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柳的诗词

关于带柳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柳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柳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柳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 语录(6k+) 说说(4k+) 名言(166) 诗词(72) 祝福(3k+) 心语(56)

  • 柳永诗词

  •   1、《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

      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苹花渐老,

      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在,

      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

      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汀!

      念双燕、难凭远信,

      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

      立尽斜阳。

      2、《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5、《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6、《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阅读全文]...

2022-04-03 21:39:27
  • 含柳的诗词

  • 写景
  • 1、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谢枋得《蚕妇吟》

    2、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韩愈《感春五首》

    3、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

    4、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腊日》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李峤《柳》

    7、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8、铜驼陌上新正后,第一风流除是柳。——王观《木兰花令·柳》

    9、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杨柳未觉春。——温庭筠《杨柳枝》

    10、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韩愈《听颖师弹琴》

    11、二水中分异旧时,河洲株柳少人知。虬枝偃盖宜仙岛,碧干撑天入凤池。古木有缘归净土,章台无分集寒鸱。常随宝镫陪金勒,绝塞指挥万马嘶。——俞益谟《中洲株柳》

    1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3、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14、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王维《观猎》

    15、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杨万里《新柳》

    1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17、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8、半柳斜阳半柳阴,一蝉飞去一蝉吟。——杨万里《秋暑》

    19、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小至》

    2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1、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

    22、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柳永《少年游》

    23、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欧阳修《踏莎行》

    24、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5、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韩翃《章台柳·寄柳氏》

    26、岸柳拖烟绿,庭花照日红。——张泌《南歌子》

    27、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朱弁《宋春》

    28、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30、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

    3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2、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3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34、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35、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

    3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37、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初夏睡起》

    38、江南柳,叶小未成阴。——欧阳修《望江南》

    39、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杜牧《独柳》

    40、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4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4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43、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韦庄《古离别》

    44、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黄庭坚《诉衷情》

    45、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秦观《画堂春》

    46、柳花飞处莺声急,晴街春色香车立。——牛峤《菩萨蛮》

    47、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周邦彦《兰陵王·柳》

    48、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秦观《江城子》

    49、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苏轼《一丛花》

    50、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楼莺舌两三声。——元稹《过襄阳楼》

    51、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宗元《种柳戏题》

    [阅读全文]...

2021-12-24 02:46:55
  • 含有柳字的古诗词 带柳字的诗词名句

  •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佚名《采薇》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苏轼《东栏梨花》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午天》

    [阅读全文]...

2021-12-20 13:51:48
  • 柳如是诗词

  •   1、《秦淮八艳题咏》

      绣阁漾淮水,夭桃灼灼开。

      抚琴余韵歇,掩卷尾声回。

      溅血嗔*,却奁皈草莱。

      凛然香扇坠,千古节堪哀。

      2、《水绘园吊董小宛》

      水绘青莲碧,隔帘梅影幽。

      眉楼訾阉党,桃叶慕清流。

      转叹琴台寂,堪怜镜阁休。

      偶因尝洗钵,奁艳足千秋。

      3、《访秋水阁吊柳如是》

      隐隐河东柳,迎酬尽党人。

      序题戊寅草,帐设绛云茵。

      殉国艰于死,悬棺矢不臣。

      皇皇多列士,侠骨让红唇。

      4、《寻访眉楼遗址吊顾横波》

      夕照清溪水,秋波脉脉横。

      曲萦推第一,墨洒拟全能。

      邀寿外味友,义延东蹈僧。

      典封虽一品,风骨却崚嶒。

      5、《访只陀庵吊卞玉京》

      锦树纤尘绝,叩门乌鹊惊。

      酒垆酣欲醉,弦索冷无声。

      不忍经行处,偏教此处行。

      惜哉莹玉质,空诵法华经。

      6、《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7、《江城子·忆梦》

      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也,愁回处。

      8、《南乡子·落花》

      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

      9、《杨白花》

      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

      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

    [阅读全文]...

2022-06-09 12:16:56
  • 柳如是诗词

  • 抒情
  • 1、协玄响于湘娥,匹匏瓜于织女。

    2、縡漴然而变匿,意纷讹而鳞衡。

    3、声名真似汉扶风,妙理玄规更不同。一室茶香开澹黯,千行墨妙破冥濛。

    4、望便娟以熠耀,粲黝绮于琉陈。

    5、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6、愧翠羽之炫宣,乏琅玕而迭委。

    7、水集集而高衍,舟冥冥以伏深。

    8、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9、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算来还有许多时,人*也,愁回处。

    10、西冷月照紫兰丛,杨柳丝多待好风。小苑有香皆冉冉,新花无梦不濛濛。

    11、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12、金吹油壁朝来见,玉作灵衣夜半逢。一树红梨更惆怅,分明遮向画楼中。

    13、配清姓之所处,俾上客其逶轮。

    14、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15、格日景之轶绎,荡回风之濙远。

    16、庶纷郁之可登,建艳蔤之非易。

    17、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18、虽藻纨之可思,竟隆杰而飞文。

    19、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20、安怀神女虚无宅,*有秋风飘渺篇。日暮飘零何处所,翩翩燕翅独超前。

    21、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22、欲乘时以极泓,聿鼓琴面意垂。

    23、匪榆曵之嬛柔,具灵矫之烂眇。水气酷而上芳,严威沆以窈窕。

    24、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25、横上下而仄隐,寔澹流之感纯。

    26、夕照清溪水,秋波脉脉横。曲萦推第一,墨洒拟全能。邀寿外味友,义延东蹈僧。典封虽一品,风骨却崚嶒。

    27、人去也,人去梦偏多。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偷悔更生疏。梦里自欢娱。

    28、播江皋之灵润,何瑰异之可欺。

    29、竺西瓶拂因缘在,江左风流物论雄。今日沾沾诚御李,东山葱岭莫辞从。

    30、骋孝绰之早辩,服阳夏之妍声。

    31、景容与以不息,质寄焕以相依。

    32、遇合甚奇,始终不易。如司马相如之遇卓文君,如红拂之归李靖。

    33、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

    34、即瀖妙之相进,亦速流之诡词。

    35、长空鹤羽风烟直,碧水鲸文澹冶晴。

    36、水绘青莲碧,隔帘梅影幽。眉楼訾阉党,桃叶慕清流。转叹琴台寂,堪怜镜阁休。偶因尝洗钵,奁艳足千秋。

    37、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38、人去也,人去凤城西。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39、苍然万木白苹烟,摇落鱼龙有岁年。人私许玄登望却,客如*子学愁编。

    40、垂杨小院锈帘东,莺阁残枝蝶趁风。

    41、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42、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

    [阅读全文]...

2022-06-23 20:15:48
  • 有关咏柳的古诗词

  • 有关咏柳的古诗词

      导语:柳树在*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传柳树的得名还是隋炀帝赐与。下面是咏柳的古诗词,欢迎鉴赏。

      1、《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2、《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3、《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4、《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6、《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7、《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8、《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9、《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10、《垂柳》

    [阅读全文]...

2022-04-10 10:53:07
  • 柳永诗词《望海潮》

  • 宋词
  • 柳永诗词《望海潮》

      望海潮,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下面是柳永诗词《望海潮》,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鉴赏:

      此词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它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拓展:柳永人物生*

      早年经历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

      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汴京上书,授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赴任。

      淳化五年(994年),柳宜以赞善大夫调往扬州,柳永随往,*作《劝学文》。

      至道三年(997年),柳宜屡迁至国子博士,命其弟携画像前往故里崇安,以慰家母思念,柳永随叔归乡。

      咸*元年(998年),柳永居家乡,游览名胜中峰寺,作诗《题中峰寺》。柳永读到《眉峰碧》,甚爱此词,将它题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

      咸*四年(1001年),柳永尝试为词,作《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歌颂家乡风景武夷山,有“飘飘凌云之意”。

      流寓江淮

      咸*五年(1002年),柳永计划进京参加礼部考试,由钱塘入杭州,因迷恋湖山美好、都市繁华,遂滞留杭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咸*六年(1003年),孙何知杭州,门禁甚严,柳永作《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此词一出,即广为传诵,柳永亦因此名噪一时。

      景德元年(1004年)秋,孙何还京太常礼院,柳永做《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追忆陪孙何游乐情事。

      景德年间(1004—1007年),柳永离开杭州,沿汴河到苏州,作《双声子·晚天萧索》;不久入扬州,作《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追忆旧游,度过了青年时期的一段放浪生活。

      科举之路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入京师汴京(今开封)。时北宋承*日久,都城繁华极盛:元宵,皇帝与民同乐;清明,郊外踏青;端午,龙舟竞渡;汴京风情,纸迷金醉。柳永凌云辞赋,将帝都的“承*气象,形容曲尽”。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试,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初试落第。愤慨之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但对中举出仕并未完全绝望。不久之后,柳永作词《如鱼水·帝里疏散》,对此次应试的不利,柳永已不再介怀,对试举仍抱希望。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柳永第二次参加礼部考试,再度落第。同时,与相好歌女虫娘关系出现裂痕,柳永作词《征部乐·雅欢幽会》,抒发失意兼失恋的苦闷情绪。

      天禧二年(1018年),长兄柳三复进士及第,柳永第三次落榜。

      浪迹天涯

      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愤而离开京师,与情人(或为虫娘)离别,作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由水路南下,填词为生,词名日隆。因漂泊日久,身心疲惫,柳永作《轮台子·一枕清宵好梦》,追忆“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感叹“芳年壮岁,离多欢少”。

      天圣七年(1029年),柳永返回京师,汴京繁华依旧,但故交零落,物是人非,触目伤怀,柳永又离开京都,前往西北。

      明道年间(1032—1033年),柳永漫游渭南,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不久,至成都,时田况知益州,锦里风流、蚕市繁华,柳永作词以赠。出成都后,柳永又沿长江向东,过湖南、抵鄂州。

      释褐为官

      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亲政,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闻讯,即由鄂州赶赴京师。是年春闱,柳永与其兄柳三接同登进士榜,授睦州团练推官,暮年及第,柳永喜悦不已。

      二月,柳永由汴京至睦州,途经苏州,时范仲淹知苏州,柳永遂前往拜谒,并作词进献。九月,睦州知州吕蔚爱慕柳永才华,向朝廷举荐,因“未有善状”受阻。

      景祐四年(1037年),柳永调任余杭县令,抚民清净,深得百姓爱戴。

      宝元二年(1039年),柳永任浙江定海晓峰盐监,作《煮海歌》,对盐工的艰苦劳作予以深刻描述。柳永为政有声,被称为“名宦”。

      转官辞世

      庆历三年(1043年),调任泗州判官。时柳永已为地方官三任九年,且皆有政绩,按宋制理应磨勘改官,竟未成行,柳永“久困选调”,遂有“游宦成羁旅”之叹。秋,柳永进献新词《醉蓬莱·渐亭皋叶下》,因有“太液波翻”等语,不合圣意,改官投诉无果而终。八月,范仲淹拜参知政事,颁行庆历新政,重订官员磨勘之法。柳永申雪投诉,改为著作佐郎,授西京灵台山令。

      庆历六年(1046年),转官著作郎。次年,柳永再度游苏州,作词赠苏州知州滕宗谅。

      皇祐元年(1049年),转官太常博士。次年,改任屯田员外郎,遂以此致仕,定居润州。

      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与世长辞。

    [阅读全文]...

2022-01-29 10:56:58
  • 咏柳是诗词及答案

  • 咏柳是诗词及答案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分析其寓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诗歌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讽刺、揭露得势便张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2)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浩然之态

    [阅读全文]...

2021-12-21 22:45:09
  • 《咏柳》诗词鉴赏

  • 《咏柳》诗词鉴赏

      咏柳

      宋代: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

      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赏析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古诗原文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译文翻译

      江南年底,早梅花开后,分配新春和垂柳。细腰肢自己有格调风流,于是又是和身体清英很优秀。

      永丰坊那畔,一整天没有人,谁看到金丝弄晴天白天?秋海棠花还是种子、未飘散的那时,绿叶成阴,没有一个故事、渐渐的消瘦了。又有谁是东风追逐你而来的呢,就吹散眉间皱纹一点春天。

      注释解释

      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分付:付托,寄意。

      格:格调

      骨体:骨架躯体。

      永乐坊:地名。在洛阳。

      尽日:一整天

      金丝:比喻柳树的垂条。

      断肠:秋海棠花的别。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一成:宋时口语,“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作年代不可确考,朱祖谋认为词意与《殢人娇》略同,把它编入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因为据《纪年录》,这年三月一日,苏轼在汴京与王诜会于四照亭,上王诜侍女倩奴求曲,遂作《洞仙歌》、《殢人娇》与之。

      诗文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赞美了柳的体态。柳枝婀娜,别有一种风流,很似少女的细腰。杜甫《绝句漫兴》早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之句。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称颂她有合格入流的独特风韵,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这就写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隽、雅洁、秀丽,见出她与浓艳富丽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质特色,从她的体态美,进而刻画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长安永丰坊多柳,生永丰园一角的垂柳,尽管明媚春光中修饰姿容,分外妖娆,怎奈无人一顾。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杨柳枝词》,据唐人孟棨《本事诗》载:白居易有妾名小蛮,善舞,白氏比为杨柳,有“杨柳小蛮腰”之句。白居易年事高迈,小蛮还很年轻,“因为杨柳之词以托意,曰:‘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后宣宗听到此词极表赞赏,遂命人取永丰柳两枝,移植禁中。作者在这里化用乐天诗意,略无痕迹,但*易晓扬的语句中,却藏有探沉的含义。”断肠“四句,紧承上文,写垂柳的凄苦身世,说:一到晚春,绿叶虽繁,柳絮飘零,她更将百无聊赖,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减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东风的吹拂,足可消愁释怨,使蛾眉般的弯弯柳叶,得以应时舒展。正如宋初诗人幸夤逊《柳》诗听说:“既待和风始展眉。”这微茫的希望的霞光在何处,“又莫是”便是严峻而无情的回答。

      全章用拟人法写柳,垂柳是词中的“主人公”。它身段苗条。体态轻盈,仪容秀雅。然而却寂寞无主,被禁锢在园林的一角。感受不到春光的温暖,也看不到改变命运的希望。这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这佳人或许是向苏轼索词的倩奴,或许是与倩奴命运相似的女性。至少可以说,作者是以婉曲的手法,饱和感情的笔墨,描写了一位品格清淑呵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对之倾注了同情。

      宋代词论家彭孙说:“咏物词极不易下,要须字字刻画,字字天然。方为上乘。”(《金粟词话》)咏物含瘟深湛,在于寄托,“贵有不枯不脱之妙。”(《莲子居词话》)苏轼此词正具有这些优点。它句句刻画垂柳,清圆流杨,形神兼到,熨贴自然。并借柳喻人,把人的品格与身世融入对柳的形神描幕之中。物中有人,亦物亦人,既不粘滞于物,也不脱离听咏课题。就风格而论,此词缠绵幽怨,娴雅婉丽,曲尽垂柳风神,天然秀美处有似次韵章质夫的《杨花词》,而又别具一段倾城之姿。

      古诗原文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译文翻译

      残阳如血,令人伤情,斜射着无垠的山川。故国覆亡,到处是一派凄凉。如今只剩南明朝廷残破狭小的宫殿,御苑中的溪流,自西向东流去,日夜不息。就像陈后主荒淫误国,昨日的陈朝宫殿,今年又变作隋朝的宫庭。

      不堪回首,往事就像这轻浮的柳絮,刹那成空。柳絮不知人心,依旧似烟知雾地漫天飙飞。柔软的柳枝,青翠的柳叶,像细雨蒙蒙,西风刚刚吹过,东风又来侵袭,几番风雨。

      注释解释

      一剪梅:词牌名。此词牌以周邦彦所作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故取为调名。又名“玉簟秋”、“腊梅香”。重头六十字,*韵。

      金沟:御沟,御河,上有金鳌玉蝀桥,故简言之,水即沟中水。

      陈宫:陈朝宫殿。

      隋宫:隋朝宫殿。隋炀帝曾筑长堤植万柳。

      一晌(shǎng):一转眼。晌:不多久,读若“赏”。

      创作背景

      夏完淳以一腔忠贞,把短短十七年的有限生命,完全投入抗清复国的大潮之中,所写的诗、文、赋、词,无不悲歌激烈,血泪泪交融。辞风师承陈子龙。此首《一剪梅》,也同样是借咏柳来抒发一腔亡国之痛。

    [阅读全文]...

2022-06-20 06:03:47
带柳的诗词 - 句子
带柳的诗词 - 语录
带柳的诗词 - 说说
带柳的诗词 - 名言
带柳的诗词 - 诗词
带柳的诗词 - 祝福
带柳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