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三国的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三国的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三国的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三国的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咏三国的诗句
(一)
桃园结义入三英,赤胆忠心载史名
丈八蛇矛天下走,千军勇猛敌人惊
当阳桥上声嘶吼,长坂坡前独退兵。
本性难移终误事,怒鞭督邮了征程。
(二)
休将恶善辨曹刘,乱世群雄貉一丘。
屠戮黄巾曾噬血,操戈华夏欲垂旒。
兴师假义谁扶汉?夺域强权蟹食鲰。
莫道三分功盖世,累累白骨断江流。
(三)
董卓横行汉室煎,司徒跪拜托貂蝉。
生吞活剥哀频起,国恨家仇夜不眠。
巧使连环除乱贼,激扬英气著宏篇。
可怜献帝徘徊处,王允呜呼头倒悬。
(四)
飘飘胡子美髯公,信义无双天下雄。
偃月青龙扬节气,奋蹄赤兔挽靑风。
闯关六将营中斩,水覆七军浪里冲。
壮志未酬魂不散,单刀赴会没江东!
(五)
二虎相争岂是终,浮沉万象看迷宫。
前年鹿死南疆草,今日驴生北漠虫。
尔举春光输烈女,我浇秋水戏顽童。
江山不过豪强事,谁去谁来一样疯。
(六)
雄姿勃发不无能,辅佐东吴屡建功。
迎娶娇乔成姊妹,力推鲁肃伴豪雄,
火烧赤壁开江月,血漫长河破汉兵。
气度非凡吞虎豹,英年早逝浪空涌。
(七)
玄机堪破隆中日,策献川高可建瓴。
鼎足何分诸夏地,掌军孰是紫微星?
可扶昭烈齐光武,但失青黄接阙庭。
甲遁奇门油奈尽,定军一望草凋零。
(八)
卧龙岗上伏蛟龙,羽扇纶巾志未穷。
舌战群儒排众议,用兵新野得其生。
火烧赤壁周瑜助,琴拨空城司马停。
三国九州相鼎立,东吴联合结为盟。
(九)
虬髯黑面关西汉,杀富扶贫堪善良。
水没七军擒劲敌,心存一意侍云长。
贴身护卫赛天将,赴会排危超往常。
败走麦城赤帝去,闻凶自刎铁周仓。
(十)
恃才放旷几经年,魂断朝堂主嫉贤。
题字门栏宽欲减,屠诛侍卫梦依然。
香酥无语均分后,鸡肋应声问斩前。
七步诗因遗患久,唯留千载豆萁篇。
三国的诗句
三国时代,群雄割据,人才辈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咏赤壁》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书愤》 陆游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檀溪诗》 苏轼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 马蹄蹄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 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
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 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赞刘备
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叹何进
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 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赤兔马
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 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叹丁管
董贼潜怀废立图,汉家宗社委丘墟。 满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
少帝刘辩作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
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
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
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 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
唐妃作
皇天将崩兮后土颓,
身为帝姬兮命不随。
生死异路兮从此毕,
奈何茕速兮心中悲!
赞伍孚
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 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
赞关羽斩华雄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赞貂蝉
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 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 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 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 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 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貂蝉歌
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 丁香舌吐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
连环计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 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叹董卓
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 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王允杀蔡邕
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 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赞王允
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
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
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
三国杀诗经
三国杀最*吸引了许多玩家,大家或许是被丰富的任务系统,独特的.系统,让大家体验更真实的游戏所吸引。但是无可厚非的是,手游三国杀侵入了我们的生活,很多人都深深的为之着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国杀诗经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我军将败,魏将何在,千里之外
我军将败,蜀将何在,千里之外
我军将败,有老身在,百战不殆
山不在高,不怕没柴烧
海不厌深,滴水之恩,
周公吐哺,无不报复,
合纵连横,霸业未成,
腾蛇乘雾,死不瞑目,
早睡早起,吃我一戟 ,
早睡早起,仲谋愧矣 ,
早睡早起,我命休矣,
早睡早起,蜀汉哀矣,
早睡早起,吴蜀休矣 ,
惟贤惟德,你奈我何 ,
借你之手,敢应战否,
不先为备,攻其不备,
万事俱备,我爸爸是刘备,
岁在甲子,张飞(关羽)在此,
取汝首级,天下大吉,
大军在此,速速领死,
苍天已死,丧命于此,
固国安邦,顺我者昌
贼将早降,逆我者亡
体迅飞凫,再来一壶
食色食色,活罪难赦
一顿不吃,世人皆知
天命难违,我该减肥
赴汤蹈火,谁能挡我
赴汤蹈火,可敢杀我
赴汤蹈火,竟敢伤我
赴汤蹈火,丞相助我
丞相厚恩,还施彼身
男婚女嫁,攻城为下
开辟险路,所以无误
能进能退,养精蓄锐
休养生息,生生不息
屯田日久,神仙难救
如今之计,小小把戏
黄天当立,我才是皇帝
起星辰之力,桃园结义
走马行酒礼,我看好你
雕虫小技,乃真正法器
先帝之志,知天下大事
乐不思蜀,锄禾日当午
乐不思蜀,汗滴禾下土
父亲在上,破阵斩将
公瑾在旁,岂能消亡
是友是敌,陷阵杀敌
一顿不吃,一探便知
新三国台词
1、刘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朝顾炎武:我要穿越回去索取原创版权……)
2、袁绍:天下何人不识君。(唐朝高适:这明明是剽窃我的作品《别董大》!)
3、小校:主子爷…主子爷…(话说,这难道不是清朝奴仆的流行用语?)
4、董卓:咱家,要宴请各位百官赴宴!(“咱”是来自于山西的军事用语,用以称我部军马,有“我”“我们”“你与我”等意思,在明朝有着明显的军事特征,且代表男子汉的气概,在明朝太监们把它作为一种自称。此话还有一个雷点在于“各位百官”……)
5、张飞: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翼德在此!
6、吕布:你叫我什么?
7、张飞:三姓家奴
8、吕布:我堂堂吕布因何叫我三姓家奴?
9、王允:这是小女貂蝉。
10、董卓:你真是金屋藏娇啊!(该成语源起汉武帝小时说要建一座金屋来娶表姐陈阿娇,后用来比喻纳妾或偷藏情人的意思)
11、董卓(称呼李儒):李兄弟……(李儒,正史中无此人,《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有此人,演义中他是董卓的女婿和谋士,称呼他为李兄弟,那是完全乱了辈分。)
12、袁绍:孟德,你班师回朝了。(曹操追击董卓大败而回,但此成语是用来形容胜利而归的)
13、王允(劝貂蝉):欲要杀禽兽必先献身于禽兽。
14、貂蝉:义父此举与禽兽何异?
15、刘岱:我有上将军潘凤,手执一柄百斤重的开山斧,有万夫不当之用,此人必可斩杀华雄。
16、袁绍:你敢出战么?
17、潘凤:有何不敢?我的大斧早就饥渴难耐了!
18、陈宫:孟德!我们作孽了!他们杀的不是我们,是猪!(曹操心想:你小子难道骂我是猪?)
19、曹操:要杀便杀嘛,何必犹豫,搞得自己很痛苦。
20、王允家下人:老爷,吕布是来给貂蝉小姐送生日礼物的。
21、曹操:我的脑袋太贵,你的又太便宜,抱歉。
22、曹操:“眼皮一眨,老母鸡变鸭。”
23、董卓:“袁绍这个王八蛋!”
24、董卓:“曹操你这个杂种!”
25、董卓:洛阳就是豪华,在这里我都乐不思蜀了。
26、刘备:袁绍是个扶不起*。(阿斗:老爸,你怎么知道的那么早啊?改行算命了?)
27、曹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最雷,曹操早就知道,没搞死司马昭的老爸,可见曹操仁爱之心啊。
28、吕布:我家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首!
29、曹操:我要亲自去刘备那里,你没听说过三顾茅庐的故事么,要诚心。
30、董卓:“洛阳就是豪华,在这里我都乐不思蜀了。”
31、刘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2、吕布:我这就向司徒大人求婚去(吕布要向王允求婚,怀疑吕布是同性恋。)
33、董卓:洛阳就是豪华,在这里我都乐不思蜀了。
34、刘备:袁绍是个扶不起*。
35、曹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36、刘备:我来草茅他诸葛亮居然跟我玩空城计不在家!
37、诸葛亮(打开茅庐):说曹操,曹操就到,哈哈,刘备来了。
38、曹操:我要亲自去刘备那里,你没听说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吗,要诚心。
三国曹植七步诗有几句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三国曹植七步诗有几句,希望对你有帮助。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是收录在《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魏晋时期曹植所作的《七步诗》,跟许多成年人年少时所学的四句《七步诗》有所不同。日前,聂女士致电本报说:“我发现学校给孩子发的`课外读物中,《七步诗》怎么变成了六句?”
六句《七步诗》 弄懵小学生
琪琪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以前能非常熟练地背出四句的《七步诗》,可是看到课本上写着六句,不由发出疑问:“怎么跟老师教的不一样啊?”
“六句”版 源自标准原著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的版权人何先生接受采访时说,教育部要求在该诗歌的出版编译过程中原著原文不要删节。依据现当代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四句的《七步诗》属于节选,不应采用。“我们策划出版发行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是配套小学语文教学标准的,是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的。”
专家:应以六句诗为准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成复旺教授翻阅了有关文献,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首先,《七步诗》的流传本来就有两个版本,后来经过学者的校勘,认为四句版本是漏掉了两句,应以六句为可信。其次,对于是否需要加注说明,主要看编辑的思路。也许编辑认为给小学生看的书没有必要加注。再有,就是诗歌中个别字句的出入,原因也很多。一种就是依据了不同版本,因为曹植的文集是根据保存下来的类书结集而成的,难免由于传抄、记忆等人为因素产生差异;另外通假字的使用,例如“萁在釜下燃”一句中的“然”,就是由通假字改变而来。
成教授建议说:“读者在学古诗词时应找一个可信的底本,并依据前人的校注成果。”
三国曹植七步诗
《七步诗》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三国曹植七步诗,欢迎查看!
七步诗的诗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的词语解释:
1:持:用来。
2: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3:漉:过滤。
4: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5: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6:釜:锅。
7:燃:燃烧
8:泣:小声哭
9:本:原本,本来。
10: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11:何:何必。
七步诗的韵意:
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七步诗的.名家点评:
现代文学家郭沫若《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漫叟诗话》;“曹子建七步诗,世传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一本云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其工拙浅深,必有以辨之者”。
清·毛先舒《诗辩坻》:“子建乐府《怨歌行》比《七哀》多十二句,然《七哀》妍至雅洁,似胜《怨诗》。《七步诗》四句者,词意简完,然不若六句之有态”。
七步诗的创作背景: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以曹植未能及时吊唁先父此大不孝为由,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曹丕感到十分羞愧。)
七步诗的赏析: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释常谈》)刘协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 诗丽而表逸。”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此诗之妙,在于巧妙设喻,寓意明畅。豆和豆秸是同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就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烧起来却把锅内的豆煮得翻转“哭泣”,以此来比喻兄弟相残,十分贴切感人。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因此成了千古名句,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顾手足情深而骨肉相残的行为。全诗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众兄弟的残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讥讽之中有提醒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
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们还是把它作为曹植的作品来介绍给读者诸君。
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七步诗》我们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描写三国人物的诗句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步余杭溪上谒凌将军庙》
苕源直下漱迥汀,古社依稀记旧经。
共吕子明矜战伐,与甘兴霸作神灵。
夜嘶寓马山行雨,晓散祠鸦树见星。
欲觅遗留何处是?草间部伍尚名亭。
燕歌行(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关于三国的谚语
谚语熟语的一种。群众中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多数是人民群众长期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用简单通俗的话表达出深刻的道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三国的谚语,欢迎阅读与收藏。
1、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2、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4、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5、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6、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7、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8、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9、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10、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11、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2、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13、过五关,斩六将;
14、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15、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16、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17、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18、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9、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20、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21、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2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3、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24、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25、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26、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27、阿斗的江山白送
28、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29、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30、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31、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32、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3、刘备编草鞋内行
34、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35、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36、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37、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38、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39、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40、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41、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42、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43、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44、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45、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4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47、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48、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49、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1、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9、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
10、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11、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智勇武将
12、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生。慰*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1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
14、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15、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
16、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
17、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曹操
18、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评袁绍
19、(袁绍、刘表)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
20、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21、……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
22、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仲达评孔明
23、操*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评曹操
24、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杨谏孔明
25、(孙坚、孙策)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
26、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
27、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28、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谏孙权
29、(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30、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陆伯言
31、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评袁绍
三国的诗词
三国的诗句
三国诗句
三国的古诗有
三国魏的古诗
写三国的诗词
说三国的古诗
描写三国的诗
三国台词
三国的名言
三国里的古诗
讲三国的古诗
有关三国的诗词
关于三国的古诗
关于三国的诗句
有关三国的诗句
三国的古诗大全
三国的古诗的图片
三国名句
新三国台词
三国kill台词
关于三国的诗词
三国名言
梦三国台词
三国语录
评价三国的古诗
描写三国的诗句
三国古诗的发展
歌咏三国的诗词
三国战乱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