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山色有无中的前一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山色有无中的前一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山色有无中的前一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山色有无中的前一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汉江临泛》是唐代诗人王维于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诗人泛舟汉江,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远*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
从古到今,对于高山的仰慕皆是如此。在这些诗词中,山也被赋予了坚韧、庄严、博大等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的前进。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远、*、高、低四个角度多视觉描写庐山,虽未直写观察的结果,却说明无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欣赏,都能看到独特的景观。简单的14个字,却鲜明、生动将庐山千变万化的山势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送范山人归泰山
唐.李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与杜甫的诗不同,李白的诗虽然写的是泰山,但更多的却是在抒发与朋友之间依依不舍的情怀。
咏华山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
据记载,寇准七岁,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还要快出许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独秀峰
清代: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拾级而上,俯视天下,一城烟水浩渺无边,胸襟亦为之开阔。观景生情,奇景感染着像独秀峰一般孤高傲岸清俊的诗人,这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
湖光山色的唯美诗句
1、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钱福《明日歌》
2、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5、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6、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7、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8、*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
9、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0、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1、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2、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佚名《敕勒歌》
1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14、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贡泰父《黄河行》
15、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冯云山《咏瀑布》
16、枕中云气千峰*,床底松声万壑哀。——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1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9、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0、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1、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22、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2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社日》
26、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27、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李觏《乡思》
28、寒雨连天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29、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寇准《咏华山》
30、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31、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32、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3、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34、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听雨》
35、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3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37、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38、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39、锦江*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40、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42、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4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44、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45、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罗隐《蜂》
4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47、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徐凝《庐山瀑布》
4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49、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50、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诗句经典: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前一句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诗句经典: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前一句,希望有所帮助!
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前一句是:
水光潋滟晴方好。
原句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意思是: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这句话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如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词翻译】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诗词赏析】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关于湖光山色的诗句
湖面真静啊!静得像一面镜子。湖面真绿啊!绿得像一块无暇翡翠。湖面真清啊!清的.看得见鱼儿在水中嬉水。以下是关于湖光山色的诗句,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3、枕中云气千峰*,床底松声万壑哀。——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4、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社日》
6、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7、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9、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10、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11、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佚名《敕勒歌》
1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3、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送别》
1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5、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16、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17、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罗隐《蜂》
18、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19、寒雨连天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20、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21、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3、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24、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5、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2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7、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王安石《江上》
28、洞庭春溜满,*湖锦帆张。——阴铿《渡青草湖》
29、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30、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3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32、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33、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饮中八仙歌》
34、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3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36、锦江*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3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8、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沁园春·雪》
39、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寇准《咏华山》
40、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1、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李觏《乡思》
42、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4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4、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45、湘江*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卢仝《有所思》
46、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47、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8、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4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山中送别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中送别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王维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译文及注释】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
您能不能回来呢?
1、掩:关闭。
2、柴扉:柴门。
3、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赏析】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杜甫《日暮》译文、赏析
《日暮》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1。
石泉流暗壁2,草露滴秋根3。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4。
【注释】
故园:故乡。
石泉流暗壁:即暗泉流石壁。
草露滴秋根:即秋露滴草根。秋根:秋天的草根。滴秋根:一作“满秋原”,“满”一作“滴”。
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白话译文】
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各自关上了柴门。
风清月朗自是一个迷人的夜晚,可这优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园。
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
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何必溅着斑斓的火花报什么喜讯。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作者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见到瀼西一带,地势*坦,清溪萦绕,山壁峭立,林寒涧肃,草木繁茂。作者居住的山村,黄昏时分寂静祥和,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便有感而作此诗。
【赏析】
《诗经》里有一个很美的篇章,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是讲一个村庄里的妇人,在黄昏的时候,看到家里的鸡跳上了鸡舍,羊牛也被赶着慢慢从田地里回来,整个村子都在准备着休息,一派安宁,她思念起远方服役的丈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家来。杜甫这首诗,也是写了黄昏时分村庄里的景象。这个村庄是他流寓不定时暂住的,他看到美好的、安详的村庄,心中也像那个遥远时代的妇人一样起了思念,他思念的是离开已久的故乡。正如眼前的暮色一样,他的人生也已走到了黄昏,白头明灯相对,人世的冷暖苍凉充盈于胸中,不愿、也不忍去仔细思量。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因为《诗经》里有那“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句子,诗人对眼前的场景便有所会心,写下了“牛羊下来久”的开头,将全诗引入古朴安雅的境界。羊儿、牛儿,三三两两,“咩咩哞哞”,一声远一声*地叫着,闲散地往村子里回来。诗人添了一个“久”字,来述说它们行走的.缓慢和悠闲。各家各户的柴门都已经关上了,西边的最后一道夕阳也从柴门上扫过,天地都安静下来,等待着进入黑夜。不一会儿,家家点上了灯,人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或者谈天说地,或者灶前忙碌,或者给牛喂草,或者温酒准备喝上一杯。不管怎样,上天赐福于善良普通的人们,各安其所,这个村子像个准备睡眠的老人一样,让人觉得*安、温暖、安详。这两句十个字,字字*凡,句法也极自然,却能将读者带入一种境地,让读者闻到家的味道。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可是眼前这并不是作者的家,作者其实恰好就是想家了。夕阳的余晖散尽后,月亮渐渐升高,柔软的风拂过村庄,令人心也要柔起来、软起来了,空气中有柴禾燃烧的味道,牛羊和鸡鸭都已渐渐入睡,月光让一切都安静下来,这是一个清新的美好夜晚。可是这样的地方虽然美好,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有无限清景,但作者于它而言毕竟只是一个过客。阒寂也好,喧闹也好,都不是作者的故园。这两句语气虽然很淡,其实深藏着极浓的悲郁。一个“自”字,极言“风月”和“清夜”的与己无关。“自”是个仄声字,和下句的“非”字*仄互调,一拗一就,使读者能够感到作者情绪从抑郁到克制后的回转和*息。诗的上两句是用了黄昏中的暖色调,这两句则是用了月光下的冷色调。温馨和凄凉的互相映衬,使得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内心难以*静的作者陷入了更深的夜色里,他独自去看山上的风景,在静谧的月光下、岩石的阴影中,听到泉水沿着石壁潺潺地流着,发出清冷的声音。脚边的草根上凝着露水,打湿了鞋子。仔细看时,它们一粒一粒沾在草叶上,顺着叶片渗入地下,滋润着杂草的根部。这样的秋夜山间,风露袭人,水的寒气仿佛能浸入人的皮肤。在作者杜甫的诗中常能发现精心锤炼的句子,好比一个手艺精湛的老艺人,能雕出纹路精美细致、而又气韵横生的木雕一般。这两句便是如此,作者将词序有意倒置,按照意思句子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调换字词后,声调更加铿锵,而且使得“石”与“泉”、“草”与“露“的连接更为紧密、融为一体,原本无奇的句子变得更有韵味,凝结出一片凄清幽遽的意境。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琦怀》)。浑然忘却风露的寒冷而兀自独立的人,想必总有许多心事。不知站了多久,作者才踱回室内,捻灯独坐,把卷读书,他的满头白发,在明亮的灯光下分外银白如雪。他心绪难*,想自己曾经满腔的豪情、兼济苍生的宏愿,都抵不过老来这一头发如雪。可是灯烬似乎不解人愁,在和跳跃的火花频繁地玩着花样,似乎在逗可怜的老诗人开心。一个“何须”,道出了作者心中的无聊和凄怆,头白之人,与那些热闹和花样早没了关系;流落蜀地十多载,老来一事无成,望前路,希望渺茫;回首故园,有家难回。初唐诗人王勃早就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又有谁来同情、解救这头发白的失路之人。
这首诗本是写景,涉及内心的词句不多,却让读者觉得有化不开的凄凉和悲郁在里面。对人生迟暮的感慨,对故困难归的悲哀,荡漾在精美传神的景色描写中,因而分外含蓄无垠。王夫之曾说:“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姜斋诗话》)这话未免极端,但这首诗的情语确实都在景语之中,情景交融、含而不露,有深绵婉转的姿态,句句读来,令读者感到口角噙香、余味不断。
描写山水景色的古诗句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古诗山色有无中的前一句
燕色山色的古诗
诗中带有山色字的古诗
山色为题的古诗
古诗中关于山色的诗句
古诗中的湖光山色
鸟来山色的古诗
夜色山色的古诗
寒山色的古诗
诗中有山色的诗句带古诗
山色的诗句
古诗中湖光山色的诗
星宿山色的古诗
描写山色的古诗
山色烟雨的古诗
山色苍茫的古诗
写山色的古诗句
古诗中的湖光山色三首
关于古诗中的湖光山色
古诗中湖光山色的句子
古诗关于山色的古诗
古诗中的湖光山色的句子
古诗中的湖光山色诗句
写山色的古诗句子
关于山色的古诗整首
关于文化山色的古诗
古诗中的湖光山色彩铅画
古诗中的湖光山色古诗句
古诗中的湖光山色整首诗
古诗中关于湖光山色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