致结果出错。②“过量计算”意识不到位,不少学生第(2)问以镁的质量为准进行计算。③学生对量的单位不重视,不少学生不能用“化学*惯”对应带单位(如g/L 1,mol/L-1等)。④学生不能准确用题给信息答题(如题目要求分别用“a”“b”,而学生用“P”、“CB答题)。
三、今后教学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1、做好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可先安排一定时间重点复*初中化学中有关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类型。
2、高一初始阶段化学教学要着重讲低重心,调动和保护学生学*化学的积极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年荆州中考化学试题根据20**年《考试大纲》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命题的,试题以测试能力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中学化学教学和提高复*效率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一、试卷结构
试卷全卷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0分。第Ⅱ卷的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
全卷共17小题,其中选择题为10小题,非选择题为7小题,题量适中,考生答题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有利于考生水*的发挥。
从试题难度分布来看,客观题难度不大,且试题编排由易到难,有利于稳定考生心理,发挥正常水*。
二、试题的特点
1、注重“双基”,强调理解和应用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化学学*的重要内容,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也是中考命题比较关注的部分。中考试题中“双基”考点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分类、物质组成构成的叙述、元素周期表的特点与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核外电子排布的有关知识、营养素、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等。
2、联系实际,体现生活处处有化学
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就是要让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认识自然与环境的联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禽流感、镉中毒、天然气、熟石灰、小苏打、芦山地震后饮用水的净化均为身边的化学,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深切感受到化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理念。
3、稳中求新,知识与能力的*衡
试卷处处体现稳中求新的思想,并充分考虑了分值分布在考察知识点上的有效性,本试卷很好地达到了知识与能力的*衡。其中第1、2、3、5、6、7、8题都是传统题型,表述很直白,而且是必考题,学生可得到基础分值。第4、9题则有一些新颖,考点不易明显被学生发现,考点挖掘出来这就体现了一种能力。这也是在新趋势下学生应该培养的一种能力。
5、科学探究,突出了学科的应用性
科学探究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方式。与前几年相比,20**年中考试题加强了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6、源于教材,对教材的回顾和升华
试题16题是课本P124页码的教材内容,考察氢氧化钠变质。13题对学生来说是一道难题,但溶解度曲线的含义,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晶体与结晶的概念在考题中按学生的认知层次进行题组设计,在教材中都能找到“影子”,是对教材的回顾和升华。
三、针对学生做题情况,教学建议如下:
1、打好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不论是容易题还是难题,都是以重要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展开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在重视学生“双基”知识学*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化学基础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在*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迁移、探究、创新的能力。实践表明,初中化学中的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始终是中考重点。
2、加强规范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学生化学用语规范化的训练,着力提高学生文字表达的能力。对一些中考中常见的类型题,*时要加强训练,以提高学生审题、解题的能力。在中考中,综合性强的试题、联系实际的试题、信息迁移的试题、开放性的主观题,学生得分率较低,主要原因就是答题不准确、不严密、不全面造成的。
3、重视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通过实验的观察和操作,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能使他们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启发思维,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要通过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品质。例如,引导学生对探究反应条件、探究实验装置、探究实验原理、探究实验步骤等探究活动的开展,就能促使学生把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化学实验的实际问题中去,使学生得到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在化学实验实践中提高探究能力。
4、把握课程标准,深入开展课改研究
认真学*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和荆州市的中考考试说明,领会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更正确地把握中考新动向,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关注*年来中考变化的趋势,留意中考命题的走向,关注新教材的变化,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禽流感、镉中毒事件、天然气、波尔多液、芦山地震等等。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拓宽学生视野,打破学科界限,沟通知识联系,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初中化学考试命题遵循“重视基础、联系实际、关注探究、促进发展”的命题思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在组织复*时应抓住重点,捏准必考点,重视热点,关注亮点,弥补弱点。
**年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研考试于24日、25日进行,此次元调考试中,理化综合保持了与去年相同的试卷形式,即物理76分,化学54分。其中化学整体来看,题量没有变化,保持着去年的8+6形式,题型上体现了稳中求变的特点。
一、试卷变化
从题量上来看,试卷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还是由8道选择题和6道大题构成。考查的知识点也与去年元调相同,即考查第一到八章内容。但从题型上来看,发生了一点小改变,试卷的29题,一改以往分小题的风格,由直接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变为结合小材料的阅读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表达,更体现了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要求。
二、难度分析
试卷整体难度适当,既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一部分分或满分又在某些题上适当拔高,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
其中31题第二问第一空,考查了给予材料情景下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这要求学生在*时学*中要真正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及必要的步骤。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化学用语基本功及配*的能力。第二、三空考查实验实验装置的选择,但学生要得分点却并不容易,所以学生*时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审题到位,实验装置的联系及区别。
32题是考查燃烧的条件等方面的知识,涉及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特殊条件下的性质,实验现象、过程的描述及化学方程式,该题以一个实验装置,三个实验步骤出发,给了学生去思考探究的空间,这对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要求较高,从“谋分布空”宏观能力对学生就是一个很好的考查。第一二空两处分别两分,既要求学生思维严谨,准确,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综合性强,区分度大,体现了能力立意,选拔功能。
三、易错题分析
另一方面该试卷从一些学生易错点出发把握了试卷的区分度。如选择题中第2题,把二氧化碳的制取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结合起来,如果学生不能将B、D两选项很好地对比就容易出错。又如第7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部分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质量守恒定律学*不扎实,一念之差容易错选。
30题,本应该是一道送分题,但对于那些死记硬背学生没有理解离子的形成,又不认真审题,对于开放性的填空题却无可是从,反而容易出错,主要还是由于学生不能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再应用,这是在后期学*中学生应该加强培养的能力。
四、下段措施
1.注重基础。通观历年来各调考及中考,化学的特点始终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对于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分类及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注重落实。
2.学会对知识进行整合归纳。学生*时在复*的过程中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于化学基本概念要能进行串连,对于物质的性质能进行归纳它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多做一些综合类型的题目。
3.加强实验探究能力。学生*时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也就是在*时的学*中能多参与到实验中,多动手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总结和归纳,实验后也要多思考,多提问。
4.保持*常心。元月调考是考查前八章内容,因此知识点的变形也较有限,而后面要学*的酸碱盐涉及到的反应较繁杂,考查题型也较灵活,不能以元调的难度来衡量四调及中考的难度,希望学生还是保持一颗*常心,稳扎稳打把化学知识功底打牢,在新课结束后,可以多找些历年来的真题试卷做一做,争取在中考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大小:4.52MB
页数:33页
格式:pdf
分析化学范文3000字
分析化学范文
分析化学范文800字
分析化学范文1000字
分析化学范文2000字
分析化学范文1500字
分析化学范文2500字
分析化学范文900字
分析化学范文700字
分析化学工作总结
分析化学职业生涯规划书
无机及分析化学读后感
分析化学研究生规划书
分析化学工作总结1200字
分析化学工作总结2700字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3000字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2000字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700字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1000字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1500字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900字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2500字
化学试卷分析范文800字
初三化学教情分析范文
化学分析转正申请书范文
高中生化学试卷分析范文
试题分析范文3000字
产业分析范文3000字
水质分析范文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