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咏柳诗句

关于唐诗咏柳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唐诗咏柳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唐诗咏柳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唐诗咏柳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25) 语录(12) 说说(12) 名言(143) 诗词(1k+) 祝福(1k+) 心语(39)

  • 唐诗咏柳的赏析

  • 唐诗,文学
  • 唐诗咏柳的赏析

      咏柳这是一首咏物,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诗咏柳的赏析”,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译文

      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注词释义

      咏:歌唱,赞美。

      碧玉:既指绿色的玉石,又指古代年轻貌美的少女。

      妆:打扮。

      绦:丝带。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从整体上看,诗的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另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咏唱了柳树,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阅读全文]...

2022-01-16 03:42:55
  • 唐诗咏鹅

  •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2、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拨:划。

      赏析: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阅读全文]...

2022-03-09 03:19:50
  • 《咏柳》贺知章唐诗全诗赏析

  •   《咏柳》是盛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白话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赏析】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作者介绍】

      贺知章(公元659年-公元744年),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公元695年(武则天证圣元年)中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阅读全文]...

2022-07-05 16:38:47
  • 唐诗咏鹅全诗赏析

  • 文学,唐诗
  • 唐诗咏鹅全诗赏析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唐诗咏鹅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⑴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⑵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

      ⑶掌:诗中指鹅的脚掌。拨:划。

      赏析一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赏析二

      这首诗歌相传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少年时期的.作品,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鹅儿戏水图,有形象,有声音,有色彩,有动态,如在眼前,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

      学*这首诗歌,可以依循鹅的形象→声音→色彩→动态的思路来理解:

      形象生动

      诗歌一开始就以“鹅,鹅,鹅”的连续反复,突出了描写对象。鹅在禽类当中,体大身健,尤其是长长的颈项更是别具特色,所以诗人抓住特征,突出了鹅的“曲项”--鹅的颈项长长的,本来并不弯曲,因为它要唱歌,这才弯曲着颈项,使得形象更加生动可爱了。

      声音嘹亮

      如上所述,鹅儿弯曲起长长的颈项,大概憋足了内劲吧,突然爆发出来--“向天歌”,向着高高的天空鸣叫,唱的什么“歌”只有鹅儿自己知道,但这鸣声激越嘹亮,发散四方,使我们如同直接听到,而且仿佛回荡在耳际,经久不歇……

      色彩分明

      色彩分明,美丽和谐,是这首诗的重要特色。“白毛”和“绿水”映衬分明,“红掌”和“清波”相映尽致,鹅儿的白毛使绿水更绿,而一潭绿水又使白毛更白;同样,鹅儿的红掌与绿水的清波互相映现,多么美妙。如果诵读诗篇,体味色彩,你就会感到“白毛”、“绿水”、“红掌”、“清波”不仅色彩分明,而且和谐统一,让人觉得很美很美呢。

      动态逼真

      这首诗歌固然把鹅儿的形态描绘得非常生动,而形态与动态又紧密关联,“曲项”是在绘形,何尝不是写动?鹅儿长长的颈项弯曲起来了,为的是爆发出嘹亮的鸣声。尤其是下面的“浮”和“拨”两个动词,更是写足了鹅儿的动态了--绿水悠悠,鹅儿浮游其中,多么自由自在啊!鹅儿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悠悠绿水,激荡起一圈圈清澈的水波,雪白的躯体不断前行,又多么快乐!“浮”含游,“拨”含行,二者连成一体,再加上“向天歌”,简直逼真如画了。

      诵读这首诗歌,我们不难从中体味到童趣。在儿童眼里,鹅鸭嬉戏,猫狗相斗,乃至蚂蚁搭桥等等,无不充满情趣,妙在诗人仔细观察,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以诗的语言画出“鹅儿戏水图”,因而更加富有感染力了。

    [阅读全文]...

2022-07-29 07:55:36
  • 唐诗咏鹅全诗赏析

  •   《咏鹅》是初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唐诗咏鹅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⑴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来赞美鹅。

      ⑵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

      ⑶掌:诗中指鹅的脚掌。拨:划。

      赏析一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赏析二

      这首诗歌相传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少年时期的作品,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鹅儿戏水图,有形象,有声音,有色彩,有动态,如在眼前,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

      学*这首诗歌,可以依循鹅的形象→声音→色彩→动态的思路来理解:

      形象生动

      诗歌一开始就以“鹅,鹅,鹅”的连续反复,突出了描写对象。鹅在禽类当中,体大身健,尤其是长长的颈项更是别具特色,所以诗人抓住特征,突出了鹅的“曲项”--鹅的颈项长长的,本来并不弯曲,因为它要唱歌,这才弯曲着颈项,使得形象更加生动可爱了。

      声音嘹亮

      如上所述,鹅儿弯曲起长长的颈项,大概憋足了内劲吧,突然爆发出来--“向天歌”,向着高高的天空鸣叫,唱的什么“歌”只有鹅儿自己知道,但这鸣声激越嘹亮,发散四方,使我们如同直接听到,而且仿佛回荡在耳际,经久不歇……

      色彩分明

      色彩分明,美丽和谐,是这首诗的重要特色。“白毛”和“绿水”映衬分明,“红掌”和“清波”相映尽致,鹅儿的白毛使绿水更绿,而一潭绿水又使白毛更白;同样,鹅儿的红掌与绿水的清波互相映现,多么美妙。如果诵读诗篇,体味色彩,你就会感到“白毛”、“绿水”、“红掌”、“清波”不仅色彩分明,而且和谐统一,让人觉得很美很美呢。

      动态逼真

      这首诗歌固然把鹅儿的形态描绘得非常生动,而形态与动态又紧密关联,“曲项”是在绘形,何尝不是写动?鹅儿长长的颈项弯曲起来了,为的是爆发出嘹亮的鸣声。尤其是下面的“浮”和“拨”两个动词,更是写足了鹅儿的动态了--绿水悠悠,鹅儿浮游其中,多么自由自在啊!鹅儿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悠悠绿水,激荡起一圈圈清澈的水波,雪白的躯体不断前行,又多么快乐!“浮”含游,“拨”含行,二者连成一体,再加上“向天歌”,简直逼真如画了。

      诵读这首诗歌,我们不难从中体味到童趣。在儿童眼里,鹅鸭嬉戏,猫狗相斗,乃至蚂蚁搭桥等等,无不充满情趣,妙在诗人仔细观察,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以诗的语言画出“鹅儿戏水图”,因而更加富有感染力了。

    [阅读全文]...

2022-05-20 17:32:08
  • 《咏柳》的诗句

  •   导语:《咏柳》是盛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柳》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将灵巧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与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赏析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与“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将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与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将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与柳的颜色有关,“碧”与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与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将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将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与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阅读全文]...

2022-05-25 03:12:14
  • 关于咏柳的诗句

  • 古诗文
  • 关于咏柳的诗句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句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柳的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轻寒漠漠侵鸳被。——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2、出墙花,当路柳。——晏几道《更漏子·出墙花》

      3、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张玉娘《从军行》

      4、柳丝长,桃叶小。——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5、吴王故苑,柳袅烟斜。——仲殊《柳梢青·吴中》

      6、春思重,晓妆迟。——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7、忘机鸥鹭立汀沙。——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8、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高观国《解连环·柳》

      9、东风未放十分晴。——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10、花阴月,柳梢莺。——晏几道《愁倚阑令·花阴月》

      11、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12、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刘禹锡《柳花词三首》

      13、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柳宗元《送元暠师诗》

      14、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15、柳丝浅拂,益尔轻飏。——陈维崧《沁园春·咏菜花》

      16、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郑燮《满江红·思家》

      17、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柳》

      18、寒压重帘幔拕绣。——《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19、春澹情浓半中酒。——《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20、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21、锦屏寂寞思无穷,还是不知消息。——顾敻《酒泉子·杨柳舞风》

      22、旧相思、偏供闲昼。——《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23、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24、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高观国《解连环·柳》

      25、赢得一场愁,鸳衾谁并头?——牛峤《菩萨蛮·柳花飞处莺声急》

      26、青闺娟眼窥人过,翠染柔丝带雨稠。——朱栴《官桥柳色》

      27、杏花愁,莺正语,画楼东。——顾敻《酒泉子·杨柳舞风》

      28、塞垣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游。——朱栴《官桥柳色》

      29、鸳鸯对浴浪痕新。——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30、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韦庄《归国遥·春欲晚》

      31、骄总穿柳去,文艗挟春飞。——赵溍《临江仙·西湖春泛》

      32、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毛文锡《柳含烟·章台柳》

      33、梅片作团飞,雨外柳丝金湿。——雷应春《好事*·梅片作团飞》

      34、烟隔断、晴波远岫。——《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35、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36、十年旧约断琼箫。——张景祁《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37、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牛峤《菩萨蛮·风帘燕舞莺啼柳》

      38、鸭炉香细琐窗闲。——晏几道《浣溪沙·绿柳藏乌静掩关》

      39、门外*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温庭筠《春洲曲》

      40、更添蜡屐游山兴,为问*湖西复西。——许德溥《西桥柳色》

      41、渠畔龙宫枕大堤,春风夹岸柳梢齐。——许德溥《西桥柳色》

      42、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3、凭栏干,窥细浪,雨萧萧。——温庭筠《酒泉子·花映柳条》

      44、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仲殊《柳梢青·吴中》

      45、常随宝镫陪金勒,绝塞指挥万马嘶。——俞益谟《中洲株柳》

      46、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刘基《眼儿媚·秋思》

      47、沽酒清阴时系马,招凉短槛几留题。——许德溥《西桥柳色》

      48、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49、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阅读全文]...

2022-03-26 11:43:43
  • 咏柳诗句

  •   1、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王沂孙《齐天乐·蝉》

      2、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3、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4、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5、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卢照邻《送二兄入蜀》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8、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9、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10、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于谦《观书》

      11、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李贺《致酒行》

      12、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1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1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15、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杨万里《新柳》

      1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7、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8、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欧阳修《别滁》

      1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20、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李白《苏台览古》

      21、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贾至《春思二首》

      22、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白居易《青门柳》

      23、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白居易《青门柳》

      24、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

      25、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6、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刘方*《代春怨》

      27、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

      28、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

      29、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

      30、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31、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程颢《郊行即事》

      32、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郑文宝《柳枝词》

      3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4、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谢枋得《蚕妇吟》

      35、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王士祯《真州绝句》

      36、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37、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38、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39、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40、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雍陶《天津桥望春》

      41、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懈恋花》

      42、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韩愈《听颖师弹琴》

      43、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杜牧《齐安郡晚秋》

      44、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45、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温庭筠《利州南渡》

      46、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张泌《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47、记得绿罗裙,处处惟芳草。——贺铸《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48、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49、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隐《对雪二首》

      50、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贺铸《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51、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

      52、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阅读全文]...

2022-01-29 10:08:46
  • 有关咏柳的诗句

  • 有关咏柳的诗句

      柳树是在春天开的植物,在*时生活中也很常见,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有关咏柳的诗句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作者:【唐朝】白居易

      春春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作者:【唐朝】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作者:【唐朝】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作者:【唐朝】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作者:【唐朝】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作者:【唐朝】杜牧

      无力摇云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作者:【唐朝】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作者:【唐朝】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作者:【唐朝】韩溉

      雪尽春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作者:【唐朝】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玉座空。

    [阅读全文]...

2022-01-05 21:23:30
  • 咏柳唐贺知章诗意

  • 诗意
  • 咏柳唐贺知章诗意

      导语:《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咏柳唐贺知章诗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贺知章诗意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的。”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的,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马茂元)

      文学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的。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的,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的。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的,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的,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阅读全文]...

2022-01-04 05:42:51
当前热门
唐诗咏柳诗句 - 句子
唐诗咏柳诗句 - 语录
唐诗咏柳诗句 - 说说
唐诗咏柳诗句 - 名言
唐诗咏柳诗句 - 诗词
唐诗咏柳诗句 - 祝福
唐诗咏柳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