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诗句

关于谁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谁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谁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谁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6k+) 语录(1k+) 说说(4k+) 名言(115) 诗词(3) 祝福(1k+) 心语(49)

  • 离别的诗句谁送别谁

  • 离别,送别
  • 离别的诗句谁送别谁

      如果注定要擦肩而过,除了放弃我还能选择什么?打开手机发了短信,泪河绝堤,放弃真的真的好难!

      1.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把意思写出来就是咯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1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3、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14、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曰不见兮,思之如狂。

      16、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18、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19、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2、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3、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5、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6、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11、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2、谁言寸草心,得三春晖。

      1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6、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9、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20、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1、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阅读全文]...

2022-04-06 09:01:37
  • 谁有元旦的诗句啊?

  • 元旦
  •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谁有元旦的诗句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守岁》

      唐·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2、《元旦》

      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3、《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7、《丁卯元日》

      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着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8、《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阅读全文]...

2022-03-04 13:38:57
  • 离别的诗句谁送别谁

  • 离别,送别
  •   如果注定要擦肩而过,除了放弃我还能选择什么?打开手机发了短信,泪河绝堤,放弃真的真的好难!

      1.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之广陵》)

      把意思写出来就是咯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1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3、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14、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曰不见兮,思之如狂。

      16、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18、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19、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2、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3、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5、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6、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11、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2、谁言寸草心,得三春晖。

      1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6、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9、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20、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1、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阅读全文]...

2022-02-25 05:11:46
  • 雪的诗句和作者是谁

  • 雪的诗句和作者是谁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出自卢纶的《塞下曲》,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雪的诗句和作者,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送卢员外》【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5、《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6、《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7、《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9、《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0、《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1、《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3、《学刘公干体》【南北朝】鲍照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14、《村雪夜坐》【唐】白居易

    [阅读全文]...

2022-05-24 05:29:13
  • 春雨润无声是谁的诗句

  • 无声,春雨,文学
  • 春雨润无声是谁的诗句

      春天已经报到好久了,却迟迟不见春姑娘的身影。我知道,她在等待着那第一场春雨。下面我们来看看春雨润无声是谁的诗句,欢迎阅读借鉴。

      春雨润无声是谁的诗句

      杜甫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文解释】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词语解释】

      乃:就。

      发生:促使植物生长。

      潜:悄悄地。

      润物:使万物受到水分的滋养。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诗中将春夜喜雨拟人化了,诗人夸赞这雨是“好雨”,说它“知时节”,懂得客观需要。难道不是吗?春天里,万物萌芽勃发,正需要雨露的滋润,雨就下了起来。

      这首,将雨描绘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还道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诗题中的“喜”字虽然在诗文中没有露面,但从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诗人欢喜之情。从欢喜到情不自禁地想象:明天必定会春色满城。

      【解题】

      这是一首托物抒情的咏物诗。“雨”是物,“喜”是情。诗在托雨之物,抒喜之情。诗的四联写了春雨、雨状、雨势、雨后四个可喜。一可喜由感雨而来,二可喜由听雨而来,三可喜由看雨而来,四可喜由想雨而来。诗中深切地体雨之情,细致地描雨之态,情溶物中,处处见情,真可谓体物入微。诗中没有一个抒情的句子,着力描写的是雨。但雨,在这里既是情的诱发物,又是情的体观者。雨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体。诗人的情状是借雨呈现出来的。雨状就是诗人的情状。

      这首诗作于肃宗上元元年春,表达作者对春日之雨的欣喜之情。诗中深切的体雨之情,细致的描雨之态,情溶物中,处处见情。

      【注释1】

      ①随风句:夜间细雨无声,人们不觉,因此说潜。

      ②野径句:阴云密布,没有星光,天上地下黑成一片。

      ③重:花枝饱含雨水。

      ④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注释2】

      ①二句意谓“好雨”似乎知道季节的需要,当春天农作物正需要雨水,而雨就及时到来。乃:就。发生:指下雨,与“春”双关。《尔雅·释天》:“春为发生。”

      ②二句从听觉极写小雨绵绵不为人听到之状,意谓雨随着风偷偷地在夜间飘洒,润滋着万物却细小而无声。

      ③二句从视觉极写小雨不为人看到之状,意谓田野小路和天上乌云都一片黑,只有江船上的一盏灯火独自发出一点光亮。

      ④二句意谓次日早晨看到的是锦官城中一片湿润而格外鲜艳的红花。重:指雨后红花分外鲜艳。锦官城:即成都。详见李白《蜀道难》注。

      【诗大意】 这场好雨似乎懂得节令的需要,正当植物萌发的春季,就随着微风悄悄地进入夜晚,绵绵密密地滋润着草木。郊野小径笼罩着浓重的乌云,江边渔船闪动着点点的灯火。明天早晨再看看经雨的春花,一定更加娇妍绚美,开遍成都古城。

      【赏析1】

      首联紧扣诗题,以拟人化手法,赋予无知无情的春雨以人的思想感情。雨似乎懂得它该降落的时节,正当万物生长的春季它便发生,因而赞之曰“好雨”。其“知”字下得颇为传神,简直把雨写活了。“好雨”之“好”当然是诗人的感觉,因之也就蕴含着喜爱之情。颔联紧扣住“好”,字,用似人化手法,从视觉方面进行深一层的抒写。“好雨”之“好”,不仅表现在它“知时节”,而且还表现在它默默奉献的精神。它好象并不想博得人的夸奖,因而人们进入梦乡时,才随着微风悄悄地降到初春之夜,细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仿佛怕把人们从梦中吵醒。这样的雨,该是多好啊!诗人既用“潜”、“细”写出了春雨特有的动态,又传出了春雨默默“润物”之神,可谓形神兼备,臻于化境。颔联从视觉方面继续写春雨之“好”。诗人用空旷的原野浓浓黑云布满天空,独有江中的渔家灯火交烁光明来预示这场滋润万物的雨能下一通宵,会让万物得到充足的水分,这就进一步写出了春雨无私奉献的品格。“黑”与“明”相互映衬,构成了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郊夜雨图。尾联写想象中的雨景,甩晓晴花重的景象,以最能代表春天特征的花来写好雨滋润万物之功,进一步写出雨之好及作者对雨的无比喜爱。“重”字既写出花枝饱含雨水娇艳欲滴之态,又有色泽浓艳之意。

      全诗紧紧扣住“喜”、“好”二字着笔,不仅把好雨写得有知有情,而且有品有德。它是视之无形,听之有声,有润物之实而不求润物之名,纯粹出之于自然。诗人对春雨赋以思想感情,写得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精炼细腻,富有情趣,是一首歌咏春雨的佳品。

      【赏析2】

      首句用“好”字对春雨加以赞美,并以拟人的手法点明春雨“好”的原因,似乎春雨也通人性,在最需要雨水的春天,适时而落。春雨在诗人的笔下不仅富于理性,而且富有情义。颔联仍然使用拟人手法,从春雨的降落角度,进一步赞美春雨的美好。在这一联里,诗人表达了春雨的两种特点:一是春雨仿佛怕影响人们日间劳作而选择夜间而落;二是春雨虽有益于农夫,却不显露丝毫的沽名钓誉之心,只是甘心润物,而不喧哗扰人。这一联进一步表明了春雨无私哺育大地的情怀,从中也反映出诗人不慕权贵、深爱百姓的胸襟。颈联写景,通过野径俱黑,江火独明点明春雨范围之广,并暗示春雨持续时间之久,表明春雨能完全满足人们的愿望。尾联是作者由春雨而激发出的想象,写春雨滋润万物,哺育百花的功劳,通过花多花美对春雨进行赞美,与首联的“好雨”相互呼应。

      这首诗借春雨表达出作者非常崇高的思想境界。诗人采用拟人和想象的手法,全诗不着一“喜”字,而作者的喜悦之情却随处可见。

      【赏析3】

      这首诗是写景状物的诗,是诗人长期转徙流离,定居成都草堂后所作。诗人将下雨这个很普通的自然现象拟人化了,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一幅春夜细雨的风景图画,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

      首联即称赞这场春雨为好雨,她似一位善解人意的女子,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悄然而至。“知”采用了似人化的修辞手法,把春雨人格化。“发生”可理解为春雨滋润万物,带来生机一片。

      颔联细腻地描绘出春雨是好雨的特点:春雨伴随着春风,趁着夜色,悄然降落,细无声响地滋润着万物。这两句诗抓住了春雨悄然无声这一特点,描写准确传神,历来被认为是写春雨的绝句。

      颔联着重从听觉上描绘雨的轻柔,颈联则从视觉上描绘雨景的美丽。野外的小路被乌云笼罩,没有星光,天地上下黑成一片,只有江上的渔船还灯火明亮。乌云的浓黑和渔火的鲜艳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尾联写诗人想象中春雨过后美丽的景色。因春雨及时的滋润,明天早上你再去看看那些被春雨淋湿的花儿,他们那娇艳的花瓣饱含着轻盈的水分,青翠鲜嫩,妆点着锦官城,该是多么美丽,多么精神呀!

      【赏析4】

      这首诗,是在一个春天的夜里,诗人面对下雨心中感到欢喜而作的。全诗没有一个“喜”字,但句句都洋溢着喜悦之情。描写非常生动形象,好似一幅绝妙的春雨图。对春雨的特点和品性的描写,十分细腻、准确、生动,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全诗内容丰富,概括而又形象。从诗里可以看出,诗人对事物精细入微的观察力,善于抓住特色并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加以表现的高超的功力,是他的五律名篇之一。

    [阅读全文]...

2022-02-22 07:02:53
  • 是谁赞美了菊花的诗句

  • 赞美,菊花
  •   在百花凋谢的季节里,菊花却竟相开放,我喜欢菊花,不仅爱它的美,更爱它那不畏严寒、不怕*、傲雪斗雪的坚强品格。下文就是赞美菊花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是谁赞美了菊花的诗句篇1:

      《菊》【宋】欧阳修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咏菊【清】曹雪芹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画菊【清】曹雪芹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问菊【清】曹雪芹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簪菊【清】曹雪芹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影【清】曹雪芹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菊梦【清】曹雪芹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残菊【清】曹雪芹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醉花阴》【宋】李清照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诋迟?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中秋月》【唐】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是谁赞美了菊花的诗句篇2: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2、*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元稹《菊花》

      4、槛菊愁烟兰泣露。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 黄巢《题菊花》

      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8、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 陶渊明《饮酒·其四》

      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

      10、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11、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12、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3、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龙山饮》

      14、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 刘彻《秋风辞》

      15、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 韩琦《九日水阁》

      16、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7、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8、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 苏轼《赵昌寒菊》

      19、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 曹雪芹《咏菊》

      20、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1、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阅读全文]...

2022-05-16 14:17:28
  •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是谁的诗句

  • 夕阳,黄昏
  •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是谁的诗句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是谁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1)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2)向晚:傍晚。不适:不悦,不快。

      (3)古原:指乐游原。

      (4)*:快要。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阅读全文]...

2022-06-05 21:01:41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诗句

  • 明月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诗句

      这首诗表现的情意是沉着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是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诗句,欢迎阅读。


      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诗句

      是张九龄,原诗看下面: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二、作者介绍

      张九龄(唐朝开元年间名相)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为张说所奖掖和拔擢,张说去世后,他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辅佐玄宗为宰相。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见《八哀诗》)。

      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诗句——全诗赏析

      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及妻子而写的。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词中的题材,但像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皎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天涯共此时”句,是从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这两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构成雄浑阔大的意境。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也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首联擒题,以下诸句便由此生发开去。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说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对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的表述。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过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怨遥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按律诗的要求,颔联应是工整的对偶,但此诗却采用流水对的格式,这固然说明唐代初期律诗尚无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仍保存着古诗的风貌,另方面此联采用流水对的形式,跟首联在内容上就显得更为密切,蝉联而下,自然流动,给人一种气韵纯厚之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尤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因相思所苦的非痴即呆的形象。这一联貌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入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诗人多想让这种幻想成为现实!所以“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则是为了同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意。诗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用得好,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一种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写因思念远人不得相见,故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送远人的想法。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即由此化出。随之而来便产生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便在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

      《望月怀远》是月夜怀人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全诗以“望”、“怀”着眼,把“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所以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把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写得那么沉着,把月写得美丽。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娓娓道来,亲切感人。《增定评注唐诗正声》引郭云:“清浑不著,又不佻薄,较杜审言《望月》更有余味。”《唐诗刊选脉会通评林》云:“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是月之神。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这首诗表现的情意是沉着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是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阅读全文]...

2022-01-11 11:52:44
2022-03-21 09:44:39
  • 江雪的作者是谁(写出有关雪的诗句 )

  • “雪”是一个美丽而孤独的意象,孤独的文人墨客们对它偏爱得紧,从来不吝啬赞美的言辞,但要说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代表作是谁,那我一定首推柳宗元在改革失败被贬后所写的那首《江雪》了。

    单以意境而言,在我心中,大概也只有张岱那篇《湖心亭看雪》能带给我同样的震撼了。

    用明代大才子顾璘的话来说,那就是:绝唱,雪景如在目前。

    有多绝呢?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几乎人人都知晓的千古名篇《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翻译: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当然这是官方翻译,你会发现寥寥几字便把周围的一切刻画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要不说古人怎么厉害了,真的是短短几字,便把一切苦楚写得风轻云淡,其中内心的痛苦也只有他自己能懂,

    虽然只有寥寥几字,但要想深入了解这诗,还得看我给你娓娓道来:

    翻开柳宗元的人生履历,我只能说,这哥们是真的惨。

    柳宗元的祖籍是河东郡,祖上世代为官(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曾为宰相,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都做过县令)

    按道理说:这哥们吃得穿得都不愁的,但奈何他出生的时间不对,

    为什么说不对了。

    来让我们细细看看,这又得扯到另一件事情上面了,对于唐朝的历史,史学家一般从安史之乱开始划分,分为前期和后期,安史之乱发生于公元755—763年嘛!而刚好柳宗元就出生于公元773年。

    柳宗元的一生挺传奇的,见证了大唐的万国来朝,也见证了唐朝慢慢的土崩瓦解。不过有一说一,在那个时代:诗人还保持自己的秉信!确实是很可以的,毕竟怎么说了,要恰饭得嘛,对吧!很多同行走着走着也都散了。

    但柳宗元是个人才,有文人风骨,不为五斗米折腰!小时候母亲的启蒙教育给柳宗元很大的帮助以及也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哥们幼年在长安度过,耳濡目染下他也能看得出朝廷的腐败无能,还有社会的危机。

    重点来了 他九岁的时候遭遇建忠之乱,十二岁的时候在父亲的住所夏口有见识到了潘镇割据的战火。

    对于小柳宗元来说,他没办法,他生活在这个朝廷慢慢衰落的时代!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嘛。

    你要想活下去就只能比别人厉害。

    公元785年也就是贞元元年,柳镇到江西做官。柳宗元随父亲宦游,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他参与社交,结友纳朋,并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公元792年开始,柳宗元的人生就要开始有了起色了!公元792年这哥们被选为乡贡,可以参加进士科考试。

    他逮住机会,公元793年二十一岁的他中了进士及第,直接名声大振。

    要不为什么说这哥们惨嘞,人在得意忘形的时候,就有可能出差错。不久!他爹柳镇去世。他不得不回家守丧。

    对于他和对于他爹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对于柳镇来说,他终于可以看见直接的儿子在人生的路上一路启航的时候,自己的身体不行了。

    对于儿子来说,这一下打击可能来得有点深痛,二十几岁的年级失去父亲可能是一个很难受的年级,如果年岁小一点,忘却的可能性会大一点不会那么痛苦,如果年岁大一点,自己慢慢有了对于生命的感悟,可能也会看得开一点,但在二十多岁这个尴尬的年纪,羽翼才渐渐丰满,很多事情也需要的父亲的帮助以及开导,你会反省,也有可能会想不开,这种失去至亲的感觉可能会折磨你很久很久。

    好处是也可以慢慢让一个人的变得更加成熟,会珍惜一切值得珍惜的事情,性格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各方面也可能也会有点点滴滴的影响吧!

    在柳宗元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没有子女不会想着说,不想让自己的父母看到自己骄傲的一面。

    悲伤归悲伤,但日子还是要好好过下去,公元796年柳宗元被安排到秘书省任校书郎,二十六岁柳宗元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并中榜,授集贤殿书院正字, 后面801年柳宗元被任命为蓝田尉,后面,经历了这些事情慢慢有了对于黑暗腐败的*有了更深的了解,心中渐渐开始有了改革的愿望!

    在这个改革期间,805年唐德宗驾崩,皇太子李诵继位,改元永贞,即顺宗。顺宗即位后,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柳宗元由于与王叔文等政见相同,也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后面在王叔文的掌管朝政之下积极施行改革推进,采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

    当然到这改革还是没有成功,后面宦官俱文珍、刘光琦、薛盈珍等拥护广陵郡王李淳为太子,改名李纯。后面顺宗被迫禅让帝位给太子李纯,这是“永贞内禅”这哥们上来一继位就不得了,毕竟他跟宦官一伙的,上来就打击以王叔文一伙的政治集团,到这基本差不多要结束了,前后一共持续了180多天。

    柳宗元这篇《江雪》创立于805年后被贬永州之后的作品,同时创作的还有《小石潭记》,但是在这里我们不细讲小石潭记,只说《江雪》。

    有一说一柳宗元挺难的!柳宗元早年和妻子杨氏生下一孩子,但是早早就夭折了,雪上加霜的是后面妻子也因病去世,后面来柳州的时候,自己的亲人基本都去世了,不过还好的是母亲还在。

    但是没过多久他的母亲卢氏也去世了,到这里的话,柳宗元的亲人真的基本去世的都去世了,再到后面创作《江雪》。

    全篇看下来,你都可以发现都是在写雪,《江雪》是那种你浅进如画的作品,你远看你会发现千山之中没有飞鸟的痕迹,万径之内没有人的踪影,整个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而且最离谱的是后面他直接引出了孤舟和独钓,他直接对应了前面的千山和万径,前文柳宗元给出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世界,浩瀚无边,后文托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和茫茫白雪之中,一翁一舟独钓与寒江,何等的孤寂凄凉语境凄凉萧瑟,万物凋敝,看似感时伤怀,寄情于景。特别藏头的“千万孤独”好像更坐实了这一点,但在我看来,一切恰好相反。全诗最让人动容的是后两句,天寒地冻,万籁俱寂,一位老人如此无助。

    但我们要想一个问题,老人为什么要在这种情况下垂钓?只有两种可能:心甘情愿与身不由己。

    若是心甘情愿,全诗的基调就发生了反转,豁达开朗,笑对风霜,自不必提。若是身不由己那自然是为了谋生,也就是这种意向让人觉得凄凉。

    但是反过来想,如果只是为了表达一种绝望孤独的意向为什么不写作“独坐寒江雪”呢?仅仅是为了合理性吗,或是为了对仗工整?

    钓字在我看来有更深的含义,它代表了一种反抗,不屈服、或者说挣扎。即便在这种极端不利情况下,老人也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而是展现出了一种*静的坚强,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如果将本诗剩余十九字比作一口断绝生机的棺,那这个“钓”字就是就是穿透寒冷,直击心灵的一团火。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本诗,列位会发现之前的寒意一扫而空,所谓的“绝、灭、孤、独”仿佛都被这把火点燃,剩余的十九个字都成了一位仁人志士不屈之心最强有力的搏动。千万孤独也就有了不同的意味,也许作者觉得藏头还不够,他还要做一些省略,也许补全之后,它会变成:虽千万人吾往矣,孤且独也何惧哉?

    如此看来,全诗要表达的也许并不是孤独,而是“不悔”。

    万籁俱寂,神情孤傲,在永州一带,一住就是十年,柳宗元一边是处境孤寂,心境凄凉,一边又是对自己的人格操守政治理想充分自信,这就形成了一种孤傲的性格。

    我觉得最升华的部分是最后两句,背后隐藏着作者的真实志向,前面两句借用自然景观其实突出的是作者的心境,回顾以往的人生选择,作者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且是令人佩服的路,但是那条路却很崎岖和孤独,很难得到认可,最后两句出现的孤舟和钓鱼的老翁似乎是在比喻自己,虽然这条路难走,但是还是无悔地选择走下去,如此寒冷的天气划着小舟,认真地钓鱼(比喻自己虽然有了一定年龄,但仍然选择继续做下去,不会因为天冷和道路崎岖而选择退缩),千古名句的背后这就是那个年代少数人才有的令人敬佩的气节。

    我感觉江雪是一篇藏头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开头每一字取出,千万孤独,因为在这几年里,柳宗元的亲人基本大多都去世了,自己的妻儿父母,都已去世,望着寒江、孤舟、老翁。

    可能也会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身世,想到自己的种种遭遇,便写下这篇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江雪》,

    独钓寒江雪,钓什么了? 悼念至亲?悼念故人?还是悼念人生这一切的种种!

    钓”字是*乎静止的画面里唯一的“动”。纵然鸟已飞绝、人踪已灭,可寒江的表面下依然有生命在呼吸,给予孤独的老翁一点星火般的希望。苍茫雪景里,生机并未断绝。

    请试想一下,有一老翁,孤舟蓑笠,独钓寒江。满目皆白,四周寂然,落雪声清晰可闻,鸟兽皆已走远,旁人也不会再来叨扰。江面成镜,小舟独立,老翁静默无言。江面忽然跳动起来,泛起一丝涟漪。这如何不叫人喜悦?老翁此刻便不觉得孤独了,因为他发觉自己并不是完全的茕茕孑立,冬天也并不死寂。

    老翁钓的不仅仅是鱼,他钓的还是希望,是孤独之人眼中渺茫的希望,是历经千般万种磨难,看惯亲朋生死离别,却依旧不愿意放弃寻找的希望。

    跨越千年的孤独与惆怅,总有*会理解柳宗元当时的处境与心情,会理解他的郁郁不得志,会理解他在面对梦想破灭后的悲怆,也会理解他在经历了人间冷暖生离死别之后的坚持。

    铭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阅读全文]...

2022-01-08 12:16:38
谁诗句 - 句子
谁诗句 - 语录
谁诗句 - 说说
谁诗句 - 名言
谁诗句 - 诗词
谁诗句 - 祝福
谁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