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的古诗带拼音

关于莲花的古诗带拼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莲花的古诗带拼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莲花的古诗带拼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莲花的古诗带拼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56) 语录(44) 说说(16) 名言(7) 诗词(1k+) 祝福(1k+) 心语(201)

  • 花非花古诗带拼音

  • 古诗文
  • 花非花古诗带拼音

      《花非花》全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述隐晦而又真实,朦胧中又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是情诗的一首佳作。下面是关于花非花古诗带拼音的内容,欢迎阅读!

      花非花

      白居易

      huā fēi huā ,wù fēi wù 。yè bàn lái ,tiān míng qù 。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lái rú chūn mèng bú duō shí ,qù sì cháo yún wú mì chù 。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

      半夜时分到来,天亮以后离去。

      来时像春梦一样能有多少时间?

      去时又好似朝云散尽没有觅处。

      鉴赏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虚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像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表明了诗人关于此诗旨趣的一个消息。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诗的最大特点。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显出较大的跳跃性,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显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功力。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阅读全文]...

2022-02-25 16:13:08
  • 梅花古诗的拼音

  • 梅花
  •   《梅花》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的同时也反应出了诗人幽冷倔强的性格。

      qiáng jiǎo shù zhī méi

      líng hán dú zì kāi

      yáo zhí bù shì xuǎ

      wèi yǒu àn xiāng lái

      朝代:宋代

      作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拓展阅读

      《梅花》教案

      【设计意图】

      寒冷的冬季,是各种花草树木枝叶枯萎凋谢的季节,而“梅花”却不畏严寒,不屈不挠,生长特别旺盛。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着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为了培养孩子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特设计了古诗《梅花》的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准备】

      1、古诗《梅花》挂图1幅、课件、语言CD。

      2、古筝《渔舟唱晚》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请幼儿猜一猜:在冬天里,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袭击都凋零了,可有一种花却不怕严寒,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这是什么花?

      二、欣赏梅花图片,了解梅花。

      1、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观察和欣赏。

      2、启发幼儿用“梅花”说一句话。

      小结: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很多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电影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三、引导幼儿想象画面,初步感知古诗的意境。

      1、欣赏教师配乐朗诵,启发幼儿在脑海中想象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跟随课件轻声朗诵,读准字音,想象画面。

      3、引导幼儿说说:你想到了什么画面?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设计提问:“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里,你感到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在这首诗里、严寒中盛开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没有香味呢?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培养幼儿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质。

      四、启发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边朗诵古诗边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美工区用吹画、点画的形式制作梅花。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通过谈话,引起了幼儿对梅花的兴趣。在欣赏梅花的图片及课件中,了解了梅花的特点:颜色、形状还有花瓣的数量等。多数幼儿对古诗的内容非常熟悉,所以在教师引导下,大多数幼儿朗诵的较熟练,并且还能够用“梅花”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通过朗诵,使幼儿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体会到了梅花不畏酷寒、不屈不挠的品格。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梅花的基本特征,在延伸活动中还预设了吹画、手指点画等操作活动,不仅增加幼儿对梅花的印象,还会使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阅读全文]...

2022-02-17 00:34:56
  • 梅花古诗拼音

  • 梅花
  •   《梅花》是北宋诗人所作。表达了诗人就算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意志。

      王安石

      qiáng jiǎo shù zhī méi

      墙 角 数 枝 梅 ,

      líng hán dú zì kāi

      凌 寒 独 自 开 。

      yáo zhí bù shì xuǎ

      遥 知 不 是 雪 ,

      wèi yǒu àn xiāng lái

      为 有 暗 香 来 。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⑴凌寒:冒着严寒。

      ⑵遥:远远地。知:知道。

      ⑶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在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

      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

      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

      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阅读全文]...

2022-03-31 07:51:52
  • 梅花古诗带拼音

  • 梅花,文学
  • 梅花古诗带拼音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梅花古诗带拼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méi huā

      wáng ān shí

      qiáng jiǎo shù zhī méi , líng hán dú zì kāi 。

      yáo zhī bú shì xuě , wèi yǒu àn xiāng lái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注释

      ⑴凌寒:冒着严寒。

      ⑵遥:远远地。知:知道。

      ⑶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赏析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延寿乡(今东乡县黎圩镇上池村)人,*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产生很深的影响,已具备*代变革的特点,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是*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时期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著名散文《游褒禅山记》。

    [阅读全文]...

2022-04-27 23:06:08
  • 梅花古诗全部拼音

  • 梅花
  •   《梅花》一文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便是这样的人。

      qiáng jiǎo shù zhī méi

      墙 角 数 枝 梅 ,

      líng hán dú zì kāi

      凌 寒 独 自 开 。

      yáo zhí bù shì xuǎ

      遥 知 不 是 雪 ,

      wèi yǒu àn xiāng lái

      为 有 暗 香 来 。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两次辞相两次再任,放弃了改革。这首是王安石罢相之后退居钟山后所作。

      拓展阅读

      王安石的点评

      从诗体说来,王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像《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亦不免失于过分雕琢。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国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作:“登临送目,正故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其中,不少是在变法途中写的,来激励自己。

      梅的简介

      梅(学名:Armeniaca mume Sieb.):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果实*球形,直径2-3厘米,*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两侧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2n=16,24。

      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阅读全文]...

2022-07-03 04:59:47
  • 关于莲花的古诗

  • 莲花,写景
  • 1、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欧阳修《渔家傲》

    2、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晚云带雨归飞急,去作西窗一夜愁。——王氏《荷花》

    3、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陈霆《踏莎行·晚景》

    4、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诗经·泽陂》

    5、纨扇相欹绿,香囊独立红。浸淫因重露,狂暴是秋风。逸调无人唱,秋塘每夜空。何繇见周昉,移入画屏中。——韩偓《荷花》

    6、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白居易《题白莲》

    7、凿破苍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绿差差。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杜衍《莲花》

    8、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花出碧泉。浓淡各妍香各散,东西分艳蒂相连。——姚合《咏南池嘉莲》

    9、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缎,从教匹练写秋光。——苏轼《横湖》

    10、碧波心里露娇容,浓色何如淡色工;漫道湖光全冷露,渔灯一点透微红。——李禅《荷花》

    11、结伴戏芳塘,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波动浮香。游莺无定曲,擎凫有乳行。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栋鸟还密树,泛流归建章。——李世民《采芙蓉》

    12、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3、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枝照碧泉。浓丽共妍香各散,东西分艳叶相连。自知政术无他异,纵是祯祥亦偶然。四野人闻皆尽喜,争来入郭看嘉莲。——姚合《南池嘉莲》

    14、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15、朱栏桥下水*池,四面无风柳自垂。疑是水仙吟意懒,碧罗笺卷未题诗。——蔡ネ冉《咏新荷》

    16、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沈约《咏芙蓉》

    17、霞苞电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清香深处住,看伊颜色。——苏轼《荷花媚·荷花》

    18、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秦观《采莲》

    19、葭荻横披众木东,浪花如雪晚来风。云母幌,水精宫。莲花一叶白头翁。——蒲寿宬《渔父词》

    20、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池上》

    21、五月芰荷花,七月芰荷叶。花叶不相依,云水不相接。故人万里余,迢迢鸿雁迹。不感故人怀,怨此清秋节。——邵晋涵《秋夜作》

    22、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23、修水浓清,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微雨过,姗藻荇,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满,山露佛头青。——黄庭坚《满庭芳》

    24、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看著余芳少,无人问的中。——唐彦谦《莲》

    25、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郑板桥《芙蓉》

    2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27、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王月浦《荷花》

    28、花列千行彩袖,叶收万斛明珠。可惜坡仙不在,风情绝胜西湖。——吴龙翰《荷花》

    29、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30、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艳拂潮妆,澹凝冰靥,别翻翠池花浪。过数点斜阳雨,啼绡粉痕冷。宛相向。指汀洲、素云飞过,清麝洗、玉井晓霞佩响。寸藕折长丝,笑何郎、心似春荡。半掬微凉,听娇蝉、声度菱唱。伴鸳鸯秋梦,酒醒月斜轻帐。——吴文英《法曲献仙音》

    [阅读全文]...

2022-07-18 16:48:34
  • 古诗大林寺桃花带拼音

  • 桃花,文学
  • 古诗大林寺桃花带拼音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大林寺桃花带拼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林寺桃花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拼音

      dà lín sì táo huā

      rén jiān sì yuè fāng fēi jìn ,shān sì táo huā shǐ shèng kāi 。

      zhǎng hèn chūn guī wú mì chù ,bú zhī zhuǎn rù cǐ zhōng lái 。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

      ⑴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佛教胜地之一。

      ⑵人间:指庐山下的*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

      ⑶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

      ⑷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

      ⑸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赏析

      该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所以季节的出现也较陆地晚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林寺的桃花在季节上为什么比山下要开得迟?从气象的角度来解释,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受了气温垂直差异的影响。也就是说,大林寺桃花之所以开得迟,原因是由于这里是“山地气候” 的缘故。

      常识告诉我们,在山地地区,气温是随着地势的高度的上升而相应递减的。一般说, 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当山地垂直起伏到几干米时,气温的垂直差异就更为明显。加上植物对气温的适应能力不同,这样,处于不同高度地段的植物景观必然就会出现差异。庐山海拔高度约1 400米,山顶气温比山麓*川地区一般要低8~9℃;大林寺位于今日庐山“花径风景区”,比山下*原高出1 100余米,气温较山下的九江市一带低6~7℃;加以庐山地处长江与郡阳湖之间,江湖水汽郁结,云雾弥漫,日照不足,更使山上的气温降低,春天当然就来得迟了。

      对于这个道理,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白居易自然是无法理解的。这从他在《游大林寺序》中所写的一段话“大林穷远,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四月),正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花,人物风候,与*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一世界者”,可以证明。 其实,气温垂直变化对植物的影响,不仅在庐山是这样,就是在别处也不例 外。试以喜马拉雅山在我国境内一段山地为例,位于山地东南谷地的察隅、墨脱一带,由于海拔较低,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可以种植水稻、玉米、柑桔等喜高温作物;由此往上,到海拔3 000米处,气温下降、雨水减少,只能种青裸、小麦一类作物;再往上,则是草木稀疏的高山牧场;雪线以上则因终年积雪、气候恶劣,除了偶尔长着几棵雪莲以外,啥植物也长不了。可见,在山地地区,植物在垂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与山地气候要素一一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变异分不开的。所以山地地区的气候就表现出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色了。

    [阅读全文]...

2022-06-24 18:46:54
  • 关于莲花的古诗句

  • 莲花,文学
  • 关于莲花的古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莲花的古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燎沉香》

      3、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钱氏池上芙蓉》

      4、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湖上寓居》

      5、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采莲曲》

      6、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莲花》

      7、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8、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

      9、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鹧鸪天·别情》

      10、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古风·其十九》

      11、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渌水曲》

      12、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狂夫》

      13、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莲花》

      14、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咏同心芙蓉》

      15、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钱氏池上芙蓉》

      16、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采莲子二首》

      17、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第一。——《莲花》

      18、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采莲曲》

      19、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子夜吴歌·夏歌》

      20、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

      21、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荷花》

      22、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东林寺》

      23、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24、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25、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渭川田家》

      26、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念奴娇·断虹霁雨》

      27、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莲花》

      2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

      29、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京兆府栽莲》

      30、荷芰风轻帘幕香,绣衣鸂鶒泳回塘,小屏闲掩旧潇湘。——《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31、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晚泊江镇》

      32、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咏新荷应诏》

      33、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为农》

      34、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暮秋独游曲江》

      35、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忆余杭》

      36、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37、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38、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赠荷花》

      39、一江烟水照晴岚,*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水仙子·咏江南》

      40、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鹧鸪天·赏荷》

      41、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祝英台*·荷花》

      42、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

      43、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咏荷诗》

      44、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咏同心芙蓉》

      45、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菩萨蛮》

      46、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池上》

      47、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采莲曲》

      48、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49、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莲花》

    [阅读全文]...

2022-07-07 03:47:42
  • 关于莲花的古诗句

  • 莲花,古诗文
  • 关于莲花的古诗句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莲花的古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紫菱洲歌》

      2、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晚泊江镇》

      3、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蝶恋花》

      4、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莲花》

      5、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湖上寓居》

      6、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渌水曲》

      7、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第一。——《莲花》

      8、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临湖亭》

      9、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莲花》

      10、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古风》

      11、一江烟水照晴岚,*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水仙子·咏江南》

      12、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荷花》

      13、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古风》

      14、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渭川田家》

      15、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鹧鸪天·赏荷》

      16、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17、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

      18、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采莲曲》

      19、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藕乡随思》

      20、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赠荷花》

      21、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荷花》

      22、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咏荷诗》

      23、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钱氏池上芙蓉》

      24、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采莲》

      25、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26、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雨后池上》

      27、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燎沉香》

      28、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古风》

      29、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30、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鹧鸪天·别情》

      31、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妾薄命》

      32、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为农》

      33、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鹧鸪天·赏荷》

      34、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阮郎归·初夏》

      35、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36、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37、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折荷有赠》

      38、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咏新荷应诏》

      39、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水仙子·咏江南》

      40、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咏双开莲花》

      41、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42、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西洲曲》

      43、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放言五首·其一》

      44、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采莲子二首》

      4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6、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莲花》

      47、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江神子·江景》

      48、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春别曲》

      49、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阅读全文]...

2021-12-14 11:18:53
  • 关于莲花的诗句古诗

  • 莲花
  • 关于莲花的诗句古诗

      1、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莲藕花叶图》

      2、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莲叶》

      3、轻轻姿质淡娟娟,点缀圆池亦可怜。数点飞来荷叶雨,暮香分得小江天。《池莲》

      4、西子湖边水正肥,鸳鸯双浴湿红衣。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湖边》

      5、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荷花》

      6、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北亭》

      7、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红白莲》

      8、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采莲子》

      9、浦上荷花生紫烟,吴姬酒肆*人船。更将荷叶包鱼蟹,老死江南不怨天。《浦口竹枝》

      10、夜深庭院寂无声,明月流空万影横。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秋风生。《秋初夜坐》

      11、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暮秋独游曲江》

      1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自注:莲:怜,双关。《新荷》

      14、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赠荷花》

      15、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折荷有赠》

      16、风生杜若洲,日暮垂杨浦。行到田田乱叶边,不见凌波女。独自倚危栏,欲向荷花语。无奈荷花不应人,背立啼红雨。《卜算子》

      17、荷花含笑调薰风。两情着意尤浓。水精栏槛四玲珑。照见妆容。醉里偷开盏面,晓来暗坼香风。不知何事苦匆匆。飘落残红。《画堂春(风中荷花)》

      18、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采莲》

      19、*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一双鸂鶒忽飞去,为惊花底兰桡鸣。兰桡荡漾谁家女,云妥髻鬟黛眉妩。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采莲曲》

      20、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二首》

      21、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鹧鸪天赏荷》

      22、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昨夜萧萧疏雨坠。愁不寐,朝来又觉西风起。雨摆风摇金蕊碎。合欢枝上香房翠。莲子与人常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渔家傲》

      1、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燎沉香》

      3、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钱氏池上芙蓉》

      4、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湖上寓居》

      5、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采莲曲》

      6、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莲花》

      7、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8、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

      9、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鹧鸪天·别情》

      10、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古风·其十九》

      11、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渌水曲》

      12、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狂夫》

      13、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莲花》

      14、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咏同心芙蓉》

      15、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钱氏池上芙蓉》

      16、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采莲子二首》

      17、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第一。——《莲花》

      18、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采莲曲》

      19、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子夜吴歌·夏歌》

      20、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

      21、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荷花》

      22、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东林寺》

      23、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24、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25、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渭川田家》

      26、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念奴娇·断虹霁雨》

      27、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莲花》

      2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

    [阅读全文]...

2022-03-28 18:48:23
莲花的古诗带拼音 - 句子
莲花的古诗带拼音 - 语录
莲花的古诗带拼音 - 说说
莲花的古诗带拼音 - 名言
莲花的古诗带拼音 - 诗词
莲花的古诗带拼音 - 祝福
莲花的古诗带拼音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