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海胆教案

关于绘画海胆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绘画海胆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绘画海胆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绘画海胆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绘画月饼教案

  • 教案
  •   活动目标:

      1、能回忆我吃过的月饼,在月饼上画出图案。

      2、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引起对中秋节活动的兴趣。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材料:水彩笔、范例、纸环境:幼儿在家尝过各种各样的月饼活动过程:

      1、回忆讲述:我吃过的月饼是什么样的?月饼上有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幼儿、老师一起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上画出图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按规律排列的

      3、幼儿练*,鼓励幼儿能大胆作画

      4、展示讲评:我画的月饼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传统节日的许多*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绘画春天来了教案

  • 教案,春天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欣赏和理解诗歌《春天来了》的基础上,用鲜艳的色彩描画春天。

      2、培养幼儿形象记忆和想象能力。

      3、引导幼儿注意画面整洁,合理布局。

      活动准备:

      油画棒人手一盒、画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寻找春天,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你们进行过春游活动吗?在外面你们看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呢?

      小结:教师结合孩子回答的内容进行小结。

      2、春天到了,你们喜欢春天吗?你觉得春天在哪里呢?春天来了都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诗歌《春天来了》感受春天来了都有哪些变化?

      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春天来了,小河的冰怎么了?柳树怎么了?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柳树发芽了,桃花盛开了,燕子飞来了,小草发芽了,春雨淅沥沥,春雷轰隆隆,到处都是生机勃勃景色,真美啊!

      二、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1、这就是美丽的春天?都有什么呢?

      小结:有很多的蝴蝶,有花儿开了,燕子飞来了,绿绿的小草,柳树发芽了,还有小朋友在快乐的玩耍,捕蝴蝶。

      2、春天真美啊,花儿开放了,小草儿也变绿了!你们想不想也和老师一起把美丽的春天画下来呢?

      三、交代绘画要求。

      1、你们都喜欢美丽的春天,那现在请小朋友把诗歌里的春天都画下来把!燕子的翅膀和尾巴是黑色的羽毛,涂色时孩子们需要注意。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小朋友捕蝴蝶的网可以先画竹竿然后画上三角形的网。

      2、要求幼儿根据春天的特征作画。鼓励幼儿大胆下笔,表现春天的特征。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绘画的位置、作画的布局,颜色。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

      2、鼓励幼儿把小朋友画大一点,构图丰富。

      五、总结评价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从整体上欣赏,分享共同创作后的'喜悦。

      请幼儿介绍的自己画的美丽春天?重点引导孩子们学会欣赏同伴的作品。

      六、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油画棒和画收起来。

      活动延伸:

      老师会把小朋友画的美丽的春天作品展示在墙群上,请小朋友离园、来园的时候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自己画的美丽的春天。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幼儿绘画教案

  • 教案
  •   1、美术欣赏教育目标。

      (1)学*欣赏感兴趣的绘画、工艺、雕塑、建筑等美术作品,并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具有初步发现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美的能力。

      (2)学*欣赏并感受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色调及其情感表现性,构图的对称、均衡、节奏与和谐美。了解作品的简单的背景知识,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形象和主题意义,知道美术作品如何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并学*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想像和情感。

      (3)欣赏并学*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评价同伴的美术作品。

      2、绘画教育目标。

      (1)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技法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体验创造的快乐。

      (2)学*完整地表现感受过的或想像中的物体的动态结构和简单情节。

      (3)注意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并初步学*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

      3、手工教育目标。

      (1)较熟练地使用和选择手工工具和材料,表现自己的意愿。

      (2)用多种点状材料拼贴物象,表现简单的情节。

      (3)用多种技法将纸折成物体的各个部分,组合成整体物象。

      (4)用目测的方法将纸等面状材料分块剪、折叠剪,来拼贴*面的物象或制作立体的物象。

      (5)学*用伸、拉的方法并配合其他泥工技法塑造结构较复杂的物象,表现主要特征和某些细节。

      (6)学*综合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技法,制作简单的教具、玩具、礼品、演出服装、道具等,布置环境,并注意装饰美。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儿童绘画教案3篇

  • 教案
  •   活动目标

      1.理解漫画作品内容,尝试运用语言和图画刨编故事结尾。

      2.通过漫画欣赏、初步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更加喜欢漫画这一艺术形式。

      3.养成细致观察和大胆想像的*惯。

      活动准备

      1.漫画书《父与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画作品、不加背景的图4一幅。

      2.供幼儿续编添画的作业纸每人一张、黑色水笔每人一根。

      3.布置一个漫画墙,上面贴有许多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单幅的、连环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满幻想的、讽刺褒贬的)。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漫画墙前面自由欣赏漫画。

      2.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漫画吗?为什么喜欢?(可根据幼儿回答归纳漫画的部分特点:幽默,夸张;文字很少,小朋友、外国人不识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简单,一目了然……)

      3.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次感知漫画的特点。

      介绍漫画书《父与子》及作者,为幼儿理解作品做铺垫。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漫画书。作者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卜劳恩很爱自己的儿子,常常把父子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画下来。

      介绍漫画作品名称《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图片1~3幅,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讲述参考

      第一幅: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还在唾梦中,爸爸和一个叔叔轻手轻脚地走进儿子的房间,要给儿子一个惊喜。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轻手轻脚”?还可以用什么词?

      第二幅:他们轻轻地把儿子抬上了汽车。

      第三幅:儿子睡得可真香,还没有醒。汽车开在马路上,马路上的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们。父亲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大家别吵醒儿子,指挥交通的警察也让大家保持安静。

      师:猜一猜,爸爸究竟要把儿子抬到哪儿呢?

      出示第四幅没有背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儿子的表情,想像、讲述。

      分组讨论:每组一名幼儿将自己小组讨论中最“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大家听。

      出示漫画原稿,感受漫画带来的惊喜与幽默。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

      课程目标:

      1,引导孩子们观察小动物,激发孩子对绘画的无比兴趣。

      2,学*用图案结合的方法,画出毛毛虫,提高孩子大胆的想象力。

      3,让孩子给毛毛虫的身体不同地方涂上颜色,增添孩子对颜色的应用能力。

      课程准备:

      1,事先准备好,关于毛毛虫的课件或几张毛毛虫的图片。

      2,课件中,要事先做好一步一步画毛毛虫的步骤。

      3,在课堂中,再重复一遍课件里画画的过程。更慢一些,画的时候,要尽量用语言来表达过程。课程过程:

      1,课件出现,老师开始以激动的口气问孩子,这是什么呀?引起孩子对课件的兴趣,并达到极好的互动。

      2,老师引导孩子观察毛毛虫,长长的身体,圆圆的脑袋,多条腿,以及全身长满了毛毛。

      3,课件播放完后,老师开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示范画毛毛虫的过程。

      4,画出一个圆头,然后画上五官,眼睛,鼻子,嘴巴和长长的触角。

      5,再画上毛毛虫的身子。依据个人的了解可以几个圈连在一起。

      6,给毛毛虫涂上颜色,可以不同的节涂不同的颜色,以美为最终目的。

      课程指导:

      有些孩子对毛毛虫的概念还不是那么明确,所以老师要给不会画的孩子耐心的指导。尤其是告诉孩子,毛毛虫的身体的结构,是几个圆圈连在一起的,孩子自然就会理解了。

      当孩子画完了,老师则可以建议孩子们展开想象力,给毛毛虫配上它生活的地方,包括小草,花等等。课程总结:

      通过画毛毛虫,不仅增加了孩子对绘画的兴趣,而且对颜色的认知也更明确了。孩子们观察和了解身边的动物和生活也更有范围了。而且绘画中,老师与小朋友的交流也十分重要,能促进老师与小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活动目标:

      1.学*树叶进行拼贴作画,并能适当添画,丰富画面。(认知)

      2.能根据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表现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能力)

      3.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情感)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收集各种树叶,幼儿已认识许多不同形状的树叶。

      2.胶棒、胶水、画纸、彩笔。

      3.树叶作品若干(PPT上)。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中班教案绘画3篇

  • 教案,中班
  •   活动目标:

      1、学*观察事物的外形特征,并根据其外形特征以绘画方式绘画事物。

      2、发挥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美术欣赏作品、水果、蔬菜、模型飞机、模型船、模型屋子、绘画用具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参观绘画乐园,欣赏绘画作品,引起幼儿绘画兴趣。

      二、出示水果、蔬菜、模型等物品,引导观察事物的外形特征。

      三、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绘画事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

      四、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内容。

      六、添画活动:请幼儿邀请一位教师共同添画丰富画面内容,看谁最能干。

      七、欣赏各种形式的绘画作品。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小班绘画教案10篇

  • 教案,小班
  •   重点:学*沿着虚线描画曲线。

      难点:用多种颜色进行描画。

      解决:示范引导法情景创设法

      目标:

      1、学*沿虚线画曲线,让幼儿初步掌握画曲线的方法,鼓励幼儿使用多种颜色作画;

      2、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走走、爬爬,感受活动的乐趣。

      准备:课件、森林场景图、幼儿作画垫板、油画棒

      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

      1、幼儿排好对一个跟一个随着音乐入场,就座

      2、观看森林里的东西,引导提问:森林里有什么?(大树、毛毛虫、油画棒、房子)

      二、结合课件,讲述故事

      1、观看课件,教师引导提问,并讲述故事《捉迷藏》

      2、毛毛虫觉得彩色的弯弯曲曲的小路特别好看,非常喜欢,于是又请来两位好朋友来帮它变小路。(引导幼儿再次观看沿虚线画曲线的方法)

      三、幼儿作画

      1、我们都来变小路,再把小路送给毛毛虫做礼物。

      2、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及时表扬能干幼儿,鼓励他们使用多种颜色作画。

      四、走小路

      这里有一条小路是通向毛毛虫家的,让我们带上礼物去送给毛毛虫吧。(幼儿随音乐走弯弯曲曲的小路)

      课程目标:

      1,引导孩子们观察小动物,激发孩子对绘画的无比兴趣。

      2,学*用图案结合的方法,画出毛毛虫,提高孩子大胆的想象力。

      3,让孩子给毛毛虫的身体不同地方涂上颜色,增添孩子对颜色的应用能力。

      课程准备:

      1,事先准备好,关于毛毛虫的课件或几张毛毛虫的图片。

      2,课件中,要事先做好一步一步画毛毛虫的步骤。

      3,在课堂中,再重复一遍课件里画画的过程。更慢一些,画的时候,要尽量用语言来表达过程。

      课程过程:

      1,课件出现,老师开始以激动的口气问孩子,这是什么呀?引起孩子对课件的兴趣,并达到极好的互动。

      2,老师引导孩子观察毛毛虫,长长的身体,圆圆的脑袋,多条腿,以及全身长满了毛毛。

      3,课件播放完后,老师开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示范画毛毛虫的过程。

      4,画出一个圆头,然后画上五官,眼睛,鼻子,嘴巴和长长的触角。

      5,再画上毛毛虫的身子。依据个人的了解可以几个圈连在一起。

      6,给毛毛虫涂上颜色,可以不同的节涂不同的颜色,以美为最终目的。

      课程指导:

      有些孩子对毛毛虫的概念还不是那么明确,所以老师要给不会画的孩子耐心的指导。尤其是告诉孩子,毛毛虫的身体的结构,是几个圆圈连在一起的,孩子自然就会理解了。

      当孩子画完了,老师则可以建议孩子们展开想象力,给毛毛虫配上它生活的地方,包括小草,花等等。课程总结:

      通过画毛毛虫,不仅增加了孩子对绘画的兴趣,而且对颜色的认知也更明确了。孩子们观察和了解身边的动物和生活也更有范围了。而且绘画中,老师与小朋友的交流也十分重要,能促进老师与小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活动目标:

      1.学*树叶进行拼贴作画,并能适当添画,丰富画面。(认知)

      2.能根据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表现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能力)

      3.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情感)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收集各种树叶,幼儿已认识许多不同形状的树叶。

      2.胶棒、胶水、画纸、彩笔。

      3.树叶作品若干(PPT上)。

      活动过程:(PPT上不呈现)

      一、欣赏教师拼贴树叶,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天)。”

      “那你们在秋天都有什么感受呀?有没有什么发现呢?(引导到落叶)。”“小朋友还记得上一次的户外活动我们一起收集了什么吗?(落叶。)”“对了,我们一起收集了很多的树叶,老师今天把这些树叶带来了。这些树叶一样吗?(不一样),都有哪不一样呀?(形状、颜色。)你们觉得这些树叶怎么样?有什么用途呢?”

      “小朋友们真细心呀,发现了这么多的不一样。接下来呀,老师要用这些漂亮的树叶来变个魔法,小朋友们注意看啦!”

    [阅读全文]...

2022-05-15 12:40:53
  • 小班清明绘画教案3篇

  • 教案,清明,小班
  •   一、设计意图

      在一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二、活动目标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三、活动准备

      清明上河图复制品、有关清明照片

      四、活动过程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代就有了。*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闹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

      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教学反思:

      小班的孩子在进行看图讲述时,*惯看图片的局部而很少去看整体,特别是图片所要表达的整体深层意义。

      在进行活动《清明节》时,我就关注到孩子的这个特点,引导孩子学*看图片,孩子们首先看到的是图片最明显的部分,图片中心的牛以及牧童老人,于是我就让孩子们说这个小朋友在牛背上干什么?注意观察这个小朋友的表情动作,发生什么事情呢?和老爷爷说什么呢?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是做注意的动作呢?把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就能马上明白,原来骑在牛背上的孩子给那位老爷爷指路呢。然后引导孩子和我一起朗读《清明》。并再次观看扫墓的图片,提问孩子们图上有什么?人们在干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呢?孩子很快回答,图上的人们在跪拜,但是孩子们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去跪拜?结合图片我给他们讲解举例人们是在特殊的纪念日子用鲜花表示自己对故人的怀念,我们国家把这样的日子叫做清明节。并讲述清明节的由来,引导孩子知道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节。

      引导孩子继续看左右下角的小幅图片,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哪些运动和饮食*俗?孩子们踊跃回答,有荡秋千,爬上,去动物园,放风筝等等吃鸡蛋呀。与小朋友们继续对话,家人怎么怀念故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一起欣赏古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个活动孩子参与的很活跃,我也快乐的参与孩子们的描述。看图讲述就是要孩子学会关注整体,同时也要结合其他的图片去发现图画背后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和孩子谈话上

      应该注意让孩子们听懂,能够很快理解接受,而且要注意孩子的注意力的吸引,让孩子想参与主动交谈会正确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引导孩子完成相应的`活动目标。

      在绘本活动中,要注意图片在相应时间针对活动的重点,细致的准备展示及讲解。在活动重点的把握上,我还需要多思考,认真思考后的重点进行每个环节上的把握,努力达成绘本活动的最终目标。

      教案前言:

      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去革命烈士陵园扫墓,悼念我们那些未曾谋面的英雄前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没有他们的珍贵付出,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重大意义,让孩子们记住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教案目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教案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教案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2、现在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

      (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好不好?

    [阅读全文]...

2022-03-10 12:53:04
  • 大班绘画教案10篇

  •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进一步感受上海旅游界的气氛。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收集旅游节花车巡游的资料、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讨论:

      1、旅游节的花车巡游时的花车是怎样的?

      2、与我们*时看见的车辆有什么不同?

      二、我们来做个花车设计师,设计一辆美丽的花车。

      三、讨论:可以设计怎样的花车?

      四、幼儿设计草图

      1、提示幼儿花车的设计不一定像我们*时见到的车辆。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设计不同的花车。

      五、讲评

      我们是小小设计师:介绍自己设计的“花车”。

      剪纸活动:花儿朵朵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感受累加剪纸的特点,并初步尝试用这一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2.能运用折剪、画轮廓的方法进行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材料。

      准备:

      1.各色蜡光纸,糨糊,剪刀,托盘,抹布,铅笔等。

      2.累加组合剪纸作品一幅(见图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纹可以分离并移动。

      3.背景音乐,“三只蝴蝶”背景图(图上有幼儿画的若干花朵)。

      4.欣赏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丰富有关经验。

      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萌发活动兴趣。

      师:我们听过剪花娘子库淑兰奶奶的故事,也欣赏过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还记得是什么作品吗?库淑兰奶奶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幼:梅香骑马。

      幼:用的是累加剪纸的方法。

      2.欣赏剪纸作品《蝴蝶飞》,感知累加组合剪纸的特点。

      (1)初步整体欣赏作品。

      师:这些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幼:大小不一样,飞的方向不一样。

      幼: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师:在这么多美丽的蝴蝶中,你最喜欢哪一只?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欢红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锯齿形花纹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还有波浪形、圆形和水滴形的花纹。

      师: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锯齿形,中间有许多圆形,像小太阳一样。

      (2)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师:像小太阳一样的花纹有几层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将黑色蝴蝶上的太阳形花纹一层层地分离,便于幼儿观察。)

      师:原来四层图形从下到上,一层比一层小,而且它们的颜色也不同。

      现在我要把它们贴回去,该先贴哪一个呢?

      幼:桃红色的最大,要贴在最底下,再贴绿色的、小一点的……最小的要贴在最上面。

      师:贴好后的花纹和原来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

      幼:圆形都贴到一边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纹有点像。

      师:看来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阅读全文]...

2021-12-11 02:17:39
  • 中班绘画教案10篇

  • 教案,中班
  •   教学目标:

      1、关注人物面部的颜色和形状,体会人物面部的一个千变万化。

      2、尝试用绘画、剪贴等方式大胆改变大师的作品,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教学准备:

      米罗的人物画若干、展板、实物图片(正反面)、蜡笔、人物脸型

      教学过程:

      (一)介绍大师米罗,欣赏米罗的画,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这是米罗,是个了不起的画家,你们认识吗?你们想不想看他的画?

      师:猜猜画家画的是什么图?

      师:觉得这些小朋友画得怎么样?觉得很好玩?哪里好玩?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像的脸、手等部位,感受米罗画的夸张和有趣。

      (二)出示不同造型的实物图片和反面的各种脸,感受变化的乐趣。

      师:如果李老师也带来各种可爱的脸,你能把它变成好玩的脸蛋吗?

      出示苹果、树叶、方片面包等,对照实物图片请幼儿说说自己是什么样的脸型?

      师:它们能不能变成可爱的小脸蛋呢?

      翻转实物图片,展示装饰好的脸蛋。

      师:你喜欢哪个脸蛋?为什么?学一学表情。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着重观察颜色和五官的形状、大小等。

      (三)操作

      师:今天李老师带来了很多可爱的脸,待会选自己喜欢的可爱的脸,在脸上画上各种各样的眼睛鼻子嘴巴。这里还有报纸,可以扭一扭啊,做成头发,待会做好以后可以放在相应的画像上。这样画家爷爷的画和我们的画变成同一张了。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讲评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引导幼儿初步学*水粉*涂的技能,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自然角内提供小蝌蚪工幼儿观察,

      2、黑色、淡兰色水粉颜料、油画笔、抹布、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春天来了,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小朋友我们来用颜料画一条小河吧!

      2、幼儿用水粉*涂练*。

      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的画,在没有荷叶、水草、蝌蚪的空白处画上淡兰色的河水。提醒幼儿蘸了颜料的毛笔要舔一舔,按一个方向*涂,从纸的左端涂到右端,要涂满整张纸。(只能涂空白处)

      3、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出示自然角的蝌蚪:蓝蓝的小河水把许多小蝌蚪吸引来了,它们是什么颜色的?长得什么样子?它们在水中是怎么游泳的?引导幼儿说出小蝌蚪有圆圆的身体和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里向各个方向游动。

      4、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用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轻轻提起向后一拉,一只小蝌蚪就画成了。

      5、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幼儿注意点画的方法,画出朝不同方向的小蝌蚪,鼓励幼儿大胆细心的操作。

      6、评价和欣赏幼儿作品。

      教育幼儿要爱护小蝌蚪。

      目的要求: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出示范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准备:

      范图、油画棒、桌巾、勾线笔

    [阅读全文]...

2021-12-15 22: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