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屈原名句

关于离骚屈原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离骚屈原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离骚屈原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离骚屈原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05) 语录(21) 说说(4) 名言(17) 诗词(213) 祝福(1) 心语(104)

  • 屈原《离骚》名句欣赏_离骚屈原的诗句

  • 离骚,屈原,欣赏
  • 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语通通都是简短而优美,发人深省。多读读这些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的短句,会让您对人生有更多感司。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屈原《离骚》名句欣赏。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体逐渐衰老。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清晨,我吮吸着木兰花上的坠露,傍晚,我餐食着菊花瓣上的蓓蕾。

    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

    7.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没人理解我,就让他去大放厥词吧!只要我内心是真正的馥郁芳芬。

    8.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颛顼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辉大名。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

    9.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作为自己的佩巾。

    10.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驾着龙马,飞快地向前猛奔!来!我给你充当向导。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

    “屈原《离骚》名句欣赏”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离骚屈原的诗句,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阅读全文]...

2022-04-16 10:37:44
  • 屈原《离骚》名句欣赏_离骚屈原的诗句

  • 离骚,屈原,经典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屈原《离骚》名句欣赏!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体逐渐衰老。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清晨,我吮吸着木兰花上的坠露,傍晚,我餐食着菊花瓣上的蓓蕾。

    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

    7.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没人理解我,就让他去大放厥词吧!只要我内心是真正的馥郁芳芬。

    8.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颛顼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祖的光辉大名。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

    9.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作为自己的佩巾。

    10.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驾着龙马,飞快地向前猛奔!来!我给你充当向导。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

    延伸阅读

    乐莫乐兮新相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广开兮天门 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 使冻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 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 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 乘清气兮御阴阳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屈原名句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东君》)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山鬼》)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阅读全文]...

2022-04-11 11:48:30
  • 屈原离骚名句

  • 离骚,屈原,名人名言
  • 1.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2.不需要对谁都掏心掏肺3.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4.孤身追落日,深夜叫开天。5.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6.户服艾以盈腰,谓幽兰不可佩7.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8.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9.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1.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2.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13.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鹜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14.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15.苏粪壤以充帏,谓申椒其不芳。16.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17.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18.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19.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2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1.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2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3.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屈原,离骚名句

    [阅读全文]...

2022-03-31 08:35:03
  • 有关屈原的离骚的名句

  • 离骚,屈原,阅读
  • 有关屈原的离骚的名句

      《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有关屈原的离骚的名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屈原的离骚的名句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屈原的名作《离骚》,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虽然现实很黑暗、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遥远,但是,“我”(即屈原)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2、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卜居》

      寓意是:再高明的人都有他的短处,再*庸的人也有他的长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不足之处,再聪明的人也有他不明白的时候。

      3、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偶然作》

      一百金能买的到一匹好马,一千金能买得到美丽的女子,一万金能买*名爵,什么地方能买得到年少的时光呢?

      4、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意识是说: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

      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意识是说: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6、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意思是:没有比别离更悲伤的事情了,也没有比新相识更高兴的事情了。

      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意识是说:世界上的人都是污浊的,惟独**净、清白;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8、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这句话是屈原《招魂》里的诗句,表现的是诗人远离故国,担忧国家的悲伤情感,直接翻译就是:(我的)眼睛看着千里之外(的故土),心里伤心极了。

      9、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鸷鸟:猛禽。鸷鸟不合群。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这里应该是说自己生性品行高洁,注定如鸷鸟不容于世。

      10、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各,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11、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

      1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战国·楚·屈原《离骚》。就是身体被肢解,我也不会改变理想,我的心哪是惩罚所能更改的!

      拓展阅读:《离骚》知识点

      一、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杂文抠(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阅读全文]...

2022-01-23 06:42:25
  • 屈原《离骚》鉴赏

  • 屈原,离骚
  • 屈原《离骚》鉴赏

      导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九十字。这是一首浪漫主义杰作,在这首诗中,诗人的崇高理想和火热的感情,迸发出了異常灿烂的光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屈原《离骚》鉴赏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离骚》的命名,司马迁解释为“犹离忧也”,汉代班固在《离骚赞序》里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这是汉代人从文字本义所得出的解释。诗里叙述了诗人的所以“遭忧”和反复曲折地表达了他的忧心之深,因此在这首抒情诗里,含有不少叙事的成分。这首诗几乎可以看作诗人的“自叙传”,它曲折尽情地写出了诗人大半生的思想和行事。

      这首诗可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他的家世、出生和他自幼的抱负;第二部分写他在政治上的遭遇;第三部分写他遭受迫害以后的心情,表示他坚持理想,至死不屈;第四部分写女媭劝他不必“博謇好修”,他就向传说中的古帝重华陈辞,正面地说出他的政治理想;第五部分写他在心情抑郁,无可告愬之下,幻想上天入地,寻求了解他的人;第六部分写他的矛盾心情;他问灵氛和巫咸;冀求得到指引,灵氛劝他离开楚国,巫咸劝他留下来再作打算,但环顾楚国政治情形,却又使他失望;第七部分写他幻想离开楚国远游,但终于依恋不舍;第八部分是“乱辞”,表示要以死来殉他的理想。

      《离骚》表现了诗人眷念祖国和热爱人民的胸怀。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有着宏伟的抱负。他想刷新政治,挽救楚国的危亡:“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并且还愿意奋身而起,作楚王的先驱:“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他的目的不止在于挽救楚国的危亡,还想让楚国强大起来,从而实现*的统一。统一*,这是当时人民的愿望,也是有远见的人物的共同理想。屈原在《离骚》里,时常提到尧、舜、禹、汤、周文王等,就是想让楚怀王以他们为榜样。当时的儒家是提出这些人物来加以理想化,希望统治者要像这些理想人物一样来统一*的。屈原这种思想是当时爱国思想的一种最高的表现,他不仅想使他的祖国成为强国,而且要让他的祖国来完成当时伟大的历史使命。

      《离骚》还表现了诗人坚持理想、憎恶黑暗、嫉恶如仇的的精神。诗人的理想在楚国腐朽统治集团的阻力下不能实现,他愤怒地斥责了楚国统治集团;还这样描述了他自己的情操和耿介之志: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擥木根以结兮;贯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作彭咸之遗则。

      ……

      诗人写自己早晨饮木兰花上坠下的露水,晚间食秋菊初开的花朵;身上佩带着薜荔、菌桂,胡绳等香花编成的装饰,用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和那些统治集团人们的贪婪、嫉妒、驰骛、追逐相比,更衬托出了诗人对于那些丑恶灵魂的鄙视。接着诗人在斥责了统治集团的“謠诼”和“偭规矩而改错”后,又写他自己的绝不妥协:“鸷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屈原作品里的思想光采正是这样表现的:他十分憎恨腐朽的统治集团,憎恨他们,是为了保护自己美好的思想。正因为这样,憎恨就愈深。他不只是对于腐朽的统治集团揭露和鞭挞,而在揭露和鞭挞时,还举出自己美好的理想,这就更显出了被揭露者的丑恶,鞭挞也愈重。

      这篇作品整个说来都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后半部里,这种色彩更浓烈。诗人在前面写他的生*经历、政治理想以及对于黑暗政治的揭露等,多系实写。但其中采用了一些“比兴”手法,它和《诗经》中的“起兴”完全不同,也不是单纯的比喻,它所用来比喻的形象中,包含了一种幽远的意境: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蘺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攬洲之宿莽。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美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巳兮,苟余情其信芳。诗人在作品里写他对于种种香草幽花的癖爱,这是用来比喻他的志洁行芳,人们在读到这些诗句时,不只是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重要的是觉得被一种深远的意境所吸引住。“江蘺”、“辟芷”、“秋兰”、“芰荷”、“芙蓉”,这些生长在水国深岩的幽花香草,本来容易把人们的心情引到奇丽的幻想境界。诗人用它们来象征高洁的品德,披戴着它们,就是象征他的被服德义。这就写出了诗人的高洁的动人的形象。

      但《离骚》的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色还不在此。是重要的特色在于诗人的笔锋底下,大量驱使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山川流沙等,构成了一幅異常雄奇壮丽的完整的图画。如诗人写他的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能了解他,在无可奈何的情绪下,幻想驾着鸾凰、凤鳥、乘风飞上天空,寻天帝去倾诉:

      朝发轫于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屬;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鳥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这一段所写的意境极其开阔宏伟。诗人幻想他早晨离开南方的苍梧,日落以前就到了西北的昆仑山上。他还叫太阳神缓轡徐行,要趁日落以前去“上下求索”。他在太阳沐浴的咸池饮马,在太阳所经的扶桑歇息。跟随他的有月神、风神、鸾皇,雷师等一大群的神物。声势十分煊赫。

      不独这一段的描写是这样,还有大量的`描写也是这样。宇宙间一切奇丽的景象,他都能使它奔赴到他的笔端。

      《离骚》里面还有一些地方抒写诗人的幽独的情怀,和上面那些又有不同: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汝)?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这些句子能使人迴腸荡气,显出了作品中的另外一种深婉的感情。

      屈原在《离骚》中借助于神话传说和宇宙间奇丽景象来抒发他的悲愤,他在现实中失望了,就幻想到神界去漫游。但是,幻想总不能消除他在现实中的愤懑,因此诗中写到十分绚烂之处时,紧接着就描写了他失望的心情,如写他驾着鸾凰、凤鸟飞向天空,叫天上的“帝阍”开门,而“帝阍”却是“倚阊阖而望予”,他在日色昏黄中,只好“结幽兰而延佇”。又如写他一路车马喧阗,转道昆仑,行过流沙,指向西海时,在光明的天空中忽然看见故乡而悲伤起来。作品里面错综复杂地写出了诗人的满腔悲愤的心情。同时又写得反复曲折,有抑揚顿挫之妙。

      《离骚》是一首极富有变化的诗篇,它把事实的叙述、幽独的抒怀和幻想的描写等交织在一起,波澜壮阔而又结构完美。全诗每一部分都优美动人,合起来又是一个雄奇壮美的和谐的完满的整体。只有具有那样热爱祖国坚持理想的最充沛和最激烈的感情,才能写出这样伟大的篇章来。

      主题思想

      《离骚》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即自“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从“女嬃之婵嫒兮”,至“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为后一部分。

      前一部分描写屈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顾。叙述屈原出身于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家庭及其生辰名字;描写他自幼就努力自修美德、锻炼才能,并决心报效楚国的愿望;描写他激励引导楚王“及前王之踵武”,使楚国富强的理想,和辅助楚王进行政治改革的斗争;然而由于屈原的政治理想和改革的实践触犯了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既得利益,因而招致了他们的重重迫害和打击,诽谤和诬蔑漫天而来,而楚王也听信谗言,疏远和放逐了屈原;就在此时,屈原为实现理想而精心培植的人才也纷纷变质,使屈原的处境极为孤立;在此情况下,屈原看到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民生之多艰”,而祖国陷入“路幽昧以险隘”的岌岌可危的境地,使爱国爱民的屈原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屈原满怀愤怒地揭露了楚王反复无常,不辨忠奸,昏庸无能的作为;同时揭露腐朽的贵族集团贪婪嫉妒,苟且偷安,背法妄行,结党营私,把祖国引向危亡的罪恶;描写了屈原不向*势力屈服的斗争精神。

      后一部分主要描写屈原对未来道路和真理的探索与追求。首先,女嬃劝他接受历史的教训,不要“博謇好修”,而要明哲保身;但是屈原通过向重华陈辞,分析了古往今来的史实,否定了女嬃建议;于是屈原开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理想的历程。首先,他上叩“天阍”,却遭到冷遇;接着,诗人下求佚女宓妃、有娀氏女和有虞之二姚,以便上通天帝,然而均都落空,这象征性地说明了争取楚王已经毫无希望了;于是屈原去找神巫灵氛占卜,灵氛劝他去国远游;诗人犹豫不决,又去找巫咸问策,巫咸则劝其暂留楚国待明君而行;在矛盾的建议中,诗人分析了国内政情,觉得不能久留于黑暗无望的楚国,决定离楚远行;但是,远行的想法又与屈原爱国的衷情发生矛盾,所以在他升天远行时,忽然看到了楚国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形象地否定了离楚的道路,最后诗人决心“从彭咸之所居”,用死来殉其“美政”的理想。

      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现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和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评价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 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 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所谓“《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王 逸《楚辞章句》),说的就是这一艺术特色。而且其中的比喻,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因而又含有整体上的象征意义。《离骚》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和十字句,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统篇隔句句尾用 “兮”字,句中则往往配以“之”、“于”、“乎”、 “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也有全句不用虚字的。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兴起的骚体文学奠定了基础。

      《离骚》中又多用对偶。据统计,全篇对句在百句以上;并已出现了错综对,如“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在一句中,还往往以双声配双声,叠韵配叠韵, 前者如“郁邑而傺兮”,后者如“聊逍遥以相羊”, 等等。这就形成了《离骚》的诗句在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读来节奏谐和,音调抑扬,具有一种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同时,《离骚》又大量运用楚地的方言词汇,如“汩”、“搴”、“莽”、 “冯”、“羌”、“诼”、“傺”、“阊阖”等,并常将状词冠于句首,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诗中对形容词的使用也十分恰切并具有新意,如写云霓翻腾之貌,“岌岌”喻高冠耸然之势,“蜿蜿” 状神龙游动之态,都可谓循声得貌,曲尽其妙。《离骚》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 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汉文学史纲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阅读全文]...

2022-06-15 18:24:34
  • 屈原的离骚诗词名句

  • 屈原,离骚
  • 屈原的离骚诗词名句

      离骚的诗词描写屈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顾。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屈原的离骚诗词名句,希望大家喜欢。

      一、屈原的离骚诗词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惟草木之零落 兮,恐美人之迟暮.

      常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二、作品简介: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离骚》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屈原对以往生活经历的回顾。后一部分主要描写屈原对未来道路和真理的探索与追求。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有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南宋朱熹《楚辞集注》、清代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三、创作背景:

      屈原学识丰富,“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具有远大的理想,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才,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绵缠悱恻的情绪。

      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时,还是作于屈原被流放时。《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靳尚的'谗害,被楚怀王疏远。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

      由于可靠史料的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从《离骚》本身找证据是个好办法。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自疏”意味着主动的态度,不是“被放”。此外,也有人因为诗中有“济沅湘以南征兮”一句,怀疑它是屈原被放逐之后所作,但这并不足信。因为《离骚》后半部分,全是写诗人想像中的云游,“济沅湘以南征兮”并非实有其事。

      总之,《史记·屈原列传》的说法是可信的,即《离骚》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时,是屈原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遭遇,“发愤以抒情”创作出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而《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行文时不太忠实于史实,也是有可能的。

      四、作者简介:

      屈原(前340一前278),名*,楚国人,楚王同姓贵族。早年深得怀王信任,官左徒和三闾大夫。由于贵族保守集团的反对,终遭失败,被怀王疏远,放逐汉北。当楚国首都郢被秦兵攻破时,他在彷徨苦闷、悲愤忧郁的心情中投汨罗江自沉。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篇,从不同的方面艺术地表达了他热爱祖国的深切情怀。

    [阅读全文]...

2022-06-22 21:41:24
  • 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

  • 离骚,屈原,阅读
  • 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

      《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屈原《离骚》节选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离骚(节选)

      ○屈原

      揽木根以结茝兮,

      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

      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

      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於今之人兮,

      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翻译:

      清晨,我吮吸着木兰花上的坠露,傍晚,我餐食着菊花瓣上的蓓蕾。只要内心是真正的美好而又精纯,我就是长久地面黄肌瘦又有何可悲?我用木兰的根须把白芷拴上,再穿上带着露珠的薜荔。我用菌桂的嫩枝连缀起蕙草,再绞起胡绳的一串串花蕊。我是如此虔诚地效法古代的圣贤,绝非一般世俗之徒的穿戴。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

      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充满了艰辛。我只不过是洁身自好却因此遭殃受累,早晨去进谏,到傍晚就遭毁弃!他们毁坏了我蕙草做的佩带,我又拿芬芳的白芷花来代替。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

      创作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写作时间当在秋天。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阅读全文]...

2021-11-27 13:03:55
  • 从《离骚》分析屈原的爱国情怀

  • 离骚,屈原,爱国
  • 从《离骚》分析屈原的爱国情怀

      《离骚》是一部传世名著,在*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体现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从《离骚》分析屈原的爱国情怀,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离骚》简介

      屈原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其作品中表达了真挚的爱国情感,《离骚》一文正是在楚国灭亡之后,屈原在悲愤之余写出的一部作品,在文中作者阐述了对楚国君主和人民的热爱,对国家走向覆亡表达了深切的悲痛,作者剖析了楚国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抨击了那些误国误君的奸佞之臣,以自我的高尚品德反衬了奸佞之人的品格低下。楚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在战国争雄中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但是由于楚国君主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再加上君主任用奸臣,从而造成了楚国逐渐势微,连年征战失败,而楚怀王为首的贵族集团依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至楚国人民的安危于不顾,从而走向了国家灭亡的悲剧。在当时的情况下,屈原被奸佞小人迫害流放,对楚国的危机无能为力,只能用发自肺腑的悲痛为楚国送上最后的哀歌。

      2、屈原爱国情怀的体现

      (1)热爱普通的楚国民众

      忠君爱国是屈原爱国情怀的支撑,屈原一生兢兢业业、操劳国事、事事以国家为重,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带领楚国走向振兴,后来遭到了奸佞之臣的排挤迫害,依然对不失“存君兴国”的志向,希望能够实现强国安民的理想。*古代就有极强的民生意识,国家的根本在于民众,只有热爱民众、同情民众,才能设身处地的思考民众疾苦,制定相应的休养生息政策。屈原对楚国人民有很深的情感,在《离骚》中屈原发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国家动乱的最终承担着就是基层的民众,而屈原的志向就是振兴楚国,让楚国统一全国来结束战乱,让人民摆脱战争的困扰,从此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这种“亲民”、“爱民”的思想始终贯穿于屈原的情怀中。从人民的角度出发来看,屈原的思想和楚国人民的意愿息息相通,作为*民族伟大的诗人,屈原痛心人民疾苦,关系普通民众的存亡,在《离骚》中,屈原虽然身处流放,但是矢志不渝,将自己一颗热心倾注到楚国人民身上,以悲痛的诗句写出了楚国人民亡国亡家的悲愤心情。

      (2)对楚国的热爱

      屈原是战国时代一位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其准确把握当时的历史现状,针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情况,提出了振兴楚国的口号,在屈原看来,只有振兴楚国国力,才能为人民提供坚实的保障,保卫楚国的大好河山不被侵犯。但是屈原的主张却得不到认可,楚国的统治者依然醉生梦死,对残酷的现实视而不见,最终导致楚国灭亡。屈原对国家的热爱,不仅仅体现在政治方针的提出,针对楚国的现状,屈原提出了变法主张,制定完整的国家法制,并建立楚国自己的.文字,同时要开放言路,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人纳入到楚国国家管理中,革除楚国多年的弊病,再者要改革军队素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并联合其他国家来维持楚国的稳定性,从这方面来说,屈原是一个伟大的变法践行者,其变法主张策略都是有利于国家壮大,在《离骚》中,屈原所云“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这表明屈原勇于面对现实,表达了对国家改革的急迫性,同时屈原重视对国家人才的培养,为国家振兴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离骚》中所写“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但是由于楚怀王个人意志不坚定,再加上周围奸佞之臣的阻碍,屈原的改革政策始终无法推行,其一腔报国热血付之东流。

      (3)爱国精神产生的根源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思想高度开放的时代,同时各国之间相互征伐,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屈原对劳动人民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希望通过振兴楚国来维持老百姓的安定生活。楚国虽然经历过繁荣的时代,但是当繁荣远去之后,楚国就不得不面对各国之间的战争,尤其是强大的秦国崛起之后,直接威胁了楚国的*,楚国人民的安定受到了威胁,屈原身处在楚国的高位,他不计个人得失,将生死置之度外,意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楚国被动的局面,这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本源。从屈原自身来讲,他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人,其进步的思想决定了其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屈原对家和国的情感深厚,在《离骚》中作者借用高洁的事物来表达自己对楚国深厚的情感,并和破坏楚国安全稳定的恶势力进行斗争,屈原的一生都是和楚国恶势力进行斗争。

      3、结语

      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自己对楚国军民的深厚感情,屈原身处战争的动乱年代,发出了振兴楚国的号召,积极主导楚国推行改革,力图壮大楚国力量,为人民赢得安定的生存空间,在改革变法过程中,屈原屡受挫折,其一切努力付诸东流,但是爱国情怀的光辉无法被历史掩盖,终将散发耀眼的光芒。

    [阅读全文]...

2022-05-11 23:01:21
  • 屈原经典诗歌《离骚》原文及翻译

  • 诗歌,经典,屈原
  • 屈原经典诗歌《离骚》原文及翻译

      《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屈原经典诗歌《离骚》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离骚

      【作者】屈原 【朝代】先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阅读全文]...

2022-06-19 01:27:50
  • 屈原名句

  • 屈原,名人名言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屈原名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路慢慢其修远兮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屈原语录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语录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屈原名言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信谗谀之浑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屈原名言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屈原名句

    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訑谩而不疑。

    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

    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屈原名言

    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屈原名句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屈原名句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

    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屈原名句

    [阅读全文]...

2022-02-21 12:08:23
离骚屈原名句 - 句子
离骚屈原名句 - 语录
离骚屈原名句 - 说说
离骚屈原名句 - 名言
离骚屈原名句 - 诗词
离骚屈原名句 - 祝福
离骚屈原名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