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之畔的祝福

关于长征之畔的祝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长征之畔的祝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长征之畔的祝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长征之畔的祝福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08) 语录(3) 说说(1) 名言(3) 诗词(40) 祝福(308k+) 心语(26k+)

  • 长征诗词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长征诗词》,愿对您有所启发。

    长征诗词

    1、《七律长征》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清*乐会昌》

    *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3、《十六字令三首》

    *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4、《忆秦娥娄山关》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5、《念奴娇昆仑》

    *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6、《清*乐六盘山》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7、《过草地》

    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8、《长征》

    *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9、《七律》

    乌兰夫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精选阅读

    *的长征诗词

    1、《七绝莫干山》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翻身跃入七人房,

    2、《清*乐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3、《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一九六一年二月

    飒爽英姿五尺枪,

    4、《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5、《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

    6、《忆秦娥》

    西风烈,

    《长征》

    作者:*

    原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注释:

    [阅读全文]...

2022-01-26 15:22:32
  • *的长征诗词

  •   1、《七绝·莫干山》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翻身跃入七人房,

      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

      风驰又已到钱塘。

      2、《清*乐·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3、《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一九六一年二月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练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4、《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5、《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6、《忆秦娥》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阅读全文]...

2022-07-08 13:06:14
  • *:长征

  •   《长征》

      作者:*

      原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1、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2、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据地。

      3、难:艰难险阻。

      4、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5、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6、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7、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8、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9、金沙: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腾腾,使人心感温暖。

      10、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温暖。)

      11、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

      12、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3、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

      14、岷山:中国西部大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均高度2,500公尺(8,200尺),山脊在4,000?4,200公尺以上。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公尺。是长江水系的岷江、涪江、白水河与黄河水系的黑水河的分水岭。峰峦重叠,河谷深切。山地长有川西云杉、岷江冷杉、油松、栎类等。3,800公尺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岷山、迭山、摩天岭为大熊猫集中分布区,以摩天岭分布密度最大。

      15、三军:指红一、二、四方面军,即整个红军。代表的新的*。10月,*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12月,作《论反对*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境内,先后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同年12月,同*等促使西安事变和*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1936年12月,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16、尽开颜:红军他们的长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

      翻译: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万水千山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常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小泥球。金沙江拍击着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将士们心里暖暖的,大渡河上一桥横架,铁链晃动,摇摇欲坠,让人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登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在翻越雪山之后个个笑逐颜开。

      赏析: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亦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长征如此伟大复杂的题目,*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诗人就长征的题材写过《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乐·六盘山》,这些诗都是写一景一地,并以此来表达心情,着重在于侧写。而这首《长征》,从题目就可看出,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感受,诗人从正面挺身而出,运酣畅之笔朝四面八方抒写,景致转换向前,一首八行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担当了一个庞大的包罗万象的主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着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在*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例如《清*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那么,由此可看出*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却将其戏称为“泥丸”这也是写红军万里远征,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也是*常用的豪气拟物的手法。前两句是全诗的总纲,由三、四句开始是分述,也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写。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五岭山脉弯弯曲曲,高高矮矮,绵延千里,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高大的乌蒙山脉也不过是往后滚动的小泥球。这是多么新颖的比喻!把起伏绵延的五岭山脉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为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把那佯高大的乌蒙山脉比作在脚下滚动的小泥球。想象奇特,夸张已极。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m.ju.51tietu.net)“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dàng),张驰有致。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红军又[2]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阅读全文]...

2022-02-17 15:38:33
  • 长征的诗词

  • 文学
  • 长征的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为大家带来长征的诗词,快来看看吧。

      1、《就义诗》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2、《秋菊》*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3、《清*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4、《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5、《清*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6、《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7、《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过草地》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9、《长征》*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10、《七律》乌兰夫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阅读全文]...

2022-07-26 03:50:44
  • 长征的诗歌

  • 诗歌
  • 长征的诗歌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征的诗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

      万里长征歇远行,茫茫草地久纵横。

      兵濒死地不曾灭,祸起萧墙但又生。

      同室操戈千古恨,扬镳分道五更星。

      才超益德板桥上,喝退曹操万甲兵。

      二

      地缘深处莽千里,天宇尽头红一边。

      千曲蜿蜒过草地,三军磅礴走泥丸。

      马革饥餐粮食尽,河流渴饮血拼干。

      人间风雨出奇迹,正气悲歌动九天。

      三

      一道鬼门腊子口,长征北上挡头行。

      三军号角震深谷,万道火光封险陉。

      绝壁飞梭下云脚,横空出世走神兵。

      当年鏖战风云急,侠路相逢死后生。

      四

      气压风云天帝惊,红军横越陕川中。

      长缨共舞千年雪,赤练齐飞七彩虹。

      西指昆仑王母地,东临渭水汉秦宫。

      巍巍宝塔锋芒露,万丈金光映碧空。

      五

      一剑丰碑刺碧空,六盘山上气如虹。

      百岩峻峭履*地,万马轩昂飞巨龙。

      拔地千层迎旭日,插天一线送归鸿。

      行吟高处今何在?一代伟人回首中。

      六

      千山飞越关前月,万马嘶鸣垄上秋。

      战士欢呼将台堡,红旗漫卷会师楼。

      三江云歇高原上,四海风停陇水头。

      万里长征魂不死,古看铁血尽风流。

      七

      西路红军开后方,全军覆没泣沧桑。

      男儿纵死极边土,女子不从马匪帮。

      大漠孤烟血流海,黄昏落日骨如霜。

      孤兵深入穿西域,抗日烽火在北疆。

      八

      走马江天人未歇,长征万里几人回?

      南天烽火沉沉灭,北国狼烟滚滚来。

      指点江山回世力,肩挑日月挽天才。

      西安事变惊雷动,抗日风云从此开。

      九

      红军万里几消磨?人困马乏三万多。

      西接穹庐北*漠,南连烽火东临河。

      飞行瀚海征马匪,挺进太行抗日倭。

      不是张扬戳天日,又多风雨几悲歌?

      十

      *开天一代中,千山万水走红军。

      铁蹄荡漾山前月,铜号徘徊岭上云。

      慷慨悲歌天地泣,轩昂遗曲古今闻。

    [阅读全文]...

2022-04-15 01:08:02
  • 长征的诗词

  • 长征的诗词

      1、《七律·长征》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清*乐·会昌》

      *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3、《十六字令三首》

      *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4、《忆秦娥·娄山关》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5、《念奴娇·昆仑》

      *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6、《清*乐·六盘山》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7、《过草地》

      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8、《长征》

      *

    [阅读全文]...

2021-12-04 09:44:03
  • 长征诗朗诵稿

  • 语文
  • 长征诗朗诵稿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说到朗诵稿,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朗诵稿的理解而发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征诗朗诵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长征诗朗诵稿

      一部两万五千里的浩瀚史诗

      独版在二十世纪的中华大地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抄在了斯诺的美式笔记里

      让全人类的读者

      为之颤栗

      史诗因围剿的抑窒奋然起笔

      几万双草鞋的灵感奔涌如铁流决堤

      七百二十个日日夜夜

      展开了万水千山立体交叉的磅礴运思

      艰难险阻多项辐合惊心动魄

      力挽狂澜伏笔照应百感交集

      声东击西运筹帷幄回肠荡气

      霞光曙色彩线穿珠升华妙笔

      风潇潇马嘶嘶穿越雪山

      天苍苍地茫茫爬过草地

      路迢迢人急急意志如钢

      诗浩浩歌漫漫创造壮举

      造就了一种精神

      震惊了两个世纪

      把濒临绝境的旧*

      走出了柳暗花明翻天覆地

      这条英雄的路啊

      还要我们继续

      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一直走下去

      篇二:长征诗朗诵稿

      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距离

      从江西到陕北

      到底需要经历

      多少个风霜雨雪的日子

      我在历史的教科书里寻觅

      我在老红军的故事里寻觅

      我在新版的*地图里

      寻觅——

      但见赤脚走过的身影

      饥饿的眼神

      霜雪刺骨的冰凉

      和负重狙击的艰辛

      但见恶浪横阻

      雪山巍峨

      铁索斜飞

      流弹如雨

      那一队队顽强的士兵

      在泥丸中忙碌穿梭

      但见硝烟散尽

      残阳如血

      西风瘦马

    [阅读全文]...

2022-02-07 12:02:54
  • 关于长征的诗歌

  • 诗歌
  • 关于长征的诗歌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长征的诗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爬雪山》

      皑皑雪山,挡住鹰的翅膀

      凛冽寒风,卷没天上的太阳

      红军队伍艰难爬行

      向上,向上,

      承受寒冷、饥渴、劳累、困顿的煎熬

      留下弯弯曲曲的轨迹,连着天上的月亮

      越过山巅,坚强的红军战士

      前进!向着红太阳升起的'方向

      篇二:《过草地》

      一望无边的沼泽地,迷茫视线

      草丛、泥潭、河流覆盖脚下的路

      没有飞鸟、野兽,不见袅袅炊烟

      狂风、暴雨、飞雪、酷暑、严寒

      把草地的无常,暴戾性格彰显

      草地隐藏的一张张血口,随时吞噬一切

      过草地的红军战士处处面临生命危险

      无畏,艰难跋涉,迈向目的地

      用野菜、草根、皮带充饥,披肝沥胆

      释放信仰能量,面对残酷

      不让热血凝固,抱团取暖

      望北斗,跟党走,过了草地

      铸就革命历史上一道,可歌可泣的风景线

      篇三:《胜利会师》

      山丹丹笑着红红的脸

      喜迎远方的三军战士大团圆

      一面面红旗迎风展

      一颗颗五星红灿灿

      战士拥抱山水暖

      激动的泪水挂脸面

      胜利的歌声地动山颤

      革命火种不灭,在黄土高原上

      抗日烽火燎原

      遥遥两万里征程,历尽

      敌人围追堵截、皑皑雪山、茫茫草地······

      千难万险,前赴后继,红旗不倒

      创下人间奇迹,撼地动天

      孕育中华民族的未来

      胜利会师,编织新*摇篮

      拓展:

      作者:陈元华

      工农红军真英雄,

      前赴后继闹革命,

      徒步长征两万五,

      千难万险任君行,

      流血牺牲何所惧,

      辉煌历史写赤诚。

      左倾主义占上风,

      五次反剿没成功,

    [阅读全文]...

2022-07-08 16:11:50
  • 关于长征的诗有哪些(长征自创现代诗)

  • 现代诗
  • *的长征诗词一般认为有七首, 它们分别是《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山》、《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乐•六盘山》。

    我们知道,红军长征艰苦卓绝,历时两年,转战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诗人的*只好马上低吟三五句,灯前速记六七行,在马背上哼出他那光耀史册的著名诗篇,*因此也就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马背诗人”。

    仔细品味这些诗词,仿佛跋涉于步履维艰的长征途中, 颇能领略和体会*的豪迈气概和凌云壮志。

    我们先讲一下*同志在1935年2月底填的一首词叫作《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是*在指挥红军取得二渡赤水、重夺娄山关的伟大胜利后写的。

    娄山关,又名娄关、太*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大娄山中,雄踞娄山山脉最高峰,海拔1400米,是扼守四川和贵州两省交通要道的门户,为黔北第一险隘。

    高耸的大娄山中段,一条公路蜿蜒而上,四周峭壁峻岭,自古有“万峰插天,中通一线”之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贵州军阀王家烈在这里摆下了几个团的兵力,我们知道贵州的军队号称“双枪兵”,就是一手步枪,一手烟枪,战斗力很弱,这也是红军二渡赤水,重夺娄山关,再占遵义的原因。

    王家烈企图阻止红军向遵义城前进,蒋介石则飞令中央军薛岳部的两个师日夜兼程,赶往遵义增援。红军如果能够占领遵义,给前来的中央军两个师以毁灭性的打击,就可以将蒋介石的围堵撕开一个缺口。

    攻占娄山关,成为生死攸关的一着险棋。

    2月25日凌晨,红军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午后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与黔军展开激战。

    这一仗,目的不仅是要夺下关口,而且要歼灭王家烈的主力,不使其退入遵义与薛岳会合。

    次日拂晓,张爱萍带领的红十一团突然出现在敌后,搅乱了敌人的阵脚。八时,英勇的红军歼灭了王家烈的四个团,红旗高高飘扬在娄山关上,遵义的大门敞开了。红军马不停蹄,乘胜再克遵义城。这一仗,红军歼灭敌军两个师另八个团,俘虏三千余人,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战斗结束后,*登上娄山山顶,太阳还没有落山,战场也还没有打扫干净,残留的硝烟还未散净。*看到草丛中竖立着一块石刻,上面刻有“娄山关”三个字。他远望落日余晖,诗性骤发,吟出了《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是公认的*最精彩的三首词之一,写景状物、抒发胸臆、慷慨悲烈、雄沉壮阔。

    词的上阕,描述了红军向娄山关进军时的战前气氛。在霜花满地、残月当空的早晨,红军壮怀激烈,真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冷峻与悲壮。接着用“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来形容红军的行动。“碎”,表明马蹄声急而低;“咽”,描写在清晨的寒风中听到时断时续的喇叭声,用词凝练、准确、壮美。

    下阕写红军越过娄山关天险的豪迈气概和娄山关的壮美景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出作者内心一种强烈的必胜决心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一种大写意的境况,颇有李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博大苍茫之气,但比李白的词更多了一些英雄之气和壮丽之气。

    接下来讲讲《十六字令三首·山》。

    *率领红军1934年10月从江西出发以来,一路上,总是与山为伴,越五岭,跨乌蒙,翻雪山,过六盘……,在行军中翻越的大大小小的崇山峻岭不可胜数,于是就有了这一组写山的十六字令。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这组词,不是具体地写哪一座山,是一种虚写,是诗人以象征的艺术手法借山写人,高度赞扬红军坚强的革命斗志,豪迈的气魄和履险如夷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第一首,诗人气势磅礴,开门见“山”!当时有民谣云 “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形容山之高峻和艰险。诗人反其意而用之,写红军“快马加鞭未下鞍”从容而过,跃马扬鞭疾驰,翻越群山险岭的英姿跃然纸上。

    一个“惊”字用得非常准确而传神,不仅烘托山峰的挺拔险峻;而且表达了红军翻过险峻高山时的惊讶,还充分显示了征服险途后无比的喜悦和胜利的豪情。

    第二首,“山,倒海翻江卷巨澜”,描写诗人身居山峰之巅,放眼四望,千山万岭,像江海翻卷的波涛。“奔腾急,万马战犹酣”,让我们联想到红军战士在崇山峻岭间与敌人酣战时惊心动魄的壮观场面。

    第三首,“刺破青天锷未残”中的“锷”是剑锋。把插入云端的山峰,比喻为尖刀和利剑,虽“刺破青天”,但剑锋毫无损伤。此句形象地展现了山峰峭锐、高耸、直插云端的势态,象征了红军抗日救国锐不可当,无坚不摧的革命斗志和气势。“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句,象征红军顶天立地光辉形象。在中华民族危难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就是擎天柱!

    这三首小令,从回首、环顾、仰望三个视角,反映山的雄伟形象,表达一个共同主题,那就是歌颂党和红军锐不可当、斗志坚强和在民族危难之时的中流砥柱作用。

    1935年9月,*和*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翻越岷山,攻克天险腊子口。

    红军在缴获的敌人行李中发现了几份报纸,其中一份《晋阳日报》登载一则消息说:“陕北刘志丹赤匪部占领六座县城,拥有正规军5万多人。他们飘忽不定,行去无踪,窥视晋西北,随时有东渡黄河之可能。”

    *立即把报纸送到*手中。*高兴地说:“别说有几万红军,哪怕有一万也是好的。”又说:“好了!好了!我们快到陕北根据地了。”*、*、*、博古决定率领部队昼夜兼程向陕北进发。

    此后的一个月里,*的心情愉快,一扫压在心头的阴霾。正如他自己所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以下诸篇”指的是《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乐•六盘山》、《沁园春•雪》等,其中前三首是在一个月当中写成的。

    (第一首)《七律·长征》写于9月29日。当时红军到达通渭,进行两三天休整和动员,*在干部会上的讲话中即兴朗诵朗诵了这首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是*长征诗词中最具代表性的诗篇,被称作歌颂红军长征的不朽史诗。

    诗词选取了“万水千山”当中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桥、岷山等诗词意象进行组合,把环境、景象和情感融为一体, 对红军的长征作出了高度艺术化的表现。

    诗中对红军形象的刻画主要集中在中间四句。

    三、四句写山, 绵亘千里, 逶迤起伏的五岭, 在红军战士眼里, 不过就如微风中泛起的细浪;高耸如云、层峦叠嶂的乌蒙山, 也只像是一颗滚动的泥丸。

    *用极度夸张的手法, 塑造了红军战士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五、六句写水,一暖一寒之间,红军战士意气风发、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最充分、最有力的体现。

    这首红军赞歌,也是*最早公之于世的诗作。

    1936年7月,美国记者斯诺在*和*地下党的帮助下,秘密来到陕北的保安。他采访了*、*等*领导人,后来写了《西行漫记》一书,该书第五章的最后就是引用*《七律•长征》做结尾的。

    这本书在1937年10月由伦敦戈兰茨出版公司出版,出版后立即轰动世界,在国际上广泛流传,成为当时的畅销书籍。《七律•长征》也随之在世界上广泛传诵。

    以上,我们欣赏了*在长征时期的几首诗词,从中大致可以领略*这一时期诗词的风格和特色。这些诗词博大深沉,意境高迈,与*在井冈山时期偏于写景、纪实风格的词作有了很大不同,在艺术上更上一层楼。

    [阅读全文]...

2022-05-20 11:08:13
  • 关于长征的诗句

  • 关于长征的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那什么样的诗句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征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无题》——*

      安顺急抢渡,

      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

      泸定决分晓。

      2、《无题》——杨成武

      无边风雨夜,

      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

      飞兵夺泸定。

      3、《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过草地》——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5、《长征》——*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6、《七律》——乌兰夫

      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7、《三十五岁生日寄怀》——*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词:

      8、《清*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9、《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0、《清*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阅读全文]...

2022-07-02 10:50:19
长征之畔的祝福 - 句子
长征之畔的祝福 - 语录
长征之畔的祝福 - 说说
长征之畔的祝福 - 名言
长征之畔的祝福 - 诗词
长征之畔的祝福 - 祝福
长征之畔的祝福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