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的诗文

关于描写春的诗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春的诗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春的诗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春的诗文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0) 语录(2) 说说(22k+) 名言(1) 诗词(118) 祝福(26k+) 心语(818)

  • 老去的青春的诗文

  • 青春
  • 老去的青春的诗文

      当我走过 漫长的青春

      一如既往地回首往事

      呼吸无比沉闷的气息

      才慢慢 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才慢慢 感觉到自己的忧伤

      我惊醒在 黎明前的`夜

      身体在黑夜中颤抖

      而心却还在梦中摇晃

      摇晃着 一个个宁静的生命

      摇晃着 一道道明媚的凄凉

      谁 在哭泣

      谁 在呐喊

      谁在半空中 无奈地飞翔

      谁又忘了谁

      谁又在空白中 迷失了方向

      啊,青春 错过的芬芳

      啊,青春 离去的永远

      苍白的头发

      在冰冷的秋风中飘扬

      苍老的真心

      在执着的脚步中搁浅

      啊,青春 记忆的童年

      啊,青春 生命的奢望

      老去的岁月

      如千年冰雪般的苍凉

      老去的青春

      在回忆中 慢慢地消散……

      谁 在哭泣

      谁 在呐喊

      谁在半空中 无奈地飞翔

      谁又忘了谁

      谁又在空白中 迷失了方向

      啊,青春 错过的芬芳

      啊,青春 离去的永远

      苍白的头发

      在冰冷的秋风中飘扬

      苍老的真心

      在执着的脚步中搁浅

      啊,青春 记忆的童年

      啊,青春 生命的奢望

      老去的岁月

      如千年冰雪般的苍凉

      老去的青春

      在回忆中 慢慢地消散……

      高三:黄星

    [阅读全文]...

2022-01-26 02:31:27
  • 春望文言诗文翻译

  • 春望文言诗文翻译

      春望(国破山河在)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评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阅读全文]...

2022-03-20 08:18:46
  • 描写春天的诗文

  • 春天
  • 描写春天的诗文

      描写春天的诗文有哪些?哪些诗文能写出春天的美丽,让人感受到春的美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春天的诗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3、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____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4、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____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志南《绝句》

      6、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____杜甫《绝句二首》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0、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____刘方*《春怨》

      1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____李白《清*调·其一》

      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1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5、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____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16、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____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18、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9、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____朱熹《春日》

      2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____杜甫《绝句》

      2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王维《鸟鸣涧》

      2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2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2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6、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____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2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杜甫《春夜喜雨》

      28、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2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30、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____宋祁《玉楼春·春景》

      3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3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____朱熹《春日》

      33、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____杨巨源《城东早春》

      34、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____杜牧《赠别》

      3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王安石《元日》

      3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3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____杜甫《绝句二首》

      39、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____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4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____叶绍翁《游园不值》

    [阅读全文]...

2022-02-27 17:38:42
  • 关于《春望》文言诗文的翻译

  • 关于《春望》文言诗文的翻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评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注解】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阅读全文]...

2022-06-08 02:47:26
  • 春日回永新的诗文

  • 春日回永新的诗文

      春日怀旧情更浓,游子回归沐春风;

      背井离乡几十年,很少有空回家中;

      莫怪孩儿无孝心,忙忙碌碌求生计;

      只见一条柏油路,蜿蜒滑动向远处;

      隔山隔水三百里,难隔孩儿相思情。

      远处风景迎面来,记忆犹如跨时空;

      回忆童年家境穷,寒居青砖褐瓦中;

      晚上读书点油灯,有时还捉萤火虫;

      白天砍柴捡松菇,晚上钓鱼照泥鳅,

      换来钱财买粮油,还是难解腹中空;

      那时家乡虽然穷,童年时代却无忧;

      每天打闹在田头,欢歌笑语山水中;

      如今生活条件好,精神压力又虚空;

      人生何时无苦恼,只有童年能放松。

      一声笛鸣惊长空,一辆轿车落水中;

      刚才高速穿行中,司机驾车也真牛;

      还好车伤人健在,莫驾宝马去航空。

      遥看蓝天有白云,荒郊野外春意浓;

      几树桃花还含蓄,梨树*付水流;

      枇杷争宠先挂果,油菜闪亮皆流油;

      市民结伴去郊游,忙着田间挖荞葱;

      二月春风熏人醉,客车走进油画中;

      路边杨树无衣着,秃顶树上鹊巢空;

      喜鹊不知何处去,早把音讯传家中。

      青山装载万重木,百鸟啼鸣如诗诵;

      山间泉水响叮当,胜似敲铁卖米糖;

      满山遍野花斗艳,松鼠林间荡秋千;

      旁山依水农家院,胜过宫廷百花园;

      长住期间可脱俗,凡人也可成神仙;

      家乡风景也如此,可惜世间有尘埃。

      客车一路借春风,归乡之心情更切;

      穿山越水无阻挡,不到半天到家中。

      母亲开门问是谁,得知孩儿回故土;

      两行泪水成珍珠,双眸依然是朦胧;

      孩儿如今什么样,永远只在记忆中。

      母亲今年快九十,劳累一生无所求;

      得知孩儿已回家,满脸皱纹变笑容;

      虽然两眼不见光,翻箱倒柜找年糕;

      一生清苦不在乎,就怕子孙再受穷;

      如今生活不再愁,母亲依然没享福;

      节俭成*守传统,一心为家没变故;

      此时此刻谁能忍,铁打汉子也流泪。

      父母心中有儿女,儿女有谁有父母?

    [阅读全文]...

2021-12-13 16:55:30
  • 描写春天美丽的诗文

  • 春天,美丽
  • 描写春天美丽的诗文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1、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21、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2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唐 刘昚虚《阙题》

      2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24、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 杜甫《春运》

      2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阅读全文]...

2022-01-28 22:58:04
  • 关于春天的诗文(古诗描写春天的诗)

  • 春天
  • 《行香子》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宋·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好事*》

    宋·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渔家傲》

    宋·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

    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阳沽酒市,

    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阅读全文]...

2021-11-26 13:14:29
  • 中考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春望》

  • 中考,语文,古诗文
  • 中考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春望》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春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知识点归纳:

      1、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破”、“深”写出了怎样凄惨的景象?

      答:“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冷寂荒芜的景象。

      6、杜甫诗有诗史之称,本诗折射出怎样的历史事件?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安史之乱,表现了忧国思家、感时伤坏之情。

      7、情景交融在颔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试加以赏析。

      答:花鸟本是怡人之景,而诗人见之而泣,闻之愈悲,可见时局的不幸,这里诗人将悲情融于乐景,更加重了悲的抒*彩。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这两句真切地表现了战乱中人们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9、末句“不胜簪”这一细节有怎样的作用?

      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亲之情。

      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阅读全文]...

2022-02-02 17:56:36
  • 南湖早春古诗诗文相关介绍

  • 早春
  •   《南湖早春》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因而诗中在写出美好春景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贬官远方的抑郁心情。

      【作者】 【朝代】

      风回云断雨初晴, 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 *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 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 年年衰病减心情。

      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黄鸸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

      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兴致也减少了。

      1、南湖:彭蠡湖,即鄱阳湖。《太*寰宇记·江州》:“彭蠡湖在(德化)县东南,与都昌县分界。”湛方生《帆入南湖》:“彭蠡纪三江,庐岳主众阜。"

      2、早春:初春。

      3、风回:春风返回大地。

      4、云断:云被风吹散。

      5、返照:阳光重新照射。

      6、乱:繁多。意为漫山遍野都闪现着。

      7、碎红:杏花花苞刚刚绽开露出点点红色。

      8、发:开花。

      9、水苹:水上浮苹。

      10、翅低:飞得很低。

      11、白雁:湖边的白鸥。

      12、舌涩:指言语不流利。涩,形容叫声艰涩,尚不连惯婉转。

      13、黄鹂:黄莺。

      14、不道:不是说。

      白居易遭到贬谪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这也是作者在江州时留下的作品。

      《南湖早春》,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最后两句显示出作者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

      作品抓住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大雨刚过,地面和湖上经过雨水的冲洗,妩媚之中更添清新之感。早春时节,尚有冷气袭人,而阳光返照,不仅景色秀丽,复有温暖明快之感;山杏发,水苹生,欣欣向荣,红绿相映,色彩对比鲜明,是早春时节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这幅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毫无秩序可言,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之态,故用“乱”字点出;而湖面之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地铺在水面上的绿色草坪,故说“*铺”。“*”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苹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苹的茂盛。四句之中,云、雨、阳光、山杏、水苹几个意象的描写都恰到好处地反映出早春征候。然而若尽乎此,又似乎有些美中不足,原来还缺少最具生命活力的动物。五、六句“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因为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的白雁不得不低空飞行;同样由于雨水的淋浇,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之感。然而,它们一个不顾身上雨水未干,仍然翩翩起舞,一个虽然舌涩但也禁不住歌唱呜叫,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刚刚到来的春天太美妙,太富有魅力了。它们的飞舞和鸣叫,更增添了早春的妩媚可人之态。

      前人云“刻画早春,有色泽,腹联尤警”(《唐宋诗醇》卷二十三)正是指出第三联的关键作用。有了这一联,一幅完整的《南湖早春》图才宣告完成。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消沉的心情。面对如此美妙的春天,诗人尚且缺乏兴致,无心情可言,则其内心必有巨大的隐痛。此时国家内忧外患,国势日益衰微,而诗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计可施,对于一个被贬在外的下层小吏来说,即使有贤才良策也徒然无用。忧国忧民、衰病不堪的诗人,怎么会有兴致欣赏美妙的春色呢?同时,春色愈美,国家河山愈可爱,就愈让人担心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可怕后果。所以“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正是忧国忧民的诗人,在爽心悦目的早春景色面前,思前瞻后所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叹息。

      时值初春,景象不同于其它季节,也有别于仲春、暮春。诗人选取了傍晚时分雨住天晴、返照映湖这一特定角度,着重描绘了山杏、水苹、白雁、黄鹏这些颇具江南风情的景物,惟妙惟肖地画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韵。时令尚早,大地刚刚苏醒,山杏初发,花开得不多,点缀在湖光山色中,故谓“碎红”,“乱点”则一下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乱”并非杂乱、零乱,而是自然、随意,诗人写西湖春景时亦说“乱花渐欲迷人眼”(《》)、“乱峰围绕水*铺”(《春题湖上》),都从“乱”中见出天然情趣,毫无人工的矫揉。水苹新生,叶子*铺水面,“*”与“乱”相互映照,向人展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惟在水乡;才见此景致,也让人觉得随着季节的推移,春色转浓,它们也会在湖面上不断伸展、扩大。写了看似静止的景物,诗人又转而接笔描绘了湖上的雁影莺声,静与动、景与声相映成趣。严冬刚过,大雁尚未从冬天的慵懒状态中恢复过来,还不善高飞,在湖上飞得低而缓慢,诗人以一“重”字活现出了它此时慵懒、笨拙的神态。经历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禁锢,黄鹂在初展歌喉时也难免舌涩口拙,不能婉转高歌。白雁翅低、黄鹏舌涩,莫不带有早春时节它们自身的特征,也别具情趣。它们不惟使诗人所描绘的画面有了动感,且有了声音,也让人感到它们不久即会振翅高飞,舒喉长鸣。一幅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早春画图呈现在读者眼前。

      诗的前六句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春景图。诗人紧紧把握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等几个最具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描绘。春雨刚停,湖水经过雨水的浸润,柔媚之中更增添了几分清新明快。早春时节,不时仍有寒风阵阵,而阳光返照,不仅给景物镀上一层柔和的色调,还具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这时候,漫山遍野的山杏,吐艳争芳,碎红点点,虽没有秩序可言,却展现了春的勃勃生机。“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这两句写白雁因为身上的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而因为下雨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然而,前者不顾身上雨水未干,仍然低空飞行,后者虽然舌涩不听使唤,也要歌唱呜叫,原因在于刚刚来临的春天实在太美妙,太有魅力了,因而它们忍不住飞舞歌唱。诗人通过写白雁与黄鹂的飞舞和呜叫,将早春的妩媚可人之态生动地刻画出来。

      湖光水色,一切都显露出生机和活力。在这迷人的佳境中,诗人自当缓步湖畔,尽情赏春,但他却出入意料地感叹,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原因之一在于作者蒙冤被贬,贬后的愤懑加上江州生活的孤寂凄苦,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由此可见,“减心情”的原因,固然是由于“年年衰病”,但更主要的还是政治上遭遇挫折。按常理,此情应以萧条冷落之景来表达。但诗人一反常例,采用“反衬”手法,着力描绘春景的无限美好,借以衬托被贬的哀伤之情。春景越美,愤懑愈深,悲伤愈切。

      诗人不仅无心欣赏妩媚可人的早春景色,反而心情郁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时国势衰微,朝政黑暗,而诗人既无救国良策,也无谏言之径,无能为力,心中之沉痛可想而知。这种隋况下,忧国忧民、衰病不堪的诗人,并没有兴致欣赏早春美景。而且,春色愈美,山水愈可爱,就愈让人害怕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因而,“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正是忧国忧民的诗人面对一派妩媚的早春景色生发的无可奈何的感叹。

      此诗为一幅多姿多彩、生机盎然的早春画卷,堪与作者名篇《钱塘湖春行》媲美。其特点有二:一是精于选景构图。诗从傍晚雨住天晴、返照映湖的特定场景落笔,紧扣时令和地域特征,着重描绘了山杏、水苹、白雁、黄鹂的各异情态,活画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韵。二是工于锻炼语词。写山杏初发,随处开放,曰“乱点”;因其点缀于湖光山色之间,故曰“碎红”,显现其天然情致。写水苹新生,则用“*铺”、“新绿”,显示其生长情景。五、六句尤为精警。严冬方过,大雁飞得低而缓慢,写其“翅低”、“飞仍重”,为作者之精心创造。一个“重”字,活现白雁早春懒慵笨拙之神态,可谓“诗眼”。下写黄鹂早春呜叫,说其“舌涩”而“语未成”。一个“涩”字,亦传达出黄鹂初歌口拙之态。“碎红”、“新绿”,交相辉映;白雁、黄鹂,各极其趣。描摹情状,有静有动,有声有色。遣词造句,看似*易,其实精纯。

      纵观全诗,此诗的首联描写了初春的各种景物,连绵的冬雨过后,春风悄悄地回到人间,吹散浓密的愁云,带来和煦的阳光。阳光照射着静静的南湖,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颔联写初发的杏花,星星点点;湖面上新生的水草绿叶,一片青翠。此联对仗精工,清丽自然。“乱点碎红”与“*铺新绿”,偶对天成,形象鲜明。一“点”一“铺”,一“红”一“绿”,对立相生,极富诗味。尤其“乱点碎红”四字,无一字不情趣盎然,最能体现诗人观察的细致与技巧的成熟。而“发”与“生”的取用,生动地表现了植物的动态与静态。颔联写静态的植物,颈联则描摹动物的情态。白雁羽翅淋雨未干,飞得很低,仍觉得双翅沉重吃力。写“黄鹂”则更切合“早春”,经冬后初发的啼鸣声尚有“舌涩”之感。

      全诗在写景状物时,善于抓住特征,令读者感受到早春的气息,早春的色彩,早春的声音,一切都具有早春的特点。另外,意境的清丽,风格的朴实,以及选词用字的精妙浑成,都是这首诗的显著亮点。

      白居易倡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诗文的艰深晦涩,他的诗家弦户诵,流传中外,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与他的通俗易懂分不开。若以此以为白居易不注重诗歌的推敲锻炼,则与他的创作实际大相径庭,有时他的作品太自然了,反让人不易觉察他创作的苦心。这首《南湖早春》,适可见出他诗歌创作的功力与匠心。

      诗人切人诗题选取了雨后初晴这一独特角度,简洁明快,起笔便向人描绘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画卷:暖风吹回,云彩散开,雨止天晴,尤可喜的是太阳的返光回射湖边,一切显得温暖而又明亮,诗人的心情也隐含其中。首联两句十四字,包含了多少事物,刻画它们的特征可谓一语传神。轻捷地将诗境展开之后,诗人便妙笔点染湖上景物。山杏初发,诗人以“乱点”见其自然情致,苹叶新生,诗人用“*铺”示其生长情景,各极其趣,“乱点”、“*铺”亦都使原本静止的事物有了动感,让人仿佛看到春天不断生长的力量。说黄鹏“语未成”尚属常见,谓白雁“飞仍重”则是诗人的创造,一“重”字活画出了早春白雁难以奋翅高飞的情态,不知诗人斟酌了多少次,才最终选定了这足以让人折服,让白雁俯首的“重”字。白雁“飞仍重”尚可意会,黄鹏“语未成”则简直无法在画中表现,惟可于诗中传出。春光明媚,诗人绘影图形,也不忘着色。山杏与水苹的“碎红”、“新绿”交相辉映,白雁、黄鹏为春光增了色彩,亦使得画面添了动感,传出声音。诗人所描绘的鄱阳早春,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视觉、有听觉,还有触觉,给人以全方位的整体感受,让人看到多姿多彩、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这实也离不开诗人对诗歌语言的锻炼,对谋篇布局的推敲。

      景致的选择,语言的运用,毕竟属于外在、表面的东西,深入品味不难发现,这首《南湖早春》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的精神、情感实灌注在笔下的景物中。风回云断,雨住天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合人心意,那风似也可吹去人心头的阴翳,让人心境亦如夕照下的湖面,立时明朗起来。湖上安详的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山杏、水苹也向人展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值此早春时节,诗人当也感受到春天的希望与温馨。此诗作于诗人谪居江州时,在此之前不久,诗人刚经历过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重大痛苦与挫折。公元815年(元和十年)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洗血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现在冬去春回,创伤渐复,江南春色让他感到惊喜、欣慰。可心头的阴云毕竟还未散尽,不能奋飞的白雁,学语未成的黄鹏,莫不带有他自身的影子,他在它们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在远离京城的谪居之地见到春归,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欣喜有所憧憬,又难以将原先心头积存的愁苦完全摆脱。总观全诗,诗人对江南春色是由衷喜爱,掩饰不住的,他虽自叹“年年衰病减心情”,可随着春光转浓加深,心情想也会日益开朗起来。

    [阅读全文]...

2022-03-19 22:15:31
描写春的诗文 - 句子
描写春的诗文 - 语录
描写春的诗文 - 说说
描写春的诗文 - 名言
描写春的诗文 - 诗词
描写春的诗文 - 祝福
描写春的诗文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