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

关于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教案详案和简案的区别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详案

  • 教案,音乐
  •   渔夫捕鱼

      游戏价值

      小鱼是孩子所熟知和喜欢的,扮演小鱼符合小班孩子爱模仿的天性。教师扮演渔夫,在池塘外用渔网捞鱼,孩子们在池塘里扮演小鱼,躲闪渔网的捕捞,游戏情节的设置让孩子在扮演小鱼的过程中既能享受游来游去的快乐,也能体验到被抓住的紧张感。通过师幼互动,还能让孩子感受与教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从中也能联系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躲闪跑,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目标

      1.练*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躲闪跑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感受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渔网一个;在场地上画一个能容纳全体幼儿的大圆圈当池塘,画一个小圆圈当鱼篓;课前学*儿歌《小鱼游》。

      游戏过程

      一、热身运动。

      二、学*小鱼游,为游戏活动做好铺垫。

      1.小鱼是怎么游的?(鼓励幼儿尝试学学小鱼的各种游的动作)

      2.教师带领边念儿歌边四处自由学*小鱼游。

      三、第一次游戏。

      1.小鱼们已经学会游泳了,现在要请你们游进小池塘,渔夫要来捕鱼喽!

      2.师幼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明确游戏规则:教师扮演渔夫,手持渔网站在池塘边,幼儿扮演小鱼四散站在池塘里。游戏开始,幼儿边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小鱼小鱼游游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向上游,向下游,游来游去乐悠悠。”念完后,教师说“捕鱼了”,并在池塘边来回跑动,用渔网捕鱼。“小鱼”在池塘里四散跑着躲闪,被捕到或跑出池塘的“小鱼”离开池塘站到鱼篓里。等捕到三四条“小鱼”后,游戏暂停,大家一起数数捕到几条“小鱼”,游戏重新开始。

      3.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结果

      刚才这几条小鱼为什么会被渔夫捕到呢?(点评游戏中幼儿的个别行为,通过“小鱼不能游出池塘,否则会渴死的”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小鱼怎样才可以保护好自己不让渔夫抓到呢?(引出当幼儿将要被捕到时可以蹲下,表示游到深水区逃走了)

      4.再次游戏

      四、第二次游戏。

      玩法1.幼儿边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大鱼大鱼游游游……”当教师说到“x人来变鱼儿游时”,幼儿迅速按相应数量组合,此时渔夫说“捕鱼了”开始捕鱼,当鱼头和鱼身分开了算捕到,被逼出海面的鱼也算捕到。

      玩法2.每个幼儿分别头戴红、黄、蓝不同颜色的鱼头饰,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小鱼小鱼游……”,当教师说到“变成大鱼游游游”时,幼儿迅速按头饰相同颜色组合变成大鱼,此时渔夫说“捕鱼了”开始捕鱼,当鱼头和鱼身分开了算捕到,被逼出海面的鱼也算捕到。(或者可以分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渔网捕不同颜色的鱼)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3篇

  • 教案,美术,大班
  •   【活动思路】

      米罗是一位著名的西班牙画家和雕塑家,他以儿童天真的眼光看世界,创作出很多富有幽默感的画面。米罗的作品有很多,其中《荷兰的室内》是一幅典型的.抽象作品,它以大胆的色调和各种夸张、变形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个热闹、喧哗而有趣的场面,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本次活动,我们结合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更进一步地认识这个“载诗载梦的画家——米罗”。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欣赏活动,体验作品热闹、欢快气氛所带来的快乐。

      2、能大胆想象和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了解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活动准备】

      1、彩色画纸、线条笔。

      2、《荷兰的室内》课件。

      3、在活动室内展示“米罗”的作品。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找“哈哈镜”,丰富幼儿对夸张、变形的情感体验。

      师:老师发现每天在自由活动的时间,总有许多小朋友喜欢去照哈哈镜,在照哈哈镜的时候,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现在我们就来照哈哈镜,看你发现哪些有趣的事。(集中幼儿)

      提问:刚才你照哈哈镜子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幼:我的头变大了,腿变长了……)

      师:哦!你的……变了!……

      小结:原来照哈哈镜时候,镜中的小朋友都“变形”了。

      二、欣赏《荷兰的室内》。

      (一)分组欣赏作品(小图),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画面,大胆描述自己看到的东西。

      师:老师准备请小朋友欣赏一幅名画,欣赏时你可以与旁边的好朋友一起说一说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当音乐停了,请你把手中的画轻轻地交给老师,好吗?

      (出示完整图)

      提问: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二)引导幼儿欣赏画中的主体,感受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提问:

      1、在这幅画中,最显眼、最突出的是什么地方?(最大的/一眼就能看到的/是哪里?)

      师: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最显眼的东西吧!

      (局部出示)

      2、你觉得它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是……?/为什么说它是……?

      3、刚才有些小朋友说它是……,跟我们*时看到的……一样吗?

      4、结合“照哈哈镜”的体验环节进行小结:

      师:刚才我们在照哈哈镜的时候,镜中的小朋友“变形”了,画中的这个东西也变形了,有小朋友说它是……,有的小朋友说它是……,原来同一个变形的东西,大家想到的都会不一样。

      (出示完整画)

      师:在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变形了?

      幼:……变形了。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厉害,发现画中的东西都“变形”了。

      (三)色彩上的分析,提问:

      1、这幅画有哪些颜色?(集体回答)

      2、画面中最突出、最明亮的是哪里?它是什么颜色的?

      3、背景是什么颜色的?

      4、这些明亮、鲜艳的颜色和绿色、褐色的背景色搭配一起,给你怎样的感觉?

      小结:这些颜色搭配在一起,使画面变得更明亮、欢快,充满动感,洋溢着快乐和热闹的气氛。

      (四)出示PPT,讨论整幅画给人的感觉。

      师:画中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猜猜它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呢?

      (随音乐逐一出示动画)

      故事:这是lala的房间,每天lala都喜欢趴在窗台眺望远处的景色。窗外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房子耸立在绿绿葱葱的树林中,小鱼、小天鹅在河里嬉戏着,多么美丽的景色呀!

      这天,lala睡着了,房间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位乐师拿着一把琴弹奏着动听的音乐,身子也随着音乐节奏扭动起来;在一边,一只小狗正滋味地啃着骨头;小猫正在玩线球;小蛤蟆真追逐着一条小虫;瞧!就连餐刀也会自己动起来,为苹果削皮呢!它们在房间里快乐地跳舞、游戏,热闹极了!

      三、鼓励幼儿给作品起名字。

      师:你们觉得这幅画有趣吗?请小朋友为这幅画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1、你是根据画的内容来起名字的。

      2、你是根据自己的感受起名字的。

      3、你是根据画中的东西来起名字的。

      四、介绍作品名称和画家。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爸爸》

  • 教案,教学反思,大班
  • 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爸爸》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爸爸》,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意图:

      爸爸是幼儿非常熟悉和亲*的人。绘本《我爸爸》以孩子的口吻描写了一位高大、温柔的父亲形象,他样样事情都能干,温暖得像太阳。绘本中的爸爸开始被比喻成各种动物形象,最后作者突然笔锋一转,抒发了对爸爸的深深爱意。这是个幽默十足又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在本活动设计中,我首先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论自己的爸爸,诸如他们的职业和爱好;再通过分段欣赏,引导幼儿理解绘本中布朗爸爸的高大形象,并尝试用“像……一样”的语句来赞美自己的爸爸;最后通过观看自己和爸爸的照片,让幼儿了解爸爸为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从而萌发对自己爸爸深深的爱。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布朗爸爸真的很棒。

      2、尝试用“像……一样”的句式夸夸自己的爸爸。

      3、感受布朗父子间浓浓的情意,萌发爱自己爸爸的情感。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了解爸爸的职业、爱好。

      2、材料准备:

      (1)幼儿收集爸爸带自己出去玩拍下的照片,教师将这些照片做成相册“大手牵小手,心会跟爱一起走”。

      (2)完整的绘本《我爸爸》,以及从中节选9页编成的分段式绘本。

      3、邀请幼儿的爸爸来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一、谈谈自己爸爸的职业和爱好

      师:每个人都有爸爸。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有什么爱好?

      (幼儿自由介绍,教师加以提炼:威武勇敢的警察爸爸,享受美味的美食家爸爸,厨艺高超的厨师爸爸,喜欢爬山的爱运动爸爸,善于传授知识并且爱学*的教授爸爸,等等。)

      师:你们的爸爸从事着不同的职业,都在努力工作,他们爱学*,爱运动,每个爸爸都与众不同。你们的爸爸真了不起!

      二、分段欣赏绘本《我爸爸》

      (一)欣赏绘本第一部分,认识布朗的爸爸。

      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外国小朋友的爸爸,他是布朗的爸爸。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师(出示布朗爸爸的图画):你们看到的布朗爸爸是什么样子的?猜想一下,他会是一个怎样的爸爸?

      师:你们觉得他是一个爱穿黄格子睡衣的爸爸。在布朗的眼里,他爸爸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欣赏绘本第二部分,理解绘本内容,感受布朗爸爸真的很棒。

      1、理解绘本内容,感受布朗爸爸真的很棒。

      (1)出示布朗爸爸走钢丝的画面。

      师:这是谁?你怎么知道是布朗的爸爸?他在干什么?

      师(小结):这是个勇敢的爸爸,他会像杂技演员一样走钢丝。

      (2)出示布朗爸爸参加跑步比赛的画面。

      师:这是在干什么?谁得了第一?你怎么看出是布朗爸爸得了第一?

      师(小结):他第一个跑到了终点,获得了第一名。布朗的爸爸是个飞毛腿,跑得像刘翔一样快。

      (3)出示布朗爸爸扮马的画面。

      师:这是谁?你怎么看出是布朗的爸爸?

      师:在布朗的眼里,爸爸怎么变成马了呢?(因为他吃得很多。)

      师:布朗是怎么夸自己爸爸的呢?(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我们一起学一学。

      (4)出示布朗爸爸扮大猩猩的画面。

      师:这又是谁?大猩猩在干吗?为什么在布朗的眼里,爸爸又变成大猩猩了?!来自教案.!(因为大猩猩力大无比,像个举重运动员一样。)

      师:布朗会怎么夸爸爸呢?(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5)出示布朗爸爸扮鱼、猫头鹰、河马的画面。

      师:在布朗的眼里,爸爸还变成了鱼、猫头鹰、河马,为什么呢?布朗会怎么夸爸爸呢?(我爸爸像鱼一样游得快,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像河马一样快乐。)

      2、尝试用“像……一样”的句式夸一夸自己的爸爸。

      师:布朗夸自己的爸爸像马一样吃得多,像大猩猩一样强壮,像鱼一样游得快,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像河马一样快乐。生活中。我们的爸爸也有很多本领,有很多的优点,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也来学一学布朗,用“像……一样”这句话来夸一夸自己的爸爸。(幼儿和同伴自由讲述1~2分钟,教师倾听,然后组织幼儿交流。)

      (三)欣赏绘本第三部分,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理解爸爸对自己的'爱。

      师(出示布朗爸爸扮鬼脸的画面):布朗爸爸在干什么?布朗爸爸为什么会扮鬼脸呢?(因为爸爸想逗布朗开心。)

      师: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你的爸爸是怎么逗你开心,让你高兴的?(幼儿讲述。)

      三、完整欣赏绘本

      配乐欣赏绘本《我爸爸》。

    [阅读全文]...

2022-10-30 08:50:33
  • 大班优秀体育活动教案详案《好玩的轮胎》3篇

  • 教案,大班
  •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的一个完善,第一课时,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很投入,创造出很多不同的玩法,如:一个人躺在轮胎洞洞内几个人滚着玩;垒高做大山趴着玩;拼出不同图形走、跳、爬、跨、等等完全超出我的想象。但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经过教研后吸取老师们的建议,在游戏环节中设计情景教学、强化投掷动作的要领、碉堡用轮胎或者大型积木代替,要求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则要求探索轮胎的各种玩法。本节课我想通过轮胎游戏练*单脚跳和爬行动作的尝试,这是对孩子的一个挑战,主要是发展*衡能力和协调性。让孩子体验和同伴一起运动的快乐时,体会合作游戏的快乐。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自由探索、发现轮胎的各种玩法。

      2、通过好玩的轮胎练*双脚跳到轮胎的边沿走和*衡走、跳、双脚跨跳、爬、滚等多种方法,发展*衡能力和协调性。

      3、体会合作游戏的快乐。

      4、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及扩散性思维,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重难点:

      双脚连续跨跳轮胎练*单脚跳和爬行动作

      三、活动准备:

      轮胎若干,音乐、制作手榴弹若干、大积木若干课前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

      四、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幼儿随音乐活动

      (1)、幼儿边走或跑、滚轮胎依次进入操场,现在,我们一起来活动一下吧!

      (2)、幼儿在轮胎上走或者绕轮胎曲线跑。

      2、幼儿自由探索轮胎的各种玩法

      (1)、师:我们要参加"轮胎玩法大比拼"活动,现在小朋友先自由尝试轮胎有哪些玩法?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和朋友合作

      (2)、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轮胎的不同玩法。在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互相交流与别人不同的有创意的玩法,不断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和热情。

      (3)、大家一起分享伙伴探讨轮胎的不同玩法。如:尝试单脚跳、跨跳等等

      五、通过故事《龟兔赛跑》练*模仿乌龟肩胯轮胎手脚着地爬并探索手脚协调快速爬的方法。

      (1)幼儿尝试、讨论,总结出背龟壳的方法。

      (2)请做的好的幼儿示范动作,幼儿互相学一学。

      六、幼儿再次分散玩轮胎,共同体验轮胎的各种新玩法,并引导幼儿之间相互合作,尝试多种玩法,挑战自我。

      七、游戏:勇敢的小战士:

      1、情景设置:刚才我们完了轮胎,学会了滚、跳、跨跳、爬、钻、各种玩法,现在我们要用这些本来去执行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你们想去吗?但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要学会另一个本领,学会了才能去执行任务。一定要用上刚才学到的本领

      2、教师和幼儿一起学*投掷的动作。

      3、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执行任务路线图。

      小战士兵先跳过路上障碍物(*放轮胎),钻过小山洞(轮胎),走过小桥,爬上山顶,走过小桥,跳过路上障碍物(*放轮胎)投掷手榴弹炸掉碉堡(用积木摆高或者用轮胎垒高的),跑回到起点。

      注意:幼儿在桥上即不能碰别人,又要控制自己的身体,不掉下桥,又稳又快地投掷手榴弹。

      八、放松活动:

      教师带幼儿一起听音乐做放松活动九、小结。幼儿滚轮胎归位。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的探索轮胎的多种玩法,积极创新意识。

      2、通过游戏练*走、跑、跳等基本技能,提高幼儿灵敏性与*横感。

      3、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与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识。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轮胎若干个、*衡木、障碍物、绳子、小红花、音乐等。

      活动重点:

      能探索出轮胎的玩法。

      活动过程:

      一、热身

      活动准备:每个人找到一个轮胎,做热身运动。

      二、探索轮胎的玩法。

      1、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轮胎有几种玩法,请幼儿上来示范,引导幼儿相互学*,及时纠正幼儿的动作。

      2、指导幼儿在和轮胎玩游戏时要注意自我保护。

      三、闯关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轮胎的玩法,把幼儿分成小组。

      玩法一:(开汽车)滚轮胎。单手或双手滚轮胎,并能绕过障碍物。

      玩法二:(过独木桥)板凳上滚轮胎。幼儿人手一个轮胎,分成两组。一个接着一个在板凳上滚轮胎。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小班音乐教案详案《小毛巾》5篇

  • 教案,音乐,小班
  •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讲卫生的重要性。

      2、掌握正确的洗毛巾方法。

      3、教育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惯。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正确的洗毛巾方法。

      难点:培养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惯。

      活动准备:

      正确洗毛巾方法的课件、水盆、肥皂、毛巾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教师洗毛巾表演

      2、教师提问:那我们小朋友知道该怎么样洗毛巾呢?跟身边的好朋友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幼儿集体讨论后,到讲台来给其他幼儿做示范。)

      3、设计问题,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学*洗毛巾的正确方法:

      (1)教师: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你们说的对不对啊?

      (2)出示洗毛巾课件,了解洗毛巾的正确方法。

      (3)教师与幼儿重复洗毛巾的正确方法:

      袖子袖子卷卷好,水龙头儿忙打开,肥皂宝宝来帮忙,搓搓手心和手背,

      清水来把赃物冲,小小毛巾洗干净。

      教师边做动作边说自编儿歌。

      4、教师:那老师还要问问小朋友,我们什么时候应该洗毛巾?

      5、幼儿实际练*:进一步掌握洗毛巾的方法

      将幼儿分成4组,分别进行洗毛巾实践。

      结束部分: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对幼儿予以表扬和纠正。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噜啦啦》,随着乐曲学跳毛巾操。

      2、知道旧毛巾用处多,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跟着音乐节奏做毛巾操,模拟洗澡、擦脸、擦窗、擦地等动作。

      【活动准备】

      1、乐曲《噜啦啦》。

      2、幼儿每人自带毛巾一条。

      【教学过程】

      一、出示毛巾:我的毛巾真漂亮

      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毛巾(颜色、图案、形状等)。

      2、师:毛巾可以用来干什么?

      二、欣赏乐曲《噜啦啦》

      1、幼儿欣赏乐曲。

      2、师:好听吗?听了音乐你想干什么?

      好,我们听着音乐做毛巾操。

      三、动一动:毛巾操

      1、教师随着《噜啦啦》,跳毛巾操(准备活动)。

      2、幼儿拿着毛巾,跟着老师学跳毛巾操(准备活动)。

      3、模拟洗澡的过程,听着音乐做操。

      (1)师:你是怎么洗澡的?幼儿自由的做洗澡的动作,教师观察。

      (2)选取好的动作,听着音乐做洗澡操。

      4、模拟擦脸的过程,听着音乐做操。(过程同上)

      5、讨论:毛巾除了擦身体外,还可以擦什么?

      师:毛巾旧了,可以擦窗、擦地,丢掉了多浪费啊!

      6、模拟擦窗的过程,听着音乐做操。(过程同上)

    [阅读全文]...

2022-06-23 09:00:54
  • 辱母案事件材料

  •   民警进了一层办公室。苏银霞、于欢急忙反映被催债者揍了,催债者则否认。

      多名催债者证言显示,民警当时表示:你们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打人。

      民警并没有在屋内停留太久。监控显示,10点17分,部分人员送民警出了办公楼。这距其进屋处理纠纷刚4分钟。  

         于欢试图跟民警一同出去,催债者拦住了他,让其坐回屋里。没有民警的办公室再度混乱。

      于欢供称,有个人扣住他的脖子,将他往办公室方向带,“我不愿意动,他们就开始打我了”。

      事后的司法鉴定显示,于欢未构成轻微伤,不过,在其左项部可见一横行表皮剥落1.1cm,结痂;右肩部可见多处皮下出血,大4x0.3cm小0.7cm。

      按照催债者么传行的说法,他们当时把于欢“摁在了一个长沙发上”。

      一名公司员工家属则看到,有催债者拿椅子朝于欢杵着,于欢一直后退,退到一桌子跟前。他发现,此时,于的手里多了一把水果刀。

      “我就从桌子上拿刀子朝着他们指了指,说别过来。结果他们过来还是继续打我。”于欢供称,他开始拿刀冲围着他的人的肚子上攮。

      么传行回忆,于欢当时说“别过来,都别过来,过来攮死恁”,杜志浩往前凑了过去,于欢便朝其正面攮了一下;另有3人也被捅伤。

      催债者急忙跑出了办公室。10点21分,闻讯的民警快速向办公楼返回。

      经过司法鉴定,杜志浩因失血性休克造成死亡,另两名被刺者被鉴定为重伤二级,一名系轻伤二级。

      2016年11月21日,于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提起公诉。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罪名成立,判处于欢无期徒刑。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幼儿园中班数学详案教案《认识数字6》含反思 (菁选3篇)

  • 教案,数学,中班
  •   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于数学学*的兴趣;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幼儿们在活动中认识数字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认识数字6,理解6的含义,练*数数。

      2、激发学*兴趣,体会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

      3、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幼儿们在探索中学*。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数字6,理解6的含义

      难点:了解数字具体数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角色棒(大象、小狗、小猫、小牛、小鸭、小猴);

      房子口袋6个;操作卡人手一份;魔术袋(袋里装配对卡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手绢游戏:________回家歌。复*数字1—5、

      引入情景:冬天到了,大象伯伯帮助小动物们盖了几座房子方便他们过冬。

      二、进行部分:

      出示房子口袋贴在黑板上。(边贴边点数1、2、3、4、5、6)

      认识数字6、

      1、大象伯伯一共盖了几座房子?我们再一起来数一数。

      2、出示数字卡片6、教师:用数字6来表示?

      3、引导幼儿观察6像什么?

      4、顺口溜:6像口哨嘟嘟嘟。

      小动物住房子,巩固对数量6的理解。

      教师:一间房子只能住一只小动物。快请它们来住吧!

      2、幼儿点数后贴在数字卡片6。

      3、为房子贴上门牌号。(123456)

      游戏——找朋友。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方法:

      1、幼儿在魔术袋里抽出配对卡,选择黑板上数量对应的数字卡片配对。

      2、幼儿手持数字卡,教师出示配对卡片,拿相应数字卡的幼儿站起来。幼儿完成操作卡练*,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幼儿和数字宝宝说再见。

      四、延伸活动:

      1、在数学区角练*1—6数量的点数并与数字卡对应。

      2、游戏:夺红旗

      方法:幼儿两人一组站在场地上掷色子决定跳方格的步数,先夺红旗者为胜。

      教学反思

      活动前没有细致了解幼儿个性发展状况,配合显得仓促。

      教师引导说的太多,应多让幼儿自由来说,老师给出肯定。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7,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通过目测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按数摆放实物。

      活动准备:

      《秋风》歌曲磁带,实物树叶若干,1—5点子卡片人手一张,写有1—5数字的筐,数字6、7,实物卡片苹果6个、橘子7个,幼儿连线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播放歌曲《秋风》: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深秋了,秋风一吹,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都落了下来,那让我们一起去捡树叶吧。

      二、捡树叶活动,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幼儿拿小桌子底下的点子卡片,看看有几个点子。

    [阅读全文]...

2022-10-09 00:00:00
  • 幼儿园中班美术详案教案《美丽的小鸟》及教学反思最终 (菁选3篇)

  • 教学反思,教案,美术
  •   活动设计背景

      粘贴画料拼贴构成的画面。它融绘画和制作为一体,能够充分发挥儿童动手的能力。

      有一天早上,全班的幼儿都在看书,突然有一个孩子跑上来,告诉我说:小拉姆把口水吐在书上。我走下去,问她是怎么回事,小拉姆告诉我说,她不小心把书撕坏了,她想用口水把书粘好。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如何粘贴画。

      2、锻炼幼儿的动作的协调能力。

      3、让幼儿知道粘贴时实用些什么材料。

      4、养成讲卫生的及爱惜书好*惯。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使用材料。

      2、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寻找材料:如树叶、花瓣等。

      2、胶水、双面胶、固体胶水、A4纸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让幼儿认一认。

      1、教师把要使用的材料放一边(树叶、花瓣)。

      2、让幼儿观察一下,放在旁边的材料像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动手示范进行贴画。

      3、教师贴好后,让幼儿评价一下。引起幼儿的兴趣。

      4、让幼儿回忆老师是怎么做的?

      5、总结:(1)选材料,像什么?(2)根据图形开始在A4纸上粘贴。涂胶水时,一定要注意涂在材料上面。

      二、动手操作

      1、给每位幼儿一张A4纸,让幼儿把选好的材料放在纸上,先观察像什么,才开始动手做。

      2、教师巡视,看看幼儿的操作能力,操作差的教师指出并帮助一下。

      三、评比

      1、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看看,评评谁做的最好。并给做的好的幼儿鼓励。

      2、把幼儿的作品放到展示区,让有互相欣赏。

      四、延伸

      让幼儿说一说,我们粘东西时,应该用什么东西?能不能用口水去粘贴东西。我们要爱惜我们的书本。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活动中,色彩搭配的能力,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动手动脑及合作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2、活动带给我们的启示却鞭策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积极地开动脑筋,寻找更加适合幼儿的有趣的,促进幼儿发展的方法。

      《中班美术详案教案《美丽的太阳》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美术详案教案《美丽的太阳》含反思!

      活动背景:

      “太阳是绿色的。”不对,太阳是红色的!”“太阳是彩色的……”听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表达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问题,我不禁被孩子的话语感动了。对于太阳,每个孩子都知道,而说起太阳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回答却异口同声“圆的”。这是孩子们最直观的感受,也是他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太阳的形态。是啊!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心中的太阳就是五颜六色的。于是,在这些想法的督促下,我设计了《美丽的太阳》这一教育绘画活动,和孩子们共同探讨太阳、画太阳。艺术活动是需要创造的,创造基于敢想、敢说,我希望孩子们绘出属于自己的一个太阳形象,而不是千篇一律。从活动中帮助幼儿感受艺术活动的夸张性,体验艺术活动中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积极想象,大胆用画笔表现自己喜欢的太阳。

      2.学会用多种颜色的涂画法,感受色彩美,提高大胆运用色彩的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关于太阳的粗浅知识,欣赏过有关太阳的美术作品。

      2.物质准备:油画棒、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太阳的颜色》。

      附故事:小白兔每次看见太阳它都很想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小白兔去问小鸟。小鸟说:“太阳是绿色的。您瞧,太阳照在树叶上,树叶绿油油的。”小白兔跑去问小蜜蜂,小蜜蜂说:“太阳是红色的。您瞧,太阳照在花朵上,花朵红艳艳的。”小白兔跑去问小青蛙,小青蛙说:“太阳是黄色的。您瞧,太阳照在稻穗上,稻穗黄灿灿的。"小白兔想:小鸟说太阳是绿色的,小蜜蜂说太阳是红色的,小青蛙说太阳是黄色的。(提问:刚才小动物们都怎么说太阳的颜色的?)那太阳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小白兔想啊想,这时天上下起雨来了,不一会雨停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小白兔想彩虹阿姨住在天上,一定知道太阳的颜色,就跑去问彩虹阿姨。彩虹阿姨先让小白兔数数她身上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啊!共七种颜色。”小白兔说。于是,彩虹阿姨就说:“对啦!我身上的七种颜色全是太阳公公给的。”小白兔快活地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评析:此环节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导入,然而幼儿也喜欢听故事。因此,两者结合图文并茂的为幼儿讲解,直观的让幼儿感受熟悉太阳的形象,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活动中以拟人化的.口吻来问幼儿,小兔子说:“他明白了,那你们明白了么?”此问题的设置,既为下一个环节作了铺垫。又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倾听,更能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讨论:让幼儿谈谈对太阳的认识和感受。

    [阅读全文]...

2022-10-09 00:00:00
  • 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像狼一样嚎叫》详案

  • 教案,大班,教学文档
  • 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像狼一样嚎叫》详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像狼一样嚎叫》详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设计意图】

      《像狼一样嚎叫》中讲述了一只宠物狗莫卡腻味了*淡、安稳的日子,想尝试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像狼一样嚎叫,像狼一样捕食猎物,像狼一样自由自在,于是它勇敢地出走了……然而,新生活并不像莫卡憧憬的那样美好。它处处碰壁、屡屡受挫,甚至身陷险境,最后不得不逃回家中作为6、7岁的大班孩子,自我意识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对外面的世界关注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他们的想法和**的想法是冲突很矛盾的。对于大人的一些限制性的建议,他们充满了叛逆和尝试的冲动。他们想挣脱**的保护,好好的探索一次。《像狼一样嚎叫》中的莫卡,正是大班孩子们心理年龄段的真实写照,开展这个活动能与孩子们引起很好的共鸣。

      【活动目标】

      1、阅读图画书,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懂得故事蕴含的道理。

      2、观察画面,根据画面细节猜测、想象故事情节发展。

      3、感受理解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并尝试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了解过有关狼的知识物质。

      材料准备:绘本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故事

      这本书是写了一个关于谁的故事?你怎么知道的?这只狗在哪里干什么?你觉得它有点像哪一种动物?(介绍莫卡)

      二、逐页阅读,理解故事内容1、观察讲述,感受狼自由自在的生活。

      2、观察画面,理解莫卡处处被受限制的生活。

      (1)莫卡听了米雪儿说它像狼后会有什么想法?

      通过猜想,梳理出莫卡和米雪儿之间的矛盾。为逐步建立"有时候'限制≠不爱'或者'限制=爱'"这个观点做第一次的铺垫。

      (2)一起看图书讲述莫卡的小结:进一步突出米雪儿和莫卡之间的矛盾,为建立"有时候'限制≠不爱'"或者'限制=爱'这个观点做进一步的渗透。

      3、观察讲述,体验莫卡离家出走时的快乐心情。

      4、观察讲述莫卡在外的遭遇。

      (1)莫卡会一直这么快乐吗?它遇到了什么麻烦?

      (2)视听结合,感受莫卡听到狼叫以后,紧张害怕的心情。

      5、感受莫卡与米雪儿团聚后的幸福温馨。

      三、梳理整个故事,讨论并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1、莫卡离家出走,去过像狼一样的生活,它成功了吗?为什么?

      2、米雪儿和莫卡那么相亲相爱,米雪儿为什么还要限制莫卡做一些事情呢?(再次体会"有时候'限制≠不爱'或者'限制=爱'")

      四、故事延伸

      米雪儿和莫卡又重新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直到以一天……他们在干什么?看了一本什么书?看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吗?为什么?

    [阅读全文]...

2022-09-29 09: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