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山色空蒙的下一句

关于古诗山色空蒙的下一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山色空蒙的下一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山色空蒙的下一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山色空蒙的下一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7) 语录(2) 说说(7) 名言(612) 诗词(883) 祝福(1k+) 心语(152)

  • 诗句经典: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前一句

  • 经典,学*,知识
  • 诗句经典: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前一句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诗句经典: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前一句,希望有所帮助!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前一句是:

      水光潋滟晴方好。

      原句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意思是: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这句话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如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词翻译】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诗词赏析】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阅读全文]...

2022-02-16 00:02:25
  •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上一句是什么?

  •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上一句是什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注释

      1、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2、方好:正显得美。

      3、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

      4、亦:也。

      5、奇:奇妙。

      6、欲:可以;如果。

      7、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8、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赏析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阅读全文]...

2022-02-08 02:17:21
  • 描写山色空蒙的样子的句子5句

  • 风景,优美
  • 1.. 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2.立冬来了,严寒已至,久违的朋友,但友谊没有淡,送上我温暖的祝福,希望你能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在友谊的幸福中度过!

    3.中国古代医学一般指中国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下面对中国古代“四大名医”理解正确的是:()

    4.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5.蝶恋花今古河山无定距。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

    6.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南北。(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诗歌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的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7.*代诗人陈衍赞赏颔联“下得切”,请结合诗歌赏析颔联。(分)

    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9.天街细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唐•韩愈《初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10..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1.宴罢兰堂肠断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2.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白居易《西湖留别》

    13.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野岸无人舟自横。

    14..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 将进酒 》

    1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6..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唐. 李白 《 蜀道难 》

    17.春来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阳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安《绝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18.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杜甫《秋雨叹》其三

    19.D(A项以偏概全。原文是将“双元制”与“一般的大学教育”相比,选项中“其他大学生”包括除接受职业教育外的所有学生;B项强加因果。“职业教育招生制度舆论关注度最高”重点在“最高”,意思是与职业教育有关的其他话题相比较而言,民众最关注招生制度,不能由此“说明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C项言过其实。“就业市场将越来越重能力而轻学历”言过其实,材料三是说“能力是最好的学历”,并不是“轻学历”)

    20.闻说,“寒流”掌门要派副掌门“送温暖”前来向您讨教,我先来向您偷偷透露一下他的主要密招:招财进宝好运拳,横扫寒气快乐腿。要好好接招哦~祝立冬快乐!

    [阅读全文]...

2021-12-10 15:33:24
  • 描写山的诗句有哪些(描写山色秀美的古诗)

  • 从古到今,对于高山的仰慕皆是如此。在这些诗词中,山也被赋予了坚韧、庄严、博大等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的前进。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远、*、高、低四个角度多视觉描写庐山,虽未直写观察的结果,却说明无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欣赏,都能看到独特的景观。简单的14个字,却鲜明、生动将庐山千变万化的山势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送范山人归泰山

    唐.李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与杜甫的诗不同,李白的诗虽然写的是泰山,但更多的却是在抒发与朋友之间依依不舍的情怀。

    咏华山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

    据记载,寇准七岁,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还要快出许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独秀峰

    清代: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拾级而上,俯视天下,一城烟水浩渺无边,胸襟亦为之开阔。观景生情,奇景感染着像独秀峰一般孤高傲岸清俊的诗人,这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

    [阅读全文]...

2021-11-26 22:07:33
  • 形容水光山色的诗句

  • 形容水光山色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阅读全文]...

2022-01-31 11:43:16
  •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 《汉江临泛》是唐代诗人王维于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诗人泛舟汉江,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远*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

    [阅读全文]...

2022-07-22 21:26:52
  • 次北固山下古诗词

  • 次北固山下古诗词

      【原文】: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解】:

      1、次:停留。

      2、残夜:天快亮时。

      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雁句:古时传说雁能带信,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故乡洛阳。

      【韵译】: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阅读全文]...

2022-07-29 11:41:15
相关推荐
当前热门
古诗山色空蒙的下一句 - 句子
古诗山色空蒙的下一句 - 语录
古诗山色空蒙的下一句 - 说说
古诗山色空蒙的下一句 - 名言
古诗山色空蒙的下一句 - 诗词
古诗山色空蒙的下一句 - 祝福
古诗山色空蒙的下一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