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梅花的诗意讲解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梅花的诗意讲解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梅花的诗意讲解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梅花的诗意讲解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古之“四君子”之一。“四君子”是古代文人从物与环境的结合中提炼出的具有特别的精神象征的意象。
古人借用这些意象往往有这样一种模式:竹,多以画骨,而境界全在其中,些许文字,以竹之斑驳融文之参差,所谓景中写意。松,以画,画姿则联想尽在松姿中;以诗写神,则松姿尽在想象中,以画以诗,展姿现神,皆谓借物言志。兰,以植,植之盆庭院,飞香于书斋,兰香清,书香雅,谓之淡泊,谓之文雅。而梅,亦如松,可诗可画,不同的是松以画传神,梅以诗传神。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因而,“四君子”中就梅在诗中表达的意境尤为丰富。王安石的《梅花》以寥寥几句诗句略出了几枝梅,恰把这几个特征都写出来了。在意象中,松往往唱独角戏,环境只是作为一种陪衬,主要还是看松姿,而梅不同,梅往往要与环境结合,当然在墨画中环境可以是空白,然而这就是一种环境,只不过比较朦胧。
《梅花》中以“墙角”两字点出环境,极其鲜明,极具意境。墙角显得特别冷清,看似空间狭小,其实作者以墙角为中心,展开了无限的空间,正是空阔处在角落外,见角落便想到空阔。“数枝”与“墙角”搭配极为自然,显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数枝梅”的姿态。“凌寒”两字更是渲染了一种特别的气氛,寒风没模糊掉想象中的视线,反而把想象中的模糊赶跑了,带来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还是直梅,读者总会觉得脑海中有一幅有数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画。“独自开”三字就如一剑劈出分水岭般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梅枝不“立”),梅的清纯雅洁的形象便飘然而至。“遥知不是雪”,雪花与梅花——自然界的一对“黄金搭档”,两者相映成辉,相似相融,似乎是一体的。而作者明确“看出”“不是”,并且是“遥知”。为什么?“为有暗香来”。“暗香”无色,却为画面上了一片朦胧的色彩。清晰与朦胧交错,就像雪中闪烁着一个空洞,造成忽隐忽现的动感。也像飘来一缕轻烟,波浪式的前进,横拦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笔墨层层展开意境,几笔实写提起无限虚景,梅之精神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读者神往。
梅 花
[北宋]王安石
墙 角 数 枝 梅 ,
凌 寒 独 自 开 。
遥 知 不 是 雪 ,
为 有 暗 香 来 。
注释:
1.寒:冒着严寒。
2.遥知:远远的就知道。
3.为wèi:因为。
4.暗香:梅花飘来的清幽味道。
译文:
墙角里散落着几支梅花 ,迎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远看去一片洁白却又不是瑞雪 ,因为我闻到了一阵阵清香。
《梅花》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古诗今译:
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
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
心中愁苦之人不愿听那哀怨的笛声,病躯倚着梅枝独看这风景。
北风如果理解我怜悔之意,就请不要轻易的摧残它。
注释解说:
(1)萼(è):花萼,萼片的总称。由若干萼片组成,一般呈绿色,保护花芽。雪:指白色梅花。(2)孤标:独立的标识,形容清峻突出,不同一般。(3)“香中”两句:梅花的郁香中别有风韵,清高至极不畏寒冷。(4)“朔(shuò)风”句:寒冷的北风如能理解梅花的高洁情韵。朔,北方。(5)“容易”句:意思是说(北风)轻易不要摧残(梅花)
品鉴鉴赏:
壹
崔道融《梅花》此诗,“冷”、“清”、“愁”、“苦”四字,可作概括。所有情愫,皆出寂寞。人无伴,心亦无寄。诗人偶见之“数萼”梅花,恋恋不已,却无“大地春回”的欢乐,只因心间的孤寒不因人间的“寒暑”而迁移。
贰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此句写“冷”。只是“数萼”,方显冷清。诗人家中必无高朋满座。无朋无友,遗我一人,隐隐花开,淡淡看来。在诗坛众多的咏梅诗中,林逋《山园小梅》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齐己《早梅》云:“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此二者皆是“暖”景,何等的热闹,独不似崔道融咏梅诗的“冷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先写花形,复写花香。关于这一点齐己的《早梅》诗和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也与之如出一辙。
叁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此句写“清”。香为“清”香,以“清”替“寒”。齐己在他诗中吟道:“风递幽香出,禽窃素艳来。”林逋在他诗中也吟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三者意境则各不相同。齐己的诗虽有一“幽”字,其境不觉其“幽”,唯觉流畅而已。林逋诗着重一个“趣”字,所谓文人雅事此般趣“味”则是。
肆
至此,此四句描写了几枝梅花初绽乍放,洁白如雪虽有孤高绝俗的神韵,但却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于画中。它素雅高洁,不畏寒霜,淡淡的香气中蕴含着铮铮气韵。
伍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此句写“愁”。于花香之后,写花事。李益《军北征》云:“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律然《落梅》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横笛”是特指,故“和愁听”齐己诗无此写人之句。林逋诗云:“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不离其雅趣。
陆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此句写“苦”。“苦”苦哀求之意。唯此相慰,不忍见其凋残。此写花“愿”齐己诗云:“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就花写花,不似崔诗化人入花,其情深切。
柒
林逋诗至上句已毕。此后四句重在抒情。笛声是最易引起人之愁思的。古人所谓“愁人不愿听,自到枕边来”何况笛声中更有《梅花落》之曲,因而这横玉声中很容易引起人借花惆怅之情。诗人病躯独倚,在一片寒香混着笛声的景象中,诗人隐隐动了徘之心:北风如果理解我怜悔之意,千万不要轻易予以摧残,让它多开些时间吧。
创作背景:
崔道融在乾宁二年(895)前后,做过县令之类的小官,后避战乱入闽,空有才情与抱负未展。此诗为诗人咏梅之作,既赞梅花之孤高芳郁,亦向世人暗寓自己的高洁情操。
作者简介:
崔道融(?—907),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博陵(今河北安*)。黄巢起义时,避地东浮,隐居温州仙岩山,自号东瓯散人。征为永嘉令。*闽,依王审知,征为右补阙,未行,病卒。道融工诗,与方干、司空图唱和,又与黄滔友善。
古诗梅花诗句
引导语:看那一朵朵白中泛红的花朵悄然挂在枝头,闻那缕缕的梅花香味,我深深地被梅花震撼了。下面是描写梅花诗句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篇1:古诗梅花诗句
1、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 唐寅《把酒对月歌》
3、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 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4、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砌更堆墙。 —— 刘克庄《落梅》
5、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 齐己《早梅》
6、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杜耒《寒夜》
7、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 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8、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 律然《落梅》
9、梅蕊新妆桂叶眉。 —— 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10、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 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11、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2、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 卢梅坡《雪梅·其一》
13、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王冕《白梅》
14、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 何逊《咏早梅 》
15、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 李清照《清*乐·年年雪里》
16、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17、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8、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9、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 崔道融《梅花》
20、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 吴文英《祝英台*·除夜立春》
21、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 苏轼《西江月·梅花》
22、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 谢枋得《武夷山中》
23、幽姿不入少年场。 —— 陆游《朝中措·梅》
24、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 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25、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 陆游《梅花绝句》
篇2:古诗梅花诗句
26.残灯背壁三更鼓。 —— 袁去华《东坡引·陇头梅半吐》
27.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 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28.仅梅花知苦、香来接。 —— 张淑芳《满路花·冬》
29.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 陆叡《瑞鹤仙·梅》
30.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 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31.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 —— 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32.初试宫黄澹薄,偷分寿阳纤巧。 —— 吴文英《天香·蜡梅》
33.驾飞虬、罗浮路远。 —— 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34.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 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35.都只为、情深意切。 —— 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36.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 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37.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 —— 朱晞颜《一萼红·盆梅》
38.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 —— 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39.数点酥钿,凌晓东风□吹裂。 —— 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40.回头流水小桥东,烟扫画楼出。 —— 雷应春《好事*·梅片作团飞》
41.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 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42.此心与、东君同意。 —— 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43.清芳夜争真态,引生香、撩乱东风。 —— 吴文英《声声慢·友人以梅兰瑞香水...》
44.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辉。 —— 谢朓《咏落梅》
45.玉人初上木兰时。 —— 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46.梅定妒,菊应羞。 ——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47.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 —— 晏几道《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梅花 (宋)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作品简介
本诗没有着意描写梅花的形神,而是以设问手法,提出那一树梅花为谁零落为谁开放的问题,突出春风与梅花之间密切的关系。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
这首诗应该与他的改革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主张变法,一直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所以他的仕途几经起伏,坎坷多变。
诗中“为谁零落为谁开”颇有自我慨叹之意。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
首句描写梅的生长环境,玉石做的门堂前有一棵梅花树,强调梅花生长开放在“白玉堂前”,白玉象征着洁净高雅,以环境衬托出梅的高洁和与众不同。
次句用设问和拟人手法提出问题:梅花究竟是为谁开放为谁凋谢呢?梅花的开放和凋零,本是自然现象,但作者联想到自己的人生起伏,自然感慨寄寓到梅花上,因而发出这样的感叹。
三四两句回答前句提出的问题: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一年一度都知道前来探望。同样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春风人的感情,把春风和梅花塑造成一对难得的知己。人们常说梅花报春,而作者却从春风惜梅的角度,以“唯有”一词突出二者之间难得的关系。
春风与梅花总是相伴而生,作者其实是借梅花与春风之间的关系,来感叹自己知音难遇、曲高和寡的境遇。
另外,这也是一首集句诗,即集合前人诗句而成的诗。
“白玉堂前一树梅”,出自唐代诗人蒋维翰的《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几家门户寻常闭,春色因何入得来?”(《唐人万首绝句》卷十二)
“为谁零落为谁开”乃是唐代诗人严恽《惜花》中的一句:“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则是唐代诗人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中的诗句:“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人万首绝句》卷二五)
“一年一度一归来”则出自宋初瞻光茂妻的《寄远》:“锦江江上探春回,消尽寒冰落尽梅。争得儿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宋诗记事》卷八九)
四句截取唐宋四位诗人的诗,经过巧妙组合,赋予新意,而又辞气相属,如出己手,无牵强凑合痕迹。
相似篇目
关于梅花,王安石还有一首五言绝句,也是脍炙人口:
梅花 / 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首句“墙角”点明梅的生长环境,因在“墙角”,故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难被人赏识,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实际上体现出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主张的态度。
次句写梅花在寒冷的环境中独自开放的状态。“凌寒”“独自”,语意坚强,无所畏惧,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三四两句突出梅花形神特征:“遥知”指的下句中的“暗香”,意思是远远地闻到淡淡的清幽的香气;“不是雪”,实际是拿梅花与雪进行比较,突出梅花与雪一样洁白无瑕。两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梅花纯净洁白如雪,但飘来的清香让人知道它不是白雪而是梅花。
梅,“四君子”之一,是古代文人从物与环境的结合中提炼出的具有特别的精神象征的意象。
王安石的这首《梅花》通过洁白无瑕的梅花在严寒中怒放的形神描写,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实际也是个人的自况。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
梅花诗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体诗又称今体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区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早梅》
南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咏梅》
明·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梅花》
宋·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落梅》
宋·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绝句》
元·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梅》
唐·杜牧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梅》
宋·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1、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梅花
王安石 〔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诗歌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说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春,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遂写下此诗。
《梅花》
作者:王安石
原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知:知道。
诗意: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
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着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m.ju.51tietu.net)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古诗梅花的诗意讲解
古诗梅花四帖的讲解
古诗梅花的视频讲解
梅花古诗的视频讲解
唐罗邺作者的古诗梅花诗意
梅花古诗的讲解与写作背景
古诗梅花王安石的讲解
梅花古诗的诗意解析
梅花诗句意思
梅花诗句
我看过的古诗意境讲解
绝句的古诗意思讲解
描写梅花诗
敕勒歌的古诗意思讲解
梅古诗梅花的诗意
墨梅古诗的讲解
古诗腊梅的讲解
春夜喜雨的古诗诗意讲解
题梅花诗句
咏梅花诗句
梅花诗句大全
嫦娥这首古诗意思的讲解
古诗梅的讲解视频
含有梅花诗句
关于梅花诗句
关于的古诗梅花诗句
黄梅花诗句
赞美梅花诗句
有寓意的古诗讲解
朗读古诗忆江南的诗意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