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桓语录

关于书桓语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书桓语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书桓语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书桓语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2k+) 语录(161k+) 说说(18k+) 名言(19k+) 诗词(2k+) 祝福(210k+) 心语(21k+)

  • 桓谭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凡人耳目所闻见,心意所知识,性情所好恶,利害所去就,亦皆同务焉。

    2.又说之言,亦甚多端,其欲观使者,则以古之贤辅厉主,欲间疏别离,则以专权危国者论之。

    3.夫畜生贱也,然有尤善者,皆见记识。

    4.但人君不知,群臣勿用也。

    5.前世俊士,立功垂名,图画于殿阁宫省,此乃国之大宝,亦无价矣。

    6.夫圣人乃千载一出,贤人君子所想思而不可得见者也。

    7.宜得大贤智,乃可使处议持*焉。

    8.多得善物,不如少得能知物。

    9.君无材德,可选任明辅,不待必躬能也。

    10.材能德行者,治国之器也,非明君不能以立功。

    11.王者易辅,霸者难佐。

    12.治国者,辅作之本,其任用咸得大才。

    13.霸功之大者,尊君卑臣,权统由一,政不二门,赏罚必信,法令着明,百官修理,威令必行,此霸者之术。

    14.夫王道之治,先除人害,而足其衣食,然后教以礼仪,而威以刑诛,使知好恶去就,是故大化四凑,天下安乐,此王者之术。

    15.王者,往也,言其惠泽优游,天下归往也。

    16.无制令刑罚,谓之皇;有制令而无刑罚,谓之帝;赏善诛恶,诸侯朝事,谓之王;兴兵众,约盟誓,以信义矫世,谓之霸。

    17.故言叁皇以道治,而五帝用德化;叁王由仁义,五霸用权智。

    18.书成,皆布之都市,悬置千金,以延示众士,而莫能有变易者,乃其事约艷,体具而言微也。

    19.前圣后圣,未必相袭。

    20.举网以纲,千目皆张。

    21.其言恻怆,读者嘆息;及卒章要切,断而能悲也。

    22.上上之田收下下,女则有罚;下下之田收上上,女则有赏。

    23.遏绝其端,其命在天也。

    24.方此之时,视天地曾不若一指,虽有善鼓琴,未能动足下也。

    25.言内有以相知与否,不在新故也。

    26.此以工妙踔善,故藏隐不传焉。

    27.余少时学,好离骚,博观他书,辄欲反学。

    28.以贤代贤谓之顺,以不肖代不肖谓之乱。

    29.信其巫蛊,多徵会邪僻,求不急之方,大起宫室。

    30.然上乃多过差,既欲斥境广土,又乃贪利,争物之无益者。

    31.夫圣贤所陈,皆同取道德仁义,以为奇论异文,而俱善可观者,犹人食皆用鱼肉菜茄,以为生熟异和,而復居美者也。

    32.言其上承天地,以班教令,流转王道,周而復始。

    33.金木水火皆载于土,雨燠寒皆发于风,貌言视听皆生于心。

    34.是以貌动于木,言信于金,视明于火,听聪于水,思睿于土。

    35.人抱天地之体,怀纯粹之精,有生之最灵者也。

    36.学者既多蔽暗,而师道又復缺然,此所以滋昏也。

    37.生之有长,长之有老,老之有死,若四时之代谢矣。

    38.明者知其难求,故不以自劳,愚者欺或,而冀获尽脂易烛之力,故汲汲不息。

    39.则维人身,或有亏剥,剧能养慎善持,亦可以得度。

    40.余尝夜坐饮内中,然麻烛,烛半压*,即自曰敕视,见其皮有剥,乃扶持转侧,火遂度而復。

    41.犹人之耆老,齿堕发白,肌肉枯腊,而精神弗为之能润泽内外周遍,则气索而死,如火烛之俱尽矣。

    42.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又不能后然其。

    43.圣人天然之姿,所以绝人远者也。

    44.龙无尺水,无以升天。圣人无尺土,无以王天下。

    45.夫言语之时,过差失误,乃不足被以刑诛,及诋欺事,可无于不至罪。

    46.夫贤吏正士,为上处事,持法宜如丹青矣。

    47.渐至乎朝廷,时有忿,闻恶弗塬,故令天下相放,俱成惑讥。

    48.至以言语小故,陷致人于族灭,事诚可悼痛焉。

    49.夫明殊者视异,智均者虑侔,故群下之隐,常与上同度也。

    50.天子见怪则修德,诸侯见怪则修政,大夫见怪则修职,士庶见怪则修身,神不能伤道,妖亦不能害德。

    51.夫异变怪者,天下所常有,无世而不然。

    [阅读全文]...

2021-11-30 04:02:39
  • 桓宽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2.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世。

    3.炎夏溽暑不作劳,隆冬腊月要挨饿。

    4.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

    5.任能者责成而不劳,任己者事废而无功。

    6.农,天下之大业也。

    7.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8.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9.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商工不备也。

    10.工不出则农用乏。

    11.非力车农无以富邦也。

    12.放情者危,节欲者安。

    13.不易穷变节,不易贱易志。

    14.不为穷变节,不为贱移志。

    15.商鞅之开塞,非不行也;蒙恬却胡千里,非无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强也;诸侯随风西面,非不从也;然而皆秦之所以亡也。

    16.赋敛既烦数矣,又外禁山泽之原,内设百倍之利,民无所开说容言。

    17.善凿者建周而不拔,善基者致高而不蹶。

    18.故利于彼者必耗于此,犹阴阳之不并曜,昼夜之有长短也。商鞅峭法长利,秦人不聊生,相与哭孝公。

    19.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尽西河而民不苦。

    20.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

    21.且数战*劳,久师则兵弊,此百姓所疾苦,而拘儒之所忧也。

    22.闻文、武受命,伐不义以安诸侯大夫,未闻弊诸夏以役夷、狄也。

    23.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穷夫否妇,不知国家之虑;负荷之商,不知猗顿之富。

    24.今公卿辨议,未有所定,此所谓守小节而遗大体,抱小利而忘大利者也。

    25.山海者,财用之宝路也。铁器者,农夫之死士也。

    26.故权利深者,不在山海,在朝廷;一家害百家,在萧墙,而不在朐邴也。

    27.是以王者不畜聚,下藏于民,远浮利,务民之义;义礼立,*化上。

    28.天子适诸侯,升自阼阶,诸侯纳管键,执策而听命,示莫为主也。

    29.民人藏于家,诸侯藏于国,天子藏于海内。

    30.香饵非不美也,鱼龙闻而深藏,鸾凤见而高逝者,知其害身也。

    31.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

    32.夫铸伪金钱以有法,而钱之善恶无增损于故。

    33.商贾以美贸恶,以半易倍。买则失实,卖则失理,其疑或滋益甚。

    34.农人不*,物类比之,信故疑新,不知奸贞。

    35.古之仕者不穑,田者不渔,抱关击柝,皆有常秩,不得兼利尽物。如此,则愚智同功,不相倾也。

    36.三王之时,迭盛迭衰。衰则扶之,倾则定之。

    37.当今世,非患禽兽不损,材木不胜,患僭侈之无穷也;非患无旃罽橘柚,患无狭庐糠糟也。

    38.今世俗坏而竞于*,女极纤微,工极技巧,雕素朴而尚珍怪,钻山石而求金银,没深渊求珠玑,设机陷求犀象,张网罗求翡翠,求蛮、貉之物以眩中国,徙邛、筰之货,致之东海,交万里之财,旷日费功,无益于用。

    39.夫上古至治,民朴而贵本、安愉而寡求。

    40.洪水滔天,而有禹之绩,河水泛滥,而有宣房之功。商纣暴虐,而有孟津之谋,天下烦扰,而有乘羡之富。

    41.故圣人因天时,智者因地财,上士取诸人,中士劳其形。

    42.故善为国者,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轻我重。

    43.故衣食者民之本,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

    44.是以古者尚力务本而种树繁,躬耕趣时而衣食足,虽累凶年而人不病也。

    45.王者塞天财,禁关市,执准守时,以轻重御民。

    46.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

    47.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

    48.谋及下者无失策,举及众者无顿功。

    49.满而不溢,泰而不骄。

    50.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商工不备也。

    51.砥所以致于刃,学所以尽其才也。

    [阅读全文]...

2022-01-19 15:42:55
  • 诗经:桓

  • 诗经
  •   《诗经:桓》

      绥万邦,屡丰年。

      天命匪解,桓桓武王。

      保有厥士,于以四方,

      克定厥家。

      于昭于天,皇以间之。

      注释:

      1、绥:和。万邦:指天下各诸侯国。

      2、娄:同“屡”。

      3、匪解:非懈,不懈怠。

      4、桓桓:威武的样子。

      5、保:拥有。士:指武士。

      6、于:往。以:有。有四方,即征服四方之国而拥有天下。

      7、克:能。家:周室,周王宗室。

      8、於:叹词。昭:光明,显耀。

      9、皇:皇天。间:通“瞷”,监察。

      译文:

      万国和睦,连年丰收,

      全靠上天降福祥,

      威风凛凛的武王。

      拥有英勇的兵将,

      安抚了天下四方,

      周室安定兴旺。

      啊,功德昭着于上苍,

      请皇天监察我周室家邦。

      赏析: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武王克商,作《颂》曰:……又作《武》,……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可知《桓》是乐舞《大武》六成(第六场)的歌(关于《大武》的详细介绍,见《周颂-我将》一诗的作品赏析析字)。据《礼记-乐记》,孔子对《大武》六成所表现的历史事件作有如下说明:“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按,旧读“崇”下断句,非)。”郑玄注解“六成”为“六奏象兵还振旅也”。而《毛诗序》云:“《桓》,讲武类祃也。桓,武志也。”孔颖达疏云:“《桓》诗者,讲武类祃之乐歌也,武王将欲伐殷,陈列六军,讲*武事,又为类祭于上帝,为祃祭于所征之地,治兵祭神,然后克纣,至周公、成王大*之时,诗人追述其事,而为此歌焉。”则所述与《礼记》所引孔子之言不合。按谥法辟土服远曰桓,此篇文字又有“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之句,表明周王朝已经统有四方,则毛序孔疏谓此诗为武王伐殷讲武类祃之乐歌与原诗文本不合。今按:《大武》六成的乐舞表现的是周公带成王东伐奄国之后,回到镐京,大会四方诸侯及远国使者,举行阅兵仪式,即所谓“兵还振旅”,以扬天子之威的史实,《桓》诗即为举行阅兵仪式前的祷词。

      诗的前三句,是以“绥万邦,娄丰年”来证明天命是完全支持周朝的。“娄丰年”在农耕社会对赢得民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姓对能致物阜年丰的王朝总会表示拥护;而获得农业丰收,在上古时代离不开风调雨顺的自然条件,“娄丰年”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天意的象征。中间四句歌颂英勇的武王和全体将士,并告诉全体诸侯,武王的将士有能力征服天下、保卫周室。叠字词“桓桓”领出整段文字,有威武雄壮的气势,而“于以四方”云云,与首句“绥万邦”上下绾合,一强调国泰民安,一强调征服统治,而都有周室君临天下的自豪感。最后两句是祷告上苍、让天帝来作证,以加强肯定,同时也是对第三句“天命匪解”的呼应。诗的核心就是扬军威以震慑诸侯,从而达到树立周天子崇高权威的目的,其内容正与《尚书-周书-多方》一致。诗名为《桓》,“桓”即威武之貌,正点明了主题。诗的语言雍容典雅,威严而出之以和*,呈现出一种欢乐的氛围,涌动着新王朝的蓬勃朝气。

    [阅读全文]...

2021-12-07 09:15:08
  •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

  • 学生
  •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原文

      齐桓晋文之事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阅读全文]...

2022-02-23 20:52:14
  • 桓子请死文言文翻译

  • 桓子请死文言文翻译

      桓子请死是春秋时期的一篇文言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桓子请死文言文翻译,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桓子请死

      【原文】

      秋,晋师归,桓子请死,晋侯欲许之。士贞子谏曰:“不可。城濮之役,晋师三日谷,文公犹有忧色。左右曰:‘有喜而忧,如有忧而喜乎?’公曰:‘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 曰:‘莫余毒也已。’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楚是以再世不竞。今天或者大警晋也,而又杀林父以重楚胜,其无乃久不竞乎?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夫其败也,如日月之食焉,何损于明?”晋侯使复其位。

      译文:

      鲁宣公十二年秋天,晋楚交战,晋败回到了国内,将军荀林父(桓子)因而请求死罪,晋景公打算答应他。 士贞子劝谏说:“不可以。以前城濮一战,晋军胜利后已经吃了三天楚军留下的粮食,但晋文公还是面有忧色。左右随从说:‘有了喜事却忧愁,难道有了忧愁的事才高兴吗?’文公说:‘楚国大将得臣还在,忧愁还不能结束。一头被围困的野兽,尚且还要作最后的'搏斗,何况是一国的宰相!’等到得臣受责而死后,文公才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因为这是晋国的再次胜利,并且是楚国的再次失败,以致楚国历经两代君主都不能强盛。如今晋国战败,或许是上天要警戒晋国,但若杀了荀林父,便等于楚国再胜利一次,恐怕晋国也无法长久强盛吧!荀林父侍奉国君,进则想要竭尽忠诚,退则想要弥补过失,是国家的忠诚卫士,怎能杀他呢?他的战败,就如同日蚀月蚀般,哪里会损害他的光明?”景公于是让荀林父恢复官职。

      赏析

      这是感情和理智的论辩:按照一般的道理,战败既损失了实力又打击了士气,更何况对方是楚国!所以不要说桓子自己主动请求死,就是他不这样,晋侯都要这样了!战争有战争的规矩,作为将领,桓子没有什么怨言,而若真得处死桓子,好像谁也都没有可资求情的理由。一般的思维都是这样!可是同样的问题,若站在不同的角度,那么也就有不同的看法!士贞子的观点不可不谓谓独辟蹊径:他不是站在自己的损失立场上说事,因为晋侯的答应就是基于这一点。他却从敌方的接受立场上分析,这样楚国当然希望晋国这一边损失越大越好了,而桓子的请死一旦答应,就正好成全了楚国的希望!从感情上讲,晋国没法接受失败的冲击,可是若从理智上讲,则应该把目光放的更大更长远一些,赦免确实远比杀了桓子更有利于晋国的发展!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一般都是如晋侯的思考的路子,就事论事,看似公*合理,赏罚分明,其实未必是最合理的解决办法!有时我们暂时冷静一下,换个角度再看看,那么当一些损失已经没法挽回了,我们就应该想着怎么补救,而不是急于为失败去惩罚什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一旦事情真的来了,谁又能在短时间里冷静地全盘思考呢?所谓的理智,有时更*于理想化!

      出处: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阅读全文]...

2022-03-28 12:01:32
  • 桓宽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桓宽名言

    1、辩讼愕愕然。——桓宽《盐铁论·国病》

    2、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

    3、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桓宽

    4、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盐铁论》

    5、欲影正者端其表。——桓宽

    6、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桓宽

    7、任能者责成而不劳,任己者事废而无功。——桓宽

    8、春夏耕耘,秋收冬藏,昏晨力作,夜以继日——桓宽

    9、工不出则农用乏。——桓宽

    10、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桓宽

    1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移志。——桓宽

    12、非学无以治身,非礼无以辅德。——桓宽

    13、不易穷变节,不易贱易志。——桓宽

    14、农,天下之大业也。——桓宽

    15、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商工不备也。——桓宽

    16、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桓宽

    17、画脂镂冰,费日损功。——桓宽《盐铁论·殊路》

    18、非力车农无以富邦也——桓宽

    19、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桓宽《盐铁论》

    [阅读全文]...

2022-04-16 02:56:36
  •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

  • 古诗文
  •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题目是后人加的。内容带有劝喻型性。文章以时间为序,以蔡桓公(桓侯)的病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扁鹊“四见”的局势,记叙蔡桓公因讳疾忌医最终致死的故事,阐明一个道理:不能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讳疾忌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

      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翻译: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cài)桓(huán)公。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cǎi)他。扁鹊又退了出去。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fū)烫(tàng)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jì)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suǐ),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注释:

      1、扁鹊(què):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鄚(mò)(今河北任丘)人,他是扁鹊学派的传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沿用他师傅的名字来称呼他,以此表达对他的尊敬。扁鹊学派的最后传人是宋代的窦材,著有《扁鹊心书》,他曾说,历史上有三个扁鹊,“上古扁鹊者,扁鹊也;中古扁鹊者,秦越人也;当世扁鹊者,大宋窦材是也。”

      2、蔡桓公:蔡国(今河南上蔡一带)国君,下文称“桓侯”。3、立:站立。

      4、有间(jiān):一会儿。

      5、疾:古时‘疾’与‘病’的意思有区别。疾,小病、轻病;病,重病。

      6、腠(còu)理:中医学名词,指人体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

      7、恐:恐怕,担心。

      8、寡人: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君王自称。春秋战国时,诸侯王称寡人。在文中译为“我”。

      9、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治疗没有发作的疾病来当作自己医术的功效。好(hào),喜欢。(另解:好(hào),*惯。医生*惯治疗没有发作的疾病来当作自己医术的功效。读法: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医生。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好(hào),*惯。治,医治。不病,没有发作的.疾病。(自古上工治未病。)以,以之,用以。为,作为。功,功绩,成绩。)

      10、肌肤:肌肉。

      11、将:要。

      12、应:答应,理睬。

      13、居:用于表时间的词语前,表示已经经过的时间。

      14、居十日:待了十天。居: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停留,经历。在文中译“过了”。

      15、益:更,更加。

      16、望桓侯而还(xuán)走: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还,回转,调转。走,小步快跑。

      17、故:特意。(另解:于是。)

      18、汤(tàng)熨(wèi):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熨,中医治病的方法之一。汤,用热水或药水敷治。这个意义后写作“烫”。熨,用粗盐或艾草等东西外用热敷。

      19、及:达到。

      20、针石:古代针灸用的金属针和用砭石制成的石针,这里指用针刺治病。

      21、火齐(jì):火剂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调配,调剂。这个意义后写作“剂”。

      22、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司命,传说中掌管生命的神。属,隶属,管辖。

      23、无奈何也:没有办法了。奈何,怎么办,怎么样。

      24、臣是以无请也: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意思是不再说话。无请,不再请求。是以:以是,因此。(另解:请,询问。)

      25、使:指使,派人。

      26、索:寻找。

      27、遂(suì):于是,就。

      作者简介: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阅读全文]...

2022-07-06 01:06:03
  • 《论桓范陈宫》阅读答案

  • 阅读,语文
  • 《论桓范陈宫》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桓范陈宫》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桓范陈宫

      司马懿讨曹爽,桓范往奔之。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范说爽移车驾幸许昌,招外兵,爽不从。范曰:“所忧在兵食,而大司农印在吾许。”爽不能用。陈宫、吕布既擒,曹操谓宫曰:“公台*生自谓智有余,今日何如?”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仆尝论此二人:吕布、曹爽,何人也?而为之用,尚何言智!臧武仲曰:“抑君似鼠,此之谓智。”

      (《东坡志林》)

      1.请用 | 标示文中加横线语句需要停顿的地方。

      宫 曰 此 子 不 用 宫 言 不 然 未 可 知 也!

      2.文中“吕布既擒”句中的`“既”字有如下义项。请选择合适的一项[ ]

      A.尽,完了;B.已经;C.既然;D.不久;E.表示同时存在

      3.从本文看,桓范、陈宫两人共同之处有哪些?

      答:

      4.苏轼通过这篇文章宣扬了怎样的“智”?

      答:

      参考答案:

      1.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

      2.B

      3.都有过人的才智,却不为其主所用。(或:都有聪明才智却没有知人之明。)

      4.不仅要有过人的聪明才智,更要有知人之明。(或:不仅有聪明才智,更要能运用自如,不受他人限制。)

      司马懿讨曹爽,桓范往奔之。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范说爽移车驾幸许昌,招外兵,爽不从。范曰:“所忧在兵食,而大司农印在吾许。”爽不能用。陈宫、吕布既擒,曹操谓宫曰:“公台*生自谓智有余,今日何如?”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仆尝论此二人:吕布、曹爽,何人也?而为之用,尚何言智!臧武仲曰:“抑君似鼠,此之谓智。”(《东坡志林》)

      1.给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2分)

      (1)范说爽移车驾幸许昌 幸

      (2)吕布既擒 既:

      2.请用 | 标示文中加横线语句需要停顿的地方。(2分)

      宫 曰 此 子 不用 宫 言 不 然 未 可 知 也!

      3.从本文看,桓范、陈宫两人共同之处有哪些?(3分)

      4.苏轼通过这篇文章宣扬了怎样的“智”?(3分)

      参考答案:

      1.(1)到……去(2)已经

      2.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

      3.都有过人的才智,却不为其主所用。(或:都有聪明才智却没有知人之明。)

      4.不仅要有过人的聪明才智,更要有知人之明。(或:不仅有聪明才智,更要能运用自如,不受他人限制。)

      参考译文:

      司马懿讨伐曹爽时,桓范投奔了曹爽。司马懿告诉蒋济说:“智囊到了曹爽那边了!”蒋济说:“桓范是聪明的,但是驽劣的马留恋马槽中的豆子,一定不会得到重用。”桓范劝说曹爽移动车驾到许昌去,招一些外兵,曹爽不听从。桓范说:“最担忧的是兵和粮草,大司农印正在吾许。”曹爽不听他的。陈宫、吕布被擒之后,曹操问陈宫说:“您*生自已总认为自己智慧有余,今天怎么了?”陈宫说:“这小子不听我的话,不然,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呢!”我曾经评论过这两个人:吕布、曹爽,是什么人呢?被他们使用,还谈什么有智慧呢!臧武仲说:“侍奉得君王像老鼠一样狡猾,这就是智慧。”

    [阅读全文]...

2022-06-30 23:56:58
  • 钱钟书语录

  • 语录
  • 1、古典学者看她说笑时露出的好牙齿,会诧异为什么古今中外诗人,都甘心变成女人头插的钗,腰束的带,身体睡的*,甚至脚下践踏的鞋袜,可是从没想到化作她的牙刷。

    2、想到你还是想你?我们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亲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见过面的人。真正想一个人,记挂着他,希望跟他接*,这少得很。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到,想到而已。——钱钟书名言

    3、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ésseassiegéé,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4、侯营长有个桔皮大鼻子,鼻子上附带一张脸,脸上应有尽有,并未给鼻子挤去眉眼,鼻尖生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高声说笑,一望而知是位豪杰。

    5、报行政野心的人是最靠不住的,捧他上台,自己未必有多大好处;仿佛洋车夫辛辛苦苦把坐车人拉到了饭店,依然拖着空车自吃西风,别想着跟他进去吃。

    6、有些所谓的研讨会其实就是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吃一些不干不净的饭,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开一个不伦不类的会!

    7、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钱钟书名句

    8、人之间的友谊,并非由于说不尽的好处,倒是说不出的要好。

    9、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

    10、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语录

    11、我宁可去一个老实、简单的乡下姑娘,不必受高深的教育,只要身体健康、脾气服从,让我舒舒服服做她的LordandMaster。我觉得不必让恋爱在人生里占据那么重要的地位。许多人没有恋爱,也一样的生活。

    12、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钱钟书名言

    13、有一种人的理财学不过是借债不还,所以有一种人的道学,只是教训旁人,并非自己有什么道德。

    14、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鱼片里示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15、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在吵架的时候,先开口的未必占上风,后闭口才算胜利。

    16、文凭就好象有亚当夏娃下身那树叶的功用,可以包羞遮丑。自己没有了文凭好象精神上是*裸的,没有了包裹。

    17、牛惯做牺牲,可以显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并且,世人好吹牛,而牛决不能自己吹自己,至少生理构造不允许它那样做。

    18、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19、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遮盖起来。

    20、这种精神上的顾影自怜使他写自传、写日记,好比女人穿中西各色春夏秋冬的服装,做出支颐扭颈、行立坐卧种种姿态,照成一张张送人留念的照相。

    21、有群众生活的地方全有政治。

    22、他不知道女人在恋爱胜利快乐的时候,全想不到那些事的,要有了疑惧,才会要求男人赶快订婚结婚,爱情好有保障。

    23、假使咱们熟悉了他们的情形和目的,就知道他们乘这只船并非偶然,和咱们一样有非乘不可的理由。这样好像开无线电。你把针在上面转一圈,听见东一个电台半句京戏,西一个电台半句报告,忽然又是半句外*啦,半句昆曲啦,鸡零狗碎,凑在一起,莫名其妙。可是每一个破碎的片段,在它本电台广播的节目里,有上文下文,并非胡闹。你只要认定一个电台听下去,就了解它的意义。我们彼此来往也如此,相知不深的陌生人——

    24、远别虽非等于死,至少变得陌生。回家只像半生的东西回锅,要煮一会儿才熟。……睡眠这东西脾气怪得很,不要它,它偏会来,请它,哄它,千方百计勾引它,它拿身分躲得影子都不见。

    25、把饭给自己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反过来说,把饭给予没饭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己无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

    26、科学家跟科学大不相同,科学家象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象女人,老了便不值钱。

    27、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必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

    28、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29、当着心爱的男人,每个女人都有返老还童的绝技。

    30、过些时,他才像从昏厥里醒过来,开始不住的心痛,就像因蜷曲而麻木的四肢,到伸直了血脉流通,就觉得刺痛。昨天囫囵吞地忍受的整块痛苦,但是没工夫辨别滋味,现在,牛反刍似的,零星断续,细嚼出深深没底的回味。……人家的天地里,他进不去,而他的天地里,谁都可以进来。——钱钟书名言

    31、可是你将来要做官,这种乡下姑娘做官太太是不够料的,她不会帮你应酬,替你拉拢。

    32、女人原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虚虚实实,以退为进,这些政治手腕,女人生下来全有。……女人不必学政治,而现在的政治家要成功,都得学女人。政治舞台上的戏剧全是反串。——钱钟书语录

    33、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接*,蜘蛛就要挂网。

    34、撒谎往往是高兴快乐的流露,也算得一种创造,好比小孩子游戏里的自骗自。一个人身心畅适,精力充溢,会不把顽强的事实放在眼里,觉得有本领跟现状开玩笑。真到有还穷困的时候,人穷智短,谎话都将不好的。

    35、这一刹那的接*,反见得暌隔的渺茫。

    36、你不会认识我,虽然你上过我的当。你受我引诱时,你只知道我是可爱的女人、可亲信的朋友,甚至是可追求的理想,你没有看出是我。只有拒绝我引诱的人,像耶稣基督,才知道我是谁。

    37、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他是坏人,你要惩罚他。——钱钟书名言

    38、拍马屁跟恋爱一样,不容许有第三者冷眼旁观。

    39、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像你们的报纸宣传品、训练干部讲义之类。

    40、猪是否能快乐得象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容易满足得象猪,我们是常看见的。

    41、中国人丑得像造物者偷工减料的结果,潦草塞责的丑;西洋人丑像造物者恶意的表现,存心跟脸上五官开玩笑,所以丑得有计划、有作用。

    42、看文学书而不懂鉴赏,恰等于黄帝时代,看守后宫、成日价在女人堆里厮混的偏偏是太监,虽有机会,却无能为力。

    43、医学要人活,救人的肉体;宗教救人的灵魂,要人不怕死。所以病人怕死,就得请大夫,吃药;医药无效,逃不了一死,就找牧师和神父来送终。学医而信教,那等于说:假如我不能教病人好好的活,至少我还能教他好好的死,反正他请我不会错,这仿佛药房掌柜带开棺材的铺子,太便宜了!

    44、上海是个暴发都市,没有山水花柳作为春的安顿处。公园和住宅花园里的草木,好比动物园里铁笼子关住的野兽,拘束、孤独,不够春光尽情的发泄。春来了只有向人的身心里寄寓,添了疾病和传染,添了*和酗酒打架的案件,添了孕妇。

    45、把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他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这样,我们的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

    46、话是空的,人是活的;不是人照着话做,是话跟着人变。假如说了一句话,就至死不变的照做,世界上没有解约、反悔、道歉、离婚许多事情了。

    47、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48、要人知道自己有个秘密,而不让人知道是个什么秘密,等他们问,要他们猜,这是人性的虚荣。——钱钟书名句

    49、人怕出名啊!出了名后,你就无秘密可言。甚么私事都给采访们去传说,通讯员等去发表。这么一来,把你的自传或忏悔录里的资料硬夺去了。将来我若作自述,非另外捏造点新奇事实不可。——钱钟书语录

    50、方鸿渐还想到昨晚那中国馆子吃午饭,鲍小姐定要吃西菜,说不愿意碰见同船的熟人,便找到一家门面还像样的西馆。谁知道从冷盘到咖啡,没有一样东西可口: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除醋外,面包、牛肉、红酒无一不酸。

    51、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可以想象它酸,有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的甜。

    [阅读全文]...

2022-03-24 14:13:27
  • 简短书签语录

  • 语录
  • 1、愿你一任,不如一任!

    2、浮生若梦,万念尘空。

    3、繁华陪你,浪迹天涯。

    4、俗话说的好,我爱你。

    5、你若不爱,为何纠缠。

    6、你在等谁?我在等你。

    7、回忆过去,毫无价值。

    8、或许,我们并不适合。

    9、流年烟火,清欢人生。

    10、一半是文,一半是武。

    11、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12、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13、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14、柠檬加醋,如我心酸。

    15、生而为棋,任你起局。

    16、你,我一生守候的人。

    17、对不起,我还爱着你!

    18、山海可*,难*人心。

    19、好好品味,细细领悟!

    20、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21、你的背影,缓缓离开。

    22、一厢情愿,愿赌服输。

    23、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24、想一个人,等一句话。

    25、好久不见,何止想念。

    26、来日方长,未来可期。

    27、感受温柔,领略山河。

    28、星海横流,岁月成碑。

    29、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30、没你一秒,生命不跑。

    3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32、微笑着,静静地走开。

    33、善为国者,藏之于民。

    34、尔有何贵,尔有何坚?

    35、风嗥雨啸,昏见晨趋。

    36、人生很贵,请别浪费。

    37、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38、别回忆,因为回不去。

    39、你是我,甜蜜的牵挂。

    40、爱如毒药,我以身亡。

    41、我不要体面,只要你。

    42、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43、一座城,因她而温情。

    44、溺水三千,只宠一人。

    45、失失得得,终不是你。

    46、不要为了钱,伤了情。

    47、足寒伤身,心穷损志。

    48、夫有尤物,足以移人。

    49、红颜无罪,只因太美。

    50、酷的像风,野的像狗。

    51、相濡以沫,厮守一生。

    [阅读全文]...

2021-12-15 06:36:02
书桓语录 - 句子
书桓语录 - 语录
书桓语录 - 说说
书桓语录 - 名言
书桓语录 - 诗词
书桓语录 - 祝福
书桓语录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