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带有泉字和岩字的

关于古诗带有泉字和岩字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带有泉字和岩字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带有泉字和岩字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带有泉字和岩字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90) 诗词(23) 祝福(1k+) 心语(52)

  • 白居易白云泉古诗

  • 文学
  • 白居易白云泉古诗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下面小编收集了白居易白云泉古诗,供大家参考。

      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译文:

      太*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

      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冲下山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在添波澜。

      赏析:

      “天*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①,“

      巍然特出,群峰拱揖”②,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③,号称“吴中第一水”④,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⑤。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作者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作者无意描绘天*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作者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作者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作者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阅读题一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3)诗评家说“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极为传神,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

      答案:

      (1)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作者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作者内心的独白。

      (2)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写景,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3)同意。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流泻,从容自得。表现了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娴静雅致的神态。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逍遥惬意。

      (4)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士人。作者的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诗作中。作者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作者内心的独白。

      (5)作者采用象征、比喻手法写景寓志,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阅读题二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6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兴发于此,而意归于彼”,请说出这样评价的`理由。(5分)

      答案:

      (1)白云随风漂荡,舒卷自由;泉水淙淙流淌,自由奔泻。这两幅画面写出了白云坦荡的胸怀和泉水娴静的姿态。两个“自”字强调的云与水的自由自在、逍遥惬意。这样的景中,寄寓了作者自在安闲的思想。

      (2)这首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写云与水的自由自在、安闲自得,这就是兴发于此。实际上寄寓了作者追求自由与闲适的思想,这就叫意归于彼。表面上不让泉水奔于山下增添波浪,这是兴发于此。实际是写自己不肯到纷扰多事的社会去推波助澜,意思是要独善其身。这就叫意归于彼。

    [阅读全文]...

2022-06-17 17:48:14
  • 吕岩《牧童》古诗赏析

  • 吕岩《牧童》古诗赏析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吕岩《牧童》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原文

      《牧童》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注释

      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铺:铺开。

      横野:辽阔的原野。

      弄:逗弄,玩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赏析

      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末句“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牧童》一诗,不仅让读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在此诗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现为迷失在宦途中的钟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本诗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阅读全文]...

2022-03-02 10:02:59
  • 含有岩字的古诗词 带岩字的诗词名句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晋书·列传·第二十四章》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柳宗元《渔翁》

    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渔翁》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白玉蟾《黄岩舟中》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渔翁》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郑燮《题画兰》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辛弃疾《念奴娇·赋雨岩》

    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寒山《众星罗列夜明深》

    *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辛弃疾《念奴娇·赋雨岩》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关汉卿《大德歌·夏》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李忱《瀑布联句》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吴文英《点绛唇·越山见梅》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杜甫《柏学士茅屋》

    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李白《蜀道难》

    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辛弃疾《念奴娇·赋雨岩》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白玉蟾《黄岩舟中》

    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令狐楚《赋山 / 一七令·山》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德隐《新秋晚眺》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枝柏。——施肩吾《秋夜山居二首》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辛弃疾《生查子·独游西岩》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李白《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卷三十四》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佚名《节南山》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陈子昂《白帝城怀古》

    夜到清溪宿,主人碧岩里。——李白《宿清溪主人》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边阁 / 后西阁》

    再来寄幽梦,遗贮催行舟。——柳宗元《界围岩水帘》

    [阅读全文]...

2022-04-06 22:16:50
  • 白居易《白云泉》古诗赏析

  • 白居易《白云泉》古诗赏析

      《白云泉》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抒情之作,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借此诗来表达诗人在任苏州刺史期间,渴望能早日摆脱世俗的一种坦荡淡泊的情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居易《白云泉》古诗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翻译/译文

      天*山白云泉边是那样清幽静谥,天上的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山上的泉水淙淙潺流,从容自得。我问泉水,你既然在这里如此闲适,何要奔冲山下去,给原本纷扰多事的人间推波助澜?

      注释

      ①白云泉:天*山山腰的清泉。

      ②天*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

      ③无心:舒卷自如。

      ④闲:从容自得。

      ⑤何必:为何。

      ⑥奔:奔跑。

      ⑦波浪:水中浪花,这里喻指令人困扰的事情。

      赏析/鉴赏

      “天*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号称“吴中第一水”,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结尾两句流露出“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的情绪,集中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表现了诗人后期人生观的一个侧面。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地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山上地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地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地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地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地逍遥自由比喻恬淡地胸怀与闲适地心情;用泉水激起地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白居易作品风格

      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创作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阅读全文]...

2022-04-01 18:21:05
  • 诗名含有岩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岩字的诗词

  • 三日游澹岩火星岩朝阳岩

    项安世〔宋代〕

    一日三岩可了,半生两脚初来。不怕天公雨涩,青鞋飞上崔嵬。

    送萧子所之九江谒刘太守楚奇 其六 赋通天岩送曾鲁卿归赣岩后有小岩名曾公岩

    刘崧〔元代〕

    曾公岩在通天侧,旧是曾公自凿通。东望不堪遭乱后,南归却忆向岩中。

    春阴虎卧千峰雪,日落猿啼万壑风。城市别来应少见,看云长是忆曾公。

    游碧岩和石川韵碧岩碧弁之中峰也

    王济〔魏晋〕

    历览碧岩胜,只疑尘境无。烟峦净流翠,晴瀑白跳珠。隐约瞻天姥,冥濛见太湖。丹青谁把笔,相对写新图。

    松岩八景 其五 岩桂秋香

    张吉〔明代〕

    朝眠岩顶云,莫醉岩底石。岩花不知老,香堕几千尺。

    水龙吟 题陈龙岩韬龙岩弟四图

    钱斐仲〔清代〕

    数间野屋临秋水,只有闲鸥相识。烟霞伴侣,琴樽对仗,此庐新葺。

    幽意萧萧,红蕉露泻,碧梧阴直。正风帘乍卷,海蟾飞上,湖光冷、摇虚白。

    堕地渔樵堪适。笑吴侬、莼鲈偏忆。牙签玉轴,百城自拥,丹铅细核。

    梦里家山,龙眠岩屋,几曾忘得。向故人寄语,被云留住,作西泠客。

    题灵岩寺八景 其一 巢鹤岩

    弘历〔清代〕

    法定开山有鹤瑞,羽衣皓皓驻云峰。至今月白风清夕,仿佛东坡梦所逢。

    冷岩行赋冷岩相公所居

    周昂〔金朝〕

    或为盂,或为钟,人心自异山本同。天清云远望不极,小孤宛在江流中。

    涧之毛,可筐筥,山之木,可斤斧。惟有白云高崔巍,风吹不消自太古。

    岘山何奇,羊子所攀。东山何秀,谢公往还。今尔胡为藉甚乎人间,于嗟乎冷山。

    龚圣予号翠岩晚岁更号岩翁为赋

    俞德邻〔宋代〕

    春风桃李颜,岁寒松柏心。达人步大方,静爱无弦琴。

    无弦岂堪听,弦外多遗音。世涂甚风水,对面商与参。

    孤芳忌群处,散材辞众侵。霜降水归源,日旭星就阴。

    浮华剥落尽,古道谁复今。吾家雁山下,翠巘高千岑。

    清秋灏气塞,万里纤埃沈。安得与君去,结架聆清吟。

    用易岩韵寿易岩

    王柏〔宋代〕

    天地之气秋惟清,清之极者为圣人。惟皇降衷本均*,贤愚美恶气质成。有伟易岩万人英,圣涯涵泳心即经。人心道心惟一精,怡然融液万理明。榘度迥出风尘表,视履元吉祥素考。义利两关路分晓,富贵功名何足道。一枝绿玉畅幽声,殷勤拜捧寿吾兄。明朝西现长庚星,芒寒色正占千龄。老而有子希世珍,一念种出无边春。它年头角昂俊声,安车迎养双朱轮。

    姚岩寺路怀友(一作桃岩怀贾岛)

    顾非熊〔唐代〕

    路向姚岩寺,多行洞壑间。鹤声连坞静,溪色带村闲。

    疏叶秋前渚,斜阳雨外山。怜君不得见,诗思最相关。

    [阅读全文]...

2022-01-23 00:41:16
  • 含有泉字的古诗词 带泉字的诗词名句

  •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梦微之》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清明日对酒》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菜根谭·概论》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白居易《李白墓》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苏轼《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湘驿女子《题玉泉溪》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明儒学案·甘泉学案·侍郎许敬菴先生孚远》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

    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李商隐《隋宫》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明儒学案·甘泉学案·侍郎许敬菴先生孚远》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已知泉路*,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荀子·荣辱》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九节》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易传·象传上·蒙》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白居易《遗爱寺》

    眉睫才交,梦里便不能张主;眼光落地,泉下又安得分明。——《小窗幽记·集醒篇》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杜甫《佳人》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新唐书·列传·卷八十五》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陆机《猛虎行》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元稹《离思五首》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李白《长相思三首》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李益《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 盐州过饮马泉》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李白《长相思·其二》

    [阅读全文]...

2022-01-10 01:27:23
  •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古诗翻译赏析

  • 无声
  •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古诗翻译赏析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古诗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作者:宋朝文学家·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前言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翻译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赏析

      这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把焦点缩小,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春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人触物起兴,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情趣的特定场景,把大自然中的极*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一体,活泼自然,流转圆活,风趣诙谐,通俗明快。且将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阅读全文]...

2021-11-23 07:59:23
  • 牧童吕岩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古诗牧童解释)

  • 景物,解释
  • 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内容非常的繁杂。从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开始,就形成了多个文化流派。在两千多年的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厚的历史印记。长期以来,儒家佛家和道家三教合流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和文化现象。

    相比儒家在古代被奉为正统思想,佛家是来自国外的文化传播,道家思想可谓是我们国家最原汁*的文化体系。从老庄哲学发端开始,虽然历史上极少有哪一个朝代真正把道家思想作为立国之本,但是却并不妨碍它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播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至少延续几千年,从未断层。

    而且历史上关于道家文化也形成了很多的神话故事传说,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其中最有名气的可谓是八仙过海。这不但是一个神话故事,而且还形成了成语、歇后语。一直到今天,在中国文化体系当中依然非常常用。

    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首唐诗,就是一首以牧童为主题的古诗。在这首古诗当中,我们能够看得出其中田园牧歌般的精神世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首古诗的作者乃是八仙之一。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古诗题目是《牧童》,作者是唐代诗人吕岩,也就是吕洞宾。

    在这首古诗的前两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我们能够看得出其中运用了多个数字,“六七里”、“三四声”,展开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充满田园牧歌般的美丽的意境世界。

    尤其是这首古诗当中的第一句,很容易让我们想起天苍苍,野茫茫。这是一个宏大的场面。此后的这一句唐诗,是从听觉来描写所看到的意境世界。晚风当中牧笛声声,悠扬悦耳,带给人们以轻松闲适的感受。

    所以前面的这两句唐诗,显然就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概括所看到的场景。也是为后文当中主人公的出出现做好铺垫。果不其然,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就写牧童吃饱了饭以后,就已经是黄昏时候。

    第四句更是非常精彩,“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以地为床以以地为床以天被、为帐篷。周围乃是一片苍茫大地,牧童和老牛在一起,就是他生活的全部,躺下来看到天空一轮明月。

    这是一幅多么精彩的画面。这是独属于中国文学所表达的场景,就像是一幅恬淡的水墨画,让我们的心灵在这里感受到一份安宁。

    作为八仙之一,吕洞宾在他的诗歌当中,显然有着浓厚的道家思想。所以在这首唐诗当中,表现出了诗人内心世界对于自然生物,表现出了诗人内心世界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

    我们来看吕洞宾的人生经历,同样也是经历科举不利。既然在仕途上无法获得长进,那就在归隐当中寻求生命的真谛。而后他最终羽化而登仙。

    这一首唐诗是吕洞宾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却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也让我们能够更加懂得道家文化道家文化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阅读全文]...

2022-01-25 15:50:23
  • 关于白云泉的诗词有哪些 相关的古诗词有哪些

  • 1.《白云泉》唐朝

    白居易

    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2.《与衍斯道赋天*白云泉》元朝

    大圭

    山君夜移东海水,分得灵泉白云底。老禅卓锡住泉头,坐看泉流与云起。湛湛寒光玉镜圆,波心照见苍龙眠。半峰秋色漾晴雪,五丈石影浮青莲。南岳枯湫何足数,惠山断浣侵草莽。…

    3.《游天*山白云泉》宋朝

    万俟绍之

    踏开松径几层阴,一勺寒泉洗客心。高处天风吹面泠,险边石磴警人深。祠尊范像香烟润,碑刻唐诗藓晕侵。鸟道更能幽绝处,恨无足力…

    4.《白云泉》元朝

    陈方

    泉在白云里,云深泉更深。岂无千尺绠,空立万松阴。

    5.《天*山白云泉》宋朝

    范仲淹

    灵泉在天半,狂波不能侵。神蛟穴其中,渴虎不敢临。隐照涵秋碧,泓然一勺深。游润腾云飞,散作三日霖。天造岂无意,神化安可寻。挹之如醍醐,尽得清凉心。闻之异丝竹,不含…

    6.《白云泉煮茶》元朝

    韩奕

    白云在天不作雨,石罅出泉如五乳。追寻能自远师来,题咏初因白公语。山中知味有高禅,采得新芽社雨前。欲试点茶三昧手,上山亲汲…

    7.《题白云泉亭子》明朝

    郑善夫

    白云在亭上,清泉在亭下。我本山中人,来结亭前树。云泉甘且冽,予心永终慕。尘机久未息,禅机当早晤。芬华随高秋,淹留岁云暮。

    8.《自一云至天*登白云泉亭晚兴》明朝

    皇甫涍

    钟声缅回策,秀色余西岑。微径不知处,白云长自深。松堂散花雨,溪牖摇峰阴。独夜泉亭月,寥寥期此心。

    9.《白云泉》宋朝

    范成大

    龙头高啄嗽飞流,玉醴甘浑乳气浮。扪腹煮泉烹斗胯,真成骑鹤上扬州。

    10.《天*山白云泉》宋朝

    钱藻

    白云岩静最深隈,泉溜泓溶石窦开。宿雾不生澄晓月,残风轻漾蛰寒雷。源从天汉星边落,流自鳌峰海上回。莫谓无心事奔注,曾随霖雨下山来。

    11.《白云泉》明朝

    杨基

    泠泠白云泉,流向白云边。泉水流不断,白云飞上天。

    [阅读全文]...

2022-07-22 23:15:04
古诗带有泉字和岩字的 - 句子
古诗带有泉字和岩字的 - 语录
古诗带有泉字和岩字的 - 说说
古诗带有泉字和岩字的 - 名言
古诗带有泉字和岩字的 - 诗词
古诗带有泉字和岩字的 - 祝福
古诗带有泉字和岩字的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