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至秋分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夏至秋分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夏至秋分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夏至秋分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详解
四个关键的节气点,就是太阳直射点射到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的节点,也即我们常说的一年四季中的节点“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详解,欢迎阅览!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四个节气,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详解,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四节气,在3月20日或21日;表示春季中间,昼夜等长。
夏至:二十四节气之第十节气,在6月21日或22日;表示炎热将至,该日昼最长,夜最短。
秋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节气,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间,昼夜等长。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节气,在12月21日或22日;表示寒冬到来,该日昼最短、夜最长。
先说“春分、秋分”。从汉字字面可以解释为“昼夜均分”的意思。春分是春天昼夜均分的一天。秋分是秋天昼夜均分的一天。
再说“冬至、夏至”。从汉字字面可以解释为“冬天夜长到头了”。夏至可以解释为“夏天昼长到头了”。有些人把“至”当成“到”来解释,是误解了。冬至绝对不是冬天到了的意思,夏至绝对不是夏天到了的意思。您如果从前也听人这样说,并且信以为真的话,要赶快纠正过来,以免被人当笑话说你。“至”在这里是“极至”的意思,即“到头了”的意思。什么到头了?冬天是说“夜长到头了”,夏天是说昼长到头了。或者换一种说法:冬至是中午的影长变长到头了;夏至是中午的影长变短到头了。用天文学的术语说,冬至是太阳走到南回归线了,该回头向北了。夏至是太阳走到北回归线了,该回头向南了。
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四个日子是*传统历法里的24节气里的四个节气。分别是第四、第十、第十六、第二十二节气。或者说是春夏秋冬四季的正中一个节气。天文学上分别以黄经0°、90°、180°、270°定义这四个黄经点。
西方天文学上这四个点的名称是:wintersolstice,summersolstice,spring(vernal)equinox,autumnalequinox。这四个英文词被西方人解释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其实这毫无根据,完全是以讹传讹。笔者在此作一批驳,加以纠正。
先看春分(spring(vernal)equinox和秋分(autumnalequinox)。spring(vernal)和autumnal是两个定语,是春季的和秋季的意思。equinox是赤道。与定语合起来是表示春天太阳走到赤道了,秋天太阳走到赤道了。根本没有春天开始和秋天开始的意思。比如可以说:“springholiday”,“autummholiday"表示春假和秋假。并不表示春季和秋季的开始。如果要表示春季的开始或秋季的开始,要用“thebeginningofspring”,和“thebeginningofautumn”这样的说法。
再看冬至wintersolstice和夏至summersolstice。winter和summer是两个定语,冬季的和夏季的意思。solstice是回归线的意思。合起来是冬季太阳走到南回归线了,夏季太阳走到北回归线了。根本也没有冬季开始和夏季开始的意思。把这四个词组解释为四季的开始,与这四个词毫不相干。完全是附会欧洲的气候随意解释,以讹传讹。
按照人们的正常思维逻辑,春spring,夏summer,秋autumn,冬winter四季,应该是太阳在黄道上一年走过的路径的四个段落。大体上应该是相等划分的。按时间划分,还是按几何位置划分,都各有道理。但从天文学的角度考虑,按几何位置划分更科学一些,因为四季的原始概念是从气候的周期形成的。而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太阳的位置。当人们认识到这一点后,当然要选择以太阳位置来划分四季的办法。所以,天文四季就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作出的四等分划分,每季占90°区域。关键就在分点取在何处?从wintersolstice,summersolstice,spring(vernal)equinox,autumnalequinox这四个词给我们的启示,这四个点作为分点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这四个点的前后都属于同一个季的可能性是绝对占优的。按照人对于对称性的偏爱,以此四点的前后对称的45°构成的.90°区域是最可能的四季区域。但这只是一种合理的可能性。不是必然性。我们要用另一种思维逻辑来证明这是唯一的正确选择。思维逻辑就是四季区域的划分必须符合科学划分的充分必要条件,正如地图正常着色问题所要求的那样:任何有共同边界线的二相邻区域必须着以不同颜色。这是地图正常着色的充分必要条件。天文四季分划也必须符合类似的充分必要条件:任何相邻区域必须有不同的天文数量特征。我们的任务是求得符合此充分必要条件的四分点。如果答案还是唯一的,那将是理想的天文四季分划。任何只凭主观想象给出的不符合这充分必要条件的所谓天文四季分划,都将被证明是不合理的。
西方天文学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黄道四点(0°、90°、180°、270°)看作四季的分点。表面看起来很直观,四个黄经90°区域分别占直角坐标分割单位圆的四个象限的弧。可惜这样的分区,每区的太阳赤纬不能满足上面说的科学分划的充分必要条件。只要看一、二两区的太阳赤纬范围完全一样,三、四两区的太阳赤纬完全一样,就能明白,这样的划分法作为四季划分是不合理的。太阳赤纬不能作为区分区域的天文特征。
很容易用数学证明以315°、45°、135°、225°为分点的划分法是唯一满足科学划分充分必要条件的划分法。这样划分的四区域的中点正好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点。即二分二至是天文四季的中点。这就是二分二至的真正天文意义。它们是四季的中点,而不是起点。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是什么意思
我们肯定都学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吧?你了解它们各自的意思吗?今天爱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春分的意思
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约为3月20日~21日期间)。
在时间段上也指太阳位于黄经0°和15°之间的位置,即从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时段,公历则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
春分地球现象
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
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绝大部分地区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北极点(北纬90°)与南极点(南纬90°)附*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白昼短于黑夜)。
春分之后,北极附*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夏至的意思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白昼可长达15小时,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一倍。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夏至日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秋分的意思
秋分(autumnal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故秋分也称降分。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秋分之“分”为“半”之意,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极昼范围渐大。
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分了秋季。
冬至的意思
冬至(WinterSolstice),是*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完全换成冬季星空,而且从今天开始“进九”。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比较常见的是,在*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曲阜、邹城,冬至*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
关于夏至的诗句分享
夏至,是我们国家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的节气,夏至日是每年的第十个节气,同时也是夏天中的第四个节气,夏至在我们国家也是一个重要的天文节气,下面是关于夏至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关于夏至的诗句:夏至
(宋)范成大
石鼎声中朝暮,
纸窗影下寒温。
踰年不与庙祭,
敢云孝子慈孙。
关于夏至的诗句: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
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
老翁闲伴儿嬉。
关于夏至的'诗句:夏至过东市二绝
(宋)洪咨夔
插遍秧畴雨恰晴,
牧儿顶踵是升*。
秃穿犊鼻迎风去,
横坐牛腰趁草行。
关于夏至的诗句:夏至过东市二绝
(宋)洪咨夔
涨落*溪水见沙,
绿阴*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
蔌蔌冬青几树花。
描写夏至的诗句
描写夏至的诗句:夏至後得雨
(宋)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描写夏至的诗句:思归 时初为校书郎
(唐)白居易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遂求及亲禄,僶俛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
冬积温*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夜长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描写夏至的诗句: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
(唐)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
齿发将七十,乡关越三千。
春回夏至秋去冬来的诗句(精选110句)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回夏至秋去冬来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1、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2、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李世民《元日》
3、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鱼玄机《赠邻女》
4、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5、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天净沙春》
6、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韦应物《送杨氏女》
7、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8、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李约《观祈雨》
9、明月不谙离恨苦。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0、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11、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李商隐《春雨》
12、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
13、风前欲劝春光住。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14、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温庭筠《苏武庙》
15、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攽《雨后池上》
16、髻子伤春慵更梳。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17、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杜甫《曲江二首》
18、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戴敏《初夏游张园》
19、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20、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21、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2、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23、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24、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晏几道《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25、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26、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27、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吴文英《祝英台*除夜立春》
28、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何逊《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29、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吴文英《烛影摇红·元夕雨》
30、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梅》
7、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1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4、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范成大《冬日田园杂兴》
1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王安石《咏梅》
1、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李白《南轩松》
2、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春怨》
3、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4、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赵嘏《喜张沨及第》
夏至快来了,你知道古人的诗词中是怎么描写夏至的吗?
有关夏至的诗句(一)
思归 时初为校书郎
(唐)白居易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遂求及亲禄,僶俛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
冬积温*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夜长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有关夏至的诗句(二)
夏至後得雨
(宋)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有关夏至的诗句(三)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有关夏至的诗句(四)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有关夏至的诗句(五)
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
(唐)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
齿发将七十,乡关越三千。
褰帷罕游观,闭閤多沉眠。
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
有关夏至的诗句(六)
夏至日作
夏至古诗六首欣赏:堂开垂柳下,岁序一阴长
夏至不是夏天的初来,因为一个月前已经立夏。夏至是古代太阳在北半球的顶点,是古代夏天的极致。至,在古汉语中,有到达到极点的含义。
按照古代的天文历法,是太阳到达黄经90度,按照当代天文地理学,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之时的节点,此日正午,太阳角度最高,此时白昼达到全年最长,日光鼎盛,阳光炙热。
但同时也意味着,在夏至节点之后,太阳高度会逐渐降低,夜晚会慢慢延长。虽然夏至过后仍旧有酷暑三伏的热浪等着人们,但是从太阳的角度,它已经开始南行,从它的巅峰时段下行。
所以有着夏至一阴生的说法。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唐朝权德舆《夏至日作》
古人观察自然利用自然也敬畏自然,比如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总是那么有规矩,一年四季总是如约而至,有时候季节里的花开虽迟不晚。天地像一架巨大的精密的机器在运行。从古到今,人们都不断在破解宇宙的奥秘。
中国上古就有了夏至节,且是第一个节气。因为此时太阳角度最高。
站在夏至这个时空节点,你仿佛发现大的宇宙空间,各种星辰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行,而地上的四季有规矩地轮回到来。正是掌握了这自然的规矩,知道太阳会在夏至后南归,无论多么炎热的夏天总有过去的时候,所以诗人才感慨,不要说今天太阳太大太热,像在火里燃烧,从今天开始起,太阳就南行了,随着南行,夏天从会过去,而改变的节点就在夏至。
所以夏至到来,也是夏天走向盛极而衰的开始!!今日一阴生。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唐朝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
夏至是古老的夏节,但是因为处在盛夏,所以唐朝开始起,许多夏至的风俗前移到端午节,夏至节这天,皇帝不再和百官一起祭祀,相反会给予假期休沐避暑,以防止中暑。
所以这首诗写得是夏至消夏的感觉。这天白天达到最长,据说从此后夜晚将会慢慢长起来。来不及布施利于百姓的德政,就担心这天气一时热一时冷,影响身体的健康。
今天许多地方放假,不办公,只是农民没有假期,仍旧在酷暑中忙着农活。想着他们如何度过这炎热漫长的夏天?
我却能在夏至节的中午,去园林池上游玩。此时的园林门庭寂寂,夏树绿荫形成幽静的景观,竹子还在抽芽,荷叶开始出水。我自己能够对着这样美丽凉爽的美景避暑,可以祛除烦闷,开怀饮酒。
难得他写到这样的夏至,农民却依然劳作,一念之善,是为真善,希望他休假之后赶紧做些利于农民的政绩出来。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唐朝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朝在江南地带,流行过夏至,白居易记忆曾在江南苏杭做刺史时,江南的夏至节,可以看到夏至在饮食上是端午的延续,这天依旧吃粽子,只是这粽子是竹筒粽,别有地方风味,还流行吃烤鸭蛋。不知道后来流行的毛蛋是不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有。家家有酒,不过应该是菖蒲米酒,度数不高,可以消暑活血。
“夏至午之半,一阴巳复生。
坚冰亦驯至,顾岂一朝成。
万物方茂悦,安知有彫零。
君子感其微,恸笑几失声。”宋朝·赵孟頫《夏至》
这首诗是通过夏至暗含的自然变化的规律和道理,来表明敏感的人能提前看到兴衰,而生出忧患。
你看这夏至在夏天正午当中,但是已经蕴含着阴气。想着冰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是从第一缕阴气就开始积攒。我们看到夏至万物这么的繁荣,很难想到它们会凋零。
但是敏感的人,会感知微小的变化,会大笑或者恸哭。过个夏至节难道要哭?这不过是比喻敏感正直的人,通过细节可以得出王朝的兴衰,而关心国事的人,怎么会不忧患呢?
这是借自然比喻王朝,盛世里也常常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危机的发端和演变,比如贪腐。
“登台长早下台迟,移遍胡床无处移。
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宋朝杨万里《夏至後初暑登连天观》
杨万里这个夏至是在道观里过的。按道理深山道观相对清凉,但是居然这天就是这么热,杨万里拿着马扎,哪里有树荫就移坐在哪。
而且他没有打扇子,你别以为是这里凉快,他自嘲是手都摇累了,容我歇会。
宋朝也有极端天气,这山上应该比尘世的温度低很多,夏至节后居然热到如此,不知道没有空调的宋朝人普通人,如何度过这高温天气。
春天的树Trees in spring
“堂开垂柳下,默默坐移时。
岁序一阴长,愁心两鬓知。
雨檐蛛网重,风树雀巢欹。
惆怅无人见,深杯空自持。”明朝·张正蒙《夏至对雨柬程孺文》
夏至的诗句
夏至的诗句
夏至后,温度快速升高,以致盛夏烈日炎炎,是四季变化当中一个重要的分界线,所以这时期的诗词歌赋、民间谚语也多与节令、气象有关。
《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其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有“诗豪”之称。其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到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由于阵雨范围小,人们称之为“夏雨隔田坎”。在这种善变的天气中,刘禹锡有感而发,写出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作。
《夏至进著北池》
[唐 韦应物]
昼辱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与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艳,可以时华筋。
夏至这天,昼暑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渐渐加长。还没来得及实施自己的计划,就已经忧虑气候的变化、冷暖的交替了。衙门每日空闲的时候居多,而这个月的农事却比较忙。老百姓在地里劳作,酷热也不知是怎么抵挡的。正午时分那些人和物都在歇息,静悄悄的,唯独我自己在池塘里坐船游来游去好不惬意。城墙高耸,城门紧闭,树木葱翠,绿荫静寂。翠绿的鲜竹尚且含粉,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始散发阵阵的清香了。在这里可以抛却烦恼,忘掉忧愁,终日对影举着华丽的酒杯畅饮。诗人自己闲居消夏,心里念着赤日炎炎下忙于农事的老百姓。体现出关心民众的民本思想。
夏至诗词俗语
盛夏烈日炎炎,人们也文思泉涌,夏至成为诗人们的咏吟对象,唐朝权德舆《夏至日作》,“v瘩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唐代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云:“昼暑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鸽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筋。”
宋朝张来《夏至》诗:“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匙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由于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夏至谚语有: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有雷三伏热等。
有关“夏至”的节气联造语自然,精巧别致,如,“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
还有谜语,谜面是“夏至”才手一成语,谜底为地久天长。
“夏至”还与成语“杯弓蛇影”有缘。汉朝应劲在《风俗通》中记载:
“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与夏至的诗句
夏天来了,我听见它的脚步声了,它踏着烈日,风风火火地来了。
1、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3、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4、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5、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7、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8、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江村》
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1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13、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暑旱苦热》
1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15、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16、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19、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20、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2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3、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2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26、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27、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2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9、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30、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3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32、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
33、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3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3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36、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7、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晚晴》
38、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39、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40、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41、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4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43、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夏昼偶作》
4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4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46、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47、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
48、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9、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三衢道中》
夏至的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夏至的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2、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3、褰帷罕游观,闭閤多沉眠。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4、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5、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
6、烟暝千岩木,溪明一带楼。
7、微风不动苹,坐看水色移。
8、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
9、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10、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11、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12、独坐黄昏谁是伴,紫微阁上四厨书。
13、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
14、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
15、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
16、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
17、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18、威灵攸在,福禄如茨。
19、节又匆匆过,诗从轧轧抽。
20、灯前夜雨无宁竹,枕上秋风有战梧。
21、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22、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
23、万乘亲郊幸北宫,千官斋祓两都同。
24、惆怅无人见,深杯空自持。
25、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26、前朝夏至还上庙,着衫奠酒乞杯珓。
27、冬至炼朱砂,夏至炼水银。
28、事白夏至秋,然后得南旋。
29、夏至老秧含寸荑,*田*不敢犁。
30、夏至熟黄瓜,秋来酿白酒。
夏至日的诗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夏至日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1、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3、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4、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5、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7、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8、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江村》
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1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13、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暑旱苦热》
1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15、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16、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19、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20、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2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3、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2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26、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27、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2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9、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30、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夏至秋分诗句
夏至诗句
夏至的诗句
关于夏至的诗句
有关夏至的诗句
秋分诗句
秋分的诗句
描写夏至的诗句
夏至精美诗句
夏至古诗的诗句
夏至疫散的古诗句
秋分4句诗句
关于秋分的诗句
描写秋分的诗句
夏至未至句子
夏至未至的句子
夏至开头的古诗句
秋分诗句谚语
秋分丰收诗句
夏至未至句子迷
秋分节气的诗句
秋分的古诗句词
秋分古诗的诗句
夏至节气的诗句古诗
赞美夏至的诗句古诗
夏至的语录
秋分时节诗句
夏至未至好的句子
关于秋分的诗句大全
说说夏至
古代谢婚姻的古诗
双关意义的古诗
关于有趣的标点古诗
有关西部边塞风光的古诗
带有鸟字的古诗以及理解
自己编的乡村古诗
古诗词改编的歌曲节目央视
春天的古诗编后记
古诗村居里的反义词多音字
关于古诗的后记范文
累烦的古诗词
反映塞外风光的古诗
写重庆节的古诗
元宵节的古诗王
苏轼描写风光的古诗
行军打战的古诗词
描写中国春节的古诗词
期待夏天来临的古诗
小池古诗描写动作的词语
初中描写草的古诗词
江南春是描写春天的古诗吗
体现数学规律的古诗
古诗遇义的遇正确写法
格列佛游记的古诗
关于勤奋坚持奋斗的古诗词
古诗中的雄关
含有秋千的古诗
古诗中的年图片
写春天的逝去的古诗词
带有童年乐趣的古诗
描写7至12月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