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七七卢沟桥的诗词

关于纪念七七卢沟桥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纪念七七卢沟桥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纪念七七卢沟桥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纪念七七卢沟桥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45) 语录(91) 说说(554) 名言(3) 诗词(882) 祝福(213) 心语(102)

  • 今天是七月七日——纪念“七七卢沟桥事变”八十周年

  • 七月,纪念,十周年
  •   今天,是七月七日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作为华夏的一员  我们不曾忘记  今天,写着光荣,也写着耻辱    日本欠我们的太多  他们用谎言欺骗  欺骗了我们,也欺骗了世界    那个失踪的士兵  是他们偏离的轨迹  他们不懂反省,执迷不悟    无理要求被拒  它们强行攻击  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  奋起反击。    卢沟晓月的血色  让历史铭记。  宛*城的枪声  唤醒东方睡狮。    全民皆兵  全民参战  八十年前的今天  全民皆兵,全民参战  书写血泪文字    今天,硝烟散尽,和*宁静  国力强大。我们不忘国耻  曾经的苦难,曾经的牺牲  化做今天的中国梦,伟大复兴

      编辑点评:

      看了主题才知道是卢沟桥事变抗战80周年。作为诗人随处皆诗,以自己的笔勾勒生活的万象,且字里行间充盈着对人生的智慧与思考,这种特殊的日子更能沉静下来缅怀那些革命先烈,血色的历史让我们勇敢面对未来,积极进取,相信中国人民是坚不可摧的万里长城。在特殊的日子,诗人以文载道,字句铿锵,表达出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励读者不忘国耻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推荐阅读,期待更多精彩分享。

    [阅读全文]...

2022-07-03 23:48:26
  • 七七事变资料_卢沟桥七七事变资料

  • 经典
  • 七七事变,亦称七七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80周年纪念日,下面是小编带给大家的关于七七卢沟桥事变的资料,欢迎阅读!

    七七事变简介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7月31日),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日军在北*西南卢沟桥附*演*时,夜间日本军队以有己方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县城调查。遭到*拒绝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国军抵抗。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

    七七事变起因

    *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自卫,中国人民反对*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了。

    *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一个士兵失踪借口,要进入北*(今天的北京市)西南的宛*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随即爆发。

    七七事变政治背景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攻击对象的“大陆政策”。20世纪初期,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扩大对华攻击,出兵山东,胁迫*接受日本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第一次大战后,日本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东北发动袭击,才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津,又在东北建立“*”、在华北搞“自治运动”,希望能长期占领这些地区。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向参加演*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对华战争的战争部署。

    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向日本*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随即于7月7日发动了七七事变。7月9日,中日双方交战部队曾达成口头停火协议。但同时,日本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日本*决定动员40万兵力。

    清水节郎大尉指挥士兵作战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

    22时40分,日军演*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日方立即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城搜查,遭到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因“枪声”和士兵“失踪”,与中国方面交涉。

    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为由,予以拒绝。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发动炮击,守卫卢沟桥和宛*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进行顽强抵抗。

    七七事变地理背景

    卢沟桥位于北*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既是南下的要冲,又是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史料记载,自金代开始,中原腹地进京,皆要在卢沟桥停留,为京师进出中原腹地的必经之路。侵华日军一旦占领卢沟桥,北京就是一座死城,华北也就唾手可得。宛*城建于1640年,是捍卫北京城的军事要塞。于是,日军攻击驻军地,中国军队在卢沟桥进行抵抗,开启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七七事变历史背景

    [阅读全文]...

2022-01-27 22:06:33
  • 七七卢沟桥事变简介

  • 经典
  • 大家对于七七卢沟桥事变了解多少呢?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是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七卢沟桥事变简介_七七卢沟桥事变背景,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七七卢沟桥事变简介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7月31日),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随即爆发。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一个士兵失踪借口,要进入北*(今天的北京市)西南的宛*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卢沟桥事变”突发,形势骤紧,举国上下要求立即全面对日作战的呼声直冲牯岭。7月8日下午,蒋介石收到*、*、*等9人联名打来的电报:“庐山蒋委员长钧鉴:日寇进攻卢沟桥,实行其武装夺取华北之已定步骤……红军将士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家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地卫国之目的。”7月9日,蒋介石收到由*、*、*、*等代表全体红军打来的电报:“我全体红军愿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请授名为抗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

    7月17日上午,一身戎装的蒋介石面对100多名各党派代表、各界名流正式发表《抗战宣言》,郑重宣布:“……我们已快要临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极人世悲惨之境地,我们不能不应战!至于战争既开之后,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放弃尺寸土地和*,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士抗战之责任,皆因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会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四万万同胞要求抵御外侮的呼声终于有了回音。

    ▼七七卢沟桥事变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七七卢沟桥事变起因

    *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自卫,中国人民反对*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了。

    *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一个士兵失踪借口,要进入北*(今天的北京市)西南的宛*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随即爆发。

    [阅读全文]...

2021-12-30 01:38:34
  • 纪念77卢沟桥事变宣传标语大全

  • 纪念
  • 纪念77卢沟桥事变宣传标语大全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标语吧,标语对人们的思维是有一定的感性作用的。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标语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纪念77卢沟桥事变宣传标语,欢迎大家分享。

      1、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避免悲剧重演。

      2、战争的罪恶,越掩盖就越昭彰;历史的记录,越粉饰就越刺目。

      3、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4、可以宽恕、永远不可以遗忘。

      5、钢铁般的`民族团结,是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无穷力量。

      6、用热血灌溉祖国热土,用青春点燃中华未来。

      7、民族觉醒与民族耻辱,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8、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抗战精神,铭记心中。

      9、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10、一个自尊、自立、自强的民族,才有远大而美好的未来。

      11、设祖国美好未来,以爱国精神指引民族前途。

      12、落后就要挨打。

      13、日本*主义的死灰复燃,也在向我们敲响警钟。

      14、发奋图强成才不负青云之志,继往开来报国常怀赤子之心

      15、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16、肩负中华民族大业,心存爱国热烈之血。

      1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8、古有青年振臂高呼,救国于水火。今有青年风华正茂,爱国当己任。

      19、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0、书生意气赤子心,赞歌一曲民族情。

      21、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22、回眸历史,记我国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谱写现代*未来新篇章。

      23、强烈的民族意识,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24、众志成城,挥血不辞抗战路。英勇无畏,情系祖国报家门。

      25、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胜利。

      26、谱青春华章,展时代风采,建美好*。

      27让自由的风多彩的云随意舒展,让童年的鲜活与亮丽尽情绽放

      28、记忆见证历史,行动创造辉煌,炎黄子孙志存高远,全心全意保家卫国。

      29、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30、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而愤慨,为祖国未来的明天而努力。

      31、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32、炎黄子孙德艺双馨建伟业,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展宏图。

      33、誓死捍卫底线,永葆爱国初心。

      34、一寸山河一寸血,四万万同胞千万兵

      35、奋进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国家光辉定能披荆斩棘。

      3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37、不畏强权、血战到底;百折不挠、坚韧不拔。

      38、勿忘国耻,回眸沉痛历史,昂首阔步迈向复兴之路。

      39、和*来之不易,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

      40、只有国力不断强大,才能让敌人心存敬畏。

      41、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警示未来。

      4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43、抗日的斗争是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史诗。

    [阅读全文]...

2021-12-21 16:44:37
  • 卢沟桥的记忆外(二首)

  • 记忆
  •   1.卢沟桥的记忆    卢沟桥离我好远好远  远到他在战火纷飞  我在暖阳下安然    历史的长河跋涉了百年  留在心底的  都是苦难和战火硝烟  祖辈们的鲜血  换来的太*世界  丰碑上刻写的  都是英魂的容颜    时光不会倒流回卢沟桥事变  有多少人能感受到  那个时代的心酸  那个可恨的一九三七年  英勇就义的赵登禹,佟麟阁  再也不能站起来呐喊  可是他们的英魂  在历史的长河里勇往直前    日寇侵我中华  不过是一场贪婪猥琐的梦幻  卢沟桥依旧跨越在永定河*  中国的大旗依然矗立在*前    爱我中华  不负烈士们慷慨就义的生命  永记那段历史的不堪  让我们的心凝结成最有力的尊严    2.暗器    放弃安逸  放弃梦想  敞开胸膛  本想把所有的风雨阻挡    付出所有  也想收获阳光  有谁能预料  如花的笑靥里  竟会把利刃暗藏    有些这样的暗器  让人防不胜防  做人  总要无愧于心  总要有点担当    笑里藏刀  暗度陈仓  总会有一天  暴露出你猥琐之相  还有谁能与你共赴战场    人在做  天在看  依旧感谢你  用这犀利的暗器  助我学会成长    3.狗尾草    狗尾巴草的花语:  坚忍,  不被人了解的爱,  艰难的爱,  暗恋。  ——题记    地埂田间稻花香畔  在风中摇曳曼妙的身姿  吸引着一个个做梦的少年  用你  编织出一道道美丽的花环    不知道是谁  给你取了这样的一个名字  低目垂眉  却挺直着腰杆  从不羡慕那份籽粒饱满  坚忍着别人的不屑一眼    把不被人了解的爱留在心间  风最懂你  在荒野中与你为伴  雨最爱你  在泪水中与你缠绵  最终你却还是孑然一身  孤独的从春到秋黄  从夏到冬眠    艰难的爱从不美满  更没有祝福可言  暗恋的不过是一场梦幻  可你用生命结了千千结  系着未了的心愿  托付给人间的姻缘

      编辑点评:

      学诗可以使人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读蕠梦的诗,就有这样的感觉。节奏是诗歌的生命。在《卢沟桥的记忆》中,语言的运用,节奏明快,生动自然,对历史的掌握,对战火的洗礼,对留在心底的苦难,对爱我中华的尊严,一一倾注于笔端,读来铿锵有力。在《暗器》中,含蓄的表达,形象地诉说了生活中的笑里藏刀,揭示了人情的冷暖,学会了吃一堑长一智。《狗尾草》,用旁观者的视角,观察入微,构思精巧,联想丰富。读完这三首小诗,想到一句话:诗的思想,是诗的梦想。让我们共同交流探讨,一路同行,祝创作愉快!推荐共赏。

    [阅读全文]...

2022-04-25 05:43:08
  • 七绝.忆七七芦沟桥事变

  •   (一)    芦沟事变抢声寒,放火*罪满天  倭寇进攻城镇陷,硝烟弥漫骨尸添。    (二)    硝烟弥漫骨尸添,子散妻离夜怎眠。  百姓无辜遭抢戮,报仇血恨战凶顽。    (三)    报仇血恨战凶顽,奋勇杀敌永向前。  国共联盟齐抗日,同胞誓死保家园。    (四)    同胞誓死保家园,驱斩豺狼斗志坚。  壮士舍身敌日寇,英雄血染遍山川。    (五)    英雄血染遍山川,狼子毒心世界观。  国土岂容强盗犯,打击日寇步黄泉。    (六)    打击日寇步黄泉,浴血沙场勇者先。  中华民族何所俱,迎接胜利奏新篇。

      编辑点评:

      七七事变,震惊国内外。日寇入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不甘心永远被欺凌,国人觉醒,奋起反抗。万众一心,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侵略者赶出祖国,重建美好家园。在和*的今天,依然不要忘记充满血泪的记忆。文笔流畅,语言清新自然。好作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感情真挚,感动读者。推荐共赏,问候作者,期待精彩继续。

    [阅读全文]...

2022-03-06 01:55:53
  • 纪念七七事变79周年“勿忘国耻”经典语录

  • 周年,纪念,语录
  • 纪念七七事变79周年“勿忘国耻”经典语录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语录吧,语录是*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先生的言行,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语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纪念七七事变79周年“勿忘国耻”经典语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

      ——孙连仲

      抗战以来,只有殉土的将领,没有殉职的地方官,我要做第一个为国牺牲的地方官。

      ——周同

      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之盛举,戴某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定挫敌凶焰,固守同古。

      ——戴安澜

      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

      ——张自忠

      *无被俘之空军。

      ——阎海文

      我们过去打内战,对不起国家民族,是极其耻辱的。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血牺牲,这是我们军人应尽的`天职,我们川军决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国争光。

      ——杨森

      男儿欲报国恩重,沙场捐躯是正道!

      ——李家钰

      *甚惯杀贼,尔等既说为商,故尔代客,尔何言战斗?想是原怀作反之意,尔来睹天朝兵威耶!汝等不曾听过?我破倭海上,海水尽赤,吾不忍汝等步倭之后尘。

      ——沈有容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阵地共存亡!

      ――七七事变中,二十九军军部发给前线的电报。

      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为争取最后的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

      ——郝梦龄(第9军军长)

      【抗日战争中,*军队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杀敌报国,此其时矣。

      ——冯安邦(第42军军长)

      “吾向以老母在而有所虑,今大事已了,此身当为国有,誓与中条山共存亡。”

      ——唐淮源(第3军军长)

      “你们去吧,继续与敌拼命,不要管我,我死在这里很痛快!中华民族万岁!”

      ——王铭章(第122师师长)

      “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此何恨焉!”

      ——彭士量(第73军暂编第5师师长)

      “弟此次出发抗日,不成功则成仁,成功则到老家相见,成仁则到九泉相见!”

      ——刘桂五(骑兵6师师长)

    [阅读全文]...

2022-03-07 23:12:18
  • 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 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卢沟桥的历史意义,欢迎大家阅读学*。

      卢沟桥事变是日帝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人民的抗战是在**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发起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战;抗战初期,**比较努力地进行了对日作战,*军队的英勇抗战粉碎了日本的狂妄计划,但是,由于**实行片面抗战的路线,使*丢掉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从南京大屠杀,认识*主义侵略的残暴。

      【相关阅读】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从此,*人民团结起来,在**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前仆后继,英勇斗争,最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同时,抗日战争也使*战场成为世界反*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场,为世界反*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至今,卢沟桥的望柱以及宛*城城墙上,当年日军的弹痕犹斑斑可见。卢沟古桥只准许行人步行穿过,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目前,卢沟桥、宛*城、*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以及*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已经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纪念抗日战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卢沟桥事变的意义主要是体现在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与*主义较量的过程中,卢沟桥事变是一个全面抗日战争的标志,而最后的战争胜利无疑是对卢沟桥事变的呼应。

      卢沟桥事变的意义可以说是十分重大的,对于日本侵略者而言,卢沟桥事变是一个标志,卢沟桥事变的发生表明了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而卢沟桥事变对于我国而言,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意义,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拉开了我国全面反对*主义侵华的序幕,同时也表明了世界人民反*战争中的亚洲战场的开端。

      可以说卢沟桥事变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对于*而言还是整个世界而言,都是一个十分鲜明的标志。

      卢沟桥事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代*对外战争中,*代我国一直都是饱受外国的侵略,而卢沟桥事变则是我国的一个奇耻大辱,可以说卢沟桥事变的开始也表明了我国正在遭受着日本侵略者的虎牙。

      从之前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之后,我国的领土一直都**本虎视眈眈,而卢沟桥事变中我国宛*城中的士兵们英勇反抗,也表明了我国人民对于我国领土完整的强烈保护意识,同时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也表明了我国对于日本侵略者的全面反抗。

    [阅读全文]...

2022-04-04 15:04:08
  • 卢沟桥的狮子歇后语的答案

  • 经典
  •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那么卢沟桥的狮子歇后语的答案你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卢沟桥的狮子歇后语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卢沟桥的狮子 ———— 数不清;没数儿

      独木桥上遇仇人 ———— 冤家路窄;分外眼红

      端着鸡蛋过独木桥 ———— 提心吊胆

      短板子搭桥 ———— 不顶用;不顶事

      短木搭桥 ———— 难到岸

      扶着桥栏杆过河 ———— 生怕掉进水里(比喻胆小怕事。)

      扶着醉汉过破桥 ———— 上晃下摇

      刚下桥的新媳妇 ———— 不好看也爱看

      过河拆桥 ———— 忘恩负义

      过了银桥过金桥 ———— 越走越亮堂;越走越明

      *视眼过独木桥 ———— 小心在意;只顾眼前;迈不开步子

      九曲桥上扛竹竿 ———— 难转弯;转不过弯来

      九曲桥上散步 ———— 走弯路;拐弯抹角

      九曲桥上拖毛竹 ———— 拐弯抹角;难过

      枯木搭桥 ———— 存心害人

      筷子搭桥 ———— 难过;路子窄

      烂板子搭桥 ———— 难过;不顶事

      烂汽车过朽桥 ———— 乘人之危

      烂柱子搭桥 ———— 不牢靠

      烂板桥上的龙王 ———— 不是好东西

      老太太走独木桥 ———— 难过

      卢沟桥的石狮子 ———— 数不清

      麻秆搭桥 ———— 难过;担当不起

      芦沟桥上石狮子 ———— 数不清

      骆驼过独木桥 ———— 步步有险;一步三分险

      没桥顺河走 ———— 绕来绕去

      木炭搭桥 ———— 难过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 互不相干;各不相干

      骑马过独木桥 ———— 难回头;回头难

      骑马上独木桥 ———— 回不得头

      骑自行车过独木桥 ———— 小心翼翼

      桥孔里伸扁担 ———— 担当不起(比喻负不起责任或不敢当。)

      桥上搭碉楼 ———— 底子空

      桥是桥,路是路 ———— 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桥头上跑马 ———— 走投无路

      牵牛过独木桥 ———— 难过

      牵牛上独木桥 ———— 难过

      桥顶上盖搂 ———— 上下空

      牵牛上纸桥 ———— 难上加难;难上难

      牵瘸驴上窟窿桥 ———— 左右为难

      桥孔里插扁担 ———— 担不起(比喻负不起责任或不敢当。)

      三人过独木桥 ———— 有先有后

      石板桥上跑马 ———— 不留痕迹

      天桥的把势 ———— 光说不练

      天上架桥 ———— 想到办不到

      铁拐李走独木桥 ———— 够戗(够受的);走险

      瞎子过独木桥 ———— 盲目冒险;死路一条

      瞎子过桥 ———— 提心吊胆

      香签棍搭桥 ———— 难过

      白娘子突断桥 ———— 想起旧情来

    [阅读全文]...

2022-02-17 23:37:06
  • 卢沟桥事变是哪一年

  • 经典
  •   卢沟桥事变是*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这么一件震惊中外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哪一年?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卢沟桥事变是哪一年?

      卢沟桥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7月31日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西南卢沟桥附*演*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战争的伟大胜利。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5米,宽8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1937年7月7日,*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起因

      *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自卫,中国人民反对*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了。

      *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一个士兵失踪借口,要进入北*(今天的北京市)西南的宛*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随即爆发。

      政治背景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攻击对象的“大陆政策”。20世纪初期,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扩大对华攻击,出兵山东,胁迫*接受日本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第一次大战后,日本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东北发动袭击,才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津,又在东北建立“*”、在华北搞“自治运动”,希望能长期占领这些地区。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向参加演*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对华战争的战争部署。

      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向日本*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随即于7月7日发动了七七事变。7月9日,中日双方交战部队曾达成口头停火协议。但同时,日本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日本*决定动员40万兵力。

      清水节郎大尉指挥士兵作战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

      22时40分,日军演*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日方立即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城搜查,遭到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因“枪声”和士兵“失踪”,与中国方面交涉。

      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为由,予以拒绝。不久,松井又打电话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发动炮击,守卫卢沟桥和宛*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进行顽强抵抗。

      地理背景

      卢沟桥位于北*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既是南下的要冲,又是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史料记载,自金代开始,中原腹地进京,皆要在卢沟桥停留,为京师进出中原腹地的必经之路。侵华日军一旦占领卢沟桥,北京就是一座死城,华北也就唾手可得。宛*城建于1640年,是捍卫北京城的军事要塞。于是,日军攻击驻军地,中国军队在卢沟桥进行抵抗,开启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历史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战争的伟大胜利。

    [阅读全文]...

2021-12-08 01:20:57