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上天》大班教案

关于《火箭上天》大班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火箭上天》大班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火箭上天》大班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火箭上天》大班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火箭上天》大班教案10篇

  • 教案,大班
  •   设计思路:

      新的《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兴趣。我设计的这个小火箭的科学活动就重在于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火箭上天,让幼儿通过亲身活动,在获得大量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及操作活动基础上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大气压强的作用,积极思考动脑,自主的加以归纳、概括,最终得以真正理解与掌握。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

      2、尝试探索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关系。

      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教学准备:

      1、幼儿经验基础——对空气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准备:小火箭及*人手一个;记录表水彩笔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让幼儿自由尝试火箭上天的方法。

      2、集体讨论你用什么方法让火箭上天的?

      你最喜欢哪一个方法?

      3、幼儿再次探索、游戏。

      二、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能飞起来?

      2、把瓶盖盖起来现在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三、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

      1、请两位幼儿比一比,谁的火箭飞得高。

      启发提问:为什么一样的火箭,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呢?

      2、请幼儿操作,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力气大小之间的关系,填写好记录表。

      3、小结:拍瓶子力气用得大,火箭飞得高;力气小,火箭也就飞得低。

      活动反思:

      此次健康活动以报纸球当作火箭,比较安全,利用现成的教玩具开展投掷训练,活动准备比较简单。活动中我以第一个基本环节作为重点环节,对于基本动作加以练*,在练*中发现,幼儿脚的站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容易搞错,导致火箭发射很*,在活动中,我安排用绳子划分了三个等级,投过第一个算成功,投过第三根绳子,就是非常棒,在第一次练*中,班级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没能成功,后来对动作又加以纠正练*,在第二次练*中,绝大多数孩子都获得了成功,这种阶梯式的练*,让幼儿非常有挑战感和成就感,在最后的游戏环节中,幼儿都能以扔过第三根绳子为荣,投准练*在此活动中是难点,幼儿在练*过程中,效果不太好,以后可加强这方面的练*,此次活动由于时间关系,所以我在游戏环节就安排了火箭发射和火箭进入轨道两个环节。但在整个活动环节中,我运用了简单的口令,如准备,发射,发生成功,进入轨道等,语言简炼,富有节奏,幼儿活动兴趣高涨,活动效果良好。

      活动目标:

      1.利用空气推动的力量,探索“小火箭”飞起来的方法。

      2.通过操作、记录、比较,了解“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力度的关系。

      3.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过有关火箭飞上天的相关知识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高度参照梯5个;小火箭玩具若干个;大记录表1份;小记录表和笔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观看火箭升天场面,调动知识经验。

      师生一起观看“神州九号”升天的动人场面,认真观察神九的外形特点和发射方法。

      提问:你们知道“火箭有几个部分组成吗? 哪两个部分?

      二、探索火箭升天原理 ,动手探索操作。

      1.观赏玩具,了解制作“火箭”的材料。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玩具火箭。

      提问:它是什么材料做成的?雪碧瓶像火箭的哪个部分?纸帽子又像什么呢?

      小结:原来,玩具火箭是有雪碧瓶和纸帽子做成的,它们分别代表火箭的*和火箭头。

      2.自主操作,探索“火箭”飞起来的方法。

      师:玩具火箭有个愿望,它也想飞起来,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提问 :想一想怎样才能让玩具火箭飞起来呢?(幼儿自由猜想)玩一玩,想办法让火箭飞起来。

      交流玩法。

      3.交流讨论,归纳“火箭”飞起来的原理。

      师:你们认为谁的方法好?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小火箭”会飞上天?(引发讨论)通过演示,感知空气的存在。

      进一步利用空气推动的力量探索“小火箭”飞起来的方法(自由探索)集中交流(了解方法的多样性)

    [阅读全文]...

2022-07-26 17:00:44
  • 《火箭上天》大班教案10篇

  • 教案,大班
  •   设计思路:

      新的《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兴趣。我设计的这个小火箭的科学活动就重在于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火箭上天,让幼儿通过亲身活动,在获得大量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及操作活动基础上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大气压强的作用,积极思考动脑,自主的加以归纳、概括,最终得以真正理解与掌握。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

      2、尝试探索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关系。

      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教学准备:

      1、幼儿经验基础——对空气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准备:小火箭及*人手一个;记录表水彩笔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让幼儿自由尝试火箭上天的方法。

      2、集体讨论你用什么方法让火箭上天的?

      你最喜欢哪一个方法?

      3、幼儿再次探索、游戏。

      二、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能飞起来?

      2、把瓶盖盖起来现在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三、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

      1、请两位幼儿比一比,谁的火箭飞得高。

      启发提问:为什么一样的火箭,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呢?

      2、请幼儿操作,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力气大小之间的关系,填写好记录表。

      3、小结:拍瓶子力气用得大,火箭飞得高;力气小,火箭也就飞得低。

      活动反思:

      此次健康活动以报纸球当作火箭,比较安全,利用现成的教玩具开展投掷训练,活动准备比较简单。活动中我以第一个基本环节作为重点环节,对于基本动作加以练*,在练*中发现,幼儿脚的站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容易搞错,导致火箭发射很*,在活动中,我安排用绳子划分了三个等级,投过第一个算成功,投过第三根绳子,就是非常棒,在第一次练*中,班级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没能成功,后来对动作又加以纠正练*,在第二次练*中,绝大多数孩子都获得了成功,这种阶梯式的练*,让幼儿非常有挑战感和成就感,在最后的游戏环节中,幼儿都能以扔过第三根绳子为荣,投准练*在此活动中是难点,幼儿在练*过程中,效果不太好,以后可加强这方面的练*,此次活动由于时间关系,所以我在游戏环节就安排了火箭发射和火箭进入轨道两个环节。但在整个活动环节中,我运用了简单的口令,如准备,发射,发生成功,进入轨道等,语言简炼,富有节奏,幼儿活动兴趣高涨,活动效果良好。

      设计意图我国的系列运载火箭上天和神州十一号的成功发射举世瞩目,展示出科技的力量和科学的无穷奥秘。为了给幼儿从小埋下一颗爱科学、好探究的种子,我借此设计了本节活动。火箭怎么上天,这是一个很熟悉却又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们和孩子们开展了本次科学教育教学活动。活动通过观看视频——探究实验——体验成功——活动延伸——情感升华五个环节展开。充分让幼儿自主操作探究,在科学中探索,在操作中理解,在发现中学*。这既是科学领域目标中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教育策略,又体现了新《纲要》精神——“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即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幼儿“做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探究发现能使火箭升空的方法。

      2、探索挤压瓶子力的大小、瓶子的大小和火箭升空的高低之间的关系。

      3、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体验火箭升空的神奇和成就感。

      重点难点

      1、重点:在操作中发现挤压拍打瓶子能使火箭升空。

      2、难点:探索挤压瓶子的方式、力的大小等和火箭升空的高低有关。

      活动准备小瓶子、大瓶子、发射台、自制火箭、气球、火箭发射视频、火箭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尝试让火箭动起来。

      1、观看视频《神州十一号升空》,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见过火箭发射吗?那老师带你们去我国神舟十一号发射现场去看看吧!跟老师一起来倒计时:10、9、8、7、、……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直冲上天,把神州十一号飞船成功送上太空。你们想不想也来发射火箭?

      2、教师出示自制纸工小火箭,幼儿自由探索。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小火箭,试一试怎么样让小火箭动起来?

      3、请个别幼儿示范。

      师: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些方法能让火箭动起来?

      小结:原来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能够产生气流,气流能让火箭动起来。

      4、提高难度,继续尝试。

      师:如果不用手接触火箭,谁有办法让火箭飞起来?

      请个别幼儿示范不用手怎么让火箭动起来。

      二、探索瓶子让火箭飞起来的方法。

      师:现在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火箭和*(瓶子),将火箭放在*上,怎么让火箭向上飞?

    [阅读全文]...

2022-07-05 14:00:40
  • 《火箭上天》大班教案10篇

  • 教案,大班
  •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箭的基本结构,探索圆柱体箭体与圆锥体火箭头接口的大小关系。

      2、感知火箭升空的原因,能大胆尝试并分析火箭升高的各种因素。

      3、尝试用多种材料自制火箭,发展幼儿的动手及想象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

      4、积极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孩子对火箭的兴趣及初步的了解。

      2、火箭模型,幼儿收集的各种瓶子、卡纸、铅画纸、蜡笔、即时贴、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3、多媒体课件《火箭上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圆柱体箭体与圆锥体火箭头接口的大小,尝试自制小火箭。

      难点:火箭头的制作和各部分的粘贴,探索让小火箭飞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导入:你见到过火箭吗?在什么地方见过?你见到过的火箭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幼儿学*兴趣。

      2、观看课件。老师与大家讨论有关“神七”的话题,小朋友知道,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多亏了小火箭的本领。那小朋友想不想和飞行员那样飞上太空呢?我们自己来设计制作小火箭,好吗?

      二、观察讨论,探讨制作方法,学*制作航天火箭

      1、观看课件后半部分,说说火箭的主要结构。师:火箭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发射出去的?你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能飞上天的火箭?

      2、教师示范制作,幼儿尝试设计制作。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小火箭,看看它是怎么做成的?教师将正方形纸变成圆柱体的箭体,把半圆形纸变成圆锥体的火箭头;让箭体和火箭头相亲相爱在一起。

      3、谁来试试怎么做圆柱体的箭体,圆锥体的火箭头?请个别幼儿尝试。重点介绍火箭头的制作方法。

      4、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教师作巡回指导,指导幼儿进行粘贴组合,制作火箭头。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孩子。

      提醒幼儿注意良好的操作*惯及卫生*惯。对有创意的幼儿及时表扬,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三、展现交流,探索让小火箭飞高的方法。

      1、幼儿展示自制火箭,共同参观并请个别幼儿介绍。先完成的小朋友去外面,借助*,试试怎样让小火箭发射上天。

      2、*室,请个别幼儿介绍经验,看看谁的火箭飞得高,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航空知识的兴趣。师:你是怎样让小火箭发射上天的呢?(用手用力一拍)。为什么用力一拍,小火箭就能飞上天?刚才玩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有时飞得高,有时飞得低)

      3、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再去玩一玩,这次你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比一比什么时候飞得高,什么时候飞得低?为什么?(用力,瓶子大,拍*的底部,卡纸做的火箭飞得高)

      4、集体发射小火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我们一起去发射台发射,看谁设计的小火箭载着的神舟号飞船飞得最高。

      开始倒计时:10,9,8,7,6,5,4,3,2,1,点火!

      教学反思: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火箭上天》,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增强,且喜欢动手乐于思考敢于猜测,同时对空气的感知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为此我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探索机会,通过引导幼儿预测、探索、记录、验证等方式,培养了幼儿探索纪录的能力。

      设计意图我国的系列运载火箭上天和神州十一号的成功发射举世瞩目,展示出科技的力量和科学的无穷奥秘。为了给幼儿从小埋下一颗爱科学、好探究的种子,我借此设计了本节活动。火箭怎么上天,这是一个很熟悉却又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们和孩子们开展了本次科学教育教学活动。活动通过观看视频——探究实验——体验成功——活动延伸——情感升华五个环节展开。充分让幼儿自主操作探究,在科学中探索,在操作中理解,在发现中学*。这既是科学领域目标中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教育策略,又体现了新《纲要》精神——“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即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幼儿“做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探究发现能使火箭升空的方法。

      2、探索挤压瓶子力的大小、瓶子的大小和火箭升空的高低之间的关系。

      3、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体验火箭升空的神奇和成就感。

      重点难点

      1、重点:在操作中发现挤压拍打瓶子能使火箭升空。

      2、难点:探索挤压瓶子的方式、力的大小等和火箭升空的高低有关。

      活动准备小瓶子、大瓶子、发射台、自制火箭、气球、火箭发射视频、火箭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尝试让火箭动起来。

      1、观看视频《神州十一号升空》,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见过火箭发射吗?那老师带你们去我国神舟十一号发射现场去看看吧!跟老师一起来倒计时:10、9、8、7、、……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直冲上天,把神州十一号飞船成功送上太空。你们想不想也来发射火箭?

      2、教师出示自制纸工小火箭,幼儿自由探索。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小火箭,试一试怎么样让小火箭动起来?

      3、请个别幼儿示范。

      师: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些方法能让火箭动起来?

      小结:原来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能够产生气流,气流能让火箭动起来。

      4、提高难度,继续尝试。

    [阅读全文]...

2022-06-01 11:23:30
  • 音乐乘火箭上天教案 (菁选2篇)

  • 教案,音乐
  •   设计思路:

      新的《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兴趣。我设计的这个小火箭的科学活动就重在于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火箭上天,让幼儿通过亲身活动,在获得大量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及操作活动基础上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大气压强的作用,积极思考动脑,自主的加以归纳、概括,最终得以真正理解与掌握。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

      2、尝试探索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关系。

      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教学准备:

      1、幼儿经验基础——对空气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准备:小火箭及*人手一个;记录表水彩笔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1、让幼儿自由尝试火箭上天的方法。

      2、集体讨论你用什么方法让火箭上天的?

      你最喜欢哪一个方法?

      3、幼儿再次探索、游戏。

      二、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1、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能飞起来?

      2、把瓶盖盖起来现在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三、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1、请两位幼儿比一比,谁的火箭飞得高。

      启发提问:为什么一样的火箭,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呢?

      2、请幼儿操作,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力气大小之间的关系,填写好记录表。

      3、小结:拍瓶子力气用得大,火箭飞得高;力气小,火箭也就飞得低。

      活动反思:

      此次健康活动以报纸球当作火箭,比较安全,利用现成的教玩具开展投掷训练,活动准备比较简单。活动中我以第一个基本环节作为重点环节,对于基本动作加以练*,在练*中发现,幼儿脚的站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容易搞错,导致火箭发射很*,在活动中,我安排用绳子划分了三个等级,投过第一个算成功,投过第三根绳子,就是非常棒,在第一次练*中,班级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没能成功,后来对动作又加以纠正练*,在第二次练*中,绝大多数孩子都获得了成功,这种阶梯式的练*,让幼儿非常有挑战感和成就感,在最后的游戏环节中,幼儿都能以扔过第三根绳子为荣,投准练*在此活动中是难点,幼儿在练*过程中,效果不太好,以后可加强这方面的练*,此次活动由于时间关系,所以我在游戏环节就安排了火箭发射和火箭进入轨道两个环节。但在整个活动环节中,我运用了简单的口令,如准备,发射,发生成功,进入轨道等,语言简炼,富有节奏,幼儿活动兴趣高涨,活动效果良好。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萌发幼儿探索实验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2、培养幼儿尝试用记录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发现。

      3、通过实验知道气流冲击力的大小影响火箭上升的高度,发展幼儿通过多次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论证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根据《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的已有经验水*,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实验知道气流冲击力的大小影响火箭上升的高度”,在活动中,让幼儿带着好奇心去探索研究,在动手操作中去了解气流的冲击力对火箭升空的高度的影响。

      根据《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的已有经验水*,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发展幼儿会把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记录的能力”。在经过幼儿动手实验后,通过讲解介绍记录表的使用,帮助幼儿记录自己的预测及实验结果,使活动的重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

      教学准备

      火箭升空的课件,人手一个小火箭(纸制圆锥体),可乐瓶、瓶盖、笔、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1、观看图像,感知火箭的的形状

      “小朋友,我们国家最*成功发射了什么卫星啊?”(嫦娥一号)“你们真棒,那让我们再看看火箭升空的景象吧!”(播放火箭升空的视频课件)我们身为*人是多么骄傲啊!

      小朋友,我们看到火箭发射前出现什么了啊?(火)火箭正是靠燃烧时产生的巨大推动力飞上天空的。

      那火箭什么形状的?(长长的、圆圆的、一节一节的,头是尖尖的),这个形状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从而使火箭升得更高。

      2、了解火箭的用途

      “那你们知道火箭上天是干什么的么?”其实他们跟飞机一样都是一种航天工具,在里面装载着卫星或者是乘坐者宇航员叔叔的载人飞船,到太空中去探索宇宙的秘密,你们说棒不棒啊?希望我们小朋友也从小学*本领长大了当一名宇航员或者研究火箭的科学家,好么?”

      3、实验:火箭如何升空

      (1)火箭非常神奇,那今天就请小朋友来当小小火箭发射手,让我们自己的小火箭升上天好不好?

      (2)教师出示用纸做的圆锥形小火箭“小朋友这就是我们的小火箭了,你们看它是什么做的?(彩纸)那我们怎么让它升上天空呢?老师想了个好方法,来利用饮料瓶来帮助他升天,你们看好么?”(出示饮料瓶)我们的小筐子就是发射场,现在请小朋友每人从发射场拿一个小火箭,玩玩这个小火箭看看能不能升上天好么?(幼儿自由玩,教师随即观察引导)

      (3)提问?你是怎么玩的?在玩的过程中你的火箭怎么了?(有的火箭能升空,有的不能,因为瓶盖给拧紧了)

      小朋友刚才说了,有的没成功有的成功?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因为没盖瓶盖的饮料瓶在挤压时空气形成冲击力,才使小火箭升上天)

      4、实验:怎么样让火箭升得更高?

      (1)我们知道了火箭是有了气流的冲击力才能升得高,那谁能想想方法到底怎么样就升高了呢?

      幼儿自由玩,教师观察指导,提问:“你们都是怎么玩得?”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大班科学活动《小火箭上天》教案3篇

  • 教案,大班
  •   活动目标:

      1、利用空气推动的力量,探索“小火箭”飞起来的方法。

      2、通过操作、记录、比较,了解“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力度的关系。

      3、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过有关火箭飞上天的相关知识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高度参照梯5个;小火箭玩具若干个;大记录表1份;小记录表和笔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观看火箭升天场面,调动知识经验。

      师生一起观看“神州九号”升天的动人场面,认真观察神九的外形特点和发射方法。

      提问:你们知道“火箭有几个部分组成吗?哪两个部分?

      二、探索火箭升天原理,动手探索操作。

      1、观赏玩具,了解制作“火箭”的材料。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玩具火箭。

      提问:它是什么材料做成的?雪碧瓶像火箭的哪个部分?纸帽子又像什么呢?

      小结:原来,玩具火箭是有雪碧瓶和纸帽子做成的,它们分别代表火箭的*和火箭头。

      2、自主操作,探索“火箭”飞起来的方法。

      师:玩具火箭有个愿望,它也想飞起来,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让玩具火箭飞起来呢?(幼儿自由猜想)玩一玩,想办法让火箭飞起来。

      交流玩法。

      3、交流讨论,归纳“火箭”飞起来的原理。

      师:你们认为谁的方法好?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小火箭”会飞上天?(引发讨论)通过演示,感知空气的存在。

      进一步利用空气推动的力量探索“小火箭”飞起来的方法(自由探索)集中交流(了解方法的多样性)

      三、深入思考再次探索,体会科学原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边操作边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3、集中讨论“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力度的关系。

      四、活动小结,情感升华。

      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娃,“小火箭”里还藏着很多科学秘密,等我们长大以后也像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一样也去探索火箭的奥秘。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探索中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

      2、有主动探究的意识,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红、绿小火箭人手一个(大可乐瓶上盖一个纸做的圆锥体)。

      2、经验准备:

      幼儿对空气已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三、活动过程:

      1、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谈话引题:

      教师:前段时间我们*有一艘“神舟七号”飞船飞上太空了,你们知道是谁把它送上太空的呀?

      教师:上个星期我们也做了很多的火箭,还帮小火箭准备了*,那我们的小火箭能不能飞上天呢?我们一起去试一试,想出各种办法让小火箭飞上天。注意试的时候要让你的*稳稳的站在地上,不要东倒西歪。

      2)提供可乐瓶及纸制圆锥体,让幼儿自由尝试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交流:你的小火箭飞上天了吗?你用了什么方法?

      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各种方法。

      教师:你觉得是哪一种方法最容易让小火箭飞上天?

      幼儿验证性实验。(同时用双手重重地拍打可乐瓶两侧,小火箭就会飞上天。)

      2、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问: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就能飞起来?是谁把小火箭送上天的?

      幼儿猜想讨论。

      2)幼儿盖上瓶盖,再用力拍瓶子。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中班科学活动《小火箭上天》教案3篇

  • 教案,中班
  •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探索中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

      2、有主动探究的意识,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红、绿小火箭人手一个(大可乐瓶上盖一个纸做的圆锥体)。

      2、经验准备:

      幼儿对空气已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三、活动过程:

      1、 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谈话引题:

      教师:前段时间我们*有一艘“神舟七号”飞船飞上太空了,你们知道是谁把它送上太空的呀?

      教师:上个星期我们也做了很多的火箭,还帮小火箭准备了*,那我们的小火箭能不能飞上天呢?我们一起去试一试,想出各种办法让小火箭飞上天。注意试的时候要让你的*稳稳的站在地上,不要东倒西歪。

      (2)提供可乐瓶及纸制圆锥体,让幼儿自由尝试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交流:你的小火箭飞上天了吗?你用了什么方法?

      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各种方法。

      教师:你觉得是哪一种方法最容易让小火箭飞上天?

      幼儿验证性实验。(同时用双手重重地拍打可乐瓶两侧,小火箭就会飞上天。)

      2、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问: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就能飞起来?是谁把小火箭送上天的?

      幼儿猜想讨论。

      (2)幼儿盖上瓶盖,再用力拍瓶子。

      教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现在把瓶盖盖起来拧紧,再来玩一玩小火箭上天的游戏,看看这次小火箭会怎么样?

      幼儿探索。

      交流: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原来是瓶子里充满着空气,不盖瓶盖的时候,我们用力的拍瓶子,瓶子里的空气就会跑出来产生一股风,把瓶口的小火箭冲到天上去,小火箭就飞上天了。盖子盖紧后,瓶子里的空气流不出来,所以小火箭就飞不起来了。所以是空气把小火箭送上天的。

      3、探索如何让火箭飞得高。

      (1)幼儿两个两个比一比,谁的火箭飞得高。

      启发提问:为什么一样的火箭,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呢?

      (2)幼儿操作验证,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力气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拍的力气大,火箭就飞得高。

      4、延伸活动

      椅子底下还有一种绿色的小火箭,它想跟*火箭比一比谁飞得高。这次请小朋友用一样大的力气先试红色的,再试绿色的,看看哪个飞得高?想想为什么?

      幼儿探索。

      设疑:为什么用同样的力气拍瓶子红色的小火箭飞得高?绿色的小火箭飞得低?这个问题请你们回家去试一试、想一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查查资料。

      设计意图:

      把废旧可乐瓶和纸制圆锥体进行巧妙的组合,变成一个能飞上天的小火箭,这种活动对于好奇、好问的中班幼儿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设计者正是利用这种吸引力,来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探索兴趣。整个教学活动渗透着幼儿主动学*、发现学*的理念,充分体现幼儿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幼儿学*的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这样一种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2、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 小火箭人手一个(大可乐瓶上盖一个纸做的圆锥体)。

      (2) 在活动室柱子或墙面上做好不同高度的标记。

      2、经验准备:

      幼儿对空气已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活动过程:

      1、 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 提供可乐瓶及纸制圆锥体,让幼儿自由尝试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使小火箭上天?

      (2) 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各种方法。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大班语言《小蚂蚁飞上天》教案3篇

  • 教案,大班
  •   一、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体验小蚂蚁飞上天的喜悦心情。

      2、能积极想象小蚂蚁飞上天的方法和飞上天后看到的景色,并乐意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1、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能飞的物体。

      2、观察小蚂蚁,了解它的生活*性。

      3、对蒲公英有一定的了解。

      (二)物质准备。

      1、小蚂蚁飞上天的FLASH动画。

      2、背景图及磁铁教具(小蚂蚁、蒲公英、气球、小鸟等)。

      三、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引入活动。

      教:1、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物体能飞上天,你们知道哪些呢?(预设代表性的答案,贴在背景图天空上)

      2、在花丛中,住着一只小蚂蚁,它也非常想飞上天去旅行,可是它会飞吗?那怎么办呢?请小朋友们帮小蚂蚁想想办法吧!(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肯定有创新、想法与众不同的孩子)

      (二)欣赏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好办法,那到底小蚂蚁是怎样飞上天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师:这个故事的名称是什么?小蚂蚁是怎么飞上天的?

      2、观看多媒体,进一步理解故事。

      师:小蚂蚁在天上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感觉?小蚂蚁飞到天上时看到地面上的东西和我们*时看到的一样吗?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3、师:现在我们都变成一只可爱的小蚂蚁,飞上天看一看,天上有哪些小伙伴呢?再看看地面又有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用肢体表现小蚂蚁飞上天的不同姿态和高兴的心情)

      (三)迁移想象。

      1、假如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想出什么好办法让自己飞上天?

      2、小蚂蚁飞上天后,还能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呢?

      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活跃地进行想象讲述活动。

      (四)幼儿分组讨论讲述。

      师:小青蛙、小白兔、小猪和大象看到小蚂蚁飞到天上去玩得这么开心,它们也想去天上玩一玩,请小朋友帮帮它们想个好办法吧!幼儿分享讲述,请个别幼儿将创编好的故事完整讲述。(教师与同伴共同欣赏、点评)

      (五)结束。

      师: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今天彩虹姐姐在天空中开舞会,她想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让我们一起来个大变身,变成会飞的东西去参加舞会吧!(音乐中幼儿飞出教室)结束活动。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火箭怎样升上太空》3篇

  • 教案,大班
  •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有些物体是靠反冲作用在运动的。

      2、启发幼儿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推出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分析类推及判断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发现有些物体是靠反冲作用在运动的。

      活动难点:

      启发幼儿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推断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1个气球,每组1个装有小口瓶子的木板自制船。

      2、火箭发射升空的图片1张。

      3、已学会画简单的火箭。

      活动过程:

      1、教师指导幼儿实验,通过实验引出活动内容。

      操作方法:小朋友将装满气的气球松开口,气球向前飞去。

      引导发现:鼓励幼儿反复操作、观察,找出气球向前飞行的原理。

      幼儿讨论:什么力量使气球飞动起来了?

      教师指导幼儿小结:往后流动的气体形成气流,气体的反冲作用推动着气球往前飞。

      2、实验:小船是怎样前进的?

      操作方法:将小口瓶子装满水,盖好,然后把它装入木板船上的固定位置,要求瓶口朝后。把自制船放入水盆中后,拔掉瓶盖,船就前进了。

      引导发现:鼓励幼儿反复实验,重点观察船运动的方向和水流方向,找出船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

      幼儿讨论:船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生活中还能见到哪些物体是靠反作用运动的。

      3、通过实验,引出活动内容:

      出示火箭发射升空的图片,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能说出什么办量推动这么大的火箭上天,而且使火箭的速度这么快?

      4、观察火箭结构与火箭发射升空的实况,运用实验发现进行合理判断。

      (1)教师指点火箭部分,逐一指导幼儿观察认识火箭顶舱,燃料箱,发动机和助推火箭。

      小结:火箭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顶舱装载人造卫星和各种空间探测器,下半部分由巨大的燃料箱和强大的发动机组成,旁边还有两个助推火箭。

      (2)引导幼儿观察火箭发射升空时的工作状况,并进行合理推断。

      提问:火箭的尾部有什么在燃烧?整个火箭是怎样啦?火焰是向什么方向喷射的?猜一猜,火箭是靠什么力量升入太空的?

      小结:火箭的燃料燃烧时有了巨大的火焰,巨大的火焰向后高速喷射,形成了强大气流,气流的反冲作用加上发动机的巨大力量就推动着火箭飞速前进,升入太空。

      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参观少儿科技馆,通过参观和工作人员的讲解肯定幼儿的探索热情,激励幼儿继续再学*、再探索的欲望。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大班教案《火箭升空》3篇

  • 教案,大班
  •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火箭升空的过程,帮助幼儿了解探月的新闻。

      2、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为我们祖国的科技进步而骄傲自豪。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结合《火箭升空》的内容。活动前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搜集制作亲子小报,为幼儿传递有关嫦娥奔月的新闻。

      2、课件《火箭升空》

      3、班级设计火箭升空墙面,将亲子小报和有关航空知识布置场景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火箭升空

      提问:

      1、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火箭又一次发射成功的好消息吗?

      2、这架火箭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几月几日发射升空的?

      小结: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3、你还知道有关‘火箭升空’的什么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二、教师播放《火箭升空》课件

      观看嫦娥一号升空的过程,帮助幼儿了解探月新闻。

      三、请幼儿谈一谈观看课件后的感受

      教师小结: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为我们祖国的科技进步而骄傲自豪.

      活动结束:幼儿自由结伴观看《火箭升空》的知识、亲子小报,幼儿间相互传递更多有关嫦娥奔月的.新闻。

      【活动反思】

      《火箭升空》的活动深受幼儿喜欢。在活动开展期间孩子们够认真倾听、讨论、参与人们喜闻乐见的话题中。在亲子自制小报时,孩子与家长共同搜集图片信息积极主动,增进了亲子间的沟通交流;观看课件时,孩子们流露出认真专注的倾听状态,通过讨论交流获得同伴的经验;在话题讨论时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孩子们参与讨论的积极和踊跃和轻松的交往氛围。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火箭中班教案3篇

  • 教案,中班
  •   活动目标:

      1. 学*童谣、并用多种方式吟诵童谣。

      2. 在游戏活动中感受童谣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大象、老鼠粘贴图片、双向板19个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啊,陈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猜两个谜语,好不好啊?

      幼儿:好!

      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

      贼头又贼脑,喜欢偷油吃。

      老师:小朋友们猜猜,这会是什么动物啊?

      幼儿:老鼠(出示老鼠的图片)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再来猜一个谜语呢!

      脸上长钩子,头边长扇子。

      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

      老师:小朋友再来猜猜,这又会是什么动物啊?

      幼儿:大象(出示大象图片)

      老师:大象和小老鼠之间啊,发生了一件事!我们来听一童谣,听听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大象大,老鼠小。

      大象最怕老鼠咬。 (边说边做夸张的动作)

      老鼠钻进象鼻里。

      痒得大象受不了。

      二、教师分解提问讲述,幼儿学*童谣。

      老师:刚才的童谣小朋友们都听清楚了吗?

      幼儿:清楚了。

      老师:现在老师就出点问题来考考你们!

      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大象和老鼠的体态啊?

      幼儿:大象大,老鼠小。(出示大象大,老鼠小的图片)

      老师:小朋友真厉害!听了刚才那段童谣,你们认为是大象厉害还是小老鼠厉害啊?为什么呢?

      幼儿:小老鼠厉害!因为小老鼠可以钻到大象鼻子里。

      老师:小朋友们真棒!老鼠钻到大象鼻子里,痒得大象受不了。(出示老鼠钻进大象鼻子里的图片)

      老师:那我们小朋友再仔细的想想,这首歌谣还说到什么啊?

      想不起来啊,没关系,老师再来说一遍,小朋友们要仔细听哦!(边说边指着图片)

      你们听清楚刚才我们落下了什么了吗?

      幼儿:大象最怕老鼠咬。(出示大象怕,老鼠咬的图片)

      老师:哦!小朋友们听的可真仔细啊!刚才啊,陈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在念大象的时候声音很大,但是念到小老鼠的时候声音就很小,老师觉得这个方法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着图谱来学学呢!(小朋友跟着老师学)

      老师:咦?小老鼠钻进大象鼻子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啊?小朋友们来猜猜呢!

      幼儿:······

      老师:好!身体作正!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啊嚏",打个大喷嚏,老鼠坐上火箭炮!(出示老鼠坐上火箭炮的图片)

      老师:小朋友们,喷嚏是怎么打的啊?哪个小朋友能给老师示范一下啊?

      (请几个小朋友做一下)

      老师:我们打喷嚏的时候啊,手应该怎么放呢?

      幼儿:手应该挡在鼻子前面。

      老师:是的,这样才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啊!现在我们就一起用手遮着鼻子再来打一次喷嚏,好好的感受一下我们打喷嚏的时候,手心是什么感觉?(老师跟小朋友一起打)

      幼儿:手心里面热热的;有水气。

      老师:小朋友们回答的真好!我们在打喷嚏的时候会有气流。那大象呢,他打喷嚏的时候怎么会让老鼠坐上火箭炮呢?小朋友们来猜猜呢?

      幼儿:······

      老师:小朋友们回答的都不错!下面就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小老鼠为什么会坐上火箭炮,原来大象在打喷嚏的时候也会有一股气流,而且是一股强大的气流,从鼻子里喷出来,就好像是火箭发射一样。

      三、幼儿完整学*诵读童谣。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