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有三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有三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有三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有三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三月的诗句
三月,应该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应该是微风细雨、孕育生命的季节。
1: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的《绝句》
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3: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4: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的《春日游湖上》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
7: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8: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秦观的《好事*·梦中作》
9: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11: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春望杜甫
12: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唐杜甫《春运》
1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4: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1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6:让那些有情人在我的身上漫步
17:浮云冉冉送春华,怯见春寒日欲斜。一夜雨声能几许,晓来落尽一城花。
18: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描写三月春天的诗句 60句描写三月春天的'诗句 60句。
19: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20: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1: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22: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23:冬色爷爷送走了大地的严寒,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
24: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2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26: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27: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28: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2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0: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3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32: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的《晚春》
33: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34: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35:《登池上楼》南朝宋谢灵运
36: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3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8: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
3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0: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41: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42: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4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4:the travelers were beguiled by the beauty of the landscapes.游客们被景色的美丽所陶醉。
45: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46: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4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48: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49: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1、陌喧金距斗,树动彩绳悬。姹女妆梳艳,游童衣服鲜。
2、燕来双涎涎,雁去累翩翩。行乐真吾事,寻芳独我先。
3、暮色将垂坐窗沿,无暇春色绕儿边。忽闻老妪唤声起,又见乌饭到门前。红黄黑紫百色艳,好似春色进屋檐。壮瑶侗苗三月好,各族欢歌喜同天。
4、元巳风光满,春流烟翠深。数点洗尘芳雨,共酌几杯春醑。
5、月照漓江桃柳会,杉榕合桂木龙开。芦笛洞内迷华石,独秀峰前丽舞台。雨洗晴空山水绿,亲人美味浪花来。千年飨宴何能忘,莫道神仙百荡回。
6、兴阑犹举白,话静每思玄。更说归时好,亭亭月正圆。
7、掷卢夸使气,刻烛斗成篇。实艺皆三捷,虚名愧六联。
8、袅柳轻风花满溪,谁家小女映河堤。早间刚下玲珑雨,正是黄莺娇脆啼。
9、病犹陪宴饮,老更奉周旋。望重青云客,情深白首年。
10、断金多感激,倚玉贵迁延。说史吞颜注,论诗笑郑笺。
11、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鸡黍三家会,莺花二节连。
12、上界蟠桃熟,人寰花正开。香味沁红尘,甜气凝青天。
13、河边杨柳拂蛮腰,旧屋巢燕暖小娇。上巳春光寒食借,轩辕歌舞祓禊消。俊男树下丢情信,靓女花间唱古谣。热闹叫醒羁旅客,激兴荡出少年潮。
14、光风初澹荡,美景渐暄妍。簪组兰亭上,车舆曲水边。
15、三月三风暖,春光出碧田。穿堂飞柳絮,鸣燕逐炊烟。此画何须墨,虽凡不羡仙。我心升紫气,便拥艳阳天。
16、园蔬香带露,厨柳暗藏烟。丽句轻珠玉,清谈胜管弦。
17、遍尝珍馔后,许入画堂前。舞袖翻红炬,歌鬟插宝蝉。
18、圃香知种蕙,池暖忆开莲。怪石云疑触,夭桃火欲然。
19、滞周惭太史,入洛继先贤。昔恨多分手,今欢谬比肩。
20、正欢唯恐散,虽醉未思眠。啸傲人间世,追随地上仙。
21、松筠寒不变,胶漆冷弥坚。兴伴王寻戴,荣同隗在燕。
22、松声添奏乐,草色助铺筵。雀舫宜闲泛,螺杯任漫传。
23、琼枝玉叶玛瑙红,南山美景氤氲中。王母娘娘生日至,是谁赠果味无穷?
24、春溪鼓潺潺,晨霞舞东山。红花歌一曲,云头三月三。
25、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
三月的诗句
导语:三月是欢快的季节,浪漫嬉戏的情侣,弹奏银铃般的音弦,谱写蜜意的'诗篇,黄昏恋的老夫妻,找回年轻的脚步。接下来小编整理了三月的诗句,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夜来能有几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数树梨花,晚风吹堕半汀鹭。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
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三峡的诗句
1、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赐瑶姬。花宫磊砢楚宫外,列仙八面星斗垂。秀色无双怨三峡,春风几梦襄王猎。青鸾不在懒吹箫,*题诗寄江妾。飘飖丝散巴子天,苔裳玉辔红霞幡。归时白帝掩青琐,琼枝草草遗湘烟。陈陶<巫山高>
2、巫山凌太清,迢峣类削成。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郑世翼<巫山高>
3、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杨炯<巫峡>
4、水*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白居易<送客归京>
5、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李白<上三峡>
6、水*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白居易<送客归京>
7、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杜甫<悲秋>
8、峨眉高万仗,夔巫锁西风。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咏三峡>
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10、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孟郊<巫山高二首>
咏三国的诗句
(一)
桃园结义入三英,赤胆忠心载史名
丈八蛇矛天下走,千军勇猛敌人惊
当阳桥上声嘶吼,长坂坡前独退兵。
本性难移终误事,怒鞭督邮了征程。
(二)
休将恶善辨曹刘,乱世群雄貉一丘。
屠戮黄巾曾噬血,操戈华夏欲垂旒。
兴师假义谁扶汉?夺域强权蟹食鲰。
莫道三分功盖世,累累白骨断江流。
(三)
董卓横行汉室煎,司徒跪拜托貂蝉。
生吞活剥哀频起,国恨家仇夜不眠。
巧使连环除乱贼,激扬英气著宏篇。
可怜献帝徘徊处,王允呜呼头倒悬。
(四)
飘飘胡子美髯公,信义无双天下雄。
偃月青龙扬节气,奋蹄赤兔挽靑风。
闯关六将营中斩,水覆七军浪里冲。
壮志未酬魂不散,单刀赴会没江东!
(五)
二虎相争岂是终,浮沉万象看迷宫。
前年鹿死南疆草,今日驴生北漠虫。
尔举春光输烈女,我浇秋水戏顽童。
江山不过豪强事,谁去谁来一样疯。
(六)
雄姿勃发不无能,辅佐东吴屡建功。
迎娶娇乔成姊妹,力推鲁肃伴豪雄,
火烧赤壁开江月,血漫长河破汉兵。
气度非凡吞虎豹,英年早逝浪空涌。
(七)
玄机堪破隆中日,策献川高可建瓴。
鼎足何分诸夏地,掌军孰是紫微星?
可扶昭烈齐光武,但失青黄接阙庭。
甲遁奇门油奈尽,定军一望草凋零。
(八)
卧龙岗上伏蛟龙,羽扇纶巾志未穷。
舌战群儒排众议,用兵新野得其生。
火烧赤壁周瑜助,琴拨空城司马停。
三国九州相鼎立,东吴联合结为盟。
(九)
虬髯黑面关西汉,杀富扶贫堪善良。
水没七军擒劲敌,心存一意侍云长。
贴身护卫赛天将,赴会排危超往常。
败走麦城赤帝去,闻凶自刎铁周仓。
(十)
恃才放旷几经年,魂断朝堂主嫉贤。
题字门栏宽欲减,屠诛侍卫梦依然。
香酥无语均分后,鸡肋应声问斩前。
七步诗因遗患久,唯留千载豆萁篇。
祥符相公实曾祖,庭列三槐多伯仲。——秦观《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
三槐终相相,驷马会封侯。——姚勉《送庐陵郭佥判致仕归》
并当恭敬三槐树,独任文章老铁仙。——龚诩《王氏玉立亭诗》
三槐日成阴,富贵属曾孙。——苏辙《送*给事知蔡州》
周爵班行连九棘,晋公勋业在三槐。——丁复《送王治书赴刑部尚书》
三槐旧业承非忝,驷马高门望与俱。——李梦阳《赠王推官相国之子》
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苏轼《三槐堂铭》
无限三槐仍九棘,孰知东国与西山。——方回《次韵仁*见和怀归五首·端能何地脱尘寰》
德共三槐远,名堪五柳攀。——方回《挽分水柳溪何处士二首·历数更端后》
三槐郁郁德之符,喜向金渊识大儒。——仇远《呈王元亨佥事》
宰上又添十桧,庭前不必三槐。——刘克庄《余作生坟何生谦致桧十株答以六言二首·一奴荷锸足矣》
流落生还真一芥,周章危立*三槐。——苏轼《次韵曾子开従驾二首》
三槐老更茂,花絮春寂寂。——苏轼《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
中庭三槐在,遗迹百世睹。——苏辙《次韵答王巩》
何事君王自聪哲,三槐五鼎买崩分。——陈造《阅史六首·树威立敌只商君》
剑履三槐次,楼台四壁中。——范成大《太保节使赵公挽词》
家有三槐为太守,弟兄谁似李文饶。——王安石《送王郎中知江阴》
灯下髑髅谁一剑,尊前尸冢梦三槐。——谭嗣同《似曾诗·无端过去生中事》
孤竹先贤国,三槐故相庭。——张以宁《贺礼部王尚书本中二十韵》
姻娅托三槐,同朝得往来。——楼钥《太令人赵氏挽词·姻娅托三槐》
三槐诸孙有奇士,才高特未遇时尔。——楼钥《王原庆新迁居南堂以古风求写恕斋二大字并石》
王君系出三槐家,参坐会文真耐久。——楼钥《钱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砖刻为赋长句》
六纛秦官重,三槐汉相如。——楼钥《少保李公挽词》
三槐名德萃清门,七叶为州赖有君。——楼钥《送王伯奋守筠阳》
若得此时追五柳,绝胜他日面三槐。——吴芾《城上初作新亭犹未名也邦人哄然称为三槐殊不》
五柳门前空寂寞,三槐堂上竟萧疏。——文天祥《题陈正献公六梅亭》
文正三槐宅,延*六桂家。——曾丰《中都邂逅新崇德宰范纯之为同馆着语赠别》
三槐交荫盛京华,八座摛文富五车。——周必大《次王伯奋通判韵》
祖烈系谁绍,三槐老北堂。——强至《王广渊郎中挽词》
公乎不可见,怅望三槐绿。——韩维《同和叔饮王文正公三槐厅吴正卿》
无心到孤棘,有德付三槐。——李曾伯《挽大资节使史国公三首·早袖经纶手》
公子三槐族,贫交五柳门。——孙应时《挽王知复书监·公子三槐族》
只喜阴功在,三槐已绿庭。——姚勉《挽十尊长居士》
五柳先生里,三槐宰相堂。——林熙春《王孟箕双节流芳五言律三十四韵》
三槐简介
三槐(sān huái ㄙㄢ ㄏㄨㄞˊ),汉语词语。
(1).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后因以三槐喻三公。《周礼·秋官·朝士》:“面三槐,三公位焉。”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故 姜牙 卖鱼无所售而见师於 文 武 ; 蒋生 愦慢於百里而独步於三槐。”《陈书·周迪传》:“位等三槐,任均四岳。” 明王世贞《鸣凤记·花楼春宴》:“四美二难真际会,九棘三槐尽我俦。” 清 钱谦益 《祖九诏》:“蔚矣三槐之事业,再世有闻。”
(2). 宋 王祐 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其子 旦 果入相,天下谓之三槐 王氏 。见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八。世因以“三槐”为 王氏 之代称。
三秦一会面,二陕久分携。共忆黄河北,相留白日西。 ——李频《*逢陕下故人》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辛弃疾《木兰花慢·*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睚眦不敢视,横行抱剑游三秦。——童轩《刘生》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杜甫《冬至》
相如冢上生秋柏,三秦谁是言情客。——李贺《许公子郑姬歌》
镜写三秦色,窗摇八水光。——温庭筠《题翠微寺二十二韵》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李隆基《途次陕州》
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李隆基《登蒲州逍遥楼》
五城鸣斥堠,三秦新召募。——李益《五城道中》
卿家本六郡,年长入三秦。——杨炯《刘生》
帝尧*百姓,高祖宅三秦。——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罗隐《即事中元甲子》
六国三秦随扰攘,锦衣何暇到江东。——贺铸《题项羽庙三首之一》
双剑鹰鹯急,三秦虎豹横。——汪元量《后主庙》
盗据三秦地,兵缠八水乡。——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万里有家留百越,十年无路到三秦。——韦庄《投寄旧知》
百蛮降伏委三秦,锦里风回岁已新。——薛能《早春书事》
毕使海涯能拔宅,三秦二十四畿寰。——黄滔《寄同年崔学士》
三秦千仓空,战卒如饿狼。——独孤及《送相里郎中赴江西》
祗役匪遑息,经时客三秦。——独孤及《三月三日,自京到华阴,于水亭独酌,寄裴六、薛八》
二陕听风谣,三秦望形胜。——孙逖《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一》
向来淮海说三秦,脚蹈苏门最绝尘。——杨万里《和王元驹》
山前三秦道,车马不遑息。——苏辙《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巽堂》
阿郎几载客三秦,好忆侬家汉水滨。——谢榛《远别曲》
须君快草三秦檄,尽为先生祛宿疴。——洪咨夔《六月六日宿观音寺次朝南韵二绝·微管仲其左衽矣》
三秦擅淮石,三孔专江西。——曾丰《邂逅南昌簿孙正之剧谈别后聊以记所期者》
日御駸駸须六辔,奎文烨烨自三秦。——晁说之《鹿鸣*上送诸先辈诗》
旆旌扬风出子午,笳鼓动地超三秦。——程公许《寿制使董侍郎》
公今往三秦,身是绣衣使。——陆文圭《送周宣差除陕西廉访佥事》
三秦简介
关中一带在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发源地。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降于刘邦,后被项羽杀,焚秦宫室。
项羽自立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背约“先入关中者王”,更立刘邦为汉王,封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继而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董翳为翟王、司马欣为塞王。这就是“三秦”的由来。刘邦统一中国建立汉朝后,关中被分为三个郡:京兆、左冯(ping)翊、右扶风。现将中国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并称“三秦”。“三秦”的称谓产生后,历史上也有人将它作为*名称。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齐己《新秋》
炎蒸三伏有无中,十里荷花四面风。——赵蕃《张帅置酒环波觞孙会之签判严造道主簿及蕃作》
热热如三伏,飞飞忽六霙。——方回《十二月大暖雨二十四昼夜二十五日始雪》
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刘禹锡《早秋集贤院即事》
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刘禹锡《答东阳于令寒碧图诗》
二仪清浊还高下, 三伏炎蒸定有无。——杜甫《又作此奉卫王》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白居易《竹窗》
但喜暑随三伏去,不知秋送二毛来。——白居易《答苏六》
与君三伏月,满耳作潺湲。——白居易《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
千里归程三伏天,官新身健马翩翩。——白居易《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
风清泉冷竹修修,三伏炎天凉似秋。——白居易《池畔逐凉》
如何三伏月,杨尹谪虔州。——白居易《何处堪避暑》
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张九龄《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赫赫三伏时,十日到咸秦。——高适《答侯少府》
凛凛三伏寒,巉巉五丁迹。——岑参《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帅判官》
适从郡邑喧,又兹三伏热。——韦应物《同元锡题琅琊寺》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杜荀鹤《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皎然《新秋同卢侍御、薛员外白蘋洲月夜》
炎光三伏昼,洞府宜幽步。——权德舆《九华观宴饯崔十七叔判官赴义武幕兼呈*萧校书》
三伏鼓洪炉,支离一病夫。——权德舆《病中苦热》
四时无夏气,三伏有秋风。——李频《夏日题盩厔友人书斋》
消除袢暑忘三伏,追忆曾游隔五春。——苏颂《次韵奉酬签判吕殿丞燕集西湖》
今年三伏雨水多,官吏祈晴救禾黍。——仇远《村中语》
怜我老病者,三伏困熏蒸。——张耒《寓陈杂诗十首·昔记古甲子》
清綍一窗堪把卷,寒侵三伏拟移床。——王跂《笋生十二韵》
壬公飞空丁女藏,三伏遇井了不尝。——苏轼《真一酒歌》
大候三伏时,煎熬必甖缶。——章甫《鹿角》
且喜过徐三伏暑,踪迹于今复剑浦。——白玉蟾《云游歌·云游难》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潘阆《洒泉子·长忆西山》
乌鹊堪轻三伏雨,青霄不碍万年枝。——李舜臣《宴都司樟树下·幕府樟阴几亩垂》
吟哦相对忘三伏,拟泛冰溪入雪宫。——苏轼《次韵孙秘丞见赠》
*之若冰雪,三伏无歊袢。——方回《哭肯堂赵公拟老杜八哀体》
泠风三伏是清秋,虽有炎蒸不汝留。——秦观《和黄冕仲寄题延*泠风阁》
暂过伊阙间,晼晚三伏时。——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想庆三伏怯袢热,待到仲秋吐艳香。——程公许《种秋池塘荷盖方密有四五朵花》
迩知三伏涨,骤甚八月潮。——马一浮《伏涨》
年年有三伏,日日非故吾。——范成大《晓起信笔》
衰翁顦顇忧三伏,古佛慈悲赐一凉。——吴潜《三用喜雨韵三首·雨缶云瓶剖阿香》
始知共此世,物外无三伏。——苏轼《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使我读书舍,凉意无三伏。——郑刚中《黄汇征以石草蒲一本相遗石圆而苍小窍数十大》
素色喷成三伏雪,馀波流作万年溪。——方干《东山瀑布》
况当三伏深,沾汗万淋浪。——司马光《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
秋凉断是合还家,三伏今年暑倍加。——方回《连夜书·秋凉断是合还家》
去年三伏中,叶舟遡梅水。——吴潜《谢世诗》
九峰灵气泄,三伏细流寒。——林景熙《惠山泉》
一雨五日余,南州三伏凉。——张栻《望后一日与客自水乡登湘南月色佳甚翌日用乡》
又况三伏时,当兹一禅室。——梅尧臣《依韵和僧说夏日闲居见寄》
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张说《被使在蜀》
药饵过三伏,文书散百忧。——秦观《次韵传道自适兼呈都司芸叟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