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蝉的古诗晚上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蝉的古诗晚上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蝉的古诗晚上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蝉的古诗晚上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蝉的古诗
导语:蝉的一生要花许多时间,每一只蝉至少需要7到15年、甚至20年的幼虫时间,才会从土壤中破土而出爬出地面羽化成蝉,这就是蝉的魅力,厚积薄发只为一瞬间的精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蝉的古诗,欢迎大家参考!
一、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二、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物咏怀的典型。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三、骆宾王《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的方法,把这份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爱之忱。白头吟三字于此起了双关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一层。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
【拓展】关于蝉的诗句
1、门柳不野生,突然闻到早期蝉的味道。游客没有固定的地方,入耳更要先做。《早蝉》
2,络腮胡子像羽毛一样。轻微的富户把娇惯照得很低。用盲肠看花,贴在蜜蜂上,贴棉花。春天还没来。妍闲的玉珠。东风黄昏。《垂丝钓》
3、蝉音和陶瑞坠,‘忧虑结束。病感离家远,贫地知处难。《与友人会》
4,6月初7日,江斗蝉开始哭了。石南心叶上黄昏响两三次。催一催,络腮胡子衰退,再迁回故乡。西风还没起来,秋史先秋生。《早蝉》
5,下一场雨,山林疏于蓝光。不要侵犯太阳,在他乡听着。《闻蝉》
6、喝露水的身体他干净,阴云更长。倾斜数千万棵树,无处可逃。《画蝉》
7、火灾云初期灭绝,黎明角欲微清。古国行千里,新蝉突然发出几声。《闻蝉》
8、楚方苦烈,柱子历史独文蝉。晴天黄昏河,一片惊风前。《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9、齐女屏幕幕幕幕旧容量损失,有钟面冠方向。翅膀晚些时候转动鬓角寻找方向,声音把秋莎引向远方的风。旅馆听的时候小胡子很白,守卫楼听到树叶有多红。《新蝉》
10、夕阳早蝉急,客心更愁。枕一次枕头,梦里是故乡秋天。《闻早蝉》
11、风蝉鸣一夜,和树叶一起发出鸟鸣。家乡客人都回去,物价一个人走。《风蝉》
12、清心自饮露水,悲恸乍吟。没有上花冠那边,先被叶子吓到了。《咏蝉》
13、蜘蛛般的蝉、雪、龟脚,没有正面对着人们。现在夹在宴会上,像江湖一样乱走。(孔子,论语,官衔)《咏蟹》
14、蝉秋夜打扰人语言,客人儿子惊险话也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读到新的绿树,也不知道有一天会有赤金规。如果见面的话。
15、今天蝉突然哭了,搬到爱情里去了。感谢一年,就能感受到满满的感觉。《新蝉》
16、莲花香气清澈的露水秋季,柳树运动好丰生。未月初三夜,新蝉的第一声。乍一听,愁北客,静听东京。我有大林家,蝉不要再响了。《六月三日夜闻蝉》
17、抑郁症旅舍客人害怕,间歇性僧侣房间安静晴朗。问他蝉的声音怎么样,他发出了两个别人的故事一样的声音。《秋蝉声》
18、含有山英玉溪柳树、翡翠隐藏蝉。眉形张烨,刮风前乱哭。《赋得弱柳鸣秋蝉》
19、高蝉赵锡权,风景凉爽。因为木叶越来越惊动太阳,金字触危。窗户梦,稍微中断了更凄凉的水的意义。芬芳的竹笋清风,莲花眼泪小璐。《闻蝉》
20、蝉发出声音时,相思花带两种。只是要催我老了,同时还要派遣军队知识。《闻新蝉赠刘八》
21、新蝉突然发出最高的树枝,无意中听到无限的时候。正好朋友来道别,一心分享着两种悲伤。《闻蝉感怀》
22、蝉鸣之间的视唱、声音和之间的河运。百日必短,秋之意已满。《听早蝉歌》
23、微音频断断续续,听和听也很难。好像要换个地方,但不听坦然。《听新蝉寄张昼》
24、月亮先照山,风生动水。像早期的蝉鸣一样,先进入闲人的耳朵。倾听忧愁之心,了结之心,再倾听之心。听新蝉鸣,先听魂差不多。《早蝉》
25、新蝉哭了一夜,隔着小溪洗澡。斗牛仍然相互混杂,故人闻不到气味。《闻新蝉寄桂雍》
26、早期蝉孤抱芳香相思叶,噪音咸阳意大利秋季。另外,有些声音催我老,我可以听到两只耳朵害怕阴休。比哈杰无苦云应为青山银白斗。《早蝉》
27、第一次等待,是万木西风。以便利异乡客,领先于税收宣传。《闻蝉》
28、这充满了高难度,白白的仇恨手续费声。再来五个稀疏的欲望休息,树蓝色的无情。瘦欢梗还是粉丝,故乡吴*。烦人的君最相警,我也打扫家庭。《蝉》
29、娇惯地说。就像个心女。三层琴音一缕拖在绿荫深处。《清*乐(咏蝉)》
1、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2、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沙。——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3、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韦庄《谒金门·春漏促》
7、忆从前,一点东风,风隔着垂帘,眉儿愁苦。——柳如是《金明池》
8、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9、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0、总是向人深处,当时枉道无情。——陆游《朝中措·代谭德称作》
11、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12、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纳兰性德《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13、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
1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15、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李觏《思乡》
16、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17、东风又送酴釄信,早吹得、愁成潘鬓。——锺过《步蟾宫·东风又送酴釄信》
18、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19、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
20、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21、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22、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2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4、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25、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施肩吾《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26、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石孝友《卜算子·见也如何暮》
27、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28、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29、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30、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31、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32、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纳兰性德《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33、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34、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35、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
36、梦魂常向故乡驰,始信人间苦别离。——鲁迅《别诸弟三首·辛丑二月并跋》
37、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3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9、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杜甫《暮归》
40、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41、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42、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43、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44、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45、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刘辰翁《山花子·此处情怀欲问天》
烈阳炽盛,暑气渐浓,枝叶繁茂,绿荫葱葱,蝉鸣声渐起,夏意正当时。蝉鸣声声,宣示着夏的活力和热情。自古以来,蝉就被骚人墨客们所歌颂。蝉声中即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高洁远大的人生抱负,也有王维 “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的诗意生活。
且听蝉吟,十首听蝉的古诗词,在夏日那一声声蝉鸣,别有一番韵味!
听蝉
唐-赵嘏
噪蝉声乱日初曛,弦管楼中永不闻。
独奈愁人数茎发,故园秋隔五湖云。
闻蝉
唐-刘昭禹
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
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
孤馆宿漳浦,扁舟离洞庭。
年年当此际,那免鬓凋零。
听蝉寄朐山孙明府
五代-李中
忽听新蝉发,客情其奈何。
西风起槐柳,故国阻烟波。
垄笛悲犹少,巴猿恨未多。
不知陶靖节,还动此心么。
听蝉
宋-孔武仲
畏日流金不断声,松风涧水助泠泠。
我来萧散无余事,得倚篮舆细细听。
听蝉八绝句
宋-杨万里
一壳空空纸样轻,风前却有许多声。
叫来叫去浑无事,叫到诗人白发生。
听蝉
清-蕴秀
小亭斜坐*花栏,碧树清阴宿雨乾。
听罢蝉声风曳去,绿波深处夕阳残。
听禅
清-胤禛
幽斋人迹少,禅翼响疏林。
大火方流序,微凉早托音。
乍听分远*,欲觅隐高深。
旦夕轩亭外,清机伴我吟。
忆旧游-柳谷听蝉
清-袁绶
恁阴阴翠柳,密罩溪廊,秀映山眉。
筛碎斜阳影,袅新蝉三两,露咽风嘶。
为谁暗传秋信,曳响过深枝。
听嘒嘒哀音,惊回午梦,瘦怯绡衣。
幽思。动人处,爱抱叶身轻,凉入琴丝。
抚罢清商怨,把一襟馀恨,分付新词。
噪晚和谁吟啸,仙蜕怅栖迟。
记玉手挼挲,无弦有韵空自知。
松蝉亭
*现代-缪祉保
高树依依傍小亭,长冈曲径草青青。
庭前细听蝉声唱,回首江山入画屏。
闺中杂咏
盛夏时节,窗外的蝉叫声不绝于耳。蝉已成为夏天的标志,蝉鸣总能给人带来野趣、宁静和凉意,那抑扬顿挫的蝉鸣声,往往会使人追忆起儿时的情景。而在古诗词中,蝉是常见的意象之一。因其栖高饮露的生活*性,故诗人常以蝉自喻,来表现品格的高洁。
蝉在中国诗人的笔下,变成了林中非凡不屈的孤独者。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一起来欣赏15首描写蝉的古诗词,让人感受别样韵味。
咏蝉(一作客中闻早蝉)
唐-于武陵
江头一声起,芳岁已难留。
听此高林上,遥知故国秋。
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
不是新蝉苦,年年自有愁。
始闻蝉,有怀白宾客,去岁白有闻蝉见寄诗
唐-刘禹锡
蝉韵极清切,始闻何处悲。
人含不*意,景值欲秋时。
此岁方晼晚,谁家无别离。
君言催我老,已是去年诗。
蝉
唐-薛涛
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蝉
唐-许浑
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
朱门大有长吟处,刚傍愁人又送愁。
蝉
唐-徐夤
寒鸣宁与众虫同,翼鬓緌冠岂道穷。
壳蜕已从今日化,声愁何似去年中。
朝催篱菊花开露,暮促庭槐叶坠风。
从此最能惊赋客,计居何处转飞蓬。
蝉
唐-雍陶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蝉二首
唐-子兰
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
蝉
宋-李刘
露满枯肠蜕顿轻,山林那有不*鸣。
薰弦寂寞无人续,故揖清风作颂声。
蝉
宋-梅尧臣
柳上一声蝉,沙头千里船。
行经朝雨後,思乱暑风前。
物趣时时改,人情忽忽迁。
感新犹感旧,更复几多年。
蝉
宋-宋无
高柳夕阳收,繁弘秦未休。
数声风露饱,一声古今愁。
有关蝉的诗
1.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唐•卢殷(《晚蝉》)
2.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与友人会》
3.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风蝉》
4.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画蝉》
5.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早蝉》
6.鬓蝉似羽。轻纨低映娇妩。凭阑看花,仰蜂粘絮。春未许。宝筝闲玉柱。东风暮。——《垂丝钓》
7.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六月三日夜闻蝉》
8.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悲相伤。——唐•元稹《送卢诗》
9.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早蝉》
10.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听早蝉歌》
11.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晚蝉》
12.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闻新蝉寄桂雍》
13.娇声娇语。恰似深闺女。三叠琴心音一缕。趓在绿阴深处。《清*乐(咏蝉)》
14.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稍断当窗梦,更凄临水意。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闻蝉》
15.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闻蝉》
16.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间早鸣秋树。薄翦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有关蝉的诗句有关蝉的诗句。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齐天乐(蝉)》
17.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稍断当窗梦,更凄临水意。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闻蝉》
18.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六月三日夜闻蝉》
19.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唐•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20.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早蝉》
21.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闻蝉感怀》
22.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闻新蝉寄桂雍》
23.鬓蝉似羽。轻纨低映娇妩。凭阑看花,仰蜂粘絮。春未许。宝筝闲玉柱。东风暮。——《垂丝钓》
24.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闻蝉》
25.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闻蝉》
26.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新蝉》
27.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28.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听早蝉歌》
29.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30.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唐•白居易《早蝉》
31.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唐•姚合(《闻蝉寄贾岛》)
32.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听早蝉歌》
33.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闻早蝉》
34.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秋蝉声》
35.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闻蝉感怀》
36.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唐•司空曙《新蝉》
37.鬓蝉似羽。轻纨低映娇妩。凭阑看花,仰蜂粘絮。春未许。宝筝闲玉柱。东风暮。《垂丝钓》
38.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与友人会》
39.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咏蝉》
40.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秋蝉声》
41.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咏蟹》
4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43.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形容晚上灯光的诗词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形容晚上灯光的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寄黄几复》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灞上秋居》
年代: 唐 作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蝶恋花 离情》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念奴娇·冬晴无雪》
年代: 宋 作者: 朱淑真
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
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
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
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
对景真愁绝。
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沟壑皆*,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
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
《夜雨》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洞仙歌·廉纤细雨》
年代: 宋 作者: 李元膺
廉纤细雨,殢东风如困。萦断千丝为谁恨。向楚宫一梦,千古悲凉,无处问。
愁到而今未尽。分明都是泪,泣柳沾花,常与骚人伴孤闷。
记当年,得意处,酒力方融,怯轻寒、玉炉香润。又岂识、情怀苦难禁,对点滴檐声,夜寒灯晕。
《减字浣溪沙/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贺铸
蝉
虞世南(唐)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代虞世南这首托物寓意小诗。
首句:
“缕”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缨。蝉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句表面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含比兴象征。“垂缕”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身分地位显贵却“饮清露”。
次句:
“流响出疏桐”写蝉声远传。 “流响”写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出”使蝉声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三四句: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以为是秋风所送,诗人却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致远。标榜:立身品格高洁,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呼应,表达出对人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
沈德潜说:“脉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
清施补华《蚬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诗种子:立意高,令诗超凡脱俗。
(郭锦生编品)
这两句诗出自初唐名臣虞世南的名作《蝉》。
赏析这首诗和李白的诗有点不同,因为诗仙大家都熟悉,直接讲背景、创作意图、文字结构、内容意境就可以。而对于这些名气稍小的,我们就先来聊聊诗人。
有些朋友可能对虞世南不是很熟悉,《蝉》可能学过,但是诗红人不红,远不如李白、杜甫、王维那么知名。这不是学诗者的问题,因为虞世南的成就重心本来就不在诗文,除了是隋唐名臣之外,我们总结他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他的名号也是在另外一个领域里称雄。
在书法界,如果我们不知道虞世南,那就是个笑话了。
初唐主要是楷书行世,最有名的当属欧阳询,我们*时称“颜体”、“欧体”,那是自成一家的体式。虞世南在书法史上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初唐书法有四大家: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世南,日本学界则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虞世南曾经拜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为师,深得王羲之书法真传。
虞世南原本是南朝的陈朝人,历隋入唐。他是浙江慈溪人,出身很高,曾求学于大学问家顾野王、徐凌,尽得真髓。这个徐凌,就是和庾信比肩的南朝文人,他们两个再加上各自的父亲,庾肩吾、徐擒共同形成了一种诗文风格,称作“徐庾体”,而这正是“宫体诗”的别称。我们又称作“齐梁宫体诗”,或者直呼“齐梁体”。
所以虞世南的老师是宫体诗大家,那么他的诗文是否继承了宫体诗“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特色呢?是有的,幸运的是他所在的时代发生了巨变,虞世南的个人经历导致了文风的变化。
他的仕途生涯是丰富的,早期在陈朝担任西阳王幕僚。陈朝灭亡后,他和哥哥虞世基一起进入隋朝京师长安,成为“北漂”,其实是灭国之臣。江都事变后,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虞世南跟随到聊城,随后宇文化及兵败被杀,他又被窦建德抓获。两年后,秦王李世民灭窦建德,虞世南进入秦王府,终于遇到了正主。他个子矮小,但是性格直爽敢言,就像魏征一样敢于直谏,加上文采飞扬,因此深受李世民器重。
李世民对虞世南是非常敬重的,以至于后来修建“凌烟阁”,入阁二十四位大功臣,虞世南是排上了号的。这是非常了不得的荣耀,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开国十大元帅之类的排名。
一生功名,混到凌烟阁,也算是再无高处可去了。
但是对于虞世南个人来说,未必就很爽。为什么呢?因为他老是被灭国。就算在新朝当官,新皇帝对他非常器重,而实际上虞世南在旧主不断灭亡的过程中是遭受了一次次心理打击的。这种感觉就在虞世南的诗文中若隐若现,虽然不能明言,但是整体的风格、气度可以感觉得出来。
我们具体来看这首《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看起来很像五绝,唐诗的味道已经出来了。因为当时虽然没有*仄的概念,但“永明体”已经开始按照四声对格律作出要求。所以诗的音律是清朗通顺的。
我们看内容。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緌,读ruí,因为这个字不常用,左边的绞丝旁没有简化,所以我们在写的时候还是要写原字。古代的官帽垂着两根带子,就叫緌,这里是指蝉头上的两根触须。“饮清露”,我们今天都知道蝉是通过嘴扎入树皮吸取树汁生存,但是古人不清楚,他们认为蝉就是靠饮露水活的。“流响”,就是蝉发出叫声。这两句就是写蝉的形态。
鸣蝉饮用清纯的露水,发出的叫声从稀疏的梧桐叶中传了出来,飘得很远。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藉,在这里念jiè,就是凭借的意思。声音传得远,并不是借助了秋风,而是因为我自己站得高。
我不需要借助别人,凭我自己的能力,就能让声名远播。这是一种独立的人格体现。
蝉这种昆虫,在大自然中来说是一种微弱的生命,一直并不为文人重视。而将蝉写出独立人格,就是从虞世南开始。后来的骆宾王、李商隐都曾经咏蝉,虽然味道各有不同,但是也算是在咏物诗中开出一个类别来。这就得益于虞世南写蝉,写出了一种不凭借他人力量,不巴结谁,全靠自身实力的高傲精神。
这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借物自旷,就是咏物诗的存在基础。看起来是在写蝉,实际上句句都是在写自己。这首诗在虞世南,就是写出了文人独立、清高的一面,而这种感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都没有。因为这是虞世南的生活经历、生活背景所决定的。
他有实力清高,他也想清高。
《在狱咏蝉》主要是抒发自己被冤枉下狱:“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一腔心思,无人可诉,诗意一发不可收拾,纵横而不低垂。正是这裂帛一问,将自我高洁表露无遗,也因此成为千古名句,为后世文人所喜爱和引用。
而李商隐的《蝉》则偏重于对个人仕途不顺,生活挫折郁闷情绪的抒发:“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本来就因为栖身高枝之上难以饱腹,即使悲鸣不断却无人同情。因为吃不饱而悲鸣,这里是诗人的自身生活的映射,因为志气高洁,不同流合污,导致生活艰难,多方求助却无人关照。
“咏蝉三绝”中,骆宾王、李商隐的书写角度、出发点不一样,所以也很难写出虞世南的“清高之气”。因为虞世南的身份不一样,他的清高之中透着一份自得,就是自视甚高。第四句提到秋风,实际上蝉到了秋天,基本上就没戏了,这也是秋蝉普遍带有悲伤、悲凉之气的原因。但是虞世南的诗一点都没有那种感觉,那是因为他过得不错,虽然三朝之臣,但是三朝的君主都是相当地厚待他。
他只是在心里隐隐有一丝丝寒凉。我们从这首小诗也很明显能感觉出来,“清露”、“疏桐”、“秋风”这些意象的联结,透露出虞世南心境的清冷。他虽然有才而自负,却因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在文字中自带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在几个朝代更替中,他屡次背离旧主,人生定位上可能自己把自己看作一个投降派,而受到的教育,让他无法完全抽离传统观点而释怀。被抓了两次,国家被灭了两次,都跟着胜利者继续当官,这对正统文人之骨来说,可以算作是耻辱。虽然在当时还没有很重的“臣为君死气节高”的概念,但总归是不让人愉快的。
我们读懂了虞世南这个人,就会发现这首小诗,不但清高,还有一丝无能为力的自旷在里面。
而这种意在言外、言在诗外的特性正是唐诗的未来。
虞世南的蝉,清高,自负,骨气,却透露出一丝冷清。
形容晚上灯光的诗词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形容晚上灯光的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寄黄几复》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灞上秋居》
年代: 唐 作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蝶恋花 离情》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念奴娇·冬晴无雪》
年代: 宋 作者: 朱淑真
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
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
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
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
对景真愁绝。
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沟壑皆*,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
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
《夜雨》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洞仙歌·廉纤细雨》
年代: 宋 作者: 李元膺
廉纤细雨,殢东风如困。萦断千丝为谁恨。向楚宫一梦,千古悲凉,无处问。
愁到而今未尽。分明都是泪,泣柳沾花,常与骚人伴孤闷。
记当年,得意处,酒力方融,怯轻寒、玉炉香润。又岂识、情怀苦难禁,对点滴檐声,夜寒灯晕。
《减字浣溪沙/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贺铸
关于蝉的古诗晚上
晚上静的古诗
晚上饿了的古诗
写晚上的古诗
晚上才到的古诗
晚上背的古诗
早上晚上的古诗
晚上带恨的古诗
晚上睡着的古诗
晚上的古诗图片
晚上写雨的古诗
晚上树的古诗
春晚上的古诗
晚上抄经的古诗
晚上困了的古诗
晚上的江上古诗
晚上的诗句
晚上诗句
晚上的乌镇的古诗
晚上很恐怖的古诗
晚上的月色古诗
晚上的夜色古诗
描述晚上的古诗
晚上拼搏的古诗
冬季晚上的古诗
晚上游湖的古诗
晚上的湖面古诗
晚上看星星的古诗
晚上的诗句古诗
晚上睡眠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