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五首朗读的视频

关于古诗五首朗读的视频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五首朗读的视频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五首朗读的视频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五首朗读的视频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10) 语录(119) 说说(51) 名言(3) 诗词(643) 祝福(87) 心语(6)

  • 早发白帝城古诗视频(早发白帝城古诗朗读)

  • 视频
  • 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白帝:今四川省奉节

    2、江陵:今湖北省江宁县。县。

    3、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阅读全文]...

2022-07-22 09:15:37
  • 早发白帝城古诗朗读(完整版视频在线观看)

  • 视频
  • 百位名家诵读赏析百首经典古诗词,通过他们声情并茂的诵读,弘扬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经典诗词结合优美声音,让广大青少年感受古诗词的力量与芬芳,在吟诵鉴赏中树立志向、陶冶情操,传承经典、引领未来!

    今天,由演播艺术家李立宏老师为大家带来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作者|李白(唐) 诵读|李立宏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品解析

    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传世佳作众多,如《蜀道难》《将进酒》《静夜思》等。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李白流放夜郎途中,行至白帝城时,忽获赦免,诗人惊喜万分,随即乘舟顺流东下江陵。此诗不是一般的山水记游诗,而是一首借江水湍急浩荡、行舟倏忽轻快以抒发诗人遇赦后心情欢畅的写景抒情诗,也是李白最著名的诗作之一。

    诗中第一句“彩云间”三字,点出白帝城地势高耸,为其后描述顺水行舟无比迅捷埋下伏笔。“彩云间”也形容晨曦的霞彩,并喻示诗人从晦暝命运走向光明前景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作别白帝城。第二句“千里江陵一日还”,以“千里”的空间之远,和“一日”的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描写舟行极速。这“还”字,也透露诗人遇赦归来之喜。

    第三和第四句,描绘诗人的轻舟,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飞快无比,一路隐约感到长江三峡山影快速倒退,并清晰听到*猿群的啼声闹个不停。转瞬间,“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既是写景,又是比兴,轻舟渡过了三峡的水急滩险和重峦叠嶂,也蕴含了诗人历尽艰险、终于逃出生天的畅快喜悦!全诗起承转合,借景抒情,富有哲理,境界神妙。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诵读介绍

    李立宏,配音、演播艺术家、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现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创作了大量有声语言精品,如专题片解说《舌尖上的中国》《就是那一只蟋蟀》《辉煌中国》等,译制片配音《阿凡达》《拯救大兵瑞恩》《海底总动员》等,电视剧配音《三国演义》《北*无战事》《琅琊榜》等,小说演播《南渡北归》《1911》《歌剧魅影》等。

    [阅读全文]...

2022-05-20 01:36:25
  • 古诗春夜喜雨杜甫视频

  • 杜甫,视频
  •   《》是一首对春雨的描述,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⑴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⑵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⑶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⑹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⑺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⑻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有用作成都的别称。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阅读全文]...

2022-06-01 05:56:12
  • 朗朗读书声古诗

  • 读书
  • 朗朗读书声古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朗朗读书声古诗,欢迎来参考!

      朗朗读书声古诗1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4、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5、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6、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7、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8、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9、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1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11、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12、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14、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5、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16、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7、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18、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9、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20、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2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2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23、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24、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25、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6、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7、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28、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29、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30、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31、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32、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33、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3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5、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36、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37、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39、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40、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41、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42、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4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4、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4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46、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4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48、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阅读全文]...

2022-07-25 03:14:11
  • 《读唐诗》儿童舞蹈视频​

  • 儿童,唐诗,视频
  • 《读唐诗》儿童舞蹈视频

      读唐诗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

      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

      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

      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

      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

      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

      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

      相思的红豆, 吴山的雪。

      边塞的战士,回乡的客。

      唐诗里有乐,唐诗里有苦。

      唐诗是祖先在向我诉说。

      相思的红豆, 吴山的雪。

      边塞的战士,回乡的客。

      唐诗里有乐,唐诗里有苦。

      唐诗是祖先在向我诉说。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

      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

      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

      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

      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

      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

      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

      相思的红豆, 吴山的雪。

      边塞的战士,回乡的客。

      唐诗里有乐,唐诗里有苦。

      唐诗是祖先在向我诉说。

      相思的红豆, 吴山的雪。

      边塞的战士,回乡的客。

      唐诗里有乐,唐诗里有苦。

      唐诗是祖先在向我诉说。

    [阅读全文]...

2022-04-02 10:26:12
  • 赞美教师的诗歌朗诵视频

  • 教师,赞美,视频
  •   赞美教师的诗句一直不绝于耳,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赞美教师的诗歌朗诵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杨老师】

      灰色的瓦块

      掉进了秋天的雨中

      绿苔结成了思念

      过滤掉岁月的尘埃

      一滴滴清纯的水珠

      从房檐流下

      滋润着又一个丰收

      风吹皱了窗纸

      烛光的影子摇碎

      三更的虫吟

      把一个身影放大

      握在手中的笔

      枕着银色的发鬓

      构思天亮后的课程

      粉笔和黑板结合

      书本和声音结合

      永远是教室里的旋律

      一个消瘦的身子

      饱尝着岁月的风霜和喜悦

      只为绿荫下的桃李

      缀满天下的果园

      也为一个

      一生期盼的名分

      公办教师

      【教师颂 】

      别人从生活中捞取黄金

      您只能获取花香

      您的黄金是早晨的太阳

      您的银子是十五的月亮

      但您依然快乐的吹着口哨

      您的自豪是桃李芬芳

      【赞美老师】

      我曾记得您那沾满粉末的双手

      我曾记得您那慈善的谆谆教导

      我曾记得您那新增的几根银发

      因为有您 莘莘学子才能成才

      因为有您 世界才会如此文明

      老师 您是明灯

      为迷失方向的孩子找回HOME

      老师 您是天使

      【赞美老师】

      九月,如期而至。

      世界因此灿烂。

      我们歌唱九月,

      因为这是您永恒的节日。

      我们牢记九月,

      因为这是我们真诚的表白。

      九月,是只情满四溢的杯子,

      我们用双手高高地举起

    [阅读全文]...

2022-01-26 06:24:59
  • 朗读者开场白第五期_古朗月行全诗

  • 开场白
  • 句子大全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朗读者开场白第五期,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朗读者》的开播带来了人们对于朗诵的冲动,它勾起了我们过去的思绪。下面朗读者开场白第五期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朗读者开场白第五期

    人生中,许多“第一次”的经历,难忘而宝贵,

    无论是苦是甜,都为人生留下烙印。

    忆往昔,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第一次”,

    都是一首耐人回味的诗篇,

    更是一副精彩的人生画卷。

    董卿华丽转身朗读者 :因为前20年的使命已经完成

    央视春晚、《*诗词大会》、《朗读者》,20xx年一开春女主持董卿人气攀升。特别是《朗读者》舞台上,她的身份是主持人兼制作人。如今,在“央视一姐”的头衔之外,她又被赋予了“才女”和“网红主持人”等新标签。

    变化:当制作人独处的时间几乎没有

    做了制作人后,董卿坦言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她有个*惯,手机从不带进卧室。可最*这个多年的*惯被打破了,她需要通过手机和很多人保持联系,独处的时间也几乎没有了。

    20xx年3月,董卿第一次跟央视导演刘欣提起《朗读者》的节目创意,当时她就提出“高而不冷”的观点。节目播出后引发的热度超出了董卿的预料。她预期的受众群是50后、60后、70后和80后,让她没想到的是90后和00后成了《朗读者》的主力观众。《朗读者》第一期播出后的两天内,自媒体上与之相关的超十万阅读量的文章已经数不过来。第一期节目嘉宾濮存昕读的《宗月大师》出自《老舍散文》,节目播出后这本书上了微博热搜榜单。有些此前拒绝过节目组邀约的嘉宾如今也改变心意了。

    在策划阶段,董卿请来很多人,同行白岩松、作家刘震云和导演陆川都在她的名单里,她当时就像祥林嫂一样见谁就说。那时候她每天睡眠不足,凌晨4点睡早上8点起,总是睡不着:“我紧张。醒来一睁开眼就想节目的事,想着嘉宾、读本、故事、后期……第一次录制的时候,我还是害怕得跟导演说我上不了台了,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没有力气再说话了。”

    “要么在台上主持,要么在台下为台上的主持做准备。”这是董卿一直以来的工作状态。筹备《朗读者》一年里,台下的工作她通常是和团队一起完成的。此前她惟一的身份是主持人,台下的工作她都自己在家里完成。春晚直播前,她一个人待在书房,想象着全国观众就在她的面前,“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她开始大声练*,“音量之大,估计楼上楼下的邻居都早于观众听到了我的串联词。”董卿说:“这些话在我嘴巴里滚了上百遍,上台才有那个底气。”

    不录节目的时候,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董卿一定在办公室,让工作人员能找到她。选读本她要求所有导演必须在会议上大声朗读筛选出的文章,两分钟后在座的人可以随意打断,如果大部分人觉得听不下去,这篇文章就被淘汰。

    董卿泪点很低。有一天晚上她翻开《朗读者》嘉宾斯琴高娃的读本,想到了作家张洁写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一书,她花了半个小时翻看了书里的几个章节,“哎呀就不行了,哭得稀里哗啦的,整个人都不好了。”那天夜里她熬到四点才睡觉,第二天录制,九点她起床化妆,化妆师吓坏了,“脸没法看了,眼睛肿得睁不开了。”后来她跟同事说:“如果这个人物是想打动情点,但我丁点反应都没有,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演员赵文瑄只在电视上见过董卿,印象比较深的是董卿和刘谦搭档的魔术节目。录制当天,他第一次见董卿,他跟董卿聊大咪(他的猫)带给他的改变,“不知道怎么搞得,就哽咽了。”他说自己以前参加电视节目,也不是没有主持人想要让他谈伤感话题,但他总是刻意回避太过汹涌的感情流露,那天当董卿坐在他对面时,他打开了情感阀门。

    有些观众奇怪的是,《朗读者》为何不打嘉宾朗读篇章的字幕。这也是董卿的提议,“当时有人提议在嘉宾朗读时打字幕,我严词拒绝。我说一定要把读本展现在屏幕上,用一种特殊的包装方式,让观众能一行行读下来,让他们变相阅读。”

    转身:自认前20年使命已经完成

    董卿1994年进入主持行业,当时浙江电视台招聘主持人,她被录取。两年后在父母的建议下,她通过考试,成为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主持。1996年央视春晚在上海开设分会场,当时董卿负责场务工作,那是她和春晚的第一次*距离接触。2002年董卿入央视,2004年倪萍退出春晚,最终央视选择了董卿出镜春晚。

    这些年观众*惯了各种晚会上的董卿,她也*惯了这样的自己。20xx年是董卿到央视整十年,她觉得该是时候改变了。一年后她选择暂时离开,去美国南加州大学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回国后,开始《朗读者》的筹备。

    “你为什么要做《朗读者》?你做主持人驾轻就熟,所谓的行业地位也摆在那了。”周围有人不理解,包括她一直以来最忠实的观众——她的父母。“我前20年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在这些综艺节目中,我用灿烂的笑容,得体的语言,甚至是美好的服饰唤起了大家的一些记忆,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感受。可那已经结束了。”董卿说,她知道是时候开始下一个阶段了:“再过10年,我可能更自信了,自信到我做一个节目可以什么形式都不要,就是架一台机器在院子里,放一本书在那儿,没有舞台,没有灯光,没有音乐,安安静静地说文字里的故事。”

    扩展阅读

    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

    朗读者第5期以第一次为主题,那么你人生中难忘的第一次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朗读者第5期开场白台词。

    朗读者第5期开场白台词

    人生中,许多“第一次”的经历,难忘而宝贵,

    无论是苦是甜,都为人生留下烙印。

    忆往昔,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第一次”,

    都是一首耐人回味的诗篇,

    更是一副精彩的人生画卷。

    朗读者第5期观后感:

    不少人形容《朗读者》是电视综艺的“一股清流”。有些专家认为,说它“清”,是因为《朗读者》做到了形式清爽、内容清新、让人内心清净,让观众恰如其分地感受文学的力量,引发共鸣,感受文学之美、声音之美和情感之美,而这也正是节目火爆的文化密码。

    形式上,《朗读者》每期设置一个主题,首先会分享一段人生故事,然后再朗读一篇文字。这些文字是嘉宾一段人生经历的投射,而不会显得是两张皮:故事是故事,朗读是朗读。两者之间选择一个很巧妙的切入点,这也是《朗读者》的核心策划所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点评:“《朗读者》别具一格, 慢下来 用朗读做电视,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内容上,朗读者既有濮存昕、柳传志这样的名人,也有蒋励、成都鲜花谷夫妇这样的普通人,至于读什么,策划之一的刘震云认为,每个人都有朗读的原动力,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读这段文字,这段文字会与我们产生怎样的共鸣。执行总导演夏欢欢回忆说:“我们确定要请成都鲜花谷的夫妇,但让他们读什么呢?董卿听了他们的故事后,一下子就想到了朱生豪写给妻子的《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这期节目播出后,他们的人生故事与朗读被网友誉为最美丽的“遇见”之一,网友评价:“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不懂什么朗读技巧,但是他们那蕴含着感情的声音却不停地撞击着我的心灵。”

    荧屏上,《朗读者》等文化类节目异军突起,激起了不少观众对诗词、书信、朗读等传统文化方式的热爱。这也呼应了董卿做《朗读者》的初衷:“尽我们所能去做情感类的一种共鸣,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一种认知和最温柔的记忆。”

    《朗读者》在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享受人文艺术之美的同时,更满足了不少观众的审美需求。当下,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时代主流,大众迫切需要这方面的精神食粮。从朗读的层面看,不是每一位朗读者都能展现出专业高水准,但真正打动人的,是朗读者结合个人独特经历所传达的真情实感,与观众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濮存昕那句“记住帮助你的人,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别人”,回应了人们内心对善的需求;而《愿你慢慢长大》中,初为人母的张梓琳寄语孩子的“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所传达的,则是人们内心对安静*和的向往。“汉语之雅驯,文化之宽广,情感之丰厚,全都在节目不疾不徐的节奏中渐次打开。”

    《朗读者》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朗读者》经典开场白是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朗读者》经典开场白

    1.人生,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陪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我能给你最好的礼物。

    2.一篇好文,一个好故事,一次真诚的分享。

    《朗读者》经典开场白

    3.朗读,也是一种陪伴。

    4.不喧哗,自有声。

    5.一篇好文,一个好故事,一次真诚的分享。

    6.朗读,也是一种陪伴。不喧哗,自有声。

    7.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

    8.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玄的遇见。

    10.幸会,今晚你还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

    《朗读者》:衡量

    看了四五期的见字如面,偶然看见《朗读者》。第一反映是模仿,都是以“大家”读的一种形式呈现。

    [阅读全文]...

2021-12-17 05:20:30
  • 适合三年级朗读的古诗文

  • 古诗文,三年级,文学
  • 适合三年级朗读的古诗文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适合三年级朗读的古诗文,希望大家喜欢。

      1、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7、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8、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9、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0、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3、兰溪棹歌

    [阅读全文]...

2022-04-29 22:35:31
  • 寒食古诗唐诗朗读80句

  • 唐诗,经典
  • 唐诗《寒食》

      《寒食》

      年代:唐作者:韩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赏析:

      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颖,富于美感;而且两字有阴*阳*的音调变化,谐和悦耳。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与第一句一样,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也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臣”的意思。

    [阅读全文]...

2022-03-21 16:23:12
古诗五首朗读的视频 - 句子
古诗五首朗读的视频 - 语录
古诗五首朗读的视频 - 说说
古诗五首朗读的视频 - 名言
古诗五首朗读的视频 - 诗词
古诗五首朗读的视频 - 祝福
古诗五首朗读的视频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