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冰教案

关于好玩的冰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好玩的冰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好玩的冰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好玩的冰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好玩的冰教案菁选

  • 好玩的冰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好玩的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若干干净的冰块、不同形状的容器、装饰物品:彩色颜料,毛线绳

      活动过程:

      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那就是水宝宝。你们知道水宝宝在什么时候会变成冰宝宝吗?

      1、幼儿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幼儿自选容器玩冰,探索冰的特征。

      3、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变化。

      4、教师与幼儿合作制作冰灯。

      5、分组讨论,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都很高。孩子们亲眼见证了水结成冰,冰化成水的过程。激发了孩子们的求职欲望。

      活动设计背景:

      北方的冬天,到处充满着寒意。尽管北风呼呼地吹着,也挡不住小朋友们对冬天的热情,堆雪人、打雪仗、拉冰车等等,玩的不亦乐乎。这节课的设计是让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冬季”这个季节。探索“冰”的奥秘。

      小百科:冰是由水分子有序排列形成的.结晶,水分子间靠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非常“疏松”(低密度)的刚性结构(图2-3)。最邻*水分子的O—O 核间距为0.276nm,O—O—O键角约为109度,十分接*理想四面体的键角109 度28分。但仅是相邻而不直接结合的各水分子的O一O 间距要大的多,最远的要达0.347nm。每个水分子都能缔合另外4 个水分子,形成四面体结构,所以水分子的配位数为4。

      【活动目标】

      1.知道冰是凉的、硬的、光滑的,初步了解冰是由水变成的,冰遇热会化成水。

      2.学*制作“冰花”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让家长提前在家为幼儿动制一盘冰和一个八宝粥小碗。每组一盆温水。

      2.教师做好的冰花、彩纸、大的果冻盒、水、毛线等物品。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家长做的冰块。

      教师问孩子这些冰是谁给做的?是怎么做出来的?

      2.教师引导孩子感知冰的特点。

      (1)师: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冰是什么颜色的?幼儿:没有颜色、很亮……

      (2)师:刚才你们摸冰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凉凉的、很炸手。

      (3)孩子们,捏冰的时候怎样?幼儿:很硬很硬、捏不动…..

      (4)老师请小朋友将冰放在手心里,看看冰有哪些变化?手上的水又是怎样来的。

      (5)并在手里会慢慢化成水,说一说还有什么方法化成水?

      (6)请幼儿将自己的冰放在温水盆里,观察冰慢慢融化的过程。

      3.教师演示制作冰花的方法,幼儿学*制作冰花。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做的冰花漂亮吗?引起幼儿学*兴趣。

      (2)教师问幼儿现在的冰和刚才你们玩的冰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说说不一样在哪儿?

      (3)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的冰花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你们想想做?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冰花。

      (5)教师和幼儿把做好的冰花放在室外,(因为幼儿园没有冰箱)待第二天欣赏冰花。

      4、欣赏冰花。

      第二天把冰花取出,挂在外面的一根绳子上,共同欣赏谁做的冰花最漂亮。

      【活动延伸】

      请家长配合,在家在制作一个冰花。让幼儿观察冰花融化的现象;早晨的时候,观察窗户上的冰花。

      【设计意图】

    [阅读全文]...

2023-03-05 00:00:00
  • 《好玩的冰》教案3篇

  • 教案
  •   设计思路:

      根据《指南》所提倡的“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好玩的冰”。通过两次探索:玩冰——冰中取礼物,让孩子们在与冰的亲密接触与操作中具体感知冰的特性并获得冰融化经验,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尝试让冰融化的各种方法,并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冬天的季节特点。

      2、物质准备:冰块,杯子,夹心冰块,积木、筷子、热水、毛巾、PPT等。

      活动过程

      1、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看看是什么?

      (2)自主探索冰的特性。

      师:请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会告诉大家冰是怎么样的?

      (3)幼儿探索并交流。

      提问:冰是怎么样的?

      小结: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玩一玩,还会变成水。

      2、第二次探索,感知让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

      老师想送你们一些小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藏在冰块里,有什么办法能拿到礼物,谁来说一说?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热水、木块、小棒,请你去试一试,看谁能够拿到礼物。

      (2)尝试取物并交流

      你用了什么办法拿到了礼物?你发现最后冰变得怎么样了?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办法,有的用热水泡冰块,有的.用小棒搅拌,还有的用木块敲,冰块慢慢化掉了,越来越小,我们成功获得礼物,真开心!

      3、播放视频,了解夹心冰块制作过程。

      (1)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的?谁先来猜猜看。(猜想)

      (2)还是请夹心冰块宝宝自己来告诉你们吧。(播放视频)

      设计思路:

      根据《指南》所提倡的“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好玩的冰”。通过两次探索:玩冰——冰中取礼物,让孩子们在与冰的亲密接触与操作中具体感知冰的特性并获得冰融化经验,最后在欣赏夹心冰块制作过程中激发幼儿动手制作冰制品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能想办法让冰融化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

      活动准备:

      冰块,杯子,夹心冰块,积木、筷子、热水、盘子,毛巾,盆,PPT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发兴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看看是什么?"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老师把冰放在后面的杯子里,请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一下回来告诉老师冰是怎么样的?

      2、幼儿探索并交流。

      提问:冰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玩一玩,还会变成水。

      二、第二次探索,感知让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老师想送你们一些小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藏在冰块里,你们要想个办法才能拿到礼物,想个什么办法呢,谁来说一说?你们觉得这么多的办法都能拿到礼物是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热水、木块、小棒,请你去试一试,看谁能够拿到礼物。

      2、尝试取物并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拿到了礼物?你发现最后冰变得怎么样了?

      3、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办法,有的用热水泡冰块,有的用小棒搅拌,还有的用木块敲,冰块慢慢化掉了,越来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礼物,真开心!

      三、播放PPT,了解夹心冰块制作过程。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的?谁先来猜猜看。(幼儿猜想)还是请夹心冰块宝宝自己来告诉你们吧。(播放PPT)

      四、延伸:、制作夹心冰块送给爸爸妈。

      活动反思:

      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冬爷爷的礼物”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选材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好玩的冰教案10篇

  • 教案
  •   设计思路:

      根据《指南》所提倡的“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好玩的冰”。通过两次探索:玩冰——冰中取礼物,让孩子们在与冰的亲密接触与操作中具体感知冰的特性并获得冰融化经验,最后在欣赏夹心冰块制作过程中激发幼儿动手制作冰制品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能想办法让冰融化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冰块,杯子,夹心冰块,积木、筷子、热水、盘子,毛巾,盆,PPT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发兴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看看是什么?老师把冰放在后面的杯子里,请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一下回来告诉老师冰是怎么样的?

      2.幼儿探索并交流。

      提问:冰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玩一玩,还会变成水。

      二、第二次探索,感知让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老师想送你们一些小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藏在冰块里,你们要想个办法才能拿到礼物,想个什么办法呢,谁来说一说?你们觉得这么多的办法都能拿到礼物是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热水、木块、小棒,请你去试一试,看谁能够拿到礼物。

      2.尝试取物并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拿到了礼物?你发现最后冰变得怎么样了?

      3.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办法,有的用热水泡冰块,有的用小棒搅拌,还有的用木块敲,冰块慢慢化掉了,越来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礼物,真开心!

      三、播放PPT,了解夹心冰块制作过程。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的?谁先来猜猜看。(幼儿猜想)还是请夹心冰块宝宝自己来告诉你们吧。(播放PPT)

      四、延伸:.制作夹心冰块送给爸爸妈。

      活动反思:

      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冬爷爷的礼物”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选材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变化

      2、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3、制作冰灯

      活动重点: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事先准备一些干净的冰块

      2、准备不同形状的容器,各种装饰物品,绳子,彩色颜料水。

      3、“好玩的冰”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幼儿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新朋友和你们一起玩!

      师:你听到水宝宝说什么了?

      师:水宝宝在什么时候变成冰娃娃?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1) 提问: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玩冰娃娃?

      (2)初次提问: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玩冰,并用笔画着记录下来。

      (3)提问:你们用了哪些方法玩冰?

      (4)再次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摸、捏、砸、尝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注意观察并表扬探索方法特别的孩子,促进幼儿间相互学*。

      3、讨论、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1) 提问:你觉得冰娃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

      (2)小结冰的特性

      师:原来冰娃娃有这么多的秘密!无色、无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阅读全文]...

2022-07-27 08:56:20
  • 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冰教案

  • 教案,小班
  •   好玩的冰

      活动目标

      1、感知冰的各种特性。

      2、初步了解冰遇热会化成水,水预冷会结成冰。

      3、学*制作冰花,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盒冰,一杯温水。

      2、提前制作的冰花,彩纸或颜料,各种形状的透明杯子,水、线等。

      3、课件。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探索,感知冰的特征。

      (1)请幼儿看一看冰是什么颜色的?摸一摸,捏一捏有什么感觉?

      (2)将小块冰放到手心里,看看冰有什么变化,手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3)观看冰块在温水里慢慢融化的过程,冰是怎样形成的呢?

      小结:冰是透明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遇到热会化成水,水预冷会结成冰。

      2、学*制作冰花。

      (1)观看各种冰雕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出示已做好的冰花,让幼儿观察跟之前的冰块有什么不一样?说一说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示范并介绍冰花制作过程:在不同形状的透明杯子里,倒入水,将彩纸或颜料放入水中,放上一根绳(一半在杯内,一半在杯外),然后将杯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取出即可。

      (4)幼儿尝试制作冰花。

      活动延伸:

      与幼儿一起欣赏自制冰花。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好玩的冰》幼儿园中班教案3篇

  • 教案,中班,幼儿园
  •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2、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3、教育幼儿从小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难点: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冰娃娃图片。2幼儿玩冰的课件。3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1、幼儿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新朋友和你们一起玩!

      师:你听到水宝宝说什么了?

      师:水宝宝在什么时候变成冰娃娃?

      2、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

      (1)提问: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玩冰娃娃?

      (2)初次探索: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玩冰,并用笔画着记录下来。

      (3)提问:你么用了哪些方法玩冰?

      (4)再次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摸、捏、砸、尝等)感知冰的物理特性。注意观察并表扬那些探索方法特别的孩子,促进幼儿间相互学*。

      3、讨论、了解冰的物理特性。

      (1)提问:你觉得冰娃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

      (2)小结冰的特性。

      师:原来冰娃娃有这么多的秘密!无色、无味、透明、光滑、硬、易碎。

      4、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师:你们的冰娃娃和刚拿到时后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真棒说出了一个新词——融化。冰娃娃是可以融化成水宝宝的。

      小结:原来冰娃娃在手里会融化掉!变成水宝宝!

      5、幼儿制作彩冰灯。

      师:让我们动起灵巧的小手,一起来制作漂亮的冰灯吧!送给我们可爱的冬爷爷做新年礼物吧!

      课后延伸:组织幼儿玩冰灯。

      教学反思

      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冬爷爷的礼物”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选材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教学就是要通过情景在学生的头脑中引起认知的兴奋,产生认知的冲突,形成思维的爆炸,进而引发学生的`认知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我在设计此节科学课时,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孩子们感知了解水会结冰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其次,从幼儿实际出发,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冰的主要特征。在教学中,利用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进行实验前的猜想,并将猜想记录在记录单上。接着通过每人各自进行的小探索,让孩子发现“冰的物理特性”。调动其自主、探究学*的积极性,提高观察、分析能力。通过经验分享环节,帮助孩子们汇总探索结果,总结探索结论,又进一步激发了学*活动的热情。最后孩子们在教室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冰灯,他们每个人都想制作出最美、最漂亮的冰灯,作为礼物送给冬爷爷,这是孩子们一份童真、一份爱心、一份真情。

      本节的延伸活动,是让孩子们到户外玩冰灯,激发他们继续探究冰的奥秘。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好玩的冰教案10篇

  • 好玩
  •   内容与要求

      1、让幼儿知道冰的物质特性,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2、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冰在冷水和热水中融化的快慢程度不同。

      材料准备:

      1、冰块若干;抹布;冷水、热水每人各一杯。

      2、ppt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

      一、幼儿感知了解0摄氏度以下水会结冰。(观看ppt第1张-第4张)

      师:今天我带来了新朋友和你们一起玩!

      师:你听到水宝宝说什么了?

      师:水宝宝在什么时候变成冰娃娃?

      小结:原来水宝宝在温度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会变成冰娃娃。

      二、自由玩冰,探索物理特性。

      师:老师把冰娃娃请来,小朋友和他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冰娃娃是什么样子?

      师:说说“冰娃娃握在手里有什么感觉?”

      师:冰娃娃身上还有什么什么秘密?

      师:我们一起看冰娃娃是秘密吧!(观看ppt第5张)

      小结:原来冰娃娃有这么多的秘密!握在手里是硬硬的、冰是冷冷的、冰是光滑的、冰是会融化的。

      三、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1、师:你们的冰娃娃和刚拿到时后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真棒说出了一个新词——融化。冰娃娃是可以融化成水宝宝的。

      小结:原来冰娃娃在手里会融化掉!变成水宝宝!

      2、教师请大家一起做实验。

      师:还有一些冰娃娃好多天没有洗澡了!我们来帮助他好不好?

      ①摸摸两杯水,说说不同的感受。

      师:请小朋友每个人轻轻的去取一杯水坐好!每个人再到我的前面取一杯水坐好!

      师:请你看看、摸摸这两杯水,有什么感觉!

      ②每杯水放进一块冰,引导幼儿比较、观察冰块变化。

      师:请你每个杯子放进一个冰娃娃,观察一下!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冰娃娃有什么变化?两块冰娃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③观察结果进行记录。

      小结:冰娃娃在热水中融化的比在冷水中快。

      四、活动延伸

      课后思考题目:小朋友,为什么冰在热水里比在冷水里化得快呢?

      师:这个问题你们能回答么?我们下一次再做实验,寻找和揭开这个秘密吧!

      师:现在请你把杯子的水轻轻的搬起椅子*室吧!

      设计思路:

      根据《指南》所提倡的“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好玩的冰”。通过两次探索:玩冰——冰中取礼物,让孩子们在与冰的亲密接触与操作中具体感知冰的特性并获得冰融化经验,最后在欣赏夹心冰块制作过程中激发幼儿动手制作冰制品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能想办法让冰融化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冰块,杯子,夹心冰块,积木、筷子、热水、盘子,毛巾,盆,PPT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发兴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看看是什么?老师把冰放在后面的杯子里,请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一下回来告诉老师冰是怎么样的?

      2.幼儿探索并交流。

      提问:冰是怎么样的?

    [阅读全文]...

2022-06-17 05: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