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鱼玄机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鱼玄机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鱼玄机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鱼玄机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鱼玄机的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鱼玄机的诗
1、《送别》
水柔逐器知难定,云出无心肯再归。
2、《折杨柳》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
3、《卖残牡丹》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4、《句》
焚香登玉坛,端简礼金阙。
5、《访赵炼师不遇》
何处同仙侣,青衣独在家。
6、《酬李郢夏日钓鱼回见示》
住处虽同巷,经年不一过。
7、《暮春有感寄友人》
莺语惊残梦,轻妆改泪容。
8、《迎李*仁员外》
今日喜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
9、《和人》
茫茫九陌无知己,暮去朝来典绣衣。
10、《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11、《闺怨》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12、《寄子安》
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
13、《酬李学士寄簟》
珍簟新铺翡翠楼,泓澄玉水记方流。
14、《寄刘尚书》
八座镇雄军,歌谣满路新。
15、《暮春即事》
深巷穷门少侣俦,阮郎唯有梦中留。
16、《寄题炼师》
霞彩剪为衣,添香出绣帏。
17、《夏日山居》
移得仙居此地来,花丛自遍不曾栽。
18、《冬夜寄温飞卿》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19、《春情寄子安》
山路奇支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20、《秋怨》
自叹多情是足愁,况当风月满庭秋。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杜甫的诗。
1、《送别》
水柔逐器知难定,云出无心肯再归。
惆怅春风楚江暮,鸳鸯一只失群飞。
2、《折杨柳》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
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
3、《卖残牡丹》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4、《句》
焚香登玉坛,端简礼金阙。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
绮陌春望远,瑶徽春兴多。
殷勤不得语,红泪一双流。
云情自郁争同梦,仙貌长芳又胜花。
5、《访赵炼师不遇》
何处同仙侣,青衣独在家。
暖炉留煮药,邻院为煎茶。
画壁灯光暗,幡竿日影斜。
殷勤重回首,墙外数枝花。
6、《酬李郢夏日钓鱼回见示》
住处虽同巷,经年不一过。
清词劝旧女,香桂折新柯。
道性欺冰雪,禅心笑绮罗。
迹登霄汉上,无路接烟波。
7、《暮春有感寄友人》
莺语惊残梦,轻妆改泪容。
竹阴初月薄,江静晚烟浓。
湿觜衔泥燕,香须采蕊蜂。
独怜无限思,吟罢亚枝松。
8、《迎李*仁员外》
今日喜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
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
9、《和人》
茫茫九陌无知己,暮去朝来典绣衣。
宝匣镜昏蝉鬓乱,博山炉暖麝烟微。
多情公子春留句,少思文君昼掩扉。
莫惜羊车频列载,柳丝梅绽正芳菲。
10、《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11、《闺怨》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12、《寄子安》
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
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鱼玄机的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鱼玄机的诗
1、《送别》
水柔逐器知难定,云出无心肯再归。
2、《折杨柳》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
3、《卖残牡丹》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4、《句》
焚香登玉坛,端简礼金阙。
5、《访赵炼师不遇》
何处同仙侣,青衣独在家。
6、《酬李郢夏日钓鱼回见示》
住处虽同巷,经年不一过。
7、《暮春有感寄友人》
莺语惊残梦,轻妆改泪容。
8、《迎李*仁员外》
今日喜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
9、《和人》
茫茫九陌无知己,暮去朝来典绣衣。
10、《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11、《闺怨》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12、《寄子安》
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由。
13、《酬李学士寄簟》
珍簟新铺翡翠楼,泓澄玉水记方流。
14、《寄刘尚书》
八座镇雄军,歌谣满路新。
15、《暮春即事》
深巷穷门少侣俦,阮郎唯有梦中留。
16、《寄题炼师》
霞彩剪为衣,添香出绣帏。
17、《夏日山居》
移得仙居此地来,花丛自遍不曾栽。
18、《冬夜寄温飞卿》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19、《春情寄子安》
山路奇支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20、《秋怨》
自叹多情是足愁,况当风月满庭秋。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杜甫的诗。
鱼玄机的诗欣赏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鱼玄机的诗欣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赠邻女
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寄国香
鱼玄机
旦夕醉吟身,相思又此春。
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
山卷珠帘看,愁随芳草新。
别来清宴上,几度落梁尘。
寄刘尚书
鱼玄机
八座镇雄军,歌谣满路新。
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
囹圄长空锁,干戈久覆尘。
儒僧观子夜,羁客醉红茵。
笔砚行随手,诗书坐绕身。
小材多顾盼,得作食鱼人。
浣纱庙
鱼玄机
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
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
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
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
卖残牡丹
鱼玄机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酬李学士寄簟
鱼玄机
珍簟新铺翡翠楼,泓澄玉水记方流。
唯应云扇情相似,同向银床恨早秋。
情书
鱼玄机
饮冰食檗志无功,晋水壶关在梦中。
秦镜欲分愁堕鹊,舜琴将弄怨飞鸿。
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
书信茫茫何处问,持竿尽日碧江空。
闺怨
鱼玄机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春情寄子安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鱼玄机《赠邻女》
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鱼玄机《寄国香》
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鱼玄机《寄刘尚书》
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鱼玄机《浣纱庙》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鱼玄机《闺怨》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鱼玄机《冬夜寄温飞卿》
落叶纷纷暮雨和,朱丝独抚自清歌。——鱼玄机《愁思》
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鱼玄机《早秋》
暖炉留煮药,邻院为煎茶。——鱼玄机《访赵炼师不遇》
柳拂兰桡花满枝,石城城下暮帆迟。——鱼玄机《过鄂州》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鱼玄机《赋得江边柳》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鱼玄机《重阳阻雨》
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鱼玄机《迎李*仁员外》
今日喜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鱼玄机《迎李*仁员外》
旦夕醉吟身,相思又此春。——鱼玄机《寄国香》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鱼玄机《春情寄子安》
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鱼玄机《浣纱庙》
相如琴罢朱弦断,双燕巢分白露秋。——鱼玄机《左名场自泽州至京,使人传语》
井边桐叶鸣秋雨,窗下银灯暗晓风。——鱼玄机《情书》
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宵是散仙。——鱼玄机《题隐雾亭》
湿觜衔泥燕,香须采蕊蜂。——鱼玄机《暮春有感寄友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鱼玄机《感怀寄人》
朝露缀花如脸恨,晚风奇支柳似眉愁。——鱼玄机《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
西山日落东山月,恨想无因有了期。——鱼玄机《代人悼亡》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鱼玄机《句》
昔闻南国容华少,今日东邻姊妹三。——鱼玄机《光、威、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乃有是作…因次其韵》
山卷珠帘看,愁随芳草新。——鱼玄机《寄国香》
茫茫九陌无知己,暮去朝来典绣衣。——鱼玄机《和人》
宝匣镜昏蝉鬓乱,博山炉暖麝烟微。——鱼玄机《和人》
多情公子春留句,少思文君昼掩扉。——鱼玄机《和人》
莫惜羊车频列载,柳丝梅绽正芳菲。——鱼玄机《和人》
囹圄长空锁,干戈久覆尘。——鱼玄机《寄刘尚书》
笔砚行随手,诗书坐绕身。——鱼玄机《寄刘尚书》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鱼玄机《赋得江边柳》
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鱼玄机《重阳阻雨》
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鱼玄机《寄子安》
聚散已悲云不定,恩情须学水长流。——鱼玄机《寄子安》
有花时节知难遇,未肯厌厌醉玉楼。——鱼玄机《寄子安》
放情休恨无心友,养性空抛苦海波。——鱼玄机《愁思》
长者车音门外有,道家书卷枕前多。——鱼玄机《愁思》
布衣终作云霄客,绿水青山时一过。——鱼玄机《愁思》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但出现了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伟大诗人,还涌现出二百多位女诗人。在这二百多位女诗人之中,人们把其中的四位佼佼者称为“四大才女”,她们是鱼玄机、李冶、薛涛、刘采春。
皇甫枚是唐朝晚期著名的文学家,擅长写小说,在他名著的《三水小牍》里,有一篇是专门写鱼玄机的,评价她:“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
现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施蛰存在《唐诗百话》里介绍说:“鱼玄机……现存诗五十首。她的诗以五、七言律诗为多,功力在薛涛之上,与李冶不相上下。”
笔者在鱼玄机留下的五十首诗中,从七个方面,精心选取了七首最经典的诗,称为鱼玄机的七个之最,这七首诗或写相思求爱,或写咏古抒怀,其中一首写的尤为大胆泼辣,惊世骇俗。这七首诗显示出鱼玄机不俗的诗文功底,渊博的学识水*,温柔热切的情感,不负鱼玄机夏花般绚丽而短暂的一生。
一、最早的成名作
《赋得江边柳》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鱼玄机(844年~871年)的本名鱼幼薇,字慧兰,鱼玄机是后来她出家的道号。
鱼玄机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喜欢看诗书,过目不忘。她的父亲是一位秀才,在父亲的悉心培育下,十来岁时,她的诗作就已在长安城的文人中传诵开来,人们都说鱼家出了个“诗童”。
当时的大诗人温庭筠听说了她的诗名,就打听着找到她。以“江边柳”为题,来考鱼玄机,鱼玄机毫不胆怯,略微思索,当场就作出了这首《赋得江边柳》,这是鱼玄机留下的最早的成名作。
温庭筠听完,大为惊奇,真没想到这个十一岁的小姑娘,竟然如此才华横溢,有如此高的作诗天赋,就动了爱才之心,当即决定收鱼玄机为徒,悉心教她作诗,同时也给她家一些生活补贴。
此时,鱼玄机的父亲早已去世,温庭筠的到来,给了鱼玄机极大的安全感和依赖心。日久生情,鱼玄机将这份感情转化成朦胧的恋情,温庭筠面对这个情窦初开、年轻美貌的女弟子,坚守师徒名分,没有辣手摧花。
后来,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一直保持下来,鱼玄机把温庭筠当做最信任、最依赖的人,经常地写诗给他。
在《早秋》一诗里,鱼玄机抱怨温庭筠不给她来信,“雁飞鱼在水,书信若为传?”
在《冬夜寄温飞卿》一诗里,鱼玄机诉说自己的孤独寂寞,“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鱼玄机收到了温庭筠的诗、信,一扫愁容,喜上心头,在《和友人次韵》这首诗里兴奋地写道,“何事能消旅馆愁,红笺开处见银钩。……欲将香匣收藏却,且喜吟诗在手头。”
对于鱼玄机这样的天才神童,是不服不行啊,11岁的我,还只是一个玩泥巴的傻小子啊。
二、最自信的抒怀诗
《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云峰满目放春晴,
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
举头空羡榜中名。
858年阳春三月,十四岁的鱼玄机听说科举考试放榜了,她就跟随众人来到崇真观游玩观看,看到了皇榜,名列榜首的是新科状元李亿,这个名字深深地刻进鱼玄机心里,后来这个人成为鱼玄机的第一个男人。
看着皇榜,鱼玄机感慨万千,她怨恨自己是个女儿身,不能像男人一样参加科举考试(唐朝明文规定,女人不准参加科举考试)。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并不输这些男人,却只能是作为旁观者,空怀羡慕之心。
鱼玄机心高气傲,一时心血来潮,要来纸笔,当场就作了《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从这首抒怀诗里可以看出,年轻气盛的鱼玄机对自己的才华,是多么的自信。
来看榜的人们,包括李亿在内的进士们,见到了这首诗,都纷纷议论,这就是那个鱼家的诗童啊,诗作的真好啊,这个小姑娘真自信!
三、最痴情的相思诗
《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
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东流无歇时。
李亿经过温庭筠的介绍,认识了鱼玄机。李亿贪图鱼玄机的美色,鱼玄机仰慕李亿的才华,于是在温庭筠的撮合下,李亿纳鱼玄机为小妾。
纳妾之后,鱼玄机和李亿两人一起度过了一阶段的男欢女爱的美好日子。
三个月后,李亿的妻子裴氏得知这个消息,大怒,深妒,将鱼玄机赶出家门。李亿只好将鱼玄机安置在咸宜观,让她耐心等待三年。
三年之后,李亿携妻带子,悄悄地离开长安,没有和鱼玄机轻轻地挥手告别,就赶赴扬州赴任地方官了。
被李亿抛弃之后,鱼玄机来到江陵、汉阳、武昌、鄂川、九江一带漫游散心。在江陵,一个深秋的傍晚,鱼玄机站在江边的桥上,极目远眺,*枫林枝叶繁茂,叶红似火,枫叶掩映之下,江上不见帆船归来。
面对滔滔不绝的长江,触动了鱼玄机的心弦,思念之情喷薄涌出,《江陵愁望寄子安》写出了自己对李亿的最深情思念:犹如西江之水延绵不绝,流水有多长,我的思念就有多久,流水不歇息,我的思念就不会停止。“鱼玄机用永不停止的西江水之,来比喻自己的相思永不停歇,这是一个多么深情、痴情的女人啊。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成为传唱一时的名句,影响深远。以至于后来的南唐后主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里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在《踏莎行·候馆梅残》里的名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都借鉴了这一句的表现手法。
四、最温柔的春情诗
《春情寄子安》
山路欹斜石磴危,
不愁行苦苦相思。
冰销远涧怜清韵,
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
休招闲客夜贪棋。
与王忘机饮观音阁时忘机将访友楚中
尹伸〔明代〕
三日不对客,五日不登山。摊书纵过千余卷,眉颖心灵了不关。莫嫌欹峭一痕石,百顷澄光娇软碧。雨天胧胧七点峰,烟霄翠滴寒楼脊。如渑之酒力不轻,谈锋戛戛当坚城。未知鹿角中宵折,已觉鸿毛万事轻。君向鸡群寻野鹤,余亦人中称寂寞。逢君如斯恨其晚,出峡恐君亦思返。
九张机九首
佚名〔宋代〕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两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深心未忍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
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中心一句无人会。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
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花间更有双蝴蝶。停梭一晌,闲窗影里,独自看多时。
七张机,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
八张机,回文知是阿谁诗?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厌厌无语,不忍更寻思。
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杨柳枝·织锦机边莺语频
温庭筠〔唐代〕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九张机
佚名〔宋代〕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九张机
蒋敦复〔清代〕
一张机。含愁人在画楼西。金梭轧轧流如水,华年过了,婵娟二八,长自惜芳菲。
两张机。双鸳鸯线两边齐。上边织个双头蕊,双花双鸟,双双偷觑,双脸各双偎。
三张机。玉人微困小腰支。恹恹只恨闲天气,往常欢笑,绿纱窗子,日影不多时。
四张机。红蚕心里只多丝。多情不管难眠起,一春蕉萃,丝丝吐尽,化作金缕衣。
五张机。雌雄蝴蝶对人飞。教他莫逞千般媚,小儿见了,两边逢去,也有似侬时。
六张机。中心安朵好花儿。好花只在侬机里。要他开到,王郎来后,不许再相离。
七张机。铜壶永漏玉釭垂。满身香汗娇无力,*来消瘦,教谁知得,自解绣罗衣。
八张机。明光织就欲遗谁。谁家十万缠头费,楼高西北,红绡一曲,城上乌夜啼。
九张机。机中卫女旧相思。天涯草绿人千里,从前一段,如何抛却,不是不怜伊。
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
朱熹〔宋代〕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练丹成。
九张机
佚名〔宋代〕
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著待郎归。
九张机
佚名〔宋代〕
七张机。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
九张机
佚名〔宋代〕
三张机。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君须早折,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
减字木兰花·忘机索妙
刘志渊〔金朝〕
忘机索妙。万法皆空心上了。无徼无边。一片清光万里天。明明净体。不放星尘蝇点翳。内外圆融。正住空空法界中。
原文: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译文
在一个凄清的深秋,枫叶漂浮于江水之上。这时一阵西风吹来,漫山的树木发出萧萧之声,闻见此景,小女子我伤感了。极目远眺,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咋还不见情郎乘船归来。不见情郎归,小女子我焦灼了。我对情郎的思念如西江之水延绵不绝,流水有多长,我的思念就有多久。
注释
⑴江陵:唐朝时江陵府东境达今湖北潜江汉水南岸。诗中“江陵”指长江南岸之潜江,而非北岸之江陵。子安,即李亿,为朝廷补阙。《情书寄子安》题下注云:“一本题下有补阙二字。”可知李子安即李亿。但也有人认为子安为另一人。
⑵掩映:时隐时现,半明半暗。暮帆:晚归的船。
⑶“忆君”二句:同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北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表现手法相似。
鉴赏
鱼玄机这首《江陵愁望寄子安》载于《全唐诗》卷八〇四。下面是中国李白研究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建安诗人徐干有著名的《室思》诗五章,第三章末四句是:“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后世爱其情韵之美,多仿此作五言绝句,成为“自君之出矣”一体。女诗人鱼玄机的这首写给情人的诗,无论从内容、用韵到后联的写法,都与徐干《室思》的四句十分接*。但体裁属七绝,可看作“自君之出矣”的一个变体。惟其有变化,故创获也在其中了。
五绝与七绝,虽同属绝句,二体对不同风格的适应性却有较大差异。朱自清说:“论七绝的称含蓄为‘风调’。风飘摇而有远情,调悠扬而有远韵,总之是余味深长。这也配合着七绝的曼长的声调而言,五绝字少节促,便无所谓风调。”(《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读鱼玄机这首诗,觉着它比《自君之出矣》多一点什么的,正是这里所说的“风调”。本来这首诗也很容易缩成一首五绝:“枫叶千万枝,江桥暮帆迟。忆君如江水,日夜无歇时”,字数减少而意思不变,但总感到少一点什么,也是这里所说的“风调”。试逐句玩味鱼诗,看每句多出两字是否多余。
首句以江陵秋景兴起愁情。《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极目千里兮伤春心。”枫生江上,西风来时,满林萧萧之声,很容易触动人的愁怀。“千枝复万枝”,是以枫叶之多写愁绪之重。它不但用“千”“万”数字写枫叶之多,而且通过“枝”字的重复,从声音上状出枝叶之繁。而“枫叶千万枝”字减而音促,没有上述那层好处。
“江桥掩映──暮帆迟”。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掩映”二字写出枫叶遮住望眼,对于传达诗中人焦灼的表情是有帮助的。词属双声,念来上口。有此二字,形成句中排比,声调便曼长而较“江桥暮帆迟”为好听。
前两句写盼人不至,后两句便接写相思之情。用江水之永不停止,比相思之永无休歇,与《室思》之喻,机杼正同。乍看来,“西江”、“东流”颇似闲字,但减作“忆君如流水,日夜无歇时”,比较原句便觉读起来不够味了。刘方*《春怨》末二句云:“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晚清王闿运称赞说“以东、西二字相起,(其妙)非独人不觉,作者也不自知也”,“不能名言,但恰入人意。”(《湘绮楼说诗》)鱼玄机此诗末两句妙处正同。细味这两句,原来分用在两句之中非为骈偶而设的成对的反义字(“东”“西”),有彼此呼应,造成抑扬抗坠的情调,或擒纵之致的功用,使诗句读来有一唱三叹之音,亦即所谓“风调”。而删芟这样字面,虽意思大致不差,却必损韵调之美。因此鱼玄机此诗每句多二字,有助于加强抒情效果,它们充分发挥了作用。所以比较五绝“自君之出矣”一体,艺术上正自有不可及之处。
1.《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宋朝
苏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2.《古风其三十三·北溟有巨鱼》唐朝
李白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凭凌随海运,烜赫因风起。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3.《枯鱼过河泣》唐朝
李白
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识。
4.《观鱼潭》唐朝
李白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5.《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唐朝
李白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双鳃呀呷鳍鬣张,蹳剌银盘欲飞去。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为君下箸…
6.《洞庭鱼》唐朝
李商隐
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岂思鳞作簟,仍计腹为灯。浩荡天池路,翱翔欲化鹏。
7.《又观打鱼》唐朝
杜甫
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鲙还倾杯。…
8.《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朝
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党护…
9.《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宋朝
苏轼
题记:携白酒、鲈鱼等物,虽非珍馐美馔,然与好友醉饱高眠,而乐亦在其中矣。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蛆。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
10.《白小》唐朝
杜甫
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拾卵,尽取义何如。
11.《观游鱼》唐朝
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12.《钓鱼诗》唐朝
李贺
秋水钓红渠,仙人待素书。菱丝萦独茧,蒲米蛰双鱼。斜竹垂清沼,长纶贯碧虚。饵悬春蜥蜴,钩坠小蟾蜍。詹子情无限,龙阳恨有馀。为看烟浦上,楚女泪沾裾。
《摸鱼儿》诗词鉴赏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摸鱼儿》 【内容】: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注释】:原题: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淳熙已亥: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 漕:转运使的简称。 见说道:听说。 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喻小人误国。 长门:汉代宫名。汉武帝之陈皇后,失宠住在长门宫。曾送黄金百斤给司马相如,请他写一篇赋送给汉武帝,陈皇后因而重新得宠。后世随把“长门”作为失宠后妃居处的专用名词。 蛾眉:借指美人。 玉环:唐玄宗贵妃杨氏的小字。飞燕,姓赵,汉成帝的皇后。两人都得宠且善妒 嫉。 【赏析】: 这是辛弃疾词作中的抒情名篇。全篇用比兴手法,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上片从眼前景物写出了春间阑珊的景象,暗示南宋朝廷前途暗淡堪忧。下片用古代的史实来比照自己的遭遇,进一步抒发其“蛾眉见炉”的感慨与郁闷。全词摧刚为柔,于婉约之中洋溢着爱 国激情,形成了独具的艺术特色。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宋代: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怕 一作:恨) (无归路 一作:迷归路)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创作背景
公元1179年(淳熙六年),辛弃疾南渡之后的第十七年,时年四十岁,被朝廷支来支去的他再次由湖北转运副使改调湖南转运副使。这次,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官湖南。现实与他恢复失地的志愿相去愈来愈遥远了。行前,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摆下酒*为他送别,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人物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译文
还经得起几回风雨,春天又将匆匆归去。爱惜春天我常怕花开得过早,何况此时已落红无数。春天啊,请暂且留步,难道没听说,连天的芳草已阻断你的归路?真让人恨啊春天就这样默默无语,看来殷勤多情的,只有雕梁画栋间的蛛网,为留住春天整天沾染飞絮。
长门宫阿娇盼望重被召幸,约定了佳期却一再延误。都只因太美丽有人嫉妒。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深情又向谁去倾诉?奉劝你们不要得意忘形,难道你们没看见,红极一时的玉环、飞燕都化作了尘土。闲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的夕阳正在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
注释
摸鱼儿:词牌名。
漕:漕司的简称,指转运使。
同官王正之:作者调离湖北转运副使后,由王正之接任原来职务,故称“同官”。王正之:名正己,是作者旧交。
消 :经受。
怕:一作“恨”。
落红:落花。
无:一作“迷”。
算只有殷勤:想来只有檐下蛛网还殷勤地沾惹飞絮,留住春色。
长门:汉代宫殿名,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万,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以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幸。”
脉脉:绵长深厚。
君:指善妒之人。
玉环飞燕:杨玉环、赵飞燕,皆貌美善妒。
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赏析一
本篇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时辛弃疾四十岁,南归至此已有十七年之久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作者满以为扶危救亡的壮志能得施展,收复失地的策略将被采纳。然而,事与愿违。不仅如此,作者反而因此遭致排挤打击,不得重用,接连四年,改官六次。这次,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官湖南。这一调转,并非奔赴 他日夜向往的国防前线,而是照样去担任主管钱粮的小官。现实与他恢复失地的志愿相去愈来愈遥远了。行前,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摆下酒*为他送别,作者见景生情,借这首词抒写了他长期积郁于胸的苦闷之情。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失宠女人的苦闷,实际上却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心情。词中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表示强烈不满。
上片写惜春、怨春、留春的复杂情感。词以“更能消”三字起笔,在读者心头提出了“春事将阑”,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摧残这样一个大问题。表面上,"更能消"一句是就春天而发,实际上却是就南宋的政治形势而言的。本来,宋室南渡以后,曾多次出现过有利于爱国抗金、恢复中原的大好形势,但是,由于朝廷的昏庸腐败,投降派的猖狂破坏,使抗战派失意受压,结果抗金的大好时机白白丧失了。这中间虽有几次北伐,结果均以签订屈膝投降的“和”而告终。北伐的失败,反过来又成为投降派贩卖妥协投降路线的口实。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匆匆春又归去”,就是这一形势的形象化写照,抗金复国的大好春天已经化为乌有了。这是第一层。但是,作者是怎样留恋着这大好春光呵!“惜春长怕花开早”。然而,现实是无情的:“何况落红无数!”这两句一起一落,表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落红”,就是落花,是春天逝去的象征。同时,它又象征着南宋国事衰微,也寄寓了作者光阴虚掷,事业无成的感叹。这是第二层。面对春天的消失,作者并未束手无策。相反,出于爱国的义愤,他大声疾呼:“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这一句,实际是向南宋王朝提出忠告,它形象地说明:只有坚持抗金复国才是唯一出路,否则连退路也没了。这两句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明知春天的归去是无可挽回的大自然的规律,但却强行挽留。词里,表面上写的是“惜春”,实际上却反映了作者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急切心情,反映了作者对投降派的憎恨。这是第三层。从“怨春不语”到上片结尾是第四层。尽管作者发出强烈的呼唤与严重的警告,但“春”,却不予回答。春色难留,势在必然;但春光无语,却出人意外。所以难免要产生强烈的“怨”恨。然而怨恨又有何用!在无可奈何之际,词人又怎能不羡慕"画檐蛛网"?即使能象"蛛网"那样留下一点点象征春天的“飞絮”,也是心灵中莫大的慰藉了。这四句把“惜春”、“留春”、“怨春”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以小小的“飞絮”作结。上片四层之中,层层有起伏,层层有波澜,层层有顿挫,巧妙地体现出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
下片借陈阿娇的故事,写爱国深情无处倾吐的苦闷。这一片可分三个层次,表现三个不同的内容。从“长门事”至“脉脉此情谁诉”是第一层。这是词中的重点。作者以陈皇后长门失宠自比,揭示自己虽忠而见疑,屡遭谗毁,不得重用和壮志难酬的不幸遭遇。“君莫舞”三句是第二层,作者以杨玉环、赵飞燕的悲剧结局比喻当权误国、暂时得志的奸佞小人,向投降派提出警告“闲愁最苦”至篇终是第三层,以烟柳斜阳的凄迷景象,象征南宋王朝昏庸腐朽、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现实。
这首词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一是通过比兴手法,创造象征性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关切。拟人化的手法与典故的运用也都恰到好处。第二是继承屈原《离骚》的优良传统,用男女之情来反映现实的政治斗争。第三是缠绵曲折,沉郁顿挫,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词风。表面看,这首词写得“婉约”,实际上却极哀怨,极沉痛,写得沉郁悲壮,曲折尽致。
这是辛弃疾四十岁时,也就是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暮春写的词。辛弃疾自1162年渡淮水来归南宋,十七年中,他的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爱国主张,始终没有被南宋朝廷所采纳。南宋朝廷不把他放在抗战前线的重要位置上,只是任命他作闲职官员和地方官吏,使他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任所转来转去,大材小用。这一次,又把他从湖北漕运副使任上调到湖南继续当漕运副使。漕运副使是掌管粮运的官职,对辛弃疾来说,作这种官当然不能施展他的大志和抱负。何况如今又把他从湖北调往距离前线更远的湖南后方去,更加使他失望。这次调动任职,使辛弃疾意识到:这是南宋朝廷不让抗战派抬头的一种表示。不让抗战派抬头,关系到辛弃疾个人,事情尚小;关系到国家民族,那问题就大了。当时女真统治者的'军队屡次南下犯境,南宋朝廷中的主和派采取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他们不仅忘了“徽钦之辱”,而且忍心把中原沦陷区广大人民长期置于女真族统治之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收复山河的大计,已为纳金币、送礼物的投降政策所代替。辛弃疾目睹这种状况,满怀悲愤。他空有收复河山的壮志,而多年来一直无法实现。所以这次调离湖北,同僚置酒为他饯行的时候,他写了这首《摸鱼儿》词,抒发他胸中的郁闷和愤慨。这首词内容包括:第一,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二,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和哀怨;第三,南宋当权者的不满。
以下对这首词作简单的解释:
上片起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其意是:如今已是暮春天气,那里禁得起再有几番风雨的袭击?这显然不是单纯地谈春光流逝的问题。而是另有所指的。
“惜春长怕花开早”二句,作者揭示自己惜春的心理活动:由于怕春去花落,他甚至于害怕春天的花开得太早,因为开得早也就谢得早,这是对惜春心理的深入一层的描写。
“春且住”三句,由于怕春去,他对它招手,对它呼喊:春啊,你停下脚步,别走啊!但是春还是悄悄地溜走了。想召唤它归来,又听说春草铺到了遥远的天边,遮断了春的归路,春是回不来了。因此产生“怨春不语”的感情。就是说心里怨恨没有把春留住,有话难以说出口来。
“算只有”三句,意思是:看来最殷勤的只有那檐下的蜘蛛,它为了留春,一天到晚不停地抽丝结网,用网儿来网住那飞去的柳絮。
下片一开始就用汉武帝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比拟自己的失意。自“长门事”至“脉脉此情谁诉”一段文字,说明“蛾眉见妒”,自古就有先例。陈皇后之被打人冷宫——长门宫,是因为有人在忌妒她。她后来拿出黄金,买得司马相如的一篇“长门赋”,希望用它来打动汉武帝的心。但是她所期待的“佳期”,仍属渺茫。这种复杂痛苦的心情,对什么人去诉说呢?“君莫舞”二句的“舞”字,包含着高兴的意思。“君”,是指那些忌妒别人来邀宠的人。意思是说:你不要太得意忘形了,你没见杨玉环和赵飞燕后来不是都死于非命吗?安禄山攻破长安后,在兵乱中,唐玄宗被迫把杨玉环缢死于马嵬坡。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后来被废黜为庶人,终于自杀。“皆尘土”,用《赵飞燕外传》附《伶玄自叙》中的语意。伶玄妾樊通德能讲赵飞燕姊妹故事,伶玄对她说:“斯人(指赵氏姊妹)俱灰灭矣,当时疲精力驰骛嗜欲蛊惑之事,宁知终归荒田野草乎!”
“闲愁最苦”三句是结句。闲愁,作者指自己精神上的郁闷。危栏,是高处的栏杆。意思是:不要用凭高望远的方法来排除郁闷,因为那快要落山的斜阳,正照着那被暮霭笼罩着的杨柳,远远望去,是一片迷蒙。这样的暮景,反而会使人见景伤情,以至于销魂断肠的。
这首词上片主要写春意阑珊,下片主要写美人迟暮。有些选本以为这首词是作者借春意阑珊来衬托自己的哀怨。这恐怕理解得还不完全对。这首词中当然写到作者个人遭遇的感慨,但更重要的,是他以含蓄的笔墨,写出他对南宋朝廷暗淡前途的担忧。作者把个人感慨纳入国事之中。春意阑珊,实兼指国家大事,并非像一般词人作品中常常出现的绮怨和闲愁。
上片第二句“匆匆春又归去”的“春”字,可以说是这首词中的“词眼”。接下去作者以春去作为这首词的主题和总线,有条不紊地安排上、下片的内容,把他那满怀感慨曲折地表达出来。他写“风雨”,写“落红”,写“草迷归路”,……读者不妨运用联想,这“风雨”,难道不是象征金军的进犯么?这“落红”,难道不是象征南宋朝廷外交、军事各方面的失败,以致失地辱国、造成欲偏安江左而不可得的局面么?“草迷归路”,难道不是象征奸佞当权,蔽塞贤路,致使一些有雄才大略的爱国志士,不能发挥其所长,起抗战救国的作用么?然后作者以蜘蛛自比。蜘蛛是微小的动物,它为了要挽留春光,施展出它的全部力量。在“画檐蛛网”句上,加“算只有殷勤”一句,意义更加突出。这正如晋朝的著名画家顾恺之为裴楷画像,像画好后,画家又在颊上添几根胡子,观者顿觉画像神情生动起来。(《晋书·顾恺之传》:“恺之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算只有殷勤”一句,也能起“颊上加三毛”的作用。尤其是“殷勤”二字,突出地表达作者对国家的耿耿忠心。这两句还说明,辛弃疾虽有殷勤的报国之心,无奈官小权小,不能起重大的作用。
上片以写景为主,以写眼前的景物为主。下片的“长门事”、“玉环”、“飞燕”,则都是写古代的历史事实。两者看起来好像不相联续,其实不然。作者用古代宫中几个女子的事迹,进一步抒发其“蛾眉见妒”的感慨,这和当时现实不是没有联系的。而从“蛾眉见妒”这件事上,又说明这不只是辛弃疾个人仕途得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宋廷兴衰的前途,它和这首词的春去的主题不是脱节,而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在过片处推开来写,在艺术技巧上说,正起峰断云连的作用。
下片的结句更加值得注意:它甩开咏史,又回到写景上来。“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二句,最耐人寻味。
鱼玄机的诗词
唐鱼玄机的古诗
鱼玄机名句
含在古诗中的玄机
玄机禅理的古诗
暗藏玄机的撩妹古诗
玄之又玄的古诗词
玄幻的古诗词
含玄字的古诗词
有关玄玉的古诗词
以诗词为尊的玄幻小说
曹玄碑里的古诗词
鱼的诗词
赋有玄意的古诗词
关于玄冬的古诗词
描写玄武湖的诗词
写鱼的诗词
赏鱼的诗词
古诗机智捉鱼的故事
旷达玄远的古诗词
关于唐玄宗的古诗词
钓鱼的诗词
鲤鱼的诗词
写小鱼机灵的句子
关于鱼的诗词
与鱼有关的诗词
带鱼的诗词
鲈鱼的诗词
捕鱼的诗词
鳜鱼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