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文中的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文中的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文中的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文中的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大全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衬托的*义词_衬托造句,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衬托[chn tuō]
词语解释: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义词:烘托、陪衬、渲染、衬着
反义词:
衬托造句
1、白云在蓝天的衬托下愈显得美丽。
2、是它,用自己衬托出花儿的娇美
3、没有雪的衬托,冰也就没有生命了
4、它把江城之夜衬托得熠熠生辉
5、彻骨的冷更加衬托出寒梅的傲骨。
6、有了绿叶的衬托,红花更加美丽了。
7、美丽可以用纯真的微笑来衬托
8、小鼻子小嘴巴更能衬托出他的可爱
9、绿叶在雨点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的绿
10、把杜鹃花衬托得更加妩媚动人
11、美丽的花,一定有绿色的叶的衬托
12、世人总是用他人的缺点衬托自己的优点。
13、野花在黄色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美
14、荷花在荷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
小编相关推荐
2、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隐藏却欲盖弥彰。
3、转弯只为遇见你,却忘记了,你也会转弯。
4、怀念也回不到从前,向往也不知该如何向前。
5、爱有着一段不可告人的秘密,只能与我相随。
6、总是在我们最不懂的时候,错过最真的东西。
7、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8、如果没可能了、那么继续旳就只是敷衍而已。
9、回忆的斑斑点点,都曾代表我们故事的零碎。
10、当我已经不能离开你的时候,你已经离开我。
11、无缘还想要你的挽留,失去的还要想再去祈求。
12、闺蜜就是最黑暗的时候、陪你一起等天亮的人。
13、不要忘掉别人生气时说的话,往往那才是真相。
14、关于我有多想念你,一切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15、守着电话等待,一场谢幕的爱,一个人的对白。
16、我以为我用尽全力,便可以填满你感情的缺口。
17、千年的等待,却只换来一句:你的爱早已不在!
18、什么叫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
19、把别人看得太重,结果却被别人看成什么都不是。
20、就像我喜欢站在人群中,却又成了最碍眼的一角。
21、有时候,孤单一个人反而更好,没人伤害得了你。
22、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有些事一转身就一辈子。
23、今年夏天我们即将分离,不知为何眼泪在眼眶打转。
24、我太笨拙,不懂得及时闪躲。才会看着幸福被剥夺。
25、青春的路上坎坷波折,其中最大的绊脚石就是爱情。
26、生命这段旅程,需要有爱,爱多了,变成了一种伤害。
27、一生总会爱那么几个人,到最后陪在身边的只有一个。
28、许多东西就像风一般,虽然摸不着,但是却能感受到。
29、抽烟喝酒有纹身的姑娘都有一段她们不愿提起的故事。
30、爱就是心疼。你可以喜欢很多人,但心疼的只有一个。
31、不想再虚伪下去,不想强装欢笑,不想再配合任何人。
关于古诗词鉴赏中对比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没少做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简单来说,就是这首古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很多人在面对古诗词鉴赏的时候都很头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古诗词鉴赏中对比衬托和烘托的区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篇介绍一下诗歌表达技巧中的三个术语———“对比”、“衬托”和“烘托”。
诗歌中的“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比如1999年高考试题选取了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其中“船尾跳鱼拨剌鸣”一句就用了反衬。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此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诗句“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2001年高考题选韦应物的诗《赋得暮雨送李胄》就用了烘托。“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此诗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但烘托手法的运用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再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这,祝愿同学们用辛勤的汗水去收获美好的未来吧!
1、缘分本是生命中的偶然也是冥冥之中的定数,就像是偶然的路过必然会错过。
2、时光斜睨着眼。看争斗。看忙碌。就是不会提醒你停留。
3、不属于这里,不属于我到过的每一个世界,也不属于我曾经存在的地方。
4、许多东西就像风一般,虽然摸不着,但是却能感受到。
5、无缘还想要你的挽留,失去的还要想再去祈求。
6、我在努力的变成你喜欢的样子,可是你却告诉我你爱的是她。
7、如果我能,我愿将心底的一切都揉进今日的分别。但是我不能啊!那么,就让我们以沉默分手吧!这是一座火山的沉默,它胜过一切话别!
8、不要忘掉别人生气时说的话,往往那才是真相。
9、不想再虚伪下去,不想强装欢笑,不想再配合任何人。
10、爱就是心疼。你可以喜欢很多人,但心疼的只有一个。
11、生活在灰色的世界,虽然单调但是不会觉得失望,也不会伤心。
12、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13、生命这段旅程,需要有爱,爱多了,变成了一种伤害。
14、眼角的泪,不是忧伤,我将有你的记忆释放,泪滑落脸庞,故事落在地上,我却一脸释然。
15、我会擦干眼泪微笑着,永远不会回头,但这将是我永远的遗憾,我会一直后悔。
16、当我打开电脑,发现你没有在线,我的心情是异样的空虚和烦躁,我的心情是那么的失望和不安,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沉重和失落。
17、终于懂得爱是什么。不是还能继续爱着,而是曾经那样爱过。
18、原来我们是凡尘最不起眼?a众生,只是感情无以复加。
19、说好就此放手,说好不为彼此停留,可回忆说走又不走。
20、有时,爱也是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21、放眼望去,灯光朦胧。仰望天空,零星点点。我苦笑,如此微弱的光芒怎抵得过黑夜的覆没?
22、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隐藏却欲盖弥彰。
23、有些东西虚假的,我们看不到。有些东西却是真实的,我们得不到。
24、一生总会爱那么几个人,到最后陪在身边的只有一个。
25、今年夏天我们即将分离,不知为何眼泪在眼眶打转。
26、爱自己爱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你可以记住过去的美好。
27、多希望死亡只是身上的一个按钮,一按即去,不痛不痒。
28、抽烟喝酒有纹身的姑娘都有一段她们不愿提起的故事。
29、拖着长长的影子,在宁静的古道中漫步,心中翻滚着万千的愁绪,为连日的挫折、不顺而忧伤着。
30、当我已经不能离开你的时候,你已经离开我。
31、回忆的斑斑点点,都曾代表我们故事的零碎。
32、你必须找到除了爱情之外,能够使你用双脚坚强站在大地上的东西。
33、把别人看得太重,结果却被别人看成什么都不是。
34、没有人值得你流泪,值得让你这么做的人不会让你哭泣。
35、在我心底深处,有你意想不到的痛,到底还能撑多久,依旧保持我最坚强的微笑。
36、有些事情,只有经历了,才有穿透心扉的体验;曾经的人,只有从心底放下了,心灵才会真正地解脱。
37、人是可以快乐地生活,只是我们自己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叹息!
38、如果有一天,你累了,你疲倦了,只要你一回头,我的笑容就在你面前。
39、有时候,孤单一个人反而更好,没人伤害得了你。
40、我太笨拙,不懂得及时闪躲。才会看着幸福被剥夺。
41、如果石头也会流泪的话,我想做一颗顽石靠在你心里哭泣,至少,还可以感受到你的温度。
42、我无法承诺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我保证不会让你独自去面对。
43、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
44、那些属于我们的回忆正在缓步凋零,那个刻着我们彼此姓名的夏季逐渐绽开,晕染了浅色的天际。
45、世间有路苦为径,伤心为你情做舟。心碎迷茫谁怜我,花落无声空叹息。
46、爱有着一段不可告人的秘密,只能与我相随。
47、纷乱了世间,除了你,一切繁华都是背景,这场戏用生命演下去,付出的难得有这份约定,这段情只对你我有意义。
48、爱情原来本就是海里的沙,只有你用心去呵护它,用泪和心血去滋润它,让它沉醉于心才能成为一颗水晶。
49、我不敢奢求太多,只想把瞬间当成永远,把现在都变成回忆,一点一滴。
50、有没有一扇窗,能让你不绝望,看一看花花世界,然来梦一场,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到结局还不是一样。
51、总是在我们最不懂的时候,错过最真的东西。
衬托的修辞手法介绍
人们总是说,绿叶只是花朵的陪衬,只能显示出花朵的艳丽。它的存在,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它,是必不可少的。下面由小编为您带来衬托的修辞手法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辞格,叫衬托。
也可以说,描写一件事物来使另一件事物表现更鲜明,更突出,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就是(衬托),也叫映衬。这也是一种比较;(万绿丛中一点红),有了(万绿丛)这样的衬托物,(一点红)就会更鲜明耀眼。
也可以说,利用乙的陪衬来着力渲染、突出甲的修辞手法叫做(衬托)。
也可以说,把甲乙两个相关或相对意思主次分明地放在一起,以次要的意思衬托主要意思,使主要的意思更为鲜明、突出,这就是衬托的修辞手法。主要的意思称为主体。也有的说,叙写相关的两件事或几件事,其一为主,其余都是陪衬,称为衬托。叙写相反或相对的两个客体(有时用上相反或相对的词语),说明某个道理,记述某种情况,称为映照。衬托、映照,合称映衬,它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之上。对比而有侧重、有倾向是衬托;既无侧重,也无倾向,靠比本身显示意义的是映照。
也有的说,衬托是用描绘相类的他事物作为陪衬来充分反映所写的事物。
衬托一般分正衬(又叫旁衬、对衬)和反衬(反映)两种。例如:
[1]时候既然是深冬;渐*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2]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鲁迅《故乡》)
[3]微风早已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高中语文第一册十六课鲁迅《药》)
[4]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炮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高中语文第二册十六课鲁迅《祝福》)
[5]他(老秦)气极了,劈头打了小女孩一掌,骂道:(可哑不了你!)小顺赶紧一把拉开道:(你这老叔!小孩们念个那,有什么危险?我编的,我还不怕,就把你怕成那样!那是真的还是假的?人家吃烙饼有过你的份?你喝的不是稀饭?)(初中语文第四册十九课《老杨同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 [2][3]例为正衬。[1]用阴晦、萧索的自然景物衬托人的悲凉心情。[2]描绘海边沙地的美丽夜景,衬托少年闰土热爱生活,勇敢顽强,充满活力的形象。[3]以枯草老树乌鸦的悲凉景物,衬托了脱离群众的革命者的悲凉结局。
[4] [5][6]为反衬。[4]描写祝福的热闹景象,反衬祥林嫂结局的悲惨。如果直陈这个意思,就不如衬托含蓄、深沉。[5]用老秦的胆小怕事衬托小顺的胆大直率。[6]用富人的豪华奢侈,衬托了穷人的饥寒交迫。
凡正衬,则以次衬主,使主更为突出,更为鲜明,更加典型。凡反衬,则使矛盾显得更加尖锐,更令人惊心动魄。
《口技》这篇文章除以准确笔触描述各种声音,再现口技艺术家的表演情况和高超技艺外,还恰当的运用了衬托方法,表现了口技艺术家技艺的高超。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道具的衬托。文章的首段和末段,前后呼应地写出表演者凭借进行表演的道具,只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连续运用四个“一”字,渲染出了道具的简单;间隔反复地写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更说明除此简单道具外,别无他物。从而表明表演当中所发出的万千声响,所再现的日常家庭生活背景和紧张失火救火场面并末凭借什么外物,完全出自表演者的一张口,衬托出了口技艺术家技艺的高超。
其二是听众反应的衬托。作者写听众的反应更有独到之处。他不只是写听众对表演称绝、叫好,而且具体描写听众在聆听表演过程中的动作、神态、情绪的反应。
记叙表演一家大小睡乡惊醒情节高潮后,写听众的反应是“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伸颈,侧目”,表现出听众唯恐漏掉那耳不暇接的纷繁声音而专注倾听的神态;“微笑,默叹”,表现出听众对表演的情节心领神会的心情。这样描写,表现出听众深被口技表演所吸引,深深赞赏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衬托出了口技表演完全控制了听众情绪的艺术魅力。
记叙表演失火、救火紧张情节高潮后,写听众的反应是“无不变色离*,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表现出听众已经完全被带进表演的的意外火警的紧张场面中去,忘却了自己在听口技表演,好像身旁就是火场,大火就要烧到自己身上似的,只有惊骇恐惧,自然也就谈不到赞叹表演技艺了。这样描写,有力的衬托了口技表演者再现生活的高超能力。
作者这样紧密结合口技表演,写出听众的反应随着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口技表演深深吸引和感染了听众,很好地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简介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用甲事物 (宾) 配衬乙事物 (主) ,就是衬托。
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
衬托主要突出衬托的事物,而对比突出两者。
衬托,也叫映衬,按主要事物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关系,可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种。
正衬
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例子(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唐 李白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
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
例子(2):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
(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
例子(3):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海燕》高尔基
衬托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衬托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衬托的种类
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之分。
(一)正衬
正衬的特征是:写作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正面描绘核心人、核心事物;一部分侧面描绘其他的人和事物。或正面描写部分表现核心人或事物之美,侧面描写部分则极力刻画陪衬人或事物之美;或正面描写表现核心人或事物之丑,侧面描写部分则极力呈现陪衬人或事物之丑。正衬有两种形式:以正衬正,以反衬反。
根据陪衬材料的不同,可以将正衬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借助人物正衬
(1)以正衬正(2)以反衬反
2、借助环境正衬
(1)以正衬正
①借助环境、构成环境的唯美事物及各种事物的唯美特点,象征人物的唯美的品质和形象。
②借助环境、构成环境的唯美事物及各事物唯美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唯美心态和心情
(2)以反衬反
①借助环境、构成环境的丑陋事物及各种事物的丑陋特点,象征人物的丑陋的品质和形象。
②借助环境、构成环境的暗淡凄惨事物及各事物凄楚沉重的特点,表现人物的悲凉压抑心态和心情。
3、借助事物正衬
(1)以正衬正
①以物的正面形象,衬托人物的正面形象。
②以物的正面形象,衬托人的积极心态、乐观喜悦心情。
(2)以反衬反
(二)反衬
反衬衬的特征是:写作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正面描绘核心人、核心事物;一部分侧面描绘其他的人和事物。或正面描写部分表现核心人或事物之美,侧面描写部分则极力刻画陪衬人或事物之丑;或正面描写表现核心人或事物之丑,侧面描写部分则极力呈现陪衬人或事物之美。反衬有两种形式:以正衬反,以反衬正。
根据陪衬材料的不同,可以将反衬分为以下二种形式:
1、借助人物反衬
(1)以正衬反(2)以反衬正
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正面人物形象之丑,反衬突出其形象之美。这种衬托,是描绘对象自身的外在与内在的衬托关系。二是以反面人物衬托正面人物,突出正面人物的高大形象。
2、借助环境反衬
(1)以正衬反
①借助环境之美、构成环境的事物之美,从反面凸显主要人物的丑恶品质和形象
②借助环境之美、构成环境的事物之美,表现人物的压抑、失落的心态和心情
(2)以反衬正
①借助环境的恶劣、以及构成环境的丑陋事物,凸显人物的崇高的品质和形象
②借助环境的恶劣、以及构成环境的`丑陋事物,表现人物的喜悦、兴奋的心态和心情
二、衬托与对比的本质差别
1、衬托强调主从关系——对比不关注;
2、衬托强调服务——对比不关注。
三、运用衬托生成的艺术效果
1、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2、突出人物的品质
3、突出人物的心境、心态、心情;
4、突出主体形象,给人以更深刻、鲜明的感受。
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能准确判定衬托写作手法,能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运用衬托这种表现手法带来的艺术效果,是记叙文阅读的一个重点题型。同时,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用好这种表现手法,也会使我们笔下的文章锦上添花。因此,我们要学会阅读分析,更要学会熟练运用。
简 介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用甲事物 (宾) 配衬乙事物 (主) ,就是衬托。
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
衬托主要突出衬托的事物,而对比突出两者。
衬托,也叫映衬,按主要事物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关系,可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种。
正 衬
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1、因为遇到的一些美好的人而开始喜欢上这个原本并不太美好的世界。
2、我站在你的左边丶对你绽放出如花的笑颜。
3、他是爱情友情亲情以外的第四种感情。
4、不朽的是我们,须臾的是我们转瞬即逝那爱情。
5、吹过你窗前的那阵风是我对你的思念。
6、有一种美丽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美丽在爱过以后。
7、你是我的那杯茶但是我从来不喝茶。
8、灰姑娘的眼泪、就像流星坠落海底痛在心里。
9、就像时光再有力量,也冲洗不掉悲伤划过的痕迹。
10、一个人怕寂寞,两个人怕欺骗。
11、是谁、遗忘了流年、安好了岁月。
12、儿时那片万家灯火,是记忆中最美的星空。
13、用一杯水的单纯,面对一辈子的复杂。
14、吕小小布,你麻麻是谁,我好羡慕她。
15、愛情是天空中的煙火,璀璨的燃燒,然後熄滅成灰…
16、我本不是娇滴滴的女生,不需要被保护,一个人也可以很好。
17、爱情是两个人的天荒地老,不是一个人的一厢情愿。
18、没什么快不快乐站在人群里一样会被淹没。
19、当月亮逐渐消瘦下去,说明我想你了。
20、幸福,与我擦肩而过,也许你的幸福不属于我。
21、爱情就像烟花的绽放,再美丽也是一瞬间的华丽。
22、阳光倾城,在叛光中寻找你的影子。
23、我怕我的记忆像沙漏,越来越少,总有一天会模糊。
24、往往,心中最爱的那个人,最后却离自己最远。
25、你出石头,我出布,你输了,陪我一辈子。
26、谎言的衬托下,幸福才会那么美。
27、向我的童年问声好。一年又一年,真快。
28、我沉睡着,呼吸隐没在无际无边。
29、别说我花心,我曾经比你们任何一个人都用心。
30、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你的时光里。
31、天亮了,梦醒了,我该睡了!
古诗文中写雪的诗句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大家一起来学*下面的古诗中写雪的诗句。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 岑参
2、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的《清*乐》
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的《晚春》
4、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张孜的《雪诗》
5、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作者: 祖咏
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的《塞下曲·其三》
7、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的《踏莎行》
8、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的《春雪》
9、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的《塞下曲·其一》
10、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白居易 《风雪中作》
11、岁嘉*,初旬日四,雪中归自崇唐。山林湖海,一气接苍茫。踏尽玉龙千丈,更一望、龙尾天长。须臾上,高峰四顾,迤逦过前冈。 ——程必 《满庭芳》
12、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作者: 吴融
1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
14、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黄庚 《雪》
15、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霭空迷昼景,临宇借寒光。 ——李景 《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16、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的《雪梅》
17、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作者: 罗隐
18、江天暝色伤心目。冻鹊争投林下竹。四垂云幕一襟寒,片片飞花轻镂玉。——曾觌 《玉楼春》
19、忽然太行雪,昨夜飞入来。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孟郊 《雪》
20、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洪升 《雪望》
21、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2、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ráo)一小船,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 张岱
23、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2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6、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27、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28、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29、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30、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寒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31、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32、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3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34、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3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37、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38、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3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40、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41、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4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43、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4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46、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47、*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48、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49、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1、时间久了,再炽热滚烫的热水也会变成冷水,更何况你还不断往杯子里加冰。
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3、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4、你看,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形态,而每一种特定的形态,都包含着特定的生命信息。无论是高大的,还是弱小的,都要经历着有生也有死的历程,也都有稚气和成熟的时节。无论是引人注目的,还是*淡无奇的,都要沿着那特定的时令轨迹,在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间里,完成一段生命的壮举。也无论是否有名有分,无论是生在富饶的家园,还是长在贫瘠的沙土,所有所有的、所有的在春天萌生的万物呀,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尽全部的热情,谱出一曲生命的颂歌。
5、绿叶不*凡,花儿不一定出色,在路上奔跑的人不一定是英雄,但是在路旁真心实意为英雄鼓掌喝彩的人,一定是英雄。
6、旧爱的誓言像极了一个巴掌,每当你想起一句就像挨了一个耳光。
7、你是我此生难得的情分,我却是你恰巧路过的酒馆。
8、天边的晚霞露出了笑脸,好像在分享我们的喜悦;空中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仿佛是在为我们唱赞歌;路边的小草在微风中舞蹈,好像在为我们庆祝.我们的心情啊,是那么的高兴,那么的欢畅.
9、我欣赏绿叶的默默无闻为花儿而努力工作着和它不在乎名利的追求。世界上所有最闪亮,最耀眼,最夺目的灯光永远只会为花儿而闪耀,绿叶勤勤恳恳地工作,却从未被外界所发觉。为什么?只因为绿叶不起眼!正如一个着名的诗人所说:“绿叶簇拥在花儿的后面,它从不和那些花儿们争,可是,为了给花儿们添加色彩愿意付出自己”。
10、我喜欢你喜欢的东西却接受不了你喜欢的女人。
11、花儿在灿烂地微笑,鸟儿在快乐地欢叫,我的心情啊,像吃了蜜一样甜.
12、这世界上最难熬的,并不是等爱的过程,而是等爱消失的过程。
古诗文中古代年龄的代称
阅读古诗文,经常会遇到总角豆蔻而立古稀等称代年龄的词语。弄清这些词语的出处、称代的年龄及其含义,对增强我们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和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下是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古代年龄的代称。一起来看看吧!
一、幼年、童年:孩提、总角、垂髫、成童、束发
孩提指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赵岐(东汉经学家)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可抱也。也作孩抱。《后汉书·李善传》:续(李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
总角指童年。总,聚束;角,小髻。《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东汉经学家)注:总角,收发结之。也作总丱(guàn)总发(fà)。《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丱,儿童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潘岳(西晋文学家)《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垂髫即小孩垂下来的头发,借指童年或儿童。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古时认为黄发是长寿的特征,因此指老人)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童古代一般称男子十五岁为成童。《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后汉书·李固传》: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但成童究竟指多大,古代说法不一。《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范宁(东晋经学家)注:成童,八岁以上。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用束发指成童的年龄。《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二、青少年:豆蔻、及笄、弱冠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此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及笄(jī)指女子十五岁,也称笄年。笄,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另外,《礼记·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因此,及笄也指女子已经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弱冠(guàn)弱,年少;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又《礼记·内则》:二十而冠,始学礼。《后汉书·胡广传》:终、贾扬声,亦在弱冠。终军(人名)年十八请缨(指投军报国),贾谊十八岁为博士,都未满二十岁。
三、青年、中年:而立、不惑、知命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而立不惑知命,分别指代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
而立立,本指站立、成立,这里是自立的意思,即在人生追求上开始获得自我,已经初步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不惑指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遇事能明辨不疑,有自己的主见,不被外物所迷惑。
知命上文中天命并不是上天的旨意和命令及自然的`禀赋的意思,而是指人生应当履行的道义和职责,也即人生的价值。知天命,也就是说人到中年,已经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四、老年:花甲、耳顺、耆艾、古稀、耄耋、期颐
花甲指六十花甲子。在干支纪年法中,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错综参互,构成六十甲子,所以称为花甲。计有功(南宋文学家)《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挼(nuó,揉搓)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后世即称年满六十为花甲。
耳顺即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郑玄语)也就是对外界五花八门、相反相异的现象、言论,不迷惑,不动摇,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明白其旨趣、根源及产生的必然性,从而听之泰然。因为六十而耳顺,所以,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耆艾古代称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荀子》:耆艾而信,可以为师。也泛指老年。
古稀七十岁的代称。出自杜甫《曲江》诗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mào﹒dié)耄,指八九十岁的年龄。《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加劳,赐一级,无下拜。杜预(西晋名将、学者)注:七十曰耋。耄耋,指高龄、高寿,如耄耋之年,寿登耄耋等。
期(jī)颐代指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意思是说,人活到百岁,饮食起居都需要别人照顾抚养了。
【拓展知识】
古代年龄的代称礼仪
古时候,人们总是以人的头发长短、发式及头发的颜色变化来称代人的年龄,例如:
总角:婴幼儿时代。古人不剃头。他们视毛发为父母精血所成,不能任意丢弃。因此,古时候的儿童不分男女,都把头发扎成抓髻,像两个羊角一样。如今不同了,但还有些小姑娘喜欢扎羊角辫子,又叫“翘翘辫”。
垂髫:少年时代。从婴幼儿到少年时代,人长高了,头发也长长了。把儿童与少年的长发扎成一束下垂的式样,称作“垂髫”。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 岁左右的少年,这时用发带把头发束扎起来。
及笄:又称“待年”。指女孩长到15 岁时,可以待嫁了。这时女子一般把头发用簪子盘于头顶。(笄:即簪子)。
弱冠:20 岁左右的男子,古代20
岁的男子要行“冠礼”。自此之后外出要戴帽子或系头巾。因为才行冠礼,表示刚刚成年,但还不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即而立之年,指30 岁,此说出自《论语·为政》中的“三十而立”。指人到了30 岁时应立身处世了。
不惑:即不惑之年,指40 岁。此说应见于《论语—为政》中的“四十不惑”。指人到了40
岁时各方面都有经验,性格稳定,办事精明能干,不易受外界的干扰了。
半百:即50 岁,百岁的一半。又称“知命之年”。因活到50 岁的人命运大致定局了,该认命知命了。
花甲:60 年为一甲子,且人到60 岁时头发也变得花白了。故称60 岁的老人为花甲老人。
古稀:即70 岁。取自杜甫《曲江》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那种劳动生活环境条件下有人活到70岁或以上者,实属少见。
耄耋:即指80,90 岁。《说文》里载有:“年八十曰耄”。“年九十曰耋”。
期颐:指一百岁。“期”指一个完整的时间单位。“颐”即颐养天年的意思。
皓首:指头上的头发全白了。用其特征来泛指“老年人”群体。
黄发:乏指高寿老人。有特别寿长的老人,白发有返黄复青的现象。
陶渊明在《桃花渊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的词句,词中的“黄发”、“垂髫”分别是指老人与小孩子。
1、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吴融《华清宫》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4、江天暝色伤心目。冻鹊争投林下竹。四垂云幕一襟寒,片片飞花轻镂玉。——曾觌《玉楼春》
5、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其一》
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其三》
7、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张孜《雪诗》
8、岁嘉*,初旬日四,雪中归自崇唐。山林湖海,一气接苍茫。踏尽玉龙千丈,更一望龙尾天长。须臾上,高峰四顾,迤逦过前冈。——程必《满庭芳》
9、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10、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1、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罗隐《雪》
12、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1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14、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白居易《风雪中作》
15、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16、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
1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18、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霭空迷昼景,临宇借寒光。——李景《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19、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黄庚《雪》
20、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乐》
21、忽然太行雪,昨夜飞入来。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孟郊《雪》
古诗文中的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
正面衬托的古诗
运用正面衬托的古诗
古诗正面衬托的例子
运用正面衬托手法的古诗句
古诗文中有衬托的语句吗
声衬托静的古诗文
古诗文衬托手法的作用
古诗中的衬托
衬托的句子
衬托的诗句
衬托类的古诗
古诗衬托的定义
衬托风景的古诗
运用了侧面是衬托的手法的古诗
古诗中衬托的定义
古诗中衬托的例子
衬托品格的古诗
衬托月亮的古诗
运用衬托的诗句
用衬托手法的古诗
环境衬托的古诗
以动来衬托静的古诗
古诗衬托的句子
用环境衬托自己心情的古诗文
古诗文鉴赏衬托的答题模板
用水衬托古诗中的月亮
关于衬托的句子
用雨衬托悲伤的古诗
衬托的句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